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0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Public Service of Beijing (2021-2022)

SSAPID:101-9972-2703-88
ISBN:978-7-5201-992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京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和数字化公共服务快速发展”为年度主题,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2021年北京市公共服务领域整体发展形势和热点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和回顾,不仅对16区公共服务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排名,还聚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中教育、文化、科技、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核心领域及其重点问题,结合翔实的调研数据和资料,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问题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作 者: 施昌奎 毕娟 罗植
编 辑:张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21》,2021。

姜桂兴、程如烟:《我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投入比较研究》,《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8年第6期。

李静海:《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第5期。

罗植:《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质量的区域比较——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及指数的评价分析》,《企业经济》2019年第11期。

杨冠琼、罗植:《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绩效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

孙凤翔主编《现代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质检出版社,2010。

袁晓玲、张文科编著《中国生产要素市场管理》,科学出版社,2002。

侯为民:《技术进步、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6~2020年《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

贾俊民:《“技术—经济与社会”: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新学科》,《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3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承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北京日报》2021年10月25日。

《高精尖产业持续发力 北京将陆续布局6G》,《北京晚报》2022年1月7日。

勒川:《盛世盛会,相聚中关村——2021中关村论坛纪实》,《中关村》2021年第10期。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2021年7月24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召开2021年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扩大会议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会议》,http://jw.beijing.gov.cn/jyzx/jyxw/202103/t20210318_2310641.html,2021年3月17日。

马陆亭、郑雪文:《“双减”:旨在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艾媒咨询|2020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https://www.iimedia.cn/c400/76621.html。

《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的通知》,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108/t20210818_2470436.html,2021年8月18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广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9/t20210926_567037.html,2021年9月18日。

刘复兴、董昕怡:《实施“双减”政策的关键问题与需要处理好的矛盾关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http://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wgkjhgh/202109/t20210930_2506772. html,2021年9月30日。

李国新:《〈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指南》,《中国文化报》2021年4月8日。

卢旭:《北京密云:公共文化精准服务提升效能》,《中国文化报》2021年11月1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人民日报》2017年2月3日。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DB65/T 2617-2006),2006。

陆林、李天宇、任以胜等:《乡村旅游业态:内涵、类型与机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期。

宋云霞、席岳婷:《文化基因视角下历史文化名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以陕西党家村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30期。

谢双玉、阴姣姣、乔花芳等:《恩施州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及其效应差异研究》,《人文地理》2021年第5期。

耿虹、李彦群、范在予:《农家乐发展的地域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浙江、湖北、四川的比较研究》,《经济地理》2019年第11期。

高苹、席建超:《旅游地乡村聚落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野三坡旅游地苟各庄村案例实证》,《资源科学》2017年第8期。

郭焕成、吕明伟:《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经济地理》2008年第4期。

黄震方、陆林、苏勤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地理研究》2015年第8期。

王婧、陈宗峰、牛方曲:《北京市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异研究及建议》,载《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9~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Wu T.,“Agriculture Touris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Countryside”,Tourism Geographies,2018(2).

Cui J.X.,Li R.H.,Zhang L.Y.et al.,“Spatially Illustrating Leisure Agricultur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Oicking Orchards in China”,Land,2021(6).

周燕珉、林婧怡:《国内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经验研究》,华龄出版社,2018。

项志远:《基于新型养老模式的养老设施规划研究》,《城市建筑》2018年第21期。

姬飞霞、石郑:《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特征事实、影响机制及优化路径——基于北京市的文献研究》,《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邵磊、张婧、徐秉钧、谭远思:《北京城市养老设施空间分布与中心城区设施建设供给数据分析》,《建筑学报》2017年第10期。

赵新超、乔晓春、武继磊、贾娟、王妮、吴超超:《北京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供给的空间分析》,《社会政策研究》2019年第3期。

奚雪松、王雪梅、王凤娇、宇啸:《城市高老龄化地区社区养老设施现状及规划策略》,《规划师》2013年第1期。

黄匡时:《供求关系视角下的中国老年照料服务资源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S2期。

于一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配置研究》,《南方建筑》2019年第2期。

杨谢炜:《新冠疫情中的社会救助:实践逻辑和优化路径》,《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1年第10期。

张明武:《突发重大公共事件下的社会救助应急机制研究——以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社会救助为例》,《长江论坛》2021年第1期。

鲁全:《社会保障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杨铃、张欢、李志伟:《中国临时救助制度的实践挑战与对策分析——基于北京市的研究》,《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年第1期。

张静、宋元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会救助机制的举措和经验》,《当代经济》2021年第10期。

赵松岭、杨子夜、丁宇峰:《快递业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年第2期。

《工会“五送保障”惠及20余万新型劳动者 职工“入会即投保”最高保障金额10万元》,《北京日报》2021年11月3日。

李双星:《助“新就业形态”有型成长》,《中国工人》2020年第6期。

《专家、学者:为灵活就业者工伤保障制度“开药方”》,《法律与生活》2020年第4期。

王跃:《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持续推动首都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北京日报》2019年10月11日。

胡放之:《网约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基于湖北外卖骑手的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陆海娜、陈以恒:《社会权利视角下的平台经济“第三类劳动者”保护》,《人权》2020年第1期。

聂春苗:《“网约工”的劳动关系认定及制度设计——以滴滴司机为例》,《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9期。

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胡大立、卢福财、汪华林:《企业竞争力决定维度及形成过程》,《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

金碚、龚健健:《经济走势、政策调控及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3期。

魏江、徐蕾:《知识网络双重嵌入、知识整合与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第2期。

吴照云、王宇露:《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一个基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分析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2期。

Kale,P.,& Singh,H.,“Building Firm Capabilities through Learning:the Role of the Alliance Learning Process in Alliance Capability and Firm-level Alliance Succ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0).

Wooten,L.P.,& Crane,P.,“Gener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rough a Humanistic Work Ideology the Case of a Certified-Nurse Midwife Practice in a Professional Bureaucracy”,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47(6).

Zhou,K.Z.,& Li,C.B.,“How Knowledge Affects Radical Innovation:Knowledge Base,Market Knowledge Acquisition,and Internal Knowledge Sharing”,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9).

黄致凯:《组织创新气候知觉、个人创新行为、自我效能知觉与问题解决型态关系之研究——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5期。

Ten Brummelhuis L.L.,Bakker A.B.,“A Resource Perspective on the Work-home Interface:the Work-home Resources Model”,American Psychologist,2012(67).

Campbell D.T.,“Blind Variation and Selective Retention in Creative Thought as in Other Knowledge Processes”,Psychological Review,1960(67).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http://www.beijing.gov.cn/fuwu/lqfw/ztzl/xytxms/11/202006/t20200610_1921186.html。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编《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20)》,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曾铮、王磊等:《数据市场治理:构建基础性制度的理论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李晓华:《面向智慧社会的“新基建”及其政策取向》,《改革》2020年第5期。

王雨辰:《“新基建”视域下的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21年第5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数字时代治理现代化研究报告——数字政府的实践与创新(2021年)》,2021年3月。

《新基建为智慧城市升级提供新动能(一)-概览》,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public-sector/articles/new-infrastructure-provides-new-momentum-for-smart-city-upgrading.html,2021年10月21日。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行动纲要(2020-2022年)》,2021年9月22日。

美团研究院:《新发展阶段下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呈现七大新趋势》,2021。

美团研究院:《加快发展即时零售 助力零售行业转型升级》,2021。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 占GDP比重为38.6%》,中国新闻网,http://www.inpai.com.cn/news/new/20210426/96992.html,2021年4月26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104/t20210423_374626.htm。

《北京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居全国第一位》,《人民邮电报》2021年8月16日。

《2020年京津冀区域经济稳步回升 三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万亿元》,《北京日报》2021年3月2日。

《北京“两区”建设再踏新征程》,中国商务新闻网,2021年9月23日。

史薇琪:《数字经济的经济法规制问题探索》,《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年第9期。

李天宇、王晓娟:《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双循环”战略: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经济学家》2021年第5期。

《〈北京数字经济研究报告〉:4年出台58个数字经济相关政策》,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2918282914128.html,2021年8月17日。

《数字经济发展还缺少哪些制度》,《学习时报》2021年6月4日。

〔美〕拉古拉迈·拉詹:《断层线: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刘念、蒋宗强、孙倩译,中信出版社,2011。

蔡昉:《双循环战略下中国经济如何实现潜在增长率》,《新金融》2020年第12期。

都阳:《复工复产进程及对策》,载蔡昉主编《“大流行”经济学:应对疫情冲击与恢复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陈昌盛、许伟、兰宗敏、江宇:《“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内外部环境研究》,《管理世界》2020年第10期。

杨皓斌、罗美玲、杨土保:《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加强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国际话语权的思考与建议》,《实用预防医学》2021年第9期。

Bain & Company,Technology Report 2021,https://www.bain.com/globalassets/noindex/2021/bain_report_technology-report-2021.pdf.

吴忠民:《社会动员与发展》,《浙江学刊》1992年第2期。

贺治方:《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动员转型研究》,《湖湘论坛》2018年第5期。

王宏伟、董克用:《应急社会动员模式的转变:从“命令型”到“治理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薛澜、张强:《SARS事件与中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郝晓宁、薄涛:《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7期。

吴伟斌:《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急防控体系的研究之三——动员执行系统》,《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12期。

徐明、郭磊、任韬:《疫情防控中基层应急社会动员的逻辑、机制与优化策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4/content_5478896.htm,2020年2月14日。

《湖北公安机关全力推进“四类人员”排查送治:全覆盖拉网摸排 全天候快速响应》,《中国青年报》2020年2月22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6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10/content_5158595.htm,2017年1月10日。

《社区防控,我们在行动》,《人民日报》2020年2月6日。

梁建春、莫映宽、熊健敏:《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盘世贵:《借助网格化管理推进我国应急管理新常态建设》,《学术论坛》2015年第9期。

Alex Riolexus Ario,Issa Makumbi,Lilian Bulage et al.,“The Logic Model for Uganda’s Health Sector Preparedness for Public Health Threats and Emergencies”,Global Health Action,2019(12).

David A.McEntire,Disaster Response and Recovery:Strategies and Tactics for Resilience,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2007.

John J.Kirlin,Mary K.Kirlin,“Strengthening Effective Government-Citizen Connections through Greater Civic Engagement”,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2(9).

Karl W.Deutsch,“Social Mobiliz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61(3).

Samuel P.,Huntington,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颜烨:《安全社会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颜烨:《公共安全治理的理论范式评述与实践整合》,《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颜烨、卢芳华:《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的发展比较与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曲科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律对策研究——以青岛市14~18岁未成年人为例》,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冉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吴昀昇、许学军:《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第3期。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超额完成,北京又获通报表扬啦!》,2021年2月9日。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3月12日。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1年5月13日。

《“十三五”北京可再生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9%》,《北京日报》2020年11月24日。

古北口镇人民政府:《古北口镇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情况》,《小城镇建设》2014年第1期。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地区人口情况》,2021年5月11日。

李惠民、张西、张哲瑜、王宇飞:《北京市碳排放达峰路径及政策启示》,《环境保护》2020年第5期。

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先锋榜(26)|综合施策 全面治理 坚决打赢首都蓝天保卫战——北京2013—2018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5/201909/t20190924_735251.html,2021年5月4日。

《十问碳达峰、碳中和——专访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戴子星》,《北京商报》2021年4月13日。

吴剑、许嘉钰:《碳约束下的京津冀2035年能源消费路径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24期。

夏莉:《京津冀生态共建协同发展》,《中国环境报》2021年5月16日。

朱竞若:《北京:碳达峰顺利完成,碳中和目标明确》,《中国能源报》2021年6月25日。

Hui Qian etc.,Case Study:Beijing’s Pilot Emission Trading System,http://eastasia.iclei.org/upload/portal/20210324/35e7fe9d34b0654d4d4951014e37d36f.pdf,January,2021.

王继龙:《北京市能否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思考》,《中国能源》2021年第1期。

欧阳志远、史作廷、石敏俊等:《“碳达峰碳中和”:挑战与对策》,《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

王文静、逯非、黄彬彬、孔令桥:《北京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碳中和贡献》,《北京规划建设》2021年第5期。

张颖、李晓格:《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北京市森林碳汇潜力分析》,《资源与产业》2022年第1期。

孟帆、黄江松:《零碳北京的战略意义和实施路径》,《前线》2021年第8期。

《北京碳交易市场试点7年效果初显》,《经济日报》2021年4月3日。

欧阳志云、林亦晴、宋昌素:《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第6期。

李璞、欧阳志云:《金融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年第3期。

范振林、李维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刘薇:《绿色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着力点与实践路径——以北京生态涵养区为例》,《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23期。

张丽佳、周妍:《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路径探索》,《生态学报》2021年第19期。

俞敏、李维明、高世楫等:《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理论探析》,《发展研究》2020年第2期。

李云燕、黄姗、张彪等:《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探讨》,《中国环境管理》2019年第5期。

陈岳、伍学龙、魏晓燕等:《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综述》,《环境生态学》2021年第11期。

陆小成:《新发展阶段北京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生态经济》2022年第1期。

张颖、杨桂红:《生态价值评价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经济理论、方法探析》,《生态经济》2021年第12期。

孙新军:《以首善标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北京实践”》,《城市管理与科技》2021年第3期。

堵锡忠、李娟:《生活垃圾分类“北京实践”的特点分析》,《城市管理与科技》2021年第3期。

曹志佳:《关于加强北京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建设的路径思考》,《城市管理与科技》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