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1

生活性消费、经济增长与消费伦理嵌容图书

Living Consumption, Economic Growth and Consumer Ethics

SSAPID:101-9776-2677-20
ISBN:978-7-5201-3031-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核心在于以伦理视角审视现行消费的合宜性,揭示西方消费理论的伦理欠缺,穷举消费违背伦理众象,明确合宜性消费范围扩展及动力提升的路径;研判违背伦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不足,界定出合宜性消费作为“首驾马车”拉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发展出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力提升理论及对应的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孙世强
编 辑:张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研究消费范围界定

   二 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本需求

   三 社会体现对消费合理性的关注

   四 中国消费现状

    (一)最终消费支出额度不断增大

    (二)消费能力体现出“两个低于”特征

    (三)消费“双二元”结构及结构失衡

    (四)消费制度的伦理含量彰显不同的消费效应

    (五)消费违背伦理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 理论价值

    1.构建系统的消费发展理论

    2.校正并修订西方消费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3.创立伦理与消费嵌融的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理论

   二 实际应用价值

    1.诊断现代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内隐症候

    2.确立了非对称性消除的有效嵌融规制体系,包括经济政策、制度刚性强化机制及文化转换机制等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安排与前提假设

   一 研究内容

    (一)内容结构

    (二)技术路线及内容逻辑安排

   二 研究方法

    1.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

    2.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方法

    4.多学科方法综合

   三 前提假设

    1.消费伦理本质要求

    2.消费伦理作用经济增长目标

    3.以人为本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消费伦理嵌融缘起

   一 可持续经济增长需要消费伦理因子驱策

   二 基于社会发展看待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的天然统一

    1.奢侈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有益论

    2.节欲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有益论

  第二节 可持续消费——消费与伦理结合的模式探讨

   一 国外研究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与实践考察

   二 国内研究可持续消费的理论与实践

   三 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经济增长关系

  第三节 消费伦理对经济增长动力保证的价值研究

   一 消费伦理支撑可持续经济增长动力保证的工具价值及评论

   二 消费伦理作为道德资本(社会资本)可有效提升消费质量

 第三章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与消费伦理的动态拟合

  第一节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的提出、分歧与归一

   一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需求

   二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源起

    (一)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1.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起源

     2.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弊端

    (二)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

     1.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提出

     2.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无法持续

    (三)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必然选择

     1.消费主导型经济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

     2.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必须依靠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力

     3.现阶段实现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是扩大消费

   三 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是消费

    (一)实证检验:动态分析“三匹马”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二)定量分析“三匹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

   四 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认同存在的诸多分歧及认识趋同

    (一)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认同存在的诸多分歧

     1.经济增长动力选择分歧

     2.差异化消费伦理对经济增长效用分歧

    (二)认识趋同:倡导合理消费

  第二节 消费、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融合的必要性

   一 消费主义的目的倾向

   二 消费主义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践困惑伦理原因

  第三节 消费、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嵌融

   一 德国的消费、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

    (一)收入与物价稳定为居民消费需求层次的稳步提升奠定基础

     1.工资收入伴随劳动生产率增长

     2.政策保证消费与生产协调发展

     3.政府引导需求域扩展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免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二)倡导质量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三)约束生产者,引导消费者,保证消费质量

    (四)完善质量消费的监督与执行机制

    (五)政府注重消费发展意识培养

     1.培养消费者消费主权意识

     2.政府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3.利用消费者组织、团体和企业培养消费者消费意识

   二 日本消费、消费伦理与经济增长

    (一)日本消费文化的变迁与消费伦理的演变

    (二)走节约型消费之路,促进经济增长

     1.政府社会性消费支出体现出高绩效

     2.引导居民质量消费

    (三)构建违背消费发展的社会纠错机制

     1.较为完善的征信制度

     2.项目环评制度

     3.日常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第四章 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功能变异的病象观察

  第一节 消费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增长背离消费伦理

   一 金钱至上的“拜金”消费盛行

   二 精神消费的颓废

   三 “跟风”消费突出,社会浮躁情绪加重

   四 “符号”消费主流化,社会价值观扭曲

   五 “面子”消费严重,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六 政府社会性消费支出绩效低

  第二节 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畸形化分析

   一 病态消费下的经济增长与人本需要相背离

   二 病态消费下经济增长与人类信仰相背离

   三 病态消费下经济增长与生态学理念相背离

  第三节 病态消费下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冲击

   一 环保消费意识缺失难以保证可持续经济增长

   二 消费信仰缺失的经济增长背离人本目的

   三 消费结构失衡的经济增长有悖社会和谐

 第五章 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紊乱的病因诊断

  第一节 消费文化导向扭曲

   一 早期节俭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

   二 奢侈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

   三 适度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 消费伦理维度下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一 经济增长理论“症疴”——消费伦理因子缺失

    (一)消费伦理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融合的客观性评析

    (二)凯恩斯经济增长理论对消费伦理的忽略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淡化了消费和消费伦理

    (四)索洛模型忽视消费和消费伦理因子

    (五)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消费伦理的分离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具有合宜性消费倾向

     2.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注重消费结构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注重政府社会性消费支出的作用

   二 居民消费决策理论的消费伦理因子缺失

    (一)居民消费理论沿革

     1.萌芽阶段

     2.奠基阶段

     3.成型阶段

     4.发展阶段

    (二)居民消费决策理论的伦理评价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哲学基础的背离

   一 “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单一倾向

   二 “生产”核心和“消费”核心的极化

   三 人的生存目的与实现手段的背离

  第四节 消费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分离

  第五节 政府供给消费伦理公共产品不足

   一 消费伦理是公共需求

    (一)消费伦理上升为公共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消费伦理来自哲学层面正义思想提升,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三)消费伦理是现代社会的公共产品

   二 消费伦理供给不足原因分析

  第六节 非公经济治理不足导致分配伦理和消费伦理缺失

   一 私有资本属性发挥天然具有违背分配伦理的倾向

    1.资本属性使然

    2.文本角度下看待非公平分配是资本属性最大化发挥的关键机理

    3.“森林法则”机制与分配伦理相冲突

   二 资本属性发挥破坏消费伦理

 第六章 消费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动力保证的理论指导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的消费伦理观

   1.生产与消费

   2.分配与消费

   3.交换与消费

   一 文本意义上的马克思消费伦理思想内涵

    (一)注重人本消费是马克思消费伦理的核心

    (二)实现人的立体消费是马克思消费伦理目标

    (三)马克思消费伦理研究的方法论保证在于动态演进的互适性

     1.第一维度: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2.第二维度:资本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消费伦理是否科学的内容保证——“关系标准”

    (五)制度变革是马克思消费伦理目标的实现方式

   二 马克思消费伦理观的现代意义

    1.消费伦理指导消费实践的效力取决于各种约束

    2.将中性或正外部效应作为消费伦理作用效力的导向

    3.注重并提升超经济强制对消费伦理的保证效应

  第二节 现代消费伦理原则的凝练与归一

   一 曼德维尔悖论与消费伦理原则本质要求的新悖论

   二 规制消费秩序客观需要消费伦理原则

    (一)消费伦理原则具有微观内在自律功能

    (二)消费伦理原则具有外在宏观约束功能

   三 现代消费伦理原则何以凝练为单一的外部效应原则

    (一)现行消费伦理原则体系调节消费关系的能力弱化

    (二)外部效应原则是对消费主义伦理原则的批判与矫正

    (三)外部效应原则包含着消费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

   四 消费的外部效应如何升华为现代消费伦理原则

    (一)外部效应原则具有规制消费的工具价值

     1.外部效应原则可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选择工具,也可作为消费主体消费程度的技术性评判工具

     2.外部效应原则是消费主体缩减消费成本,刺激和提高消费效应最大化的工具

     3.消费的外部效应也是配置社会资源,制订消费政策的工具

    (二)外部效应原则具有资本价值

    (三)外部效应原则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五 确立规范消费的外部效应范式

  第三节 消费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增长的实践拓展

   一 价值维度:正确对待“两种矛盾”和“一个结合”

    (一)消费态度上要正确看待节约消费与过度消费的矛盾

    (二)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的矛盾

    (三)消费结构要实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结合

   二 消费内涵维度:实现三种因子要素的统一

    1.消费的经济性、生态性和公正性统一原则

    2.经济性、生态性和公正性相统一的现代消费内涵

   三 创新维度:技术创新与消费边际扩展相结合

 第七章 经济增长的合宜性消费动力保证策略

  第一节 解除消费压抑推动经济自然增长

   一 解除消费压抑的现行对策及其评价

    (一)解除消费压抑的现行对策

    (二)解除消费压抑的现行对策评价

   二 解除消费压抑的本源性对策的提出

    (一)积累和消费比例的动态合宜

    (二)体现“国民平等”待遇,提升农村消费支出水平

    (三)摆正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关系

  第二节 给消费主义加上条件

   一 共生消费——本体论诉求

   二 中性及正外部性消费——实现本体论诉求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改变人性结构——唯一实现消费正义的隐性路径

   一 经济人性正义化与消费正义

    (一)经济人性正义化含义

    (二)经济人性正义化是消费社会的公共需求

   二 消费正义是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理想动力器”

   三 消费正义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一)消费正义内含物理意义上的动力机制

    (二)消费正义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重发展机制

    (三)消费正义矫正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

   四 构建消费正义工程

  第四节 发挥宗教导向功能——净化非伦理性消费

   一 宗教作用于消费的机理

    1.宗教能够传导合宜性消费意识

    2.宗教可净化非伦理消费

    3.宗教可形成自我消费约束

   二 宗教归属于消费并具有扩展消费的效用

    1.宗教本身属于消费

    2.宗教扩展消费内容

  第五节 拓展消费伦理约束下的新消费增长点

   一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一)农村居民消费空间扩展的基础

     1.农村居民正在面向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阶段

     2.农村居民消费空间扩展的现实基础

    (二)农村居民消费空间扩展的切入点

     1.农村居民消费空间扩展的可能性分析

     2.农村居民消费热点选择

    (三)农村居民消费的伦理研判

   二 信息消费扩展空间巨大

    1.居民信息产品的拥有量显著增加

    2.居民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强劲与通信服务费用支出大幅增加

    3.网络消费、新产品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了消费的增长

   三 银发消费发展前景广阔

   四 提升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

    (一)文化消费缺口较大

    (二)教育消费发展空间广阔

     1.家庭教育消费——一般家庭的必要支出

     2.国家教育消费不断增加

     3.教育消费潜力巨大

     4.抑制教育消费因素和扩展消费对策

    (三)健康养生消费日趋成为亮点

    (四)绿色消费是趋向社会发展的方向

    (五)新能源消费是消费必然发展方向

    (六)智能消费是消费的必然发展趋势

    (七)娱乐消费潜力巨大

    (八)旅游消费发展势头迅猛

    (九)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序

本研究核心在于以伦理视角审视现行消费的合宜性,揭示西方消费理论的伦理欠缺,穷举消费违背伦理众象,明确合宜性消费范围扩展及动力提升的路径;研判违背伦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不足,界定出合宜性消费作为“首驾马车”拉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发展出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力提升理论及对应的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

[1]迟福林:《消费主导——经济转型大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2]刁永祚:《论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

[3]周景彤:《中国:消费主导型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国际金融》2010年第8期。

[4]刘进军、伏竹君:《试论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5]黄少安、孙涛:《非正规制度、消费模式和代际交叠模型——东方文化信念中居民消费特征的理论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6]韩瑞春:《城镇居民人均全年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探讨》,《商业时代》2012年第14期。

[7]赵国阳:《我国财政消费性支出规模实证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9期。

[8]黄娟:《基于人性需要视角的中国消费潜力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9]雷雅涵:《三公消费的监督与预防腐败》,《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第12期。

[10]王业兴:《中外“三公消费”治理的借鉴意义》,《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1]叶勇、刘敏:《从非合理性三公消费探讨公职人员消费伦理》,《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2]沃夫冈·拉茨勒:《奢侈带来富足》,中信出版社,2003。

[13]〔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4]〔美〕罗伯特·弗兰克:《奢侈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15]马岩、王旭梅、林文诗:《可持续消费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16]贺爱忠、宋友:《西方经济学界可持续消费研究综述》,《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5期。

[17]杜延军:《可持续性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生态经济》2013年第8期。

[18]香小敏:《消费社会的危机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9]侯远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问题》,《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20]闻潜:《关于健康文明消费模式的理论探讨》,《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

[21]周殿昆:《中国“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国家消费模式的合理选择》,《消费经济》2006年第5期。

[22]张长元:《消费模式的演替》,《生态经济》2001年第1期。

[23]〔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

[25]〔法〕让·波德里亚:《符合政治经济学批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6]陈卫星:《批判者博德里亚》,http://www.gmw.cn/content/2007-04/07/content_794237.htm,2007。

[27]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28]叶海云:《试论流动性约束、短视行为与我国消费需求疲软的关系》,《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29]胡坚、钱宥妮:《中国消费者短视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0]杜卫华:《经济增长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吗?——对近20年来中国数据的经验透视及解释》,《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31]刘树成:《政府有责任,平抑市场经济剧烈波动》,http://npc. People.Com.cn/GB/28320/116286/116599/6984768.html,2008.

[32]刘树成:《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靠什么》,http://theory. workercn. cn/246/201311/12/131112072810016.shtml,2013。

[33]刘福森、郭玲玲:《消费主义霸权统治的生存论代价》,《人文杂志》2005年第4期。

[34]C·格鲁特尔特:《社会资本在发展中的作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5]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36]张曙光:《经济学(家)如何讲道德?——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读书》1999年第1期。

[37]袁富华:《消费压抑、增长失衡及对策》,《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6期。

[38]李通屏:《有效消费制度命题与刺激消费的效果评价》,《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9]王小锡:《论道德的经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40]万俊人:《论市场经济的道德维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1]甘绍平:《论消费伦理——从自我生活的时代谈起》,《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2]王玉生、陈剑旄:《关于节俭与消费的道德思考》,《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1期。

[43]周中之:《消费的伦理评价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

[44]周平之:《金融危机下中国消费伦理的反思》,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2009。

[45]魏杰:《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与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都不可取》,《理论前沿》2009年第5期。

[46]刘沛生:《浅析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产生及其弊端》,《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4期。

[47]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48]颜海林、欧阳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财政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62期。

[49]史言信:《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与分析》,《当代财经》2009年第6期。

[50]瞿华、夏杰长、马鹏:《我国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基于1978~2010年数据》,《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3期。

[51]李占兵:《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0期。

[52]庞秋菊、张彭松:《艾伦·杜宁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反思》,《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3]刘长明、苏宝梅:《对节欲的伦理解读与经济评价》,《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3期。

[54]孙春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分析》,2012中韩第20次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集,2012。

[55]程秀波:《关于消费伦理的几个问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6]李润思:《论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商业时代》2009年第23期。

[57]蒋建国:《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演变与反思》,《消费经济》2005年第6期。

[58]张文伟:《美国“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9]蔡铭:《浅析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就业与保障》2011年第7期。

[60]周国梅、任勇:《德国的循环经济:从垃圾经济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体系》,《世界环境》2007年第1期。

[61]于文武:《德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特征及经验借鉴》,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2011),2011。

[62]林喆:《德国环保:政府责任与公民参与》,http://theory. people.com.cn/GB/49154/49156/3624954.html,2005。

[63]陈治东:《联邦德国的消费者保护法及消费者组织》,《德国研究》1994年第2期。

[64]唐书祺:《战后日本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西南大学,2013.

[65]孙章伟:《日本扩大内需消费的制度安排研究》,《日本学刊》2012年第2期。

[66]喻卫斌:《90年代以来日本的消费调控及其启示》,《当代亚太》2001年第11期。

[67]袁仕正、杜涛:《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消费革命》,《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

[68]肖翔、张昕:《浅议日本社会消费和消费对策的演变与启示》,《消费经济》2012年第6期。

[69]鲁捷:《日美两国生活消费模式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北方经济》2006年第5期。

[70]矫学成、邱传毅等:《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第6期。

[71]梁达:《十二五期间应大力构建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12期。

[72]姜彩芬:《面子与消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3]亚当·斯密:《国富论》,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74]李颖:《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文化传统反思》,《理论导刊》2013年第9期。

[75]张和平:《从人的生命本质看文化的文饰功能》,《浙江学刊》2000年第1期。

[76]胡淑珍:《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选择》,《经济学家》1999年第6期。

[77]胡金林:《论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制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78]赵玲:《消费合宜性的伦理底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9]孙卫华:《个体消费伦理初探》,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80]何小青:《消费伦理研究》,三联书店,2007。

[81]马振远:《关于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哲学分析》,《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3期。

[82]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团结出版社,2003。

[83]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

[84]陈晓云:《外部效应的价值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社会心理学》2001年第1期。

[85]罗能生:《市场经济、道德权利与产权伦理》,《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2期。

[86]农村消费问题课题组:《关于农村消费的现状及政策建议》,《财贸经济》2007年第2期。

[87]梁达:《信息消费有望成为消费增长点》,《中国财政》2012年第11期。

[88]证严上人:《人生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89]卢风:《论消费主义价值观》,《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6期。

[90]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91]杨春学、朱立:《关于积累与消费比例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8期。

[92]孙世强:《完整人性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3]孙世强:《立足于生活消费视角,研究文本意义上的马克思消费伦理体系及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9期。

[94]孙世强、程海荣:《外部效应原则:现代消费伦理原则的凝练与归一》,《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第2期。

[95]孙世强:《“制度人”假设与制度功能性分析》,《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96]孙世强:《日本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经验及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14年第2期。

[97]孙世强:《提升社会福祉的软实力因素:人性优化程度》,《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第3期。

[98]孙世强、王斌、王辉:《经济正义:财政职能扩展研究》,《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99]樊纲、王小鲁:《消费条件模型和各地区消费条件指数》,《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00]龚天平:《伦理管理:当代企业伦理的践行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101]康秋红:《对可持续性消费的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02]冯庆旭:《生态消费的伦理向度》,《哲学动态》2015年第2期。

[103]温兴祥:《失业、失业风险与农民工家庭消费》,《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

[104]潘蒙红:《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和国民消费的关系》,《当代经济》2016年第4期。

[105]胡德鑫:《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基于1996~2014年的数据》,《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第9期。

[106]王雪琪、赵彦云、范超:《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及趋势研究》,《统计研究》2016年第2期。

[107]赵昕东、王小叶:《食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家庭消费与福利影响研究——基于EASI模型》,《财经研究》2016年第3期。

[108]尚昀、臧旭恒:《家庭资产、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东岳论丛》2016年第4期。

[109]何兴强、史卫:《健康风险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

[110]李涛、陈斌开:《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

[111]武新乾、司福宁、田萍:《基于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人关系的区域差异性实证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16年第4期。

[112]封福育:《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来自CGSS2010的经验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113]曹普桥、李冰枫:《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门槛效应》,《社会保障研究》2015年第4期。

[114]解垩:《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瞄准效率及消费效应》,《经济管理》2016年第9期。

[115]余玲铮:《中国城镇家庭消费及不平等的动态演进:代际效应与年龄效应》,《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6期。

[116]林晓珊:《制度变迁与消费分层:消费不平等的一个分析视角》,《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7]魏杰、汪浩:《新常态下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兼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0期。

[118]靳涛、陶新宇:《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如何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基于中国转型式增长模式对消费影响的探究》,《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1期。

[119]朱广华、陈万明:《居民教育、收入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6期。

[120]宋建:《不同收入阶层消费之间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讨》2017年第3期。

[121]袁乐平:《广义消费论:消费非饱和性与生产过剩悖论解析》,《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122]刘东皇、杜宇玮:《新常态下中国消费成长: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当代经济管理》2017年第8期。

[123]《尚书》,洪镇涛译注,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124]《孟子》,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

[125]《荀子》,方勇、李波译注,中华书局,2011。

[126]徐翠兰:《墨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127]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青岛出版社,2005。

[128]毛泽东:《勤俭办社》,农业出版社,1973。

[129]梁运华:《管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

[131]〔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1。

[13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

[133]中名生隆:《日本的社会资本》,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1998。

[134]日本大藏省理财局国有资产综合科:《国有资产六法》,日本财团法人大藏财务协会,1997。

[135]大喜多武男:《公有财产管理实务——取得、管理、处理的实际》(第二次修订版),日本学阳书房,1988。

[136]牧野俊崇、円满隆平:《社会资本改革动向——从经营的视角研究国有资产的管理》,日本建筑学会研究文集,2011。

[137]纪念论文集刊行委员会:《行政与国民的权利》,日本法律文化社,2011。

[138]市町村要览编集委员会:《全国市町村要览》,日本第一法规,2011。

[139]〔美〕迈克尔·J.桑德尔:《金钱不能买什么》,中信出版社,2012。

[140]〔美〕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华夏出版社,1987。

[14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42][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1994。

[144]〔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关于国民收入增长理论》,1928。

[145]〔德〕阿图尔·叔本华:《人性的得失与智慧》,华夏出版社,2004。

[146]〔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九州出版社,2007。

[147]〔美〕乔治·恩德勒:《国际经济伦理挑战与应对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8]〔美〕赫伯特·金迪斯、萨缪·鲍尔斯:《人类的趋社会性及其研究——一个超越经济学的经济分析》,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149]〔美〕芭芭拉·赫尔曼:《道德判断的实践》,东方出版社,2005。

[150]Balihar Sanghera,“Everyday Morality in Families and A Critique of social capital:an investigation into moral judgements,responsibilities,and sentiments in Kyrgyzstani households”,Theor Soc,2011:167-190.

[151]Fehr et al.,“The Neural Basis of Altruistic Punishment”,Science,2004:Vol.305.

[152]Talcott Parsons,Social Systems and the Evolution of Action Theory,New York:Free Press,1977.

[153]Gintis&Bowles,“The Evolution of Strong Reciprocity:Cooperation in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s”,Theor.Popul.Biol,2004:65.

[154]Frank,R.H.,“If Homo Economicus Could Choose His Cwn Utility Function,Would He Want One with A Conscience? ”,Am. Econ.,1987(77).

[155]Janssen M.A.,Jager W.,“Stimulating Diffusion of Oreen Products:Co-evolution between Firms and Consumers”,J Evol Econ,2002(12).

[156]Karine Nyborg,Richard B. Howarth,“Green Consumers and Public Policy:On Socially Contingent Moral Motivation”,Memorandum,2003.

[157]Welsch H.,Kuhling J.,“Determinants of Pro-environmental Consumption:The Role of Reference Groups and Routine Behavior”,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158]Welsch H.,Kuhling J.,“Are Pro-environmental ConsuMption Choices Utility-maximizing? Evidence from Subjective Well-being Data”,Ecological Economics,2011.

[159]Rogene A.,Buchholz,“The Ethics of Consumption Activities:A Future Paradigm?”,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8.

[160]Clive Barnett,Paul Cloke,Nick Clarke,Alice Malpass,“Consuming ethics:Articulating the Subjects and Spaces of Ethical Consumption”,Antipode,2005.

[161]David A.,Crocker,Toby Linden,Ethics of Consumption:The Good Life,Justice,and Global Stewardship,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8.

[162]Tjiptono F.,Arli D.,Winit W.,“Gender and Young Consumer Ethics:An Examination in Two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Young Consumers Insight & Ideas for Responsible Marketers,2017,18(1):94-114.

[163]Culiberg B.,“The Role of Moral Philosophie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in Consumer Ethics:A Post-Transitional European Count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2015(3).

[164]Swaidan Z.,Honeycutt A. E.,Warner R P. Consumer Ethics of Minorities// Creating and Delivering Value in Marketing,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5.

[165]Vásquez-Párraga A. Z.,Consumer Ethics:How Do Consumers Solve Ethical Dilemmas// Proceedings of the 2000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AMS) Annual Conference.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5.

[166]Newholm T.,Newholm S.,Shaw D.,“A History for Consumption Ethics”,Business History,2015,57(2).

[167]Ricci C.,Marinelli N.,Puliti L.,“The Consumer as Citizen:The Role of Ethics for A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griculture &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cedia,2016,8.

[168]Flurry L. A.,“Swimberghe K. Consumer Ethics of Adolescents”,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 Practice,2016,24(1).

[169]Saidi K.,Rahman M. M,Amamri M.,“The Causal Nexu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Consumption:New Evidence from Global Panel of 53 Countries”,Sustainable Cities & Society,2017.

[170]Ciarli T,Valente M.,“The Complex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Market Concentration in a Model of Structural Change”,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2016,38:38-54.

[171]Alonso-Carrera J.,Raurich X.,“Demand-based Structural Change and Balanced Economic Growth”,Ub Economics Working Papers,2015,46:359-374.

[172] Jaikumar S.,Singh R.,Sarin A.,“‘I Show Off,So I am Well Off’:Subjective Economic Well-being and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in An Emerging Economy”,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7.

[173]Ferreira M. ?,Braga S. S.,“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Dimensions that Motivate the Attitudes of Young Consumers to the Consumption of Luxury Products”,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7,8(4).

[174]Ghisellini P.,Cialani C.,Ulgiati S.,“A Review on Circular Economy:The Expected Transition to A Balanced Interplay of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4(1).

[175]Luckman A. B.,“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L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Consumer Credit,2015.

[176] Deirdre Shaw,Terry Newholm,Michal Carrington,Andreas Chatzidakis,Ethics in Consumption,Taylor and Francis,2016.

[177]Setterfield M.,Kim Y.,“Debt Servicing,Aggregate Consumption,and Growth”,Structural Change & Economic Dynamics,2016,36:22-33.

[178]Bailey D.,“Situating Consumption in A Sustainable Economic Recovery:Bringing the Environment back in”,British Politics,2015,11(1):119-140.

[179]Addessi W.,Pulina M,Sallusti F.,“Impact of Changes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on Sectoral Labour Reallocation:Evidence from the Italian Economy”,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2017,79(3).

[180]Dylkiewicz R. B.,Dylkiewicz P K.,Unexpected Industries with Consumer Power,2017.

[169]Seo Y.,Fam K.S.,“Researching Asian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 201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