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雾里看花:谁的期刊 谁的评价图书

SSAPID:101-8815-6357-72
ISBN:978-7-5201-2495-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清华学报?独立精神丛书”首部作品,收录了朱剑编审十年来主要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的多篇文章,分为“学术研究 谁人评说”和“学术期刊 何以定位”两编。近年来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热议的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各方面的问题,这些文章不仅多有涉及,而且作者的眼光与见解,及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建构设想,可谓独树一帜。

相关信息

丛书名:清华学报·独立精神丛书
作 者: 朱剑
编 辑:李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序二

 后记

 上编 学术研究 谁人评说

  学术评价、学术期刊与学术国际化

   学术国际化与学术体制

   学术国际化与学术评价

   学术国际化与学术期刊

   学术国际化与路径依赖

   结语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术国际化?

  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

   一 “评价”是如何被指为“学术乱象”根源的?

   二 “评价乱象”是如何形成的?

   三 “评价”真的是“学术乱象”的根源吗?

   四 改革不合理的科研体制是终止乱象的根本途径

  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

   一 引言

   二 评价的危机:“以刊评文”难觅替代方案

    (一)危机的表象:被异化和简化了的学术评价

    (二)危机的背后:评价机构与评价对象间双重的信息不对称

    (三)危机的后果:学术诚信的缺失与学术批评的式微

    (四)操作的困境:难觅“以刊评文”的替代方案

    (五)问题的关键:评价如何体现公正

   三 回归学术共同体评价的主要障碍

    (一)学术期刊的结构不合理

    (二)多数学术期刊的开放程度有限

    (三)学术期刊传播方式不合理

   四 建立合理的期刊体系是重建学术评价的逻辑起点

   五 结语

  量化指标:学术期刊不能承受之轻

   一 《全国指标体系》与学术期刊

    1.概念辨析:何谓“出版质量”?何谓“综合评估”?

    2.纯量化与通适性:《全国指标体系》的两大特征

    3.颠倒关系的确立:《全国指标体系》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4.理性的回归:谁是适格的学术期刊评价者

   二 《全国指标体系》难以克服的局限和极易产生的误导

    1.评价目的

    2.评价内容

    3.评价主体

    4.评价方法

    5.指标设置

    6.评价结论

    7.学术评价之“重”与量化指标之“轻”

   三 《全国指标体系》与报刊体制改革

    1.市场化导向与单位制质量评估

    2.数字化、集约化、规模化趋势与以纸本为中心、指向过去的评价指标

  歧路彷徨:核心期刊、CSSCI的困境与进路

   一 核心期刊、CSSCI的基本原理与适用范围

    (一)似是而非的理论依据:“布氏定律”“加氏定律”抑或其他

     1.量与质的混淆:对“布氏定律”与“加氏定律”的解说

     2.量与质的转换:对“布氏定律”和“加氏定律”的“发展”

    (二)模棱两可的适用范围:指导订阅还是评价期刊

     1.指导订阅:最初的适用范围

     2.越界:从指导订阅到学术期刊质量评价

    (三)数据库与排行榜:CSSCI与核心期刊的差异

   二 核心期刊、CSSCI的正面作用与负面影响

    (一)核心期刊的评价作用能否成立

     1.核心期刊研制者认定的作用

     2.核心期刊的作用能否成立

    (二)如何看待各界对核心期刊的批评

     1.虚实之间:对批评的回应

     2.关键问题:谁是评价主体

    (三)核心期刊负面影响的原因何在

     1.外界误用:因果颠倒的原因解释

     2.属性之辩:工具与标准的错乱

    (四)CSSCI是如何强调其工具作用的

     1.数据库:CSSCI的工具性质

     2.来源期刊:“被动”的评价

    (五)批判风暴给CSSCI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批判风暴:起于青萍之末

     2.风暴过后:转型设想的最初萌动

    (六)CSSCI功能局限与异化的根源何在

     1.先天局限:CSSCI的评价功能

     2.后天异化:CSSCI之用于评价

   三 核心期刊、CSSCI的定位调整与进路设计

    (一)核心期刊研制者对存在问题的认识及其改进思路

     1.问题之一:产品设计与实际应用的错位

     2.问题之二:个性化需求与共性化产品的矛盾

    (二)CSSCI研制者眼中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1.问题所在:对核心期刊曾经的路径依赖

     2.进路设计:从评价产品到数据服务平台

    (三)对“三大核心”进路设计的分析

     1.缘木求鱼:对核心期刊进路设计的分析

     2.十字路口:对CSSCI进路设计的分析

   四 回归数据开发者的定位是核心期刊、CSSCI的根本进路

    (一)转型的资本:数据与数据库

    (二)转型的困难:对评价权力的留恋

    (三)根本进路:回归数据开发者的定位

  摒弃排行榜:走向科学评价的第一步

   一 期刊排行榜缘何走红?

   二 定量评价就是排行榜吗?

   三 定量评价怎离得开专业分析?

   四 排行榜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五 学术评价的未来如何?

  颠倒关系的再颠倒:学术期刊编排规范与“评价权力”关系辨析

   一 “评价权力”的建立及其扩张

   二 颠倒的关系

   三 颠倒关系的再颠倒

  大数据之于学术评价:机遇抑或陷阱?

   一 学术评价的现状:分裂的评价

    (一)学术评价的分裂

    (二)分裂后的学术评价

     1.不同评价主体的对立

     2.不同评价方法的对立

    (三)评价分裂的后果

   二 大数据的介入:机遇还是陷阱?

    (一)信息、数据与评价的关系

    (二)大数据对评价的影响

    (三)机遇与陷阱并存

   三 大数据之于学术评价:从分裂走向统一?

    (一)大数据时代学术评价与“前大数据时代”学术评价的关系

    (二)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的关系

    (三)学术评价内部各要素间的复杂关系

     1.学术共同体与专业评价机构的关系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

     3.评价目的与指标体系的关系

     4.评价信息与评价数据的关系

     5.评价结论与评价效果的关系

   四 结语

 下编 学术期刊 何以定位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

   六年建设回眸:名刊工程成效简析

    1.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数据

    2.《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统计数据

    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统计数据

   前行的障碍:有待突破的四大瓶颈

    (一)从“全”到“专”的瓶颈:观念僵化和体制困厄

     1.综合性学报之“全”的表现

     2.综合性学报为何要实行专业化转型

     3.由“全”到“专”的瓶颈之所在

    (二)从“散”到“特”的瓶颈:认知错位与门户之见

     1.综合性学报之“散”的表现

     2.“散”的直接原因与特色化发展的“治散”效果

     3.名校之间的门户之见

     4.“特”的本来意义与实现“特”的瓶颈之所在

    (三)从“小”到“大”的瓶颈:载体之惑与传播障碍

     1.综合性学报之“小”的表现

     2.“小”的原因分析

     3.由“小”到“大”的瓶颈之所在

    (四)从“弱”到“强”的瓶颈:期刊评价与社会认同

     1.综合性学报之“弱”的表现

     2.专业评价机构与社会评价之关系

     3.期刊应对专业评价机构之策

     4.由“弱”到“强”的瓶颈之所在

   报刊体制改革:转型与发展的难得机遇

    (一)高校学报改革的“上、中、下三策”

    (二)启动中的报刊体制改革

    (三)报刊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名刊工程的目标

    (四)稍纵即逝的机遇与强劲的竞争对手

   可行性方案:基于转型与发展难点的对策

    (一)转型与发展的难点之所在

     1.专业化转型之难

     2.集约化发展之难

     3.数字化发展之难

     4.合理评价建立之难

    (二)转型与发展的基础及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

     1.基础与可以利用的资源

     2.名刊建设环境的改变

    (三)转型与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1.名刊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分步走方略

     2.基于组创数字化专业系列名刊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3.数字化专业系列名刊的网络传播方式

     4.数字化专业系列名刊将有助于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建立

  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

   一 构建传播新秩序的尝试

    (一)底层设计“1.0版”:专业化、数字化、集约化转型

     1.“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缘起

     2.“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创办

     3.“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意义

    (二)顶层设计“1.0版”:“市场化”与“转企改制”

     1.顶层设计“1.0版”之《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

     2.顶层设计“1.0版”之《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

     3.底层回应:业界的分析与批评

   二 重建传播秩序的两个维度

    (一)启动后的改革:两个维度,两种顿挫

    (二)顶层设计“2.0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1.顶层设计“2.0版”之《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2.顶层设计“2.0版”之《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3.顶层设计“2.0版”之《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三)底层设计“2.0版”:专域平台的构想

     1.不可错过的窗口期

     2.实现对“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超越

     3.专域:互联网传播单元的脱颖而出

     4.专域平台的意义

   三 通往学术传播新秩序之路

    (一)“专域学术在线出版平台”的构想

     1.“专域学术在线出版平台”的基本构架

     2.“专域学术在线出版平台”的理念与原则

    (二)“超云”六个子平台的基本功能

     1.投稿组稿平台

     2.专家审稿平台

     3.编辑运营平台

     4.在线出版平台

     5.传播互动平台

     6.学术评价平台

  学术共同体、学术期刊体制与学术传播秩序

   一 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共同体与学术传播秩序

    1.学术期刊:因学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并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心

    2.学术期刊:既是学术传播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术传播的中心所在

    3.学术期刊: 以专业、专题为主体的体系建构,作为传播终端面向特殊的市场

   三 学术期刊体制与学术传播秩序

    1.中国学术期刊特殊的发展历史

    2.专业性与体系化的缺失

    3.以准入为核心的期刊体制

    4.以资源分配和管理为核心的科研体制与评价机制

    5.期刊与学者事实上的疏离和体制给予的中心地位

   四 中国学术传播秩序的内涵及特点

    1.纸本时代学术传播秩序的要点

    2.中国学术传播传统秩序的特点

   五 技术突变而导致的传统传播秩序的危机

    1.传播技术之于传播秩序的重要作用

    2.技术变革引起的传播失序的种种表现

    3.挑战的不断升级:传统秩序难以为继

   六 结语:在互联网时代重建学术传播新秩序

  传播技术的变革与学术传播秩序的重构

   一 纸本时代:印刷术与学术传播的传统秩序

   二 数网时代:对传统秩序的挑战

   三 学术国际化时代:传统秩序难以为继

   四 结语:聚合平台与学术传播秩序的重构

  学术新媒体:缘何难以脱颖而出?

   代际更迭: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

   新兴媒体:不同领域不同样态

   追根溯源:传统学术期刊何以仍处主流地位

    原因之一:信息源与受众的单一性

    原因之二:学术期刊体制的特殊性

    原因之三: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合理

   媒体融合:新媒体的脱颖之机

  青年研究期刊与青年学的构建

   一 青年学构建的困境

   二 学术期刊、学术共同体与新学科的构建

   三 青年期刊缺席青年学构建的原因

   四 青年期刊内容与平台的重构

  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

   一 传统的形成

    (一)在办刊宗旨上,追求真理、交流学术、引领时代被确定为学报的使命

    (二)在刊物结构上,多学科综合性是高校学报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

    (三)在学报布局上,多以孤立的“个刊”而非协调的“体系”形式存在

    (四)在编辑组成上,多为编研一体

    (五)在期刊稿源上,呈现出明显的内向性

   二 传统的裂变

   三 传统与变革

  如影随形:四十年来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

   一 权利与规约:被唤醒的身份意识

   二 创设编辑学:身份的自我建构

   三 独特的个性:无以安放的身份

   四 “编辑主体意识”:摆脱焦虑的尝试

   五 “编辑学者化”:摆脱焦虑的再尝试

   六 “引领学术”:身份建构走向极致

   七 “回归杂家”:从极致到原点的跌落

   八 “名刊工程”:身份建构的重新出发

   九 结语:作为纸本时代“遗产”的身份焦虑

    (一)编辑职业化与学术期刊编辑身份焦虑的关系

    (二)无须也无法告别的“编研一体”传统

    (三)回归学术共同体是学术期刊发展以及编辑身份建构的根本途径

 序一

本书作为“清华学报·独立精神丛书”首部作品,收录了朱剑编审十年来主要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的多篇文章,分为“学术研究谁人评说”和“学术期刊何以定位”两编。近年来学术界和学术期刊界热议的学术评价和学术期刊各方面的问题,这些文章不仅多有涉及,而且作者的眼光与见解,及其深刻的批判精神和建构设想,可谓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