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1 南宁市优化营商环境调查分析与思考
作者: 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课题组
SSAPID:102-5210-9167-69DOI: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营商环境开始进入党和政府的治理视野,是在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
B.16 基于虚拟现实的广告传播应用设想*
SSAPID:102-6890-7582-70DOI:目前,虚拟现实产业正处于初期增长阶段,
中国 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专项政策,各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的特色。 -
B.8 2018年
中国 本土VR内容企业发展作者: 马天容
SSAPID:102-1956-0617-09DOI:本报告分析了
中国 VR内容企业的近三年发展情况,VR游戏、影视、直播等成为VR内容的主要消费级,内容企业逐渐开始盈利,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问题与现状等各个方面来全面分析和解读中国 本土VR内容产业。本报告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 本土VR内容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C端内容市场开发计划进一步降级,B端市场成为内容企业的主要盈利点,制定和完善发展策略,制定统一内容制作标准,降低制作成本,改进技术和设备,掌握设计和技术核心 -
B.2 2018年
中国 虚拟现实创新产品分析SSAPID:102-1817-1839-98DOI:2018年,
中国 VR产业从硬件产品到内容产品不断升级演变,产品多样,内容多元,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18年,中国 VR市场规模达到108.3亿元,预计2019年将突破230亿元。在VR硬件产品方面,2018年硬件产品销售量仍然是中国 VR市场的主要盈利来源,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在VR集成产品(包括内容+硬件)方面,线下体验渠道雏形产生,VR体验馆、VR主题乐园逐步兴起,VR集成产品将成为中国 VR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 将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VR市场之一。本文意在对2018年中国 VR市场硬件头戴设备和软件内容产品以及VR集成产品等创新产品进行探讨分析。 -
B.10 2018年基于金融生活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
作者: 零壹财经
SSAPID:102-5087-3706-99DOI:2018年国家多次提出“促消费”政策,通过扩大内需、丰富生活场景来促进
中国 经济增长。 -
B.13 深圳科技体制改革总结与成效
作者: 陈望远
SSAPID:102-5598-5163-23DOI:下一步,深圳科技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改革开放再出发,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保障和支撑。 -
B.15
中国 薏仁米核心主产区兴仁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纪实作者: 涂涓芝
SSAPID:102-2537-6690-01DOI:贵州省兴仁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优势,发展薏仁米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进一步扩大薏仁米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贵州省兴仁市严格按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和
中国 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推动兴仁市的薏仁米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中国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治理发展报告(2019)SSAPID:101-2261-3807-17ISBN:978-7-5201-5124-5DOI:互联网金融创新蓝皮书编委会
Abstract
摘要
皮书数据库
基本子库
Ⅰ 总报告
B.1 2018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治理回顾与展望
一 2018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情况
(一)行业规模
(二)主要特点
1.金融科技加速开放
2.强监管成为行业主旋律
3.P2P网贷“寒冬”来袭
4.互联网消费金融进入调整期
5.百行征信开启征信新时代
6.互联网金融平台掀起上市热潮
7.普惠金融发展步入深水区
二 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情况
(一)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应用创新
(二)技术在互联网行业发展方面的应用创新
1.量子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索
2.大数据应用于金融领域
3.ABC促互联网金融技术升级
4.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5.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也成为金融领域应用的主流
三 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情况
(一)互联网支付领域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电商消费金融
(三)供应链金融:S2B互金模式
(四)数字普惠金融领域
(五)消费金融
四 互联网金融治理创新情况
(一)政府监管方面
(二)行业协会方面
(三)互联网金融企业方面
五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网贷行业风险整体仍处高位,存量风险仍有待化解
(二)金融网络及信息安全仍然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痛点
(三)互联网金融创新易触发次生风险
(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面临伦理悖论
(五)互联网金融伪“创新”、假宣传,给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六)金融投资者权益仍然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七)法律制度完善成为创新的新挑战
六 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治理趋势与政策建议
(一)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深度合作成为必然趋势
(二)强化科技监管在监管体系中的作用
(三)坚持合规经营导向,有效化解存流量风险
(四)构建健全的信息数据平台,注重运用科技力量助力行业发展
(五)加大行业整顿力度,形成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六)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保障消费者权益
Ⅱ 理论篇*
B.2 2018年互联网金融研究综述
一 微观层面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一)参与决策
1.基于资金需求方的研究
2.基于资金供给方的研究
3.基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研究
(二)违约行为
1.融资人违约研究
2.互联网金融平台违约研究
(三)羊群行为
(四)歧视行为
1.身份歧视
2.种族歧视
3.行业歧视
4.地域歧视
二 中观层面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一)基于业务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1.机制设计
2.资金供给的动态性
3.业务的空间差异
4.模式变革
(二)基于技术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1.区块链的技术本质
2.区块链的技术应用
(三)基于法律视角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三 宏观层面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一)基于金融体系视角的研究
1.互联网金融发展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2.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宏观金融稳定
3.互联网金融发展与传统金融消费
(二)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研究
四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B.3 2018年互联网金融回归本源研究综述
一 引言
二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三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四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五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经济学
1.信息不对称理论
2.声誉理论
(二)产业经济学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
2.长尾理论
(三)金融中介理论
六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功能
七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
八 互联网金融的服务目的
九 互联网金融运行风险
(一)信用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三)操作风险
(四)法律风险
十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逻辑
(一)市场准入监管
(二)市场运作监管
(三)市场退出监管
十一 结论与建议
B.4 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研究综述
一 数字普惠金融概述
(一)数字普惠金融的源起
(二)数字普惠金融的含义
1.数字普惠金融概念
2.数字金融、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
二 数字金融对普惠金融存在的价值
(一)数字金融的优势
(二)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效应
1.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
2.数字普惠金融对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
3.数字普惠金融对创新创业的效应
(三)数字普惠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效应
1.数字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2.传统金融机构应对数字金融发展的做法
三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风险与监管
(一)金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二)金融科技发展的相应监管对策
1.金融科技与监管沙盒
2.当前监管科技的发展建议
四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B.5 2018年监管科技研究综述
一 监管科技的概念与内涵
二 监管科技崛起原因
(一)监管科技产生的催化剂
(二)监管科技的应用基础
三 监管科技的应用价值
四 监管科技的实施路径
五 小结
Ⅲ 技术创新篇*
B.6 2018年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报告
一 2018年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
(一)精准营销
(二)风险管理
(三)产品管理
(四)投资预测及管理
(五)征信
(六)反洗钱
二 2018年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特点
(一)应用广度和深度继续拓展
(二)不同企业间合作频繁
(三)大数据投入不断增加
三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安全问题
(二)数据质量问题
(三)大数据人才及资源限制问题
(四)大数据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治理将更加规范
(二)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三)开放化及生态化日益明显
五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
(二)加强数据治理、应用与创新
(三)积极构建生态圈,助力大数据加速发展
B.7 2018年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报告
一 2018年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
(一)云计算基本概述
(二)云计算产业规模稳步上升
(三)云计算加速金融行业“互联网化”
(四)企业达成开源共识,安全可持续成为焦点
二 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特点
(一)金融行业云化逐步迁移、逐层推进
(二)中大型金融机构更加倾向于混合云
三 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与云计算相匹配的具体监管细则
(二)数据安全意识不足,数据管理存在难度
(三)安全服务能力不足,安保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四 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安全、降低风险”是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关键
(二)云计算之下,赛道界限融合、企业竞争升级
(三)未来时代关于云计算的较量更趋向于“价值战”
五 云计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以需求为导向促进云计算行业应用普及
(二)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三)提升云计算关键核心技术能力
(四)促进云服务市场自律、规范、有序发展
B.8 2018年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报告
一 2018年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
二 2018年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特点
(一)从公有链视角逐渐转向私有链、联盟链
(二)发展呈多技术融合应用特点
(三)一线城市占据绝大部分区块链创新应用
(四)互联网巨头应用探索领先,中小企业创新活跃
三 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风险问题
(二)资源分配问题
(三)后备人才问题
(四)商业模式问题
(五)应用标准问题
四 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短期看,部分互联网金融场景将得到优先发展
(二)区块链将逐渐助力互联网金融生态开放、数据开放
(三)长期看,跨链互联*将有助于互联网金融的数字化升级
五 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联盟机构,规范和统一技术应用标准
(二)鼓励课程建设,建立校企合作、强强联合机制
(三)扶持中小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发挥市场创新活力
(四)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
(五)优化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层面专利技术的保护措施
B.9 2018年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报告
一 2018年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
(一)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融资现状
(二)人工智能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
(三)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1.智能风控
2.智能理赔
3.智能营销
二 2018年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特点
(一)入场壁垒高
(二)商业价值高
(三)应用优势明显
(四)产品正在快速落地
三 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获取难
(二)数据监管难
(三)安全风险高
(四)研发能力不足
(五)监管态度保守
四 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从技术为王到变现为王
(二)AI企业平台化趋势加速
五 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数据信息监管,增加监管事项
(二)制定人工智能在金融交易领域中的法规
(三)推动人工智能在监管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场景应用
Ⅳ 模式创新篇*
B.10 2018年基于金融生活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
一 2018年金融生活化服务场景发展情况
(一)促进居民消费各项鼓励政策相继发布
(二)互联网用户线上生活服务场景快速拓展
(三)零售客群呈现碎片化、综合化场景金融需求
二 基于金融生活化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特点
(一)激活城市客群与“小镇青年”消费需求
(二)信用卡代偿、房屋租赁成为重点生活场景
1.信用卡代偿: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瞄准账单分期场景
2.住房租赁:“租金贷”风险引发监管关注
3.汽车金融:“80后”“90后”偏向于二手车租赁,互联网玩家纷纷入场
(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申请热”与“增资潮”
1.互联网玩家:谋求消费金融牌照“申请热”
2.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一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增资潮”
(四)技术创新应用于多项金融生活化服务
(五)基于金融生活化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
1.银行系消费金融
2.基于电商购物分期的消费金融
3.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现金贷
三 依托生活场景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端
(二)需求端
(三)其他风险因素
四 依托生活场景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与建议
(一)打造开放式平台已成为行业共识
(二)消费金融ABS成为主要资金来源
(三)消费金融服务机构拓展东南亚市场
(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征信体系建设
B.11 2018年B2B模式、S2b模式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一 2018年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和供应链金融发展
(一)小微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二)新老选手纷纷加码发力供应链金融
(二)由B2B到S2b供应链服务模式优化升级
二 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化升级,S2b有望成为主流
(一)各类主体供应链金融模式特点
1.银行抢滩升级打造供应链生态圈
2.核心企业依托产业优势抢占赛道
3.电商平台创新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
(二)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细分化发展
(三)金融科技加码,缓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僵局
1.大数据、云计算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主流标配
2.人工智能成为提升服务效率新风口
3.区块链入局提升金融服务安全性
(四)由B2B到S2b,电商平台类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望成为主流
三 供应链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生因素
(二)融资难的外生环境因素
1.供需不对称造成的服务缺失
2.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3.金融科技手段应用覆盖面小、模式尚未成熟
4.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不健全
四 供应链金融服务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融逐渐结合共同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圈
(二)线上化突破地域、规模、数量限制发展普惠供应链金融服务
(三)垂直化、精细化服务逐步向小微用户渗透
(四)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得到充分体现
(五)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资源整合类平台有望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主流趋势
五 促进小微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法律体系、监管体系建设,构建供应链金融培育土壤
(二)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码小微
(三)强化小微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搭建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
(四)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小微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B.12 2018年金融智慧化趋势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
一 金融智慧化发展概况
(一)行业主体积极推进智慧金融发展
(二)智慧金融技术服务市场需求大
(三)人工智能受资本青睐,区块链发展引关注
二 金融智慧化趋势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特点
(一)高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加速
(二)技术对金融业务全流程智慧化改造
(三)互联网金融智慧化创新范例
1.生物识别推动支付无感化
2.保险科技带来理赔流程智能化
3.大数据风控助力信贷智能化
4.资管新规与智能投顾
三 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与金融智慧化创新存在时间差
(二)技术发展与金融智慧化要求有差距
(三)金融智慧化与数据安全冲突待解决
四 趋势建议
(一)消费主体对智慧金融服务需求变化
(二)金融智慧化发展带动监管层拥抱监管科技
(三)智慧金融推动普惠,服务实体经济
B.13 2018年强监管下互联网巨头金融科技创新与发展
一 金融科技发展的三大阶段
(一)通过办公IT化提升效率阶段
(二)互联网金融阶段
(三)金融创新阶段
二 中国互联网巨头的金融科技发展情况及特点
(一)11家市值超千亿元人民币的企业,10家布局金融业务
(二)互联网巨头业务发展情况及发展特点
1.移动支付
(1)发展现状
(2)发展特点
(3)监管
2.互联网理财
(1)发展现状
(2)发展特点
(3)监管
3.互联网保险
(1)发展现状
(2)发展特点
(3)监管
4.贷款
(1)发展现状
(2)发展特点
5.金融科技
(1)发展现状
(2)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特点
(3)监管
三 中国互联网巨头的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合规性发展使“金融科技”转型成为必然
(二)“金融科技”发展进入下半场,科技需求进一步提升
(三)赋能传统金融,“1+1>2”
(四)全球化拓展
B.14 2018年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的合作共赢发展
一 2018年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合作发展的情况
二 2018年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合作发展的特点
1.全国性银行层面
2.区域性银行层面
三 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合作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合作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化
(二)智能化
(三)“开放银行”引领新生态
五 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以功能监管逐步替代传统分业监管
(二)进行制度创新,施行监管沙盒
(三)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Ⅴ 治理创新篇*
B.15 2018年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报告*
一 2018年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情况
1.协同创新发展政策文件及相关研究
2.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大事记*
二 2018年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特点
1.监管科技助力互联网金融发展
2.互联网金融发展倒逼监管科技进步
3.在动态发展中实现协调,以协调促发展
三 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路径选择困境
2.制度协调困境
3.规则与标准困境
四 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趋势
1.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发展,相互渗透
2.科技夯实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发展的基础
3.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全球化,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
4.金融体系逐渐完善
五 互联网金融与监管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1.加强相关金融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
2.加强协同组织的建设及管理,探索协同创新运行新机制
3.转变监管思维,调整金融监管模式
B.16 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创新发展报告
一 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现状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活动
(二)互联网金融自律公约发布
(三)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信息披露
二 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问题
(一)行业协会会员准入标准仍旧不统一
(二)行业协会的组织结构依然不清晰
(三)行业协会的会员管理仍然不规范
三 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对策
(一)强化行业协会入会会员的履职责任
(二)清晰划定行业协会组织结构的层级关系
(三)加大行业协会会员管理的惩戒力度
B.17 2018年P2P专项治理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 2018年P2P行业现状*
(一)全国P2P网贷平台存量大幅下降
(二)全国P2P网贷平台交易量持续萎缩
(三)经济发达地区仍是P2P网贷平台主要分布地域
(四)P2P网贷平台备案工作延期
二 P2P行业专项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一)P2P平台备案细节尚待完善
(二)银行存管制度仍不健全
(三)逃废债行为高发
(四)P2P网贷行业缺乏长效监管政策
(五)尚未形成立体监管格局
1.缺乏监管力量
2.监管手段的匮乏
3.缺少行业监管主体
4.部门间未形成监管合力
5.未能形成共治局面
(六)缺少行业系统监管法规
三 P2P行业专项治理的未来走向*
(一)专项整治要求更为严格
(二)网贷平台存量继续减少
(三)网贷平台经营压力上升
(四)各项制度落实更为细化
四 P2P行业专项整治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P2P行业的立法工作
(二)树立预防式监管理念
1.开展主动监管
2.出台完整的平台清退指引
(三)赋予行业协会更多职能
(四)健全P2P行业监管配套制度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2.完善征信制度
3.引入第三方信用评级制度
4.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5.完善银行存管制度
(五)搭建行业共治体系
1.建立部门密切协作机制
2.惩教结合强化P2P平台从业者的自律
3.组织利益相关方加入监管体系
4.打造五位一体共治格局
B.18 2018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合规经营报告
一 引言
二 互联网金融行业合规现状及问题
(一)第三方支付行业合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网络借贷行业合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众筹行业合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虚拟货币行业合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五)大数据金融行业合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六)信息化金融机构行业合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七)互联网金融门户行业合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 互联网金融行业合规发展的趋势
(一)风险管理与合规经营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热点
(二)合规理念因互联网技术而不断革新
(三)数据获取与用户体验之间的权衡
四 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合规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合规发展的法律法规需不断完善
(二)互联网金融合规发展需要明确监管机构及相关职能
(三)互联网金融合规发展需要加大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及投资者教育力度
1.加大信息强制披露的力度
2.明确风险提示的责任与义务
3.加大对消费者的教育力度
B.19 2018年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监管系统建设报告
一 2018年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监管建设情况
(一)企业平台建立风险控制技术系统
(二)行业协会建立风险控制自律系统
(三)政府机构建立数字化防控系统
二 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监管系统的建设特点
(一)监管指标从定性到定量
(二)监管方式从传统人力到人工智能
(三)监管响应从数天数月到分秒实时
(四)风控体系从制度布局到技术驱动
三 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监管系统的现存问题
(一)信息孤岛现象成为阻碍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的头号难题
(二)金融科技黑箱成为侵害数字化监管体系安全的隐形杀手
(三)技术应用浅表成为制约数字化监管体系发展的长期瓶颈
四 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监管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多维共享
(二)技术深度融合
(三)平台融汇统一
五 发展互联网金融数字化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推动行业的数据与信息共享
(二)加速建立数据和隐私的保护机制
(三)持续优化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机制
Ⅵ 案例篇*
B.20 2018年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报告
一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概述
二 2018年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特点
(一)合规化发展是主调
(二)产业集聚区的兴起
(三)小微金融业态的全面深化
(四)以技术驱动行业的推陈出新
三 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新技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
(二)信息数据安全意识薄弱
(三)业务的合规风险凸显
(四)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创新鼓励过度
四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趋势
(一)推进监管创新
(二)服务实体经济
(三)产业集群化发展
B.21 技术创新案例
一 2018年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发展概况
二 企业的创新应对
三 经验与教训
四 未来发展趋势
B.22 模式创新案例
一 2018年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发展概况
二 模式创新痛点与企业应对
(一)支付受理端模式创新
(二)消费分期模式创新
三 未来发展趋势
B.23 业态创新案例
一 2018年互联网金融业态创新发展概况
二 业态创新存在的痛点
三 企业的创新应对
(一)凡普金科:互金公司的集团化
(二)合力宝支付:走向B端,走向海外
(三)百信银行:开放银行
四 未来发展趋势
B.24 治理创新案例
一 2018年互联网金融治理创新概况及痛点
二 治理创新特点
三 企业风险控制内部治理创新
(一)积木拼图:风控技术改良
(二)51信用卡:自主研发iCredit智能风控
(三)微贷网:“人+车”风控
四 未来发展趋势
Ⅶ 附录
B.25 2018年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治理大事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机构简介
法律声明
本书由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 互联网经济研究院联合国内高校和行业知名研究机构共同打造,围绕新技术与金融功能的融合,梳理学界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创新,深入研究数字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创新,分析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
B.4
中国 薏仁米产品竞争力发展报告作者: 芶以勇
SSAPID:102-1738-5802-81DOI:为了进一步提高薏仁米产品质量和产品价值,培育和壮大薏仁米产业,增加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对薏仁米产品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产品竞争力是指产品符合市场要求的程度,主要体现为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三大要素。本报告阐述薏仁米产品竞争力概念,分析我国薏仁米产品竞争力发展现状,从精准薏仁米市场定位、建立完善的薏仁米质量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品牌保护机制和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加大薏仁米品牌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
B.24 治理创新案例
作者: 野马财经
SSAPID:102-9651-1516-65DOI:互联网金融治理,既包括政府监管部门针对行业制定的一些监管规则,也包括以
中国 互联网金融协会为首的全国及地方行业协会对成员的管理和约束,以及企业自身的治理。 -
B.24 创新赋能 质量引领
作者: 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课题组
SSAPID:102-5030-0636-37DOI:“十三五”后期,福田区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