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5

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0)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 DEVELOPMENT OF HENAN(2010)

SSAPID:101-9997-7353-02
ISBN:978-7-5097-1262-7
DOI:
ISSN:
关键词:

城市 发展报告 河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从河南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制约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其中特别从专题和案例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的着力点;就不同类型城市转型和科学发展进行典型剖析研究,对“十二五”期间推进城市转型和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蓝皮书
编 辑:吴丹;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序

 中国皮书网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主报告

  河南省辖市经济结构比较与转型研究

   一 河南省辖市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较快,信息经济特征初步显现

    (二)投资规模不断增大,投资效益持续改善

    (三)消费需求增势强劲,消费结构升级明显

    (四)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活力不断增强

    (五)就业结构不断改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六)利用外资逐年增加,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突破

    (七)生产力布局日趋合理,发展空间巨大

   二 河南省辖市经济结构比较分析

    (一)城市产业结构比较

    (二)城市所有制结构比较

    (三)城市投资结构比较

    (四)城市消费结构比较

    (五)城市分配结构比较

    (六)城市劳动力结构比较

   三 当前河南省辖市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优化徘徊不前,各市产业结构基本趋同

    (二)产业集中度不高,支柱产业的主导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国有经济的结构地位与经济效率不相称

    (四)技术结构升级缓慢,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强

    (五)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

    (六)劳动力供求压力持续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四 河南省辖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推进城市产业转型,不断营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

    (二)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型,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三)积极推进城市功能转型,不断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四)加快推进发展动力转型,探索完善城市内生发展新机制

    (五)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切实提高经济发展活力

    (六)继续推进技术结构升级,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七)继续推进分配结构调整,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就业

    (八)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

   一 推进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推进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二)推进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三)推进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四)推进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是带动全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需要

    (五)推进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是促进中部崛起的需要

   二 制约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分析

    (一)一体化发展推进缓慢

    (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弱

    (三)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

    (四)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严重

    (五)经济增长动力依赖单一

    (六)城市优势和特色不突出

   三 实现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二)构建“一极、两核、三层”的城镇体系

    (三)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四)培育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多维动力机制

    (五)推进“三化”互动协调发展

    (六)促进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四 促进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3.坚持全面发展

     4.坚持协调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

    (二)进一步修编和落实中原城市群规划

     1.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中原城市群的概念

     2.优化中原城市群的城镇体系和城镇布局

     3.规划中原城市群“三化”互动协调和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

     4.切实抓好规划落实

    (三)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1.把增加外贸出口规模与提高出口质量结合起来,把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把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商品贸易与技术服务贸易、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劳务合作

     3.把发展多元化主体与扶持重点企业结合起来,增强重点企业外贸出口的规模竞争力

     4.把培养与引进人才结合起来,加强外贸专业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四)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1.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2.创新设施服务联通机制

     3.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

     4.创新沟通协调工作机制

    (五)广泛调动社会力量

     1.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性瓶颈

     2.减税让利,促进民间投资增长机制的形成

     3.运用财政贴息、补贴等工具引导民间投资流向

     4.高度重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

    (六)积极落实中部崛起规划

     1.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2.按照优化布局、集中开发、高效利用、精深加工、安全环保的原则,巩固和提升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

     3.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4.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强化郑州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5.加快经济带、城市群建设

    (七)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和提高投资效益

     1.强调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大对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4.重点支持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6.强化投资效益管理

    (八)加快推进“郑汴新区”高水平建设

     1.推进规划一体化

     2.推进交通一体化

     3.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共享

     4.实现新区建管理念和水平的跨越

     5.完善新区发展机制

 专题报告

  河南省城市科学发展指数评估

   一 城市评价体系理论研究

    (一)城市竞争力弓弦模型

    (二)城市竞争力科学发展模型

   二 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1.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

     2.可操作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3.权威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四)指标体系数据处理

     1.指标口径及价值取向确定

     2.指标价值取向调整和无量纲化处理

     3.缺失数据弥补

    (五)指标体系计算

   三 河南省科学指数结果综合分析

    (一)全省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不平衡

    (二)中原城市群龙头地位提升明显

    (三)科学审视发展指数

  河南省辖市经济增长态势比较分析

   一 引言

   二 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比较

    1.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比较

    2.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3.财政实力比较

   三 产业结构比较

   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五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较

   六 居民收入水平比较

   七 主要结论

  河南县级市经济发展分类研究

   一 河南县级市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区域竞争力显著提高

    (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在全省地位日益突出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成为经济推动力

    (四)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社会收入水平相对均衡

   二 河南县级市经济发展类型的划分

   三 河南省县级市模式选择及发展对策

  河南城区经济发展研究

   一 河南城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城区经济的基本内涵及经济特征

    (二)河南城区经济近年来的发展概况

     1.河南城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2.河南城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 河南城区经济发展中的差异分析

    (一)省内各城市城区之间差异性明显

    (二)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发展滞后

   三 促进河南城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城区发展理念,促进城区经济协调发展

    (二)科学绘制发展规划,促进城区科学发展

    (三)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

    (四)搞好城区软硬环境建设,完善城区服务功能

    (五)重视利用域内外智力资源,提高创新能力

  河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一 河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一)河南资源型城市的总体情况

    (二)河南资源城市转型的典型探索

    (三)河南资源型城市在实现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河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思路

    (一)用发展的方法破解转型中的矛盾和难题

    (二)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

   三 加快河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要大胆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

    (二)提高对要及时启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认识

    (三)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支持

    (四)建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制定并完善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体系

    (六)为经济转型提供科技动力和人才保证

  河南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研究

   一 河南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的必要性

    (一)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是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

    (二)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三)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是根治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

    (四)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是节约开发成本、提升城市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

    (五)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是构建和谐城市的有效途径

   二 河南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的着力点

    (一)调整城市规划模式

    (二)改善城市交通结构

    (三)深化城市住房改革

    (四)强化城市产业支撑

    (五)协调节约利用土地与绿色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六)保障城市公共安全

   三 河南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密集开发和土地混合使用策略

    (二)实施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

    (三)建设节约型住房

    (四)促进产城融合

    (五)推进城市绿化形式多元化

    (六)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硬件与软件建设

   四 结语

  河南建设低碳城市对策研究

   一 低碳城市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二)低碳城市产生的背景

   二 河南建设低碳城市的必要性

    (一)建设低碳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建设低碳城市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客观要求

    (三)建设低碳城市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四)建设低碳城市是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国际合作新领域的重要途径

   三 河南建设低碳城市的重点

    (一)建设城市低碳能源体系

    (二)建设城市低碳生产体系

    (三)建设城市低碳交通体系

    (四)建设城市低碳市政体系

    (五)建设城市低碳消费体系

   四 河南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一)将低碳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战略

    (二)制定低碳产业规划,降低“高碳”产业的比例

    (三)引入市场机制,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

    (四)建立低碳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

    (五)通过试点示范带动低碳城市建设

    (六)加强宣传,倡导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培育郑汴新区“增长极”研究

   一 郑汴新区的提出及其对河南的重要意义

    1.郑汴新区的提出

    2.培育郑汴新区“增长极”的重要意义

   二 郑汴新区“增长极”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1.郑汴新区“增长极”的发展目标

    2.郑汴新区“增长极”的功能定位

   三 郑汴新区“增长极”的产业布局与空间结构

    1.郑汴新区“增长极”的产业布局

    2.郑汴新区“增长极”的空间结构

   四 培育郑汴新区增长极的优势与机遇

    1.培育郑汴新区增长极的优势分析

    2.培育郑汴新区增长极面临的机遇

   五 培育郑汴新区“增长极”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产业选择要有前瞻性

    2.产业布局要有协同性

    3.复合理念要落到实处

    4.要强化郑汴新区增长极与郑州、开封及中原城市群的对接

    5.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划实施

    6.要高度重视区域间的利益协调

   六 加快郑汴新区增长极建设的若干建议

    1.政策层面

    2.产业层面

    3.企业层面

  河南实现“产城融合”研究

   一 河南实现“产城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2.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产业支撑

    3.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更具优势

    4.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二 河南实现“产城融合”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1.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

    2.延伸产业链条与完善产业配套相结合

    3.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配合

    4.创新硬环境和提升软实力相融合

    5.产业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协调

   三 河南实现“产城融合”的对策建议

    1.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实现“产城融合”

    2.走集约节约的道路实现“产城融合”

    3.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为支撑实现“产城融合”

  河南提高城市承载力研究

   一 引言

   二 河南城市承载力现状

   三 影响城市承载力的因素

    (一)城市空间扩展缓慢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并存

    (二)城区“退二进三”和产业容纳就业能力不强并存

    (三)新城区生产配套设施完善和生活配套设施缺乏并存

    (四)老城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与规划管理较为落后并存

   四 提高城市承载力的措施建议

    (一)最大化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努力实现城市建设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机统一

    (三)从改造、提升、转换城市的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

    (五)进行城市多中心规划和新区建设,开拓城市发展空间

  关于加快发展河南城市休闲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 休闲产业的界定及发展概况

    (一)休闲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概况

   二 发展城市休闲产业的多重意义和综合效应

    (一)发展城市休闲产业是人本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休闲产业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综合带动力

    (三)发展休闲产业有助于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建设低碳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休闲产业有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五)发展休闲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 加快发展河南城市休闲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把休闲产业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战略定位

    (二)打好文化牌,促进休闲和文化的融合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休闲城市创建活动

    (四)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环城市乡村休闲产业带

    (五)全面提升河南城市旅游的体验价值,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六)拓宽融资渠道,大手笔投入城市休闲

    (七)多策并举,解放和发展居民休闲消费力

    (八)为城市休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九)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

 案例研究

  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一 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1.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

    3.现代服务业部分领域优势明显,居于中部地区前列

    4.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两轮驱动”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 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现代服务业关联度较低,产业竞争力弱

    3.缺少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龙头

   三 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选择

    1.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

    2.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

    3.全力打造中部会展之都和中国会展名城

    4.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

    5.加快服务业新兴业态发展

   四 加快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深化改革,破除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2.技术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3.扩大开放,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

    4.重视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安阳市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

   一 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规划布局

    1.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安阳市产业集聚区

    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

    4.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5.安阳县产业集聚区

    6.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7.滑县产业集聚区

    8.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9.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二 2009年安阳市9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状况

    1.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全面展开

    2.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初显良好预期

    3.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 安阳市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1.安阳市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安阳市建设产业集聚区的基本原则

    3.安阳市推进9个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目标任务

   四 安阳市加快推进省定产业集聚区发展建设的思路

    1.创新构建新型领导机构和管理体制

    2.科学编制规划和加强规划管理

    3.以大招商大项目加速产业集聚区建设

    4.加快多种要素集聚支撑产业集聚区建设

    5.开创产业集聚区建设产城融合新局面

    6.强化综合服务体系,优化产业集聚区建设

   五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

    2.借势调整提升产业结构,切实转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方式

    3.培育“蜂王型”企业,打造“蜂巢型”产业集聚区

    4.创新招商策略,丰富引资内容

    5.拓展多元融资之路,破解单一信贷瓶颈

    6.以实现“产城融合”为目标,创造建区与造城有机融合的新模式

  焦作市产业转型研究

   一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评析

    1.产业延伸的模式

    2.产业替代模式

    3.多元复合模式

   二 焦作市产业转型的历史轨迹

   三 焦作市产业转型的重点途径与成就

    1.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着力延伸产业链条,特色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2.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引领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3.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4.大力培育四大新兴产业,夯实经济跨越的基础

   四 焦作市产业转型的成功经验

    1.早日动手

    2.找准转型定位

    3.切实重视项目建设

    4.强化转型平台的支撑力

    5.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商丘农区工业化发展研究

   一 商丘农区工业化发展的成效

    (一)走出了工农业并重的农区工业化道路

    (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板块经济

    (三)保持了应对危机的跨越发展态势

   二 商丘推进农区工业化的主要做法

    (一)以农兴工,拉长精深加工产业链

    (二)顺时应势,打造产业集聚区

    (三)优化环境,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四)抢抓机遇,谋划平稳较快发展

   三 商丘农区工业化中值得关注的情况和问题

    (一)农业稳定发展困难增加

    (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回升格局

    (三)工业走出低谷回升速度较慢

    (四)产业集聚区的效应尚待发挥

    (五)节能减排压力仍然较大

   四 加快商丘农区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突出重点,加快主导产业发展

    (三)完善配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四)集约开发,加强循环经济建设

    (五)扩大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鹤壁市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一 鹤壁市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一)打造工业生态产业链,建设生态城市

    (二)打造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生态城市

    (三)整体科学规划新老城区,建设生态城市

   二 强化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和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的良好环境

    (二)重视资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着力提高效益、保护环境

    (三)抓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四)狠抓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积极推进资源消耗和污染物减量化

   三 借鉴与启示

  信阳市劳务经济发展研究

   一 基本状况与特点

    (一)基本状况

     1.人员结构

     2.区域分布

     3.行业类型

     4.取得成效

    (二)发展特点

     1.信阳劳务经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2.信阳劳务经济呈现出五个特点

   二 主要做法与启示

    (一)主要做法

     1.用统筹理念谋划就业,送农民一个“金手指”

     2.用强化培训提升素质,送农民一把“金钥匙”

     3.用完善机制推动发展,送农民一座“金桥梁”

     4.用联动服务促进维权,送农民一根“金拐杖”

     5.用培育品牌带动就业,送农民一块“金招牌”

    (二)几点启示

     1.劳务经济是富民工程

     2.劳务经济是基础工程

     3.劳务经济是系统工程

     4.劳务经济是和谐工程

     5.劳务经济是持久工程

   三 存在问题

    (一)技能培训方面的问题

    (二)就业环境方面的问题

    (三)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

    (四)自主创业方面的问题

   四 相关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二)优化创业环境,挖掘以回归经济为龙头的创业资源

    (三)构建就业创业信息网,搭建城乡区域用工桥梁

    (四)完善农民工党建工作,提高农民工就业抗风险能力

  长葛市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

   一 长葛市现代制造业现状分析

    1.现代制造业特色优势突出

    2.现代制造业龙头企业实力雄厚

    3.新兴现代制造业发展迅速

    4.现代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增强

    5.现代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6.现代制造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 长葛市现代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

    2.产业组织规模偏小

    3.产业园区聚集程度不高

    4.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5.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

    6.产业支撑体系仍不完善

   三 未来长葛市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四 长葛市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1.更新观念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资源

    2.加强规划指导,提高产业集群集聚效应

    3.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4.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区域性技术创新平台

    5.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6.加强区域分工协作,促进地区制造业一体化

  登封市旅游业发展研究

   一 登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一)国际旅游名城初具规模景区建设成绩显著

    (二)旅游项目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呈良好势头

    (三)重视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实验区发展提供指南

    (四)旅游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多元化投资格局逐步形成

   二 登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华文化圣山”价值没有充分挖掘

    (二)“世界功夫之都”仍需精心打造

    (三)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应高度重视

   三 登封旅游业发展展望与对策措施

    (一)努力彰显“中华文化圣山”魅力

     1.实施“中华文化圣山铸魂工程”和“文化圣城复体工程”

     2.打造经典文化旅游线路

     3.建设文化休闲度假区和体验基地

    (二)精心打造“世界功夫之都”

    (三)促进旅游产业链网化与多元化发展

  林州市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一 林州市产业集群的形成

    1.便捷的交通及区位优势

    2.丰富的能源和资源

    3.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4.腾飞的产业集聚区

   二 林州市主要产业集群概况

    1.主要产业及工业企业的分布

    2.钢铁产业群

    3.铝电产业群

    4.汽配产业群

    5.新能源(石英砂)产业群

    6.煤机产业群

   三 林州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

    1.完善培植机制,强化发展

    2.科学产业规划,有序发展

    3.加大政策扶持,激励发展

    4.加快园区建设,集群发展

    5.创优软硬环境,服务发展

    6.推进技术创新,提升发展

   四 林州市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1.集群发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面临严峻考验

    2.集群层次较低,难以形成持久竞争优势

    3.集群规模较小,缺乏支柱型龙头带动企业

    4.资源浪费严重,集群内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较低

    5.集群中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五 林州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

    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2.继续培植骨干企业,以龙头带动产业集群

    3.强化园区建设,切实提升集约发展带动力

    4.化危为机,把集群发展融入全球产业链中

  舞钢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一 舞钢市基本情况

   二 舞钢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其成效

    (一)突出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二)突出全民医保,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三)突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四)突出工业强市战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三 舞钢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发展农村社区,改变农民生活方式

    (二)加快土地流转,推动农民市民化

    (三)完善公共服务,力促城乡均等化

    (四)健全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基本接轨

    (五)壮大财政实力,为城乡一体化提供财力支撑

   四 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

  邓州市农区经济发展研究

   一 邓州市农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成就

   二 邓州市农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三 邓州市农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

    2.农户经营规模小

    3.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4.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深加工程度低,对农业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四 加快农区工业化发展步伐,促进农区经济健康发展

    (一)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

    (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产业园区,带动产业聚集

     1.着力扶强骨干企业

     2.着力优化工业结构

     3.继续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4.要大力优化龙头企业发展环境

    (五)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完成的《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0)——经济转型与科学发展》,是一本专门系统地研究河南城市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的专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河南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对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制约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实现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从专题和案例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城市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科学发展进行典型剖析,对“十二五”期间推进城市转型和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文章,http://www.stats.gov.cn/。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调查年鉴2009》,2009年8月。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年9月7日。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2009年9月1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年9月23日。

喻新安主编《策论中原崛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喻新安:《河南“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框架和中长期发展的几个问题》,《领导参阅》2009年第33期。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商勇:《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的比较分析》,《统计与咨询》2008年第2期。

连玉明、武建忠:《中国30个城市群竞争力排名》,《决策与信息》2009年第2期。

平萍:《徐光春:加快中原城市群、郑汴一体化发展》,2008年11月21日《河南日报》。

杨凌:《郭庚茂:打造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格局》,2009年1月11日《河南日报》。

平萍、杨凌:《中原城市群发展座谈会召开 徐光春提4要求强调5方面》,2009年6月24日《河南日报》。

和宏明:《千方百计提高投资效益》,2006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刘晶晶:《推进“三个转变”优化投资结构》,http://www.ordos.cn/zwgk/content/2007-12/05/content_63580.htm。

杨凌:《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公布 5到10年建成“五区一中心”》,2009年6月19日《河南日报》。

2009年10月11日《大河报·大河财富》。

喻新安主编《策论中原崛起》,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辜胜阻:《经济持续增长亟需内生动力机制》,http://www.sina.com.cn,2009年8月27日。

孙洪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4年12月8日《光明日报》。

喻新安:《河南“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框架和中长期发展的几个问题》,《领导参阅》2009年第33期。

张克俊、邱云生:《西部内陆省份扩大外贸出口的战略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4期。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08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中国的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王伟光:《科学发展观概论》,人民出版社,2009。

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09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商勇:《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的比较分析》,《统计与咨询》2008年第2期。

范钦臣:《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决策探索》2004年第6期。

张少辉:《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探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9(5)期。

彭宝玉、覃成林、阎艳:《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张洪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思考》,《中州学刊》2006年第4期。

刘战国:《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六种模式》,2006年5月11日《中国经济时报》。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调查年鉴》,2007、2008、2009。

姚为群:《全球城市的经济成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河南调查信息分析资料汇编》,2009。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009。

张玉杰、张汉飞:《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突破口选择:阜新经验剖解》,《改革》2007年第8期。

田明、樊杰等:《我国煤炭城市转型发展研究》,《矿冶》2004年第1期。

张清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2009年5月27日《中国信息报》。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创新》,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07cs/2008-01/04/content_9479830.htm。

赵海:《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经济纵横》2004年第5期。

石琦:《大同市煤炭产业与城市转型问题研究》,2005~2006年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2006。

王明浩:《对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5期。

陈华斌:《紧凑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探讨——以济南为例》,《规划师》2007年第Z1期。

于立:《关于紧凑型城市的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1期。

龚清宇:《经济全球化语境下的紧凑发展与城市结构多样性》,《规划师》2002年第2期。

仇保兴:《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策略》,http://news.hexun.com/2009-11-06/121601604.html?from=rss。

《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新趋势》,http://www.lyjs.gov.cn/html/ztzl/1/2/200906/28-401.html。

苟君厉:《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问题以及预防与处理机制浅析》,http://www.zgscjj.org/html/zhuanjiashidian/2009/0723/35.html。

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2期。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4期。

俞露:《低碳的未来和“绿色市政”规划标准》,《深圳勘察设计》2009年第2期。

陈飞、诸大建:《低碳城市研究的内涵、模型与目标策略确定》,《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第4期。

《河南统计年鉴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00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冯之浚:《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2009年9月9日《中国环境报》。

任绍敏:《探寻低碳交通之道》,2009年10月23日《第一财经日报》。

《郑汴新区惊艳“出世”》,2009年11月20日《大河报》。

《郑汴新区总体规划接受评审 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新华网,2009年11月20日。

《郑汴新区交通规划 “六横六纵”快速公路达四方》,2009年11月20日《河南商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第14期。

《国务院今年批复七区域规划 新经济版图成型》,2009年11月25日《济南日报》。

郭庚茂:《2009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二○○九年一月十二日在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2009年1月23日《河南日报》。

郭庚茂:《郭庚茂同志在全省大招商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7月9日。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模型》,《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

田丽:《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评述》,《华商》2008年第3期。

杨方东、许慧:《产业集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研究》,《商业时代》2008年第22期。

程德理:《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第6期。

李柳身:《关于加快郑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调查研究》,2009年3月14日《郑州日报》。

杨凌:《郑州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2008年7月10日《河南日报》。

卢文军:《郑州服务业软肋在哪里》,2006年6月27日《郑州日报》。

赵振立:《郑州打造现代物流中心》,2006年6月28日《现代物流报》。

张广智:《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建设的思考》,2009年11月2日《安阳日报》。

张笑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安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9年4月8日。

安阳市统计局:《安阳市产业集聚区调研报告》,河南省统计网,2009年5月6日。

焦作市发改委:《大力发展接替产业,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焦作市人民政府网,http://www.jiaozuo.gov.cn。

康利敏:《焦作市经济转型研究》,《市场论坛》2009年第7期。

铁代生:《传统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焦作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实践与思考》,《求是》2007年第22期。

孙本超:《焦作经济发展探析》,《焦作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鲍超、方创琳:《我国矿业城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思路与模式——东营、焦作、克拉玛依市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与启示》,《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第6期。

文嫮:《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以焦作市为例》,《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陈文科:《论农业大省》,《江汉论坛》2008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2009年上半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下半年展望》,《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

李霞、贾庭灿:《农字号加工支撑“中原崛起”》,《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第18期。

商丘市统计局:《2008年商丘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3月11日《商丘日报》。

商丘市统计局:《1~10月份商丘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河南统计网,2009年11月16日。

喻新安等:《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河南模式》,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张亚民等:《河南粮食生产发展战略选择研究》,《市场研究》2003年第11期。

郑风田、程郁:《从农业产业化到农业产业区——竞争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罗宏等:《生态工业园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耿勇:《生态设计策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

韩晓丽等:《发展循环经济起神效 鹤壁“煤城”变“绿城”》,2007年11月21日《人民日报》。

省市社科联联合调研组:《信阳市劳务经济品牌及其提升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刘怀廉:《劳务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信阳市劳务经济情况介绍》,http://www.xylwjjw.gov.cn。

《信阳劳务经济的特点、做法与启示》,http://www.xylwjjw.gov.cn。

李志远:《对长葛市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xqfx/ztfx/webinfo/2008/01/1224120226156415.htm。

秦炎生:《南昌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思考》,《价格月刊》2006年第5期。

河南省统计局:《工业产业集群体系推动许昌经济快速发展》,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80115_402458775.htm。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现代制造业研究》,http://www.bjstats.gov.cn/ldcxxt/tjfx/tjbg/200506/t20050602_27523.htm。

许启彤:《发展汉阳现代制造业的对策思考》,《学习月刊》2006年第7期。

《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年)》。

《登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登封市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2009~2020年)》。

登封市2006~2008年统计公报。

黄志斌:《以少林寺景区为例浅谈旅游规划开发中的几点误区》,巅峰智业机构。

林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关于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http://www.lzzx.gov.cn/Html/NewsView.asp?ID=430&sortid=21,2009年7月。

2009年舞钢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舞钢网,http://www.zgwg.com.cn/。

焦国栋:《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新农村建设》,《求是》2007年第22期。

韩洪海等:《舞钢市土地使用权流转现状调查与分析》,《河南农业》2008年第11期。

田玉良等:《舞钢:推进城乡一体化 富民强市奔小康》,《农村农业农民》2009年第1期。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15),《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意见》(豫政〔2006〕33号)。

《城乡一体化 协调共发展 中原名城——舞钢市》,《党建》2008年第3期。

郭金科、任彦国:《舞钢市:城乡一体化 和谐共发展》,2007年5月9日《大河报》。

楚长城:《舞钢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实现城乡一体化新跨越》,大公网河南频道,2009年11月11日。

马小刚、许光选:《“五轮驱动”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邓州网,2008年11月18日。

许光选:《农业资源工业化 农民产业工人化——邓州探索农区工业化新路子纪实》,2009年5月27日《农民日报》。

周相林、冯富亭:《邓州市农业发展30年》,邓州网,2008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