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词: 检索到 755 条相关资源
  • B.24 湖南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现状及优化*

    作者: 肖北庚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SSAPID:102-6186-8398-37
    DOI:

    但尚存在采购人员法律素养和专业能力欠高、影响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市场准入门槛条件依然存在、采购执行中任意裁量和“隐性采购”及监管效力欠佳与电子化平台建设参差不齐等影响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突出问题。

  • B.5 2020年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分析报告*

    作者: 张龙耀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SSAPID:102-8570-2155-31
    DOI:

    本报告从信贷需求、信贷获得、信贷用途、数字信贷参与、农业保险、人身保险、家庭资产以及金融素养等多角度分析了2019年江苏省农户的金融行为,并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等多个层面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 B.21 郫都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

    作者: 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
    SSAPID:102-6863-3129-10
    DOI:

    本报告总结了郫都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短板,提出了郫都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与举措:第一,大力弘扬古蜀文化,加快构建文化新地标;第二,构建文创产业体系,培育文创跨界新业态;第三,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

  • B.9 首都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校质量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作者: 王巧玲,沈欣忆

    出版时间: 2021年04月
    SSAPID:102-0028-1123-09
    DOI:

    研究认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目标系统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质量的内核,学校生态文明价值模因驱动系统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动力,学校-社会适应系统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具体体现。同时,通过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对学校质量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幸福”是首都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导向;参与绿色社会建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关键素养表现良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现”是提高学校课程教学社会适应的巨大力量,学校和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对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呈正向显著影响。

  • B.12 讲好科学家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

    作者: 江芸

    出版时间: 2021年04月
    SSAPID:102-3577-9336-11
    DOI:

    科学家题材特效电影是在青少年心目中播撒科学种子、插上科学梦想的重要媒介,社会各界需要充分重视科学家题材特效电影的策划、开发与推广。

  • B.8 加强信息建设 提高共享能力

    作者: 钟毅

    出版时间: 2021年04月
    SSAPID:102-7929-7770-57
    DOI:

    提出促进我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全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工作委员会为依托,制定信息化系统建设标准和规范,对信息化建设程度低的场馆给予针对性扶持,对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场馆提供发展指引,提高全员信息化素养

  • B.11 中国出版业对外贸易结构特征及趋势展望*

    作者: 李军,刘杉

    出版时间: 2021年04月
    SSAPID:102-5103-0737-02
    DOI:

    我国出版业在国内经济的助推下,在媒介信息技术迅速更迭的外部环境变革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出版物的对外贸易存在整体实力不强、对外贸易比重占出版业总规模较小、国际贸易逆差大等问题。

  • B.9 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农民健康素养提升策略

    作者: 许亮文,张诗妍,郭淑丽,郑建良

    出版时间: 2021年03月
    SSAPID:102-1727-1682-93
    DOI:

    农村文化礼堂是复兴乡村传统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治理方式转型的基层公共文化场所,旨在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是进行健康宣教、促进农民健康素养提升的主阵地。本报告立足于杭州市近年农村文化礼堂发展现状与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实践情况,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为支撑,利用新媒体,提出数字赋能背景下提升杭州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建议,以期为未来杭州市建设新型数字化农村文化礼堂、提升农民健康素养提供借鉴。

  • 中国媒介与女性发展报告(2020)

    作者: 刘利群 王琴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SSAPID:101-1177-2998-12
    ISBN:978-7-5201-7592-0
    DOI:

    暂无内容

    本书对中国媒介与女性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全面分析。书中总报告梳理了媒介技术革新和媒体生态变革背景下媒介与女性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多元趋势,提出了未来展望和建议;专题报告从媒介与女性发展的不同领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深入展现了新时期媒介与女性的丰富内容和互动发展;女性媒介篇重点关注国内女性媒体的状况和特色;媒介再现篇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和女性话语建构进行了案例分析;媒介与女性发展篇考察了媒体传播对女性发展在不同层面的影响。

  • B.3 2020年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 陈祉妍,王雅芯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SSAPID:102-9382-5262-18
    DOI:

    本报告建议加强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注重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素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职业保护,减少职业伤害及其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 B.1 2019年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

    作者: 姜飞,田园,彭锦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SSAPID:102-3525-5670-19
    DOI:

    与此同时,对2020年全球传播生态提出四点前瞻和提示:第一,全球“Z世代”人数首超“千禧一代”,数字原住民媒介接触习惯不容忽视;第二,反垄断、数字税来袭,科技巨头将面临多重压力;第三,中美“媒体战”提示需关注国际传播环境结构性变化

  • B.2 2019年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 郭菲,陈祉妍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SSAPID:102-3238-5536-36
    DOI:

    结合调查结果,本报告提出了以下着力于提升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包括完善心理健康筛查和检测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综合平台,增强服务资源供给;加强心理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缓解工作压力

  • B.11 2019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

    作者: 刘亚男,郭菲,陈祉妍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SSAPID:102-9683-0220-82
    DOI: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从学业因素来看,研究生的日常工作时间、与导师关系均对抑郁、焦虑有显著影响;从个体因素来看,情绪调节方式、心理健康素养、压力均与焦虑、抑郁存在相关关系,经常运动有利于减轻抑郁和焦虑

  •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0)

    作者: 高伟 姜飞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SSAPID:101-5705-9058-15
    ISBN:978-7-5201-7588-3
    DOI: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皮书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0)》学术委员会

     基本子库

     法律声明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0)》课题组

     Ⅰ 总报告

      B.1 2019年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

       一 全球5G竞赛激烈上演,媒体融合进入5G时代

       二 当今全球传播生态的六大特征

        (一)流媒体“混战”打响,全球流媒体市场格局洗牌

        (二)音频风生水起,平台与媒体齐力抢滩播客

        (三)模式革新+玩法升级,社交媒体领域呈现新图景

         1.Facebook战略转变,走向“私密社交时代”

         2.抖音崛起,视频成社交领域更受青睐形式

         3.社交电商化,多个社交平台增加购物功能

         4.国外主流媒体深耕社交平台

        (四)流量、用户、时长争夺继续,内容市场新风向不断

         1.技术赋能内容,互动视频有望成未来方向

         2.海内外新闻媒体试水新闻短视频

         3.互联网巨头瞄准儿童内容市场

        (五)人工智能升温,政府、媒体、科技界多方关注

         1.国家层面加速战略布局

         2.业界积极引入赋能内容产业

         3.科技巨头展开AI芯片大战

        (六)数据隐私保卫战继续,全球数据与信息治理再升级

         1.个人数据保护立法与执法双管齐下

         2.各国政府强化对科技公司和数据平台管控

         3.儿童数字隐私保护受关注

       三 全球传播生态热点前瞻

        (一)全球“Z世代”人数首超“千禧一代”,数字原住民媒介接触习惯不容忽视

        (二)反垄断、数字税来袭,科技巨头将面临多重压力

         1.美科技巨头遭遇反垄断监管风暴,被拆分风险加剧

         2.全球数字税征收提上日程

        (三)中美“媒体战”提示需关注国际传播环境结构性变化

        (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下的全球信息传播秩序变革应予警惕

         1.从一国到国际,政治传播生态改变加速全球传播秩序重建

         2.“西强我弱”格局有所松动,非西方国家面临机遇

     Ⅱ 政策—理念篇

      B.2 打通供需两侧 做强环“球”传播

       一 需求侧:即时化、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将充分释放

        (一)视频(VOD)需求:实现移动化

        (二)音频(MOD)需求:实现扩大化

        (三)连接(LINK)需求:实现高效化

        (四)上传(UGC)需求:获得成就感

        (五)社交(SNS)需求:获得在场感

        (六)游戏(GAME)需求:获得参与感

       二 供给侧:六个“重新定义”

        (一)重新定义媒体

        (二)重新定义内容

        (三)重新定义技术

        (四)重新定义用户

        (五)重新定义机制

        (六)重新定义舆论场

       三 准确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

      B.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全球传播生态的新变化

       一 疫情舆论场价值凸显,助力全球抗疫信息传播,固有意识形态偏见破环疫情信息有效传播

       二 回归大屏:传统主流新闻媒体发力,引领信息传播,网络新媒体平台遭遇“信息疫情”

        (一)传统主流媒体价值回归

         1.中国主流媒体坚持权威信息发布,加大融媒体报道力度,有力反驳不实言论

         2.中国主流媒体重点打造评论观点传播矩阵,及时有效反驳偏见与不实言论

         3.西方主流媒体加大疫情报道力度,但政治偏见与过度负面化报道无助于疫情防控

        (二)网络新媒体平台遭遇“信息疫情”,应对“后真相”挑战力度仍有待提升

       三 技术赋能:新技术助力媒体报道,提升疫情舆论场传播力

        (一)依托“5G+4K+VR”技术,低时延、现场感强的疫情慢直播引发全球关注

        (二)“数据即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疫情报道提供高效疫情资讯服务

       四 新闻服务免费化:媒体服务商业化削弱,公共服务型新闻复兴

       五 启发和建议

        (一)建立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合作机制,确保全球疫情舆论场疫情真实信息对受众的有效传播

        (二)加强技术赋能,区块链技术未来可转化为阻止“信息瘟疫”的核心驱动力

        (三)加强以科学事实为基础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媒体话语体系,构建“全媒体”舆论生态

      B.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对中国传播生态的影响

       一 引言

        (一)总台成立

        (二)总台业务总体生态构成

        (三)总台组织生态架构

       二 内容维度:总台内容发展新布局引领全国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

        (一)内容供给

        (二)舆论引导

        (三)节目品质

       三 产业维度:总台经营发展新理念为全国媒体坚持正确定位率先垂范

        (一)资本运营与经济效益

        (二)媒体公益与社会效益

       四 技术维度:总台技术布局新思维助力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技术变革

        (一)技术研发

        (二)技术应用

       五 国际合作维度:总台国际传播新布局提振全国广播电视行业“走出去”新动能

        (一)国际合作综合实力提升

        (二)国际合作与传播生态动态调适

       六 结语与展望

      B.5 地方国际传播战略发展报告

       一 地方在新形势下为国际传播提供新动能

        (一)国际传播地方化与地方传播国际化相向发展新趋势

         1.合作传播、精准传播需求推动国际传播地方化

         2.“大外宣”“一盘棋”助力地方传播国际化

        (二)区域创新传播、城市品牌塑造成就地方国际传播新优势

         1.区域特色推动国际传播创新发展

         2.城市品牌传播带动国家形象推广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地方国际传播新作为

         1.全球视野与国家站位相统一的新要求

         2.“最好时期”与“最大压力”相结合的严要求

       二 地方国际传播实践的有益探索

        (一)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二)重大活动配合国家战略

        (三)着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四)挖掘地方资源,塑造城市形象

        (五)合作传播之路越走越宽

       三 地方国际传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原有外宣理念待更新,国家站位和国际视野需提高

         1.内外宣观念区分不够

         2.大外宣意识不强

        (二)原有专业化水平待更新,专业团队建设需加强

         1.工作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专业化水平不高

         2.国际传播渠道单一,缺乏持续、有效的效果评估

         3.外宣人力不足,队伍建设尚须进一步加强

        (三)地方整体外宣力量待更新,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不多

         1.资源分散,存在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现象

         2.经费有限,传统资源利用与现代资源归纳欠缺

         3.精品缺乏,品牌培育与建设能力有欠缺

       四 提升地方国际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传播理念,树立全球视野,坚持国际站位

        (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配备资源力量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相关智库团队,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Ⅲ 技术—热点篇

      B.6 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全球传播生态变革发展报告

       一 5G赋能:技术能力演进,应用场景创新

        (一)5G关键能力大幅提升信息传输效率

        (二)5G应用场景广泛,打开B端信息服务市场

        (三)新媒体传播是5G赋能的先导领域

       二 技术逻辑:5G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

        (一)5G是云计算的下一个“风口”

        (二)5G与大数据相互促进

        (三)5G最大的应用在于“物联网”

        (四)5G和人工智能关系紧密

       三 启发思考:面对新兴技术的思路和视角

        (一)逻辑主线——技术革新对传播有决定性意义

        (二)“万物皆媒”的视角

        (三)“人机共生”的视角

        (四)“传播社会化”的视角

       四 5G时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与机遇

        (一)5G带来三大发展机遇

         1.信息化的时代机遇

         2.5G的产业发展机遇

         3.互联网的全球化治理机遇

        (二)5G将带来三个变革

         1.丰富内容题材,扩展信息来源

         2.信息采集方式多元发展,打造“在场新闻”

         3.突破信息内容形态,建立“大视频”内容体系

       五 结语

      B.7 区块链技术推动全球新闻传媒业变革发展报告

       一 区块链的信任逻辑与技术特性

        (一)区块链的信任逻辑

        (二)核心技术与技术特性

       二 区块链在传媒业的应用场景

        (一)数字版权保护与交易

        (二)虚假信息治理

        (三)打击广告流量作弊

        (四)加密经济下的区块链媒体:新型媒体商业模式

         1.区块链媒体Civil

         2.区块链社交平台Steemit

       三 区块链技术在传媒业的发展局限

      B.8 新媒体推动全球传媒管理“中台”战略创新发展报告

       一 关于中台

        (一)“中台”的缘起与概念

        (二)“中台”思维兴起的原因

         1.管理:激烈的竞争环境与僵化的对接管理

         2.技术:迭代更新的技术革命与失衡的配速模式

         3.传播:生产与传播的区隔亟须打通

        (三)“中台”思维的传播意义与效果

         1.丰盈主体:媒体数据赋能

         2.全新渠道:激活数据活性

         3.打造媒体航母:为媒体转型提供动能

       二 新兴产业平台的运用

       三 传媒管理“中台”思维如何展开

        (一)主流媒体的“中台”思维实践

        (二)其他媒体实践以及综艺领域的中台路径

        (三)媒体管理的“中台”思维创新方向

         1.联合共建,弥补“中台”落地鸿沟

         2.响应用户需求,搭建三大基本中台

         3.建立评估机制,及时复盘“中台”效能,确保有效整合数据与技术的“孤岛”

       四 结论

     Ⅳ 市场—生态篇

      B.9 2019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

       一 引言:中国短视频产业进入新生态阶段

       二 平台激战:短视频市场竞争新局面

        1.头部产品竞争的白热化

        2.腰部产品发展的加速化

        3.尾部产品生存的艰难化

        4.新兴产品创新的特色化

        5.外部产业渗透的泛在化

       三 内容进化:短视频的新形态

        1.Vlog的社会化

        2.传播内容的去娱乐化

       四 用户下沉:头部的战略调整

        1.推出极速产品

        2.进军薄弱区域

        3.拓展中老年群体

       五 商业进化:变现模式多元化

        1.广告变现

        2.直播变现

        3.电商变现

        4.游戏变现

       六 出海加速:海外市场的拓展

        1.TikTok成为超级App

        2.Likee成为海外第二大短视频产品

       七 资本热度下降:投融资规模骤减

       八 行业反思:版权意识与内容安全

        1.版权意识苏醒

        2.内容安全升级

       九 未来趋势:新技术与新方向

        1.5G赋能

        2.泛娱乐

       十 结语:短视频新生态

      B.10 中国海外社交网络平台传播效果研究报告(2018~2019)

       一 第一阶段:对8家中国主流媒体账号的抽样评估

        (一)我国主流媒体账号的内容生成能力稳步提升,其中,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三大海外社交平台发文总量和日均发文量保持首位,《环球时报》在Twitter和Facebook平台跃居领先地位,新华社在YouTube平台更显优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CGTN、China Plus News、CCTV三个账号的发文总量优势明显

        (二)我国主流媒体海外社交网络平台账号传播延展能力有所进步,Twitter和Facebook平台吸引力和延展性相对较好,YouTube平台缺乏互动

        (三)我国主流媒体海外社交网络平台议题设置能力与日俱增,议题配比合理性仍然有待加强

       二 第二阶段:对51家中外媒体账号的抽样评估

        (一)Twitter平台评估发现

        (二)Facebook平台评估发现

        (三)YouTube平台评估分析

       三 第三阶段:对热门帖文、视频、词汇和标签的抽样剖析

        (一)涉华热门帖文及视频

         1.2019年Twitter平台涉华热帖前五名

         2.2018年YouTube平台涉华热门视频前五名

         3.2019年YouTube平台涉华热门视频前五名

        (二)热词排行榜

        (三)热门标签排行

       四 结论与讨论

      B.11 2019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

       一 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二 “全国一张网”整合快速推进为媒体融合提供基础平台

        (一)我国有线电视网络面临困境且存在短板

        (二)“全国一张网”整合取得本质性突破

       三 创新体制机制,为媒体融合激发活力

        (一)人民网试点骨干员工股权激励

        (二)“融媒体工作室”纷纷设立

       四 主流媒体频频推出短视频平台

        (一)国内主流媒体推出的主要短视频平台

        (二)主流媒体成功进行短视频布局的关键

       五 智媒体建设快速推进

        (一)主流媒体升维的智媒体开始重视生态系统打造

        (二)中台化成为智能驱动的新手段

        (三)央视网等打造人工智能编辑部

        (四)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媒体战疫

       六 借船出海实现融合传播

       七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八 布局直播、MCN机构,探索新商业模式

      B.12 5G推动全球体育解说生态变革发展报告

       一 前5G时代体育解说的发展变迁

        (一)话语方式变迁

        (二)规模

        (三)样态

        (四)类型

       二 全球体育解说主要模式

        (一)奇观赛事模式

        (二)职业赛事模式

        (三)大学体育模式

        (四)小众赛事模式

       三 新媒体体育解说对传统媒体体育解说的冲击与启示

        (一)角色定位的变革

        (二)职业素养的革新

       四 5G时代体育解说生态的新趋势

        (一)5G远程在场与AR下的超真实

        (二)大数据、云计算的及时共享

        (三)人工智能

     Ⅴ 结构—国别篇

      B.13 伊朗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伊朗新闻传播业的历史沿革

        (一)恺加王朝时期(1779~1921年):新闻传播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二)巴列维王朝时期:独裁下的艰难发展

        (三)伊斯兰革命时期:短暂的繁荣

        (四)后两伊战争时期:传统媒体的政治化

       二 现代伊朗新闻传播业的基本结构

        (一)伊朗主流媒体的发展

         1.通讯社

         2.报纸

         3.广播及电视

        (二)伊朗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

        (三)外国媒体在伊朗的基本情况

         1.国际在线波斯语网站

         2.与伊朗声像组织合作,联合拍摄纪录片

         3.与伊朗声像组织合作,联合制作伊朗本土广播节目

         4.借助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发布信息

       三 伊朗传媒现状的生成分析

        (一)历史传统的继承

        (二)国家政体和政治结构的影响

        (三)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四)西方媒体的渗透

       四 结语

      B.14 土耳其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土耳其新闻传播业的历史沿革

        (一)奥斯曼帝国晚期

        (二)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初期

        (三)多党制和军事政变时期

        (四)市场自由化改革时期

       二 土耳其新闻传播业的传播基础与格局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

         1.安纳多卢通讯社是土耳其的官方通讯社

         2.土耳其传统纸媒市场近年来显颓势

         3.广播及电视媒体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

         1.土耳其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速度快

         2.YouTube 成为土耳其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

         3.互联网是土耳其城市人口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

        (三)土耳其的媒体政策

         1.政府对新闻传播业进行严格的结构监管

         2.政府对传播内容进行严格管控

       三 土耳其新闻传播业特点的成因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土耳其新闻传播业特点的成因分析

         1.政治和文化传统

         2.自由主义经济改革

         3.威权新自由主义抬头

        (二)土耳其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纸媒市场将持续萎缩,社交媒体成为民众最重要的新闻资讯来源

         2.土耳其政府将深化与私人媒体的合作,加强“信息管理”

       四 结语

      B.15 以色列新闻传播业发展报告*

       一 以色列新闻传播业的历史沿革

        (一)初期的以色列新闻传播业

        (二)20世纪末的以色列新闻传播业

        (三)21世纪的以色列新闻传播业

       二 传播基础结构与以色列新闻传播业的格局

        (一)主流媒体的发展

         1.通讯社

         2.报纸

         3.广播及电视

        (二)新兴媒体的发展

        (三)以色列的媒体政策

        (四)以色列境内非犹太媒体的发展

       三 以色列新闻传播业的诞生背景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以色列新闻传播业的诞生背景

        (二)以色列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 结语

     摘要

     中国皮书网

    本书从传播生态学视角聚焦全球传播格局和世界传媒发展,在复杂的全球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息共生关系,为传播研究和媒介管理提供某种联动、系统化、战略化的思路。

  • B.6 2019年中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 陈雪峰,李旭培

    出版时间: 2021年02月
    SSAPID:102-8886-3001-25
    DOI: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在个体、组织、社会、文化等层面,基于人民的心理需要,通过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手段提供心理服务、引导社会心态、全方位加强心理建设,旨在有效提高个体心理健康素养

筛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