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0

制造景观图书

Manufacturing Landscape: Based on the Narration of the Rural Tourism Practice in the Southern State of Guizhou Province

SSAPID:101-9230-1903-12
ISBN:978-7-5201-2059-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乡村旅游是什么”这一元命题出发,提出“制造景观”这一概念,围绕“景观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这一核心命题,对景观制造的原因、过程、机制和结果进行了探究,同时,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权力与资本、景观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此来揭示乡村旅游的本质,即“主体间性的诗意化栖居”。

相关信息

丛书名:光华公管论丛
作 者: 谢小芹
编 辑:刘荣;孙智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历史、文献与经验中的思索质疑

    (一)历史之思:旅游的演变史

    (二)文献“二思”:文化商品化理论的局限及乡村旅游的本质

     1.关于文化商品化论题的研究

     2.关于乡村旅游本质的研究

    (三)当下之问:日常生活和田野调查中的旅游

     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旅游感知

     2.经验调查中对乡村旅游的理性认知

   二 问题的提出:“他者”的文化限定是如何影响乡村旅游的

  第二节 本书的核心概念

  第三节 分析视角及研究框架

   一 分析视角

   二 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和意义

   二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田野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夏银村:一个被开发的原住民社会

    (一)1980年前,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区

    (二)1980~2008年,地方文化逻辑下的自主性发展

    (三)2008年至今,资本介入后的大规模旅游开发阶段

 第二章 景观化: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逻辑

  第一节 文化真实性与文化商品化之争

   一 争论

   二 不足及找回不足

   三 仍悬而未决的问题——介质研究的不足和行动者的缺失

  第二节 乡村旅游本质研究

   一 乡村旅游本质的共识性研究

   二 不足和挑战共识——“人诗意地栖居”的提出

   三 仍存在的困境和“主体间性的诗意化栖居”的提出

  第三节 景观、商品及文化商品化

   一 景观和景观社会

   二 文化、商品及文化商品化

  第四节 人造物:“落后”为何值得欣赏

   一 人造物而非自然物

   二 设计者的眼光:“落后”为何值得欣赏

   三 打造景点:为何某些文化元素被提升到景点的位置

  第五节 景观化:制造可被欣赏的文化产品

   一 “苗疆圣地”的打造——广告词的分析

   二 日常生活的碎片化

   三 制造便利欣赏的空间:观景台

   四 村寨的展览化

  第六节 小结:景观化

 第三章 景观的权力制造

  第一节 发现“景点”:苗寨如何被纳入政府开发项目

  第二节 招商引资和项目汇集

   一 招商引资和“绿色通道”

   二 项目汇聚

  第三节 “国家的视角”和行政总动员

   一 政府的旅游规划权力

   二 征地中的政府权力

  第四节 治理景区

   一 政治化的口号

   二 三套班子,三套人马

   三 寻找村庄代理人

    (一)“讨钱型”村干部和依附性治理

     1.“讨钱型”村干部

     2.依附性治理

    (二)村干部个人的自利性

    (三)老协会的“一条腿”逻辑

     1.老协会的依附性

     2.老协会的自利性

   四 分类治理:拆迁中的策略主义

  第五节 小结:“旅游型发展主义”

 第四章 景观的商品化生产:资本下乡与旅游开发

  第一节 资本下乡与“布景”

  第二节 景观制造中的布控和“组合拳”

   一 “规划、重组和区隔”——空间格局的规划

   二 “拆分、置换与重塑”——鼓藏头和活路头传统人物的塑造

    (一)“苗王”的诞生

    (二)活路头

   三 “封闭、移植和轰动”——组合后的节目表演

   四 “固定、仪式化和表演化”——拦门酒景观的制造

   五 “过滤、淡出和遮蔽”——民间故事、菩萨和文艺队的消失

   六 “开发、扩散和转移”——综合服务区和苗家银饰一条街

   七 “置换、借用和‘去圣神化’”——村规民约和祭祀文化娱乐化

   八 “宣传、促销和推广”——具体景点和遗产圣地的宣扬

  第三节 小结:“组合拳”背后的资本逻辑

 第五章 “同意”和“反抗”:景观社会中的当地人

  第一节 分化的当地人

  第二节 “共识”与“同意”

   一 雇工——基于“生存危机”下的一种认同

   二 地租经济和流动商贩——基于“发财刺激”下的一种认同

  第三节 对立与反抗

   一 “造反”——三次群体性事件分析

    (一)“8·10”事件

    (二)羊排环寨公路事件

    (三)夏银村中学搬迁事件

   二 “捉鱼公司”——村民“静悄悄地抵抗”

   三 “软抵抗”——农民画家的悲与怒

  第四节 小结:分化的本地人,分化的行为

 第六章 “迷失”和“反抗”:景观社会中的游客

  第一节 分化的游客

   一 旅游时代的来临

   二 大众旅游者和乡村旅游者

  第二节 “心满意足”——迷失中的认同

  第三节 “上当受骗”——乡村旅游者的反抗

   一 “主体间性的诗意化栖居”的缺失

    (一)“只是看,而未参与”

    (二)“见不到当地人”

    (三)“没有办法,只能观看这些”

    (四)“原汁原味丧失了”

   二 乡村旅游者的反抗

  第四节 小结:分化的游客,分化的行为

 第七章 景观社会的悖论

  第一节 内视角下的景观与村社

   一 外化的“家”

   二 无主体性的村庄

   三 文化的断裂和危机

   四 日常生活的“政治化”与“去生活化”

   五 安全感的丧失和焦虑感的产生

   六 空间的二元性、隔离和碎片化

  第二节 外视角下的文化与村寨

   一 在固定的“文化模式”中旅游

   二 “休闲”变“闲忙”

   三 自我实现的受阻

  第三节 产销分离

   一 主客关系的研究

   二 “主体间性的诗意化栖居”的破坏

    (一)“拟制”血缘关系的构建

    (二)工具性关系的建构

  第四节 小结:谁的村寨,谁的景观?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 权力、资本与地方

   二 景观、商品和文化

   三 制造景观

   四 “行动者在场”和“强介质”的文化商品化理论

    (一)“行动者在场”和“村寨车间”

    (二)“强介质化”和统治逻辑

   五 乡村旅游的本质——“主体间性的诗意化栖居”

    (一)主体间性与“诗意化栖居”

    (二)作为一种自由的诗意化栖居

  第二节 展望

   一 乡村旅游与文明的进程

   二 乡村旅游的未来走向

    (一)“去市场化”逻辑

    (二)法则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三)产销合一

    (四)去技术统治

    (五)实托邦还是乌托邦

本书从“乡村旅游是什么”这一元命题出发,提出“制造景观”这一概念,围绕“景观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这一核心命题,对景观制造的原因、过程、机制和结果进行了探究,同时,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权力与资本、景观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此来揭示乡村旅游的本质,即“主体间性的诗意化栖居”。

[1]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白鸽:《旅游开发对乡土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解构——以柳林县三交镇黄河风情游为例》,《理论前沿》2014年第2期。

[3]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地理学报》2004年第3期。

[4]保继刚等:《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5]陈丽坤:《离析现代化与旅游对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西双版纳三个傣寨的比较研究》,《旅游学刊》2011年第11期。

[6]陈勤建:《文化旅游:摈弃伪民俗,开掘真民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成海、刘静佳:《传统的发明与伪民俗的反思》,《旅游纵览月刊》2013年第4期。

[9]邓正来:《“生存性智慧”与中国发展研究论纲》,《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0]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载《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

[1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2]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旅游学刊》2003年第1期。

[13]何兰萍:《大众旅游的社会学批判》,《社会》2002年第10期。

[14]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开放时代》2011年第2期。

[15]胡海霞:《凝视,还是对话?——对游客凝视理论的反思》,《旅游学刊》2010年第10期。

[16]黄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

[17]姜辽、苏勤、杜宗斌:《21世纪以来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旅游学刊》2013年第12期。

[18]亢雄:《“旅游幸福”何以可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9]李洁:《重返生产的核心——基于劳动过程理论的发展脉络阅读〈生产政治〉》,《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0]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

[21]李培林:《村落终结的社会逻辑——羊城村的故事》,《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22]林德荣、郭晓琳:《时空压缩与致敬传统:后现代旅游消费行为特征》,《中国旅游发展笔谈》2014年第7期。

[23]林语堂:《人生盛宴》,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24]刘晓春:《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旅游学刊》2002年第1期。

[25]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6]路幸福、陆林:《国外旅游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7]马波:《对“新旅游者”的感知与相关思考》,《旅游学刊》2014年第8期。

[28]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

[29]马炜、张帆:《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商品——经济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旅游》,《思想战线》2004年第4期。

[30]欧阳静:《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官僚化与乡土性之间的乡镇》,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0。

[31]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

[3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33]彭兆荣:《现代旅游景观中的“互视结构”》,《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34]钱钟书:《钱钟书集: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5]邱建生:《在地化知识与平民教育的使命》,《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第6期。

[36]屈锡华等:《旅游活动:社会疏离缓解的新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7]世界旅游组织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38]孙九霞:《旅游发展与边疆的去边缘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39]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40]孙九霞、陈浩:《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以三亚回族为例》,《地理研究》2012年第4期。

[41]孙九霞、马涛:《旅游发展中族群文化的“再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以丽江纳西族义尚社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42]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国家—农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

[43]孙立平:《守卫社会生活的底线》,载孙立平《守卫底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4]唐雪琼、钱俊希:《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地理研究》2011年第5期。

[45]王洪光、郑夏、郑克岭:《主体间性:女性人文贫困问题的理性反思》,《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46]王宁:《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47]王士荣、刘成才:《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控制与自我殖民——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理论及其批判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48]王晓东:《生存论视域中主体间性理论及其理论误区——一种对主体间类存在关系的哲学人类学反思》,《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49]王欣、邹统钎:《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旅游学刊》2001年第7期。

[50]王昭风:《景观社会的文化——一种否定的文化或文化的否定》,《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1]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2]吴飞:《过日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53]吴茂英:《旅游凝视:评述与展望》,《旅游学刊》2012年第3期。

[54]吴育标、冯国荣:《夏银村千户苗寨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55]萧楼:《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1976—200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56]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旅游科学》2001年第3期。

[57]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2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58]熊剑峰:《怀旧旅游解析》,《旅游科学》2012年第5期。

[59]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60]徐海敏:《从“景观”到“景观社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61]许烺光:《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王芃、徐隆德译,南天书局,2011。

[62]阳宁东、杨振之:《第三空间:旅游凝视下文化表演的意义重解——以九寨沟藏羌歌舞表演〈高原红〉为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63]杨慧、凌文锋、段平:《“驻客”:“游客”“东道主”之间的类中介人群——丽江大研、束河、大理沙溪旅游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64]杨丽娟:《导游:旅游人类学的缺场》,《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

[65]杨丽娟:《西学东渐之后:旅游人类学在中国》,《思想战线》2014年第1期。

[66]杨明华:《乡村旅游城乡互动与区隔》,《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67]杨振之:《论旅游的本质》,《旅游学刊》2014年第3期。

[68]叶敬忠、孙睿昕:《发展主义研究评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69]翟艳春:《旅游景观的文本化与神圣化——符号学与社会学的双重视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70]张敦福:《当游玩变成一种消费机器——中国消费社会形式变迁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72]张瑾:《民族旅游语境中的地方性知识与红瑶妇女生计变迁——以广西龙胜县黄洛瑶寨为例》,《旅游学刊》2011年第8期。

[73]张廷国:《现象学不是什么是什么》,《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

[74]张晓萍等:《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75]张玉林:《当今中国的城市信仰与乡村治理》,《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76]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77]赵畅:《千城千面,才能留住“乡愁”》,《解放日报》2014年3月19日。

[78]赵红梅、董培海:《回望“真实性”(authenticity)(下)——一个旅游研究的热点》,《旅游学刊》2012年第5期。

[79]赵红梅、李庆雷:《旅游情境下的景观“制造”与地方认同》,《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80]赵刘、周武忠:《旅游景观的嬗变与视觉范式的转向》,《旅游学刊》2011年第8期。

[81]赵旭东:《人类学视野下的权力与文化表达——关于非暴力支配的一些表现形式》,《民族学刊》2010年第1期。

[82]郑向春:《景观意识:“内”“外”眼光的聚焦与融合——以云南迪庆州茨中村的葡萄园与葡萄酒酿制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第2期。

[8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 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84]周春发:《旅游、现代性有社区变迁——以徽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85]周大鸣:《人类学与民族旅游:中国的实践》,《旅游学刊》2014年第2期。

[86]周雷、杨慧:《“凝视”中国旅游:泛政治化的视觉经验》,《思想战线》2008年第S2期。

[87]周尚意:《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眼中的地方》,《旅游学刊》2013年第4期。

[88]周宪:《现代性与视觉文化中的旅游凝视》,《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89]庄雅仲:《五饼二鱼:社区运动与都市生活》,《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90]宗晓莲:《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形式与影响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古城为例》,《旅游学刊》2005年第4期。

[91]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92]宗晓莲:《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旅游学刊》2013年第11期。

[93]左晓斯:《可持续乡村旅游研究——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4]左晓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95]〔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谈诗意地栖居》,丹明子主编,工人出版社,2011。

[9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97]〔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98]〔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

[99]〔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100]〔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

[101]〔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学林出版社,2000。

[102]〔法〕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3]〔法〕布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戴光年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105]〔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6]〔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07]〔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08]〔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9]〔美〕Dean MacCannell:《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张晓萍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0]〔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潘琪、张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11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陈明达、王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12]〔美〕道格拉斯·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13]〔美〕格林伍德:《文化能用金钱来衡量吗?——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旅游作为文化商品化问题》,载〔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1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15]〔美〕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王金玲译,重庆出版社,2010。

[116]〔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7]〔美〕路易莎:《少数的法则》,校真译,贵州大学出版社,2009。

[118]〔美〕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

[119]〔美〕纳尔逊·格雷本:《今日东南亚的旅游与人类学:几点比较》,载杨慧等主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20]〔美〕纳尔逊·格雷本:《人类学与旅游时代》,赵红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1]〔美〕纳什:《作为一种帝国主义形式的旅游》,载〔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22]〔美〕欧廷木:《谁的屯堡文化——屯堡的文化经济学》,载Tim Oa-kes、吴晓萍主编《屯堡重塑——贵州省的文化旅游与社会变迁》,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123]〔美〕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顾建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24]〔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25]〔美〕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126]〔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夏业良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27]〔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译,译林出版社,2001。

[128]〔日〕河合洋尚:《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客家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2013年第4期。

[12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

[130]〔以色列〕埃里克·科恩:《旅游社会学纵论》,巫宁、马聪玲、陈立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1]〔印度〕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32]〔英〕E.霍布斯鲍姆、T.兰杰编《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8。

[133]〔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4]〔英〕蒂姆·克雷斯韦尔:《地方:记忆、想象与认同》,徐苔玪、王志弘译,群学出版有限公司,2006。

[13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

[136]〔英〕麦琪·罗、韩锋、徐青:《〈欧洲风景公约〉:关于“文化景观”的一场思想革命》,《中国园林》2007年第11期。

[137]〔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周宪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

[138]Amoamo M.,“Tourism and Hybridity:Revisiting Bhabha’s Third Spa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4):1254-1273.

[139]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 Ady Milman,“Rural 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 Tourism Management,2000(21):237-248.

[140]Bauman,Postmodern Ethics(London:Routledge,1993).

[141]Bender B.,Landscape:Politics and Perspectiv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42]Bernard Lane,“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Strategies:A Tool for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Th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4,1(1):17-18.

[143]Bill Bramwell & Bernard Lane,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144]Boorstin D.,The 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New York:Atheneum,1964).

[145]Bruner E.M.,“Transformation of Self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0,18(2):240-241.

[146]Clare J.A.Mitchell,“Entrepreneurialism,Commodification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A Model of Post-modern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8,14(3):278.

[147]Cloke P.,Policy and Change in Thatcher’s Britain(Oxford:Pergamon Press,1992).

[148]Cohen S. & L.Taylor,Escape Attempts: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sistance in Everyday Life(London:Routledge,1992).

[149]Cohen,“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5):382.

[150]Dann,The Language of Tourism:A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Wallingford:CBA Internation,1996).

[151]Daugstad K.,“Negotiating Landscape in Rural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8,35(2):405.

[152]D.Ronald & C.Arnett,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Implications of Ma-rtin Buber’s Dialogu(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86).

[153]Erik Cohen & Scott A.Cohen,“Authentication:Hot and Coo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2,39(3):1299.

[154]Erik Cohen,“A Phenomenology of Tourist Experiences,” Sociology,1979,13(2).

[155]Erik Cohen,“Authenticity and Commoditization in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15):383.

[156]Esman M.R.,“Tourism as Ethnic Preservation:The Cajuns of Louisian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4,11(3):451-467.

[157]Gillespie A.,“Tourist Photography and the Reverse Gaze,” Ethos,2006,34(3):343-366.

[158]Graburn,Nelson H.H.,ed.,“Anthropology of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3,10(1):1-189.

[159]Graburn,“Tourism,Modernity and Nostalgia”,in Akbar Ahmmed & Cris Shore,eds.,The Future of Anthropology:Its Relevance to the Countm Porary World(London:Athlone Press,1995),pp.158-178.

[160]Harvey David,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Oxford:Blasil Blackwell Ltd,1985).

[161]Henri Lefebver,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by Donald Nichiolson-Smith(Oxford & Gambridge USA:Blackwell Press,1991).

[162]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London:Allison & Busby,1976).

[163]Hirsch E.,The Anthropology of Landscape:Perspective on Place and Spac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64]Huang,Wall & Mitchell,“Creative Destruction:Zhu Jia Qiao,Chin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4):103.

[165]Joan D.Laxson,“How ‘We’ See ‘Them’ Tourism and Native America-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1(18):65-91.

[166]John A.Wiens,“What is Landscape Ecology,Really?” Landscape Ecology,1992,7(3):150.

[167]Jurgen 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Boston:Beacon Press,1984).

[168]Karoline Daugstad & Christoph Kirchengast,“Authenticity and the Pseudo-backstage of Agri-touria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3(43):173-188.

[169]Lane R. & Waitt G.,“Inalienable Places:Self-drive Tourists in Northwest Australia,”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1):105-121.

[170]MacCannell D.,“Staged Authenticity:Arrangement of Social Space in Tourist Setting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9(3):589-603.

[171]Maoz,D.,“The Mutual Gaz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3):221-239.

[172]Mary Ann Lithell,“What Makes a Craft Souvenir Authentic?”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20):199.

[173]Mitchell C.J.A. & de Waal S.B.,“Revisiting the Model of Creative Destruction:St.Jacobs,Ontario,a Decade Later,”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9,25(1):156-167.

[174]Moufakkir O.,“The Role of Cultural Distance Inmediating the Host Gaze,” Tourist Studies,2011,11(1):73-89.

[175]Nunez T.,“Touristic Studies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in V.L. Smith,ed.,Host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9),pp.265-280.

[176]Nunez T.A.,“Tourism,Tradition and Acculturation:Weekendismo in a Mexican Village,” Ethnology,1963,12(3):347-352.

[177]Pedford J.,“Seeing is Believing:The Role of Living History in Marketing Local Heritage,” in T.Brewer,ed.,The Marketing of Tradition(Enfield Lock:Hisarlink Press,1996).

[178]Per A.Ke Nilsson,“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2,29(1):19.

[179]Pitchford S.R.,“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5,22(1):35-52.

[180]Raymond W.K.Lau,“Revisiting Authenticity:A Social Realist Approa-ch,”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0,37(2):497.

[181]Rickly-Boyd J.M.,“Through the Magic of Authentic Reproduction:To-urists’ Perceptions of Authenticity in a Pioneer Village,”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2012,7(2):127-144.

[182]George Ritzer,The McDonaldization of Society(California:Pine Forge Press,2000).

[183]Rojek C.,Ways of Escape:Modern Transformations in Leisure and Travel(London:Macmillan,1993).

[184]Simmel G.,“The stranger,” in K.H.Wolf,ed.,The Sociology of G.Si-mmel(New York:Free Press,1950),pp.402-408.

[185]Smith V.,Hosts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9).

[186]Steiner C. & Reisinger Y.,“Understanding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2):299-318.

[187]Tuan Yi-Fu,Segregated Worlds and Self:Group Lif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2).

[188]Turner,L. & J.Ash,The Golden Hordes:International Tourism and the Pleasure Periphery(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76).

[189]Urry John,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London:Sage,1990).

[190]Zeppel,H.,“Selling the Dreamtime:Aboriginal Culture in Australian Tourism,” in D.Rowe & G.Lawrence,eds.,Tourism,Leisure,Sport:Critical Perspectives(Rydalmere:Hodder Education,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