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4

中国应急管理报告(2016)图书

The Report of China's Emergency Management (2016)

SSAPID:101-9803-0157-19
ISBN:978-7-5097-946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近几年,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恶性灾难事故困扰着高速发展的现代城市,如何认识城市脆弱性,并加强大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治理显得愈发关键。应急管理蓝皮书从事前预防、事中处置、事后恢复三个维度构建了我国大型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评价体系,并对2012~2014年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型城市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方法与结果对于指导我国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应急管理蓝皮书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紧急事务管理局:《应急管理协调人员手册》,赵勇、苗崇刚、侯建盛译,地震出版社,2007。

〔美〕乔治·D.哈岛、琼·A.布洛克、达蒙·P.科波拉:《应急管理概论》,龚晶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Christine M.pearson,IanI.Mitroff. From crisis prone to crisis prepared:a framework for crisis for management[J]. The Executive,1993,7(l):48-59.

Cigler,Beverly A. Emergenc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G]. Michael T.Charles and John Choon K.Kim. Crisis Management:A Casebook. Springfield,IL:Charles C.Thomas Publisher,1998:5-19.

George D.Haddow and Jane A.Bullock. Introduce to Emergency Management[J]. Butter worth-Heinemann,2003:48-51.

Michael K.Lindell,Carla S.Prater and Ronald W.Perry.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nt[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Pickett,John H.,and BarbaraA.Block. Day-to-Day Management [G]. Thomas E.Drabek and GerardJ.Hoetmer. Emergency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Practicefor Local Government. Washington,DC:International C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1:263-288.

Steven Fink. 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M]. NY: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6:67.

T.Hensgen,KC Desouza,GD Kraft. Games,Signal Detection and Processing in the Context of Crisis Management[J].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3,11(2):67-77.

Waugh,William L.Jr. Living with Hazards,Dealing with Disasters:An Introduction to Emergency management[M]. Armonk,N.Y.,M.E.,Sharpe Publishers,2000.

陈安、李铭禄、刘洋、李华:《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机理与阶段》,《工程与哲学》2007年第1期。

陈伟松:《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邓云峰、刘铁民、郑双忠:《城市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第1(6)期。

高小平:《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就和发展》,《应急管理》2008年第11期。

郭济、高小平、沈荣华:《建设完整规范的政府应急管理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4期。

何朝晖:《石油企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回杨、彭武良、景晓东:《城市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方法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和层次分析法》,《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7(15)期。

计雷、池宏、陈安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焦勇:《特大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林建伟:《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龙京、张彦春等:《铁路局应急管理能力评估体系及其应用》,《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28(4)期。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等译,中信出版社,2001。

牛跃林、王花平等:《基于模糊数学的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估》,《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9(1)期。

祁明亮、池宏、赵红、孙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管理评论》2006年第18(4)期。

宋英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孙斌、韩传峰:《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第18(1)期。

谭小群、陈国华:《政府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灾害学》2010年第25(4)期。

唐钧、杨兴坤:《城市应急管理的能力评估》,《中国减灾》,2010。

唐裙裙:《城市应急管理系统框架模型的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田依林:《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能力评估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铁永波、唐川:《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建构》,《城市管理》2005年第6期。

王绍玉:《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城市与减灾》2003年第3期。

王薇:《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估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文友:《政府能力: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再认识》,《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尹辉、李景保、周和平:《湖南省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评估》,《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年第3期。

余纳新、韩传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指标分析》,《灾害学》2013年第28(3)期。

张梅颖:《加快实施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新安全》2004年第5期。

郑双忠、邓云峰:《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及其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第25(6)期。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国政府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538/4007544.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8/30/content_6637105.htm。

颜农秋:《灾后心理援助小组工作——理论与实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姜力:《履行政府主导职责 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努力提升自然灾害治理能力》,《中国应急管理》2014年第11期。

刘立松:《加强重特大自然灾害领导者危机治理能力建设》,《中国减灾》2014年第21期。

刘胜荣:《破解当前基层应急预案难题的路径》,《中国应急管理》2015年第1期。

赵飞、潘东华:《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回顾》,《中国减灾》2015年第3期。

《住建部:拟用10年改变“逢雨看海”》,《新京报》2013年7月22日。

《触点式积水监测预警装置(201520749877.0)》,福建四创软件有限公司。

许飞琼:《保险业在国家防灾减灾中的战略定位与作用》,《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

中国气象局:《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内涵》,《中国气象报》2015年第3期。

徐伟、陈铭聪:《我国台湾地区预防灾害体系与法治保障》,《公共安全研究》2013年第7期。

张晗、罗勇:《台湾的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第7期。

罗勇:《台湾推动“国家型”科技计划概览》,《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第1期。

崔惠贤:《对我国引入巨灾债券问题的思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林美雪:《台湾重大灾害真相探寻》,《封面故事》2009年第9期。

刘丽:《中国巨灾风险管理模式探析》,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马志福、陈玉杰、祁玉清:《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体系建设》,《中国投资》2011年第12期。

陈志宗:《城市防灾减灾设施选址模型与战略决策方法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袁丽:《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城市与减灾》2004年第4期。

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陈威荣:《台湾巨灾风险管理证券化问题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徐文科:《巨灾风险评估模型与运用》,天然灾害风险管理研讨会,2010。

曾省晖:《金融视角:防灾减灾的经济分析》,《金融与经济》2011年第9期。

洪鸿智:《自然灾害后政府重建资源分配之决策因素分析:以921地震为例》,2007。

王伟:《我国防灾减灾系统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陕西建筑》2009年第11期。

马宗晋:《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开拓“综合减灾”新理念》,《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9(3)期。

勇素华:《台湾地区灾害危机管理研究评述》,《商》2015年第11期。

闻岳春、王小青:《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现状及模式选择》,《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期。

郭建荣、陈盛伟:《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及其运作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3期。

伍国春:《巨灾保险机制研究新西兰、土耳其、美国加州、中国台湾、日本案例分析》,《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3期。

张恒、鲍文:《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构建》,《南方农业》2014年第30期。

张小明:《我国防灾减灾风险管理能力建设战略》,《中国减灾》2014年第3期。

赵怡婷:《防灾社区规划与建设方法探索》,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张新、董文等:《台湾海峡区域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系统研究》,《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第6期。

张晓翔、毕微微等:《防灾减灾信息化顶层设计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第3期。

袁丽、曾雪蓉、褚鑫杰等:《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对策创新研究》,《灾害学》2014年第3期。

田帆:《发行巨灾债券支持多层次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中国保险》2014年第5期。

陈容、陈树群、巫仲明等:《台湾地区泥石流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水利学报》2012年第40期。

王晓梅:《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价》,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马令申:《城市埋地燃气管道危险源辨识评价研究与专家系统框架开发》,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张琳:《城市燃气管网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何淑静、周伟国、肖星:《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统计分析与对策》,《煤气与热力》2003年第23期。

黄清武:《城镇燃气管网系统可靠性与风险研究》,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马跃东:《城市管道煤气事故分析与预防对策》,《城市公用事业》2000年第14期。

于京春、解东来、马冬莲:《城镇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及建议》,《煤气与热力》2007年第27期。

郭金泉、魏碧霞、杨晓翔:《基于风险分析的检验在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应用》,《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第10期。

宋朋月:《基于RBI技术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阀门检修方案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陈学楚:《装备系统工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戴荣、康锐:《RCM决断流程与风险评估》,《航空工程与维修》2001年第6期。

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科学出版社,2004。

李亚红:《乙烯装置基于风险检验(RBI)方法应用》,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Risk-Based Inspection Base Resource Document. API pub 581. First Edition,2000.

油气田及管道建设设计专业标准化委员会主编《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20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所、英国Tischuk国际公司:《设备风险检测技术实施指南》,2005。

张春燕:《输气管道系统RBI定量风险评价研究》,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徐胜、艾志斌、杨铁成等:《基于风险的检验在福建炼化公司的应用》,《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6年第26期。

贺磊、陈国华:《风险检测技术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年第33期。

段常贵:《燃气输配》(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002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郭章林、王勇华、李富梅:《城市燃气管道检测周期研究》,《油气储运》2009年第28期。

陈叶菁、龚时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第32期。

周环宇:《城市燃气管网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年第1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许建军、周若兰:《美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8年第3期。

谢志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政府应急处理体系建设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欧盟:《食品安全白皮书》,2012。

钱建亚:《食品安全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秦富、王秀清、辛贤等:《欧美食品安全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安禾生:《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环境》2005年第4期。

柴发合、王淑兰、云雅如:《贯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力促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年第6期。

陈建华、王伟、刘红杰等:《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气污染物特征研究(Ⅰ)——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杜鹏生、姚建、李毅:《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评估与建议》,《四川环境》2015年第34期。

方达达:《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成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广东化工》2007年第34期。

胡苑、郑少华:《从威权管制到社会治理——关于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几点思考》,《现代法学》2010年第6期。

黄海洲、马萌:《大气环境质量新标准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促进作用》,《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年第7期。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加强城市空气污染应急管理切实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第5期。

姜晓萍、张亚珠:《城市空气污染防治中的政府责任缺失与履职能力提升》,《社会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

李晶:《浅谈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其综合防治》,《云南环境科学》2003年第19期。

李骥志:《芬兰治理雾霾的“坦佩雷经验”》,《参考消息》2014年2月24日。

林忠华:《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审计监督》,《党政研究》2014年第4期。

刘艳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5期。

马旭龙、毛春梅、贾秀飞:《大气污染防治的多主体协同机制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年第9期。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彭科峰:《报告称中国五百城市99.9%空气质量不达标》,《中国科学报》2013年1月17日。

石慧:《从“七色烟城”到生态之城——日本北九州环境治理之路》,《中国环境报》2013年11月5日。

唐贝:《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研究——以武汉市“雾霾天气”为切入点》,《金田》2014年第9期。

王金南、雷宇、宁淼:《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向PM2.5宣战》,《环境保护》2014年第6期。

王金南、宁淼、严刚:《实施气候友好的大气污染防治战略》,《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0期。

魏文静:《中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探析》,《环保前线》2009年第6期。

温梦婷、胡敏:《北京餐饮源排放细粒子理化特征及其对有机颗粒物的贡献》,《环境科学》2007年第11期。

吴丹:《中国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与改进方向评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邢文听:《工业区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分析与探讨》,《资源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2期。

向敏:《2007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年第21期。

肖金成:《国外城市化过程中的污染治理》,《青海科技》2014年第2期。

熊永兰:《从〈世界十大污染重灾区报告〉看中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科学新闻杂志》2007年11月12日。

薛颖:《洛杉矶治霾为何用了几十年》,《北京日报》2014年2月22日。

闫成福、姜魁军:《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中国经贸》2015年第9期。

张伟、王金南、蒋洪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对经济与环境的潜在影响》,《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第1期。

张毅、孙洪坤:《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设》,《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郑博福:《大气污染预测方法探讨》,《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0年第22期。

戴天兴、戴靓华:《城市环境生态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高桂林、于钧泓、罗晨煜:《大气污染物防治法理论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公关战略研究》(综合报告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Bertazzon S.Johnson M.Eccles K.et al. “Accounting for spatial effects in land use regression for urban air pollution modeling,” Spatial and spatio-temporal epidemiology,14(2015):9-21.

Bing Chen,Ariel F.Stein,Nuria Castell,Yolanda Gonzalez-Castanedo,A.M.Sanchez de la Campa,J.D.de la Rosa,“Modeling and evaluation of urban pollution events of atmospheric heavy metals from a large Cu-smelter”,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39(2016):17-25.

Chiu Y.H.M.Hsu H.H.L.Coull B.A.et al. “Prenatal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nd neurodevelopment in urban children:Examining Sensitive Windows and Sex-specific Associations,”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87(2016):56-65.

Janh?ll S. “Review on Urban Vegetation and Particle Air Pollution-Deposition and Dispers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105(2015):130-137.

Jerrett,Michael,“Atmospheric Science:The Death Toll from Air-pollution Sources”,Nature.525(2015):330-331.

Mingming Ma,Shouyun Hu,Liwan Cao,Erwin Appel,Longsheng Wang,“Atmospheric pollution history at Linfen (China) uncovered by magnetic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of sediments from a water reservoir”,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4(2015):161-172.

Molina MJ,Molina LT,“Megacities and atmospheric pollution”,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54(2004):644-680.

Moltchanov S.Levy I,Etzion Y,et al.,“On the feasibility of measuring urban air pollution by wireless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502(2015):537-547.

Oiamo T H.Johnson M,Tang K,et al,“Assessing traffic and industrial contributions to ambient nitrogen dioxide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a low pollution urban environmen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529(2015):149-157.

Pandey A.K.Pandey M.Mishra A.et al. “Air pollution tolerance index and anticipated performance index of some plant species for development of urban forest,”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14(2015):866-871.

Pandey A K,Pandey M,Tripathi B D. “Air Pollution Tolerance Index of climber plant species to develop Vertical Greenery Systems in a polluted tropical cit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44(2015):119-127.

Ping Zhang,Bo Hong,Liang He,Fei Cheng,Cailiang Wei,Yunhui Liu,“Temporal and Spatial Simula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 PM2.5 Changes and Risk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ollution Us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of the Back Propaga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and G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2(2015):12171-12195.

Reggente M.Peters J.Theunis J.et al. “A comparison of strategies for estimation of ultrafine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s in urban air pollution monitoring network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99(2015):209-218.

Rodríguez M.C.Dupont-Courtade L.Oueslati W. “Air pollution and urban structure linkages:Evidence from European cities”,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53(2016):1-9.

Tenailleau Q.M.Mauny F.Joly D.et al. “Air pollution in moderately polluted urban areas:How does the definition of ‘neighborhood’ impact exposure assessment?”,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6(2015):437-448.

Wang S.Hao J,“Air quality management in China:Issues,challenges,and option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4(2012):2-13.

Wang S.Xing J.Zhao B.et al.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air 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on the air qual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of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6(2014):13-22.

王起全、金龙哲:《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灰色层次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王起全、王敏:《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人群疏散研究分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袁千里:《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原因与应急处置探究——上海外滩迎新踩踏事件的反思》,《中国应急救援》2015年第2期。

袁建平、方正、卢兆明、谢丽霖:《车站客流观测及其对人群疏散动力学模型的验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

王振:《城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风险理论及应用研究》,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谢振华、孙超、杨琳:《大型活动密集人群的风险分析与管理》,《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年第4期。

刘茂、王振:《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分析及预防控制》,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年会,2006。

张青松:《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理论及其在体育赛场中的应用》,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张青松、刘金兰、赵国敏:《大型公共场所人群拥挤踩踏事故机理初探》,《自然灾害学报》2009年第6期。

卢文刚、蔡裕岚:《城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应急管理研究——以上海外滩“12·31”特大踩踏事件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5期。

佟瑞鹏、李春旭、郑毛景、邓晓瑞:《拥挤踩踏事故风险定量评价模型及其优化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

刘月琴、林选泉:《细节决定生死——2015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设计细节反思》,《园林》2015年第3期。

寇丽平:《人员密集场所脆弱性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倪慧荟、姚晓晖:《人群聚集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以西单商业区为例》,《科技促进发展》2014年第4期。

张慧、吴爱枝、张鑫、郝靖:《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安全》2015年第6期。

任常兴、吴宗之、刘茂:《城市公共场所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迟菲:《密集人群流动规律与模拟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胡清梅、方卫宁、李广燕、贾玉泉:《公共建筑环境下行人行为特性及拥挤机理研究综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第8期。

刘洵:《公共场所密集人群行为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白锐:《室外大型社会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机理研究》,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余秀才:《网络舆论传播的行为与动因》,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曹义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冲突》,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赵可:《群体内冲突及冲突管理研究:方法和实证》,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弗雷德·简特、马黎、李唐山:《利害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刘能:《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Mridul Chowdjury.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in Burma’s Saffron Revolution. Berkman Center Research Publication,2008.

张岩、魏玖长、戚巍:《突发事件社会心理影响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基于虚拟风险体验与风险社会放大理论的整合分析》,《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第6期。

王麒:《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的沟通机制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马建珍:《浅析政府危机管理》,《长江论坛》2003年第5期。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7期。

罗迪:《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常健:《中国公共冲突化解的机制、策略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2004。

《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4。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晓西:《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高鹏程:《危机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郭朝阳:《冲突管理:寻找矛盾的正面效应》,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刘子富:《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新华出版社,2008。

郑杭生:《走向更加有序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及其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马克斯、巴泽曼等:《未雨绸缪:可预见的危机及其防范》,胡平等译,商务印书馆,2007。

迈克尔·雷吉斯特、朱蒂·拉尔金:《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谢新洲、王宇、鲁秋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索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

陈恩富、王中保:《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辨析》,《领导之友》2009年第6期。

刘小燕:《论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

李刚、彭伟:《论阶级博弈背景下的动态政治稳定》,《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期。

黄晓辉:《从所有制形式的变化看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福建论坛》2006年第5期。

彭宅文:《我国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历史问题与前景》,《社会保障研究》2008年第1期。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玲:《GDP中劳动报酬占GDP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