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2

舆论学研究(第三辑)图书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No.3)

SSAPID:101-9798-5888-25
ISBN:978-7-5201-3415-6
DOI:
ISSN:

[内容简介] 《舆论学研究》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刊,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主办。辑刊依托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会的近200所会员单位,旨在搭建舆论学学术交流对话平台,是中国首本最权威的舆论学专业刊物,收录中国舆论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辑刊设有“舆论学前沿”“舆论理论研究”“舆论史研究”“舆论学研究方法”“舆情观察”“舆情报告”“媒介舆论研究”“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等栏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谢耘耕 陈虹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舆论学研究》(第三辑)编委会

 卷首语

 舆论学前沿

  美国近三年舆论学的研究图景

   一 美国《舆论季刊》2015~2017年研究热点分析

   二 当前美国舆论学研究进程分析

    (一)关于调研方法及效度的研究

     1.受访者回应

     2.问卷编制

     3.调查方法探讨与实践

    (二)关于政治与舆论的研究

    (三)关于社会与舆论的研究

    (四)关于态度、心理、行为与舆论的研究

    (五)关于媒体与舆论的研究

    (六)关于文化与舆论

   三 研究结论

   四 本文意义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舆论理论研究

  从隔断到链接

   一 伴随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关系解构-建构过程赋予网络舆论新的生态基因

    (一)网络舆论生态的构成基因

    (二)网络舆论生态中各基因存在的逻辑线索

    (三)互联网生态下关系发生变革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 网络舆论生态下社会关系重新赋权的“适应性法则”

    (一)适应新的关系

    (二)适应新的沟通渠道

    (三)适应新的意见传播模式

    (四)适应新的意见聚合所带来的舆论效应

   三 网络舆论中以关系为核心的原力结构模型

    (一)关系影响网络舆论生态

    (二)渠道影响网络舆论生态

    (三)意见离散模式对网络舆论生态的影响

    (四)有效节点对网络舆论生态的影响

    (五)意见聚合对网络舆论生态的影响

   四 新的结构模型塑造网络舆论新的输出路径与社会价值

  社会化媒体生态要素与结构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三 社会化媒体生态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社会化媒体生态的基本要素

    (二)社会化媒体生态要素间的层次关系

   四 社会化媒体生态结构

    (一)社会化媒体生态的功能结构

    (二)社会化媒体生态结构中的信息资源流动

     1.信息内容的策划与创作

     2.信息内容的推送与维护

     3.信息内容的消费与利用

   五 结语

  论舆论战的本质

   一 舆论战是一种“直接”的政治作战

    1.舆论影响政治认同

    2.舆论影响政治关系

    3.舆论影响政治局面

   二 舆论战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战

   三 舆论战是一种相对的“独立”作战

    1.舆论战相对独立于武力战

    2.舆论战相对独立于心理战

    3.舆论战相对独立于法律战

  国际舆论战:历史演变、参与主体与因应策略

   一 舆论战的内涵与演变

    (一)舆论战的内涵

    (二)舆论战的演变

     1.舆论战的萌芽

     2.舆论战的诞生

     3.舆论战的发展

     4.现代舆论战

    (三)舆论战的演变规律与趋势

     1.舆论战的发展与媒介技术进步紧密相关

     2.社交媒体舆论场开辟舆论战新场域

     3.舆论战从军事发端,延伸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4.综合国力成为左右舆论战成败的最大因素

     5.国际舆论争夺引起全球瞩目

   二 国际舆论战的参与主体研究

    (一)国家政府

    (二)高端智库

    (三)大众媒介

    (四)非政府间国际组织(NGO)、国际公关公司、跨国企业等

     1.NGO

     2.国际公关公司

     3.跨国企业

    (五)国家情报体系

    (六)军事机构

   三 我国国际舆论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中国在国际舆论战中存在的问题

     1.舆论战统筹机构尚不成熟,制度化运作不足

     2.尚未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外宣理念,反击力量较为薄弱

     3.参与主体未能有效配合,多方联动效应欠缺

     4.片面注重舆论宣传,与心理战法律战协同不够

     5.媒体议程设置能力不足,舆论战中容易陷于被动

     6.国际传播力量分散,忽视使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7.人才培养渠道单一,舆论战存在人才短缺问题

    (二)中国应对国际舆论战对策的建议

     1.设置舆论统筹管理专职机构,采用制度化管理

     2.建构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国价值观,占据舆论制高点

     3.官方、学界、媒体紧密配合,各部门统筹协调

     4.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统一有序协同推进

     5.加强媒体议程设置能力建设,化被动为主动

     6.强化媒体传播平台建设,全面开展网络舆论战

     7.加强人才和智库建设,为舆论战提供智力保障

     8.有序推动民间公共外交,探索舆论传播新路径

 舆论史研究

  从自由到自律

   一 报刊不必“有闻必录”

   二 报刊立场要客观公正

   三 报刊言论不应逾“矩”

   四 结语

  晚清中国报刊舆论的初探

   一 《申报》与“杨乃武案”始末

   二 《申报》对社会舆论的构建

    (一)“有闻必录”的追踪式报道

    (二)对官场腐败的控诉与监督

    (三)大胆质疑官方结论

   三 《申报》构建报刊舆论的影响

    (一)开社会舆论监督之先河

    (二)搭建舆论参与平台

    (三)开启国民法制思维

   四 从晚清报刊舆论反思当下传媒

    (一)持续关注 勿妄定论

    (二)多方发言 平衡信息

    (三)不畏权势 秉笔直书

    (四)吐故纳新 开启民智

   五 结语

 舆论学研究方法

  基于组合预测的突发事件衍生舆情监测模型研究

   一 引言

   二 突发事件舆情衍生过程的传播类型

    (一)单链式衍生结构

    (二)鱼骨式衍生结构

   三 基于组合预测的突发事件衍生舆情监测模型

    (一)基于组合预测的监测模型建模

    (二)舆情衍生类型的判别

    (三)组合预测建模过程

     1.组合预测原理

     2.基础模型——改进Logistic模型

     3.辅助模型——动态指数平滑法

     4.辅助模型——灰色GM(1,1)

     5.组合预测法——灰色相关系数确权法

     4.舆情衍生监测的预警

   四 模型应用实证分析

    (一)建模思路

    (二)数据来源

     3.计算各模型预测值

    (四)预警系数计算

    (五)舆情分析

   五 结语

 舆情观察

  社交媒体谣言治理:用户视角下的治理政策反馈与评估

   一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结果

    (一)研究问题1

    (二)研究问题2

    (三)研究问题3

   五 结论与讨论

    (一)责任归因:用户与平台

    (二)微博谣言治理策略组合

     1.自治治理维度

     2.公共治理维度

     3.舆论治理维度

    (三)总结与结论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新闻反转的传播机制分析

   一 互动仪式链理论

   二 “罗尔事件”中的互动仪式链

    (一)共同关注和共享情感

    (二)情感连带和集体兴奋

    (三)互动仪式链的生成

    (四)舆论反转:互动仪式链断裂

    (五)社会自净:互动仪式链的修复

   三 “罗尔事件”中的“情感能量”

    (一)从“身体在场”到“虚拟在场”

    (二)情感分层的弱化

   四 结语

  国家安全阴影下的新闻自由

   一 “五角大楼文件案”事件始末

   二 “五角大楼文件案”庭审交锋

    (一)国家安全的概念如何界定

    (二)“五角大楼文件”的来源是否合法

    (三)公开文件信息是否危及国家安全

    (四)政府是否可以阻止发布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

   三 新闻自由需保障国家安全

 舆情报告

  中国政务微信管理的制度化探索:内容与影响因素

   一 文献述评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

    (一)数据采集

    (二)数据处理

    (三)信度检验

   四 研究发现

    (一)政务微信政策总体态势

    (二)政务微信工作目标

    (三)政务微信工作原则

    (四)政务微信初次回应时限要求

    (五)政策内容维度分布情况

   五 政府机构政务微信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一)规范性压力(上级行政命令)

    (二)政策学习

    (三)需求导向

   六 讨论与展望

  校园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影响因素研究

   一 引言

   二 文献综述

    (一)微信公众号发文次数与阅读量关系

    (二)微信公众号发文数量与阅读量关系

    (三)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与阅读量关系

    (四)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间与阅读量

    (五)微信公众号受欢迎程度与阅读量

   三 研究方法与设计

   四 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

   五 结论与讨论

  我国少数民族互联网使用差异分析

   一 文献回顾与研究方法

   二 主要分析结果

    (一)少数民族的互联网使用率

    (二)少数民族互联网使用时长差异

    (三)网络使用的行为偏好差异

   三 结论与对策建议

 媒介舆论研究

  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内容的分析研究

   一 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状况研究

    (一)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背景

    (二)传统媒体公众号的发展现状

     1.微信公众号成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标配

     2.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结构呈现出矩阵式发展

     3.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报道成为亮点

    (三)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新闻内容的变化

     1.表现形式多样化

     2.文本样态和语言风格多元化

     3.选题和策划角度丰富化

   二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的现状分析

    (一)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基本情况概述

    (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定位、传播特点分析

     1.内容定位

     2.传播特点

   三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内容的分析

    (一)网络新闻概述

     1.网络新闻的定义

     2.网络新闻的种类

    (二)对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原创新闻内容的分析

     1.“来了!新闻早班车”板块新闻内容分析

     2.头条推送和固定版块的新闻内容分析

   四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新闻内容的总体特征总结

  “高知社群”的议题偏向

   一 水木社区及其用户特征

   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网络社区

    (二)社区与传播

    (三)社区议程

    (四)社区议题管理

   三 分析方法和结果

    (一)样本抽取

    (二)类目设计

    (三)数据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扩展的新闻领域

   一 引言

   二 “规范化”文献综述

   三 扩展的新闻领域——记者微博

   四 记者微博与新闻话语

   五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

    (一)内容分析

    (二)文本分析

   六 研究结果:不合逻辑的微博实践

    (一)政治警觉

    (二)偏离专业精神

    (三)营销承诺

    (四)知识表达

   七 政党记者微博和商业记者微博对比

   八 扩展的新闻领域中的新闻偏差

   九 讨论与结论

 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

  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者的特征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一)数据挖掘与方法

    (二)IBM SPSS Text Analytics for Surveys 4

    (三)研究设计

   三 研究发现

    (一)影响力、活跃度分析

     1.传播者的推文类型分析

     2.传播者的粉丝数分析

     3.传播者的推文数量分析

     4.传播者的关注数量分析

    (二)传播者构成类型:基于粉丝数、推文数和关注数的分析

     1.传播者类型的划分

     2.传播者构成类型的分析

     3.不同类型传播者相关推文的来源分析

     4.传播者的国家(地区)来源分析

   四 总结

  新时期外媒视野下的中企非洲形象分析

   一 外媒关于中企对非投资报道的内容分析

   二 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非洲形象的建构

    (一)政治方面

     1.中国企业在非洲正发挥积极的影响力,被外媒认为是非洲这一代人经历的最重要的发展机遇

     2.少数外媒质疑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是“新殖民主义”

    (二)经济方面

     1.多数舆论认为中国对非洲投资将推动非洲的工业化和经济腾飞

     2.外媒担忧非洲国家背负巨大债务,国家内部混乱加剧偿还贷款的风险

    (三)民生就业方面

     1.中国企业为非洲当地民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机会

     2.部分舆论质疑非洲本地工人遭受不公平待遇,中企员工合法利益以及工程质量都得不到保证

    (四)社会发展方面

     1.中国是与西方势力对等的一股平衡力量,有利于非洲当地的社会进步

     2.少数媒体认为中国企业大量获取非洲丰富的资源,加剧当地的不平等

   三 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注重本土化传播与舆论引导

    (二)增强舆情危机处理能力和公关能力

  在华热播日剧的日本国家形象塑造

   一 研究问题和背景

    (一)日剧在华发展历程

    (二)研究思路

   二 日剧研究文献综述

    (一)其他相关理论

     1.跨文化传播理论

     2.媒介再现

   三 研究方法和样本说明

    (一)内容分析法

    (二)样本确定

    (三)类目构建

     1.社会公民形象

     2.民族文化形象

     3.地理景观形象

     4.政府社会形象

   四 研究结果

    (一)日本社会公民形象

     1.日本公民基础形象呈现结果

     2.日本公民性格特征呈现结果

     3.日本公民婚恋观呈现结果

     4.日本公民价值观呈现结果

    (二)日本民族文化形象

     1.日本节日风俗呈现结果

     2.日本宗教文化呈现结果

     3.日本传统艺术呈现结果

     4.日本饮食习惯呈现结果

     5.日本传统服饰呈现结果

     6.日本起居住所呈现结果

     7.日本日常礼仪呈现结果

    (三)日本地理景观形象

     1.日本城市面貌呈现结果

     2.日本自然风光呈现结果

    (四)日本政府社会形象

     1.日本政府形象呈现结果

     2.日本学校形象呈现结果

     3.日本企业形象呈现结果

     4.日本经济形象呈现结果

   五 结论

《舆论学研究》是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舆论学研究会的会刊,由上海交通大学舆论学研究院主办。辑刊依托中国新闻史学会舆论学研究会的近200家会员单位,旨在搭建舆论学学术交流对话的平台,是中国首本最权威的舆论学专业刊物,收录中国舆论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辑刊设有“舆论学前沿”“舆论理论研究”“舆论史研究”“舆论学研究方法”“舆情观察”“舆情报告”“媒介舆论研究”“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等栏目。“舆论学前沿”聚焦当前舆论学研究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新动态;“舆论理论研究”专注于舆论学领域的理论探索;“舆论史研究”从史学的角度研究舆论的演变历程与特征;“舆论学研究方法”主要在方法层面进行探索,从跨学科的视野对舆论学研究方法进行发掘和分析;“舆情观察”对当前社会舆情及时加以关注和分析;“舆情报告”全方位、多视角分析社会舆情,形成研究报告;“媒介舆论研究”对舆论依赖的媒体平台和渠道进行观察和研究;“海外舆情与国家形象”主要探索国际舆情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等领域的广泛问题。本刊是中国舆论学研究者的必读书目,又可作为业界、普通读者了解公共舆论、认知社会舆论的参考读物。

[1]柯泽:《美国传播学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传播学研究文献分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9(6)期,第148~149,153页。

[2]关丹丹、车宏生:《现代效度理论与效验方法述评》,《心理科学》2010年第33(3)期,第654~656页。

[3]徐家林:《网络政治舆论的极端情绪化与民众的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第174页。

[4]曹晋:《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上海三联书店,2008。

[5]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第10页。

[1]卢毅刚:《舆论学教程(第2版)》,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第76页。

[2]张威:《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以“王帅事件”为例》,《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期,第34~35页。

[3]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第26~27页。

[2]崔保国:《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格局——兼论传媒的核心产业与关联产业》,《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5期,第26~30页。

[3]尹鸿:《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电视研究》1996年第5期,第38~39页。

[4]张志林、王京山:《网络媒介生态位初探》,《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12期,第60~63页。

[5]聂静虹:《媒介生态视角下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第90~92页。

[6]姚必鲜、蔡骐:《论新媒介生态下受众、媒体和社会的多维互动》,《求索》2011年第6期,第212~213页。

[7]陈红梅:《媒介生态学视野下的都市报未来生存路径探析》,《编辑之友》2013年第5期,第59~61页。

[8]魏武挥:《自媒体:对媒介生态的冲击》,《新闻记者》2013年第8期,第17~21页。

[9]韦路、鲍立泉、吴廷俊:《媒介技术演化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当代传播》2010年第1期,第18~21页。

[10]鲍立泉:《新媒介群的媒介时空偏向特征研究》,《编辑之友》2013年第9期,第58~61页。

[11]潘祥辉:《从博弈论视角看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9~64页。

[12]王斌:《从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媒介演化的空间历程与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3期,第58~67页。

[1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4388791/c5570594/content.html。

[14]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第138页。

[15]陈玉平:《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农业新技术》1984年第2期,第40~45页。

[1]张晓天、吴寒月:《怎样打赢舆论战:古今中外舆论战战法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第2页。

[2]徐颖:《信息化条件下我军舆论战的运用》,转引自《中国人民解放军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纲要学习读本》,解放军出版社,2006,第26~82页。

[3]转引自朱金平《舆论战》,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年第6期,第6~7页。

[4]吴旭:《舆论战的理论界定和基本框架》,《军事记者》2005年第1期。

[5]转引自程宝山《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基本问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第33~34页。

[6]刘燕、陈欢:《传播技术发展与舆论战的嬗变》,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第11页。

[7]王洪续:《舆论战研究》,白山出版社,2004,第66页。

[8]〔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田青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60、161、170~171、174页,序。

[9]张朝龙:《无形利刃刺破铁幕的思考——以80年代中后期美国对波兰的舆论战为例》,《理论导刊》2009年第5期,第97页。

[10]张朝龙:《舆论战中的捧杀策略——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对苏联舆论战为例》,《军事记者》2009年第4期,第43页。

[11]柯醍褚:《分析:从伊拉克战争看现代战争中的新闻舆论战》,搜狐新闻,2003年7月15日,http://news.sohu.com/91/27/news211092791.shtml。

[12]樊高月、符林国:《第一场初具信息化形态的战争——伊拉克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第148~149、149~150页。

[13]刘肖:《理智与偏见——当代西方涉华国际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第25页。

[14]刘海洋:《美国南海“舆论战”技战术意图分析及启示》,《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16年第3期,第50页。

[15]李金明:《南海仲裁案:美菲联手打舆论战》,《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3期,第26页。

[16]雷东瑞:《中国多位驻外大使就南海问题密集发声阐述中方立场》,新华网,2016年5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5/17/c_128988822.htm。

[17]李果:《南海宣传短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 我们应该让全世界都了解事实真相》,中国网·中部纵览,2016年7月26日,http://henan.china.com.cn/news/2016/0726/2964259.shtml。

[18]郑玮娜:《美国打南海“舆论战”居心叵测》,新华网,2016年6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6-06/16/c_1119055170.htm。

[19]万婧:《“伊斯兰国”的宣传》,《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10期,第101页。

[20]罗国强、张阳成:《论国际舆论对国际法的影响——兼析对解决东海南海岛屿争端的启示》,《南洋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第14页。

[21]李仲天:《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际舆论调控》,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第19页。

[22]陈一收:《美国政府舆论宣传的策略与技巧》,《理论月刊》2015年第5期,第185~188页。

[23]朱瑞博、刘芸:《智库影响力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智库运行机制》,《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10~116页。

[24]王厚全:《智库演化论——历史、功能与动力的三维诠释》,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6,第192页。

[25]李智:《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31页。

[26]叶江、甘锋:《试论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当代国际格局演变的影响》,《国际观察》2007年第3期,第58~64页。

[27]袁冰:《公关公司在大众传播中的角色与策略》,《国际公关》2008年第2期,第78~79页。

[28]孙卓:《揭秘华盛顿K街的“普京游说团”:最高入账2600万美元》,《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3月12日。

[29]李志永:《企业公共外交的价值、路径与限度——有关中国进一步和平发展的战略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2期,第98~114页。

[30]沈绿:《美国舆论战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特点及策略》,《新闻界》2005年第3期,第5~9页。

[31]乔硕功:《舆论战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第12~13页。

[32]吴贤军:《中国和平发展背景下的国际话语权构建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第217页。

[1]孙淑鸿:《汪康年新闻思想及报业活动》,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汪康年:《〈刍言报〉小引》,《刍言报》,宣统二年(1910)十月初一日。

[3]转引自金梁《近代人物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4]《“有闻必录”的流行与现代新闻观念的萌生——以〈申报〉为中心的考察(1872~1912年)》。

[5]宁树藩:《“有闻必录”考》,《新闻研究资料》1986年第1期。

[6]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三年(1911)四月二十一日。

[7]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三年四月十六日。

[8]汪康年:《汪穰卿笔记 卷三 杂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第408页。

[9]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二年(1910)十一月二十六日。

[10]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初六日。

[11]肖燕雄、卢晓:《近现代不同立场办报之人的身份认同——以梁启超、于右任、李大钊、史量才等人撰写的报刊发刊词为主的考察》,《新闻界》2017年第3期。

[12]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十一日。

[13]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三年(1911)三月初六日。

[14]《〈通报〉停闭感言》,《京报》1907年7月28日,转引自《遗卷三》,第25页。

[15]《汪穰卿先生传记》卷五·年谱四,第311页。

[16]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三年(1911)三月十六日。

[17]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三年(1911)三月初六日。

[18]汪康年:《针报》,《刍言报》,宣统三年(1911)二月二十一日。

[19]许莹:《办报干政的另一种探索——汪康年报刊思想与实践研究》,《中国书籍》2012年3月1日。

[1]《记禹航某生因奸谋命事细情》,《申报》1874年1月8日。

[2]陈镐汶:《申报与杨乃武冤案》,《新闻旧事》1991年第5期,第34~37页。

[3]《论余杭案》,《申报》1874年12月10日。

[4]《论目今要务三件》,《申报》1875年6月5日。

[5]《余杭案审结》,《申报》1877年2月16日。

[6]操瑞青:《构建报刊合法性:“有闻必录”兴起的另一种认识》,《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5期,第99~115页。

[7]《审杨氏案略》,《申报》1875年1月28日。

[8]《杨氏案略》,《申报》1875年4月12日。

[9]《刑部审余杭案》,《申报》1877年4月5日。

[10]《论覆审余杭案》,《申报》1875年8月14日。

[11]《审余杭谋夫案出奏》,《申报》1875年8月30日。

[12]《天道可畏》,《申报》1875年4月10日。

[1]李彪、何健:《社交媒体时代衍生舆情运作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第17~22页。

[2]李晚莲:《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理论探讨》2015年第6期,第149~152页。

[3]王国华、方付建:《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第70~72页。

[4]朱恒民、李青:《面向话题衍生性的微博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年第5期,第60~64页。

[5]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衍生舆情监测模型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年第3期,第51~57页。

[6]相丽玲、王晴:《信息公开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演化特征及治理机制研究》,《情报科学》2014年第4期,第26~30页。

[1]ICANN.Who Runs the Internet?(2013-02-06)[2014-12-16].http://www.icann.org/en/about/learning/factsheets/governance-06feb13-en.

[2]《〈纽约时报〉社交账号被黑发布“中美海军交战”》,新华网,http://xuan.news.cn/cloudnews/globe/20150117/2025618_c.html.

[3]《国内首个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公布典型辟谣案例》,新华网,2013年9月6日,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9/06/c_132696112.htm,浏览日期,2015年2月5日。

[4]Bertot,J.C.,Jaeger,P.T.,Hansen,D..The Impact of Polices on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Usage:Issues,Challenges,and Recommendation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2,29(1):30-40.

[5]Kaplan,A.M.,Haenlein,M..Users of the World,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Business Horizons,2010,53(1):59-68.

[6]Duggan,M.,Brenner,J..The Demographics of Social Media Users,2012,http://www.pewinternet.org/2013/02/14/the-demographics-of-social-media-users-2012/.

[7]《2018,跨境卖家不得不知的社交媒体新趋势》,http://www.sohu.com/a/217520410_298446,2018年1月18日。

[8]Taylor,M.,Haggerty,J.,Gresty,D.,Almond,P.,Berry,T..Forensic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s,Network Security,2014,2014(11):9-16.

[9]Govtech.County Experiments with Monitoring Social Media in Emergencies(2010-09-13)[2015-07-03].http://www.govtech.com/public-safety/County-Monitoring-Social-Media-Emergencies.html.

[10]钟伟军:《公共舆论危机中的地方政府微博回应与网络沟通——基于深圳“5·26飙车事件”的个案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第1期,第31~42页。

[11]孙燕:《谣言风暴:灾难事件后的网络舆论危机现象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第52~62页。

[12]Cho,D.,Kim,S.,Acquisti,A..“Empirical Analysis of Online Anonymity and User Behaviors:The Impact of Real Name Policy”,Paper presented at 2012 45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Maui,HI,USA,2012,pp.3041-3050.

[13]Cho,D..Real Name Verification Law on the Internet:A Poison or Cure for Privacy?New York,N.Y.,USA:Springer,2013:239-261.

[14]Omernick,E.,Sood,S.O..“The Impact of Anonymity in Online Communities”,in 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omputing,Washington,D.C.,USA,September 8-14,2013,IEEE Conference Publishing Services,pp.526-535.

[15]Ruesch,M.A.,M?rker,O..“Real Name Policy in e-participation”,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E-Democracy and Open Government Krems,2012,Edition-Donau-Univ.Krems,p.109.

[16]Kang,R.,Brown,S.,Kiesler,S..“Why do People Seek Anonymity on the Internet?:Informing Policy and Design”,in Proceedings of the 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New York,N.Y.,USA,2013,ACM Press,pp.2657-2666.

[17]Darpa.Social Media i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2014-07-09)[2015-07-03].http://www.darpa.mil/Our_Work/I2O/Programs/Social_Media_in_Strategic_Communication_(SMISC).aspx.

[18]罗昊:《国内图情期刊关于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及特点》,《情报杂志》2013年第5期,第43~48页。

[19]Facebook.Global Government Requests Report(2014-07-30)[2014-12-16].https://www.facebook.com/about/government_requests.

[20]Miller,C.C.Techcompanies concede to surveillance program(2013-06-07).http://www.nytimes.com/2013/06/08/technology/tech-companies-bristling-concede-to-government-surveillance-efforts.html.

[21]Charlton,A.55,000 sign twitter abuse petition after jane austen campaigner receives rape threats (2013-07-29).http://www.ibtimes.co.uk/articles/495252/20130729/twitter-abuse-petition-signatures-criado-perez-feminist.htm.

[22]Howard,C.,The Policy Cycle:A Model of Post-machiavellian Policy Making.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5,64(3):3-13.

[23]Linders,D.,From e-government to We-government:Defining a Typology for Citizen Coproduction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2,29(4):446-454.

[24]刘伟、张明新:《互联网的政治性使用与我国公众的政治信任——一项经验性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期,第90~103页。

[25]李亚妤:《互联网使用、网络社会交往与网络政治参与——以沿海发达城市网民为例》,《新闻大学》2011年第1期,第69~81页。

[26]韩运荣、高顺杰:《微博舆论中的意见领袖素描——一种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3期,第61~69页。

[27]Hoetker,G..The Use of Logit and Probit Model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Critical Issu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4):331-343.

[28]Tufekci,Z.,Wilson,C..Social Media and the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Protest:Observations from Tahrir Squar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12,62(2):363-379.

[1]乔纳森·H·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孙俊才等译,东方出版社,2009,第7页。

[2]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87、86、102页。

[3]蒋晓丽、何飞:《互动仪式理论视域下网络话题事件的情感传播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122、123页。

[4]邓飞:《复盘“罗尔事件”》,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312,2016年12月8日。

[5]乔纳森·H·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2页。

[1]颜廷、任东来:《美国新闻出版自由与国家安全——以1971年五角大楼文件案的研究为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第12、15、11页。

[2]Henkin,L.The Right to Know and the Duty to Withhold:The Case of the Pentagon Papers,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1971(2):271-280.

[3]《五角大楼文件案:新闻界的一场“了不起的胜利”》,《国际新闻界》1991年第11期,第53~56页。

[4]Rudenstine,D..Pentagon Papers Case.Recovering its Meaning Twenty Years Later,Cardozo L.Rev.1990:12.

[5]New York Times Co.v.United States,403U.S.713,729,733,716-719,742-748,758-759(1971).

[6]Halperin,M.H.,Hoffman,D.N..Top Secret: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Right to Know,New Republic Books,1977:25.

[7]Klein,A.R..National Security Information:Its Proper Role and Scope in a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Fed.Comm.LJ,1990,42:444.

[8]亨金、路易斯、邓正来:《宪政·民主·对外事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102页。

[9]王毅:《从〈纽约时报〉看西方新闻自由下的知情权》,《今传媒》2007年第11期,第40页。

[10]Nimmer,M.B..National Security Secrets v.Free Speech:The Issues Left Undecided in the Ellsberg Case,Stanford Law Review,1974:311-333.

[11]鲍勃·伍德沃德等:《美国最高法院内幕》,熊必俊等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第157、158页。

[12]Pentagon Papers,403 U.S.at 715 (Black,J.,concurring).

[13]Gaffney,Supra Note 26,at 199 (citing Pentagon Papers,403 U.S.at 719).

[14]Powledge,F..The Engineering of Restraint: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res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Public Affairs Press,1971.

[15]Hersh,S..The Price of Power:Kissinger in the Nixon White House,1983.

[16]Seymour,W.N..United States Attorney:An Inside View of“ Justice” in America Under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Morrow,1975.

[17]〔美〕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展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677页。

[18]〔美〕吉尔摩、巴伦、西蒙等:《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梁宁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第52页。

[19]New York Times Co.v.United Status,403U.S.713,758-759(1971).

[20]Herbert,N..Foerstel,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the Right to know,The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Greenwood Press,1999:118.

[21]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7:27.

[1]王少辉、高业庭:《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创新研究——以“武汉交警”政务微信为例》,《电子政务》2014年第8期。

[2]郭泽德:《政务微信助力社会治理创新——以“上海发布”为例》,《电子政务》2014年第4期。

[3]朱颖、丁洁:《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政务微信与用户的互动研究》,《新闻大学》2016年第4期。

[4]毛斌等:《新常态下政务微信的优化路径研究》,《情报杂志》2016年第8期。

[5]刘宏信:《河北省政务微信的公共服务问题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第44页。

[6]李明德、黄安、张宏邦:《互联网舆情政策文本量化研究:2009-2016》,《情报杂志》2017年第3期。

[7]Chen,Q.,Xu,X.,Cao,B.,& Zhang,W..“Social media policies as responses for social media affordances:The case of China,”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Vol.33,No.2,2016,pp.313-324.

[8]陈强:《政务新媒体研究的国际进展:议题与路向》,《情报杂志》2017年第3期。

[9]Hrdinová,J.,Helbig,N.,& Peters,C.S..“Designing social media policy for government:Eight essential elements,”May 2010,http://www.ctg.albany.edu/publications/guides/social_media_policy/social_media_policy,July 2017.

[10]Kenawy,G.S..“Social media policy in Egypt:case studies of three ministries,”February 2015,http://dar.aucegypt.edu/handle/10526/4280,July 2017.

[11]Kenawy,G.S.S..“Developing Social Media Policy for Public Agencies in Egypt,”IAFOR Journal of the Social Sciences,Vol.2,No.1,2016,pp.1-14.

[12]Chen,Q.,Xu,X.,Cao,B.,& Zhang,W..“Social media policies as responses for social media affordances:The case of China,”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vol.33,no.2,2016,pp.313-324.

[13]Mergel,I.& Greeves,W..Social Media in the Public Sector Field Guide: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and Policies,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Wiley,2012,p.109-129.

[14]Zimmer,C.G..“Social Media Use in Local Public Agencies:A Study of California's cities,”Master thesis of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Sacramento,2012,http://www.csus.edu/ppa/thesis-project/bank/2012/Zimmer.pdf,July 2017.

[15]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Examining state social media policies:Closing the gaps,”2013,http://www.nascio.org/publications/documents/NASCIO_2013SocialMediaIssueBrief,July 2017.

[16]K?seo?lu ?.& Tuncer A..Designing Social Media Policy for Local Government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Sobaci M.(eds) .Social Media and Local Gove-rnments,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l.15,Springer,Cham,2016,p.23-36.

[17]Bennett,L.V.,& Manoharan,A.P..“The Use of Social Media Policies by Us Municipal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40,No.4,2017,pp.317-328.

[18]El Ouirdi,A.,El Ouirdi,M.,Segers,J.,& Pais,I..“Institutional Predictors of the Adoption of Employee Social Media Policies,”Bulletin of Science,Techno-logy & Society,Vol.35,No.5-6,2015,pp.134-144.

[19]Berry F.S.& Berry W.D.,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Models in Policy Research,P.A.Sabatier (ed.),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2nd ed.Boulder:West-view Press,2007,pp.223-260.

[20]王昉荔:《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应用比较及发展策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21]杜秀丽:《浅析政务微信的可持续性》,《管理观察》2014年第32期。

[22]陈海春等:《政务微信对传统政务模式的改造研究——以“广州公安”政务微信为例》,《现代情报》2015年第5期。

[23]陈强、曾润喜:《政府视角与公众视角:中国政务新媒体研究的议题与路向》,《情报杂志》2017年第4期,第141~145页。

[24]Holsti,O.R..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Reading,Mass.Addison-Wesley Pub.Co.,1969,pp.137-141.

[25]清华大学新闻研究中心:《2014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报告》,2014年11月26日,http://mat1.gtimg.com/city/report/2014media.pdf。

[26]李冠辰:《我国“微政务”管理问题研究——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为例》,《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27]张志安、罗雪圆:《政务微信的扩散路径研究——以广东省市级以上政务微信为例》,《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7期。

[28]Ma,L..“Diffusion and Assimilation of Government Microblogging: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Public Management Review,Vol.16,No.2,2014,pp.274-295.

[29]Berry,F.S.& Berry,W.D..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Models in Policy Research,in P.A.Sabatier (ed.)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2nd,ed.Boulder:West-view Press,2007,pp.223-260.

[30]Ma,L.,“Diffusion and assimilation of government microblogging: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Public Management Review,Vol.16,No.2,2014,pp.274-295.

[31]刘伟:《学习借鉴与跟风模仿——基于政策扩散理论的地方政府行为辨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2]匡文波:《如何拆掉政务微信中的官民“隔心墙”》,《人民论坛》2016年第12期。

[1]马为公、罗青:《新媒体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晨郁:《细分服务:媒体成功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关键——从都市快报官方微信说起》,《中国记者》2016年第4期,第96~98页。

[3]洪海娟、卢振波:《基于微信的高校图书馆品牌营销现状与策略研究》,《现代情报》2014年第5期,第95~99页。

[4]付振珍:《微信公众订阅号的内容营销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3年第5期,第191~192页。

[5]孙翔:《新闻类微信公众平台对网络热点事件的推送内容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7期,第356页。

[6]马佳明:《微信平台传播内容分析》,《新西部旬刊》2015年第3期,第93页。

[7]Thong Jony,C.Shanto Iyengar.Is Anyone Responsible? 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Chicago,Il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American Journa-lism,2016(3-4),pp.120-121.

[8]王亚茹:《纸媒微信公众号“热”中的“冷”思考》,《中国记者》2016年第4期,第98~99页。

[9]胡芬、余纯、李治样:《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微信营销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5期,第100~104页。

[10]周玉兰:《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及问题对策探析——以传统广电媒体微信公众号为例》,《中国出版》2016年第3期,第32~34页。

[11]张飞飞:《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情报探索》2016年第2期,第131~134页。

[12]张燕、陈思思:《传统新闻媒体转战社交媒体的内容运营策略——对澎湃新闻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析》,《出版科学》2016年第4期,第53~56页。

[13]赵新菊:《地方法治类微信内容分析及建设》,《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2期,第66~67页。

[14]《2016年度微信公众号数据洞察报告》,知识库,2017年3月2日,http://www.useit.com.cn/thread-14697-1-1.html。

[15]Hye-Jin,Tnomas & Jehoon,Source Credibility in Social Judgment:Bias,Exper-tise,and the Judge's point of View.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3(1),p.48.

[16]Lombard,Snyder-Duch,& Bracken.Public Attitudes Toward Persons with Mental Illness.Health Affairs,2003(3),pp.186-196.

[17]Archana Krishnan,Media celebrities and public health:Responses to“Magic”Johnson's HIV disclosure and its impact on AIDS risk and high-risk behaviors.Health Communication,2011 (4):345-370.

[18]Acar,Depictions of Mental Illness in Print Media:A Prospective National Sample,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5),pp.697-700.

[19]Kramer & Winter,Digital house calls:US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Online Media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 Healthcare,2008(4),pp.187-196.

[20]Elsamari Botha,Mass media,“monsters” and mental health clients:the need for increased lobbying,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2013 (4),pp.315-321.

[21]Mignon Reyneke,The Portrayal of Mental Illness on Prime-time Television,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13(3),pp.289-302.

[1]金兼斌:《数字鸿沟的概念辨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第75~79页。

[2]胡鞍钢、周绍杰:《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第5~12页。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6/08/03。

[4]信息化研究部:《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6》,http://www.sic.gov.cn/News/250/6362.htm.2016/11/27。

[5]李苓:《中国西部城乡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使用研究》,《中国出版》2013年第19期,第64~68页。

[6]陈峻俊:《发展传播学视角下鄂西民族地区互联网策略研究——基于鄂西巴东县、鄂中沙洋县比较调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1期,第147~150页。

[7]高卫华、杨兰、陈晨:《新媒介背景下民族地区手机传播功能研究——以湖北恩施市与鹤峰县实地调研为个案》,《当代传播》2013年第4期,第67~71页。

[8]庄晓东、高云:《少数民族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第134~140页。

[9]金玉萍、王婧:《维吾尔族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第67~71页。

[10]《中华民族概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http://www.seac.gov.cn/col/col110/index.html2016/11/27

[11]李亚妮、谭琳:《网络资源的利用——信息时代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表征》,《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论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14,第246~260页。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_51631.htm。

[2]数太奇微信公众号,http://mp.weixin.qq.com/s/6cMDhdyO8dVRY EwBboakxA。

[3]《企鹅智酷发布最新版〈微信数据化报告〉用户中企业职员占比高达40.4%》,http://www.9k9k.com/chanyesj/18069.html。

[4]《人民网研究院推出〈2016年中国媒体融合传播指数报告〉》,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6/1220/c192370-28964256.html。

[5]刘明华等:《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Ace:《关于水木开站的准确时间》,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cle/sysop/65975?p=1#a0.

[2]KCN:《关于本站定位的一些说明》,http://m.newsmth.net/article/Advice/54?p=1.

[3]Abercrombie,N.,Longhurst,B.J..Audiences: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Sage,1998.

[4]何显明:《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功能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98~104页。

[5]孙秀蕙:《大众传播与社区意识:社区公众特质初探》,中华传播学会1997年年会暨论文研讨会,1997。

[6]Rheingold,H..The Virtual Community: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IT Press,2000.

[7]Anderson,B..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Verso Books,2006.

[8]谢静:《传播的社区:社区构成与组织的传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第3页。

[9]白淑英:《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卷第3期,第89~96页。

[10]Guo,L.,Vu,H.T.,Mccombs,M.An Expanded Perspective on Agenda-Setting Effects.Exploring the Third Level of Agenda Setting,Revista de Comunicación.2012,p.11.

[11]王晓华:《媒体议题与公众议题: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第32~36页。

[12]蒋忠波、邓若伊:《国外新媒体环境下的议程设置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6期,第39~45页。

[13]徐宁:《BBS与报纸之间的议题互动探讨——以“芙蓉姐姐”为个案》,《新闻界》2005年第6期,第118~120页。

[14]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第13~25页。

[15]谢新洲:《“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中国记者》2004年第2期,第76~77页。

[16]高宪春、解葳:《从“消极沉默”到“积极互动”:新媒介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效应》,《新闻界》2014年第9期,第43~50页

[17]申琦:《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公共议题管理》,《现代传播》2010年第10期,第52~56页。

[18]史安斌:《从富士康事件看“议题管理”》,《国际公关》2010年第4期,第10页。

[19]唐纳德·肖、K.里斯·瓦高、张燕等:《媒体与社会稳定:受众如何创造可以挑战权威的个人化社区》,《新闻大学》2014年第6期,第16~23页。

[2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第37页。

[21]http://news.163.com/rank/.

[1]Lasorsa,Dominic L.,Seth C.Lewis,and Avery E.Holton.2012.“Normalizing Twitter:Journalism Practice in an Emerging Communication Space.”Journalism Studies 13 (1):19-36.doi:10.1080/1461670X.2011.571825.

[2]Gil de Zuniga,Homero,Seth C.Lewis,Amber Willard,Sebastian Valenzuela,Jae Kook Lee,and Brian Baresch.2011.“Blogging as a Journalistic Practice:A Model Linking Perception,Motivation,and Behavior.”Journalism 12 (5):586-606.doi:10.1177/1464884910388230.

[3]Singer,Jane B.2005.“The Political J-blogger:‘Normalizing' a New Media Form to Fit Old Norms and Practices.”Journalism 6 (2):173-198.doi:10.1177/1464884905051009.

[4]Opgenhaffen,Michael,and Harald Scheerlinck.2014.“Social Media Guidelines for Journalists: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ense and Nonsense among Flemish Journalis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ICA Conference 2014,Seattle,WA,May 22-26.

[5]Singer,Jane B.2007.“Contested Autonomy:Professional and Popular Claims on Journalistic Norms.”Journalism Studies 8(1):79-95.doi:10.1080/14616700601056866.

[6]Coddington,Mark.2013.“Normalizing the Hyperlink:How Bloggers,Professional Journalists,and Institutions Shape Linking Valu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ICA 2013 Conference,London,June 17-21.

[7]Zelizer,Barbie,and Stuart Allan.2010.Keywords in News & Journalism Studies.New York:OpenUniversity Press.

[8]Rainie,Lee,and Barry Wellman.2012.Networked:The New Social Operating System.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9]Hermida,Alfred.2010.“Twittering the News:The Emergence of Ambient Journalism.” Journalism Practice 4 (3):297-308.doi:10.1080/17512781003640703.

[10]李蕾、强月新:《中国微博意见领袖概述》,《东南传播》2012年第10期,第16~18页。

[11]白静:《新闻记者社会化媒体行为准则:中国媒体,路透社和AP的比较研究》,《记者月刊》2014年第12期,第26~31页。

[12]周葆华:《从后台到前台: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可视化》,《传媒与社会》2013年第25期,第35~71页。

[13]Yu,Haiqing.2011.“Beyond Gatekeeping:J-blogging in China.”Journalism 12 (4):379-393.doi:10.1177/1464884910388229.

[14]《记者圆桌会议讨论:私人和公共微博的规范与责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6/15/c_112207480.htm,浏览日期,2013年7月25日。

[15]Tong,Jingrong.2013.“Weibo Communication and the Epistemic Authority of Chinese Journalism:A Case Study of the 2011 Wenzhou High-speed Train Incid-ent.”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5:73-101.

[16]苏英、张晓丹、张志安:《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7]Chan,Ying.2011.“Chinese Journalists Circumvent Government's Tight Restrixc-tions.”Nieman Reports 65 (1):53-57.

[18]Pan,Zhongdang,and Lu,Ye.2003.“Localizing Professionalism:Discursive Practices in China's Media Reforms.”Chinese Media,Global Context,edited by Chin-chuan Lee,210-231.London:Routledge.

[19]潘忠党:《在线新闻符合传统新闻:中国记者如何评价新闻网站的信誉》,《新媒体与社会》2006年第6期,第925~947页。

[20]Lee,Chin-Chuan.2004.“The Conception of Chinese Journalists:Ideological Convergence and Contestation.”Perspectives 16 (1):1-23.

[21]张世新:《中国记者有什么错?通过北京青年报的案例探讨我国的新闻伦理问题》,《大众传媒伦理》2009年第24期,第173~188页。

[22]Plumb,John H.1983.“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eisure.”In The Birth of a Consumer Society,edited by N.McKendrick,J.Brewer,and J.H.Plumb,265-285.London:Hutchinson.

[23]Cohen,Jacob.1968.“Weighed Kappa:Nominal Scale Agreement with Provision for Scaled Disagreement or Partial Credit.”Psychological Bulletin 70 (4):213-220.doi:10.1037/h0026256.

[24]李剑桥:《浅析我国报纸记者微博的使用状况》,《今传媒》2013年第1期,第98~100页。

[25]Margolis,Michael,and David Resnick.2000.Politics as Usual:The Cyberspace Revolution.Thousand Oaks,CA:Sage.

[26]Hester,Joe B.,and Elizabeth Dougall.2007.“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ed Week Sampling for Content Analysis of Online New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4 (4):811-824.doi:10.1177/107769900708400410.

[1]We are Social:《2015年全球数字、社交和移动调查报告》.(2015-01-26),http://www.199it.com/archives/324011.html。

[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2016-06-13),http://sanwen8.cn/p/15dtCTW.html。

[3]《中国玉林狗肉节,一场举世关注的冲突》(2015-06-22),http://blog.sina.com.cn/s/blog_7ad4ccc50102vvdw.html。

[4]陈燕慧:《微博用户的自我呈现和影响力分析》,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推特关注上限从2000人调整至5000人》(2015-10-29),http://tech.huanqiu.com/internet/2015-10/7867202.html。

[6]赵文兵、朱庆华、吴克文、黄奇:《微博客用户特性及动机分析——以和讯财经微博为例》,《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年第2期。

[7]相德宝:《国际自媒体涉华舆情现状传播特征及引导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1期。

[8]相德宝:《自媒体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2011年第11期。

[9]肖薇:《Twitter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劣势分析》,《中国报业》2010年第10期。

[10]《全球社交网络用户分布图 “推特”有多流行一目了然》(2011-07-19),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07/19/c_121688989.htm。

[11]尹汉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求是》2013年第18期,第32~34页。

[12]陈力丹、霍仟:《互联网传播中的长尾理论与小众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1]皮磊:《西方媒体视角下的中非经贸关系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第42~43页。

[2]高岸明、徐小丹、倪海涛:《“走出去”中国企业开展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第56页。

[3]林如鹏、刘佩:《“一带一路”愿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形象传播的危机沟通策略》,《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第11~12页。

[1]闫彦:《日剧与日本文化精神内涵的表达》,《经济师》2009年第9期,第30~31,34页。

[2]沈斌:《论日剧〈昼颜〉的创作视角及价值取向》,《电影文学》2015年第6期,第158~160页。

[3]张欣慧:《日本物哀文化的现代表达及传播——以日剧〈昼颜〉为例》,《新闻传播》2015年第19期,第109~110页。

[4]胡彤:《全媒体时代下日剧传播面临的困境》,《科技风》2014年第18期,第193页。

[5]杨杰、徐晓:《日剧在中国传播的现状和启示》,《当代电视》2016年第9期,第45~46页。

[6]惠晓婧:《中国当代大学生“日剧迷”日剧接触行为的传播学考察》,山东师范大学,2010,第42页。

[7]萨默瓦、波特、闵惠泉:《跨文化传播》(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华夏出版社,2003。

[9]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张昆、徐琼:《国家形象刍议》,《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第11~16页。

[11]范红:《国家形象的多维塑造与传播策略》,《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141~152,161页。

[12]王馨毓:《在华传播美剧中的美国国家形象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3]胡倩:《动漫与国家形象——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Lee,J.A.Colours of love: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J].Don Mills,Ontario:New Press,1973,p.59.

[15]Hofstede,G.Cultures Consequenc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