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8

民生为向图书

An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and Social Policies Inclusive Growth

SSAPID:101-9963-9336-57
ISBN:978-7-5097-229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与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共同完成的课题“主体功能区的人口管理政策”的成果集成。这些成果,不拘于人口政策和主体功能区,而以改善民生为线索,对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人口和社会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根据调查具体提出了户籍制度、人口统计制度、计划生育制度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的改革方案。另外,本书还就人口承载力、人口不合理分布的制度成因等从学术角度进行了创新研究。本书是以“包容性增长”为主题词的第一本政策研究著作,对领导干部和研究者掌握其精髓和系统了解国家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工具书般的作用,也可以作为关心民生的读者了解国家未来人口和社会发展政策走向的参考书。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苏杨 贡森
编 辑:张晓莉;梁艳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让各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自序 学者的心 智囊的眼

 总报告

  促进我国人口经济协调分布、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社会政策

   1 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

   2 我国人口—经济不协调分布的原因分析

    2.1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分布在不协调地区

    2.2 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2.3 我国人口集聚链条的构成和功能被大大弱化

   3 促进我国人口—经济协调分布的社会政策建议

    3.1 民生为向,兼顾地方利益及社会管理的政策思路

    3.2 调整人口管理政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接收地政府得利

    3.3 优化民生保障政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方经济受益

 政策报告

  第一章 做加法、阶梯式,两保两新

   1 要全面准确认识流动人口与大城市服务管理压力的关系

   2 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是阶梯式、差别化赋予权利

    2.1 借鉴广东、上海等地的做法,实行梯度赋予权利

    2.2 改革必须兼顾各方利益,特别是要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为普通劳动者提供享受公共服务的上升通道

   3 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进行改革的操作性方案

    3.1 持居住证者可享有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国民基本权利

    3.2 履行一定年限义务后,可享有与原户籍人口同等的地方附加权利

  第二章 主体功能区战略对计生工作的挑战和对策建议

   1 现行计生奖惩政策对农民少生的作用不大,并且多生一个孩子的预期劳动收入和征地补偿收入很可能大于生孩子的机会成本

   2 一些地方和部门认为超生的孩子没有错,并且已经交了社会抚养费,即使存在征收难的问题,也是执行中的问题,因此这些地方或部门的公共服务提供不再实行挂钩的做法或者不接受计生部门挂钩的建议

   3 我们认为,强化计划生育管理的经济手段不能依靠将基本社会经济权利与计划生育挂起钩来,而应该着力完善系统内部现有奖惩政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

   4 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该将地方人口计生部门的职能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为“控制人口出生率,提高新生儿素质”,以消除人口有序流动的法律障碍

  第三章 改善常住人口数据统计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1 现行统计制度中的人口调查数据和人口登记数据都存在不容忽视的漏报及错报问题

    1.1 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质量堪忧

    1.2 各种人口登记的漏报问题都很普遍

   2 常住人口数据统计体制改革的目标应以人口登记制度为基础,人口调查制度为补充

    2.1 两种统计来源各有利弊,需要相互补充,但是以人口登记制度为基础的体制更具有可持续性

    2.2 人口登记制度需要在部门信息共享和机构整合等方面进行完善

    2.3 人口调查制度需要在基层调查队伍能力建设、抽样框的代表性以及与登记数据的结合等方面进行完善

   3 在注意解决人口统计中的客观误差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地方政府和登记对象等利益相关者的主观问题及利益激励

    3.1 正视计划生育指标以及政绩考核中的人均指标对于人口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强化“人多”的正向激励

    3.2 对于所有外来人口低门槛登记发放居住证,所有领证者都要能得到经常性的即期待遇

  第四章 人口合理分布也是政绩

   1 对于发达地区增设新增的人口数量这一宏观调控的预期性指标

    1.1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的不协调是普遍存在的,并有恶化趋势,增设这一预期性指标有助于体现更大的权利与更大的义务相对等的原则

    1.2 增设这个指标可以弥补现有五年规划对经济发达地区考核指标体系的缺陷,可以实现体系内指标间的有效制衡

    1.3 增设这个预期性指标的同时,我们也建议在财税体制上进行配套改革

   2 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这一宏观调控的预期性指标的具体形式

    2.1 指标的计算

    2.2 考核范围和对象

    2.3 考核年限与内容

  第五章 相关社会政策领域的改革

   1 在就业领域

   2 在工薪收入分配领域

   3 在教育领域

   4 在医疗卫生领域

   5 在社会保险领域

   6 在社会救助领域

 技术报告

  第一章 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一般规律

   1 对主体功能区划中相关人口发展目标的解读

    1.1 人口的合理分布——以基本生活质量均等化为主要表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人口的协调分布

    1.2 人口的有序流动——公共政策的决策和评估

   2 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

    2.1 在影响人口迁移和分布的众多因素中,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是关键

     2.1.1 自然环境

     2.1.2 经济和就业因素

     2.1.3 公共服务状况

    2.2 人口与经济在工业化国家均衡分布的状况

     2.2.1 区域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协调度的测量方法

     2.2.2 若干国家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空间分布的状况

     2.2.3 美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演变

      (1)按GDP和人口指标分析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协调变化

      (2)按个人收入和人口指标分析的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均衡变化

     2.2.4 联邦德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演变

     2.2.5 韩国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演变

     2.2.6 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演变

      (1)中国、巴西、印度人均GDP比较

      (2)中国、巴西、印度异常区人口比重比较

     2.2.7 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均衡状况的基本特征

   3 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空间分布均衡的必要条件

    3.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3.2 “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对人口与经济空间均衡分布的解释

   本章附录1 ggc计算方法说明

   本章附录2 中国不同人口统计口径下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均衡度

  第二章 人口迁移和分布规律在现阶段中国的表现

   1 中国人口迁移和分布的总体状况

   2 中国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均衡状况

    2.1 中国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均衡度演变过程

    2.2 中国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协调度的比较分析

     2.2.1 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异常区人口比重对比

     2.2.2 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均衡度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2.2.3 我国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均衡异常情况总结

   3 我国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制度成因分析

    3.1 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的匹配过程示意图

    3.2 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匹配过程中出现的断裂

     3.2.1 以GDP增长为导向的晋升机制导致“就业拉动”环节的弱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有待调整

     3.2.2 生产偏好型财税体制导致“消费拉动”环节的弱化,地方政府吸纳人口的动力有待强化

     3.2.3 以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为核心的人口管理体制导致“举家迁移”环节的弱化,地方政府吸纳人口的阻力有待排除

  第三章 如何看待人口承载力

   1 国际上有关区域人口承载力的理论

    1.1 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极限是相对的、有弹性的

    1.2 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测量有四类指标,较为全面的是综合性可持续指标

     (1)人口指标

     (2)资源容量指标

     (3)生态环境指标

     (4)综合性可持续指标

    1.3 综合性可持续指标既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要素,还反映利益相关者的主观意愿

   2 我国的区域人口承载力

    2.1 我国分地区的人口密度与自然条件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同时近二十年来人口分布的变化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2.2 尽管我国的水资源尚未超载,但是耕地资源和生态系统整体上处于超载状态,并且分省份来看多数全面超载,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2.3 虽然我国综合性可持续指标的研究局限于物质条件,但清楚表明发达地区的综合资源承载力有较大富余

   3 综合资源承载力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及其人口管理政策

    3.1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基于综合性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3.2 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的不协调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集聚没有带来相应规模的人口集聚

    3.3 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的不协调是当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矛盾

  第四章 户籍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

   1 户籍制度功能的变化

    1.1 计划经济时期,在粮食短缺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户籍制度主要发挥了经济功能

    1.2 1980年代以来,户籍制度主要发挥着门槛式保护城市本地人口社会福利的功能

   2 1980年代以来的户籍制度改革的主线和过程

    2.1 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实质进展,任务已基本完成

    2.2 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且多有反复,最近有新进展

   3 户籍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3.1 总体方向正确,但要遏制户口商品化的倾向

    3.2 户籍制度改革基本没有改变户口的“高门槛、高待遇”特征,不过近年的居住证制度有所突破

    3.3 部分大中城市改革带来冲击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执行和管理不规范,并非政策过于宽松

    3.4 教育资源和住房保障是户籍制度改革最大的瓶颈,但一定的压力恰恰是推动改革的动力

    3.5 在弱化户籍与基本权益的联系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值得推广和完善

    3.6 权益脱钩改革有一定的政治阻力,但是越晚改革,阻力越大。在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并没有出现臆想的农村居民大规模移向城市,也没有一窝蜂地涌向重点开发区

   4 总结

  第五章 我国常住人口数据统计现状及相关制度调整思路

   1 我国常住人口数据的来源

   2 人口调查及其数据评价

    2.1 人口调查体系

    2.2 人口抽样调查制度

    2.3 人口调查数据质量评价

   3 人口登记及其数据评价

    3.1 公安系统数据及其评价

    3.2 其他部门的数据及评价

   4 常住人口统计的前景

    4.1 两种来源的人口数据比较

    4.2 人口管理综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4.3 完善人口调查体系

  第六章 农民工难以享有社会保障及福利的原因

   1 农民工有多条途径享有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但实际参保比例偏低

    1.1 在制度安排上,农民工有多条途径享有社会保险

    1.2 在五项社会保险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人数最多,但参保者也只占农民工总数的1/3左右

   2 一些地方为同市或同省农民工获得与输入地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和救助开辟了通道

    2.1 多数试点为同市、同省农民工开辟的均等化通道较窄,少数宽松者还是面向本地全体农民

    2.2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没有按规定覆盖外地农民工,平等义务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等项目的落实更差

   3 各方面较重的费用负担以及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农民工难以参保并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原因

    3.1 农民工、用人单位和输入地政府的费用负担都很重

    3.2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安排上的缺陷影响了农民工及其用人单位参保的积极性

    3.3 城乡居民保障制度相对较低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吸引力

  第七章 调查地区政府的反映以及我们的评论

   1 各地外来人口的现状以及管理者的看法、意愿和诉求

    1.1 外来人口的数量和结构

    1.2 地方对外来人口的看法

     1.2.1 对外来人口的素质和作用,少数官员持比较积极的看法

     1.2.2 大多数官员则持比较消极的看法

     1.2.3 我们的分析和评论

    1.3 人口承载情况以及地方的看法

     1.3.1 几乎所有调查地区都认为人口已经超载

     1.3.2 一部分人强调超载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1.3.3 更多的同志强调超载的现状和静态性

     1.3.4 我们的分析和评论

    1.4 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相协调的状况以及地方的看法

     1.4.1 调查地区普遍存在着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不相协调的问题

     1.4.2 一部分同志从统计的准确性以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解释各地普遍存在的不协调问题

     1.4.3 对于人口分布与经济集聚相协调的调控建议,反对者居多,赞成者认为要渐进

     1.4.4 我们的分析和评论

    1.5 吸纳外来人口的意愿和条件

     1.5.1 愿意接受高素质人口

     1.5.2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鼓励吸纳人口

     1.5.3 采取政治激励办法

     1.5.4 我们的分析和评论

   2 人口流动及生育的政府干预和市场作用

    2.1 人口登记、调查和管理体制改革

     2.1.1 对户籍人口,从城乡二元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改革

     2.1.2 对外来人口,从暂住证到居住证的登记改革

     2.1.3 从户口和居住证双轨登记统一到居住证改革的探索和困难

     2.1.4 人口登记管理体制改革

     2.1.5 常住人口调查体制的改革

     2.1.6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2.2 户口迁移制度改革

     2.2.1 河南省户口迁移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2.2.2 南京市的户口迁移制度改革更能代表全国面上的情况

     2.2.3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2.3 户口挂钩的权益改革

     2.3.1 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2.3.2 实行新的限制条件或管理基础

     2.3.3 仍然与户籍挂钩的广泛权益

     2.3.4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2.4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2.4.1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2.4.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政策举措

     2.4.3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2.4.4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2.5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2.5.1 实施范围和对象

     2.5.2 主要政策举措

     2.5.3 实施效果

     2.5.4 存在的问题

     2.5.5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2.6 市场对外来人口的吸纳作用

     2.6.1 现代化产业的就业容量有限

     2.6.2 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不足以满足家庭在打工地生活的基本需要

     2.6.3 外来人口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2.6.4 农民工“用脚投票”的作用有限

     2.6.5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 对主体功能区人口管理政策设想的意见和建议

    3.1 对主体功能区及其人口政策的思路和框架的一般性评价

     3.1.1 多数调查地区认为,主体功能区划是个很好的理念,但推进难度很大

     3.1.2 内蒙古的同志希望中央考虑其特殊条件

     3.1.3 在支持主体功能区划的同时,各地都不愿被划为限制开发区

     3.1.4 在一个省内部,不同部门对主体功能区划还是有分歧

     3.1.5 一些地方对国家发改委重点研究主体功能区人口政策给予了积极评价

     3.1.6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2 人口有序流动的自愿性原则

     3.2.1 限制开发区的同志认为,人口有序流动不能是自愿性的

     3.2.2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3 优化开发区域要对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本地化,重点开发区域要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

     3.3.1 对于稳定就业,不论是务工的还是经商的,一个通行的条件是交纳社会保险费的年限

     3.3.2 对于稳定住所,大家认为租房也可以,但是房子条件要有限制

     3.3.3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4 推进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其挂钩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的改革

     3.4.1 脱钩改革要兼顾既得利益

     3.4.2 教育领域的脱钩改革

     3.4.3 卫生领域的脱钩改革

     3.4.4 计划生育的脱钩改革

     3.4.5 有的同志认为,不必过于担心“福利旅游”

     3.4.6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5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与社会经济政策的协调

     3.5.1 赞成基本社会经济权益与计划生育挂钩的理由

     3.5.2 不赞成挂钩的理由

     3.5.3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6 常住人口的登记和调查体制的完善

     3.6.1 完善行政登记的手段,加强登记能力

     3.6.2 为了减少人为操纵,与人口相关的考核指标应该是相互制约的

     3.6.3 建一个人口信息的分享机制和综合的信息系统

     3.6.4 加强基层、社区管理队伍的机构和能力建设以及经费投入

     3.6.5 要增强对登记者的吸引力

     3.6.6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7 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改善产业发展的就业友好度

     3.7.1 不赞成者的理由

     3.7.2 赞成者的理由

     3.7.3 我们的分析和评论

    3.8 支持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跨区域转移就业的能力

     3.8.1 各地对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有共识,但是对规定由迁出地提供服务有不同看法

     3.8.2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9 强化收入调节

     3.9.1 有些同志认为“民工荒”是劳动力价格过低造成的

     3.9.2 我们的分析和评价

    3.10 与户籍脱钩以后各项公共服务和福利管理的替代性基础和手段

  第八章 优化、重点开发区目标人群调查发现

   1 目标人群的总体迁移规模、群体差异和生活满意度

    1.1 大量外来人口已经在优化、重点开发区域居住和就业

     1.1.1 暂住证登记率估算值为50%

     1.1.2 存在大量的外来人口聚居形成的“城中村”

     1.1.3 各城市政府座谈会反映外来人口实际数值比统计数值要大得多

    1.2 受访外来人口的职业分布

     1.2.1 受访外来人口的职业分布类型

     1.2.2 不同职业类型的安家落户能力排序

     1.2.3 不同职业类型分布的社会分化和流动

    1.3 外来人口的生活满意度

     1.3.1 外来人口对就业的满意度高,对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满意度中等

     1.3.2 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低

    1.4 小结

   2 安家落户的意愿、行为和影响因子

    2.1 安家落户的影响因素

     2.1.1 就业和收入

     2.1.2 住房

      (1)租房

      (2)买房

     2.1.3 教育资源和高考机会

     2.1.4 社会公平公正

     2.1.5 社会支持网

     2.1.6 人口学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教育程度、民族等)

     2.1.7 其他影响因素

    2.2 安家不落户的影响因素

     2.2.1 原籍的土地、草场

     2.2.2 其他因素

    2.3 小结

   3 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

    3.1 生育意愿

    3.2 生育行为

    3.3 小结

   4 对现行相关政策或改革效果的反映

    4.1 有关农村计划生育奖扶和惩罚政策

    4.2 户籍、放宽落户标准和暂住证

    4.3 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属地化

    4.4 劳动力培训

    4.5 劳动法执行情况和社会保障

    4.6 小结

  第九章 限制、禁止开发区目标人群调查发现

   1 调查地点、调查方法和样本情况

    1.1 调查地点

    1.2 调查方法

    1.3 样本情况

   2 调查地的功能区特征

    2.1 重庆市云阳县

     2.1.1 地处三峡库区,是重要的生态涵养区

     2.1.2 人口密度较大,人均耕地少,大量农民外出务工

     2.1.3 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下

    2.2 内蒙古杭锦旗

     2.2.1 地处荒漠地带,生态脆弱,是沙尘暴源头之一

     2.2.2 人口密度较小,草场(耕地)面积较大,流出人口不多

     2.2.3 经济总量不大,但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尚可

    2.3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2.3.1 地处沙漠戈壁腹地,生态极度脆弱

     2.3.2 地广人稀,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

     2.3.3 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但生活成本较高

    2.4 小结

   3 目标人群当前的生产生活和迁移状况

    3.1 目标人群当前的生产生活状况

     3.1.1 农牧业生产条件恶劣,收入水平较低

     3.1.2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生活成本较高,居民满意度低

      (1)重庆市云阳县

      (2)内蒙古杭锦旗和阿拉善左旗

     3.1.3 对当地大气、食物等有较大依赖性

    3.2 调研地的人口迁移现状

     3.2.1 重庆云阳县大部分家庭都有人去外省(市)打工,而内蒙古两旗居民大多未外出

     3.2.2 三地县(旗)内部自发向城镇的迁移持续发生

     3.2.3 阿拉善左旗和杭锦旗政府组织实施了较大规模的区域内生态移民搬迁

     3.3.4 小结

   4 目标人群的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4.1 迁移意愿

     4.1.1 总体迁移意愿及其差异分析

     4.1.2 迁移目的地的具体意向

    4.2 影响迁移意愿的主要因素

     4.2.1 相对收入

     4.2.2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4.2.3 语言和生活习惯差异

    4.3 阻碍迁移的宏观和制度性因素分析

     4.3.1 城镇就业机会不多

     4.3.2 城镇住房价格偏高

     4.3.3 城镇教育收费不规范

     4.3.4 户籍在限制、禁止开发区不是安家落户的主要障碍

   5 调查地政府组织迁移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总结

    5.1 政府组织迁移的基本情况

     5.1.1 重庆市云阳县

     5.1.2 内蒙古杭锦旗

     5.1.3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5.1.4 贵州省遵义县

    5.2 政府组织迁移的经验教训总结

     5.2.1 收入水平和生存环境比以前有改善是搬迁成功的基本条件

     5.2.2 在移民问题上,解决就业比解决住房更重要

     5.2.3 自愿原则与政府规划组织迁移不矛盾,因势利导是关键

     5.2.4 生态移民不一定需要彻底转移区域内所有人口,尤其对老年人不要强制

   6 对主体功能区人口相关政策或改革的反映

    6.1 有关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6.1.1 地方政府对兴办学历职业教育很有热情,但实际效果有待观察

     6.1.2 “阳光工程”等短期培训有利于转行转岗,但组织方式和效率有待改进

     6.1.3 农牧民有农业技术培训需求,但当地政府对此重视不够

    6.2 有关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的实施情况

     6.2.1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对保护生态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

     6.2.2 各地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执行有差异,有些地方方式方法欠妥

     6.2.3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后农牧民的长远生计仍待解决

    6.3 目标人群的生育行为、意愿和相关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6.3.1 目标人群的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

     6.3.2 对既有生育政策、服务的反映与评价

  第十章 我国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制度成因和对策

   1 主体功能区划下人口政策的目标和困难

   2 主体功能区划下实现人口政策目标的制度障碍

    2.1 经济发展方式

    2.2 人口管理体制

     2.2.1 人口管理制度没能充分履行人口统计的职责

     2.2.2 人口管理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仍然明显

     2.2.3 户籍管理和计划生育政策阻碍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 财税体制

    2.4 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

   3 克服相关制度障碍的对策

    3.1 财税体制

     3.1.1 改革财税体制

     3.1.2 加快完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

     3.1.3 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形成生态补偿机制

    3.2 人口管理及相关公共服务制度

     3.2.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3.2.2 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高计生工作的服务水平

     3.2.3 继续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战略,全面启动区域内农民工培训工程

     3.2.4 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为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造条件

    3.3 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制度

 附件一 区域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附件一 区域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 引言

   2 既往研究的弊端分析

   3 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数理论证

    3.1 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2 区域人口承载力影响因素的数理论证

     3.2.1 基于生产函数的数理论证

     3.2.2 仿真分析

   4 基于人口承载力影响分析的区域人口调控思路

 附件二 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及其相关人口政策研究

  附件二 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及其相关人口政策研究*

   1 目前禁止开发区的划分标准不妥

   2 自然保护区整体作为禁止开发区不尽合理且很难付诸实践

    2.1 合理性分析:目前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体系成员大多数不必整体禁止开发

    2.2 可行性分析:地权不清、面积过大且相关法规不支持使得将自然保护区整体禁止开发不可能付诸实践

    2.3 总结

   3 目前条件下调整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及相关人口政策的建议

    3.1 应及时合理可行地调整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

    3.2 应在保护区域体系理顺后再分区衔接禁止开发区划分标准

    3.3 目前情况下不宜对禁止开发区的原住民作出以外迁为主的政策规定

 编委会

 后记 民生为向

[1]Arrow et al.,“Economic Growth,Carrying Capacity,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ical Economics,Vol.15. 1995.

[2]Cropper,M. and C.Griffith,“The Interaction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4. 1994.

[3]David I.Stern,“Progress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Vol.3(02) 1998.

[4]Galeotti,M. and A.Lanze,“Richer and Cleaner? A Study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Proceedings from the 22nd IAEE Annual Interna-tional,1999.

[5]Gene M.Grossman,Alan B.Krueger,“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0,No.2,1995.

[6]Grossman,G.M. and A.B.Krueger,“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No.3914.,1991.

[7]Schmalensee,et al.,“Worl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1950-2050”,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80,Issue 1. 1998.

[8]Shafik,N. and S. Bandyopadhyay,“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Time-Series and Cross-Country Evidence”,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No.904. 1992.

[9]Stern,D.I.,“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Rensselaer Poletechnic Institute Working Papers in Economics No.0302.,2003.

[10]蔡昉、王德文:《作为市场化的人口流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5期。

[11]曹宝等《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生态环境》2007年第3期。

[12]曹洪华等《主体功能区人口集聚与布局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西北人口》2008年第1期。

[13]陈亮等《2003年中国省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8期。

[14]陈如勇:《中国适度人口研究述评》,《西北人口》2001年第1期。

[15]陈英姿:《我国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6]陈玉舟:《我国土地的数量、质量及其承载力》,《乡镇经济》2002年第3期。

[17]代富强等《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可能—满意度”(P-S)分析——以济南市为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8]丁成日:《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吗?》,《城市规划》2004年第8期。

[19]丁金宏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2005年第1期。

[20]董洁等《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年第11期。

[21]葛美玲等《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兼与胡焕庸1935年之研究对比》,《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

[22]韩惠等《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探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3]黄荣清:《从人口动态看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24]李锋等《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第11期。

[25]李江苏等《主体功能区适度人口容量测算初探》,《西北人口》2008年第3期。

[26]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7]李通屏:《中国人口压力的定量研究》,《人口学刊》2004年第1期。

[28]李秀霞等《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区域适度人口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29]廉晓梅:《试析人口流动对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人口学刊》2002年第4期。

[30]廉晓梅:《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人口学刊》2007年第3期。

[31]刘德钦等《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测绘科学》2004年第S1期。

[32]刘纪远等《中国人口密度数字模拟》,《地理学报》2003年第1期。

[33]刘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人口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及其对策》,《人口学刊》2003年第3期。

[34]刘利:《广东省环境库兹涅茨特征分析》,《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35]刘燕华等《中国适宜人口分布研究——从人口的相对分布看各省区可持续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1期。

[36]刘宇辉:《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2期。

[37]柳百萍:《我国人口分布、迁移的区域生态环境因素分析》,《西北人口》2005年第2期。

[38]沈满洪、许云华:《一种新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9]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课题组:《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促进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屏障、功能区划与人口发展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8年第3期。

[40]宋旭光等《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收敛性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4期。

[41]田永中等《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地理学报》2004年第2期。

[42]王爱民、尹向东:《城市化地区多目标约束下的适度人口探析——以深圳为例》,《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3]王瑞玲等《我国“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其成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2期。

[44]王西琴、李芬:《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地理研究》2005年第6期。

[45]王宗明等《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2年第2期。

[46]吴海鹰、张盛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7]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地理研究》2002年第3期。

[48]夏军等《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一种量化方法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第6期。

[49]谢高地等《中国水资源对发展的承载能力研究》,《资源科学》2005年第4期。

[50]谢守红:《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研究——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1期。

[51]尹占娥等《上海人口郊区化的分形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2]原华荣等《土地承载力的规定和人口与环境的间断平衡》,《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3]张祥晶:《中国职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现状及成因》,《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4]张艳伟:《甘肃省人口压力评估定量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12期。

[55]周静等《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动态演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4期。

[56]朱传耿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地理学报》2001年第5期。

[57]卓莉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人口密度模拟》,《地理学报》2005年第2期。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第十二章“统购统销的实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刘星航:《粮食统购统销与户籍制度的联系》,《北京党史》2002年第6期。

[3]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6;蔡昉:《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4]《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国发 [1984]141号。

[5]张英红:《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6]彭希哲等《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复旦学报》2009年第3期。

[1]张为民:《对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认识》,《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2]金秀芝等《对入户调查居民配合程度下降问题的思考》,《统计与咨询》2008年第3期。

[3]龚豪勇:《人口计生部门出生统计质量不高成因及对策建议》,《浙江统计》2007年第11期。

[4]胡英:《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回顾》,《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5]张为民等《对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准确性的估计》,《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

[6]范应友等《注重实效 方便操作——对第五次人口普查方法制度的思考》,《江苏统计》2002年第2期。

[7]徐纲:《人口统计的历史回顾》,《中国统计》2002年第9期。

[8]张为民:《关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若干问题的思考》,《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4期。

[9]王广州:《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数据的评估与调整》,《人口与经济》2004年第5期。

[10]乔晓春:《从“主要数据公报”看第五次人口普查存在的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1]翟振武、杨凡:《解决人口问题本质上是追求人口均衡发展》,《人口研究》2010年第5期。

[2]孟凡德、王晓燕:《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中国水利》2004年第9期。

[3]冯海燕、张昕、李光永、穆乃君、陈瑾:《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童玉芬:《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模拟与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9期。

[1]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课题组:《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基本思路》,《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6期。

[2]苏杨、李树平:《福建省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其对全国的启示》,《旅游科学》2006年第3期。

[3]IUCN,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IUCN and the 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Gland,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UK.,1994.

[4]WCMC,1997 United Nations List of Protected Areas,IUCN,1998,pp.376-420.

[5]韩念勇:《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3期。

[6]徐嵩龄:《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核心区和保护性经营区界定——关于中国自然保护区结构设计的思考》,《科技导报》1993年第1期。

[7]周建华、温亚利:《中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环境保护》2006年第11期。

[8]苏杨:《改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对策》,《科技导报》2004年第9期。

[9]蒋志刚:《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上限》,《生态学报》2005年第2期。

[10]李迪强、宋延龄、欧阳志云:《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研究》,国土出版社,2003。

[11]唐小平:《中国自然保护区网络现状分析与优化设想》,《生物多样性》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