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8

治理结构与高新区技术创新图书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TPs:analysis on the issues of STPs development in china

SSAPID:101-9930-3923-37
ISBN:978-7-5097-3666-1
DOI:
ISSN:

[内容简介] 高新区(亦被称之为“科学园区”)是20世纪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国一直都把发展科技产业视为一项战略性任务,1990年代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了8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此作为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但是,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新区呈现出“高增长与低创新”的特征,与国家创办高新区的政策初衷具有较大落差。除西藏外每一个省或直辖市都至少有一个高新区的现状,本身就表明中国的高新区发展不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问题,而是政府怎样构建高新区的问题。它从理论或实践都与美国硅谷那样的参照系有很大出入,因而用自由市场经济的“服务者”的理论来解释我国高新区发展问题难免隔鞋瘙痒。因此,本书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从我国高新区特定的治理结构出发,探讨高新区管委会角色行为的制度原因和生成机制,亦即央-地关系和高新区两级治理对管委会行为偏好、资源权限和行为对象的影响,构建了“纵向治理—角色生成—行为特征”的分析框架,分析和解释高新区为什么“高增长低创新”,并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和数据资料研究,对相关研究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殷存毅 汤志林
编 辑:徐小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后记

 附录D 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和主导产业情况

 附录E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序言

 附录B 国家高新区的国家政策法规

 附录C 国家高新区的地方政策法规

 作者简介

 附录A 高新区实际调研

 附录F 国家高新区发展情况(1993~2008年)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第二节 高新区研究理论评析

   一 对科技园区形态的研究

   二 从市场、文化和制度等方面,揭示科技园区发展的机制

    1.企业柔性专业化分工

    2.市场主导论

    3.区域创新文化论

   三 从政府作用角度去探讨高新区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高新区及其研究

 第二章 研究理论框架与假设

  第一节 经济活动中的政府角色

   1.市场自由主义理论

   2.发展阶段与环境理论

   3.政治经济体制说

  第二节 理论分析框架

   一 角色生成要素与机制

   二 行政科层制体系与角色生成要素

   三 纵向科层治理与管委会角色生成

  第三节 研究命题或假设

   研究命题1

   研究命题2

   研究命题3

   研究命题4

   研究命题5

 第三章 高新区发展的宏观体制环境

  第一节 分权理论与分权特征

  第二节 中国的放权理论与放权特征

  第三节 放权与分权差异

  第四节 放权体制与地方政府行为特征

 第四章 高新区与区域租金

  第一节 计划经济式的高新区建立

  第二节 增长市场与区域租金

  第三节 高新区与区域租金

   一 中央政府主动配给区域租金

   二 中央政府被动配给区域租金

 第五章 高新区纵向治理结构及特征

  第一节 高新区类型划分

   一 市场自发型高新区

   二 政府构建型高新区

  第二节 我国高新区纵向治理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中央“目录式治理”的软约束

   一 国家级高新区目录准入制度的软约束

   二 高新区政策资源的非专用性

   三 高新区政策执行力弱化

   四 高新区绩效评估偏差与监管不力

    1.国家级高新区评估体系存在偏差

    2.国家级高新区绩效评估方式不健全

  第四节 地方“属地化治理”的强势

   一 对高新区所在地政府的“超高授权”

   二 地方政府对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的集中领导

   三 地方政府专注于促增长的优惠政策供给

    1.地方政府对土地、税收政策的积极资源供给

    2.地方政府对市场社会政策的消极资源供给

    3.地方政府对基础建设财政投入“甩包袱”

    4.地方政府对高新区指标管理的增长偏好

 第六章 纵向治理与高新区管委会行为角色

  第一节 管委会主体特征和行为偏好

  第二节 管委会的政策权限特征

  第三节 管委会行为对象特征

   一 产业与技术市场水平

   二 企业绩效与政策需求特征

    1.外资企业绩效与资源需求特征

    2.国有企业绩效与资源需求特征

    3.民营中小企业的绩效与资源需求特征

   三 高新区企业准入管制

    1.多元化的高新区企业准入标准

    2.高新区企业准入管制主体缺失

    3.高新区企业准入管制软约束

 第七章 高新区管委会角色行为特征

  第一节 管委会行为目标及行为能力

  第二节 管委会行为模式

   一 高新区管委会的积极作为

    1.目标企业竞争:招商引资

    2.基于经济增长的“政企合谋”

   二 高新区管委会的保姆式作为

   三 高新区管委会的官僚式作为

    1.优惠政策创新滞后

    2.创新资源供给不足

    3.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低效

   四 高新区管委会的消极不作为

    1.风险投资市场

    2.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交易市场

    3.人才市场

    4.中介组织与社会网络

    5.孵化器市场网络

  第三节 高新区发展特征

   一 高新区网络结构特征

   二 高新区企业贡献结构特征

   三 粗放式发展

   四 高新区管委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经营者

 第八章 高新区政府角色比较

  第一节 角色行为理论比较

   一 行为目标差异

   二 政策能力与工具差异

   三 具体行为与功能差异

    1.对优势企业的直接政策资源扶持

    2.对中小企业的直接政策资源扶持

    3.对优势企业的市场社会政策供给

    4.对中小企业的市场社会政策供给

   四 不同政府角色下的网络结构

    1.经营者角色下的网络结构

    2.构建者角色下的网络结构

    3.服务者角色下的网络结构

  第二节 角色行为案例比较

   一 基于纵向治理结构的高新区目标定位与资源配置权限

    1.中关村的纵向治理结构:激励偏差与资源配置软约束

    2.竹科的纵向治理结构:激励一致与资源配置的有效约束

    3.中关村与竹科资源配置模式的影响因素:目标定位与资源配置权限

   二 园区资源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环境构建

    1.中关村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模式与作用

    2.竹科以科技赶超与创新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模式与作用

    3.基于资源配置模式的技术创新环境比较

   三 基于环境结构的企业技术创新与园区创新网络

    1.中关村企业创新行为与园区创新网络

    2.竹科企业创新行为与园区创新网络

  第三节 我国高新区发展与政府行为转型

   一 治理结构转变与行为偏好调整

    1.强化中央政府的技术创新监管和制约作用,是短期高新区政策创新的核心

    2.优化地方政府对高新区的技术创新激励约束

   二 治理结构转变与资源权限优化

   三 治理结构转型与企业准入规范

Abraham L.Wickelgren.,“Innovation,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holdup problem:investment incentive and coordin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22,2004,pp.693-713.

Aernoudt R.,“Incubators:Tool for Entrepreneurship?”,Small Business Economics,Vol.23,2004,pp.127-135.

Aghion P.,Dewatripont M.,P.Rey,“Corporate Governance,Competition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icy”,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41,1997,pp.97-805.

Albert Guangzhou Hu,“Technology parks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Research Policy,Vol.36,2007,pp.76-87.

Autio E.,“Evaluation of RTD in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Vol.6,1998,pp.131-140.

Belton M Flisher,Jian Chen,“The Coast-Noncoast Income Gap,Productivity,and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25,No.2,pp.220-236.

Blanchard Oliver,Shleifer Andrei,“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China versus Russia”,Working Paper No.7616,NBER,2000.

Carla C.J.M.Millar,Chong J.C.,Robert T.J.Chu,“The State in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Districts:Conceptual Models for China”,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Vol.17,No.3,2005,pp.367-373.

Castells Manuel,Peter Hall,Techno poles of the World:The Making of Twenty-First-Century Industrial Complexes,Routledge,1994.

Cheng-Hua Tzeng,“Managing innova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reater China:The origins of Hsinchu and Zhongguancun”,Technology in Society,Vol.32,2010,pp.110-121.

Chien Shiuh-Shen,“Institutional Innovation,Asymmetric Decentralization,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Case of post-Mao Kunshan,China”,Government and Policy,Vol.25,No.2,2007,pp.269-290.

Chien Shiuh-Shen,“Isomorphism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Case Study of National-Level Development Zones in Jiangsu”,Urban Studies,Vol.45,No.2,2008,pp.273-294.

Choong-Moon Lee,Miller W,Hancock M,Rowen H,The Silicon Valley edg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Chung-Jen Chen,Chin-Chen Huang,“A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for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in Taiwan”,Information & Management,Vol.41,2001,pp.839-851.

Cooke P.,Schienstock G.,“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 and learning regions”,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Vol.1,No.3,2000,pp.265-280.

Cook.Ian,Richard Joseph,“Rethinking Silicon Valley:New Perspectives on Regional Development”,Prometheus,Vol.19,No.4,2001,pp.377-393.

Cong Cao,“Zhongguancun and China’s High-Tech Parks in Transition”,Asian Survey,Vol.44,No.5,2004,pp.647-668.

Francesca Visintin,Andrew Tylecote,Finan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the incompleteness of fit of the UK and Italy,Sheffield University Management School,Discussion Paper,2003,available on-line at:www.shef.ac.uk/uni/academic/N-Q/perc/corpgov.

Francis C.C.Koh,Winston T.H.Koh,Feichin Ted Tschang,“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cience parks and technology distric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Singapore”,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Vol.20,2005,pp.217-239.

Freeman C.,Technology,Policy,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Pinter Publishers,1987.

Giesecke S.,“The contrasting roles of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 the US and Germany”,Research Policy,Vol.29,No.2,2000,pp.205-223.

Gray Mia,Elyse Golob,Ann Markusen,Sam Ock Park,“New Industrial Cities?The Four Faces of Silicon Valley”,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Vol.30,1998,pp.1-28.

Hajime Eto,“Obstacles to emergence of high & new technology parks”,Ventures and clusters in Japan.Technological Fore casting & Social Change,Vol.72,2005,pp.359-373.

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Weingast,“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Federalism,Chinese Styl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89,2005,pp.1719-1742.

Holly J.Raide,“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Social Science Research,Vol.27,1998,pp.1-21.

Horald Bathelt,“Geographies of production:growth regimes in spatial perspective(II)-knowledge creation and growth in cluster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Vol.29,No.2,2005,pp.204-216.

Hosper,Gert-Jan,“Silicon Somewhere?Assessing the Usefulness of Best Practices in Regional Policy”,Policy Studies,Vol.27,No.1,2006,pp.1-15.

Hsu J.Y.,A.Saxenian,“The Limits of Guanxi Capitalism:Transnation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the US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Vol.32,2000,pp.1991-2005.

Hsien-Che Lai,Joseph Z.Shyu,“Comparison of innovation capacity at science park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the case of Zhang jiang High-Tech Park and Hsinchu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Technovation,Vol.25,2005,pp.805-813.

Jae Ho Chung,“Studies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 Midterm Appraisal”,The China Quarterly,Vol.142,1995,pp.487-508.

Jinli Zeng,“Innovation vs Imitation R&D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64,2001,pp.499-528.

Justin Tan,“Growth of industry clusters and innovation:Lessons from Beijing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Vol.2,2006,pp.827-850.

Kuhlmann S.,“Future governance of innovation policy in Europe”,Research Policy,Vol.30,2001,pp.953-976.

Lalkaka R.,“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to help build an innovation-based economy”,Journal of Change Management,Vol.3,No.2,2002,pp.167-176.

Lan Xue,“Promoting industrial R&D and high-tech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ce Parks:the Taiwan exper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Vol.13,2002,pp.744-761.

Li Hongbin,Zhou Li-An,“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he Incentive Role of Personnel Control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89,2005,pp.1743-1762.

Lin Nan,“Local Market Socialism:Local Corporatism in Action in Rural China”. Theory and Society,Vol.24,No.3,1995,pp.301-354.

Lindelof Peter,Hans Lofsten,“Science Park Location and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Swed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Small Business Economic,Vol.20,2003,pp.245-258.

Liu X.,White S.,“Comparing innovation system:a frame work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s transitional context”,Research Policy,Vol.30,No.6,2003,pp.1091-1114.

Lofsten Hans,Peter Lindelof,“Science Parks in Sweden-Industrial Renewal and Development?”,R&D Management,Vol.31,No.3,2003,pp.309-322.

Lundvall B.,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Pinter Publishers,1992.

Mariagrazia Squicciarini,“Science Parks’ tenants versus out-of-park firms:who innovates more?A duration model”,Technology Transfer,Vol.33,2008,pp.45-71.

Malik K.,Cunningham P.,“Transnational policy learning in Europe:Attempts to transfer innovation policy practices”,Innovation:Management,Policy & Practice,Vol.8,No.3,2006,pp.262-272.

Martin Kenney,Donald Patton.Innov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in Silicon Valley,BRIE working papers,2003,p.155.

Massey Doreen,Paul Quintas,David Wield,High Tech Fantasies:Science Parks in Society,Science and Space,Routledge,1992.

Mike Wright et al.,“Returnee Entrepreneurs,Science Park Location Choice and Performance:An Analysis of High-Technology SMEs in China”,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Vol.32,No.1,2008,pp.131-155.

Nelson R.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Nelson R.R.,“What enables rapid economic progress:What are the needed institutions”,Research Policy,Vol.37,No.1,2008,pp.1-11.

Nobuya Fukugawa,“Science parks in Japan and their value-added contributions to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Vol.24,2006,pp.381-400.

Oi Jean,“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Vol.45,No.1,1992,pp.99-126.

Oi Jean,“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Vol.144,1995,pp.1132-1149.

Oi Jean,“The Evolu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Andrew Walder,Zouping in Transition:The Process of Reform in Rural North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Oi Jean,“Local State Corporatism”,Jean C.Oi,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Economic Refor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Paul Westhead,Stephen Batstone,“Independent Technology-based Firms:The Perceived Benefits of a Science Park”,Urban Studies,Vol.35,No.12,1998,pp.2197-2219.

Quintas Paul,David Wield,Doreen Massey,“Academic-Industry Links and Innovation:Questioning the Science Park Model”,Technovation,Vol.12,No.3,1992,pp.161-175.

Robert Kaiser,Heiko Prange,“Managing diversity in a system of multi-level governance:the 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 in innovation policy”,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Vol.11,No.2,2004,pp.249-266.

Saxenian A.,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128,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Saxenian A.,“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the evolution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the case of Taiwan,China and India”,Industry and Innovation,Vol.9,No.3,2002,pp.183-202.

Segal A.,Digital Dragon:High-Technology Enterprises in Chin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

Siegel et al.,“Science Park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A Review of Recent U.K.Evidence and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Small Business Economics,Vol.20,2003,pp.177-184.

Storey D.,Tether B.,“Public policy measures to support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he European Union”,Research Policy,Vol.26,1998,pp.1037-1057.

Susan M.Walcott,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s,Ashgate:Burlington,2003.

Sutherland D.,“China’s Science Parks:Production Bases or a Tool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Vol.11,No.1,2005,pp.83-104.

Tai-Shan Hu,Chien-Yuan Lin,Su-Li Chang,“Technology-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technological communities:a case study of HSIP”,Taiwan.Technovation,Vol.25,2005,pp.367-380.

Tyler Rooker,Zhongguancun:The Silicon Valley of China,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2.

Walder Andrew,“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No.2,1995,pp.263-301.

Yang Chih-Hai,Kazuyuki Motohashi,Jong-Rong Chen,“Are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Located on Science Parks Really More Innovative?Evidence from Taiwan”,Research Policy,Vol.38,No.1,2009,pp.77-85.

Yi Ling Ku,Shu-Jong Li au,Woan-Chiau Hsing,“The high-tech milieu and innovation-oriented development”,Technovation,Vol.25,2005,pp.145-153.

Yingyi Qian,Chenggang Xu,“The M-form hierarchy and China’s economic reform”,European Economic Review,Vol.37,1993,pp.541-548.

Yoshihara M.,Tamai K.,“Lack of incentive and persistent constraints:factors hindering technology transfer at Japanese universities”,Branscomb L.,Kodama F.,Florida R.(Eds.),Industrializing Knowledge: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MIT,Cambridge,Mass,1999,pp.348-363.

Zweig D.,Internationalizing China:Domestic Interests and Global Linkage,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2.

埃兹科维茨、雷德斯多夫:《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夏道源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白克明:《加快高新区的改革与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鲍克:《中国开发区研究——入世后开发区微观体制设计》,人民出版社,2002。

毕颖:《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政策扶持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取向》,《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蔡昉、王德文:《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蔡秀玲:《“硅谷”与“新竹”区域创新环境形成机制比较与启示》,《亚太经济》2004年第6期。

曹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技术创新网络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8。

曹丽燕:《世界高科技园区的发展趋势》,《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9期。

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第4期。

Demurger等:《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经济研究》2002年第9期。

陈锋、于茜虹:《关于建立产业集群,促进高新区再上新台阶的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4期。

陈家祥:《中国高新区功能创新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陈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区、产业集群、制度安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

陈铭显:《创新群聚地区治理的政治分析:硅谷、新竹与中关村个案研究》,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博士论文,2009。

代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3期。

方兴东、蒋胜蓝:《中关村失落》,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

费洪平:《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布局研究》,《科技导报》1997年第10期。

盖文启、王缉慈:《从硅谷的成功看中国高新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12期。

顾朝林、赵令勋:《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中信出版社,1998。

辜胜阻:《高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要立足于自主创新》,《中国青年科技》2005年第3期。

郭胜伟、刘巍:《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立法经验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启示》,《中国高新区》2007年第2期。

郝书辰、李军杰:《改革优惠:从附着于土地转向附着于产业——以T市开发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3期。

韩继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科学园区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贺恒信、崔剑:《地方政府在构建城市自主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经济问题》2006年第7期。

胡太山:《从地方产业集群迈向创新城市:浮现、发展与演化》,建都文化公司,2006。

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调查》,中华工商联合会出版社,2007。

Jeff Saperstein、Daniel Rouach:《区域财富:世界九大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姜彩楼、徐康宁:《区位条件、中央政策与高新区绩效的经验研究》,《世界经济》2003年第5期。

蒋长流:《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政府管制行为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

江文清:《硅谷高新企业集群成功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4期。

匡致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聚群导向发展》,《学术研究》2002年第10期。

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黄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李琳、朱斌:《福州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5期。

李梦玲、赵希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系统评价与分析》,《科研管理》2005年第1期。

李具恒:《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的逻辑》,《城市发展研究》第15卷2008年第3期。

李颖、卢建明:《高新区必须走在技术创新的前列》,《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第2期。

李向东、孙建军、洪雁平:《从硅谷成功看我国高新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2期。

李富明:《我国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比较研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论文,2002。

连燕华:《关于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思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年第4期。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刘芹、张永庆、樊重俊:《中日韩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比较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8期。

刘承礼:《理解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第5期。

刘瑞明、白永秀:《晋升激励、宏观调控与经济周期:一个政治经济学框架》,《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刘友金、黄鲁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科技园区的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刘云、程振革、叶皖苏:《合肥高新区技术创新绩效分析及存在的问题》,《预测》2001年第2期。

刘应力:《深圳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基本特征和思路》,《中国高新区》2005年第11期。

刘玉:《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探讨》,《人文地理》2008年第1期。

刘西明、刘爱琴:《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创新机制设计》,《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柳卸林、赵捷:《19家跨国公司在京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7期。

吕政、张克俊:《国家高新区阶段转换的界面障碍及破解思路》,《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2期。

陆利华、张克俊:《我国与国外高新科技园区的比较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3期。

罗良忠、史占中:《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6期。

宁越敏:《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的营运和发展》,《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牛仁亮、高天光:《科技企业孵化器制度变迁的瓶颈约束与创新途径》,《管理世界》2006年第2期。

皮黔生、王恺:《走出孤岛——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企业技术创新调查研究课题组:《企业技术创新报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钱颖一:《硅谷的故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1期。

青木昌彦、金滢基、奥野一藤原正宽:《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张春霖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盛锁、杨建君、刘刃:《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4期。

石军伟、付海艳:《社会结构、市场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经济学家》2007年第6期。

孙立平:《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国外社会学》1997年第5期。

孙劭方、胡维佳、孙严冬:《软环境对高新区创新网络运转的影响》,《经济论坛》2003年第21期。

孙万松:《高新区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唐风泉:《现状与问题,对策与展望——对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深层次思考》,载自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著《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唐丽萍:《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王缉慈、王可:《区域创新环境和企业根植性——兼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区的发展》,《地理研究》1999年第4期。

王佩军:《当前园区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2期。

王普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西安高新区的快速发展》,《理论导刊》2000年第8期。

汪涛、范柏乃:《1992~199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区发展指标评价研究》,《软科学》1999年第2期。

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去向、任期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的证据》,《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王小兰、赵弘:《突破融资瓶颈——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与金融创新》,载自《中关村发展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延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业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上)——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

王艳梅、王新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企业资源观的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5年第12期。

王志坚:《企业技术创新中政府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2。

魏后凯:《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0期。

夏海钧:《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中信出版社,2001。

夏亚民:《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谢兵、毛小岗:《我国台湾新竹园区与我国大陆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比较》,《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第5期。

谢永琴:《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

熊磊、赵光洲、赵立龙:《论高新技术园区内区域创新网络建设》,《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第7期。

徐冠华:《自主创新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核心价值》,《中关村》2005年第10期。

徐现祥、陈小飞:《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杨哲英、张琳:《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模式的演进方向——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的分析》,《日本研究》2007年第4期。

殷存毅、汤志林:《我国驻京办及其运行模式》,《公共管理评论》2010年第9期。

殷存毅、汤志林:《纵向治理、资源配置与创新网络:中关村与竹科的比较分析》,《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5期。

殷存毅、汤志林:《我国开发区的发展与治理:央—地关系视角》,载自魏礼群编《科学发展与行政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

殷存毅、汤志林:《增长市场、选择性政策与区域租金——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载自巫永平、吴德荣主编《寻租与中国产业发展》,商务印书馆,2010。

殷存毅、汤志林:《我国开发区发展的政策作用机理分析》,《中国区域经济》2010年第6期。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曾方:《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赵艳:《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政策视角的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论文,2008。

张广威、胡一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布局的合理性取向探讨》,《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克俊:《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的比较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张帏、成九雁、高建、石书德:《我国大学科技园最新发展动态、评价及建议——以中关村地区为例》,《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第1期。

张伟、顾朝林、陈田、邱有良:《中国高新技术区的综合评价》,《地理研究》1998年第3期。

张伟峰、万威武、白靖宇:《网络资本:硅谷群发展的核心能力》,《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6期。

张卫星、庞林花、张波:《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第6期。

张维迎、周黎安、顾全林:《经济转型中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张育哲:《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历史、理论与台湾现况调查》,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7。

郑永年、吴国光:《论中央—地方关系》,《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6期。

钟书华:《科技园区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

周承剑:《比较与借鉴:世界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1997年第3期。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周业安、赵晓男:《地方政府竞争模式研究——构建地方政府间良性竞争秩序的理论和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2期。

周元、王维才:《我国高新区阶段发展的理论框架》,《经济地理》2003年第4期。

朱美光、韩伯棠、徐春杰、孙长森:《知识溢出与高新区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5期。

朱名宏、杨茹:《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的选择》,《开放时代》1996年第6期。

朱建荣:《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网络效应与企业集群化相关性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0期。

朱少鹏、曾刚:《基于AHP方法的高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