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7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研究图书

Study on the Mainstream Media in China's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Public Opinion Field

SSAPID:101-9571-8696-65
ISBN:978-7-5097-8832-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取我国部分主流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资料,真正提供一种中国本土化的传播研究案例,并以经验和问题为导向,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等为理论分析工具,综合美国、法国等专家学者的观点,构建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提出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现为我所用的开放性和以我为主的主体性,彰显中国特色,为中国特色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明伦新闻传播学研究书系
作 者: 王慧
编 辑:刘晶晶;单远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现状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

 第一章 我国主流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理论框架

   一 “场域”理论解读

   二 舆论场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一)舆论场概念

    (二)舆论场构成的基本要素

     1.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

     2.舆论场的开放度

     3.舆论场的渲染物

   三 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内涵

   一 我国主流媒体的内涵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 中国共产党主流媒体构建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历史考察

   四 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含义

  第三节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特点

   一 整体性:反映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

   二 开放性: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又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价值观

   三 互动性:主流媒体作为平台,与政府、民众三者多维互动,充满活力的价值诉求

 第二章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迫切需求

   一 对公民精神信仰与道德素养的现实观照

   二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

   三 苏东剧变历史教训的警示

  第二节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我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迫切需要

   一 掌控舆论阵地的主动权

   二 净化网络舆论生态环境,壮大网络主流舆论

   三 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话语权

 第三章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面临的复杂局势

   一 负面社会现象增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产生的挑战

    (一)民生问题凸显

    (二)社会分配不公平

    (三)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道德失范

   二 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提出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国内社会思潮的影响

   三 互联网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提出的挑战

    (一)网络舆论场的消解效应

    (二)境外舆论场对我国的分化、西化图谋

    (三)网络战争对我国的严重威胁

  第二节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传播方式的交互性弱,舆论话语自上而下

   二 传播内容同质化倾向明显,舆论话语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三 部分主流媒体价值观偏移,价值观引导不当

    (一)部分主流媒体价值观偏移的表现

     1.美丑不分

     2.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过度渲染

     3.舆论过度娱乐化

    (二)部分主流媒体价值观偏移的后果

 第四章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平台建设

  第一节 以“大媒体”战略建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阵地

   一 坚守以传统主流媒体为核心、多种媒体互动的舆论阵地

    (一)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传统主流媒体的领导地位

    (二)加强多种媒体平台的多维传播

    (三)加强同一平台的多媒体手段的深度融合

   二 着重把握媒体的分众化新趋势,最大限度地占领舆论阵地

    (一)做好不同受众的市场定位

    (二)把握受众心理,加强议题设置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舆论阵地

   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兴媒体传播平台

    (一)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

    (二)建设社会化媒体平台,打通两个舆论场

   二 健全网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领导体制机制

    (一)制定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提升网络管理水平

    (二)推进网络法治建设

    (三)提高网络自身管理水平,构建诚信有序的网络传播秩序

 第五章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内容建设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价值传播

   一 坚持以人为本价值传播的必要性

    (一)以人为本是新闻传播内在品质的要求

    (二)现代社会特别需要人文关怀

    (三)强调以人为本的国际传播

   二 坚持以人为本价值传播的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主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个体化

     2.个性化

    (二)坚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人文关怀水平

  第二节 讲故事的价值传播

   一 坚持讲故事价值传播的必要性

    (一)新闻是一种叙事

    (二)故事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核心载体

    (三)强调讲故事的对外传播

   二 坚持讲故事价值传播的策略

    (一)设定故事主题

    (二)给故事搭建一个好的框架

    (三)树立全球思维,注重共性,展示中国故事

  第三节 以情动人的价值传播

   一 坚持以情动人价值传播的必要性

    (一)以情动人是新闻传播的普遍现象

    (二)以情动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人有共同的情感

   二 坚持以情动人价值传播的策略

    (一)要有正确的情感导向

    (二)要有正常的情感尺度

    (三)要有正常人的情感表达

 第六章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舆论场的方式建设

  第一节 从独白式宣传到对话式传播

   一 从独白式宣传到对话式传播的必要性

    (一)价值共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根本目标

    (二)从独白到对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根本要求

   二 从独白式宣传到对话式传播的策略

    (一)从把关到参与

    (二)从灌输到互动

    (三)从单媒体到多媒体

  第二节 从高语境传播方式到低语境传播方式

   一 高语境与低语境理论内涵

    (一)高语境与低语境理论

    (二)高语境传播与低语境传播表达方式的差异

     1.直接与间接

     2.简洁与模糊

   二 从高语境传播方式到低语境传播方式的必要性

    (一)低语境是新闻传播的根本特征

    (二)高语境到低语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重要转变

    (三)高语境到低语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

   三 从高语境传播方式转向低语境传播方式的策略

    (一)从控制到公开

    (二)从模糊到简洁

 第七章 我国主流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效性案例研究

  第一节 渠道·技术·内容:三轮驱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媒体布局:提供集成服务,全面实施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媒体发展战略

    (一)多渠道:统筹多媒体形式,提供集成服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

     1.集成理念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综合运用新媒体手段,发挥集群效应

     2.全力打造新闻客户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

    (二)技术与渠道“双轮齐驱”:新华网全面改版,推出新闻无人机,营造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场景

   二 传播内容:典型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媒体集成宣传“中国梦”主题

    (一)全媒体集成宣传“中国梦”主题深入人心

    (二)创新模范人物宣传报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传播方式:改变话语体系,亲切多向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报道,宏大严肃主题亲切清新表达

    (二)改变话语体系,引导网上舆论,减少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

  第二节 传递正能量,恪守国家电台的责任和品格

   一 媒体布局:建构云时代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播媒体与新媒体交互平台

    (一)建设多维平台:提升“中国之声”影响力

    (二)发掘新受众:建构微博、微信社会化媒体平台,弘扬真、善、美

    (三)拓展新传播渠道,重视开发特色声音产品,争夺移动互联网传播主导权

    (四)规范管理使用新媒体办法,专门制定了《中国之声微博(博客)管理办法》

   二 传播内容:主动设置话题,宣传最美人物,彰显人文情怀,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动设置话题,引领舆论热点,传播正能量

    (二)中国梦主题宣传报道,大主题小切口

    (三)宣传最美人物,表达故事,渲染情感

    (四)突发事件:彰显人文情怀,占领突发事件舆论制高点

   三 传播方式:倡导“对话·互动·具体”的话语表达方式,“接地气”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一)借助“微力量”,呈现“对话·互动”的话语流动,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打造清新报道样态,倡导具体、形象的话语表达方式,“接地气”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第三节 中国特色传播道路之彰显

   一 媒体布局:建立多媒体互动传播、深度融合的立体式传播舆论阵地

    (一)做大做强党建网

     1.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大媒体”

     2.突发事件,党刊主动发声,自采信息,传播核心价值观

     3.与媒体积极合作,实现双赢,增强其传播影响力

    (二)建设党建微信社会化媒体平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互动性与有效性

     1.推送杂志优质资源

     2.与微信用户互动,为微信用户服务

    (三)创新传播模式,注重多媒体深度融合

     1.策划、编辑出版“中国梦”系列丛书

     2.微视频,开辟党建电视,深度访谈

     3.图片电影,创新非常态传播模式

   二 传播内容:理论主导,典型倡导,文化引领

    (一)理论主导:《十人谈》栏目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窗口

     1.党刊独家首创:聚集众多高端专家

     2.党刊独家首创:刊发大量高端文章,发出权威声音,理性而深度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回应国际国内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

     4.突出“人民至上”的传播理念

     5.蕴含着“中国式谋略”的对外传播

    (二)典型倡导:用典型倡导时代精神,创新内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引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助推网络文化

   三 传播方式:将理论知识用新闻表达,倡导清新的文风,坚持群众路线

    (一)理论知识新闻表达

    (二)倡导清新的文风

    (三)深化“走转改”,切实走进基层,坚持群众路线

 结论

 后记

 序

1.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

2.陈力丹.关于传媒发展和经营的一些宏观认识问题[J].新闻界,2003,(1).

3.赵强.论维护国家舆论安全[J].红旗文稿,2009,(10).

4.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对“三贴近”本质和核心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3,(12).

5.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异同剖析[J].人民论坛,2012,(13).

6.周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0,(3).

7.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党建,2014,(2).

8.崔启明.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当代世界,2011,(11).

9.韩源.部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3·14”事件剖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

10.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民众最不认同何种不公——公众公平感调查[J].人民论坛,2008,(21).

11.《小康》研究中心.官员信用敲响政务信用警钟[J].小康,2007,(8).

12.肖培.新舆论场[J].新闻与写作,2010,(5).

13.范玉刚.“官心惶惶”背后的舆论生态[J].人民论坛,2010,(13).

14.刘鹏飞.遵循新闻价值规律打通“两个舆论场”[J].今传媒,2013,(5).

15.肖志芬.“交互性”在网络正面宣传中的应用——以荆楚网与长江网的“暴走妈妈”专题报道为例[J].网络传播,2011,(1).

16.谢新洲,李之美.主流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与写作,2012,(12).

17.张涛甫.当前中国舆论场的宏观观察[J].当代传播,2011,(2).

18.尹汉宁.“走转改”重在改:四改五要 [J].党建,2012,(10).

19.朱夏炎.从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看如何破解新闻“四难”[J].新闻爱好者,2010,(23).

20.汪幼海.论坚持舆论阵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导向[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7).

21.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09,(7).

22.刘云山.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重点新闻网站建设[J].思想工作,2007,(4).

23.甘惜分.传播:权力与权利的历史性考察[J].新闻爱好者,2004,(12).

24.赵丽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去”的战略思考——文化软实力的视角[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5.王慧.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功夫熊猫2》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2,(19).

26.史安斌,李彬.回归“人民性”与“公共性”——全球传播视野下的“走基层”报道浅析[J].新闻记者,2012,(8).

27.刘汉俊.深情赞美时代的英雄——关于任长霞先进事迹宣传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4,(7).

28.唐春林.新闻报道如何“讲故事”[J].新闻爱好者,2011,(7).

29.邓识.穆青“新闻散文化”新论及影响力探析[J].新闻传播,2009,(8).

30.方毅华.关于构建广播电视新闻叙事学的设想[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9).

31.王慧.论新闻的美学特质[J]. 新闻爱好者,2012,(22).

32.翁淮南.军事新闻对外传播的哲学思考[J].军事记者,2008,(6).

33.崔莉.媒介之媒介:论电视情感传播的工具性价值[J].现代传播,2010,(9).

34.张兵娟.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及其建构——以《中国好声音》为例[J]. 新闻爱好者,2012,(24).

35.杜玫.试析灾难报道和受众心理[J].新闻世界,2009,(2).

36.史安斌,钱晶晶.从“客观新闻学”到“对话新闻学”——试论西方新闻理论演进的哲学与实践基础[J].国际新闻界,2011,(12).

37.王慧.论国际传播中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J].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卷”,2013,(1).

38.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39.关世杰.对外传播中的共享性中华核心价值观[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15).

40.吴晓明.新媒体传播中的社会舆论场综合考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3).

41.姜学魁,魏宇娜,马野新,谷鹂.汇聚百姓梦 传递正能量——大连报业集团“中国梦”重大主题报道有声有色[J].记者摇篮,2013,(11).

42.张月:《人民日报》微信微博发展策略对传统媒体融合工作的启示[J].声屏世界,2015,(8).

43.李波.重大主题宣传的民生解读——以《重庆日报》“十八大”、“中国梦”、“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

44.郝丽萍.试论大众媒体的人文情怀——以《深圳商报》“关爱行动”报道为例[J].新闻知识,2013,(8).

45.杨洋.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报道[J].中国广播,2008,(8).

46.刘汉俊,常青.以准确定位和昂扬基调凸现典型形象——牛玉儒事迹报道综述[J].中国记者,2004,(12).

47.慎海雄.主流舆论要善于在新媒体舆论场发声[J].新闻与写作,2013,(4).

48.张永芹,王诗根.新媒体新闻客户端特点比较研究——以新华社新闻栏目《中国网事》与网易新闻移动客户端为例[J]. 滁州学院学报,2012,(1).

49.彭艳娇.新华社官方微博时政新闻“直播”特点分析——以“习近平主席亚非首访”新闻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3,(6).

50.徐兆荣.接地气 贴民心 转作风——新华社采编业务改文风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3,(3).

51.秦殿杰,郑艳华.改革报道方式 清新文风扑面来——评新华社专栏“新华社十八大代表手记”稿件写作特色[J].新闻与写作,2013,(1).

52.陆素.广播新闻主题报道的新探索——关于中国之声《我说我的幸福》主题报道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广播,2013,(1).

53.曹璐,张彩.微博与广播重塑——从中国之声新浪微博粉丝数量突破200万说起[J].中国广播,2012,(7).

54.刘英.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的融合——“中国网事”年度网络人物评选对价值传播的创新与启示[J].新闻记者,2012,(6).

55.鹏飞.新华社汶川地震对外报道缘何赢得西方媒体普遍赞誉——专访新华社对外部主任严文斌[J].对外传播,2008,(7).

1.钱中文.巴赫金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10.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编写组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1949-1984)[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

12.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13.赵玉明,王福顺.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14.李岩,黄匡宇,张联.广播电视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陈卫平.中外广播电视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6.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第2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7.朱颖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8.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李慎明,陈之骅.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4.戈尔巴乔夫,池田大作.20世纪的精神教训——戈巴乔夫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孙方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7.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8.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13.

29.刘建明.天理民心——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30.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2.戴元光等.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33.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4.邱沛篁.新闻传播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编写课题组编.新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

36.沈晓阳.关怀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7.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8.刘汉俊.塑造形象——人物报道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9.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沃.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M].姚清江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0.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徐扬,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1.诺尔曼·丹森.情感论[M].魏中军,孙安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42.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4.王文章,侯样祥.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科学人文关系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

45.杨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6.托马斯·德·曾戈提塔.中介化[M].王珊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47.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8.邱鸿钟,梁瑞琼等.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49.赵莉,钱维多,崔敬.互动传播的思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50.玛雅.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51.玛格赫丽塔·帕加尼.多媒体与互动数字电视——把握数字融合所创造的机会[M].罗晓军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2.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4.皮埃尔·布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M].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5.刘建明.舆论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6.刘建明,纪忠慧,王莉丽.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7.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58.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9.张君昌,张建赓.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大趋势[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60.胡占凡.CCTV感动中国十年[M].学习出版社,2012.

61.刘凯.感动的力量:CCTV《感动中国》十年回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62.杨云鹏.一本书看懂世界格局[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63.John D.H.Downing. The SAGE Handbook of Media Studies[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4.

64.McChesney,R. Corporate Media and the Threat to Democracy[M]. New York:Seven Stories Press,1997.

65.John Stewart. Bridges Not Walls,A Book ab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M]. McGraw-Hall College,1999.

66.Leslie A.Baxter,Barbara M.Montgomery. Relating Dialogues and Dialectics[M]. The Guilford Press,1996.

67.Edward E.Sampson. Celebrating the Other,A Dialogic Account of Human Nature[M]. Westview Press,1993.

1.陈一收.中国共产党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3.王慧.国际新闻报道中的误读现象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1.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版,2013-12-24.

2.刘乐恒,郭齐勇.从“至诚天道”到“保合太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01-12.

3.王伟.论爱国主义[N]. 光明日报,2009-08-27.

4.张振东.铆在意识形态斗争阵地上[N].解放军报,2013-09-18.

5.张洪忠,李明倩,袁璐.转型期中国传媒公信力的结构性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19.

6.秦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方式新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24.

7.赵磊、张敏.8家中央新闻网站,24家地方新闻网站——我国成功打造网络“主流媒体”[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11-16.

8.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9.刘云山.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N].人民日报,2014-01-05.

1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N].人民日报,2010-07-09.

11.赵月枝:对外传播应大胆讲好“红色故事”[N].环球时报,2015-02-09.

12.史竞男.“梦娃”公益广告走红 累计点击率已超过4226万[N].山西日报,2015-04-08.

1.新华网.社会心态蓝皮书发布: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EB/OL].(2013-01-23)[2014-02-01].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1/25/c_124278042.htm

2.中国日报网.高房价催生“鼠族”北京28万人住地下[EB/OL].(2014-01-07)[2014-02-24].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4-01-07/content_10979098.html

3.央视网.央视等50家电视机构成立新闻直播联盟[EB/OL].(2008-12-21)[2014-01-31]. http://news.cctv.com/china/20081221/102161.shtml

4.人民网.“微博国家队”强势成长 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EB/OL].(2013-03-18)[2014-02-22]. 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0318/c210118-20822437.html

5.中国新闻网.中央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打造国际一流媒体[EB/OL].(2011-10-25)[2012-02-06].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0-25/3414

6.央广网.中央台携手中科院 两支国家队打造中国广播云平台[EB/OL].(2015-01-23)[2015-08-12]. http://china.cnr.cn/yaowen/20150123/t20150123_517504967.shtm

7.新浪网.人民日报为新纸媒探路:从头学做新媒体 [EB/OL].(2013-08-01)[2015-08-12]. http://news.sina.com.cn/m/2013-08-01/114427832715.shtml

8.新华网.刘奇葆:用中国品牌讲中国故事[EB/OL].(2015-01-08)[2015-08-14].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08/c_1113916412.htm

9.光明网.听41位外国驻华使讲述中国故事——《关注中国》英文版(ON CHINA)出版的前前后后[EB/OL].(2012-12-23)[2012-04-24]. http://dangjian.gmw.cn/2012-04/24/content_4027547.htm

1.雷跃捷.中宣部委托课题“壮大网络主流舆论的理论与实践”调研报告——“做大做强网络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