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3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 第3辑图书

Research on Urban Social Work Vol.3

SSAPID:101-9651-9039-26
ISBN:978-7-5201-193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都市社会工作研究》和第3辑。主题为医疗社会工作,涉及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志愿服务和志愿者团队研究、医务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和信访社会工作等,涉及老年人照护模式的探索、医院志愿者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青少年癌症患者的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对医生的刻板印象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胡庆英;马甜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编委会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第3辑编辑组

 【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

  上海市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探索

   一 研究背景和具体研究问题

    1.研究背景

    2.研究的具体问题

    3.长期照护的基本内涵

   二 国内外老年人长期照护模式

    1.国外有关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研究

     (1)美国的市场长期照顾保险模式

     (2)英国的以税收为筹资来源的长期照顾制度模式

     (3)日本的长期照顾服务的社会保险模式

    2.国内有关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研究

   三 中国香港和台湾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一)中国香港、台湾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实践模式

     1.香港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措施

     2.台湾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构想与实践

    (二)香港和台湾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主要特点

     1.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社会服务性质

     2.医疗机构与老年人长期照护机构的转介机制

     3.长期照护体系的焦点指向“护养结合”

     4.长期照护体系的分级、分类管理和服务配置

   四 上海“居家安老”服务模式的实践

    (一)上海支持“居家安老”服务模式的社会政策

    (二)上海开展“居家安老”模式的服务项目

     1.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培训及喘息服务项目试点

     2.“老伙伴”计划项目

    (三)上海“居家安老”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五 完善和发展上海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思考

    (一)亟须构建完整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二)推进可持续“居家安老”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1.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1)保障范围应纳入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项目

      (2)完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建立照护个案管理模式,提高长期照护资金的使用效率

      (3)厘清“老年大福利”建设的方向

      (4)加强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培养

     2.推进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1)从顶层梳理为老服务项目

      (2)嵌入“居家安老”模式的内容

      (3)畅通支持“居家安老”的转介机制

      (4)重点关注“居家安老”的重点人群与难点人群

     3.创设医养项目及医养转介项目

 【志愿服务和志愿者团队研究】

  “志”愿者与“制”愿者

   一 研究缘起和具体问题

    1.研究背景

    2.具体研究问题

   二 理论视角和具体问题

    1.理论视角

    2.研究方法

   三 “志”愿者和“制”愿者服务研究

    (一)“志”愿者志愿服务分析

     1.志愿服务参与动机

      (1)认为帮助别人很有意义

      (2)为了回报

     2.志愿服务中的收获

      (1)志愿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2)自我改善和自我成长

    (二)从“志”愿者到“制”愿者的分析

     1.被访者志愿服务情况

     2.志愿服务意愿和服务次数安排

    (三)“制”愿者及行为分析

     1.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

      (1)出于个人意愿

      (2)出于综合目的

      (3)出于利己目的

     2.志愿服务管理者的看法

     3.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1)志愿服务初期培训不足

      (2)志愿者之间交流较少

      (3)服务内容与原先预期不符

     4.志愿服务的问题带来的后果

   四 进一步讨论与反思

    (一)基于“制度与生活”理论的讨论

     1.志愿服务制度

     2.从事志愿服务的生活主体

    (二)改善志愿服务的建议

     1.强化志愿服务培训

     2.针对性的激励安排

     3.生活主体推动制度变化

  转变与延续

   一 序言

    1.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

    2.具体的研究问题

    3.主要概念界定

     (1)志愿团体

     (2)权威类型

     (3)团队领袖

     (4)团队生命

   二 研究方法

    1.研究的理论框架

    2.具体的研究方法

   三 上海Y机构志愿团体发展历程描述

    (一)TN剧社的成长蜕变史

     1.改革重组,引发争议矛盾不断

      (1)培养先锋队员遭反感

      (2)制定团队契约遭反对

      (3)确立发展目标遭质疑

     2.坚持改革,逐步推进规范执行

      (1)直面争议,发表《致所有剧社成员的公开信》

      (2)合理分工,建立“人事-宣传-培训-外联”组

      (3)各司其职,灵活推进团体契约顺利执行

      (4)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团队归属感

     3.稳步发展,形成团体价值认同

      (1)亲身实践团体价值理念,有力反击质疑

      (2)开拓资源提供更大舞台,通力完成任务

      (3)高度认同团体服务目标,积极主动投入

      (4)团体归属感、凝聚力深厚,成员亲如一家

     4.突发问题,考验危机处理能力

      (1)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引发新一轮矛盾

      (2)社长突然提出辞职,反思原组织架构

      (3)成员数猛增,机构运转超负荷,紧急调整旧规定

    (二)不是社长胜似社长的剧社“公仆”

     1.群众基础良好,有威信

     2.团体事务皆亲力亲为

     3.民主待人,号召力极强

    (三)对TN剧社团队领袖的新发现

   四 志愿团体发展与团队领袖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塔克曼“团队发展阶段”模型与志愿团体生命周期

     1.组建震荡期

     2.规范执行期

     3.鼎盛成熟期或散漫混乱期

     4.延续解散期

    (二)韦伯“权威类型”理论与志愿团体的领袖类型

     1.传统型权威

     2.法理型权威

     3.卡里斯玛型权威

    (三)适用于志愿团体的权威类型分析

     1.卡里斯玛型权威

     2.民主型权威

     3.仆人型权威

    (四)志愿团体的发展与团队领袖的关系

     1.依赖关系

     2.合作关系

     3.独立关系

   五 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专业社工在志愿团体中的作用

     1.帮助志愿团体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2.理性面对冲突,合理分析解决

    (二)较易发展和推广的志愿团体类型

    (三)领袖团队取代传统型“一人制”团队领袖

 【医务社会工作】

  青少年癌症患者意义治疗研究

   一 研究缘起

    1.研究背景

    2.具体研究问题

   二 研究设计

    1.研究框架和进路

    2.具体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

     (2)干预研究

   三 个案评估:问题和环境

    1.案主个人及家庭情况

    2.问题评估:骨肿瘤青少年生命意义的丧失

     (1)生理方面

     (2)心理方面

     (3)社会方面

   四 骨肿瘤青少年患者的生命意义寻求途径

    (一)体验某件事或爱一个人

     1.寻找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同学、朋友及家人

      (1)同学、朋友

      (2)家人

     2.回顾过去愉快的经历

     3.体验当下满足与幸福感受

    (二)创造和工作

     1.探索以往的成就或兴趣爱好

      (1)过去的成绩

      (2)兴趣爱好

     2.讨论愿望与想做的事情

    (三)承受挫折与苦难

     1.探讨经受疾病磨难中自我的力量

     2.重视榜样的力量

   五 意义治疗介入骨肿瘤青少年患者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

    (一)回顾以往经历、认识重要他人

     1.回顾校园生活中案主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2.回顾家庭生活中案主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二)挖掘当下体验,给予幸福满足

    (三)激发对未来的向往,建立替代目标

    (四)开展家庭会议,建构爱的意义

   六 结语

  负面刻板印象与去负面刻板印象

   一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刻板印象的实证研究

     2.关于医生群体形象的研究现状

   二 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2.访谈对象

   三 负面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

    (一)少数医生医德滑坡受人诟病(负面刻板印象的起因)

     1.医生收红包

     2.态度冷漠,不负责任

     3.过度治疗,拿提成

    (二)大众传媒的报道(负面刻板印象的强化)

    (三)普遍的社会心理失衡和冲突(社会背景)

   四 去负面刻板印象

    (一)医生群体真实状况呈现

     1.患方对医疗的高期待

     2.把医疗当作普通消费

     3.医生权威性减弱

     4.按医院规矩办事

     5.医改矛盾冲突下的“替罪羊”

     6.医疗事故报道中“失语”

    (二)去负面刻板印象行动

     1.医生的行动

      (1)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

      (2)培育舆论领袖,主动发声

     2.院方的行动

      (1)转变医院管理模式

      (2)揭示医疗本质

      (3)把握舆论导向

     3.媒体的行动

      (1)加强客观报道

      (2)专业良心觉醒

     4.政府的行动

      (1)制定法律保障医生权益

      (2)引导舆论环境

     5.医务社工的行动

      (1)医患关系的润滑剂

      (2)生命教育与临终关怀

   五 结语

 【儿童社会工作】

  从嵌入到互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服务的实践探索

   一 问题的提出:专业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领域的嵌入

   二 从嵌入到互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带来的发展机遇

   三 玩具图书馆项目: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服务的实践

    (一)街道及社会工作站概况

    (二)以需要为本的实践过程

     1.社区儿童福利服务的需求调研

     2.“以儿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设计基础

     3.玩具图书馆项目介入儿童福利服务的过程

      (1)介入初始:空间改造是服务提供的第一步

      (2)项目的初期宣传:从“外展困境”到“门庭若市”

      (3)项目的稳步推进期——玩具图书馆项目常态化服务模式的形成

      (4)项目的持续化运作:志愿者培训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4.玩具图书馆项目介入儿童福利的互构式服务框架

    (三)玩具图书馆项目的成效评估

   四 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服务的反思

    (一)从嵌入走向互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以需要为本: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服务的行动导向

    (三)多维联动机制: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领域的工作重点

 【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嵌入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1.研究问题

     2.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1.资料搜集方法

     2.研究对象

   三 案例分析

    (一)“阳光少年训练营”情商课程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2.服务内容:情商课程

      (1)课程主题

      (2)教学板块

     3.服务理念:优势视角

     4.服务目标:增强学生社会性,促进正面成长

     5.服务方式

      (1)小组工作方法

      (2)音画视听法

     6.服务时间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嵌入”

     1.嵌入主体:“阳光少年训练营”情商课程项目

     2.嵌入对象:学校思想品德课

     3.嵌入过程与空间

      (1)双方协商确定服务对象

      (2)对于学校教师不介入的坚持

      (3)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4)评估家长需求

    (三)服务效果评估

     1.形式创新,获得学生欢迎与好评

     2.家长态度转变,从担忧到支持

     3.学生社会行为与规范得到正向提升

     4.课程之外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延伸

      (1)推动组建家委会

      (2)开展个案服务

      (3)积极参与社区青少年活动

     5.服务的学校数量逐渐扩大

   四 反思与建议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矫正治疗VS成长促进

    (二)学校社会工作:联校VS嵌入

    (三)构建多元合作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团队

 【信访社会工作】

  斡旋、渗透与整合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中国信访工作的特点与问题的讨论

    2.社会工作介入信访工作的探讨

   三 社会工作介入信访的发展路径

    (一)借助信访之外的事件敲开案主的心门

    (二)斡旋——解决信访问题的核心

    (三)渗透——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介入

     1.个人——从认知到行为的渗透

     2.家庭——从聚拢到治疗的渗透

     3.社区——从疏离到认同的渗透

    (四)整合——资源的有效利用

     1.非正式支持系统的资源——搜集拼接式整合

     2.正式支持系统的资源——优化激活式整合

   四 信访社会工作的理性回归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稿约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治理需要充分依靠“四化”,即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专业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社会化和专业化的重要手段、途径与媒介,在许多领域都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本辑《都市社会工作研究》中有不少文章就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作为一种专业和职业的社会工作在相关领域提供的专业服务,如《青少年癌症患者意义治疗研究》一文探讨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内容,《从嵌入到互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服务的实践探索》一文探讨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儿童服务,《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嵌入研究》一文探讨了如何使专业服务与已有的教育体制相结合的问题,而《斡旋、渗透与整合》一文则在国内特有的信访领域探索了专业社会工如何有效介入,等等。更加可贵的是,这些文章开始思考与摸索在“当时当地”的情境中实践社会工作。无疑,这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和在地化的有益尝试。

高翠、张晓、杜巍、张璟,2013,《政府介入老年长期护理的方式、路径及启示——基于几个OECD国家的实践》,《中国老年学杂志》第12期。

施巍巍,2012,《论发达国家老年人长期照顾的制度模式》,《学术交流》第5期。

王莉莉,2011,《新时期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比较研究》,《日本问题研究》第2期。

孙正成,2013,《台湾地区长期护理体系概述及启示》,《台湾研究集刊》第1期。

陈比聃,2013,《老年人口长期照护体系的国际比较》,《厦门特区党校学报》第2期。

单奕,2014,《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老龄化中国的启迪》,《中国老年学杂志》第20期。

汤维娟、孙菲、王毅欣、李娟、徐燕,2011,《跨机构的连续性照护模式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第25卷第7期。

裴晓梅、房莉杰,2010,《老年长期照护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常丽桥,2010,《我国志愿者社会认同状况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3期。

关婷、郝徐杰、陈红,2012,《医院志愿者流失的伦理学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第25卷第6期。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董海军、倪赤丹,2003,《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参与动机分析》,《理论界》第6期。

丁元竹、江汛清,2009,《志愿服务的社会资本》,《中国社会工作》第21期。

丁元竹、江汛清,2009,《志愿者该不该有报酬》,《中国社会工作》第21期。

郝辽钢、刘健西,2003,《激励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英〕安东尼·吉登斯,1998,《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楚楚,2015,《成为长期的医院志愿者》,《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3期。

李和俊,2013,《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刘笑明、徐亚英、蔡滨,2013,《加强公立医院志愿者队伍建设必要性与路径研究》,《中国医院》第4期。

李亚平、于海编选,1998,《第三域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延伟,2011,《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一项质性研究》,《南京大学学报》第4期。

彭秀清,2010,《我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学报》第6期。

史璞,2010,《管理学哲理:系统、愿景、人本和权变的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孙立平、郭于华,2000,《“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吴鲁平,2008,《志愿者参与动机的结构转型和多元共生现象研究——对24名青年志愿者的深度访谈分析》,《中国青年研究》第2期。

吴懿俊,2014,《某医院志愿服务开展现状及效果评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肖瑛,2014,《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第9期。

肖瑛,2008,《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社会》第2期。

杨恕、续建宜,2002,《美国志愿者运动述评》,《国际论坛》第1期。

羊晓莹,2011,《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及其启示》,《当代青年研究》第1期。

郑柏泉,2012,《推行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运作的思考》,《现代医院管理》第4期。

赵健,2014,《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青年与社会》第18期。

朱眉华,2006,《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庆武,2008,《中美志愿者激励的差异性比较》,《中国青年研究》第8期。

朱修明,2014,《华山医院医务志愿者激励机制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naan R.A.,Goldbergglen R.S. 1991. “Measuring Motivation to Volunteer in Human Services,”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A Publication of the NTL Institute,27(3):269-284.

Koivula U.M.,Karttunen S.L. 2014. “Volunteers in a Hospital-Opportunity or Threat?Exploratory Study from Finland,” Journal of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28(5):674-695.

Morrow-Howell N.,Mui A. 1989. “Elderly Volunteers:Reasons for Initiating and Terminating Service,”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13(3-4):21-34.

Snyder M.,Omoto A. M. 2008. “Volunteerism:Social Issues Perspectives and Social Policy Implications,” Social Issues & Policy Review,2(1):1-36.

Wisner P.S.,Stringfellow A.,Youngdahl W.E.,et al. 2005. “The Service Volunteer-Loyalty Chain: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haritable Not-for-Profit Service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3(2):143-161.

赫连,2005,《领导者——团队制胜的关键 缔造卓越的团队领袖》,《企业导报》第7期。

洪向华,2005,《权威理论浅析》,《科学社会主义》第5期。

金辉、钱焱,2006,《团队生命周期的模型修正》,《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3期。

〔美〕杰西卡·利普耐克、〔美〕杰弗里·斯坦普斯,2002,《虚拟团队管理——21世纪组织发展的新趋势》(第1版),何瑛译,经济管理出版社。

马丽华、蔡启明,200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项目团队成员的沟通策略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第5期。

斯蒂文·R.雷纳,1999,《团队的陷阱》(第1版),侯亚峰、章宜华译,广东经济出版社。

王青,2003,《团队管理》(第1版),企业管理出版社。

祥和,2003,《怎样成为团队领袖》,《成功》第10期。

章义伍,2004,《如何打造高绩效团队》(第1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Sills,David L. 1998.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Macmillan.

Garnegie UK Trust. 2007. The Shape of Civil Society to Come,Published by the Carnegie UK Trust. October.

United States Dept of Commerce and Lab. 2012.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8:The National Data Book. Rare Books Club.Com.

陈明静,2014,《意义治疗三步骤法的建立及对晚期癌症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第3期。

胡海云,2011,《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的研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第31卷第11期。

季庆英,2011,《医务社会工作对长期住院患儿服务模式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医院》第11期。

李义军,2009,《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疾病治疗康复的介入》,《中国医学伦理学》第4期。

梁慧茹、赵可式,2009,《癌症患者生命意义之探讨》,台湾成功大学护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未刊稿。

陆士桢、王玥,2010,《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潘淑满,2005,《质性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明星、赵继军,2013,《癌症患者确诊初期生命意义寻求途径的质性研究》,《护理管理杂志》第12期。

明星,2013,《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第2期。

王慧青,2016,《意义治疗方法在个案工作中的应用——以 X 个案为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武永胜、钟进才,2009,《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评测量表的研究进展》,《广西医学》第6期。

吴任慰,2003,《现阶段我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探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邢军、赵静波、张小远,2009,《创伤后人群心理应激反应的意义治疗》,《医学与社会》第11期。

薛琼琼,2014,《晚期癌症患者家居宁养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贵州省肿瘤医院宁养院为例》,《辽宁大学学报》第6期。

杨雅琴,2008,《追寻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尔意义疗法述评》,《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余婷婷,2014,《存在主义视角下大学生志愿者的生命意义追寻——以“春”机构临终关怀项目志愿者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5期。

赵风岭、闫荣、王立英、金玉芹、刘燕,2015,《癌症患者的意义疗法》,《医学与哲学》第12期。

Shaffer D.R.,1995,《社会与人格发展》,林翠湄译,台北:心理出版社。

Campanacci,M. Bone and Soft Tissue Tumors:Clinical Features,Imaging,Pathology and Treatment. New York:Springer Verlag Wien,1999:464-491.

Jaffe,N. Osteosarcoma:Review of the Past,Impact on the Future.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Cancer Treat Res,2010,152:239-262.

Lee,V.,Onhen,S.R.,Edgar,L. “Meaning-making Intervention during Breast or Colorectal Cancer Treatment Improves Self-esteem,Optimism and Self-efficacy.” Soc Sci Med,2006,62(12).

Richer,H. “Living in it,Living with it and Move on:Dimensions of Meaning during Chemotherapy.” Oncology Nursing Forum,2002,29(1):113-119.

白剑峰,2013,《不要丑化医生形象》,《人民日报》4月13日,第15版。

李建光,2008,《论权力的异化及其回归——以医患关系中医师权力为例》,《职大学报》第2期。

陈步伟,2010,《新医改背景下医生媒介形象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杜秀芳,2004,《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6期。

葛梦姣,2014,《框架理论视角:都市报中的医生形象——以〈华商报〉中的医生报道为例》,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曾庆香,2005,《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韩启德,2014,《医疗对健康只起8%作用 民众须警惕“过度诊断”》,《中国青年报》5月25日,第01版。

吉雪菲,2014,《试析我国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方式:以2003-2013年百度新闻搜索中的报道为例》,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岱淞,2010,《医生职业的历史变迁研究》,《医学社会学》第1期。

雷锦程,2006,《医药回扣是最大的医患利益冲突》,《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0期。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2003,《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

〔美〕欧文·戈夫曼,2009,《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商务印书馆。

〔美〕欧文·戈夫曼,2008,《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彭曼,2007,《我国近期报纸医生的传媒形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濮琼,2003,《对医生权力控制的分析》,《医学与社会》第3期。

孙立平,2002,《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单文苑,2007,《我国媒体医疗纠纷报道的话语变迁与话语倾向》,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施旭,2011,《一周“三重门”医患战何时休》,《甘肃日报》11月7日。

童兵,2000,《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沃尔特·李普曼,2002,《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明旭,2008,《医患关系学》,科学出版社。

汪元元,2008,《从转型期医生媒介形象看我国都市报报道》,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姚泽麟、赵皓玥、卢思佳,2017,《医疗领域的暴力维权及其治理——基于2002~2015年媒体报道的内容分析》,《社会建设》第4卷第1期。

张思恒、马晓莹,2010,《医德医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第21期。

窦玉沛,2011,《儿童福利: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社会福利》第4期。

冯元、甘诺,2013,《社会福利服务中的社会工作嵌入及策略》,《社会福利》(理论版)第10期。

冯元、彭华民,2015,《需要为本的流浪儿童福利政策导向与框架——基于流浪儿童救助实践和政策变迁的分析》,《长白学刊》第2期。

高双英、陈明,2012,《儿童福利机构亟需拓展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第9期。

顾华锋,2007,《关于高等院校与企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探讨》,《经济纵横》第20期。

贾盼盼,2013,《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对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启示》,《教育观察》(上旬刊)第12期。

李晓慧,2015,《政府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互构性承认——以北京市社会工作机构发展为例》,《学海》第3期。

刘继同,2005,《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与社会福利政策处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刘玉兰、彭华民,2017,《西方儿童保护社会工作的理论转型与实践重构》,《社会工作与管理》第3期。

彭华民,2010,《需要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模式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沈晖,2008,《构建政府、福利组织与高校的联动机制——系统论视角下的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思路》,《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第8期。

谭晓辉,2011,《论我国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中的社会工作介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思斌,2008,《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机遇与新取向》,《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第9期。

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夏缨、周红缨、蒋兢、刘晓倩、詹晗、奂平清、方舒, 2015,《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中国标准化》第2期。

徐选国、阮海燕,2013,《试论我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互构性发展》,《天府新论》第1期。

张佳华,2017,《论社会政策中的“普惠”理念及其实践——以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为例》,《青年学报》第1期。

张柳清、成海军,2012,《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赵琼,2016,《专业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的阶段性再探索》,《社会工作与管理》第6期。

张昱,2012,《嵌入抑或转型: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思考》,《中国社会工作》第33期。

Fargion Silvia. 2014. “Synergies and Tensions in Child Protection and Parent Support:Policy Lines and Practitioners Cultures,”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19 (1):24-33.

H.Cleaver,and S.Walker. 2004. “From Policy to Practice: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Framework for Social Work Assessments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9 (1):81-90.

S.V.Houte,L.Bradt,M.Vandenbroeck,and B.D.Bie. 2014. “Parent-work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Welfare Social Work:a Belgian Case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7(1):45-57.

宾丽平,2011,《我国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模式研究》,《社会工作》(学术版)第4期。

蔡屹,2006,《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历程及经验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第2期。

范明林,2005,《学校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

方劲,2011,《嵌入式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的发展路径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符平,2009,《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春霞,2010,《重新认识作为分析工具的“嵌入性”》,《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刘宏森,2011,《上海市驻校、联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4期。

刘志红,2006,《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本土社会工作》第12期。

秦海霞,2010,《嵌入与契合: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与本土化》,《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组编,2008,《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中国社会出版社。

沈黎,1999,《关于我国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几点思考》,《高校建设》第1期。

史柏年,2012,《学校社会工作:从项目试点到制度建设——以四川希望学校社会工作实践为例》,《学海》第1期。

唐咏,2009,《关系和嵌入性之外: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的路径选择》,《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瑞华,2011,《从嵌入理论看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战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思斌,2011,《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社会科学战线》第2期。

王伟杰、蔡屹,2008,《成长的支持——浦东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肖广芬、苌庆辉,2008,《美国学校社会工作体系架构及其启示》,《外国教育研究》第4期。

许莉娅,2009,《学校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许莉娅,2012,《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学海》第1期。

范明林,2012,《信访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尝试》,《中国社会工作》第10期卷首语。

高丽丽,2009,《河南省县级信访工作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黄宝玲,2011,《基层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应对思路》,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文静,2014,《社会工作介入信访工作:必要性、领域及发展路径》,《探索》第3期。

王思斌,2013,《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吴同,2012,《社会工作介入信访有何作为——上海的探索》,《检察风云》第18期。

吴同、陈蓓丽,2015,《专业社会工作介入信访的运作机制以及发展困境——以上海市专业社工介入信访C项目的个案服务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吴越菲,2012,《信访社会工作:社会理性秩序的助推器》,《检察风云》第18期。

信访工作课题组,2005,《关于基层信访工作的考察报告》,《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第4期。

于建嵘,2015,《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第2期。

于学臣,2015,《黑龙江省社工介入民政信访工作新机制探索——以上海市和陕西省的经验为借鉴》,《社会福利》(理论版)第2期。

严明清、李广平,2005,《关于建立和完善有效化解社会冲突的地方信访工作制度》,《江汉论坛》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