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9

监狱亚文化图书

The Prison Subculture

SSAPID:101-9711-9753-27
ISBN:978-7-5097-4045-3
DOI:
ISSN:
关键词:

监狱 亚文化

[内容简介] 站在人类学的角度看待监狱,监狱本身具有的文化形态是独特的,特别是监狱的亚文化形态一般不为人所知。监狱亚文化是监狱中的犯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与主流文化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它是犯人自己的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本书以监狱亚文化为主线,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及视屏观察等方法的运用,描述了监狱亚文化比较突出的狱霸、自杀、暴力、造作伤与伪病、性和文身等文化现象,分析了监狱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状况,探讨了解决监狱亚文化问题的方法。 作者试图通过监狱亚文化的研究,找到解决中国社会的犯罪与惩罚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
作 者: 孙平
编 辑:王玮;王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八 《狱务公开手册》

 附录二 我所了解的L.C

 附录五 瘫痪犯的感恩

 附录九 一组田野调查图片

 附录一 关于罪犯W.L自杀(未遂)情况的调查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 初入监狱调查的体会

   二 文化力量的感受

   三 对监狱亚文化的思考

  第二节 监狱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 有关亚文化的话语

   二 犯罪与文化论

   三 监狱亚文化理论

  第三节 研究地点的选择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运用

   一 田野调查法

   二 文献研究法

   三 深入访谈法

   四 视屏观察法

  第五节 有关术语的界定

  第六节 全书的框架

 第二章 人类学的新视角:法律人类学

  第一节 从派克理论到人类学的发展

   一 派克来华及对中国人类学的影响

   二 人类学的学科精神

   三 人类学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 法律人类学对法律文化的透视

   一 法学与人类学的结合

   二 法律人类学的理论产生

   三 法律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

  第三节 监狱人类学是研究监狱的新学科

   一 从另一个视角看待监狱

   二 监狱人类学更关注监狱的文化形态

   三 对监狱状况的探赜

 第三章 监狱见闻

  第一节 田野调查的监狱

   一 水城监狱

   二 江城监狱

   三 山城监狱

   四 调查监狱的位置

  第二节 《狱务公开手册》

   一 狱务公开的内容

   二 犯人亲属会见——以山城监狱为例

   三 一封公开信

  第三节 监狱的组织架构

   一 监狱的组织机构

   二 监狱科室的设置

   三 监狱管理人员的组成

  第四节 犯人的生活场景

   一 着装与理发

   二 规矩的表现

   三 入监教育与训练

   四 饮食供应

   五 购买生活用品

   六 业余文体娱乐活动

   七 分级管理

   八 公布栏的内容

 第四章 狱霸的冲击

  第一节 传统狱霸与新型狱霸

   一 狱霸的能量与变化

   二 新型狱霸的出现

   三 软暴力的表现

  第二节 狱霸的生存环境

   一 狱方与狱霸的较量

   二 狱霸的人际关系

   三 狱霸的资本

  第三节 监狱秩序的平衡关系

   一 监狱秩序的稳定与动荡

   二 狱霸角色的定位

   三 监狱秩序的结构关系

 第五章 狱内的自杀

  第一节 狱内自杀的文化形态

   一 狱内自杀的表现形式

   二 自杀的传染性

   三 自杀行为的评判与控制

  第二节 自杀事件的描述

   一 出人意料的自杀事件

   二 到底是谁的责任

   三 难以挥去的阴云

  第三节 狱内自杀的环境因素及影响

   一 狱内自杀的环境因素

   二 自杀的后续影响

   三 能否解开自杀之谜

 第六章 狱内的暴力冲突

  第一节 狱内暴力的张扬

   一 暴力文化的盛行

   二 狱内暴力冲突的形式

   三 他们为什么而战

  第二节 偏好暴力攻击的人

   一 玩笑引起的暴力事件

   二 事件后行为的收敛与放纵

   三 无法摆脱的暴力情结

  第三节 监狱的暴力规则

   一 暴力与环境的关系

   二 暴力的象征意义

   三 暴力行为的控制

 第七章 造作伤与伪病

  第一节 残害自身的行为

   一 造作伤与伪病的区别

   二 权利与道德的评判

   三 异常病情的表现

  第二节 “有病人”的生活

   一 可控制心跳、血压的人

   二 又哑又瘫的人

   三 不准备出狱的人

   四 浑身是病的人

  第三节 志残与体残的关系

   一 造作伤与伪病的想象

   二 医学救治的难题

   三 “病”的延伸及控制

 第八章 迷失的性

  第一节 性荒的世界

   一 狱内性文化的表象

   二 被遗忘的性域

   三 性的冲动与约束

  第二节 渴望性满足的人

   一 喜欢写情色小说的人

   二 沉迷性乱史的人

   三 向女警倾诉的人

   四 “搞基”的人

   五 “放炮”的人

  第三节 性不是一切

   一 性的权利与道德

   二 解决性问题的途径

   三 对待犯人性问题的态度

 第九章 文身的意象

  第一节 文身的意义

   一 有标志的身体

   二 文身的目的与图式

   三 文身的象征性

  第二节 文身者的状况

   一 图式及人数——以水城监狱为例

   二 典型犯人的文身

   三 文身者的苦恼

  第三节 文身的隐喻

   一 狼图腾的兴起

   二 龙头老大

   三 上山虎与下山虎

   四 雄鹰展翅

   五 活的思想再现

 第十章 结语

  第一节 监狱的悖论

   一 监狱是亚文化的集散地

   二 监狱与监狱亚文化并存

   三 监狱亚文化的传承

  第二节 国家权力与监狱亚文化

   一 国家权力对监狱亚文化的限定

   二 公权与私权的较量

   三 权力与理性的冲突

  第三节 犯罪与惩罚的关系

   一 监狱是社会控制效能的检验场

   二 惩罚需要考虑经济和价值的成本

   三 犯罪与惩罚的反身性话语

  第四节 回到人类学中去

   一 人类学的拓展——监狱人类学的建立

   二 文化与人性的反思

   三 未结话题的讨论

 附录六 从服刑人员的角度对一些典型个例的思索

 附录三 一份《检讨》

 附录四 我的反省

 附录七 监狱关于罪犯Z.H投诉举报的调查反馈材料

监狱人类学是一门人类学领域里的新学科,也是法学领域中的新学科。这门学科以研究监狱的文化形态为主要内容,使监狱事物的展现带有文化意义,使过去僵硬的感受变得活生生。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待监狱的事物,我们发现以身体训练为主要形式的监狱管理往往缺乏人性的关怀。不论是官方主流文化还是监狱亚文化,其实都是文化主体需要的精神产物,只是这些文化形态的理性成分和有益程度不同罢了。要进行监狱人类学的研究,需要对一些基本问题有一个讨论,这些讨论最好不要脱离人类学的构架。本书就是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去探究监狱文化的另一面,这样可以有效地整合人类学与法学的资源,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来研究监狱及犯人的问题。

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刘江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安东尼奥罗姆:《城市的世界》,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1991。

卞西、薛伟、张明岛:《暴力攻击行为的生化、遗传学相关因素》,《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第2期。

蔡煜:《关于中国同性恋问题的立法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年第6期。

岑家梧:《图腾艺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99。

陈宝友:《以信息的视角解读监狱亚文化现象——以“监狱人格”为中心》,《中国监狱学刊》2005年第5期。

陈国强等:《建设中国人类学》,上海三联书店,1992。

陈华文:《文身:裸体的雕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陈庆德:《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陈士涵:《人格改造论》,学林出版社,2001。

陈友生:《诈病“治疗”浅论》,《江苏劳改战线》1991年第5期。

陈运飘:《近几十年来西方应用人类学研究概况》,载《人类学论文选集(2)》,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陈云生:《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体的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商务印书馆,2004。

崔文华:《权力的祭坛》,工人出版社,1988。

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戴钧衡编《方望溪(苞)先生全集(集外文)》,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十二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

戴维·弗里德曼:《我行我素:男根文化史》,刘凡群等译,华龄出版社,2003。

东台山人:《黑日——中国监狱亚文化透视》,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

高燕宁主编《同性恋健康干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杜强:《监狱反文化特质探赜》,《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段秋林:《浅谈医学检验中的诈病现象及其防范》,《临床检验》2004年第2期。

Ebert,M.H.等主编《现代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孙学礼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

E.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黄应贵、郑美能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

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3卷)》,群言出版社,1999。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5卷)》,群言出版社,2001。

冯客:《近代中国的犯罪、惩罚与监狱》,徐有威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冯天瑜:《文化:向着广延度和深刻度进军的各种定义》,《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第11期。

弗兰茨·波亚士:《人类学与现代生活》,杨成志译,商务印书馆,1985。

弗郎索瓦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弗郎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佛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高燕宁主编《同性恋健康干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葛尔·罗宾:《酷儿理论》,李银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格莱尼斯·布洛克威尔:《应对攻击行为》,王新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耿德勤、吴爱勤、张宁主编《医学心理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泽东》,胡鸿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古塔、弗格森编著《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郭豫斌主编《文身艺术》,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

郭星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犯罪研究》,文物出版社,1999。

韩素霞:《伪病的确认与处置》,群众出版社,1990。

贺兰特·凯查杜里安:《人类性学基础》,李洪宽译,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

何伦、王小玲主编《医学人文学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何兆雄:《自杀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

胡疆锋:《亚文化》,《文化研究》2006年第六辑。

黄光国编《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贾鲁生、丰收:《中国西部大监狱》,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中国人类学学会编《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杰弗里·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J.L.弗里德曼、D.O.西尔斯、J.M.卡尔史密斯:《社会心理学》,高地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J.韦克斯:《性,不只是性爱》,齐人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卡尔门林格尔:《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冯川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拉得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2。

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于闽海、陈学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赖修桂:《狱内暴力犯罪初探》,《政法论坛》1998年第4期。

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理查德·A.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理查德·霍金斯、杰弗里·P.阿尔珀特:《美国监狱制度——刑罚与正义》,孙晓雳、林遐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黎国智、马宝善主编《犯罪行为控制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李钧:《“狼文化热”为什么来了》,2007年10月12日《中国教育报》。

李康瑞、毛同坤:《当前团伙犯罪中新的挑战——关于封建帮会的调查》,《犯罪与改造研究》1990年第4期。

李明、李严、张辉洲主编《监管医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李钦亭、刘敏:《监狱服刑人员同性恋亚文化的成因及预防》,《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年第1期。

李士久:《试论狱霸反社会的特点与治理对策》,《新疆社会经济》1992年第6期。

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其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10期。

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李亦园:《李亦园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梁栋:《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5。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

林惠祥:《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林耀华:《社会人类学讲义》,鹭江出版社,2003。

刘达临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上海三联书店,1992。

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玉:《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研究进展》,《重庆医学》2004年第10期。

刘毓庆:《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人民出版社,2002。

刘为民:《痞子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刘作翔:《法律文化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柳振清主编《实用精神科手册》,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龙勃罗梭:《犯罪人论》,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吕元礼、谢志强:《权力与个性》,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罗伯特·C.尤林:《理解文化》,何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麻国庆:《走近他者的世界》,学苑出版社,2001。

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李安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

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马戎:《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

迈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刘亚林、胡克红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麦克尔·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刘珩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

M.E.斯皮罗:《文化与人性》,徐俊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1999。

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延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M.克雷齐尔:《法律人类学评介》,傅再明译,《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第11期。

莫里斯·布洛克:《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冯利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

纳日碧力戈:《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汪民安主编《躯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庞烬:《龙的习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Panuta Wasserman主编《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李鸣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Phillip L.Rice:《健康心理学》,胡佩诚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皮艺军主编《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乔治·米诺瓦:《自杀的历史》,李佶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邱兴隆:《刑罚理性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冉多文:《文身:一个让社会无奈的边缘行业》,2006年12月12日《法制日报》。

容观琼:《人类学方法论》,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R.W.康奈尔:《男性气质》,柳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邵名正编《罪犯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

沈政等:《法律精神病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

司法部编《劳改工作经验选编(下册)》,群众出版社,1989。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孙晶岩:《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作家出版社,2002。

孙平:《狱内同性恋的文化特质及其法学思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孙平:《监狱亚文化研究》,《法律科学》1991年第4期。

孙平:《文身风俗的文化透视》,《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2。

陶庆:《福街的现代“商人部落”——走出转型期社会重组的合法性危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田兆元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童恩正:《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托尼·阿纳特勒拉:《被遗忘的性》,刘伟、许钧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王彩福主编《罪犯特殊疾病诊疗学》,群众出版社,1989。

王海龙:《人类学入门——文化学理论的深层结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

王俊秀:《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王林松:《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12期。

王刘河:《浅谈监内伪病的成因、鉴别和医务干警的工作》,《兵团劳改工作通讯》1992年第5期。

王攀:《服刑人员去“仇”字》,2005年5月20日《法制日报》。

王平:《中国监狱改革及其现代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王仁编著《法医学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王威:《法律社会学:学科辨析与理论源流》,群众出版社,2004。

王晓惠、孙家华主编《现代精神医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王志美:《从弗瑞德曼的预言论看社会变迁》,《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W.D.珀杜:《西方社会学——人物·学派·思想》,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维雷娜·卡斯特:《怒气与攻击》,章国锋译,三联书店,2003。

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卫绍生:《神秘文化与中国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吴宗宪:《当代西方监狱学》,法律出版社,2005。

吴宗宪:《犯罪亚文化理论概述》,《比较法研究》1989年3-4期。

吴宗宪:《国外犯人行为矫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吴宗宪:《罪犯改造论——罪犯改造的犯因性差异理论初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夏宗素:《犯人矫正与康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肖传实、厚天岗主编《综合医院精神卫生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萧春雷:《文化生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辛格尔顿:《应用人类学》,蒋琦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刑法改革国际编《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详解》,于南译,法律出版社,1998。

徐杰舜主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徐久生主编《校园暴力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三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徐亚文、孙国东:《为法治找寻沃土——法律人类学的历史、主题与启示》,《求索》2004年第3期。

徐一青、张鹤仙:《信念的活史:文身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许英:《城市社会学》,齐鲁书社,2002。

许章润:《监狱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杨鸿台:《死亡社会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杨士隆:《犯罪心理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叶明鉴:《中国护身符》,花城出版社,1993。

约翰·利维斯·齐林:《犯罪学及刑罚学》,查良鉴译,木子勘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高燕宁主编《同性恋健康干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张海芝、袁兆昌:《105名文身患者的心态调查分析及治疗》,《河北中西医结合》1996年第2期。

张筱薇:《比较外国犯罪学》,百家出版社,1996。

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仲富兰:《现代民俗流变》,上海三联书店,1990。

钟年:《文化之道——人类学启示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0。

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发展:当代人类学对‘他者’的关怀》,《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

周大鸣:《人类学导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

周伟:《保外就医病残鉴定之薄弱环节与制度完善》,《人民检察》2005年第7期。

祖父江孝男等:《文化人类学事典》,乔继堂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朱炳祥、崔应令编著《人类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朱小曼主编《法医临床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祝颖波:《男性在押犯“性”问题之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9期。

庄洪胜、那艳芳:《罪犯保外就医的鉴定》,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庄孔韶:《银翅》,三联书店,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