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5

艾滋病的跨区域扩散与统筹治理图书

HIV Cross-regional Diffusion and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SSAPID:101-9657-5383-33
ISBN:978-7-5097-6069-7
DOI:
ISSN:

[内容简介] HIV/AIDS的快速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本书以复杂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以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为依据,融合脆弱性、传染病和复杂社会网络理论,在分析艾滋病传播扩散态势及模式演化的基础上,采用多主体仿真方法研究人口流动背景下艾滋病跨区域扩散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社会网络和政策分析的方法分析艾滋病防控体系的结构及其动态演化,评估新时期艾滋病政策的防控效果,为阻断艾滋病跨区域扩散风险提供理论辅助与政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政策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学术文库
作 者: 刘慧君 肖群鹰
编 辑:高雁;盛爱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2 艾滋病政策协调网络个体中心网指标

 前言

 附录1 艾滋病跨区域扩散仿真程序

 总序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框架与思路

    (一)理论研究

    (二)态势研究

    (三)模型算法研究

    (四)传播机理研究

    (五)对策研究

   三 技术路线

  第三节 数据与方法

   一 研究数据

    (一)省际人口迁移数据

    (二)艾滋病感染者数据

    (三)艾滋病防控政策文件

   二 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艾滋病

   二 人口迁移

   三 迁移网络

   四 社团结构

   五 风险治理

  第二节 艾滋病传播与扩散的影响因素

   一 艾滋病易感性特征

    (一)生物或社会属性因素

    (二)个体的“知-信-行”因素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 人口流动对艾滋病传播的影响

    (一)一般研究分支

    (二)有关中国农民工与艾滋病的研究

    (三)有关流动人口性关系网络的研究

  第三节 艾滋病传播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型

   一 网络视角下的艾滋病传播研究

   二 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建模仿真

  第四节 艾滋病传播与扩散的防控策略研究

   一 政策制度研究

   二 防治措施研究

   三 应对效果评价

    (一)具体防治措施分析

    (二)防治政策效果评价

  第五节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

   一 人口空间迁移的选择

    (一)迁移定律

    (二)推拉理论

    (三)社会经济理论

    (四)国内迁移动因研究

   二 空间分布态势研究

   三 省际迁移集团研究

 第三章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艾滋病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态势

   一 分析思路

   二 静态分布

    (一)迁入量分布

    (二)迁出量分布

    (三)对向迁移量分布

   三 动态分布

    (一)迁入量分布

    (二)迁出量分布

    (三)对向迁移量分布

  第二节 中国艾滋病传播与扩散的基本态势

   一 规模与速度

   二 途径与渠道

    (一)比例结构

    (二)经性途径传播比例分析

   三 年龄与性别

   四 地理空间分布

   五 艾滋病传播阶段

  第三节 典型城市流动人口与艾滋病地理分布透视

   一 流动人口规模与变化态势

   二 HIV/AIDS感染态势与特征

    (一)历时规模变化

    (二)开放城市的HIV感染特征

    (三)突出的性传播特点

    (四)MSM人群特征

    (五)艾滋病传播阶段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流动人口艾滋病感染典型案例研究

  第一节 典型案例分析

   一 网络性约会的调查及案例分析

    (一)网络性约会

    (二)同性恋或双性恋网络性约会

   二 有偿性服务典型案例分析

    (一)人口流动与有偿性服务

    (二)男同与有偿性服务

  第二节 性关系网络分析

   一 性的网络实体

   二 小世界网络与无标度特征

   三 实例:杰弗逊高中的浪漫关系网络

   四 实例:美国年轻黑人的同性性关系网络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艾滋病空间传播探测算法与分析模型研究

  第一节 省际人口网络迁移集团挖掘算法

   一 新算法设计思路

   二 计算步骤

   三 计算复杂度

   四 算法检验

  第二节 人口数据反映的地理分层结构

   一 普查数据与迁移网络对象

   二 普查数据反映的迁移集团结构

    1.1985~1990年省际迁移人口集团结构

    2.1990~1995年省际人口迁移集团结构

    3.1995~2000年省际人口迁移集团结构

    4.2000~2005年省际人口迁移集团结构

    5.最稳定的省际人口迁移集团结构

  第三节 省际迁移与艾滋病扩散的空间分析模型

   一 区域分布的相关关系统计模型

    1.各省人口规模分类

    2.跨省迁出规模分类

    3.跨省迁入规模分类

   二 组群效应分析模型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艾滋病跨区域扩散机理研究

  第一节 空间分布关联分析

   一 变量操作化

    1.按跨省迁出规模分类

    2.按跨省迁入规模分类

    3.按各省人口规模分类

   二 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省际迁移与艾滋病扩散的组群效应分析

  第三节 人口流动与艾滋病跨区域扩散的仿真分析

   一 仿真建模

    (一)程序界面

    (二)仿真参数

     1.控制变量

     2.状态变量

     3.观察变量

    (三)灵敏性分析

    (四)仿真方案

   二 系统仿真

   三 研究结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城市HIV传播的动力学模型与机理研究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城市HIV传播动力学模型设计

   一 动力因素分析

   二 公式表达

   三 参数估计

   四 城市HIV传播动力学模型检验

    (一)数据与方法

    (二)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城市艾滋病传播防治策略仿真分析

   一 新解构模型

   二 参数辨识

   三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

    (二)方法

     1.政策控制变量

     2.政策仿真方案

     3.目标函数

   四 政策仿真结果

    (一)标准方案

    (二)调整方案

     1.单政策调整

     2.全局微调

   五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艾滋病防控政策体系评估

  第一节 数据与方法

   一 研究数据

   二 研究方法

   三 网络分析指标

    (一)度

    (二)密度

    (三)中心性

     1.程度中心性

     2.居间中心性

     3.接近中心性

    (四)中心势

     1.程度中心势

     2.居间中心势

     3.接近中心势

    (五)平均距离

  第二节 艾滋病防控政策体系

   一 艾滋病防控政策体系概貌

   二 传入期(1981~1988年)政策特点

   三 播散期(1989~1993年)政策特点

   四 高速增长期(1994~2004年)政策特点

   五 性传播主导期(2005~2012年)政策特点

  第三节 艾滋病防控的政策部门协调网络

   一 整体网分析

   二 个体网分析

    (一)核心节点

    (二)其他网络指标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艾滋病跨区域扩散统筹治理对策研究

  第一节 对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关注与反思

  第二节 艾滋病跨区域扩散治理中的难题思考

  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

   一 完善防控政策体系

    (一)推进参与主体多元化

    (二)应对管理与服务碎片化

    (三)关注政策科学化

   二 重塑社区影响网络

   三 监测、预防与切断性关系网络风险

   四 弱势群体保护与支持

    (一)就业

    (二)治疗

    (三)社会保险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结论

   第一部分:现状研究

   第二部分:模型研究

   第三部分:机理研究

   第四部分:政策研究

  第二节 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展望

HIV/AIDS的快速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本书以复杂性科学为方法论指导,以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为依据,融合脆弱性、传染病和复杂社会网络理论,在分析艾滋病传播扩散态势及模式演化的基础上,采用多主体仿真方法研究人口流动背景下艾滋病跨区域扩散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社会网络和政策分析的方法分析艾滋病防控体系的结构及其动态演化,评估新时期艾滋病政策的防控效果,为阻断艾滋病跨区域扩散风险提供理论辅助与政策支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政策价值。

[1]Aaron,C.,Newman,M.E.J.,Moore,C.,“Find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Very Large Networks,” Phys. Rev. E,2004,74(3),pp.36104.

[2]A.B. Gumel,S.M. Moghadas,R.E. Mickens.,“Effect of Preventive Vaccine on the Dynamics of HIV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2004,9,pp.649-659.

[3]Akwara,P.,Madise,N.,Hinde,A. ,“Perception of Risk of HIV/AIDS and Sexual Behavior in Kenya,”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2003,35,pp.385-441.

[4]Allen,S.,et. al.,“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 in Urban Rwanda. Demographic and Behavioral Correlates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Child-bearing Wome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1,266,pp.1657-1663.

[5]Alves,N.A.,Unveiling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Weighted Networks. 2007,arXiv:physics/ 0703087 v1,[physics. Soc-ph].

[6]Amy,D. Sullivan,Janis Wigginton,and Denise Kirschner,“The Coreceptor Mutation CCR5△32 Influences the Dynamics of HIV Epidemics and is Selected for by HIV,”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1,98(18),pp.10214-10219.

[7]Armitage,C.J.,Conner,M.,“Efficacy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Meta-analytic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40,pp.471-499.

[8]Bearman,P.S.,Moody,J.,Stovel,K.,“Chains of Affection:The Structure of Adolescent Romantic and Sexual Network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4,100(1),pp.44-91.

[9]Borgatti,S.P.,Everett,M.G.,Freeman,L.C.,Ucinet 6 for Window: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User’s Guide). Havard:Analytic Technologies,2002.

[10]Borgatti,S.P.,Everett,M.G.,Freeman,L.C.,Ucinet 6 Reference Guide,Ucinet for Windows: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arvard,MA:Analytic Technologies,2002,pp.99-102.

[11]Braithwaite,K.,Thomas,V.G.,“HIV/AIDS Knowledge,Attitudes,and Risk-behaviors among African-American and Caribbean College Wom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unselling,2001,23,pp.115–129.

[12]Brauer,F.,Van Den Driessche,“Models for Transmission of Disease with Immigration of Infectives,” Math Biosci,2001,171(2),pp.143-154.

[13]Carey,M.P.,Carey,K.B.,Kalichman,S.C.,“Risk fo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fection among Persons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es,” Clin Psychol Rev.,1997.17,pp.271-291.

[14]Carmines,E.G. and S.P. McIver,“Analyzing Models with Unobserved Variables: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s,”in G.W. Bohrnstedt & E.F. Borgatta(eds.),Social Measurement:Current Issues,Beverly Hills,CA:Sage,1981,pp.65-115.

[15]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Update:Trends in AIDS Incidence—United States,” MMWR,1997(46),pp.861-867.

[16]Desmond,N.,Allen,C.F.,Clift,S.,et al.,“A Typology of Groups at Risk of HIV/STI in a Gold Mining Town in North-western Tanzani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5(60),pp.1739-1749.

[17]Drew Thompson,China Confronts HIV/AIDS. Washington,DC: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5.

[18]Du,H.F.,Feldman,M.W.,Li,S.Z.,Jin,X.Y.,“An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cial Networks Based on Prior Knowledge and Modularity,” Complexity,2007,12(3),pp.53-60.

[19]Dutra,R.,Miller,K.S.,Forehand,R.,“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Sexual Communication with Adolescents in Two-parent Families,” AIDS and Behavior,1999(3),pp.59-66.

[20]Epstein,J.M.,Axtell,R.,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Social Science from Bottom up.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Washington D.C.;The MIT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 London,England:1996,pp.2-6,42.

[21]E.Teweldemedhin,T.Marwala,C.Mueller,“Agent-based Modelling - A Case Study in HIV Epidemi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ybrid Intelligent Systems(HIS’04),2004,pp.154-159.

[22]Fan,Y.,Li,M.,Zhang,P.,et al.,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Methods for Community Identification in Weighted Networks,2006,arXiv:physics/ 0607271 v1.

[23]Fisher,J.D.,Fisher,W.A.,Misovich,S.J. et al.,“Changing AlDS Risk Behavior:Effects of an Intervention on Emphasizing AlDS Risk Reduction Information,Motivation,and Behavioral Skills in a College Student Population,” Health Psychology,1996(15),pp.114-123.

[24]Friedman,S.A.,Neaigus,A.,Jose,B.,et al.,“Networks and HIV Risk: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 Harm Reductionis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1998(9),pp.461-469.

[25]Friedman,S.A.,Neaigus,A.,Jose,B.,et al.,“Networks and HIV Risk: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 Harm Reductionis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1998(9),pp.461-469.

[26]Girault,P.,Saidel,T.,Song,N.,“HIV,STIs,and Sexual Behavior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Phnom Penh,Cambodia,” AIDS Educ Prev,2004,16(1),pp.31-44.

[27]Girvan,M.,Newman,M.E.J.,“Community Structure in Social and Biological Networks,” Proc. Natl. Acad. Sci.,2001(99),pp.7821-7826.

[28]Granovetter,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pp. 1360–1380.

[29]Gregson,S.,Zhuwau,T.,Anderson,R.Y.,et al.,“Is There Evidence for Hehavior Change in Response to AIDS in rural Zimbabw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998,46(3),pp. 321-330.

[30]Grossman,M.,Rand,E.H.,“Comsumer Incentives for Health Service in Chronic Illness,”in Mushkin(ed.)Consumer Incentives for Health Care,Prodist,New York,1974,pp.114-151.

[31]Havanon,N.A.,Bennet,T.,“Sexual networking in provincial Thailand,”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1993,24,pp.1-7.

[32]Huijun Liu,Shuzhuo Li,M.W. Feldman,“Forced Bachelors,Migration and HIV Transmission Risk under China’s Gender Imbalance:A Meta-analysis,” AIDs Care,2012,24(12),pp.1487-1495

[33]Hulin Wu,Wai-Yuan Tan,“Modelling the HIV epidemic:A State-space Approach,”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2000(32),pp. 197-215.

[34]Hyman,J.M.,Jia Li,Stanley,E.A.,“The Differential Infectivity and Staged Progression Model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HIV,” Mathematical biosciences,1999(155),pp.77-109.

[35]Isham,V.,“Stochastic Models for Epidemic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IDS,” The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 ,1993(1),pp.1-27.

[36]Hurt,FC.B.,Beagle S.,Leone P.A.,et al.,“Investigating a Sexual Network of Black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Implications for Transmission and prevention of HIV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2012 ,61(4),pp.515-521.

[37]James M. Hyman,Jia Li,E.,“Ann Stanley. Modeling the Impact of Random Screening and Contact Tracing in Reducing the Spread of HIV,” Mathematical Biosciences 2003(181),pp.17-54.

[38]Jones,H.J.,Handcock,M.S.,“An Assessment of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as a Mechanism for Human Sexual Network Formation,” Proceedings:Biological Sciences,2003,270,(1520),pp.1123-1128.

[39]Kalichman,S.C.,Simbayi,L.C.,Jooste,S.,“Poverty-related Stressors and HIV/AIDS Transmission Risks in two South African Communities,” Journal of Urban Health:Bulletin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Medicine,2005,82(2),pp.237-249.

[40]Latin,C.A.,Donnell,D.,Metzger,D.,“The Efficacy of a Network Intervention to Reduce HIV Risk Behaviors among Drug Users and Risk Partners in Chiang Mai,Thailand and Philadelphia,USA,”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9(1),pp.1-9.

[41]Latkin,C.A.,Forman,V.,Knowlton,A.,et al.,“Norms,Social Networks,and HIV-related Risk Behaviors among Urban Disadvantaged Drug User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3(56),pp. 465-476.

[42]Laumann et al.,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Chi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43]Lewin,B.,(ed.)Sex i Sverige. Om Sexuallivet i Sverige 1996(Sex in Sweden. On the Sexual Life in Sweden 1996),National Institute of Public Health,Stockholm,1998.

[44]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pp.139.

[45]Liao,S.,Schensul,J.,Wolffers,I.,“Sex-related Health Risk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with Hospitality Women in Hainan,China,”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2003,15(2),pp.109-121.

[46]Liljeros,F.,Edling,C.R.,Amaral,L.A.N.,et al.,“The Web of Human Sexual Contacts,” Nature,2001,411,pp.907-908.

[47]Luster,T.,Smalll,S.A.,“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exual Risk-Tak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94,556,pp.622-632.

[48]Marsden,P.V.,Lin,N.,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Sage publications,1982.

[49]Mayhew,B.H. and Levinger,R.,“Size and the Density of Interaction in Human Aggergat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6(1),p. 82.

[50]May,R.M.,Anderson,R.M.,“Transmission Dynamics of HIV Infection,” Nature,1987(326),pp.137-142.

[51]Merli,M. Giovanna,Sara Hertog,Bo Wang and Jing Li,“Modeling the Spread of HIV/AIDS in China:The Role of Sexual Transmission,” Population Studies,2006,60(1),pp.1-22.

[52]Miller,K.S.,Forehand,R.,Kotchick,B.A.,“Adolescent Sexual Behavior in Two Ethnic Minority groups:A Multisystem Perspective,” Adolescent,2000,35 pp.313-333.

[53]Miller,M.,Paone,D.,“Social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s Media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ual Abuse and HIV Risk,”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998,47(6),pp.765-777.

[54]Muurinen,J.M.,“Demand for Health:A generalized Grossman Model,”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82(1),pp.5-28.

[55]Neaigus,A.,Friedman,S.R & Kottiri,B.J.,et al.,“HIV Risk Networks and HIV Transmission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rs,”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g,2001(24),pp.221-226.

[56]Newman,M.E.J.,“Analysis of weighted networks,” Phys. Rev. E,2004,70:056131.

[57]Newman,M.E.J.,“Fast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Phys. Rev. E,2004(69):066133.

[58]Newman,M.E.J.,“Modular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PNAS,2006(103),pp.8577-8582.

[59]Pan,S.,Sex Industry and HIV in China. Presentation at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November 17,2004.

[60]Parker,M.,Ward,H.,Day,S.,“Sexual Networks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HIV in London,” J. Biosoc. Sci.,1998,30,pp.63-83.

[61]Peter Lipson,“Will Finding Sex Partners Online Make You Sick?” Forbes,blogs.forbes.com,Sep.7,2010.

[62]Reitman,D.,St Lawrence,J.S.,Jefferson,K.W.,et al.,“Predictors of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s’ Condom Use and HIV Risk Behavior,”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1996,8,pp. 499-515.

[63]Richard Thomas,“Reconstructing the Space-time Structure of the HIV/AIDS Epidemic for the Countries of Western Europe,”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New Series, 2000,25(4),pp.445-463.

[64]Rogers,E.M.,Diffusion of Innovat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5.

[65]Service,S.K.,Blower,S.M.,“HIV Transmission in Sexual Networks:An Empirical Analysis,” Proceedings:Biological Sciences,1995,1359(260),pp.237-244.

[66]Soskolne,V.,Shtarkshall,R.A.,“Migration and HIV Prevention Programmes:Linking Structural Factors,Culture,and Individual Behaviour-An Lsraeli Experience,”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02,55,pp.1297-1307.

[67]St. Lawrence,J.S.,Jefferson,K.W.,Banks,P.G.,et al.,“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Inervention to Assist Substance-Dependent Adolescents in Lowering HIV Infection Risk,” AIDS Prevention and Education,1994,6,pp.424-435.

[68]Thomas C.Quinn,“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the Spread of Types 1 and 2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94,91(7),pp.2407-2414.

[69]Tubman,J.G.,Windle,M.,Windle,R.C.,“Cumulative Sexual Intercourse Patterns among Middle Adolescents:Problem Behavior Precursors and Concurrent Health Risk Behavior,”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996(18),pp. 182-191.

[70]UNAIDS. Report on the Global AIDS Epidemic,2012. 转引自《2012年全球艾滋病流行状况及防治进展》,《 艾滋病科研动态》2012年第12期。

[71]UN Chronicle,“Women and children:Increasingly Targeted by HIV,” UN Chronicle,1994,31,pp.56-57.

[72]Valerie Isham,“Stochastic Models for Epidemic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IDS,” The Annals of Applied Probability,1993,3(1),pp.1-27.

[73]Van del Poel,“Delineating Personal Support Network,” Social Forces,1993(15),pp.49-70.

[74]Van Druten,J.A.M.,De Boo,T.H.,Reintjes,A.G.,et al.,“Reconstruction and Prediction of Spread of HIV Infection Populations of Homosexual Men,” Proc. EC Workshop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AIDS. Bilthoven,1987,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5]Wasserman,S. & Faust,K.,Social Network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4.

[76]Wilensky,U.,NetLogo AIDS Model. Center for Connected Learning and Computer-Based Modeling,Northwestern University,Evanston,IL.,1997.

[77]Wilensky,U.,NetLogo 4.03 User Manual,Center for Connected Learning and Computer-Based Modeling,Northwestern University,Evanston,IL. 2008,p.3.

[78]Wingood,G.W.,Diclemente,R.J.,“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Gender and Power to Examine HIV-Related Exposures,Risk Factors,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Women,”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2000,27,pp.539-565.

[79]Wortley,P.M.,Fleming,P.L.,“AIDS in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1997(278),pp.911-916.

[80]Wu,F.,Huberman B.A.,“Finding Communities in Linear Time:A Physics Approach,” Eur. Phys. J. B. 2004(38),pp.331-338.

[81]Wu,H.,Tan,W.,“Modelling the HIV Epidemic:A State-space Approach,”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2000(32),pp.197-215.

[82]Wylie,J.L.,Jolly,A.,“Patterns of Chlamydia and Gonorrhea Infection in Sexual Networks in Manitoba,” Canada. Sex. Transm. Dis.,2001(28),pp.14-24.

[83]Xinguang Chen,Bonita Stanton,Xiaoming Li et al.,“A Comparison of Health-Risk Behaviors of Rural Migrants With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Am J Health Behav. 2009,33(1),pp.15-25.

[84]Xu,C.,Wu,Z.,Zhang,Y.,“A Study on HIV Prevalence among Rural to Urban Migrants,” Symposium on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Beijing,1998,pp.23-24.

[85]Yang,H.,Li,X.,Stanton,B.,et al.,“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 in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of Behavioral Studie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2005,32(5),pp. 270-260.

[86]Yoon,J.,Blumer,A.,Lee,K.,“An Algorithm for Modularity Analysis of Directed and Weighted Biological Networks Based on Edge-betweenness Centrality,” Bioinformatiecs,2006,22(24),pp.3106-3108.

[87]艾滋病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9070.htm,2011年10年21日。

[88]白玥、王世勇等:《中央艾滋病防治经费投入的公平性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年第2期,第113~116页。

[89]蔡建明、王国霞、杨振山:《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演变》,《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第9~19页。

[90]曹淦、管文辉、吴小刚等:《某同性恋浴室男男性接触者 HIV/ 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637~640页。

[91]常春:《健康教育中的行为理论》,《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10期,第739~741页。

[92]陈军、贾洪峰、张文明:《对供血浆者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第5期,第637~638页。

[93]陈军杰、潘国卫:《一个具有暂时免疫且总人数可变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生物数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401~405页。

[94]陈明侠:《防治艾滋病立法问题探讨》,《法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71~79页。

[95]陈自强、方盛举:《公共政策视野下的艾滋病防治对策》,《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2期,第61~65页。

[96]崔巍、袁海燕:《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与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医学动物防制》2013年第6期,第1~4页。

[97]崔巍、袁海燕《男男性行为人群现状与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医学动物防制》2013年第6期,第1~4页。

[98]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 2005年第1期,第106~114页。

[99]丁金宏:《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原因别流场特征探析》,《人口研究》 1994年第1期。

[100]段成荣:《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1期,第56~61页。

[101]樊爱军、王开发:《一类具有非线性接触率的种群力学流行病模型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第261~263页。

[102]樊志良:《传染系数为β(N)且具指数出生的SIR传染病模型》,《中北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第432~435页。

[103]冯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核算久居深圳港人》,《羊城晚报》2010年10月30日。

[104]冯琪、周庆芝、王倩等:《企业员工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效果分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6期,第40~42页。

[105]高省、王丽艳、丁正伟等:《中国部分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特征及 HIV 感染状况的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年第6期,第548~551页。

[106]哥德斯坦、梅耶尔:《迁移对城市和郊区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社会学与社会研究》1965年第50期,第5~23页。

[107]顾全忠、王建跃、严剑波等:《出国劳务渔民艾滋病监测及干预效果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第1期,第6~7页。

[108]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http://www.moh.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wsb/index.htm,2009年4月26日。

[109]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4。

[110]国务院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1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1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113]韩丽涛、马知恩、李伟华:《一类疾病额外死亡率存在的传染病模型》,《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第54~57页。

[114]何志胜、刘令初、何涛:《吸毒人群双重传播艾滋病的防控策略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第2期,第194~197页。

[115]洪路、张亚芬、房家安:《行为干预对提高艾滋病病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的效果观察》,《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第7期,第341~342页。

[116]黄平:《中国人口迁移的地理轨迹》,《地理教育》2006年第2期,第20~21页。

[117]蒋松云、迟文铁:《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建议》,《卫生软科学》2006年第8期,第417~418页。

[118]赖永珲、洪福昌《深圳市HIV/艾滋病流行趋势灰色预测》,《现代预防医学》2003年第3期,第446~447页。

[119]李惠:《利用选择指数研究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偏好》,《人口研究》1994年第5期,第27~33页。

[120]李竞能:《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21]李立宏:《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浅析》,《西北人口》2000年第2期,第37~40页。

[122]李玲:《人口迁移对90年代珠江三角洲人口发展的影响》,《经济地理》2002年第5期,第544~549页。

[123]李倩、梁先敏:《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国健康教育》2006年第11期,第868~869页。

[124]李树茁、杨雪燕、刘慧君:《中国农村生育健康领域的社会性别意识量表设计与验证》,《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6年第6期,第331~338页。

[125]李文杰、林鹏、范子凡等:《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艾滋病试点的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第6期,第471~473页。

[126]梁升禄、陆春、龙少康等:《艾滋病预防青年同伴教育及其效果》,《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第3期,第920~924页。

[127]林丹华、方晓仪、李晓铭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2期,第158~160页。

[128]林顿·C.弗里曼:《社会网络分析发展史——一项社会学的研究》,张文宏 、刘军、王卫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9]林秀丽:《我国省域合作的六大经济圈构想——基于美日模式比较》,《华东经济管理》2008年第8期,第33~36页。

[130]刘芳:《格里·斯托克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社区治理问题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31]刘刚、扬鸽:《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及其生育率:理论研究的综述》,转引自王振营《人口迁移的规律——不同条件下人口迁移模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3。

[132]刘茂省、阮玉华、韩丽涛等:《HIV传播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年第6期,第335~337页。

[133]刘述森:《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状况、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年第2期,第120~124页。

[134]刘兆炜、马骁、熊婉梅等:《农村流动人口与HIV/AIDS传播的关系》,《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年第3期,第216~218页。

[135]陆林、贾曼红、陆继云:《云南省2004年艾滋病流行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3期,第172-174页。

[136]陆子修:《对经济社会事业和文明的重要贡献——中国“民工潮”现象透视》,《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4月29日。

[137]吕华:《35%的农民工有临时性伴侣,成艾滋病预防重点人群》,《西安晚报》2008年11月29日。

[138]〔美〕K.斯温德尔等:《地方,移民和组织》,《地理学年刊》1975年第B期,第69~76页。

[139]〔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140]〔美〕赫伯尔:《乡村——城市迁移的原因》,《美国社会科学杂志》1938年第43期,第932~950页。

[141]〔美〕乔根森:《二元经济的发展》,《 经济学杂志》1961年第6期,第309~334页。

[142]〔美〕托达罗:《经济发展》(第六版),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43]潘绥铭、黄盈盈、李楯:《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85~95页。

[144]彭朝琼:《深圳市1992~2003年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4年第 5期,第20~21页。

[145]〔苏联〕瓦·维·波克希舍夫斯基:《人口地理学》,南致善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46]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147]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ztj.gov.cn/xxgk/tjsj/pcgb/201105/t20110512_2061597.htm,2011年5月12日。

[148]舒彬、司徒潮满、刘莹等:《深圳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哨点监测情况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3年第6期,第694~695页。

[149]苏丹:《我国艾滋病防控政策体系研究及绩效评价》,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50]谭京广:《男男性行为人群危险行为干预效果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11年第12期,第1469~1471页。

[151]田鹰:《中国妇女艾滋病防治调研报告》,《中国妇女报》2001年11月19日。

[152]王翠华、杨艳华、卢国际等:《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及效果评价》,《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第12期,第2291~2292页。

[153]王格玮:《地区间收入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基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经济学》2004年第3期,第77~98页。

[154]王桂新、刘建波:《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省际人口迁移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第87~94页。

[155]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9页。

[156]王桂新:《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之分析》,《人口与经济》1996年第11期,第9~16页。

[157]王桂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地域结构探析》,《中国人口科学》 1996年第1期,第22~29页。

[158]王建、邹健:《地理》(第一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159]王军、王辉:《具有种群动力学和非线性接触率的SIRS流行病模型》,《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 22~29页。

[160]王拉娣:《具有非线性传染率的两类传染病模型的全局分析》,《工程数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640~644页。

[161]王名、刘求实:《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发展及相关政策建议》,《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130~134页。

[162]王萍:《中国艾滋病防治政策评估》,《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年第1期,第85~87期。

[163]王勤忠、钱跃升、傅继华:《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2007年第13期,第285~287页。

[164]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http://www.moh.gov.cn/newshtml/11327.htm,2006年1月24日。

[165]翁乃群:《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84~94页。

[166]吴传钧:《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

[167]吴义龙:《中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经济学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第74~77页。

[168]吴尊友:《艾滋病危险行为与行为干预》,《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第5期,第321~322页。

[169]肖群鹰、刘慧君:《基于QAP算法的省际劳动力迁移动因理论再检验》,《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4期,第26-33页。

[170]肖群鹰、朱正威:《公共危机管理与社会风险评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71]谢妮:《深圳市HIV/AIDS疫情分布特征与预测模型比较》,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72]徐臣、吴奠友、张云同等:《农村地区流动人口HIV感染情况调查》,中国艾滋病干预措施研究会议,北京,1998,第23~24页。

[173]徐刚、王明:《社区干预:农村地区艾滋病知识宣传、反歧视教育的有效途径》,《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增刊,第277~280页。

[174]徐选国、王荣、陈璐等:《大学生艾滋病宣传自主教育活动初探》,《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年第4期,第227~229页。

[175]严善平:《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67~74页。

[176]严焱、陈琳、赵锦等:《深圳市本地人员与口岸出入境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的比较分析》,《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3年第2期,第109~112页。

[177]颜江瑛、陈秋兰、马彦民等:《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政策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第11期,第855~860页。

[178]杨帆、祝晓莲、王维:《艾滋病防治的政策研究》,《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第11~161页。

[179]杨红梅:《社会网络与HIV传播》,《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年第1期,第47~50页。

[180]杨昆、李江荣、崔庆雄等:《艾滋病传播的智能体与GIS的集成模型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4~20页。

[181]杨颂平、祝平燕:《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妇女与艾滋病研究综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28~32页。

[182]杨延忠:《艾滋病危险行为的扩散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第3期,第264~269页。

[183]杨泽民、黄文军、肖云等:《大学新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第8期,第687~688页。

[184]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85]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周晓牧、韩晖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186]曾惠芳、秦彦珉、叶宝英等:《深圳男同性恋性病和艾滋病感染状况调查》,《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第9期,第1686~1688页。

[187]张保法:《经济预测与经济决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88]张北川、李秀芳、史同新等:《对中国男同/双性爱者人口数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初步估测》,《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年第4期,第 197~119页。

[189]张灿灿:《艾滋病感染者女性达28.1%》,http://www.chain.net. cn,2005年9月2日。

[190]张春瑜、成刚、孟庆跃:《我国艾滋病政策评述》,《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1期,第40~42页。

[191]张红波、肖云、卫星等:《吸毒、卖淫者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第18期,第1391~1392页。

[192]张巧红:《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第2期,第 216~218页。

[193]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科学出版社,2003。

[194]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学概论》(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5]张尚立、方华强:《 一类传染病模型的扩散性质》,《生物数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264~268页。

[196]张永庆、赵海、张文波:《城市人口迁移的网络特征》,《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69~172页。

[197]张有春、余冬保、方慧等:《中国艾滋病相关政策决策过程的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第4期,第131~133页。

[198]中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gov.cn/gzdt/2006-03/16/content_228740.htm,2006年3月16日。

[19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工作参考资料》,2005。

[200]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2011。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2008。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9 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报告》,2010。

[203]朱宝树:《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滞留与更替——以上海市为例》,《人口研究》1997年第5期,第1~5页。

[204]朱琳、吕本富:《解释结构模型的简便方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第12期,第1816~1891页。

[205]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人口与经济》 2002年第5期,第10~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