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8

过日子:农民的生活伦理图书

Guorizi: The Narratives and Ethics of Peasants' Daily Life in the Guanzhong Plain

SSAPID:101-9803-2383-50
ISBN:978-7-5097-841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过日子就是过孩子。”“人活着就是为了把日子过好。”黄炎村农民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其对生活意义的朴素理解。本书在描述农民生活故事的同时,阐释了他们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过日子”既是对农民日常生活逻辑的生动写照,又是对传统小农生活伦理的高度概括。

相关信息

丛书名:关中农村研究系列丛书
作 者: 陈辉
编 辑:任晓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丛书编委会

 序

 后记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一)研究农民“过日子”,有利于将民间俗语概念化

   (二)研究农民如何“过日子”,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小农的生活伦理”

   (三)研究农民“过日子”,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表述农民

  三 文献综述

   (一)关于“生活伦理”

   (二)“家”与农民的生活伦理

   (三)转型期农民家庭生活的“变”与“不变”

   (四)家庭经济与小农的生计模式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进路

 第二章 家庭生活中的秩序与冲突

  一 爱情故事

   (一)爱情与责任

   (二)再婚

   (三)最浪漫的事儿

  二 媳妇当家

   (一)男女有别

   (二)男人让权

   (三)顾家的媳妇

  三 父子之间

  四 分家立户

   (一)顺其自然的分家

   (二)形势逼迫的分家

  小结:家庭生活艺术

 第三章 社会交往中的情与理

  一 贵在自立

  二 礼尚往来

   (一)红喜事

   (二)白喜事

   (三)礼物与人情

  三 善邻敬友

   (一)交友之道

   (二)血缘与地缘

  四 以理服人

   (一)理与地方性规范

   (二)讲理

   (三)以情化理

  小结:社会交往之道

 第四章 世俗生活中的神圣感

  一 庙与庙会

   (一)庙

    1.槐荫庙

    2.丁兰祠

   (二)庙会

    1.拜神

    2.赶集

    3.唱戏

    4.走亲戚

   (三)庙与会的区别

  二 求神拜佛

  三 祖先崇拜

  四 信仰天主

   (一)关于教义的理解

   (二)过日子与救灵魂

   (三)非天主教徒对天主教的看法

   (四)天主教与大教的区别与联系

    1.信仰内容

    2.信仰仪式

    3.组织性

  小结:农民的宗教感

 第五章 人生意义与心理调适

  一 人生任务

   (一)家庭是人生最重的担子

   (二)过日子就是过孩子

    1.只有儿子才能撑起这个家

    2.只有男孩才能继承这个家

  二 人生动力

   (一)生活的发条

   (二)为谁活

  三 人生态度

   (一)知命不忧

   (二)苦中求乐

   (三)难得糊涂

   (四)活着就好

  四 人生体验

   (一)人生就是过日子

   (二)平淡是生活的常态

   (三)过日子必须担负家庭的责任

   (四)过上好日子是农民的基本生活目标

  小结:农民人格及其实现方式

 第六章 家庭经济与小农的谋生之道

  一 土地改革

   (一)各类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

    1.地主与富农

    2.中农和富裕中农

    3.雇农与贫农

   (二)地主制经济与小农的“苦日子”

  二 集体经济

   (一)集体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二)家庭经济暗流涌动

  三 分田到户

   (一)家庭经济的全面复活

   (二)顾家的家庭经济

   (三)节俭的生活方式

  小结:生存经济与勤俭持家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 “过日子”与家庭生活再生产

   (一)经济再生产

   (二)家庭关系再生产

   (三)社会关系再生产

   (四)人生意义再生产

  二 “家庭主义”与农民的生活伦理

  三 “个体化”与“家本位”

   (一)分田到户与打工经济

   (二)家庭生活中的夫妻关系与代际关系

   (三)核心家庭本位还是个人本位

  四 “过日子”与农民的宗教观念

   (一)多神论与实用主义

   (二)过日子与安身立命

   (三)如何消解世俗与神圣之间的紧张关系

 结语

 丛书总序一 打造农村社会研究关中学派的抱负应该肯定

 丛书总序二 关中农村研究的价值

阿格妮丝·赫勒,2011,《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

艾伦·麦克法兰,2008,《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商务印书馆。

曹锦清,1988,《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学林出版社。

曹锦清,2000,《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

曹锦清,2010,《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2001,《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

曹占泉,1986,《陕西省志·人口志》,三秦出版社。

查特吉,2001,《关注底层》,《读书》第1期。

陈柏峰,2011,《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陈锋,2011,《依附性支配: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一种解释框架》,《西北人口》第1期。

陈锋,2012,《“闪婚”与“跨省婚姻”:打工青年婚恋选择的比较研究》,《西北人口》第4期。

陈桂棣,2004,《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讯,2012,《候权与赠权: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如何转变的》,《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陈志武,2008,《关于“论家庭主义”的评论》,《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期。

邓晓芒,2003,《康德宗教哲学对我们的启示》,《现代哲学》第3期。

杜瑞乐,1995,《西方对中国宗教的误解》,《二十一世纪》6月号。

方朝晖,2000,《“哲学”范畴的中国化及其内在问题》,《学术季刊》第4期。

费希特,1982,《人的使命·信仰》,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1982,《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费孝通,1983,《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1986,《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1996,《江村经济·序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友兰,1967,《新事论》,商务印书馆(台湾)。

冯友兰,2007,《新世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冯友兰,2010,《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葛兰言,2012,《中国人的信仰》,哈尔滨出版社。

葛兆光,1998,《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耿羽,2012,《非常规家庭的常规化:从意义世界的维度考察农村家庭变迁》,《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龚群,1997,《道家人生哲学的历史作用——兼论儒道的互补性》,《哲学研究》第7期。

沟口雄三,1991,《中国儒教的十个方面》,《孔子研究》第2期。

桂华,2011,《“嵌入”家庭伦理的农民经济生活——基于华北与江汉地区农村的比较》,《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3期。

桂华,2011,《论经验本位:农村研究理论创新道路探析》,《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郭俊霞,2010,《打工经济对农民家计安排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郭俊霞,2012,《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现代性适应》,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郭于华,2002,《“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第7期。

郭于华,2011,《倾听底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贺美德、鲁纳,2011,《“自我中国”——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崛起》,许烨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贺雪峰,2000,《面子、利益与村庄的性质——村支书与村主任关系的一个解释框架》,《开放时代》第11期。

贺雪峰,2008,《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江海学刊》第4期。

贺雪峰,2009,《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贺雪峰,2010,《当代中国乡村的价值之变》,《文化纵横》第3期。

贺雪峰,2011,《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的阶层及其分析》,《社会科学》第3期。

胡适,1996,《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

黄盈盈、潘绥铭,2011,《论方法:定性调查中“共述”“共景”“共情”的递进》,《江淮论坛》第1期。

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2011,《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第5期。

孔迈隆,1991,《中国家庭与现代化:传统与适应的结合》,载乔健主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社。

李景汉,2005,《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银河,1993,《个人本位、家本位与生育观念》,《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银河,1994,《生育与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梁漱溟,1989,《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1995,《梁漱溟全集》(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梁漱溟,2010,《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与人生》,当代中国出版社。

梁漱溟,2011,《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辉煌,2010,《人情的运作机制及其社会基础》,《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

林耀华,2008,《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林毅夫,1994,《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怀玉,2006,《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中央编译出版社。

刘锐,2012,《主体性、多次分家与代际均衡》,《武陵学刊》第4期。

刘燕舞,2009,《从核心家庭本位迈向个体本位——关于农村夫妻关系与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刘燕舞,2012,《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泽民,1996,《从汉语看汉民族的传统时间观》,《兰州大学学报》第1期。

陆益龙,2010,《超越直觉经验: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吕德文,2008,《闽粤赣客家边区的兼业与地方社会——以龙川县长洲村、寻乌县高头村为个案》,《古今农业》第2期。

麻国庆,1997,《民间概念》,《读书》第8期。

麻国庆,1999,《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麻国庆,1999,《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

麻国庆,1999,《拟制的家与社会结合——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行会与秘密结社》,《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马克思、恩格斯,1995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95b,《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20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人民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2010,《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孟宪范,2008,《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尼采,1964,《权力意志》,载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集》,商务印书馆。

乔健,1991,《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秦晖,2010,《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语文出版社。

萨义德,2007,《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申端锋,2005,《小亲族简论——山东s村的个案呈现》,《三农中国》第1期。

申端锋,2007,《中国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中国老区建设》第7期。

盛洪,2008,《论家庭主义》,《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期。

史密斯,2010,《中国人的性格》,李明良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叔本华,1982,《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

舒尔茨,2003,《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

舒敏华,2003,《“家国同构”观念的形成、实质及其影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斯科特,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译,译林出版社。

宋丽娜,2010,《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宋丽娜,2011,《农村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苏东,2011,《了不起的中国人》,浙江大学出版社。

孙彬,2010,《论西周从“philosophy”到“哲学”一词的翻译过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孙达人,1996,《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孙立平,2001,《“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期。

谭同学,2010,《桥村有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陶自祥,2011,《代内剥削:农村光棍现象的一个分析框架》,《青年研究》第5期。

王洪伟,2010,《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社会》第2期。

王会、欧阳静,2012,《“闪婚闪离”打工经济背景下的农村婚姻变革》,《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王建华,2007,《论“日子”的成词——兼谈顾炎武〈日知录〉中的一处失误》,《丽水学院学报》第4期。

王利华,2007,《中国家庭史》(第一卷),广东人民出版社。

王玉波,1989,《大樊笼·小樊笼——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中国新闻出版社。

王跃生,2000,《十八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王跃生,2007,《中国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韦伯,200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陈平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韦政通,2005,《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魏程琳、赵晓峰,2013,《“闪婚闪离”:农村青年婚姻变革的社会基础及趋势——基于赣南Y村个案调查》,《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吴长青,2010,《从“策略”到“伦理”对“依法抗争”的批评性讨论》,《社会》第2期。

吴飞,2007,《论“过日子”》,《社会学研究》第6期。

吴飞,2009,《浮生取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宁,2007,《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

肖群忠,2006,《“生活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邢铁,2007,《中国家庭史》(第三卷),广东人民出版社。

徐勇,2006,《“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徐勇,2010,《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许烺光,1989,《美国人与中国人》,华夏出版社。

许烺光,2001,《祖荫下:中国的亲属关系、文化人格和社会流动》,台湾南天书局。

阎云翔,2009,《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华,2008,《传统村落生活中的伦理——基于湘南宗族性村落的研究》,《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杨华,2009,《绵延之维——湘南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山东人民出版社。

杨华,2010,《传宗接代:农民生活意义的一项基本命题》,《古今农业》第2期。

杨华,2010,《隐藏的世界:湘南水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华,2012,《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杨懋春,2006,《中国的家族主义与国民性格》,载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江苏教育出版社。

杨庆堃,2007,《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善华,2009,《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一个社会学的视角》,《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杨善华,2010,《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要落实到人》,《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22日第2版。

杨中芳,2009,《如何理解中国人》,重庆大学出版社。

伊利亚德,2004,《宗教思想史》,晏可佳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衣俊卿,1994,《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衣俊卿,2001,《关于现代化的文化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衣俊卿,2006,《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学术月刊》第1期。

应星,2007,《“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第6期。

应星,2010,《“气”与中国乡土本色的社会行动——一项基于民间谚语与传统戏曲的社会学探索》,《社会学研究》第5期。

于建嵘,2008,《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关于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文史博览》(理论)第12期。

于建嵘,2011,《底层立场》,上海三联书店。

余练,2012,《多重边缘者:基于对D村光棍群体社会地位的考察》,《南方人口》第1期。

余新忠,2007,《中国家庭史》(第四卷),广东人民出版社。

岳永逸,2006,《我们是谁:时空位移中民族性的迷失》,《二十一世纪网络版》8月号。

曾毅、李伟、梁志武,1992,《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翟学伟,1998,《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翟学伟,2004,《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岱年,1982,《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国刚,2007,《中国家庭史》(第二卷),广东人民出版社。

张世勇,2010,《代际伦理与中国农民的财富追求》,《文化纵横》第3期。

张世勇,2011,《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赵吉惠,1998,《论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精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期。

郑全红,2007,《中国家庭史》(第五卷),广东人民出版社。

郑也夫,1993,《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晓阳,2004,《“延伸个案”与一个农民社区的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2卷),法律出版社。

庄泽宣、陈学恂,1938,《民族性与教育》,商务印书馆。

滋秀贺三,2003,《中国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

Angel G.Lugo Steidel and Josefina M.Contreras. 2003. A New Familism Scale for Use With Latino Populations.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5.

David Popenoe. 1988. Disturbing the Nest:Family Change and Decline in Modern Societies.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Fabio Sabogal. 1987. Hispanic Familism and Acculturation:What Changes and What Doesn’t. Spanish Speaking Mental Health Research Center.

Linda Dayer-Berenson. 2010. Cultural Competencies for Nurses:Impact on Health and Illness.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Miguelina Germán,Nancy A.Gonzales and Larry Dumka. 2009. Familism Values 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Mexican-Origin Adolescents Exposed to Deviant Peers.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9.

S.Popkin. 1979. The Rational Peasant.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