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2 迈向产业深化调整、全面开放、加速变革的新征程
作者: 成军浩
SSAPID:102-7723-0637-85DOI:然后,对产业开放、全球投资并购与产能布局等进行了分析,进
一 步概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变革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 -
B.1 以未来出行国家战略引领汽车、交通、城市协同发展
作者: 王晓明
SSAPID:102-3036-1019-99DOI:纵观人类交通出行的发展历程,每
一 次出行方式的变革,都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因此,总结交通出行发展历史,分析影响出行变革的内在驱动因素、外在赋能因素、外部约束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
G.10 基于城市群格局的中小城市房地产发展
作者: 秦虹
SSAPID:102-1982-6989-82DOI:因此,中小城市房地产的健康发展,第
一 要分类施策,即:城市群内中小城市承接中心外溢需求发展房地产;具有特色资源优势的中小城市重点发展特色房地产;收缩性中小城市优化发展中心城区房地产。 -
G.5 中小城市创新效率评价与分析
作者: 江洁
SSAPID:102-8336-9978-98DOI:然而现有研究往往将关注点聚焦在中心城市、
一 线城市等具有特殊地位或要素吸引力的区域,忽略了大多数中小城市,难以全面反映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普遍情况。 -
G.14 推动中小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作者: 梁龙
SSAPID:102-7832-7016-36DOI:关于城乡关系及城乡发展问题,西方学者几经探索后,得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
一 致的结论,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关系经历依存、分离,并最终走向融合发展的道路。在这一 过程中,政府既要积极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合理配置,适度倾斜,弥补农村地区的历史短板,更要尊重客观规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使人才、土地、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 -
B.3 出行篇——新
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助推实现未来出行SSAPID:102-7879-3000-09DOI:本报告在梳理总结自欧亚大陆古典文明到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人类出行交通发展历史及其对当下启示的基础上,立足全球进入新
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变化,结合一 些国家、城市、企业的认识和实践,给出了我们对“公平、愉悦”的出行和生活需求为中心,采用多种智能出行工具,借助多种新商业模式,深度连接和融合多种出行方式,并与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协同共生,最终实现低碳智能出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泛在连接、最优匹配的一 种 -
G.17 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中小城市社会稳定
作者: 陈辉
SSAPID:102-1193-9791-68DOI:当前中小城市社会存在突发事件频发、应急管理系统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力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乏力等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构建“六合
一 ”的城市安全监管平台 -
G.2 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与路径选择
SSAPID:102-2299-1671-62DOI: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适应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战略,适应新
一 轮科技革命的新条件,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适应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 -
G.1 2019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
作者: 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
SSAPID:102-5507-2898-73DOI:在这
一 背景下,构建和完善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体系,对引导中小城市树立科学政绩观发展观、总结中小城市发展新鲜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
G.12 “城乡双栖人口”对中小城市发展的影响
SSAPID:102-1839-7928-83DOI: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双栖人口”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群体,更延伸出返乡置业的漂
一 族、购置乡间别墅的城市居民等多重含义。笔者首先通过学理分析厘清了多种类型“城乡双栖人口”的形成原因,并进一 步通过河北保定、山东烟台以及江苏昆山等具体案例对这一 群体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 -
G.11 人口流动趋势与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作者: 高聚辉
SSAPID:102-8937-9376-32DOI:在这
一 过程下,中小城市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也潜藏着发展的机遇。人口作为城市一 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决定着每一 个城市的未来兴衰。 -
B.9 新时代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动能培育*
SSAPID:102-0602-0727-58DOI:结果表明:第
一 ,改革40年间全国、西北地区GDP值总体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但西北省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第四,技术创新水平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政府公共服务的政策创新调控与配合至关重要,打通市场配置效率提升推进西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