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

扬剧史话图书

A Brief History of Yang Opera

SSAPID:101-8793-0658-12
ISBN:978-7-5097-8085-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扬剧是江淮大地上的一朵戏曲奇葩。她起源于三百年前的扬州乱弹,然后吸收了扬州香火戏粗犷的风格和扬州花鼓戏欢快的情调,又大量采纳了历史悠久的扬州清曲的百余支曲调,经过漫长的演变,成为今天的扬剧。她把清代花雅相争时代的花部遗响,以及苏北农村傩戏的宗教仪式、扬州市井小曲的调笑风格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喜剧为基本特色,以生、旦、丑配合表演为基本形式的地方剧种。本书全方位地介绍了扬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作 者: 韦明铧
编 辑:韩莹莹;侯培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J8 戏剧艺术

 序

 出版说明

 《中国史话》编辑委员会

 史话编辑部

 后记

 一 说古道今溯源流

  1 扬州乱弹

  2 扬州香火戏

  3 扬州花鼓戏

  4 维扬戏

  5 扬剧

 二 激浊扬清述剧目

  1 剧目来源

  2 剧目分类

   忠君报国,抵御外侮

   清官义士,除暴安良

   讴歌善良,抨击丑恶

   冲破樊篱,追求幸福

  3 剧目传承

  4 剧目创新

   新编古装戏《百岁挂帅》

   现代戏《夺印》

   现代喜剧《皮九辣子》

   改编历史剧《王昭君》

   史诗历史剧《史可法》

   现代情景剧《真假二十四小时》

   现代戏《县长与老板》

 三 高唱低吟赏曲调

  1 曲调来源

  2 曲调演唱

  3 曲调伴奏

  4 曲调改革

 四 既庄且谐话表演

  1 喜剧最当行

  2 文武有绝技

  3 博采众长成一家

 五 承前启后记科班

  1 新新社 永乐社 民鸣社

  2 男女同科许家班

  3 科班得失

   为扬剧培养了一批女演员

   用清曲打好戏曲基本功

   以成熟的花鼓剧目为学生启蒙

   聘请京剧武生进行形体和武功训练

  4 艺徒与艺校

 六 浓妆淡抹品流派

  1 金派:迂回含蓄 明白舒徐

  2 高派:端庄质朴 酣畅淋漓

  3 华派:婀娜刚健 华彩多姿

  4 石派:雄浑苍劲 醇厚深沉

  5 周派:高亢圆润 风流倜傥

  6 蒋派:委婉浓郁 执著真诚

 七 震古烁今谱明星

  1 昨夜星辰闪耀

  2 今宵星光灿烂

 八 任重道远瞻未来

  1 温故而知新

   一曰:取长补短

   二曰:兼收并蓄

   三曰:广积人才

  2 万变不离其宗

  3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

   必须重视经典剧目的积累

   必须重视艺术流派的扶植

   必须重视观众与戏迷的培育

 总序

李斗:《扬州画舫录》,中华书局,2007。

焦循:《花部农谭》,《焦循论曲三种》,广陵书社,2008。

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扬州丛刻》,广陵书社,2010。

钱德苍:《缀白裘》,中华书局,2005。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华书局,2010。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王万青:《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扬州市文化处、文联印行,1962。

武俊达:《扬剧音乐》,音乐出版社,1962。

韦人:《扬州戏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韦明铧:《将柳腰款摆》,广陵书社,2010。

韦人、韦明铧:《扬州清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中国戏剧年鉴》,1982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