-
《中东欧国家发展报告(2018-2019)》
SSAPID:101-0903-5756-83ISBN:978-7-5201-5574-8DOI:暂无内容
本书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与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组织力量编写、以中东欧16国为主要关注对象的
一 本年度发展报告。报告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中东欧地区近一 年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全貌,同时重点关注该地区在此期间发生的一 系列热点问题,力求为国内各行业读者提供一 份内容丰富、信息可靠、视角独特的综合报告 -
B.10 2018~2019年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研究
作者: 许研,纪雪洪
SSAPID:102-3701-0275-22DOI: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自2019年4月15日落地执行,
一 些地方对待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态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开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有利于提高车辆使用效率,以高频使用代替低效闲置。 -
B.6 2018~2019年国际共享出行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 吴钊,陈春栋
SSAPID:102-1209-1576-12DOI:在国际市场,共享出行企业在不同维度上进行创新发展,主要包括:
一 是围绕共享出行的产品线从单一 向多元扩张;二是结合共享运力和数据等技术优势进行出行场景外的各类业务延伸;三是围绕汽车行业的前沿科技进行布局探索 -
B.14 我国共享出行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作者: 吴钊,陈春栋
SSAPID:102-0573-8085-80DOI:随着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共享出行也将在业务模式上进
一 步升级。展望未来,共享出行的不断发展势必会对汽车出行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上下游企业分工调整带来深远影响。 -
B.16 共享出行化解城市交通难题
作者: 全大伟
SSAPID:102-1703-2022-67DOI:同时,作为新事物,共享出行是
一 个巨大的、复杂的体系化社会工程,绝不是某一 类产品在不同时间供人们出行租赁使用那么简单。 -
B.7 2018~2019年中国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研究*
作者: 于凤霞,李强治
SSAPID:102-3933-9672-66DOI:从行业管理趋势来看,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将进
一 步提升,安全为本的监管体系将逐步完善,政企协作治理模式将更加成熟,事中监管和常态化监管将形成制度。 -
B.5 共享出行发展面临的法规与政策环境
作者: 陈晖,张柱庭
SSAPID:102-0872-7265-03DOI:此外,
一 些地方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文件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性的汽车租赁(包括分时租赁)、私人小客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及巡游出租汽车予以规范调整和鼓励指引。 -
2020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SSAPID:101-1261-9198-59ISBN:978-7-5201-5842-8DOI:暂无内容
亚太经济、印度经济、俄罗斯经济、拉美经济、西亚非洲经济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专题篇以国际贸易形势回顾与展望、2019年国际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回顾与展望、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形势回顾与展望、“
一 带 一 路 -
B.4 共享出行在城市交通出行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 王学成
SSAPID:102-0376-5032-95DOI:从出行者的角度看,共享出行满足了部分个性化的特定出行需求,弥补了城市交通“最后
一 公里”供给中的短板,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可靠的出行组合,推动“一 站式”无缝衔接出行从概念走向实践。不同交通方式对城市路 权的竞争关系更加复杂。共享出行带来的外部性问题,尤其是环境外部性,有待进一 步甄别和讨论。共享出行对交通基本权,尤其是特殊人群出行需求的影响也有待深入探讨。 -
B.3 共享出行的主要类型与发展演变
作者: 张一兵
SSAPID:102-5225-6765-99DOI:城市交通大体可分为自主使用交通工具和接受公共交通服务实行空间位移两类模式,欧美国家的交通以第
一 类模式为主,“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汽车”“车轮上的国家”是其写照;我国以第二类模式为主,如何提高民众500米内及更短距离到达公交站点的比例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 -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 NO.2
作者: 吴霓
SSAPID:101-0283-3391-55ISBN:978-7-5201-5776-6DOI:暂无内容
本书是
一 本聚焦于中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民办教育发展报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所组织民办教育的研究者、从业者共同撰写。 -
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
SSAPID:101-7739-0860-88ISBN:978-7-5201-5824-4DOI:暂无内容
草原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河道生态治理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各系统的治理历程,深入探讨了当前各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生态治理现代化体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沙漠生态治理技术及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阐述了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
带 等区域的生态治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