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2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2)图书

ANNUAI REPORT ON SCIENCE COMMUNICATION OF CHINA (2012)

SSAPID:101-9760-9087-81
ISBN:978-7-5097-336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报告以科学文化为主题,从国家、传媒、公众三个层面出发,汇集各方力量,深入分析并描绘了中国科学文化的现状。为此,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专业的视角,对科学传播中的转基因报道、网络热点科学事件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判。我们也邀请了科学传播相关单位的主管领导,对过去一年的科学传播工作进行总结,对未来一年的工作予以展望,从而提供管理者视角下的中国科学传播状况。我们也结合自身力量,对过去一年中国的科学传播状况进行了阐述。我们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社会语境中的“科学”;采用电话调查法,对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态度进行了总结;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媒体呈现和媒体的科技宣传指数进行了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科学传播蓝皮书
作 者: 詹正茂
编 辑:姚冬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皮书数据库

 改变世界 从改变我们的文化开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法律声明

 BⅠ 总报告

  B.1 加强科学传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一)科学与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

    (三)科学传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建设

   二 中国科学文化的现状

    (一)国家层面的中国科学文化

     1.中国科学的国际形象

     2.政治话语中的科学

     3.中国的科学传播政策

     4.政府部门所认识的科学传播

    (二)传媒中的科学文化

     1.科学发展观的媒体呈现情况

     2.精英媒体中的科学呈现

     3.媒体的科技宣传指数

    (三)公众的科学文化

     1.通过公众访谈反映的科学文化

     2.通过公众问卷调查反映的科学文化

     3.通过公众网络关注情况反映的科学文化

   三 展望与建议

    (一)着力打造中国科学的国际形象,提高国家软实力

     1.打造知名科学家,树立中国科学标杆

     2.促进国际合作,开展学术交流

     3.立足服务本地,提高科技好评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促进科学传播

     1.着力提高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

     2.组织力量用现代科学深度挖掘传统文化

    (三)要注重满足公众需求,服务群众生活

     1.要大力发展惠民科技

     2.要加强科技成果的大众化解读

     3.要强化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科学传播

     4.开展专门的科技工作者学雷锋活动

 BⅡ 专家论丛

  B.2 2010~2011年网络热点科学事件及其传播特征分析

   一 网络热点科学事件的时间分布

   二 网络热点科学事件的空间分布

   三 网络热点科学事件所涉类型

   四 网络热点科学事件的传播途径

   五 网络新闻媒体和公众在网络热点科学事件传播上的差异

    (一)网络新闻媒体和公众的议程差异

    (二)网络新闻媒体和公众的框架差异

   六 结论与启示

  B.3 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现状、干预措施及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启示

   一 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二 干预措施

    (一)提供科学家榜样角色

     1.提供科学家故事

     2.邀请科学家参与

    (二)提供科学职业信息

     1.扩大信息传播渠道

     2.增加信息内容深度

    (三)重视科学教师培训

   三 对中国科普工作的启示

    (一)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相结合

    (二)科普研究与科普实践相结合

    (三)主流群体与边缘群体相结合

    (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

  B.4 中国气候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一 中国气候传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 中国气候传播的理论研究

   三 中国气候传播的实践考察

  B.5 信息社会的科学普及

   一 引言

   二 中国信息社会水平

   三 信息社会的科学普及

    (一)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普及

    (二)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科学普及

    (三)普及的重点人群

     1.对工人的科学普及

     2.对农民的科学普及

     3.对青少年的科学普及

   四 建议

  B.6 推动公众参与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 环保公众参与的内涵是什么

    1.环保公众参与不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2.公众参与环保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二 我国公众参与环保的总体现状

   三 环保宣教工作在推进公众参与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四 促进中国公众参与环保的对策建议

  B.7 城市公众消防科普教育管理与措施探讨

   一 引言

   二 城市公众消防科普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简明建议

    (一)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二)缺乏科学研究基础

    (三)法律法规条文规定不具体

    (四)人口流动频繁带来的不便

   三 国内外公众消防科普教育对比

   四 城市公众消防科普教育建议

    1.继续开展已有公众消防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2.建立多种形式消防组织

    3.引进“消防安全教育巴士”

    4.教育内容上突出重视生命、以人为本理念

    5.制定系统的公众消防科普教育教材并纳入教学大纲

    (六)加强公众消防科普教育与管理体系等的研究

     1.研究“公众消防科普宣传”与“公众消防科普教育”区别与联系

     2.公众消防科普教育管理体系、执行机制研究

     3.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4.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与公众消防科普教育措施相关性研究

     5.城市公众消防科普教育措施研究

     6.城市公众消防科普教育措施落实方案研究

     7.法律法规相关条文规定具体化

     8.结论

 BⅢ 高层论丛

  B.8 做生态文明理念传播者和实践者

   一 全面把握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对环保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环境宣教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二 深刻领会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明确新时期新形势下环保宣教的主题主线

   三 全面贯彻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新要求,开创环境宣教工作新局面

    (一)丰富环境宣传教育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文化的传播能力

    (二)积极探索环保宣教规律,建立扎实的宣教科学理论体系

    (三)注重舆论引导的突出地位,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四)建立良好的媒体合作体系,进一步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五)扩大全民环境宣教行动,进一步建立宣教大格局体系

    (六)建立全国各级宣教网络体系,把加强基层环境宣教工作落到实处

  B.9 2011年健康传播工作回顾与展望

   一 2011年健康传播工作回顾

    (一)以循证为基础,多种形式开展健康传播

    (二)开展艾滋病、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康传播活动

    (三)深入推动健康素养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方法和技术

    (四)重视舆情监测预警与风险沟通 应对突发卫生事件

    (五)积极营造健康传播工作的支持性环境

   二 2012年健康传播工作展望

    (一)打造权威的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发挥主渠道作用

    (二)全面提升健康传播工作能力

  B.10 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

   一 背景

   二 意义

   三 目标任务

   四 工作要求

   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调研报告*

    一 全国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整体有所优化

     1.从数量上看,户外标语口号仍是人口计生宣传倡导的重要载体

     2.从地点来看,户外公共场所是宣传倡导的主要阵地

     3.从形式来看,宣传栏、展板等逐渐替代传统的刷写标语

     4.从主题内容来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仍是户外宣传的主要内容

     5.从主要用语词频来看,计划生育的使用率较高

     6.从优化效果来看,大部分地区的户外宣传环境已经有所改善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布形式过于单一

     2.发布地点过于集中

     3.部分宣传内容政策性过强

     4.宣传内容有待拓展

     5.部分地区仍有“暴力”标语口号残余

    三 工作建议

     1.进一步规范户外宣传形式

     2.进一步融入整体社会环境

     3.进一步创新户外宣传内容

  B.11 扎实做好舆论引导为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 充分认识“四个必然性”,增强舆论引导的敏感性

   二 准确把握“四项原则”,切实做好舆论引导

   三 正确处理“三个关系”,扎实做好新闻发布

  B.12 加强科学传播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环境

   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宣传工作概况

    (一)宣传工作重点

    (二)主要宣传媒介

    (三)宣传工作难点

   二 未来工作突破点

    (一)整合宣传资源,探索高效宣传模式

    (二)开展网站建设调研工作,提出改进的思路和途径

    (三)创新传播途径,打造互动式传播

    (四)做好科学家与媒体之间的沟通桥梁

    (五)鼓励和支持科学家直接参与知识传播与科普工作

   三 结语

  B.13 气象科普有力促进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提升

   一 积极推进气象科普资源建设与服务

    (一)加强气象科普书报刊资源建设与服务

    (二)加强气象科普影视资源建设与服务

    (三)有力拓展气象科普网络服务

   二 围绕重点人群,开展丰富多彩的气象科普活动

    (一)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科技周、科普日等契机开展气象科学普及与宣传活动

    (二)组织综合性大型气象科普品牌活动

    (三)发挥大联合、大协作机制,共同开展科普活动

   三 理顺工作机制,加强气象科普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一)进一步理顺气象科普管理机制,加强顶层设计

    (二)进一步加强气象行业科普力量的整合

   四 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引,推动气象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气象科普“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

    (二)气象科普“十二五”发展目标

    (三)气象科普“十二五”重点任务

     1.突出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气象科普工作发展

     2.突出重点人群,着力提高全社会气象科学文化素质

     3.突出媒体作用,不断增强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

     4.突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气象科普的工作水平

 BⅣ 深度报告

  B.14 中国当代社会语境中的“科学”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的“科学”

     1.“科学”指代对象的演变

     2.社会环境和“科学”一词的使用

    (二)话语分析理论及方法

     1.话语分析理论

     2.话语分析方法

   二 研究设计与操作

    (一)研究设计

    (二)操作方法

   三 研究材料分析

    (一)政治话语中的“科学”

     1.政治话语中,“科学”一词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2.“科学发展观”在政治语境中的提出与使用

     3.“创新”、“中国特色”和“科学”一词使用频率变化近似

     4.“科学”作为形容词的使用不断泛化

    (二)媒体话语中的“科学”

     1.含有“科学”一词的媒体报道在各领域的分布

     2.含有“科学”一词的报道以中立为主

     3.媒体语境中的“科学”主要作为名词使用

    (三)公众话语中的“科学”

     1.公众话语中的“科学”往往和具体事物相关

     2.公众对“迷信”或“伪科学”的概念不明确

     3.公众对“科学”的描述较为片面

     4.公众中存在对科学的悲观态度

     5.公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非常有限

   四 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科学”词语使用情况折射阶层差异

    (二)弥合话语空间,建立沟通前提

  B.15 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与态度调查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设计

    (一)抽样过程和方法

    (二)调查内容

     1.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态度

     2.对科学研究主要功能和目的的期待

     3.对科学家的期待

     4.对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在气候变化政策影响力的认知

     5.对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在气候变化相关知识上的评价

     6.公众对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意见

     7.受访者基本特征

   三 公众对科学的认知与态度

    (一)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态度

     1.超过五成的公众倾向认为民主的重要性胜于科学

     2.超过八成公众认为环境保护较经济发展重要

     3.超过七成的公众提到科学的反应是兴奋期待

     4.近六成的公众提到科学联想到进步发展

    (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期待

     1.公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科学研究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

     2.不同年龄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期待有显著差异

     3.不同学历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期待有显著差异,其中硕士以上公众对促进经济发展是科学研究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期待值最高

     4.不同性别公众在对科学研究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期待上有显著差异,男性对提高未来竞争力的期望值显著较女性高

    (三)公众对科学家的期待

     1.公众对科学家最主要的期待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2.不同地区的公众对科学家的期待有显著差异,其中上海市的公众对科学家应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期望值最高,深圳市的公众最低

     3.不同年龄的公众对科学家的期待有显著差异,其中55岁以上的公众对科学家应向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期望值最高,16~25岁的公众最低

     4.不同学历的公众对科学家的期待有显著差异,其中学历越高的公众,对科学家担任行政职务的期待越低

     5.不同职业的公众对科学家的期待有显著差异,其中农民对科学家是帮助人类解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最重要的力量的期待值最高,学生最低

    (四)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看法

     1.公众认为科学家在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上较政府官员高,但政策影响力上较政府官员低

     2.不同地区公众在政府官员对气候变化政策影响力认知上有显著的差异

     3.不同年龄公众在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对气候变化政策影响力和相关知识评价上有显著的差异

     4.不同学历公众在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对气候变化政策影响力和相关知识评价上均有显著的差异

     5.不同职业公众对科学家了解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评价上有显著的差异

     6.不同性别公众对政府官员气候变化政策影响力认知上有显著的差异

    (五)公众对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意见

     1.公众认为政府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较发展新能源和核能来得重要

     2.不同地区公众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意见上有显著的差异,上海的公众对政府应对大气污染监测执行更严格的管制标准的支持率最高,重庆地区最低

     3.不同年龄公众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意见上有显著的差异,其中46~55岁的公众对发展核能的支持度最高,26~35岁的公众最低

     4.不同学历公众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意见上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大专以下的公众支持发展核能的程度最高,硕士以上的支持程度最低

     5.不同职业公众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意见上有显著的差异,农民对核能发展的支持度最高,公职人员最低

     6.不同性别公众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意见上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对政府应扩大发展和使用核能的意见上差异最显著

    (六)调查发现总结

     1.公众普遍对于科学有高度期待,认为科学可以带来进步发展,地区和学历是影响公众对科学认知和期待最主要的因素

     2.公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科学研究最主要的功能和目的,显示公众对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期待是以服务社会为主

     3.公众对科学家最主要的期待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对科学家担任行政职务持相对保留的态度

     4.公众普遍认为科学家在气候变化相关知识上较政府官员高,但政策影响力上较政府官员低

     5.公众对开发新能源和使用核能的态度趋于理性,并期待政府能更严格执行环境污染管制

   四 政策建议

    (一)政府研究资助应将公众支持列为评选条件之一,科学家应向公众解释科研的目的和功能,以争取公众支持

    (二)提升科学家的权威形象,发挥社会影响力,引导公众进行正确决策

    (三)政府发言人、科学机构应建立功能完善的公关室

    (四)提高政府行为的科学性,增强热点科学事件中科学家合理的参与,发挥科学家思想库的力量

    (五)政府应结合科学家宣导低碳发展意识,采取多种渠道引导全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B.16 科学发展观的媒介呈现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选取

    (二)分析单位

    (三)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

    (四)编码与信度检验

   三 2011年度科学发展观的媒体呈现分析

    (一)样本总体情况

    (二)科学发展观新闻关注度分析

     1.党报对科学发展观的关注度高于大众报

     2.科学发展观的新闻报道整体偏少

    (三)科学发展观新闻显著性分析

     1.党报中科学发展观新闻占头版比例高于大众报

     2.党报的科学发展观新闻平均篇幅长于大众报

    (四)科学发展观新闻的覆盖面分析

     1.党报的科学发展观新闻主题以时政新闻为主,其次是社会新闻,主题覆盖面单一

     2.大众报科学发展观新闻的主题多元、全面,从社会、科学、文教等多个新闻主题宣传科学发展观

     3.党报科学发展观新闻的消息来源单一,以党政系统和国家干部为主,大众报消息来源相对多元

    (五)科学发展观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

     1.科学发展观新闻报道的态度以正面、中立为主

     2.负面报道集中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六)科学发展观新闻的引领方向分析

     1.科学发展观新闻报道的主要引领方向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新闻报道在文化发展、对外开放和党的建设引领方向上比例甚低

    (七)研究总结

     1.党报对科学发展观新闻的关注度和显著性高于大众报,报纸属性作用明显

     2.平面媒体对科学发展观的新闻报道整体偏少,平均每日报道不到三则

     3.党报的科学发展观新闻主题多是时政新闻,大众报科学发展观新闻主题覆盖全面,更全面地设定媒体议程

     4.党报科学发展观新闻的消息来源单一,以党政系统和国家干部为主要消息来源,官方化的内容可能影响传播效果

     5.科学发展观新闻整体报道态度以正面为主,传播策略单一

     6.科学发展观的新闻报道主要引领方向是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四 政策建议

    (一)增强科学发展观报道的整体策划意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

     1.明确报纸定位,面向不同受众

     2.落实新闻“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扩展消息来源,塑造科学文化

     4.传播有效信息,提高舆论引导力

     5.增加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学发展观报道

    (二)优化科学发展观的媒体宣传策略

     1.完善新闻媒体舆论引导机制

     2.建立科学发展观效果监测机制

     3.采取多媒介融合的宣传渠道

    (三)加强科学家在科学发展观报道中的作用

     1.充分利用科学家资源,丰富科学发展观报道

     2.科学家应当深入社会,提高公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B.17 中国传媒“科技宣传指数”分析报告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科学传播的概念

    (二)科技宣传的具体内涵

    (三)科技宣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理论

    (一)文献综述

    (二)科技宣传指数理论框架

   三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样本选择

    (三)数据分析方法

   四 科技宣传指数评估结果

    (一)媒体对科技信息的关注度

     1.科技宣传报道约占大众类新闻媒体报道量的1/8

     2.医药卫生、信息技术等科学领域最受媒体关注

    (二)媒体报道科技信息的全面性

     1.不同媒体在关注领域上已形成固化差异

     2.近六成报道关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3.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信息数量远多于来自科学家的信息数量

    (三)媒体科技宣传的专业性

     1.科技宣传报道中背景知识的介绍较为充足

     2.具有科学争议性的科技宣传报道不足1/4

     3.政府掌握了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话语权

     4.报道中有公众参与的比例不足1/10

    (四)媒体科技宣传的贴近性

     1.媒体上医药卫生领域公众参与度最高,信息技术领域最低

     2.基础科学最难理解,心理学最易懂

     3.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报道提高了公众科学素养

    (五)媒体科技宣传指数

   五 总结与对策建议

    (一)突破“翻译”理念,迎接公众理解科学的新时代

    (二)重视公众信息需求,深入开展传播规律研究,有力指导科技宣传

    (三)结合传统文化,加强科技报道实用性,促进公众理解科学

    (四)重视行业、媒体、受众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科技宣传工作

    (五)新媒体时代科技宣传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传媒“科技宣传指数”编码表

 BⅤ 文献述评

  B.18 Science Communication(2010~2011年)述评

   一 主要研究发现

    (一)媒体全面、翔实、客观地进行报道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二)提升科学家的媒介素养有利于科学家群体向公众传播科学

    (三)人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有利于促进科学被公众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四)依据个体差异调整传播内容有利于促进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五)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利于公众对科学及科学议题的正确理解和认知

    (六)合理的传播内容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公众对科学内容的理解

    (七)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偏颇不利于引导公众参与科技创新

    (八)修辞学的一些谬误会造成错误的引导或曲解

   二 政策建议

    (一)加强科学传播内容的设计,促进“科学”的正确理解和认知

     1.要加强科学词汇的管理,形成利于传播的科学词汇

     2.要注重新媒体形式的采用,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

     3.要提高科学内容的艺术性,强调人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二)着力提升科学家媒介素养,塑造良好科学家形象

     1.加强对科学家的培训,提高科学家利用媒体的能力

     2.更加关注女性科学家,全面塑造良好科学家形象

    (三)引导媒体报道科学,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1.引导媒体合理设计信息结构

     2.引导媒体按照受众特点设计科学传播的内容

     3.引导媒体真实全面地报道突发事件

  B.19 国内科学传播研究进展报告

   一 科学传播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一)科学传播之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科学传播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 科学传播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促进科学执政

    (一)科学传播之于中国国家形象

    (二)科学传播之于政府科学形象

   三 科学传播有利于平稳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建设和谐社会

    (一)科学传播之于重大突发事件

    (二)科学传播之于公共政策

    (三)科学传播之于和谐社会

   四 科学传播有利于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塑造科学生活习惯

    (一)科学传播之于公众科学知识

    (二)科学传播之于公众科学态度

    (三)科学传播之于公众科学行为

   五 科学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会影响科学在公众中传播的效果和效力

    (一)大众传媒之于科学传播

    (二)科学教育之于科学传播

    (三)其他渠道和形式之于科学传播

   六 科技工作者对科学传播的认同,公众对其形象的良好认知是科学传播效果的有效保证

    (一)科技工作者之于科学传播

    (二)科技工作者形象之于科学传播

  B.20 中国科学传播政策述评(2010~2011年)

   一 研究背景

    (一)科学传播政策研究的缘由

    (二)科学传播政策制定的法律框架

    (三)科学传播政策的定义

   二 科学传播政策分析

    (一)科学传播政策内容的分析

     1.科学传播政策大量集中在民生领域

     2.年度间各领域科学传播政策文件的数量均略有增加

     3.科学传播政策涉及的政府部门极为分散

    (二)科学传播政策的工具分析

     1.政策工具的使用集中于社区传播、直接提供和信息引导

     2.年度间各个工具使用比例的趋势变化较小,单个工具使用比例增长变化较大

     3.科学传播政策中较多使用了纪念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活动

   三 政策建议

    (一)设立“全国科学日”,进一步提升科学及科技工作者的地位

     1.设立“全国科学日”的原因

     2.“全国科学日”的设定和举办的活动

    (二)提高政策回应能力,促进科学传播发展

     1.在政策涉及的内容上,要注重各领域之间均衡

     2.建议中宣部下设科学局,国务院设立科学传播协调机构,两者相互配合,全面负责科学传播在国家的发展

     3.统筹科学传播政策工具的使用,多层次、全方位开发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途径

     4.加强政策研究,提高政策回应性

   附录一:编码表

    1.内容分类编码表

    2.政策工具分类编码表

   附录二:政策文本中涉及的科学传播纪念日列表

 科学传播蓝皮书编委会

《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12)》主要研究了2011年度中国科学传播的发展状况。本报告从科学文化的视角,从国家、传媒、公众三个层面出发,汇集各方力量,深入分析了中国科学文化的现状。为此,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专业的视角,对科学传播中的科学家形象、网络热点科学事件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判。我们也邀请了科学传播相关单位的主管领导,对过去一年的科学传播工作进行总结,对未来一年的工作予以展望,从而提供管理者视角下的中国科学传播状况。我们也结合自身力量,对过去一年中国的科学传播状况进行了阐述。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社会语境中的“科学”;采用电话调查法,对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态度进行了总结;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科学发展观的媒体呈现和媒体的科技宣传指数进行了探讨。同时,我们还对近期的科学传播政策和国内外科学传播领域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述评,试图向执政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总体而言,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和科学传播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但“科技惠及民生”在实际科学传播工作中尚未能够充分体现。因此,本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倡议,期望中国的科学传播工作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kcay,B.“Turkish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tudents’ views about science and scientist”.Asia-Pacific Forum on Science Learning and Teaching.2011.Vol.12(1).

B?tz,K.,Wilter,S.& Wilde,M.“Differences between boys and girls in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setting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Science Education.2010.Vol.5(1).

Buldu,M.“Young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scientists:a preliminary study”.Educational Research. 2006. Vol.48(1).

Cakmakci,G.,Tosun,O.,Turgut,S.,Orenler,S.,Sengul,K.,& Top,G.“Promoting an inclusive image of scientists among students:towards research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10. Vol.9(3).

Chambers,D.W.“Stereotypic Images of the Scientist:The Draw-a-Scientist Test”. Science Education. 1983. Vol.67(2).

Crettaz von Roten,F.“Gender differences in scientists’ public outreach and engagement activities”.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11.Vol.33(1).

Eiduson,B.T.“The scientist’s image of himself”. Science. 1960.Vol.132(3426).

Fadigan,K.A.,& Hammrich,P.L.“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ducational and career trajectories of female participants of an urban informal science education progra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004.Vol.41(8).

Farland-Smith,D.“How does culture shap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scientists?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elementary students”. Journal of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2009.Vol.21(4).

Finson,K.D.“Drawing a scientist:what we do and do not know after fifty years of drawing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2002.Vol.102(7).

Hong,H.Y.,& Lin-Siegler,X.“How learning about scientists’ struggles influences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arning in physic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1,November 7.

Knight,M.,& Cunningham,C.“Draw an Engineer Test(DAET):development of a tool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deas about engineers and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nu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 2004.

Korkmaz,H.“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stories accompanied by story mapping to students’ images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scientists”. Electronic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11.Vol.15(1).

Koren,P.,& Bar,V.“Pupils’ image of ‘the scientist’ among two communities in Israel:a comparativ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6.Vol.31(18).

Leblebiciouglu,G.,Metin,D.,Yardimci,E.,& Cetin,P.S.“The effect of informal and formal interaction between scientist and children at a science camp on their images of scientists”.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2011.Vol.22(3).

Median-Jerez,W.,Middleton,K.V.,& Orihuela-Rabaza,W.“Using the DAST-C to explore Colombian and Bolivian students’ images of scientis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11.Vol.9.

Picker,S.H.,& Berry,J.S.“Investigating pupils’ images of mathematicians”.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000.Vol.43(1).

Root-Bernstein,R.S.,Bernstein,M.,& Garnier,H.“Correlations between avocations,scientific style,work habits,and professional impact of scientist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995.Vol.8(2).

Schibeci,R.A.& Sorenson,I.“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scientists”.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983.Vol.8(1).

Türkmen,H.“Turkish primary students’ perceptions about scientist and what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age of the scientists”. Eurasia Journal of Mathematics,Science &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8.Vol.4(1).

王姝、李大光:《科学家对自身参与科学传播活动看法的调查研究》,《科普研究》2010年第5期。

伍新春、季娇、尚修芹和谢娟:《初中生的科学家形象刻板印象及科技场馆学习经历对其的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中国科普研究所:《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主要结果》,2010。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李克强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月4日第1版《中国环境报》。

周生贤:《认真贯彻落实第七次环保大会精神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2月26日第1版《中国环境报》。

环保部、中宣部、中央精神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做生态文明理念传播者实践者》,2012年2月22日第1版《中国环境报》。

〔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书店,1992。

〔美〕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三联书店,1989。

李河编:《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狄尔泰文集》第三卷,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2003。

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瑞士〕F.D.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

〔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2004。

〔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

〔英〕Abigail Clayton,Micheline Hancock-Beaulieu,Jack Meadows,“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report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study of the Times and the Guardian”,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July 1993 vol.2 no.3.

〔西〕Bienvenido León,“Scienc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European television:a study of prime-time news”,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October 2008 vol.17 no.4.

〔法〕Daniel Jacobi 〔加〕Bernard Schiele,“Science in magazines,and its readers”,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January 1993 vol.2 no.1.

〔美〕Dornan,C.(1990),“Some problems in conceptualizing the issue of ‘science and the medi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7.

〔美〕〔德〕 Mike S.Sch?fer,“Engagement: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Changes in Science Coverage”,Science Communication June 2009 vol.30 no.4.

Molitor,F.(1993),“Accuracy in science news reporting by newspapers:The case of aspi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art attacks”,Health Communication,5.

〔荷〕Piet Verhoeven,“Sound-Bite Science:On the Brevity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 Experts in Western European Television News”,Science Communication September 2010 vol.32 no.3.

〔美〕Sharon M.Friedman,Sharon Dunwoody,Carol L.Rogers,Communicating Uncertainty:Media Coverage of New and Controversial Science,New York:Routledge,1999.

〔英〕Tammy Boyce,“Journalism and Expertise”,Journalism Studies,Volume 7,Issue 6,2006.

〔英〕Weiss,C.H.,& Singer,E.,Reporting of social science in the national media,New York:Russell Sage.1988

〔美〕William Evans,“Content-Analytic Studies of Science News:Innovations and Opportunities”,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October 1995 vol.4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