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3

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2019)

SSAPID:101-9681-8977-12
ISBN:978-7-5201-4733-0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对四川生态建设的主要行动、成效和挑战等进行系统评估与总结;紧扣四川重点生态建设,突出四川在绿色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创新与成效;对四川生态保护与管理、农牧民生计与补偿、社区共管模式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四川在流域管理、大气治理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许可等关键制度提出重要政策设计;从乡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草地畜牧业链接机制、生态保护公共参与等多个角度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四川蓝皮书
编 辑:吴敏;柯宓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6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皮书数据库

 法律声明

 Contents

 基本子库

 Ⅰ 总报告

  B.1 四川生态建设基本态势

   一 四川生态建设总体概况

   二 四川省生态建设“状态”

    (一)生态产品

     1.水资源

     2.森林

     3.草原

     4.湿地

     5.生物药材等林副产品

    (二)生态系统调节

     1.空气质量

      (1)城市空气

      (2)农村空气

     2.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3.垃圾分解

     4.洪水调节

    (三)支持功能

     1.固碳

     2.土壤质量

     3.生物地化循环

    (四)生态文明功能

     1.生态旅游景观价值

     2.传统生态文化传承

     3.自然资源利用冲突事件与社会公众自然保护意识

   三 四川生态建设“压力”

    (一)自然压力

     1.地震

     2.气温与森林火灾

     3.强降雨与地质灾害

     4.干旱

     5.大风冰雹

    (二)人为压力

     1.人口变化与城镇化

     2.工业发展

     3.能源建设

     4.交通网络建设

   四 四川生态建设“响应”

    (一)制度建设、政策与法律规定制定

     1.政策、制度建设

     2.法律法规

    (二)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实施

     1.天然林保护工程

     2.退耕还林工程

     3.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

     4.防沙治沙工程

    (三)环保产业

    (四)科研与环保模式创新

   五 四川生态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一)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生态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和体制改革与乡镇自然资源管理亟须有效对接

    (三)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与生态旅游发展并行

    (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待持续深化

 Ⅱ 绿色高质量发展篇

  B.2 推动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 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一)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1.绿色发展

     2.高质量发展

     3.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展理念的演进历史: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高质量发展

    (三)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意义

     1.全国范围: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动态平衡点,确保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

     2.重点生态功能区:削减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动对生态产品供给稳定性的负面影响

     3.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建设全国绿色高质量发展试点

   二 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发展现状

    (一)生态区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概况

     2.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生态区5个镇社会经济情况

      (2)生态区4个县(市、区)社会经济情况

      (3)成都市与阿坝州社会经济情况

    (二)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现状

     1.生物多样性

      (1)植物多样性

      (2)动物多样性

     2.保护地管理现状

      (1)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

      (2)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 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目标和策略

    (一)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思想

     1.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贯彻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定战略部署

    (二)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

    (三)生态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策略

     1.构建指标体系

     2.开展增量的生态保护

     3.提高生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5.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

  B.3 重点生态区农牧产品发展机遇、挑战和特征分析

   一 四川重点生态区转型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一)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引领

    (二)以交通为引领的拓展开放战略

    (三)重点生态区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多轮绿色+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推动

   三 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小农户的生态转型

     2.生产者和消费者联动发展

     3.引入现代要素改造传统种养殖业

     4.一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二)挑战

     1.轨道交通施工建设带来短期负面影响

     2.未来潜在旅游者增多带来长期影响

     3.野生产品采挖地有扩大的风险

   四 供需视角下农户发展生态种养殖业的必然选择

    (一)供给侧视角

    (二)需求侧视角

   五 重点生态区生态产品的特征分析

    (一)生态优良的生产环境

    (二)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生产方式

    (三)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过程

    (四)可持续的野生产品的采集

    (五)多元现代营销手段结合的销售过程

  B.4 四川省县域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 绿色发展及其内涵

   二 研究现状与评述

    (一)国外研究

     1.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2.绿色发展多指标测度体系

     3.绿色环保发展综合指数

    (二)国内研究

     1.国家级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2.省域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3.市县域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三 指标筛选

    (一)目标及准则

     1.科学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可操作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

    (二)指标体系构成

     1.绿色生产指标体系

     2.绿色生活指标体系

     3.绿色生态指标体系

     4.绿色行政指标体系

   四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一)绿色生产

     1.单位GDP能耗(A11)

     2.单位GDP用水量(A12)

     3.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A13)

     4.单位耕地面积产值(A14)

     5.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A15)

     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A16)

     7.单位GDP烟尘排放量(A21)

     8.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A22)

     9.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A23)

     10.单位GDP氮氧化物排放量(A24)

     11.单位GDP氨氮排放量(A25)

     12.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A26)

     13.污水集中处理率(A27)

     14.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A28)

     15.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A29)

     16.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A210)

     17.人均GDP增长率(A31)

     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A32)

     19.绿色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值占比(A33)

     2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A34)

     21.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A35)

     2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比(A36)

    (二)绿色生活

     1.建成区绿地率(B11)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B12)

     3.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B13)

     4.PM2.5未达标天数(B14)

     5.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B15)

     6.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B16)

     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B17)

     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B18)

     9.万人公共体育设施拥有量(B19)

     10.山洪泥石流滑坡治理率(B120):

     11.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B21)

     12.城镇人均生活垃圾生产量(B22)

     13.城镇每万人公共交通客运量(B23)

     14.城镇每万人新能源汽车拥有量(B24)

    (三)绿色生态

     1.天然林(草)地面积占比(C11)

     2.河流水能开发强度(C12)

     3.森林覆盖率(C21)

     4.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C22)

     5.水土流失与沙化治理率(C31)

     6.工矿用地恢复治理率(C32)

    (四)绿色行政

     1.乡镇环境管理机构完善率(D11)

     2.是否编制绿色发展等相关规划(D21)

     3.是否建设自然灾害预防体系(D22)

     4.绿色环保科普教育活动量(D31)

     5.中小学生态环境课程学时量(D32)

     6.生态环境目标考核达标率(D41)

     7.环境事故发生量(D42)

     8.生态环境犯罪率(D43)

     9.环保投诉处理率(D44)

   五 综合评价

    1.评价方法

    2.权重确定

   六 结语

 Ⅲ 生态保护与管理篇

  B.5 四川省世界遗产的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

   一 四川省世界遗产概况

    (一)四川省世界遗产基本情况

    (二)四川省世界遗产特点

    (三)四川省世界遗产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成效

   二 四川省世界遗产地现状

    (一)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1.遗产价值与特征

     2.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

     3.“8·8”地震与灾后遗产保护修复

    (二)黄龙风景名胜区

     1.遗产价值与特征

     2.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

     3.“8·8”地震与灾后遗产保护修复

    (三)峨眉山-乐山大佛

     1.遗产价值与特征

     2.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

    (四)青城山-都江堰

     1.遗产价值与特征

     2.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

     3.“5·12”地震与灾后遗产保护修复

    (五)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1.遗产价值与特征

     2.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

     3.地震与灾后遗产保护修复

   三 问题与挑战

    (一)管理体制问题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

    (三)技术规范缺乏

    (四)保护与发展不平衡

    (五)地质灾害威胁

    (六)学术研究与遗产教育不足

   四 四川省世界遗产生态建设与保护管理建议

    (一)微调与协调遗产保护管理规划

    (二)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三)制定遗产保护技术规范与标准

    (四)强化遗产教育与宣传

  B.6 生态保护视域下川西北地区农牧民本地非农就业转移研究*

   一 引言

   二 川西北地区农牧民就业现状

    (一)传统农牧业仍是主要就业方式

    (二)自身资本不足导致农牧民异地就业困难

    (三)产业结构单一致使农牧民就业方式匮乏

   三 生态保护约束下农牧民传统就业模式不可持续

    (一)传统就业模式下,农牧民生计不可持续

     1.种植业生产效率低下

     2.畜牧业陷入恶性循环

     3.以资源索取为主的兼业行为不可持续

     4.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二)传统就业模式下,农牧民发展不可持续

    (三)传统就业模式下,研究区生态不可持续

     1.草场过载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2.过度索取破坏生物多样性

   四 生态保护、可持续生计与就业模式转变具有内在一致性

    (一)可持续生计促使农牧民就业模式转变,助力脱贫攻坚

    (二)生态保护契合藏区社会环境,符合农牧民就业心理

    (三)生态保护倒逼农牧民就业模式转变,促进可持续生计

    (四)生态保护、可持续生计及就业模式转变互为因果

   五 农牧民本地非农就业转移路径多元化探索

    (一)推动传统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引导农牧民绿色就业

    (二)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转移

    (三)深挖地区文化内涵,依托文化产业改善农牧民就业结构

    (四)立足生态资源,促进农牧民向生态工业就业转移

  B.7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管理模式的构建

   一 引言

   二 主要概念界定

    (一)参与式发展

    (二)社区共管

    (三)利益相关者

   三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关系现状分析

    (一)问卷分析*

     1.社区层面

      (1)农户收入结构单一,资源依赖特征明显

      (2)农户在社区管理中参与度较低,个体诉求表达不足

      (3)社区获取保护区信息的渠道不足,信息获取不充分

      (4)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不强,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意识薄弱

      (5)农户对于社区共管管理模式的诉求较为强烈,但认识不足

      (6)社区希望得到种养殖支持的愿望强烈

     2.保护区层面

      (1)保护区对社区的“输血”式支持难以持续

      (2)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带由社区代管

      (3)保护区为社区提供生态就业岗位

      (4)保护区积极开展社区扶持项目

      (5)保护区为社区提供生态服务

    (二)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分析

     1.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周边社区居民

     3.当地政府

     4.外来企业

   四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构建

    (一)构建社区共管模式的必要性

     1.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具有不可分性

     2.现有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社区和保护区的发展需求

     3.社区共管管理模式具有巨大的制度优势

    (二)构建社区共管运行机制的关键举措

     1.划定保护区边界,明晰产权归属

     2.建立社区共管委员会

     3.建立社区共管融资机制

     4.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五 结语

  B.8 甘孜州雅江县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研究

   一 人兽冲突研究概述

    (一)人兽冲突(Human-Wildlife Conflict)的定义

    (二)人兽冲突的起因和后果

    (三)人兽冲突的管理技术

    (四)人兽冲突的外部经济干预机制

     1.经济补偿

     2.社会保险

     3.成效支付

   二 研究区域概况

    (一)雅江县概况

    (二)四川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三 雅江县人兽冲突概况

    (一)“野生动物肇事”问题日益突出

    (二)阻碍当地群众的脱贫,甚至导致群众迅速返贫

    (三)野生动物肇事问题的解决关乎社区稳定与生态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四)取证难、成本高是野生动物肇事问题处理遭遇的“通病”

   四 建立雅江县人兽冲突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

    (一)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概述

    (二)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基本原则

    (三)提高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可行性

   五 人兽冲突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成效

    (一)开创由政府部门带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解决问题的新模式

    (二)开创了自下而上的互动参与式管理新思路

    (三)成功启用本土资源,挖掘社区内部力量与有益元素

    (四)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并提供重要现实参考

    (五)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基金使用情况

    (六)社区农牧民对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高度认可

    (七)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六 小结

 Ⅳ 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篇

  B.9 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研究

   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一)从环境损害到生态环境损害

     1.环境损害

     2.生态环境损害

    (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1.传统上的环境侵权

     2.生态损害赔偿的法律属性

   二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国内实践

    (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提出和发展

    (二)国家改革方案解读

     1.吹响了全国范围全面开启改革的号角

     2.结合国家“大部制”改革进行了前瞻性设计

     3.“下放”赔偿权利人范围

     4.提出“磋商”这一新型案件解决方式

   三 试点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实践

    (一)建立了“1+N”制度框架体系

    (二)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规则

     1.环境诉讼案件集中管辖制度

     2.建立了“三加一”专门化审判模式

     3.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公益诉讼衔接机制

    (三)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

    (四)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四 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现实基础

    (一)机构建设基础

    (二)案例实践基础

   五 四川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体系构建及内容实现

    (一)建立“1+N”改革制度体系

     1.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程序

     2.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体系

     3.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规则

    (二)明晰四川省生态损害赔偿改革制度的重要内容

     1.适用范围

     2.赔偿权利人

     3.赔偿程序

     4.鉴定评估

     5.资金管理

  B.10 四川宝兴河流域综合管理模式构建探讨

   一 宝兴河流域基本概况

    (一)宝兴河水系组成

    (二)流域发展现状

     1.社会发展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

      (1)县域经济规模小

      (2)经济结构相对单一

     3.宝兴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4.流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空间分布

      (1)生态压力空间分布

      (2)水环境污染压力空间分布

   二 宝兴河流域管理现状及压力

    (一)管理体制现状

    (二)宝兴河流域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以部门为基础的横向管理导致职能重叠和空白并存

     2.流域规划缺乏结合,规划落地存在障碍

     3.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流域科学决策机制不完善

   三 宝兴河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构建设想

    (一)先进经验借鉴

    (二)宝兴河流域综合管理体制构想

     1.建立宝兴河流域综合管理委员会

     2.调整流域控制单元,实施精细化流域管理

     3.加强立法建设,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4.促进利益相关方充分参与管理

      (1)扩展利益相关方参与广度,明确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

      (2)延伸利益相关方参与深度,参与流域管理全过程

     5.以流域生态补偿为核心,推动流域综合管理

      (1)探索建立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机制

      (2)继续完善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

      (3)继续拓展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范畴

      (4)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其他流域相关制度的联动

      (5)与发展方式转变协同联动

      (6)与其他生态补偿协同联动

     6.建立多方协调机制

     7.建立科技和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8.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方法体系及能力培训机制

   四 结语

    (一)兼顾流域发展

    (二)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协同联动

  B.11 成都市“东进”战略区域大气环境压力研究

   一 “东进”区域社会经济与大气环境现状

    (一)人口聚集度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空气质量优于中心城区,空间分布不均匀

     1.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2.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三)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

    (四)工业聚集区外污染源排放量较大

    (五)大气扩散能力受制于背景气象场和局地地形

     1.背景风场

     2.龙泉山的影响

     3.边界层高度

   二 实施“东进”战略大气环境压力分析

    (一)大气环境容量随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增加

    (二)未来产业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大

     1.产业发展

      (1)空港新城

      (2)龙泉驿区

      (3)简州新城

      (4)淮州新城

      (5)简阳城区

     2.基础设施建设

      (1)垃圾焚烧发电厂

      (2)危险废物处置厂

     3.餐饮油烟

     4.汽车尾气

    (三)现有大气污染物可削减量有限

     1.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企业

     2.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环保设施建设与改造

      (1)国电成都金堂发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2)明达玻璃(成都)有限公司低氮燃烧改造及脱硝设施建设

     3.工业燃煤锅炉

     4.机动车

     5.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

    (四)氮氧化物增加带来臭氧污染风险

   三 措施建议

    (一)合理统筹龙泉山东西两侧大气污染治理

    (二)严格产业准入控制排放强度

    (三)严格城市开发边界刚性控制分区防控

    (四)合理利用大气扩散能力防止重污染发生

  B.12 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构建*

   一 排污许可制度在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中的定位和重要作用

   二 排污许可制度与其他重要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分析

    (一)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政策定位及关系

     2.如何衔接

     3.问题和难点

    (二)与总量控制制度

     1.现行总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基数不清

      (2)减排核算体系有待完善

      (3)管控的污染物种类偏少

      (4)企业环境主体责任落实难

     2.以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推进总量控制制度改革

     3.问题和难点

      (1)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的许可排放量和总量控制指标确定问题

      (2)实际排放量的核算与核定问题

    (三)与环境监管执法

     1.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监管执法的相互关系

     2.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对环境监管执法的影响

      (1)明确环境监管职责界限

      (2)实现环境监管执法精细化管理

      (3)进一步实现环境监管执法规范化、效率化

     3.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处罚依据效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部门协调联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3)实际排放量核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与环境风险和应急管理

     1.排污许可制度将促使环境风险防范关口前移

     2.排污许可制度成为落实特殊时期环境管理措施的法律手段

     3.排污许可制度将推动环境风险精细化管控的实现

    (五)与环境保护税收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环境统计制度

     1.与环境保护税收制度

     2.与排污权交易制度

     3.与环境统计制度

   三 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构建

 Ⅴ 生态文明体制构建篇

  B.13 四川省乡镇自然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乡镇自然资源管理现状

    (一)各类自然资源管理和监督模式

    (二)近年来乡镇自然资源管理的改革成效

   二 乡镇自然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一)资源家底不清,难以实现精细管理

    (二)资源产权不明,主体之间矛盾突出

    (三)管理权责不一,严重制约管理效能

    (四)思想观念不适,短期行为比较突出

   三 乡镇自然资源管理改革对策研究

    (一)对接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和体制改革

    (二)深化资源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三)厘清乡镇自然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四)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和专业技术保障

   四 结语

  B.14 四川藏区草地畜牧业利益链接机制研究

   一 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面临的挑战

    (一)草地生态功能退化,草畜矛盾突出

    (二)产业发展方式粗放,牧民增收依然困难

    (三)畜牧生产创新力弱,科技引领不足

    (四)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牧民应对大市场能力弱

   二 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的机遇和优势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

    (二)独特的畜牧业资源优势

    (三)独特的人文环境条件

    (四)全新的政策环境条件

    (五)新兴的市场环境条件

   三 阿坝州草地畜牧业发展思路

    (一)调整“四个结构”是重点

    (二)构建“四个系统”是核心

    (三)促进“四个转变”是关键

    (四)推广牦牛标准化养殖模式是方向

   四 草地畜牧业发展利益链接机制对策

    (一)州级龙头企业拓市场提高附加值

    (二)县级合作联社强管理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村集体专业合作社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B.15 旗舰种保护的公众参与研究

   一 旗舰种的定义和筛选流程

    (一)旗舰种的定义

    (二)旗舰种与关键种、景观种、指示种、伞护种的区别

    (三)旗舰种的筛选策略

    (四)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的旗舰种的初步筛选和准备

   二 保护项目中的公众参与案例

    (一)志愿者项目

    (二)公民科学项目

    (三)环境教育项目

    (四)这些案例的启发

   三 都江堰-四姑娘山生态区一些重要物种的保护现状

    (一)大熊猫

    (二)杜鹃花

    (三)绿尾虹雉

   四 公众参与旗舰种保护的策略和行动路线

    (一)知情和表达的平台搭建

    (二)公众参与项目的设计

   五 总结与展望

 Abstract

 四川蓝皮书编委会

 主编简介

 摘要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不仅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四川是生态资源大省、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本书紧扣四川生态建设的重点、难点、亮点、焦点,全面呈现四川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前沿性探索。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报告”对四川生态建设的主要行动、成效和挑战等进行系统评估与总结。第二部分“绿色高质量发展篇”紧扣四川重点生态区建设,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阐释、实践探索和评价体系构建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突出四川在绿色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创新与成效。第三部分“生态保护与管理篇”围绕四川世界遗产、川西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等不同层面的“保护”活动,对该领域内生态保护与管理、农牧民生计与补偿、社区共管模式等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四部分“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篇”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四川在流域管理、大气治理等工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并针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排污许可等关键制度提出重要的政策设计,突出展现四川在污染防治领域的最新动态。第五部分“生态文明体制构建篇”从乡镇自然资源管理、草地畜牧业利益链接机制、生态保护的公共参与机制等角度展现四川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的主要进展。

赵克强、张弛、席运官:《建设有机产品基地,构建农业生态经济体系》,《中国环境报》2018年12月11日。

陈晶晶:《中国农业的“绿时代”与小农户的生态转型》,https://www.douban.com/note/658741830/。

温铁军:《注重小农经济发展确保大农业的安全》,《农村工作通讯》2011年第22期。

Knut H.Alfsen,Torstein Bye,and Lorents Lorentsen,“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and Analysis:The Norwegian Experience 1978-1986,” https://www.ssb.no/a/histstat/sos/sos_065.pdf.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BEA),“Integrate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Accounts,” 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 4(1994).

Statistics Canada,“Concepts,Sources and Methods of the Canadian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Accounts,” https://library.queensu.ca/madgic/free/econnections/2000/GUIDEE.pdf.

OECD,“Towards Green Growth:Monitoring Progress OECD Indicators,” OECD Publishing,Paris,2011,https://doi.org/10.1787/9789264111356-en.

“Towards a China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11,http://environment.yale.edu/envirocenter/files/China-EPI-Report.pdf.

Hall B,and Kerr M.L.,1991-1992 Green Index:A State-By-State Guide to the Nation’s Environmental Health(Washington,DC:Island Press,1991).

Clifford Cobb,Ted Halstead,and Jonathan Rowe,“If the GDP is Up,Why is America Down?” The Atlantic Monthly October (1995).

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郑胜利:《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战略取向及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启示》,《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第10期。

夏光:《“绿色经济”新解》,《环境保护》2010年第7期。

陈晓春、陈思果:《中国低碳竞争力评析与提升途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邱琼:《绿色GDP核算研究综述》,《中国统计》2006年第9期。

齐援军:《国内外绿色GDP研究的总体进展》,《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8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世界银行:《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系统研究报告》,2006。

黄和平、伍世安、智颖飙、姚冠荣、江民锦:《基于生态效率的资源环境绩效动态评估——以江西省为例》,《资源科学》2010年第5期。

肖宏伟、李佐军、王海芹:《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第8期。

张欢、罗畅、成金华、王鸿涛:《湖北省绿色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关系》,《经济地理》2016年第9期。

Elena Osipova,Peter Shadie,Celia Zwahlen,Matea Osti,Yichuan Shi,Cyril Kormos,Bastian Bertzky,Mizuki Murai,Remco van Merm,and Tim Badman,IUCN World Heritage Outlook 2:A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of All Natural World Heritage Sites(Gland,Switzerland:IUCN,2017).

杨锐、王应临、庄优波:《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和混合遗产保护管理之回顾和展望》,《中国园林》2012年第8期。

罗晖:《峨眉山世界遗产地保护规划的探索研究——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规划师》2007年第3期。

黎玲:《试论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当代旅游》(学术版)2012年第4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中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王一鸣:《刍议四川世界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症结与对策》,《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孙克勤:《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战略管理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3期。

胡鞍钢、杨韵新:《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2期。

张晓玲:《可持续发展理论: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年第1期。

王实:《边缘藏区生态农牧业发展思考——以四川省巴塘县为例》,《农村经济》2011年第9期。

何思妤:《甘青川藏区生态产业发展及实现路径》,《农村经济》2016年第10期。

左停、赵梦媛、金菁:《突破能力瓶颈和环境约束:深度贫困地区减贫路径探析——以中国“四省藏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

杜明义、余忠淑:《生态资本视角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贫困治理——以四川藏区为例》,《理论月刊》2013年第2期。

景晓卫、林正雨、李晓:《四川藏区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第4期。

刘德荣、石德金:《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探析》,《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蔡静、蒋志刚:《人与大型兽类的冲突:野生动物保护所面临的新挑战》,《兽类学报》2006年第2期。

《甘孜州志》编纂委员会:《甘孜州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郭贤明、何謦成、王兰新、杨正斌、李中员、朱子悦:《西双版纳亚洲象食物源基地对缓解人象冲突的效应》,《生态学杂志》2012年第12期。

金雨慧、马志龙、王莹、万晓彤、周学红:《野生动物现代狩猎效益分析》,《野生动物学报》2017年第4期。

沈洁滢、崔国发:《野生动物肇事防控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14。

沈洁滢、崔国发:《国内外野生动物肇事现状及其防控措施》,《世界林业研究》2015年第1期。

张常智:《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监测和人虎冲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13。

Athreya V.R.,and Belsare A.V.,“Human-Leopard Conflict Management Guidelines,” Unpublished Report,Kaati Trust,Pune,2007.

Athreya V.,Thakur S.S.,Chaudhuri S.,and Belsare A.,“A Study of the Man-Leopard Conflict in the Junnar Forest Division,” Pune District,Maharashtra. Unpublished Report sub Mitted to the Office of the Chief Wildlife Warden,Maharashtra Forest Department,Nagpur,India,2004.

Bulte E.,and Rondeau D.,“Why Compensating Wildlife Damages May Be Bad for Conservation,”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69(2005).

Chen S.,Yi Z.F.,Campos-Arceiz A.,Chen M.Y.,and Webb E.L.,“Developing a Spatially-Explicit,Sustainable and Risk-Based Insurance Scheme to Mitigate Human-Wildlife Conflict,”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68(2013).

Chloe I.,and Alexandra Z.,“Human-Felid Conflict:A Review of Patterns and Priorities Worldwide,” Oryx 43(2014).

Dickson B.,Hutton J.,and Adams W.A.,Recreational Hunting,Conservation and Rural Livelihoods:Science and Practice(Manhattan John Wiley & Sons,2009).

Hussain S.,“Protecting the Snow Leopard and Enhancing Farmers’ Livelihoods:a Pilot Insurance Scheme in Baltistan,” Mounta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 (2000).

Linnell J.D.C.,Aanes R.,and Swenson J.E.,“Translocation of Carnivores as a Method of Managing Problem Animals:A Review,”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6(1997).

Jackson P.,“The Status of Tiger in 1993 and Threats to its Future,” Tigerpaper (1995).

Jackson R.,and Wangchuk R.,“A Community-Based Approach to Mitigating Livestock Depredation by Snow Leopards,” Human Dimensions of Wildlife 9(2004).

Karanth K.U.,and Madhusudan M.D.,“Mitigating Human-Wildlife Conflicts in Southern Asia,” in J. Terborgh,C. P. Van Schaik,M.Rao,and L.C.Davenport,eds.,Making Parks Work:Identifying Key Factors to Implementing Parks in the Tropics(Washington,D.C.:Island Press,2002).

Marker L.L.,Dickman A.,and Macdonald D.W.,“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Livestock-Guarding Dogs Placed on Namibian Farms,” Range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 58(2005a).

Marker L.L.,Dickman A.,and Macdonald D.W.,“Survivorship and Causes of Mortality for Livestock-Guarding Dogs on Namibian Rangeland,” Range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 58(2005b).

Marker L.L.,Dickman A.,and Macdonald D.W.,“Using Livestock Guarding Dogs as a Conflict Resolution Strategy on Namibian Farmlands,” Carnivore Damage Prevention News 8(2005c).

Musiani M.,Mamo C.,Boitani L.,Callaghan C.,Gates C.C.,Mattei L.,Visalberghi E.,Breck S.,and Volpi G.,“Wolf Depredation Trends and the Use of Fladry Barriers to Protect Livestock in Western North America,” Conservation Biology 17(2003).

Naughton-Treves L.,Grossberg R.,and Treves A.,“Paying for Tolerance:Rural Citizens’ Attitudes Toward Wolf Depredation and Compensation,” Conservation Biology 17(2003).

Naughton-Treves L.,Mena J.L.,and Treves A.,“Wildlife Survival Beyond Park Boundaries:the Impact of Slash and Burn Agriculture and Hunting on Mammals in Tambopata,Peru,” Conservation Biology 17(2003).

Nyhus P. J.,Fisher H.,Madden F.,and Osofsky S.,“Taking the Bite Out of Wildlife Damage:the Challenges of Wildlife Compensation Schemes,” Conservation Practice 4(2003).

O’Brien S. J.,Joslin P.,Smith G. L.,Wolfe R.,Schaffer N.,Heath E.,OttJoslin J.,Rawal P. P.,BhattacharjeeI C. K.,and Martenson J. S.,“Evidence for African Origins of Founders of the Asiatic Lion Species Survival Plan,” Zoo Biology 6(1987).

O’Connell-Rod well C. E.,Rodwell T.,Rice M.,and Hart L. A.,“Living with the Modern Conservation Paradigm:Can Agricultural Communities Co-Exist with Elephants?A Five-Year Cases Study in East Caprivi,Namibi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93(2000).

Ogada M.O.,Woodroffe R.,Oguge N.O.,and Frank L.G.,“Limiting Depredation by African Carnivores:the Role of Livestock Husbandry,” Conservation Biology 17(2003).

Rao K. S.,Maikhuri R. K.,Nautiyal S.,and Saxena K. G.,“Crop Damage and Livestock Depredation by Wildlife:A Case Study from Nanda Devi Biosphere Reserve,Ind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6(2002).

Rondeau D.,“Along the Way Back from the Brin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42(2001).

Sekhar N.U.,“Crop and Livestock Depredation Caused by Wild Animals in Protected Areas:the Case of Sariska Tiger Reserve,Rajasthan,India,”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25(1998).

Schiaffino K.,Malmierca L.,and Perovic P.,“Tama?o Poblacional Y Conservación Del Jaguar (Panthera onca) En La Reserva De La Biosfera Calakmul,Campeche,México,” in Medellín,R. A.,C. Chetkiewicz,A. Rabinowitz,K. H. Redford,J. G. Robinson,E. Sanderson,A. Taber,eds.,Jaguares en el nuevo milenio:Una evaluación de su estado,detección de prioridades y recomendaciones para la conservación de los jaguares en América(México: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2002).

Schulte B.A.,“Learning and Applications of Chemical Signals in Vertebrates for Human-Wildlife Conflict Mitigation,” Chemical Signals in Vrtebrate 13,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6.

Scognamillo D.,Maxitt I.,Sunquist M.E.,and Farrell L.L.,“Ecologia Del Jaguar Y El Problema De La Depredacion Deganado En Un Hato De Los Llanos Venezolanos,” in Medellín,R. A.,C. Chetkiewicz,A. Rabinowitz,K. H. Redford,J. G. Robinson,E. Sanderson,A. Taber,eds.,Jaguares en el nuevo milenio:Una evaluación de su estado,detección de prioridades y recomendaciones para la conservación de los jaguares en América(México: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2002).

Thouless C.R.,and Sakwa J.,“Shocking Elephants:Fences and Crop Raiders in Laikipia District,Keny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72(1995).

Treves A.,and Karanth K. U.,“Human-Carnivore Conflict and Perspectives on Carnivore Managements Worldwide,” Conservation Biology 17(2003).

Treves A.,and Naughton-Treves L.,“Evaluating Lethal Cntrol in the Mnagement of Hman-Wldlife Conflict,” in R. Woodroffe,S.J.Thirgood,and A. Rabinowitz,eds.,People and Wildlife:Conflict or Coexistence?(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Treves A.L.,Naughton-Treves E.L.,Harper D.L.,Mladenoff R.A.,Rose T.,Sickley A.,and Wydeven A.P.,“Predicting Human-Carnivore Conflict:A Spatial Model Based on 25 Years of Wolf Predation on Livestock,” Conservation Biology 18(2004).

Vandel J.M.,Stahl P.,Durand C.,Balestra L.,and Raymond J.,“Des Chiens De Protection Contre Le Lynx,” Faune Sauvage 254(2001).

Vijayan S.,and Pati B. P.,“Impact of Changing Cropping Patterns on Man-Animal Conflicts Around Gir Protected Area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alala Sub-District,Gujarat,India,”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23(2002).

Zhang L.,and Wang N.,“Aninitial Study on Habitat Conservation of Asian Elephant (Elephas Maximus),with a Focus on Human Elephant Conflict in Simao,Chin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12(2003).

Weladji R. B.,and Tchamba M. N.,“Conflict Between People and Protected Areas within the Benoue Wildlife Conservation Area,North Cameroon,” Oryx 37(2003).

Allendorf T. D.,“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ree Protected Areas in Southwestern Nepal,”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6(2007).

Woodroffe R.,“Predator and People:Using Human Densities to Interpret to Declines of Large Carnivores,” Animal Conservation 3(2000).

Woodroffe R.,and Frank L. G.,“Lethal Control of African Lions (Panthera Leo):Local and Regional Population Impacts,” Animal Conservation 8(2005).

马建华:《稳步推进长江流域综合管理的思考》,《中国水利》2014年第6期。

刘振胜:《长江流域综合管理体制初探》,载《第二届长江论坛文集——洞庭湖论坛》编委会主编《第二届长江论坛文集——洞庭湖论坛》,2007。

吴锴、康平、王占山、古珊、帖心、张莹、文小航、王思慧、陈雨姿、王莹、陈迪:《成都市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成因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17年第11期。

叶维丽、张文静、韩旭、彭硕佳:《基于排污许可的固定源环境管理体系重构研究》,载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编《2017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7。

张静、蒋洪强、程曦、周佳:《“后小康”时期我国排污许可制改革实施路线图研究》,《中国环境管理》2018年第4期。

王金南、吴悦颖、雷宇、叶维丽、宋晓晖:《中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框架研究》,《环境保护》2016第44期。

赵博:《新排污许可制下的中外企业环境管理对比》,《绿色科技》2018年第10期。

柴西龙、邹世英、李元实、杜蕴慧:《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研究》,《环境影响评价》2016年第6期。

朱源、姚容:《欧美环评和许可证衔接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环境保护》2018年第1期。

叶维丽、白涛、王强、刘雅玲、张文静:《基于总量控制的中国点源环境管理体系构建》,《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第3期。

孙佑海:《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的思考》,《环境保护》2016年第23期。

唐健、靳相木:《回顾与展望:一年来自然资源的主要政策与措施》,《中国土地》2018年第12期。

黄延信、王刚:《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赴四川省、广东省的调查报告》,《农业经济与管理》2016年第2期。

中央编办二司课题组:《关于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初步思考》,《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6年第5期。

翟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中的八个问题和建议——基于四川省改革试点实践的调研思考》,《西部论坛》2017年第11期。

杨淑英:《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中国信息化管理》2018年第10期。

杜康:《浅谈我国乡镇行政管理》,《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9期。

刘元峰:《浅析农村资源性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吉林农业》2011年第2期。

赖晨明:《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纳税》2017年第5期。

常非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资源资产权益的创新尝试》,《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15期。

裴新伟:《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审思》,《决策咨询》2018年第5期。

马永欢:《重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7期。

古晓东:《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四川工作进展》,载《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李梅春:《当好集体自然资源的主人》,《农村财务会计》2010年第11期。

李显东:《对自然资源法治创新的思考》,《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11月10日。

吴春岐、张毅:《集体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与乡村治理模式更新》,《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9月20日。

刘洋、闫辉:《加快农村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民日报》2015年2月9日。

泽柏主编《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研究报告》,民族出版社,2018。

刘刚、泽柏、张孝德:《论青藏高原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经济》2015年第7期。

泽柏、但其明、李昌平、田晓丹、赵勇、邓真言佩、卢军、阿本、李才旺、周名海、李洪泉:《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草业与畜牧》2008年第8期。

Andreone Franco,Loarie Scott,Van der Meijden Arie,Nieto Sandra,and Vences Miguel,“Sahonagasy.org:A Web Platform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Citizen-Scienc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Malagasy Amphibians,” FrogLog 20 (2012).

Berger J.,“Population Constraint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Black Rhinos as an Uumbrella Species for Desert Herbivores,” Conservation Biology 11(1997).

Heywood V. H.,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Lander P. B.,Vernes J.,and Thomas J. W.,“Ecological Uses of Vertebrate Indicator Species:A Critique,” Conservation Biolody 2(1998).

Maehr David,Noss Reed F.,and Larkin Jeffery L.,Large Mammal Restoration:Ec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Challenges In The 21st Century(Washington,DC:Island Press,2001).

Power M. E.,Tilamn D.,Estes J. A.,Menge B. A.,Bond W. J.,Mills L. S.,Daily G.,Castilla J. C.,Lubchenko J.,and Paine R. T.,“Challenges in the Quest for Keystones,” BioScience 46(1996).

Sanderson E.W.,Redford K.H.,Vedder A.,Coppolillo P.B.,and Ward S.E.,“A Conceptual Model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Based on Landscape Species Requirement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58(2002).

Verissimo Diogo,MacMillan Douglas C.,Smith Robert J.,“Toward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Conservation Flagships,” Conservation Letters 4 (2010).

Walpole Matthew J.,and Leader-Williams Nigel,“Tourism and Flagship Species in Conservation,”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1 (2002).

Wilcox B. A.,“In Situ Conservation of Genetic Resources:Determinants of Minimum Area Requirements,” in J. A. McNeely and K. R. Miller,eds.,National Parks: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Washington-Lond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1984).

李晓文、张玲、方精云:《指示种、伞护种与旗舰种:有关概念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2002年第1期。

贾丽奇:《美国国家风景小径的管理体系初探——以阿巴拉契亚风景小径为例》,载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唐卓、杨建、刘雪华、王鹏彦、李周园、Liu Cheng Simon:《利用红外相机研究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的活动规律》,《四川动物》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