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2

中国中医药文化文献集(2000-2016)图书

Literature Collec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2000-2016)

SSAPID:101-9977-1026-16
ISBN:978-7-5097-993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创造出的有关医药健康智慧和医药科技文化的知识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药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在组织 “中医文化蓝皮书”的研发中,发现了不少具有史料价值的现代中医药文化文稿,由此组织汇编了这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史料收藏价值的文献集。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陈颖;王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总论

  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创造性转化”*

   一 中医药学术历史数据的调查

    1.中国历史各时期中医药图书文献的数据

     (1)中医药图书文献的种数

     2)中医药图书文献主要类别和种数

     3)中医经典和学术名著形成时期

    2.20世纪以后中医药期刊文献的数据

     1)中国中医药数据库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

     2)中国知网中医药文献新旧研究主题的数据

    3.中国历史各时期中医药学术形成的数据

     ①中医药核心学术理论和各家学说

     ②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

     ③中医药历代名医活动时期

   二 中医药学术发展历史轨迹的剖析

    (一)中国古代中医药学术成就的数据挖掘

     1.中国古代中医图书文献在各时期种数分布情况简析

      ①中国古代中医图书文献每百年产生的均数

      ②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医古代图书文献产出最具代表性专著的均数

      ③各时期中医古代图书文献产出中医经典的均数

     2.中医药学术成就形成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①核心学术理论构筑时期:先秦时期(公元前2146年~前221年)

      ②临床诊疗体系形成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③各家学说大繁荣时期:宋元时期(960~1368年)

      ④临床诊疗体系创新时期:清朝时期(1644~1911年)

    (二)中医药学术价值的非量化评价

     1.两个“中西医对比设想实验”

     2.中医药在中国医疗市场中的份额

     3.中医药学术在现代的真实水平

    (三)中医药学术发展历史引出重要的“科学疑问”

     1.中医药为何被打上了农业社会的鲜明烙印

     2.中医药核心学术理论为何在上千年发展中缺乏颠覆性的创新

      ①《黄帝内经》学术体系

      ②伤寒学派学术体系

      ③方剂学学术体系

     3.中医现代化探索为何未能促进中医学术发展

      ①印证比较法

      ②联合用药法

      ③中体西用法

      ④验证改造法

      ⑤解释纠错法

      ⑥实验验证法

      ⑦统计分析法

      ⑧双法合用法

      ⑨微观观察法

      ⑩动物模型法

      ⑾数学模型法

      ⑿药理研究法。

      ⒀有效成分提取法

      ⒁经络检测法

      ⒂多学科研究法

     4.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为何与信息量的增加不同步

   三 未来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的探索

    (一)中医药发展的古今两大模式

     1.“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

      ①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农业文明

      ②理论研究体系:玄奥幽深

      ③实践应用体系:粗放封闭

      ④组织协调体系:个体无序

      ⑤评价与数据体系:长期缺失

     2.“现代实证型”中医药模式

      ①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工业文明

      ②理论研究体系:中西混用

      ③实践应用体系:时机未到

      ④组织协调体系:进入现代

      ⑤评价与数据体系:填补空白

    (二)中医学术发展已进入“千年怪圈”

     1.中医学术发展“千年怪圈”的构成

      ①怪圈原点:古典传承中的僵局

      ②突破原点:中医碰撞西医后的自救

      ③背离初衷:现代困境中的回归

      ④怪圈形成:回归途中的迷茫

     2.解密中医学术发展的“千年怪圈”

      ①古代传承:中医文化的“缺陷”

      ②现代生存:中医文化的“缺失”

      ③寄望回归:中医文化的“缺向”

    (三)构建新型“未来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

     1.中医药学术发展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工作路径

     2.实现中医学术发展模式“创造性转化”的战略意义

      ①促进“古典自然整体型”中医发展模式的升级换代

      ②促进中医与现代科技文明的对接

      ③促进中医在现代社会生存能力的提高

     3.中医与西医在认知上的本质区别

     4.“未来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的设计

      1)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信息文明

      2)理论研究体系:清晰合理

      3)实践应用体系:严谨灵活

      4)组织协调体系:全面接轨

      5)评价与数据体系:成为常态

     5.“未来自然整体型”中医药模式的五大突破点

      (1)推动中医整体观的“大数据化升级”

      (2)推动中医象思维能力的“智能化升级”

      (3)推动信息采集与分析的“工具化升级”

      (4)推动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资源化升级”

   结论

    1.中医学术发展必须摆脱“千年怪圈”

    2.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必须实现“创造性转化”

    3.中医药未来必将迎来“新生”

 文化篇

  正确认识中医*

   一 唯物史观看中医

   二 唯物辩证看中医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微观是科学,宏观也是科学

    (三)继承与创新

   三 神圣的使命,当中医的脊梁

  从文化角度定义中医*

   一 什么是“文化”

    一、从财富角度

    二、从文明角度

   二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及其核心

    1.中医药文化

    2.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三 什么是中医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宝贵资源

   二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三 中医药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

   四 中医药是传统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

   五 中医药是维护民众健康的不竭动力

  略论构筑中医药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

   一 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内涵指向

    (一)中医药文化自觉

     1.要自觉认识中医药文化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地位

     2.要自觉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

     3.要自觉承担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

    (二)中医药文化自信

     1.不丢祖宗

     2.不弃外宗

     3.造就正宗

    (三)中医药文化自强

     1.中医药文化的自强之魂是大医精诚

     2.中医药文化的自强之本是中医疗效

     3.中医药文化的自强之源是继承创新

     4.中医药文化的自强之路是造就真中医、纯中医、正中医

   二 构筑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价值视域

    (一)为中医药文化的繁荣铸魂固本

    (二)为中医药共同体的成长育人凝心

    (三)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塑形彰力

   三 构筑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途径分析

    (一)构筑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需要依照什么原则

    (二)构筑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需要依靠什么力量

    (三)构筑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自强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机制

  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初探*

   一 调查情况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统计学方法

   二 结果与分析

    (一)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情况的频数分析

    (二)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认知认同的居民分类

    (三)中医文化价值总体认同度得分及其影响因素

   三 讨论

    (一)道法自然(道)

    (二)精诚仁和(医)

    (三)心身共养(养)

    (四)药取天然(药)

  中医文化研究的时代思考*

   一 中医文化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一)着眼文化较多,时代亟须立足中医的系统进行中医文化研究

    (二)对于中医文化是中医学主体部分、实力部分的认识研究不够

    (三)中医学被肢解,核心价值分解

   二 中医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

   三 中医文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立足中医学的中医文化系统研究

    (二)中医文化的内核(核心价值体系、普世价值观)研究

     1.中医文化的历史选择与中医思想史研究

     2.中医文化的内核(核心价值体系、普世价值观)研究

    (三)中医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

     1.中医文化在当前对于医学的意义

     2.中医文化对现代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影响、对“科学”标准科学化的意义

     3.中医文化对于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的影响和意义

     4.中医文化对于发展观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5.中医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及国际化的意义

     6.中医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中国人特质基因构成的意义

  论中医的原创特色与当代传承

   研究中医理论,从空间构成说不通

   时空整体生成,是中医的认识方法

   色味分别入五脏,人与天地相关

   “时空共存”,是生命的重要特征

   “时空同调”,是中医治疗的特色

   “理论自信”是历代追求

   面对冲击失去“理论自信”

   理论“装聋作哑”造成学术萎缩

   “理论自信”来自知己知彼

   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

   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现代中医,来自高考

   带着感情,才能学好

   政策扶持,传承可保

  儒家的价值取向对中医藏象学说的影响*

   一 儒家生命伦理的特质及精髓

   二 儒家生命伦理影响下的中医藏象学说的重用轻体

  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与文化解读*

   一 阴阳五行学说形成的环境因素

   二 阴阳五行学说形成的历史过程

    (一)阴阳学说的形成

    (二)五行学说的形成

     1.木、火、土、金、水是对四季五时气候特点和物候特点的抽象

     2.五行相生是对五时气候、物候运转规律的抽象

     3.五行相克是对自然气候正常制胜规律的抽象

     4.五行乘侮是对自然气候异常相胜规律的抽象

     5.事物的五行归类是根据事物与五时和六气盛衰的紧密联系而划分的

     6.五行互藏是对五时气候各有五方之异、又各有五气盛衰之特点的抽象

  《本草纲目》象思维研究概况*

   一 对《本草纲目》中药物药性的象思维研究

    (一)对四气五味的象思维研究

    (二)对药物升降浮沉的象思维研究。

   二 对《本草纲目》中药物功效的象思维研究

    (一)根据药物的形状推求其临床功效

    (二)根据药用部位推求其临床功效

    (三)根据生长环境和季节推求其临床功效

    (四)根据药物特性推求其临床功效

    (五)根据五行生克推求其临床功效

   三 对《本草纲目》中药物鉴别的象思维研究

  中医学以时间为认知本位*

   科学是多元的,不是一元的

   中西方两条认识路线的比较

   中医学与西医学对称互补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中的思维要素*

   一 体质为本,病证为标

   二 三位一体,相互关联

   三 诊察疾病,辨体为先

   四 防病重体,治病调体

   五 辨体论治,辨体用药

  浅论中医文化的“神、精、魄、魂、意”及中医成才的“三高一低”

   一 中医文化的“神、精、魄、魂、意”

    (一)中医文化“神”——大医精成、普救含灵

    (二)中医文化“精”——精益求精、求真务实

    (三)中医文化“魄”——天人相应、科学发展

    (四)中医文化“魂”——中和平衡、团结和谐

    (五)中医文化“意”——发扬传统、不断创新

   二 培养符合现代要求的精诚大医——中医成才的“三高一低”

    (一)精通医道,熟读文史,提高临证水平

    (二)厚德载物,志存济世,提高道德境界

    (三)因时因地,因人施治,提高应变能力

    (四)观其生候,知其不胜,降低医疗风险

  有关扁鹊研究的几大问题

   一 扁鹊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人

   二 扁鹊生于春秋末期可考可证

   三 扁鹊对脉学的贡献

    (一)脉有阴阳,脉与全身气血有关,诊脉可以“尽见五脏症结”

    (二)扁鹊论脉有常数,与天地阴阳相关

    (三)扁鹊论“损至脉”,开虚损治疗先河

  自认只有中国文化是“道” 愚昧可笑*

   1.“形而上下”是否应该按“形而内外”来理解?

   2.“道”和“器”并非截然对立

   3.对中西医“道器之分”的重新认识

  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一 利用中医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中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中医的信念

   二 运用中医文化的“仁术”思想,培养中医大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

   三 汲取中医文化的和谐思想,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四 借用中医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帮助中医大学生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中医药现代教育的三大突破口*

   第一大突破:调整西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实现以中为主的教学目标

   第二大突破:强化中医入学文化教育,使中医人才培养赢在起跑线上

   第三大突破:改变单一的招生模式,选好中医药人才“种苗”

  北京市中医药专业人员文化素养的调研

   一 中医药文化素养

    (一)文化及其文化素养

    (二)中医药文化

    (三)中医药文化素养

     1.信念素养

     2.品德素养

     3.思维素养

     4.古文素养

     5.心理素养

     6.艺术素养

   二 中医药文化素养调研分析

    (一)受访者的基本情况

    (二)中医药信息知识的获取情况

    (三)中医药信息和知识兴趣点

    (四)必读的中医药古籍

    (五)在对中医经典医籍掌握的情况的调查中

    (六)对中医方剂掌握的情况

    (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八)国学能否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发展

   三 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的建议

    (一)个人提高修养的方法

     1.追求事业理想

     2.培养科学观念

     3.加强思维训练

     4.调整知识结构

     5.陶冶个人情操

     6.明确奋斗方向

    (二)行业要组织提高修养的活动

     1.组织中医药新从业人员集体宣誓

     2.提倡中医药从业的“八荣八耻”

     3.组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科学篇

  东方科学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性*

   还原论的终结

    1.还原论的成功

    2.相对论认为宇宙是一个无法彻底还原的整体

    3.量子论从根本上动摇了还原论

    4.复杂科学粉碎了还原论

    5.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从逻辑上动摇了还原论

   东方科学必然成为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灵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东方科学迎奥运宣言*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

   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

   东西方医学的差别与中医药的科学性

   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中医学——象科学的代表*

   一 两个层面,两种科学

   二 中国的观物取象

   三 象科学的要点与中医学

  中医药是独具魅力的“人学”*

  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

    1.形气神理论的科学性

    2.脏腑理论的科学性

   中医学的现代化

    1.中医学现代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现代化的途径与内容

    3.中医学现代化的基本程序

  中医是东方科学

  关于科学与中医药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科学

    1.关于科学语词

    2.关于科学界说与科学史界说之间的歧义问题

    3.关于科学活动的内容

    4.中国的科学

   关于中医药学

    1.中医药学的应用价值

    2.中医药学的理论价值

    3.策略

  要振兴中医首先要批判科学主义*

   中医是科学

   中医发展受阻源于科学主义泛滥

   医药卫生界必须彻底批判科学主义

   中医如何发展

  科学是中医的“紧箍咒”吗?*

   一 “哲”眼看中医

   二 走出科学观的误区

   三 科学是中医的“紧箍咒”吗

   四 科学与人文交融:新世纪的中医科学

  试论近百年疾病医学模式对中医学发展的困扰*

   1.近代评判中医学的标准——疾病医学模式

   2.中医科学化

   3.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医科学化及其影响

   4.回归健康医学的必要性

  老子宇宙生成思想指导现代科学发展*

   一 老子宇宙生成思想与现代科学的吻合

   二 孤子理论正在孕育着科技的重大突破

   三 从老子宇宙生成思想推断宇宙是一个标准孤子

   四 中医将为世界科学带来重大突破

  中医科学理论范畴的六大论

   一 中医科学理论的“矛盾论”:包括“矛盾”范畴与“矛盾本根律”

   二 中医科学理论的“分合论”:包括“分合”范畴与“分合互动律”

   三 中医科学理论的“平衡论”包括:“平衡”范畴与“双重平衡律”

   四 中医科学理论的“和谐论”包括:“和谐”范畴与“和谐对立交替律”

   五 中医科学的曲直论:包括“曲直”范畴与“曲直交替律”

   六 中医科学的“质量论”:包括质量范畴与“质量更新律”

 传播篇

  新世纪中医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一 研究方案

   二 研究历程

   三 研究格局

    (一)文献来源

    (二)学科分布

    (三)研究热点

   四 讨论

  多媒体视角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

   1.用直达生活的朴素哲理

   2.用普遍认可的名家言行

   3.用民众熟知的健康谚语

   4.用影响广泛的文学故事

   5.用生动活泼的流行歌诀

   6.用直观易记的数字

   7.用时尚流行的网络语言

   8.用发人深省的典型事例

  新媒体环境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困境和出路

   一 困境

    (一)伪中医文化损害网络传播公信力

    (二)抄袭篡改成为更直接的牟利手段

   二 出路

    (一)真正的中医人有责任站到传播的前沿

    (二)中医人在网络传播中应有传统的操守

    (三)新媒体技术推进传统文化的融合转化

    (四)借力大众助推中医药文化

   三 结语

  中医药科普作品的评价标准*

   一 目的价值

   二 内容质量

   三 文化创意

   四 社会反响

   五 中医药科普作品评价标准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一 中医药文化是一种软权力资源

   二 中医药文化软权力化的实现路径

   三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战略

  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文化传播研究*

   一 博物馆是传播中医文化的优势平台

   二 国内中医药博物馆发展概况

   三 依托中医药博物馆的中医文化传播策略

    (一)两个原则

     1.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2.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二)总体框架

    (三)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中医文化教育与传播

     1.对中医的认识

     2.对中药的认识

     3.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结语

  语言,当代社会理解和发展中医学的关键*

   一 中医学语言产生的逻辑

    (一)语言产生和划分世界的方式之间的关系

    (二)不同划分方式及其语言体系的适用性

    (三)学科新术语产生的限制性条件

   二 语言和对中医学的误解

    (一)类型混淆

    (二)世界颠倒

    (三)不明白语词指称范围的模糊性

    (四)语词穿越及其他

   三 语言和中医学的发展

    (一)中医学和西医学语言相互通约的可能性

    (二)语言所揭示的发展中医学的方法

  中美中药概念差与译差*

  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构建及实证分析研究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构建

    (一)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可行性原则

     4.简洁性原则

    (二)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指标体系研究方法

    (三)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测评指标内容分析

    (四)居民中医养生指数计算模型与评价标准

     1.居民中医养生指数计算模型

     2.居民中医养生指数评价标准

   四 居民中医养生指数实证分析

    (一)居民中医养生指数问卷设计及说明

    (二)居民中医养生指数实证分析

     1.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总体情况分析

     2.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性别情况分析

     3.居民中医养生指数年龄情况分析

     4.居民中医养生指数职业情况分析

     5.居民中医养生指数教育情况分析

   五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肿瘤防治中的文化思考*

   一 正视不同的“认知观”,探索中西医优势互补

   二 回归自然的“整体观”,寻求和谐共生

   三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肿瘤

    1.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

    2.生死是人生的完整过程

    3.生命超越是可以实现的

  临床实践转变了我对中医的认识*

   1.对阴阳五行态度的转变

   2.对“气”认识的升华

   3.对中医诊断手段的体悟

  北京市中医“治未病”文化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一 “治未病”在现代的兴起

    1.国家启动“治未病”健康工程

    2.“治未病”的含义

    3.为何只有上工才能“治未病”

   二 北京市“治未病”文化现象的调研

    1.对“治未病”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的分析

    2.对“治未病”专业人员的医学成果的分析

    3.“治未病”专业人员的上岗培训

    4.“治未病”工作之前曾从事的临床工作

    5.“治未病”专业人员最擅长的病种

    6.“治未病”的日常门诊量

    7.对“治未病”从业人员的特殊技能的分析

   三 提高治未病工作水平的几点建议

    1.“治未病”需顶层设计

    2.制定“治未病”医学标准

    3.治未病机构从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及准入条件

    4.中医“治未病”的法律以及医学伦理学问题

    5.让老百姓认知“治未病”

    6.开展“治未病”的现代研究

 战略篇

  把发展中医药作为国家战略的四个指向和建议*

  中医与未来医学*

   一 “仁心仁术”是未来医学的最高精神境界

   二 医学模式将向“人天观”发展

   三 养生重于治病

   四 未来医学之路

   五 21世纪的希望

  新形势下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构想*

   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错综复杂,我们的任务仍很艰巨

    (一)ISO简介

    (二)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筹建过程

    (三)ISO/TC249建立后的形势

   二 ISO/TC249建立的重大意义,是由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

    (一)推动作用

    (二)协调作用

    (三)保护作用

    (四)仲裁作用

   三 国际贸易组织(WTO)为国际标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平台,使标准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5服务贸易总协定6(GATS)的总体结构

    (二)WTO/TBT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三)WTO/SPS协定(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

    (四)WTO/TBT和WTO/SPS协定的宗旨

   四 国际标准化建设的战略动向

    (一)争夺国际标准的主导权

    (二)抢滩标准化发展的新领域

    (三)科研发展与标准化同步,在商品化的同时,实现标准化

   五 新形势下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战略

  中医药在世界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 世界中医药市场发展现状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

    (二)日韩市场

    (三)西方市场

    (四)非洲及阿拉伯市场

   二 世界中医药市场发展趋势

    (一)全球植物药发展趋势

     1.植物药成为开发新药的热点

     2.中成药将不断开拓新市场

     3.新世纪功能性食品发展趋势

    (二)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要优势

     1.中医药是世界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

     2.强化了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研究

     3.中医新兴学科的发展

     4.绿色中药将推动我国中药出口

    (三)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良好前景

     1.人类健康观念的转变

     2.人类疾病谱的变化

     3.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

     4.WHO“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5.西方国家应用中药的步伐正在加快

   三 中医药国际化的拓展策略

    (一)加强宣传和合作,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合法化

    (二)加强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

     1.加强中医药学科建设和基础性研究

     2.加强中药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建设

    (三)建立国际公认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

    (四)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营销策略和水平

     1.制定我国中药出口方针政策

     2.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3.建立国际中药商贸信息网络

     4.充分利用现有国际市场

    (五)强化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六)从战略高度切实落实中医药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培养

  中医文化传播须处理好“十个关系”*

   将健康的文化传播给民众是我们的基本追求

   中医药文化传播普及中应处理好十个关系

    (一)政治与学术

    (二)文化与科学

    (三)创新与普及

    (四)高雅与通俗

    (五)食疗与食养

    (六)养生与养病

    (七)偏方与正方

    (八)引用与发挥

    (九)书本与实用

    (十)中医与西医

  发展中医 不容任何置疑*

   一 反中医的历史文化缘由

    1.文化传统的沦陷

    2.科学评价的偏执

    3.科学多元化的否认

   二 反中医是对社会的一种危害

    1.反中医是一种反文化的行为

    2.反中医是一种剥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

    3.反中医是一种违宪违规的行为

   三 中医人面对反中医必须理直气壮

  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选择*

   一 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的困境和问题

    (一)国家学科建设目标与评价体系的影响

    (二)政府“碎片化”管理的影响

    (三)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导向的影响

    (四)中医药大学在当前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办学弱势凸显

    (五)中医药大学学科优势面临挑战

    (六)中医药领军人才的缺乏和团队的异化

    (七)中医药科研思路还须深究

    (八)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缺乏联动机制

   二 中医药学科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比名次、数字更重要的是中医药学术内涵

    (二)遵循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构筑“大中医”学科体系

    (三)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学科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四)坚持和发扬以行业发展为背景的学科优势,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实现自身价值

    (五)遵循学科的学术性、教育性、服务性,“顶天立地树人”

    (六)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适时进行学科内部调整

   三 中医药学科发展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进一步明确学科的发展定位,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整合资源,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

    (三)弘扬卓越的大学精神,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的精神动力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战略思考*

   一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名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和科技水平的优秀代表

    (二)“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属于研究型继承,是从科研视角总结名老中医经验

    (三)“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有利于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和临床水平提高

   二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总体布局

    1.攻关计划阶段

    2.支撑计划阶段

    3.对下一步研究的中长期规划

   三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临床经验

     2.学术思想

     3.方法学的研究

    (二)已取得的阶段成果

     1.形成10个病种的名老中医特色诊疗临床方案

     2.建立现代分析挖掘技术,形成名老中医传承研究新方法

     3.研究整理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形成《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及其制作光盘

     4.研究整理了名老中医经验方,形成《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萃》及其光盘

     5.建立名老中医养生文献数据库,形成特色养生保健系列专著

     6.建立具有课题管理和监督功能的名老中医综合信息采集系统

     7.建立具有检索统计功能的名老中医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8.建立民间方药疗法数据库,形成民间医药挖掘、整理及评价方法

   四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中医未来发展要体现“生生之道”*

   一 中医是健康医学

   二 现代医学走入“疾病医学”的困境

   三 中医传统发展之路面临挑战

   四 中西医结合颇有争议

   五 中医与多学科结合之路可行

   六 中医与系统科学的结合体现健康医学本质

  未来中医发展途径的双向性探讨*

   一 中医存在的形式历来都是多种多样

   二 中医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三 对中医发展途径的双向性探讨

    (一)用现代思维深化领悟经典中医,造就新一代中医大师

    (二)用现代科技介入中医,开发利用中医的各个层次

   四 结语

  中医学的传统与现代*

   一 传统与现代的含义

   二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三 中医学的抉择

    1.继承优良传统

    2.引领科学现代

  比较中西医学的优势与趋势

   一 中西医学不同的文化思维哲学与人文科学背景阐述

   二 中西医学科学体系的比较及其优势

    (一)中西医学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中西医学哲学基础的不同

    (四)中西医学的时空切入点不同

    (五)中西医学研究方向的不同

    (六)中西医学科研路径的不同

    (七)中西医学方法选择的不同

    (八)中西医学技术手段的不同

    (九)中西医学药物选材的不同

    (十)中西医学治疗优势的不同

    (十一)中西医学防治理念的不同

   三 中西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 疾病谱变化有其明显的时代性需要理论前置

   五 结语

  从文化安全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一 中医药文化安全态势评析

    (一)国际文化环境

    (二)文化力测量

     1.文化势能分析

     2.文化创新力分析

     3.文化传播力分析

    (三)文化安全战略评估

   二 加强中医药文化安全的建议

    (一)强化中医药文化安全意识

    (二)提升中医药文化创新力

    (三)增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力

    (四)优化中医药国际文化环境

  中医药科学文化传播的战略分析*

   一 中医药的存在价值

    1.中医药是中华文明宝库的珍贵文化遗产

    2.中医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重要资源

    3.中医药是未来人类健康需求的新选择

   二 中医药传播的科学文化问题

    1.中医药文化的概念

    2.中医药文化的三大核心

    3.中医药的特色

    4.中医药的优势

    5.中医药传播

     ①中医药传播的功能

     ②中医药传播的内容

   三 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发展迅猛

    1.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中医药文化”

    2.政府组织的系列中医药文化活动

    3.中医药院校的中医文化教育与研究

    4.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文化建设

    5.国医大师评选的学术影响力

   四 北京中医药传播现状的调研

    1.2014年北京市民养生保健与选择中医就诊的现状

     ①中医养生方面

     ②中医就诊方面

     ③中医评价方面

    2.北京大多数青少年都相信中医药能治病

    3.北京中医药专业人员文化素养亟待强化

    4.北京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方兴未艾

    5.全国第一家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机构在北京成立

    6.北京市中医药院校的国际传播与合作

   五 中医药的未来与传播战略

    (一)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二)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大预测

     1.中医天人合一医学模式将取代恩格尔模式

     2.中医高等教育将理性回归

     3.中医科研将走向象思维的道路

     4.中医药将从大数据中获得新生

     5.中医医疗机构将发展结构性变革

    (三)中医药传播的三大战略

     1.跨时代传播战略

     2.跨地域与国际传播战略

     3.跨文化传播战略

 出版说明

 组委会

 序言 21世纪的中医梦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创造出的有关医药健康智慧和医药科技文化的知识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药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正因为如此,中医药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1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国家十分重视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新形势下,中医药学术领域掀起了研究中医药文化的热潮,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研究中医药文化、中医药科学、中医药传播、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药未来发展、中医药智库等学术文献。特别是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学术发展模式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文献,更是中医药未来发展必须关注的重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北京中医药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室在组织“中医文化蓝皮书”的研发中,发现了不少具有史料价值的现代中医药文化文稿,由此组织汇编了这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史料收藏价值的文献集。

[1]孙光荣、邱德亮:《做中医人 立中医心 践中医行——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目标、价值与要求》,《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9月2日第3版。

[2]盛宁:《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新华文摘》2011年第24期。

[3]潘懋元:《大学不应该只比“大”不比“学”》,《人民日报》2011年7月13日第12版。

[1]郑晓红、王旭东:《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中医杂志》2012年第4期,第271~273页。

[2]王雷、付修远、成功等:《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调查与分析》,《中医杂志》2013年第13期,第1098~1102页。

[3]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第三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4]刘鹏举、孙校、夏洪生等:《中医临证指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第40页。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0/content_1574203.htm。

[1]张其成、刘理想、李海英:《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中医药文化》2009年第1期。

[2]黄建银:《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我国软实力》,《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第11期,第2~3页。

[3]张其成、刘理想:《中医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6月1日。

[4]李耳:《老子》,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第51页。

[5]〔美〕杜维明:《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刘诺亚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1期,第86~91页。

[6]曲黎敏:《试论三阴三阳》,《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第1期,第19~23页。

[1][2][3][4][5][6][7][8]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69、71、36、38、37、168、37、163页。

[9][10][11]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月,第268、269、265页。

[12]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347页。

[13]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第68页。

[14][15]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第123~124、125页。

[1]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第290页。

[3]唐仕欢、黄璐明、杨洪军等:《论象思维对中药药性形成的影响》,《中医杂志》2009年第6期,第485~491页。

[4]徐春梅、姚映芷、陈愉:《浅议李时珍对中药气味理论研究的成就》,《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19~20页。

[5]邱颂平:《论法象用药》,《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47~49页。

[6]郭延东:《形象思维与中药学》,《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第2期,第513~514页。

[7]胡爱萍:《李时珍本草研究方法探析》,《中医杂志》1994年第1期,第48~50页。

[8]刘杰书:《中药经验鉴别的比类取象法》,《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第10期,第616~617页。

[1]孙思邈:《千金方》,刘更生、张瑞贤点校,华夏出版社,1993,第1~5页。

[1]毛嘉陵主编《走进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第55页。

[2]毛嘉陵主编《走进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第57页。

[3]毛嘉陵主编《走进中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第57页。

[1]〔德〕卫礼贤、〔瑞士〕荣格:《金华养生密旨与分析心理学》,通山译,东方出版社,1993,第143页。

[1]毛嘉陵,第三只眼看中医,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

[1]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http://shc.jdjd.cn/kxjj/ch01.htm。

[2]李建珊:《科学方法概览》,科学出版社,2002。

[3]张鸣:《旧医,还是中医?——10年前的废止中医风波》,《读书》2002年第6期,第136页。

[4]本刊:《“是一种使命感让我做名词工作”——访我国著名中医专家王永炎院士》,《科技术语研究》2004年第2期,第27~30页。

[5]王永炎:《中医研究的三个重要趋势》,《天津中医药》2005年第2期,第89~91页。

[1]恩格尔:《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医学与哲学》1980年第3期,第88页。

[2]徐洪兴:《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第177页。

[3]陈崧:《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146~147页。

[4]傅斯年:《再论所谓“国医”(下)》,《独立评论》1934年第118期,第4页。

[5]余岩:《医学革命论·初集》,上海余氏研究室,1950,第4页。

[6]余岩:《医学革命论·初集》,上海余氏研究室,1950,第8页。

[7]孙洁、李秋芬:《浅议中医的范式丢失·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5期,第22页。

[8]张赞臣:《小言论》,《医界春秋》1933年第81期。

[9]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第185页。

[10]陆渊雷:《陆渊雷医书二种》,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第282~284页。

[11]恽铁樵:《恽铁樵医书四种》,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145页。

[12]李经纬、张志斌主编《中医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第694~696页。

[13]上海国医分会复中央国医馆函:《医界春秋》1933年第8期,第17页。

[14]黄竹斋:《黄竹斋医书合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第1074~1076页。

[15]贺诚:《第一届全国卫生大会总结报告》,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工作文件汇编(1949~1983年)》1984年第4期。

[16]任小风:《批判贺诚同志在对待中医的政策上的错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工作资料汇编·第一辑》1954年第44期。

[17]徐运北:《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和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司·中医工作文件汇编(1949~1983年)》1984,第155,159页。

[18]柳秉理:《中医科学必须彻底告别“余云岫”现象》,见吕嘉戈主编《挽救中医:中医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资本阴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77页。

[19]谭次仲:《医学革命论战》,求实出版社,1952,第23页。

[20]陆广莘:《国医大师陆广莘》,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第9页。

[21]陆广莘:《国医大师陆广莘》,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第11页。

[1]王君平:《1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发布》,《人民日报》2013年10月31日,第1版。

[2]毛嘉陵主编《中医文化传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第227页。

[3]郭晓宇:《网络签名取消中医纯属闹剧》,《法制日报》2006年10月18日,第1版。

[4]任壮:《“取消中医”是对历史、现实和科学的肆意否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就近期发生的“取消中医”网络签名一事答记者问》,《中国医药指南》2006年第4期。

[5]王淑军:《坚决反对取消中医》,《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8日,第11版;叶辉:《取消中医是对历史的无知》,《光明日报》2006年10月18日,第5版;王淑军、白剑峰等:《发展中医 无须彷徨》,《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6日,第15版;王淑军:《从“取消中医”看媒体失真》,《人民日报》2006年11月3日,第10版;高渊:《“取消中医”闹剧折射了什么》,《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0日,第5版。

[6]张家伟:《“精气神”英语咋说》,《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10月19日,第3版,本文是一篇通讯报道。

[7]马伯英:《中医在英国的勃兴:原因、问题和前途》,《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0年第4期,第636页。

[8]王丽雅:《中国文化符号在海外传播现状初探》,《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5期,第74~83页。

[9]周铮、王旭东:《中医文化价值研究的意义》,《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8期,第2222~2224页。

[10]欧阳勤、陈成东:《跨文化交际与中医翻译》,《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64页。

[11]何红斌:《中医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探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160~163页。

[12]彭爱和:《跨文化视阈下中医商贸宣传文本翻译原则的探索》,《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03~105页。

[13]郑玲、姜德友:《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障碍及诠释学解读》,《中医教育》2011年第4期,第21~24页。

[14]姚丽娟、彭贝妮:《论中医英译汉的文化信息传递——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124~127页。

[15]托马斯·海思:《自然疗法和中医在欧洲的发展》,《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49~52页。

[16]王米渠、严石林等:《新加坡、成都及乐山中医门诊七情背景及事件的比较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1期,第1~2页。

[17]焦东亮、高艳等:《中医气质学说的跨文化比较》,《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94~198页。

[18]马伯英:《中外医学的跨文化传通》,《科学》2012年第6期,第32~34页。

[19]周恩:《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中医药外向型人才的培养》,《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25~27页。

[20]李虹、由新:《〈公共英语教学大纲〉引发对中医英语教学的思考》,《科技通报》2008年第3期,第438~441页。

[21]郑玲:《诠释学理论下的中医英语教学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第8期,第71~72页。

[22]屠金莉、曹立娅:《培养外向型中医人才 创新对外临床实训课程》,《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2期,第149~151页。

[23]李小霞、叶定国:《电影〈刮痧〉的跨文化解读》,《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67~68页。

[24]高晞:《德贞:东西方医学文化的交流使者》,《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第4期,第101~110页。

[25]王明利、刘晓飞:《从跨文化视角看针灸在法国发展概况》,《法国研究》2013年第2期,第94~99页。

[26]刘国伟:《中医在主要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第97期。

[27]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2期,第32~36页。

[28]史安斌:《跨文化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对外传播》2011年第8期,第41~42页。

[29]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第23~29页。

[1]〔美〕小约瑟夫·奈著,郑志国译《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第5~6页。

[2]〔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第11页。

[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第94页。

[4]邱海云:《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及功能》,《甘肃中医》2010年第1期,第65页。

[5]吕春华:《浅议中医发展与创新意识》,《国医论坛》2004年第4期,第44~45页。

[6]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594页。

[7]周川:《中国中医药文化在海外发展的现状及反思》,《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第8期,第733页。

[8]http://www.china.com.cn/culture/guoxue/2010-09/09/content_20893129_2.htm.

[9]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92~93页。

[10]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4页。

[11]曹静敏、徐爱军、张洪雷:《中医药文化之于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第29期,第121页。

[1]王旭东:《中医文化价值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目标》,《医学与哲学(A)》2013年第4期,第8~10页。

[2]林琦:《浅谈博物馆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的优势及体会——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例》,《中医文献杂志》2012年第2期,第52~54页。

[3]和中浚:《中医高校博物馆及中医药博物馆建设的喜与忧》,《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49~50页。

[4]张小凡:《江苏省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年第10期,第10~12页。

[5]魏一苇、何清湖、陈小平:《试论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98~101页。

[1]江怡:《哲学就是对语言的误用——试论中期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消解》,《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5期,第14~20页。

[2]章增加:《肾阴肾阳源流考略》,《广西中医药》1991年第5期,第220~222页。

[3]库恩T.:《结构之后的路》,邱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罗素B.:《意义与真理的探索》,贾可春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69~87页。

[5]黄建华:《论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中诸命题的性质》,《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5~10页。

[6]奎因W.:《语词和对象》,陈启伟、朱锐、张学广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第127~131页。

[7]鲁兆林、石学文:《辨病辨证辩》,《云南中医杂志》1980年第4期,第22~24页。

[8]黄建华:《中医学理论性质的哲学分析(上)》,《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1期,第8~10页。

[9]黄建华:《中医学理论性质的哲学分析(下)》,《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2期,第3~6页。

[10]奎因W.:《从逻辑的观点看》,陈启伟、江天骥、张家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22页。

[11]黄建华:《中西医结合逻辑和现实可能性的哲学分析(上)》,《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7期,第4~6页。

[12]黄建华:《中西医结合逻辑和现实可能性的哲学分析(下)》,《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8期,第8~12页。

[13]Bloomgarden ZT.Is Glycemic Control a Quinidine-like Intervention?[J].J Diabetes,2014,6(5):387-388.

[14]孙兴国:《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人体功能一体化自主调控》,《中国循环杂志》2013年第2期,第88~92页。

[15]塞尔J.R.:《心灵的再发现》,王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73~81页。

[16]福柯M:《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43页。

[1]奕铭:《先进医疗,过度医疗与无奈的选择》,《文学城精华帖》,2015年1月15日。

[2]《麻黄禁令的影响有多大》,“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the Ephedra Ban”,《Acupuncture today》Volume 5,Number 10,October 2004。

[3]《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第455页。

[4]毛嘉陵:《第三只眼看中医·百年“洋相”》,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第83页。

[5]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5页。

[6]张齐:《美国中医药市场的发展与忧思》,《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2月8日。

[7]李永明:《美味的毒药砒霜》,《世界周刊》02/07/1999,第10页。

[8]庞俊忠主编《临床中药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第14页。

[1]习近平:《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6月21日,第1版。

[2]刘延东:《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2月28日,第1、2版。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第99页。

[1]李忠海:《国际化标准教程》,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第11页。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

[3]李振吉、沈志祥、姜再增等:《运用标准化战略推进中医药国际传播》,《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2年第4期。

[4]李振吉、龙致贤、程四林等:《以标准化推动中医药国际传播的相关问题》,《世界中医药》2007年第1期。

[5]李振吉、贺兴东、姜再增等:《中医药国际组织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年第1期。

[6]李振吉:《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第8页。

[1]张金福、吴倩、骆晓:《我国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政府介入现状、特点及其治理对策》,《现代大学教育》2012年第4期,第18~23,116页。

[2]荀振芳、汪庆华:《试析高水平行业大学的学科发展路径》,《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第40~45页。

[3]上海市高教学会秘书处:《聚集学科建设:大学校长的思考: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大学校长沙龙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11期,第77~80页。

[4]宣勇:《大学变革的逻辑》,人民出版社,2009,第37、81页。

[5]王永炎、王忠:《中医药学科建设目标、研究方向与人才培养》,《中医杂志》2012年第10期,第811~814页。

[6]宋鸿雁:《我国学科建设制度与实践的多层面反思》,《江苏高教》2012年第1期,第33~36页。

[7]戚业国:《学科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Z2期,第12~15页。

[1]黎志钟:《日本汉方医学衰落的轨迹》,《中国医药学报》1995年第5期,第56页。

[2]李致重:《中医复兴论》,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第4页。

[3]周仲瑛:《中医临床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1~4页。

[1]左占国:《阴阳证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2]张洪雷等:《论中西医文化基因的差异及优化重组》,《中医杂志》2015年第4期。

[3]于丽珊:《如何将西方科学正确应用于中医——张维波教授谈在奥地利的合作研究》,《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9月19日。

[4]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全集》,人民出版社,1961,第139页。

[5]张明雪:《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与意义》,《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10月27日。

[6]陈可冀、李连达:《弘扬中医药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12月8日。

[7]左占国:《用中医哲学思维智慧构建低成本医学范式理性维护人类健康》,百度文库。

[1]张慰丰:《中西医文化的撞击》,南京出版社,2012,第1页。

[2]韩源:《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形势评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第103~104页。

[3]毛嘉陵:《中医文化入学教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第185页。

[4]王继慧:《试论西方医学文化特点及发展方向》,《现代养生》2013年第12期,第250~251页。

[5]周川:《中国中医药文化在海外发展的现状及反思》,《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第8期,第733,736页。

[6]国务院等部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年第4期,第225~230页。

[7]杨光芳:《从西医面临的挑战看中医发展的契机》,《亚太传统医药》2010年第4期,第1~2页。

[8]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