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06

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图书

Endless Chegulu Cai: Inheritance of Northeastern Errenzhuan in Rural Society

SSAPID:101-9620-2282-80
ISBN:978-7-5097-573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二人转是生长在东北的一门“土得掉渣儿”的艺术,自诞生以来,虽屡遭禁止,却以其亲民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东北人的喜爱,它就像车轱辘菜一样在乡间的泥土之中踩不死、压不败,生生不息。本书借“车轱辘菜”之喻,以“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为主题,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对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历史传承情况及现状进行“深描”,并试图探索出二人转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大学·青年博士学术文库
作 者: 吕慧敏
编 辑:韩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摘要

 表目录

 索引

 后记

 绪论

  一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对象

    1.专家、学者对“二人转”的界定

    2.本书对“二人转”概念的界定

    3.关于“乡土社会”

   (二)选题意义

    1.为什么选择以二人转为题

     (1)二人转的独特魅力

     (2)二人转的“热”需要“冷”思考

    2.为什么以乡土社会中的二人转为主要研究对象

     (1)传统二人转的濒危性

     (2)传统二人转有潜在发展的可能性

     (3)传统二人转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二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文献研究法及文献类资料

    1.东北地方史志

    2.民国报刊资料

    3.东北二人转作品选集及资料汇编

   (二)田野调查法及田野类资料*

 第一章 二人转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二人转起源传说

   一 与庄王有关的传说

   二 与李梦雄兄妹有关的传说

   三 与范丹有关的乞讨类传说

   四 郭文山讲述的二人转起源传说

   余论

  第二节 东北文化生态孕育了二人转

  第三节 二人转形成的土壤——农业生产方式

  第四节 东北人的构成与二人转的形成

   一 东北原住民性格对二人转的影响

   二 东北的移民社会性质

   三 东北移民的构成与二人转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人转的传承线路与传承方式

  第一节 二人转的地缘传承与家族传承——以新民市二人转传承线路为例

   一 新民二人转之典型性

   二 新民二人转艺人传承谱系*

   三 二人转艺人的地缘传承与家族传承

  第二节 二人转的师徒传承

   一 拜师及其意义

   二 学艺与习得行业习俗

  第三节 学习班:当代二人转的一种传承方式

   一 学习班发展概况*

   二 学员和老师

   三 传承内容及传承方式

   四 从“师徒”到“师生”,从“江湖班”到“学习班”

  第四节 无师自通——兼说二人转“海乐子”

   一 什么是“海乐子”

   二 广场“海乐子”

    (一)广场“海乐子”的演唱环境

    (二)广场“海乐子”的构成人员——音响持有者、唱手与乐手

    (三)广场“海乐子”的传承方式及演出内容

   三 乡间“海乐子”

    (一)乡间“海乐子”的人员构成及组织形式

    (二)乡间“海乐子”的演出条件

    (三)乡间“海乐子”的传承特点及内容

   四 “海乐子”的传承动因

   五 海乐子对二人转当代传承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人转传承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

  第一节 拜把子与联姻——建立江湖家庭

   一 艺人间的结拜兄弟

   二 艺人间的行内婚

  第二节 从江湖班、江湖会到江湖行——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

   一 “尼姑奔庵儿,江湖奔班儿”——江湖班

   二 江湖会和江湖行

  第三节 “江湖道”——二人转行规与禁忌

   一 江湖规矩

   二 江湖禁忌

  第四节 “学会江湖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二人转行话

   一 二人转行话概述

   二 二人转行话的功能

   三 二人转行话的当代发展

  第五节 二人转艺人江湖品格的物质体现

   一 板纲和江湖扣

   二 江湖会中的八块板

  第六节 二人转艺人江湖品格的成因

   一 建立在社会边缘的江湖——二人转艺人江湖品格形成的客观原因

    (一)“艺人不算人”——清朝和民国时期艺人的生存状态

    (二)“艺人翻身”——1949年以后艺人身份与地位的变化

   二 “江湖怕走”——二人转艺人江湖品格形成的主观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二人转文本传承

  第一节 传统二人转文本概述

   一 学者对文本的搜集及研究概况

   二 传统二人转文本流传概况

   三 传统二人转文本类型

    (一)口述记录整理本

    (二)艺人彩字本

    (三)现场演唱本

  第二节 二人转的“篇”

   一 什么是“篇”

   二 “篇”的种类*

    (一)相貌篇

    (二)景物篇

    (三)盘家乡篇

    (四)抒情篇

    (五)写信篇

    (六)文学篇

    (七)盟誓篇

    (八)五更篇

   三 “篇”的意义

  第三节 程式性句、词

   一 句子程式及其意义(一)——剧目内程式

    (一)问答式程式

    (二)跨行照应式程式

    (三)排比式程式

   二 句子程式及其意义(二)——互文性程式

   三 词的程式及其意义

  第四节 腔调、辙韵与板头

   一 二人转的十三道大辙及其应用

   二 二人转的主调、辅调、专调与小帽用调

   三 板头与节奏

  第五节 表演与文本传承的互动

   一 艺人与观众的交流

   二 艺人与艺人的交流

   三 艺人与幕后人的交流

   四 作为一种交流方式的表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二人转在当代乡土社会中的传承形态

  第一节 二人转的当代存在形态

   一 剧场二人转

    (一)城市剧场二人转

    (二)乡镇剧场二人转

   二 传媒二人转

    (一)广播、电视中的二人转

    (二)以各种音像制品及网络为载体的二人转

   三 草台二人转

  第二节 当代二人转艺人的“走江湖”演出(上)

   一 “神圣”的二人转——哭七关与哭十八包

    1.哭七关

    2.哭十八包

   二 世俗的二人转——舞台上的二人转*

  第三节 当代二人转艺人的“走江湖”演出(下)

   一 二人转在“红事情”中的演出

   二 二人转的下乡演出

  第四节 其他演出形态

   一 求雨仪式中的二人转演出

   二 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中的二人转演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二人转的发展前景

  引言

   一 二人转复兴的社会背景

   二 从农村走向城市

   三 二人转与“三俗”文化

  第一节 传统二人转的发展方向

   一 艺术本体:“唱说扮舞绝”平衡发展

   二 文本方面:传承传统文本中的精华

  第二节 二人转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 开办正规“学校”,提高二人转学员素质

   二 建设二人转创编团队

   三 培养观众

  第三节 “非遗”保护视野下的传统二人转传承

   一 申报阶段

   二 保护阶段

   三 建立二人转博物馆,多种形式保护传统艺术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传统二人转剧目汇编*

   (一)《二人转研究》列出的传统剧目

   (二)《正说东北二人转》中列出的传统剧目

    1.常见传统曲目

    2.新编历史曲目

    3.备曲子

  附录2:传统二人转“篇”之举隅

   (一)相貌篇

   (二)景物篇

   (三)盘家乡篇

   (四)抒情篇

   (五)写信篇

   (六)文学篇

   (七)《蓝桥》之“证凭”“盟誓”篇

   (八)五更篇

  附录3:传统二人转的剧目内程式

   (一)《包公赔情》之问答式程式

   (二)《阴魂阵》中排比式程式

  附录4:哭七关和哭十八包唱词

 Abstract

 图目录

笔者以“生生不息的车轱辘菜:东北二人转在乡土社会中的传承”为题,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及文献研究方法,探析乡土社会中东北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及当代存在形态,试图探索出二人转的未来发展之路。本书首先从社会文化角度讨论了二人转的发生及起源,然后从“传承线路、传承方式”及“社会关系网络”两方面一纵一横地揭示出二人转的历史传承情况。二人转艺人的传承线路主要有地缘传承、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三种。在当代社会,传统的以江湖班为载体的师徒传承转变为以学习班为基础的师生传承。1949年以前,二人转艺人被视为下九流。为了在社会边缘求生存,也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他们建构了一个虚拟的底边社会——江湖,并以此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第四章重在分析二人转艺人如何通过“篇”、程式性句词及主调、副调等传承庞大的传统文本。最后两章,笔者考察了二人转在当代乡土社会中的传承形态,并根据已有研究展望了二人转发展前景。结语部分在总结全书主要内容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文化只有在历史的延续中传承发展才最能彰显其存在意义。

(汉)桓宽:《盐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刘廷玑撰《在园杂志》(卷3),张守谦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标点本。

(清)毛奇龄:《西河词话》,四库全书本,第1494册。

(清)沈德潜:《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

(清)徐珂:《清稗类钞》(第11册),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

(清)杨宾、方式济、吴桭臣:《龙江三纪》,周诚望、董惠敏、赵江平标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中华书局,1989年标点本。

(宋)林虙编《两汉诏令》(卷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6册。

(宋)普济:《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标点本。

《尔雅注疏》卷七《释地第九》,载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后汉书》(卷81),中华书局,1965年标点本。

《皇朝文献通考》(卷1),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32册。

《皇清奏议》(卷16),《续修四库全书》,第473册。

《清史稿》(第13册),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

《尚书正义》(卷3),载《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 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第1版,1982年第3版。

《魏书》(卷103),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周书》(卷50),中华书局,1971年标点本。

《北京民间风俗百图(北京图书馆藏清代民间艺人画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董每戡文集》(上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元人杂剧概说》,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曹保明:《乌拉手记——东北民俗田野考察》,学苑出版社,1995

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楚云:《乱伦与禁忌》,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董每戡:《说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董晓萍、〔美〕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冯娴编著《东北二人转音乐》,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耿瑛:《二人转写作知识》,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

耿瑛:《书林内外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耿瑛:《怎样写二人转》,春风文艺出版社,1959。

耿瑛:《正说东北二人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

韩儒林:《穹庐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洪淑苓:《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里仁书局,2004。

胡沙:《评剧简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霍长和、金芳:《二人转档案》,春风文艺出版社、北京辽版华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4。

吉林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问题讨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60。

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靳蕾编著《怎样给二人转配曲》,北方文艺出版社,1960。

靳蕾整理、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蹦蹦音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55。

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李家瑞:《北平俗曲略》,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李乔:《行业神崇拜——中国民众造神运动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李乔:《中国行业神崇拜》,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

李瑞林、战肃容编著《东北大秧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李微:《东北二人转史》(辽宁部分),长春出版社,1990。

李小云、赵旭东、叶敬忠主编《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治亭等:《关东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连阔如:《江湖丛谈》,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梁方仲编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

刘振德主编《二人转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乔健编著《底边阶级与边缘社会:传统与现代》,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

秦华生主编《中国评剧发展史》,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孙红侠:《剧种变迁中的二人转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田子馥:《东北二人转审美描述》,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田子馥:《二人转本体美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

田子馥:《咱俩的王国》,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

佟悦:《关东旧风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王红箫:《东北二人转:历史存在与文化精神》,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王肯、蔡兴林:《二人转的创作与表演》,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

王肯:《土野的美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

王肯等:《东北俗文化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

王铁夫:《东北二人转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56。

王铁夫:《二人转研究》,春风文艺出版社,196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王兆一、王肯:《二人转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徐辉富:《现象学研究方法与步骤》,学林出版社,2008。

徐吉军、贺云翔:《中国丧葬礼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杨米等人著、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杨朴:《二人转的文化阐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杨朴:《二人转与东北民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杨朴:《戏谑与狂欢 新型二人转艺术特征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

叶大兵:《中国百戏史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俞省羞编著《东北实地调查地》,开明书店,1933。

袁炳昌、冯光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德〕克劳斯·黑德尔编《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译文出版社,2005。

〔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华夏出版社,2001。

〔法〕爱弥尔·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哲、付德根、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加〕D.简·克兰迪宁、〔加〕F.迈克尔·康纳利:《叙事研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张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

〔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译,中华书局,2004。

〔美〕保罗·唐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谭晓勤、张卓宏译,王建民校,华夏出版社,1999。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美〕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于闽梅、陈学晶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史徒华:《文化变迁的理论》,张恭启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美〕沃尔夫·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朝戈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日〕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王晓葵、王京、何彬译,学苑出版社,2010。

〔苏〕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匈〕格雷戈里·纳吉:《荷马诸问题》,巴莫曲布嫫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英〕凯·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袁同凯、周建新译,民族出版社,2007。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

Albert B.Lord,The Singer of Tales(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Arnold Van Gennep,The Rites of Passage,Translated by Monika B.Vizedom and Gabrielle L.Caffe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B.Malinowski,“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in Ogden & Richards(eds.):The Meaning of Meaning (New York and London: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1946)pp.296-336.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编辑部编《曲艺志资料》(第一辑),内部资料,1988。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编辑部、宫钦科主编《曲艺志资料》(第二辑),内部资料,1988。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编辑部编《曲艺志资料》(第三辑),内部资料,1989。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编辑部编《曲艺志资料》(第四辑),内部资料,1989。

蔡兴林:《我和二人转》,未公开发行。

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史料》(第一集、第二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62。

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史料》(第三集),内部资料,1980。

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史料》(第四集),内部资料,1982。

靳建新、韩文华、周福全编著《黑土泥香——黑山二人转艺苑撷英》,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廖春江、苏景春编《梨树二人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王玉文编《二人转词典》,辽宁省丹东市群众艺术馆,1985。

王兆一编著《美在关东》,长春出版社,2007。

张连俊主编《文艺史志资料》(第8辑),黑龙江省文化厅《文艺志》编辑部,1988。

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分会编《辽宁二人转资料》(第一集),内部资料,1982。

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分会编《辽宁二人转资料》(第二集),内部资料,198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艺海名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包龙图:传统二人转集》,无版权页,1980。

《参花》编辑部编《新家风》,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二人转创作选集 1951~1957》,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

《二人转选1951~1959》,春风文艺出版社,1959。

《红榜招贤:二人转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小老板:二人转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

《杨八姐游春:传统二人转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杨八姐游春:传统二人转集》(增订本),春风文艺出版社,1962。

长春市文化局戏剧创作室、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编《二人转选集》(第一集),内部资料,1980。

长春市文化局戏剧创作室、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编《二人转选集》(第二集),内部资料,1980。

程喜发编《鸳鸯嫁老雕 地方戏二人转》,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

崔凯主编《中国传统二人转大全》,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耿瑛:《二人转老戏新编集》,无版权页,2007。

耿瑛编《二人转传统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

郭明非整理《齐天大圣:传统二人转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田头远望:二人转选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4。

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第一辑),内部资料,1980。

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第二辑),内部资料,1981。

吉林省地方戏曲研究室编《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第三辑),内部资料,1982。

吉林省艺术研究所编、高发口述、苗中一记录整理《二人转传统剧目汇编》(第四辑),内部资料,1990。

吉林省吉剧团等编《小鹰展翅:二人转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

吉林省四平地区戏剧创作室编《二人转传统剧目资料》(上、下),内部资料,1979。

吉林省文化局编《吉林二人转选》,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

吉林省艺术研究所编《二人转说口汇编》(第一辑),内部资料,1984。

李二、刘学智原词,韩振、赵奎英改词配曲《三只鸡》,春风文艺出版社,1964。

李微编《二人转现代作品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群众艺术馆编《东北二人转选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

刘新整理《夫妻争灯:传统二人转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温远作词,孔宾娣、王艳君演唱,文谟记谱《开箱教子》,春风文艺出版社,1964。

杨维宇、于廷仕:《买嫁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黑山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新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铁岭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

辽阳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金史》(卷7),中华书局,1975年标点本。

道光《吉林外纪》,《东北史志》第一部第十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民国《安图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民国《渤海国志长编》,《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82年标点本。

民国《奉天通志》(卷97),《东北史志》第二部第五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民国《抚松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民国《复县志略》,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

民国《辉南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民国《辑安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民国《新民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乾隆《盛京通志》,《东北史志》第一部第三本。

新民县县志编纂办公室编《新民县志》,沈阳出版社,1992。

宣统《新民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饬查落子园□□股(营口)》,《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初六,第五版。

《洛子园开演(铁岭)》,《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六,第五版。

《落子园停演(奉天)》,《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七日,第五版。

《落子园宜行禁阻(营口)》,《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三,第五版。

《添开落子园(奉天)》,《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四日,第五版。

《淫词宜禁(营口)》,《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三,第五版。

《又演蹦蹦戏(铁岭)》,《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十六,第五版。

〔阿尔及利亚〕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德〕恩斯特·托勒:《转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美〕加亚特里·查克拉沃尔蒂·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载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安雯:《浅析东北大秧歌的历史与现状》,《艺术研究》2006年第1期。

白晓颖:《二人转的早期形态探析》,《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鲍音:《倒喇剧·北曲·元院本》,《内蒙古艺术》2002年第1期。

蔡兴林:《二人转的表演》,《曲艺》2010年第3期。

朝戈金、巴莫曲布嫫:《口头程式理论》,《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的几个基本概念》,《民族艺术》2000年第4期。

朝戈金:《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陈钧:《二人转音乐与莲花落》,《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陈力:《东北民间二人转“旦”的角色功能及性别意义》,《戏曲艺术》2009年第2期。

陈明大:《萨满音乐——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之源》,《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关德富:《分离与组合——从二人转的丑到赵本山的滑稽表演》,《文艺争鸣》1991年第2期。

郭静洁:《试论二人转文学形式的特征》,《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韩立民、王冬岩:《二人转唱腔与莲花落的渊源关系》,《戏剧文学》2009年第6期。

黄敬文:《二人转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与面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戏剧文学》2000年第9期。

黄权生、吴卫华:《连厢歌舞名称考——对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的探讨及思考》,《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1期。

黄天骥:《论参军戏和傩——兼谈中国戏曲形态发展的主脉》,《戏剧艺术》1999年第6期。

黄旭涛:《仪式操演建构了民间小戏的表演场域——以一次葬礼中祁太秧歌演出为个案》,《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

江帆:《农耕文化最后的歌者——谭振山和他的千则故事》,载江帆采录整理《谭振山故事精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蒋慧明:《从农村大炕走进城市包厢的二人转》,《艺术评论》2004年第11期。

金士贵:《二人转[打枣]曲牌的发展脉络》,《戏剧文学》2010年第3期。

孔美艳:《民间丧葬演戏略考》,《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孔美艳:《试论丧葬歌、舞、戏及其民俗文化功能》,载王安葵、冯俊杰主编,《中华戏曲》编辑部编《中华戏曲》(第38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黎国韬:《参军戏与胡乐补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李改:《也谈活人、巧思和勾头——观摩二人转新剧目有感》,《戏剧文学》1985年第5期。

李强:《不读书——学二人转》,《看中国》2007年第5期。

李映:《满族文化与东北二人转——也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下),《戏剧文学》1996年第5期。

李映:《满族文化与东北二人转——也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上),《戏剧文学》1996年第3期。

李映:《满族文化与东北二人转——也谈二人转的源流问题》(中),《戏剧文学》1996年第4期。

李玉珍、商树利:《二人转音乐中的俗文化特征》,《文化学刊》2008年第3期。

李振明:《“变”——二人转的抉择》,《戏剧文学》1991年第Z1期。

廖晓晴:《清代辽宁流人与流人文化述论》,《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刘金昌、熊琨:《探索东北秧歌的渊源及其演变》,《温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刘丽:《东北二人转的历史渊源及演艺风格初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刘晓春:《民间文学的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下册,中国开平,2008。

刘永江:《东北地方戏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刘永江:《东北地方戏研究——二人转的起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刘云水、车锡伦:《“倒喇”考论》,《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2期。

卢晓侠:《东北二人转的叙述视角解读》,《戏剧文学》2006年第6期。

陆德华:《二人转起源说的质疑》,《戏剧文学》2002年第10期。

陆德华:《二人转也应关照一个“小”字》,《戏剧文学》1997年第3期。

陆德华:《我猜:二人转当初就有编剧》,《戏剧文学》1995年第3期。

吕树坤:《关于二人转本体特征的再认识——观看吉林省第十二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所想到的》,《戏剧文学》1994年第Z1期。

吕树坤:《寻找失落的丑角艺术》,《戏剧文学》1990年第2期。

逻辑:《境遇·谱系·品位——二人转文化的几个边缘话题》,《戏剧文学》2004年第3期。

那炳晨:《二人转“十六字板”的特点和规律》,《音乐研究》1995年第1期。

宁国利:《狂欢:民间二人转戏剧精神的核心》,《戏剧文学》2010年第3期。

欧璐莎、吕立杰:《文化转型期东北二人转成功发展之路径》,《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4期。

平原:《东北秧歌与东北地域文化的内在关联》,《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9年第2期。

曲六乙:《关于二人转另类文化阐释的质疑——与杨朴先生商榷》,《戏剧文学》2008年第1期。

曲六乙:《再评〈二人转的文化阐释〉的学术软肋——与杨朴教授的再商榷》,《戏剧文学》2008年第7期。

任光伟:《从辽宁文化传统谈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载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编辑部编《戏曲研究》(第22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宋存学:《关东戏剧与二人转的本体特征》,《戏剧文学》1992年第7期。

宋俊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和衍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中国开平,2008。

宋振庭:《论新二人转——一九六四年五月五日在吉林省二人转工作者学习会上的讲话(摘要)》,《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2期。

孙福轩:《“连厢”考释》,《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

孙红侠、刘文峰:《二人转的起源》,《戏曲艺术》2006年第1期。

孙红侠:《对东北二人转的重新认识》,《戏剧文学》2005年第5期。

孙红侠:《二人转“原型”研究中的四点质疑——就〈二人转文化阐释〉的理论资源与行文逻辑与杨朴先生商榷》,《戏曲研究》2009年第2期。

孙红侠:《二人转起源问题再辨》,《戏剧文学》2008年第3期。

孙红侠:《二人转热演背后的思考》,《中国戏剧》2005年第12期。

孙红侠:《二人转行业习俗的文化解读》,《戏剧文学》2005年第11期。

孙红侠:《民间二人转的文化存在意义及其“雅-俗”互动的变化本质》,《文学前沿》2009年第1期。

孙红侠:《民间小戏形态与美学价值的重估》,《中国戏剧》2008年第8期。

孙天彪:《诗意地把握周围现实的新天地——关于东北地方戏创作的审美探讨》,《剧作家》2007年第6期。

孙喜军:《创造欢乐——对二人转文化精神的思考》,《戏剧文学》1996年第7期。

孙喜军:《田野之花与园中芳菲——两种形态二人转之比较》,《戏剧文学》1997年第4期。

孙喜军:《在回归的旅途中——从吉林省第十五届二人转新剧目评奖推广会看二人转创作》,《戏剧文学》2000年第9期。

孙艳红:《传承与提升——二人转的地域文化价值与影视艺术》,《戏剧文学》2005年第3期。

孙玉祥:《有关二人转的沉思与断想》,《戏剧文学》1997年第10期。

谭宏姣、赵丽娜:《东北方言ABB 式形容词在二人转中的语用效果初探》,《戏剧文学》2009年第7期。

田子馥:《当代二人转的龙头——梨树县二人转创作研究》,《戏剧文学》1998年第8期。

田子馥:《二人转本体美学中的一个哲学问题》,《戏剧文学》1998年第5期。

田子馥:《二人转美学思维一种——解读“像不像,做比成样”》,《戏剧文学》2002年第5期。

田子馥:《服饰,艺术本体的第五语汇——兼论王立娟二人转服装设计的审美追求》,《戏剧文学》2000年第9期。

田子馥:《关东民间艺术审美判断》,《戏剧文学》1998年第1期。

田子馥:《论二人转表现之美——再论“演人物又不人物扮”》,《戏剧文学》1994年第8期。

田子馥:《论二人转滑稽之美》,《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

田子馥:《论二人转疏野之美》,《戏剧文学》1991年第3期。

田子馥:《论二人转装饰之美》,《戏剧文学》1995年第1期。

田子馥:《艺术的原始空间——吉林省民间茶社二人转现象研究》,《戏剧文学》2001年第9期。

田子馥:《在时代精神与剧种特色的契合点上》,《戏剧文学》1992年第1期。

田子馥:《坐在观众中的思考——吉林省民间小剧场二人转现象研究》,《戏剧文学》2002年第7期。

通山:《传统二人转中的女性意识》,《艺术广角》1998年第1期。

佟斯琴:《试论元代蒙古族曲艺艺术——“倒喇”》,《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王朝闻:《开心的钥匙——吉剧和二人转观感》,《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王典:《琐谈拉场戏》,《戏剧文学》2000年第5期。

王殿珍:《〈杨八姐游春〉的语言特色》,《戏剧文学》1998年第11 期。

王红箫、王丹:《二人转的野性空间》,《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王红箫:《“色语”与“灵语”——当下二人转的人性意味》,《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

王红箫、程革:《二人转变异现象的文化阐释》,《文艺争鸣》2009年第9期。

王红箫:《活的艺术:一种不拘体系的体系》,《戏剧文学》1994年第Z1期。

王红箫:《解构·建构——关于东北民间戏剧二人转》,《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王红箫:《流动·戏剧》,《戏剧文学》1991年第2期。

王红箫:《你的艺术》,《戏剧文学》1990年第5期。

王红箫:《同地异天:二人转的嬗变——二人转现状的深层分析》,《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王肯:《饭和酒——中国民间戏剧的一种形态》,《中国戏剧》2006年第6期。

王肯:《土色土香的二人转》,《戏剧文学》1983年第2期。

王立娟:《“旦”美“丑”亦美——谈二人转服装造型的审美特点》,《戏剧文学》2000年第9期。

王木箫:《二人转美学三题》,《戏剧文学》2002年第1期。

王木箫:《民间二人转现状幽思录》,《戏剧文学》2002年第11期。

王木箫:《专业与民间——论二人转发展的此消彼长》,《戏剧文学》2004年第2期。

王岩:《狂欢的剧场与土野的魅力》,《剧作家》2006年第1期。

王兆一:《百货迎百客的“货”——二人转审美谈》,《戏剧文学》2002年第12期。

王兆一:《二人转审美谈》,《戏剧文学》1997年第7期。

王兆一:《二人转现状剖析》,《艺术评论》2004年第11期。

王兆一:《二人转研究断想》,《戏剧文学》2003年第12期。

王兆一:《以假当真的“真”——二人转审美谈》,《戏剧文学》1997年第11期。

吴倩:《清燕赵地区以莲花落为主体的走唱艺术发展述论》,《四川戏剧》2009年第1期。

吴文科:《二人转与当代中国的审美文化》,《北京观察》2005年第4期。

徐杰、陈明大:《萨满祭祀——东北二人转表演艺术之魂》,《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徐薇:《民间戏曲与传统仪式的互动——以二人转艺人在农村葬礼中的表演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6期。

许丙泉、王新军:《平民的狂欢——浅析东北二人转的审美特点》,《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许丽萍、关静云:《二人转中的舞蹈》,《黑龙江史志》2006年第6期。

阎丽杰:《二人转与尼采的酒神精神》,《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闫书平:《浅谈二人转表演中的神似与形似》,《戏剧文学》2010年第9期。

杨朴、李秀云:《雕刻在岩石上的“二人转”——论二人转与北方原始文化》,《戏剧文学》2002年第2期。

杨朴、李艳荣:《二人转:奇特的叙述体戏剧》,《戏剧文学》1998年第11期。

杨朴、李艳荣:《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与牛河梁女神(上)——对二人转舞蹈构型的一种“原型”研究》,《戏剧文学》1997年第6期。

杨朴、李艳荣:《二人转与东北大秧歌与牛河梁女神(下)——对二人转原型的“考古”研究》,《戏剧文学》1997年第10期。

杨朴、李艳荣:《二人转原型》,《戏剧文学》2002年第6期。

杨朴、李艳荣:《论二人转的变与不变》,《戏剧文学》2004年第11期。

杨朴:《“女爱男”:二人转的结构原型》,《戏剧文学》1996年第7期。

杨朴:《“从当事人的观点”——换一个角度看民间欣赏二人转》,《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杨朴:《丑角模拟 喜剧情境——论赵本山小品的独特艺术风格》,《戏剧文学》2003年第4期。

杨朴:《粗鄙:二人转艺术的本质》,《戏剧文学》2007年第7期。

杨朴:《独特的情感强度——论二人转“篇”的形式创造》,《戏剧文学》2005年第8期。

杨朴:《二人转与女神与和神庙》,《戏剧文学》2005年第12期。

杨朴:《二人转与萨满跳神》,《戏剧文学》1994年第Z1期。

杨朴:《二人转与圣婚仪式》,《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杨朴:《二人转原型的跨文化探讨——答复〈二人转“原型”研究〉中的四点质疑》,《戏曲研究》2010年第1期。

杨朴:《搞笑与狂欢的形式变化——现代二人转的片段化组合特征》,《戏剧文学》2010年第4期。

杨朴:《关东戏剧与二人转与原始意象》,《戏剧文学》1998年第6期。

杨朴:《论二人转艺术的构型》,《戏剧文学》1992年第12期。

杨朴:《女神像、女神庙、圣婚仪式与二人转和其他——对曲六乙先生再商榷的答复》,《戏剧文学》2008年第9期。

杨朴:《女性崇拜的独特造型——论二人转表演的“出相”艺术》,《戏剧文学》2006年第11期。

杨朴:《萨满跳神的置换变形——论二人转的艺术形式及其喜剧精神》,《戏剧文学》1995年第6期。

杨朴:《圣婚仪式的“二人转”:神圣的范式》,《戏剧文学》2007年第7期。

杨朴:《圣婚仪式原型的象征——二人转角色论》,《戏剧文学》2002年第11期。

杨朴:《双线并列的表演结构》,《戏剧文学》1996年第3期。

杨朴:《文化变迁与二人转转型》,《戏剧文学》2009年第8期。

杨朴:《原型批评视野中的二人转——再论二人转的源流并兼答曲六乙“另类文化阐释的质疑”》,《戏剧文学》2008年第3期。

杨朴:《再论二人转与萨满跳神》,《戏剧文学》1994年第12期。

杨朴:《这“西厢”不是那“西厢”——论二人转以“二”为定位的结构主义方法》,《戏剧文学》1996年第1期。

杨朴:《整体文化现象中的现代二人转》,《戏剧文学》2009年第11期。

杨太:《论东北民俗文化的喜剧精神》,《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杨艳梅、姜婷婷:《东北二人转对民间道德观念的呈现》,《戏剧文学》2007年第9期。

尹虎彬:《口头诗学与民族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尹虎彬:《口头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民间文学论坛》1996年第3期。

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尹俊明等:《生存·生命·生态——二人转发展战略笔谈》,《戏剧文学》2006年第1期。

于佳:《当代生态环境下对“二人转”的思考》,《艺术研究》2007年第3期。

于佳:《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东北秧歌》,《艺术研究》2007年第4期。

于淑梅:《精炼 通俗 朴实 确切——有关二人转艺诀的诠释与研究》,《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翟继峰、刘清明、姜宇丹:《“二人转”音乐中的辅调与专调曲牌——吉林地方音乐研究之二》,《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翟继峰、刘清明、姜宇丹:《“二人转”音乐中的主调曲牌分析》,《戏剧文学》2007年第9期。

张凤杰:《二人转唱腔的创新》,《戏剧文学》2004年第6期。

张继昂:《试论二人转音乐的美学特征》,《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张金彪:《二人转的音乐魅力——浅谈东北二人转音乐的审美价值》,《戏剧文学》2005年第2期。

张荔:《大众消费时代二人转演出的转型态势刍议》,《戏剧文学》2007年第7期。

张林:《蹦蹦音乐来源考》,《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张瑞敏:《冀东莲花落与十不闲之源流》,《大舞台》2009年第2期。

张希玲:《论东北二人转的地域文化特征》,《艺术教育》2007年第3期。

张宇辉:《发展二人转艺术的现实思考》,《文化学刊》2007年第6期。

赵凤山:《论二人转起源于萨满歌舞》,《满族研究》2003年第4期。

赵欣、孙红侠:《东北二人转未发展为成熟戏曲形态之原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赵玉敏:《方法的冲突与理想的和解——评曲六乙与杨朴关于二人转研究的论争》,《戏剧文学》2008年第11期。

周殿龙:《“说口”与“脏口”——关于东北方言戏剧语言净化问题的思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周福岩:《东北民间笑谑艺术初探——以东北方言与“二人转”为例》,《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周福岩:《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周景春:《二人转音乐的固有曲式结构分析——兼谈〈大救驾〉〈打枣〉的音乐功能》,《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常雪连:《论“二人台”的艺术价值——兼与“二人转”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07。

陈鹤:《二人转说口幽默效果的语言学阐释》,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

顾湘:《东北二人转发展问题探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

嵇立会:《当代东北地域品牌文化传播的问题与策略》,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

李露:《城市剧场二人转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6。

马子新:《东北二人转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

屈菲:《东北喜剧小品及其文化意义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7。

曲海红:《东北地区电视娱乐节目本土化的文本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孙艳辉:《大众传播语境下东北“二人转”传播形态转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

王继阳:《东北电视艺术中的本土化性格内涵》,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

邢珊珊:《浅论东北“二人转”的“咬字吐字”技巧及其特色》,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4。

徐薇:《从戏班到乐队——东北农村二人转的人类学考察》,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7。

徐薇:《自我、角色与乡土社会——对民间二人转艺人及其生活世界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10。

游江滨:《流变与传承·乡村里的二人转》,硕士学位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08。

张姣:《赵本山小品艺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21/content_4207811.htm,2010年8月31日。

《黄色“二人转”转不停“曲艺厅”暗藏“陪看女”》,《生活时报》,http://news.sina.com.cn/s/2002-08-26/1409690480.html,2010年9月10日。

《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一年拉动3亿元内需》,《沈阳日报》,http://www.chinaneast.gov.cn/dbtk/2010-05/07/c_13281716.htm,2010年9月10日。

《纽约华人炮轰赵本山二人转太“下流”》,《成都商报》,http://book.qq.com/a/20070615/001892.htm,2010年9月10日。

《千万别让庸俗色情表演毁了民间曲艺—东北二人转》,《生活时报》,http://news.sohu.com/43/75/news201207543.shtml,2010年9月10日。

《一虎一席谈:二人转该不该登大雅之堂》,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yhyxt/200906/0604_6444_1188382_1.shtml,2010年9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http://www.hlj.gov.cn/gkml/system/2008/04/26/000233864.shtml,2010年8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行集体学习》,http://www.gov.cn/ldhd/2010-07/23/content_1662661.htm,2010年9月1日。

2010年6月9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

董孝芳演唱:《南郭学艺》,http://v.ku6.com/show/Whjx8KRD_7TEDpCh.html,2010年3月2日。

《关于社火的传说》,华商网,http://news.hsw.cn/2008-07/30/content_10173601.htm,2009年12月27日。

辽宁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lnu.edu.cn/webs/zsxx_zszc_nei.asp?id=294,2013年9月10日。

潘振明:《“治”学还是“造”学?——与〈中国孝义皮影〉作者侯丕烈先生商榷》,http://interact.daynews.com.cn/bbs/bbs_topic.do?forumID=81&postID=61153,2009年12月27日。

《吉林省瑞风二人转艺术学校招生》,http://groups.tianya.cn/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346656&articleId=27194626878 55886152266656,2010年12月17日。

相阳、八岁红演唱,http://www.56.com/w59/play_album-aid-8601631_vid-NDAxNTg1NzY.html,2010年5月2日。

赵晓波、李广文演唱,http://www.56.com/u97/v_NDE5NTgwNDY.html,2010年3月16日。

中央十台2010年《人物·说不尽的二人转》访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