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7

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的宪政运动图书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and the Constitutionalism Movement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SSAPID:101-9557-2570-52
ISBN:978-7-5097-183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谢慧的博士后报告。该报告对西南联大在推动宪政运动中的作用,做了较全面和较深入的考察。中国人对民主运动的各种要求,说到底是通过宪政形式成为确认的法律,所以合法的民主运动主要通过宪政运动来推进。谢慧抓住了这个关键,她以当年知识精英最集中的西南联大为载体,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分析、总结。西南联大现在几乎成为显学,表面上看似乎火热,但认真看一下,至少史学方面有不少只是拿联大说事,真正静下心来对它作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谢慧的研究走的是另一条路,更艰苦,更细致的路。她的博士后报告,是一个史学工作者以严肃态度考察西南联大知识群体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民国史研究系列
作 者: 谢慧
编 辑:赵薇;马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致谢

 代后记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一)对于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研究

   (二)西南联大研究

   (三)对联大教授的研究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宪政在近代中国

  一 关于宪政概念

  二 近代中国的宪政运动进入抗战时期

 第二章 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第一次宪政运动

  一 初抵云南的西南联大

   (一)抗战时期的云南和初期的联大

   (二)联大初期的一份政论刊物——《今日评论》概说

    1.从创办到停刊

    2.钱端升与《今日评论》

    3.接过自由主义接力棒

  二 西南联大初期的宪政讨论

   (一)对民主概念的理解

   (二)对法治概念的理解

   (三)联大教授与国民参政会

   (四)地方自治从城市始

  三 “教授派”在宪政运动中

  四 联大教授关于宪政运动内容的讨论

   (一)拥护宪政运动

   (二)国民大会问题

   (三)宪草修改问题

   (四)设置议政会问题

 第三章 宪政运动沉寂期间关于政党问题的争论

  一 联大教授心目中的政党政治

  二 钱端升触发的关于政党问题的争论

 第四章 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第二次宪政运动

  一 环境的变化

  二 联大教授的宪政活动

  三 联大教授对宪政问题的讨论

 第五章 西南联大与联合政府运动

  一 教授在联合政府运动中

   (一)宪政运动进入联合政府阶段

   (二)教授参与宪政活动和影响学生——昆明成为宪政运动的中心

  二 教授政治上的觉醒

   (一)从五四运动走来的教授群体

   (二)知识分子责任感的驱使

   (三)公开批评国民党

   (四)几位国民党员教授

   (五)对自身的政治定位——教授们对民盟的认识

  三 联大参政员与国民参政会

   (一)抗战后期的国民参政会

   (二)参政员钱端升

   (三)参政员周炳琳

   (四)围绕国民大会问题的斗争

  四 教授对于国内政治问题的讨论

   (一)言论自由

   (二)国共问题和联合政府

   (三)对政协会议的希望与失望

  五 教授的力量和立场

   (一)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

   (二)“一二·一”运动与教授群体

 结论 西南联大在抗战期间宪政运动中的特点与地位

这个报告,对西南联大在推动宪政运动中的作用,做了较全面和较深入的考察。中国人对民主运动的各种要求,说到底是通过宪政形式成为确认的法律,所以合法的民主运动主要通过宪政运动来推进。谢慧抓住了这个关键,她以当年知识精英最集中的西南联大为载体,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分析和总结。西南联大研究现在几乎成为显学,表面上看似火热,但认真看一下,至少史学方面有不少只是拿联大说事,真正静下心来对它作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谢慧的研究走的是另一条路,更艰苦,更细致的路。她的博士后报告,是一个史学工作者以严肃态度考察西南联大知识群体对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北京大学档案馆有关档案

南开大学档案馆有关档案

清华大学档案馆有关档案

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朱家骅档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关档案

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胡适未刊书信日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蔡枢衡:《中国法理自觉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陈达:《浪迹十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董霖:《宪政运动》,国民出版社,1940

《费孝通文集》第3、11卷,群言出版社,1999

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6),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国民参政会纪实(续编)》,重庆出版社,1987

国民参政会秘书处编《三届一次参政会提案原文》(5)

国民参政会秘书处编《三届三次参政会提案原文》(上、下)

《国民参政会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中、下),中华书局,1980

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6、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黄延复、马相武主编《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黄炎培日记》第6~9卷,华文出版社,2008

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昆明文史资料选辑》

《梁实秋散文》第1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梁实秋文集》第7卷,鹭江出版社,2002

《梁漱溟全集》第6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

梁锡华选注《胡适秘藏书信选》(上),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82

罗隆基:《政治论文》,新月书店,1932

罗荣渠:《北大岁月》,商务印书馆,2006

黄延复、王小宁整理《梅贻琦日记(1941~194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下),重庆出版社,1985

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编《联大岁月与边疆人文》,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潘光旦:《自由之路》,商务印书馆,1946

《潘光旦文集》第5、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潘乃谷、潘乃和编《潘光旦教育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钱端升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

韬奋:《抗战以来》,韬奋出版社,1946

《王世杰日记》第2~5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影印本

《文史资料选辑》

《闻一多全集》第2、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闻一多书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吴晗:《历史的镜子》,生活书店,1946

吴晗:《论说谎政治》,知识出版社,1999

《吴晗文集》第3卷“杂文”,北京出版社,1988

吴经熊、黄公觉:《中国制宪史》,商务印书馆,1937

《吴宓日记》第6~9册,三联书店,1998

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联大八年》,西南联大学生出版社,1946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校史编辑委员会编《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谢泳编《罗隆基——我的被捕经过与反感》,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一二·一运动史料汇编》,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党史资料征集组编印,1985

《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云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西南联合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纪念专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张奚若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秦孝仪主编《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印,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中华民国史料丛刊增刊第五辑·黄炎培日记摘录》,中华书局,1979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编《一二·一运动》,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9~11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朱自清散文》(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北京大学校友联络处编《笳吹弦诵情弥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北京历史学会编《吴晗纪念文集》,北京出版社,1984《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台北,正中书局,1994

《崔书琴纪念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费正清对华回忆录》,陈惠勤等译,知识出版社,1991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人民出版社,1998

《风雨九十年——潘大逵回忆录》,成都出版社,1992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上学记》,三联书店,2006

黄延复主编《梅贻琦先生纪念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笳吹弦诵在春城——回忆西南联大》第1集,云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英〕金斯利·马丁:《拉斯基评传》,商务印书馆,1995

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0

蒋廷黻英文口述稿《蒋廷黻回忆录》,谢鍾琏译,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4

昆明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昆明(一)》,云南美术出版社,2000

昆明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昆明(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李岫:《岁月·命运·人——李广田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刘光永:《清官梦——吴晗传》,杭州出版社,2005

刘培良主编《金岳霖的回忆与回忆金岳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马识途:《马识途文集(9)风雨人生(下)》,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

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岳麓书社,1998

潘乃穆等编《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浦薛凤:《音容宛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浦薛凤:《太虚空里一尘游——抗战八年生涯随笔》,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钱穆:《八十忆双亲·亲师友杂忆》,三联书店,2005

任之恭:《一位华裔物理学家的回忆录》,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杭州出版社,2004

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

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闻黎明:《闻一多传》,人民出版社,1992

吴世勇编《沈从文年谱1902~1988》,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庆祝西南联合大学成立六十五周年纪念特辑》(《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第32期),2002年10月

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编《庆祝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特辑》(《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简讯》第42期),2007年10月

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

《学府纪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南京出版有限公司,1981

《一代宗师——曾昭抡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张曼菱:《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

张友仁:《北大恩师》,华艺出版社,1999

张忠绂:《迷惘集》,文海出版社,1978

赵宝煦等编《钱端升先生纪念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郑伯克:《白区工作的回顾与探讨——郑伯克回忆录》,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

中国民主同盟文史委员会编《我与民盟》,群言出版社,1991

邹韬奋:《经历》,三联书店,1978

左舜生:《近三十年见闻杂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三联书店,1997

白钢、林广华:《宪政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韩幽桐文集》,重庆出版社,1991

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胡肖华、肖北庚主编《宪法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

李强:《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马捧娥、李芬主编《政党概论》,华文出版社,2002

马起华:《宪法论》,台北,黎明事业文化公司,1983

〔美〕潘恩:《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

〔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周叶谦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吴志华主编《政治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王焱主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

王仲田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许崇德主编《宪法与民主政治》,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

徐秀义、韩大元:《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郁建兴等:《政治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2005

张友渔:《张友渔文选》(上),法律出版社,1997

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3

赵晓呼主编《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朱福惠:《宪法至上——法治之本》,法律出版社,2000

邹文海:《比较宪法》,台北,三民书局,1977

《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江沛:《毁灭的种子——国民政府时期意识管制分析》,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姜平:《中国百年宪政运动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下卷,重庆出版社,1992

马起华:《抗战时期的政治建设》,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6

南开大学校史编写组编《南开大学校史(1919~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平心:《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进化书局,1946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中华书局,1981

石毕凡:《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宪政思潮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苏双碧、王宏志:《吴晗传》,北京出版社,1984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三联书店,2001

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杭州出版社,2004

唐正芒等:《中国西部抗战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王金铻主编《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6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上),台北,综合月刊社,1973

《西南联大研究》(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萧超然等编《北京大学校史(增定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谢泳:《清华三才子》,新华出版社,2005

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杨立德:《西南联大教育史》,成都出版社,1995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远东出版社,1994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徐宗勉、张亦工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张国福:《民国宪法史》,华文出版社,1991

张学仁、陈宁生主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赵新林、张国龙:《西南联大:战火的洗礼》,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委员会编《云南民盟大事记》,1992

蔡惠芝:《西南联大的民主管理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间党派宪政诉求》,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陈雷、陈闪:《试论国民参政会在战时民主宪政运动中的作用》,《历史档案》2005年第4期

储德天:《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共同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范亚伶:《高怀无近趣 清抱多远闻——记真理的虔诚者钱端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范亚伶:《追梦的旅程——钱端升生平与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方敏:《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的宪政思想》,《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戈洪伟:《音容宛在——张奚若的生平与思想》,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黄海燕:《浅论西南联大“民主堡垒”成因》,《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蒋国海、石丽芹:《抗战时期中间势力宪政思想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比较》,《重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黎勤、李凌:《龙云与民主堡垒西南联大》,《炎黄春秋》2005年第4期

刘剑君、刘京希:《钱端升与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文史哲》1998年第3期

刘晓林《动荡与困厄中的精神守望——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文化性格论》,《延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刘志强:《罗隆基与人权论战》,《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闾小波:《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研究》,南京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吕文浩:《日军空袭下的西南联大日常生活》,《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马勇、刘丽:《抗战时期大后方期刊介绍》,《近代史资料》第110号,2004年11月

石毕凡:《“期成宪草”与五五宪草、西方代议制分权政体模式之比较》,《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史集:《闻一多先生和新诗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史雪梅:《简论钱端升的法律思想》,《铁道部郑州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孙宏云:《拉斯基与中国:关于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生的初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王奇生:《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王晴佳:《学潮与教授:抗战前后政治与学术互动的一个考察》,《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王兴波:《学术与政治——以钱端升为个案研究(1920~1949)》,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王永祥、王丽华:《论中间党派在1939~1945年宪政运动中的宪政设计》,《南开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闻黎明:《“国民大会议政会”刍议——抗战时期改革中央政治体制的重大设计》,《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第3期

闻黎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第三种力量》,《抗日战争研究》1998年第2期

闻黎明:《抗日战争时期宪政运动若干问题的再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闻黎明:《论抗日战争时期教授群体转变的几个因素——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例的个案研究》,《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5期

谢本书:《西南联大的民主精神》,《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薛恒:《国民参政会性质之辨》,《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杨立德:《三民主义教育在西南联大——评陈雪屏向常委会的报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杨奎松:《国民党人在处置昆明学潮问题上的分歧》,《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5期

叶兴艺:《现代中国第三势力宪政设计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美〕易社强(John Israel):《大学教授的论坛——西南联大与中国知识分子》,楚德天译,《学海》2004年第5期

于化民:《“一二·一”运动中的西南联大教授会》,《史学月刊》2008年第6期

臧明华:《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心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张友仁:《北大教授周炳琳》,《百年潮》2004年第6期

赵振銮:《龙云与蒋介石的合与分之我见》,《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

周棉:《西南联大的校园氛围与闻一多精神之养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周勇:《论国民参政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与作用》,《探索》2005年第5期

《大公报》、《华西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扫荡报》(重庆)、《扫荡报》(昆明)、《新蜀报》、《新中国日报》、《学生报》、《益世报》(天津)、《益世报》(昆明)、《益世报》(重庆)、《民国日报》(云南)、《云南日报》、《时事新报》、《朝报》、《正义报》、《中央日报》(重庆)、《中央日报》(昆明)、《当代评论》、《地方自治》(1940年)、《东方杂志》、《独立评论》、《国论杂志》、《国民公论》、《国是公论》、《国闻周报》、《国讯》、《观察》、《建设研究月刊》、《经济动员》、《理论与现实》、《民意》、《民宪》、《民主》、《民主周刊》、《全民抗战》、《时代精神》、《时代批评》、《时代评论》、《时论分析》、《时事月报》、《时事类编特刊》、《现代评论》、《宪政》半月刊、《宪政月刊》、《新动向》半月刊、《新经济》、《新评论》、《新月》、《新政治》、《再生》、《战国策》、《政治建设》(重庆)、《中央周刊》、《传记文学》(台湾)、《自由论坛》、《自由评论》、《清华校友通讯》。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叶再生编《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3、4卷,华文出版社,2002

Borg,Dorothy and Oksmoto,Shumpei,eds.,Pearl Harbor as history:Japanese-American relations 1931-194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ess,1973.

Chou Shun-hsin,The Chinese inflation,1937-1949,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ess,1963,reprint 1969.

Chang Kia-ngau,The inflationary spiral:the experience in China,1939-1950,ambridge Mass.:MIT Press,1958.

Carsun Chang(Chang,Chia-shen),The third force in China,1886-1969,New York:Bookman Associates,1952.

Dorn,Frank,The Sino-Japanese War,1937-41:from Marco Polo Bridge to Pearl Harbor,New York:Macmillan,1974.

Eastman,Lloyd E.,Seeds of destruction: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John Israel,Lianda: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ar and Revolut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Sih,Paul K.T.ed.,Nationalist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1937-1945,Hicksville,NY:Exposition Press,1977.

Ting,Lee-hsia Hsu,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in morden China,1900-1949,Cambridge,Mass.: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Harvard University,1974.

Varg,PaulA.,The closing of the door:Sino-American relations,1936-1946,East Lansi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ess,1973.

Young,Arthur N.,China’s wartime finace and inflation,1937-1945,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