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9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二十卷 2017No.2图书

China Nonprofit Review Vol.20 2017 No.2

SSAPID:101-8720-9561-17
ISBN:978-7-5201-113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的集刊,以中国非营利事业和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本卷围绕基金会与社会创新的主题,从不同的视角,重点对于非营利组织领域中关于基金会和社会创新等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比如:市场化还是社会化-中国官办基金会的转型选择,公开募捐制度改革及其影响研究--基于广州的实证分析,如何资助非营利组织等。此外,还有基金会与社会创新的实证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名
编 辑:关晶焱;刘晓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稿约

 卷首语

 特稿

  社会创新在中国:友成十年*

   一 作为世界性现象的社会创新

    (一)推动系统变革的社会创新

    (二)我国社会创新的发展

    (三)社会创新的四个来源

   二 创新与社会创新

    (一)创新概念及演变

    (二)创新的理论

    (三)社会创新的概念

   三 社会创新:思维、创意和过程

    (一)社会创新思维

    (二)创新之源

    (三)社会创新过程

   四 社会创新:组织和领导力

    (一)社会创新组织

    (二)社会创新家和社会企业家精神

   五 社会创新:战略、管理、营销和扩散

    (一)何为战略

    (二)友成的战略

    (三)创新管理

 论文

  市场化还是社会化?*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一)基金会转型的探索和反思

    (二)新制度主义(New Institutionalism)

    (三)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四)价值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

   三 研究方法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收集分析方法

   四 官办基金会转型的制度环境变迁

   五 市场化还是社会化:官办基金会的选择

    (一)起点处行政化救灾做法

    (二)转变开始:追寻捐款人的资源

    (三)市场化中的一种风险

    (四)资源导向还是需求导向

    (五)F组织的进一步探究:价值引导资源

   六 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二)进一步理论解读

  公开募捐制度改革及其影响研究*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和样本

   三 广州募捐制度改革实践

   四 实证结果

    (一)“隐性门槛”: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二)公募开放与“官办”慈善机构转型

    (三)公募开放与社会组织资源多元化

    (四)公募开放与慈善监管机制构建

   五 结论与对策建议

  制度环境视角下高校基金会趋同化影响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一)组织与制度环境

    (二)高校基金会的趋同化现状

   二 影响高校基金会趋同化的制度环境分析

    (一)基金会管理体系的制度环境影响

    (二)依附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影响

    (三)捐赠收入财政配比政策的制度环境影响

   三 趋同化对高校基金会的影响分析

    (一)强化了高校基金会的合法性要求

    (二)对高校基金会运行效率的影响

    (三)对高校基金会创新文化的影响

    (四)对高校基金会竞争优势的影响

   四 结语

  台湾地区公益信托发展状况与运作制度探究*

   一 台湾地区公益信托发展概述

   二 台湾地区公益信托的界定、设立与特征

    (一)公益信托的界定

    (二)公益信托的设立

    (三)公益信托的特征——与财团法人基金会比较

   三 台湾地区公益信托的运营与监督

    (一)公益信托的基本架构

     1.受托人

     2.委托人

     3.受益人

     4.信托监察人

     5.咨询委员会

    (二)公益信托的监督制度

   四 台湾地区公益信托的税收优惠制度

   五 简要结论与启示

  发展抑或控制: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分类治理策略偏好*

   一 引言

   二 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一)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演变与特征

    (二)分类控制:地方政府发展社会组织行为的理论解释与困境

   三 研究设计

    (一)变量测量

     1.社会组织总量

     2.社会组织能力

     3.新增社会组织

    (二)数据来源

    (三)统计检验方法

   四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社会组织发展的整体趋势分析

    (三)社会组织分类发展的趋势变化

    (四)社会组织发展的地区间差异

   五 结论与启示

  如何资助非营利组织?*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案例简介与案例比较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比较

   三 分析与结论

  新加坡与韩国社会企业政策设计比较研究*

   一 引言

   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对象

    (一)理论框架

    (二)研究对象

   三 新加坡和韩国社会企业政策设计的阶段性比较

    第一阶段,社会企业兴起阶段。

    第二阶段,社会企业政策制定阶段。

    第三阶段,社会建构完善阶段。

   四 新加坡和韩国社会企业的政策设计与社会建构比较

   五 讨论与结论

 案例

  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背景、困境及路径*

   一 引言

   二 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政策背景和社会基础

    (一)儿童福利制度的残缺、亲属网络保障功能的弱化和社区支持的乏力

     1.政策设计中缺失对困境儿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救助理念

     2.县级国家儿童福利设施的缺位和公立福利院救济功能有限

     3.亲属制度保障功能弱化

     4.单位和社区支持的乏力

     5.孤儿安置立法不完善

    (二)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保护的政策背景

    (三)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保护的社会基础

   三 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策略和困境

    (一)从慈善助学到院舍助养:扎根贫困山区的慈善步履

     1.慈善助学:对“希望工程”的模仿

     2.救助对象和方式的确立:对事实孤儿生存环境的回应

     3.以“宗缘”为纽带:弘德家园的成立

    (二)艰辛的初创时期:在制度与信仰的边缘前行

     1.资金来源困难:精神与信仰的支撑

     2.不稳定的社会支持:组织文化变迁过程中的机遇与困惑

     3.维系生存空间:与政府的合作

     4.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网络与施助者的沟通

    (三)不稳定的默认和许可:地方政府的谨慎和犹豫

     1.地方政府管理策略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2.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缺乏稳定的合作机制

     3.政府和民众对宗教慈善组织的认识和接纳处于模糊阶段

    (四)边缘化的生存模式

     1.无法达到政府对民办福利机构申请设置的标准

     2.在城乡接合部低调自力更生

   四 结论与反思

  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之合法性分析:以中国大陆残友集团为例

   前言

   二 理论基础与分析架构

    (一)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定义与类型

     1.社会企业的意涵与功能

     2.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与庇护工厂

    (二)社会企业的合法性理论

    (三)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合法性分析架构

   三 残友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与公益使命分析

    (一)残友社会企业缘起与特色效益

    (二)残友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公益使命分析

   四 残友集团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合法性分析

    (一)残友的实用合法性分析

    (二)残友集团的道德合法性分析

    (三)残友的认知合法性分析

 研究参考

  中国社会组织成员资格变迁:基于WVS China 1990~2012数据的探究*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SOM变迁的方向

    (二)SOM的微观动力变迁

     1.婚姻类型

     2.利他精神

     3.宗教参与

     4.社会问题刺激

     5.资源依赖

     6.政治参与

   三 变量测量与分析方法

    (一)变量测量

     1.SOM

     2.利他精神

     3.宗教参与

     4.社会问题刺激

     5.资源条件

     6.政治参与

     7.控制变量

    (二)分析方法

   四 研究发现

    (一)SOM水平与结构变迁

    (二)SOM变迁的回归分析

     1.“性别”与“年龄”

     2.“婚姻状况”

     3.代理变量“思考人生”

     4.代理变量“宗教重要性”

     5.资源依赖有关的变量

     6.代理变量“政治重要性”

     7.“调查年份”

     8.“社会问题低意识指数”

    (三)稳健性检验

   五 讨论与总结

   附录 关于数据可靠性的讨论

 书评

  历史变迁中的美国邻里组织运动

   一 确立起邻里组织运动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二 梳理了美国邻里组织运动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途径

   三 提供了对邻里组织运动的反思和启示

    (一)社会工作型邻里组织的职业化、官僚化和集权化特征

    (二)邻里组织活动必须注重政治行动取向

    (三)邻里组织活动必须保持组织、领导和教育三项工作间的平衡

    (四)邻里组织活动必须创造出一种更明确的意识形态实践

   四 挖掘出美国邻里组织运动的当代价值

    (一)美国邻里组织运动的世界价值

    (二)美国邻里组织成功运作方式的当代启示

  构想合作行动:建构逻辑与核心变量

   一 理解合作行动的建构视野

   二 合作行动的建构逻辑

    (一)全球化、后工业化是走向合作行动的历史转折点

    (二)高度的复杂性与高度的不确定性让控制导向走向失灵

    (三)领域融合趋势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重构的要求

    (四)从“为了人的共生共在”出发构想合作行动

   三 合作行动的核心变量

    (一)合作行动的条件:建立合作型信任与发掘道德理性

    (二)合作行动的目标:追求道德正义

    (三)合作行动的组织形式:从协作系统到合作系统

    (四)合作行动的思维变革:从经验理性出发的社会治理

   结语

 随笔

  一位公益学人的身心观

 来稿体例

〔美〕阿莱克斯·彭特兰(2015):《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汪小帆、汪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彼得·德鲁克(2002):《创新与创业精神》,张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彼得·德鲁克(2009a):《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王永贵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彼得·德鲁克(2009b):《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吴振阳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彼得·德鲁克(2010):《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2015):《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高玉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美〕彼得·斯卡金斯基、大卫·克劳斯怀特(2016):《创新方法:来自实战的创新模式和工具》,陈劲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美〕保罗·C.莱特(2011):《探求社会企业家精神》,苟天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苏格兰〕大卫·史密斯(2008):《创新》,秦一琼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美〕E.M.罗杰斯(2016):《创新的扩散》,唐兴通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英〕哈耶克(1997):《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澳〕杰伊·哈曼(2015):《创新启示:大自然激发的灵感与创意》,王佩、郭燕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英〕杰夫·戴尔等(2013):《创新者的基因》,曾加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匈牙利〕卡尔·波兰尼(2017a):《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匈牙利〕卡尔·波兰尼(2017b):《新西方论》,潘一禾、刘岩译,深圳:海天出版社。

〔美〕克莱顿·克里斯坦森(2014):《创新者的窘境》,胡建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美〕理查德森(2014):《X创新:企业逆境重生》,钟雷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勇(2010):《社会建构的新形式:三大部门的融合——兼评〈社会创业——可持续社会变革的新模式〉》,第5卷,《中国非营利评论》。

〔美〕拉里·唐斯、保罗·纽恩斯(2014):《大爆炸式创新》,粟之敦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2015):《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黄珏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迈克尔·波特等(2016):《重塑战略》,陈媛熙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美〕内森·弗尔、杰夫·戴尔(2016):《创新者的方法》,北京:中信出版社。

〔法〕让·马贺·杜瑞(2016):《颠覆式创新》,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美〕史蒂文·约翰逊(2014):《伟大创意的产生:创新自然史》,盛扬燕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托马斯·沃格尔(2016):《创新思维法:打破思维定式,生成有效创意》,陶尚芸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谢德荪(2016):《重新定义创新——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智造之道》,北京:中信出版社。

夏露萍编(2014)《真正问题的解决者:社会企业如何用创新改变世界》,刘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约瑟夫·熊彼特(1990):《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珍·魏-斯基勒恩等(2011):《社会部门中的企业家精神》,翟启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Nicholls,A.(2006),Social Entrepreneurship—New Model of Sustainable Social Chan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邓国胜(2010):《政府与NGO的关系:改革的方向与路径》,《中国行政管理》,(4)。

邓正来(2006):《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范明林(2010):《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3)。

费显政(2006):《新制度学派组织与环境关系观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8)。

何俊志(2004):《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

贾西津(2003):《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三条路径》,《中国行政管理》,(3)。

李凤琴(2011):《“资源依赖”视角下政府与NGO的合作——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理论探索》,(5)。

李军(2010):《非营利组织公共问责的现实考察——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学会》,(6)。

李莉、陈秀峰(2009):《透析我国官办型公益基金会体制特性及其改革的现实选择——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的理论视角》,《中国非营利评论》,(1)。

李培林(2005):《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忠祥(2013):《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中国基金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北京师范大学。

刘忠祥(2016):《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2015~2016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明远(2004):《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分析》,《学会》,(6)。

罗文恩、周延风(2010):《中国慈善组织市场化研究——背景、模式与路径》,《管理世界》,(12)。

马迎贤(2004):《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理论的历史演进》,《社会》,(7)。

彭建梅等(2012):《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萨拉蒙(2008):《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石国亮(2012):《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过程中第三方评估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9)。

时立荣(2003):《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公益效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斯格特(2002):《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北京:华夏出版社。

孙立平(1993):《“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

孙五三、沈原(2001):《“制度的形同质异”与社会团体的发育》,载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编《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陶传进(2005):《社会公益供给》,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田凯(2003):《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社会学研究》,(2)。

汪锦军(2008):《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9)。

王佳煜(2013):《官办慈善组织去行政化研究综述》,《北方经济》,(12)。

王颖等(1992):《社团发展与组织体系重构》,《管理世界》,(2)。

王颖等(1993):《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徐宇珊(2008):《非对称性依赖:中国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研究》,《公共管理学报》,(1)。

周雪光(1999):《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4)。

周延风等(2008):《非营利组织多重参与者导向:前因变量与绩效影响——基于中国6省份采供血机构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8)。

周延风、罗文恩(2007):《国外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5)。

Bennett,R.(2005),“Competitive Environment,Market Orientation,and the Use of Rel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 Marketing of Charity Beneficiary Services”,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19(7).

Cho,S. & Gillespie,D. F.(2006),“A Conceptual Model Exploring the Dynamic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Service Delivery”,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35(3).

Dolnicar,S. & Lazarevski,K.(2009),“Marketing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6(3).

Duque-Zuluaga,L. C. & Schneider,U.(2008),“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Nonprofit Context:Exploring both Concep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Journal of Nonprofit & Public Sector Marketing,19(2).

Eikenberry,A. M.(2009),“Refusing the Market:a Democratic Discourse for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Gainer,B. & Padanyi,P.(200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oriented Activities and Market-oriented Culture: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Orientation in Nonprofit Service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58(6).

Gonzalez,L. I. A.,et al.(2002),“The Market Orientation Concept in the Private Nonprofit Organisation Doma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7(1).

Greenwood,R. & Hinings,C. R.(1996),“Understanding Radical Organizational Change:Bringing Together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1(4).

Hansmann,H. B.(1980),“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Yale Law Journal.

Kaplan,R. S.(2001),“Strategic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11(3).

Kara,A.,et al.(2004),“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Link between Market Orientation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Nonprofit Service Providers”,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acerda,D. S. & Vieira,M. M. F.(2011),“Market Rationality Inside Voluntary Sector:An Analysis of Five Organizations in Rio de Janeiro,Brazil”,Volunta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22(4).

Liao,M.,et al.(2001),“Market Versus Societal Orientation in the Nonprofit Cont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6(3).

Macedo,I. M & Carlos Pinho,J. E.(200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Market Orientation:The Specific Case of Non-profit Organisations”,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40(5/6).

Meyer,J. W. & Rowan,B.(1977),“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adanyi,P. & Gainer,B.(2004),“Market Orientation in the Nonprofit Sector:Taking Multiple Constituencies into Consider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Pfeffer,J.,& Salancik,G. R.(2003),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well,W. W. & Dimaggio,P. J.(2012),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aidel,J. R.(1991),“Resource Interdependenc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genc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Shoham,A.,et al.(2006),“Market Orientations in the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A Meta-analysi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35(3).

Zhang,X.,et al.(2014),“A Hybrid Approach for Scalable Sub-tree Anonymization over Big Data Using MapReduce on Cloud”,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80(5).

褚蓥(2015):《美国募捐法律关系中自由权勃兴的双重路径》,《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第186~194页。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2013):《广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3)》,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2014):《广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4)》,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2015):《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5)》,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李炳安、李慧敏(2015):《公共慈善募捐准入:规制与放任——以我国地方公共慈善募捐准入制度为参考》,《江海学刊》,(3),第146~152页。

李永军(2012):《海峡两岸公益募捐立法比较研究》,《社会保障研究》,(1),第80~85页。

李政辉(2013):《论募捐的管制模式与选择——兼评“公募权”》,《法治研究》,(10),第71~78页。

刘志敏、沈国琴(2014):《公权力介入公益募捐行为的正当性及其边界》,《国家行政学院学报》,(4),第75~79页。

刘忠祥(2016):《〈慈善法〉的十大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组织》,(6),第19~21页。

吕鑫(2011):《慈善募捐的自由与限制——美国经验的启示》,《浙江学刊》,(4),第144~152页。

汤剑军(2012):《立法让募捐回归慈善本色——〈广州市募捐条例〉5月1日起实施》,《人民之声》,(6),第21~22页。

徐道稳(2016):《中国慈善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基于对地方慈善立法的分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第68~78页。

徐继敏(2009):《社会募捐行为初论》,《行政法学研究》,(2),第103~108页。

杨道波(2009):《公益募捐法律规制论纲》,《法学论坛》,(4),第80~85页。

周贤日(2013):《许可抑或备案:社会募捐的管理路径选择》,《学术研究》,(1),第49~54页。

朱健刚(2016):《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费佛尔、萨兰奇科(2006):《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闫蕊,上海:东方出版社。

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

〔英〕哈耶克(1997):《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美〕杰伊·B.巴尼、〔新西兰〕德文·N.克拉克(2011):《资源基础理论:创建并保持竞争优势》,张书军等,上海:格致出版社。

〔美〕史蒂芬·格德史密斯(2013):《社会创新的力量——美国社会管理创新启示录》,王栋栋等,北京:新华出版社。

〔美〕W.理查德·斯科特(2010):《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姚伟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2011):《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高俊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小军、范宁(2008):《美国高校捐赠与基金会的运作及启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

徐家良、廖鸿(2013):《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家良、廖鸿(2015):《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雪光(2003):《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詹姆斯·G.马奇、约翰·P.奥尔森(2011):《重新发现制度——政治的组织基础》,张伟,北京:三联书店。

张伟(2013):《卓越的背后美国大学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Tolbert,P. S. & Zucker,L. G.(1983),“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Change in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The Diffusion of Civil Service Reform,1880-1935”,28(1)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pp. 22-39.

陈升昌(2006):《以公益信托从事非营利事业之探讨》,台北:“国立政治大学”经营管理硕士学程(EMBA)硕士论文。

陈春山(2000):《信托及信托业法专论——理论与实务》(第三版),台北:财团法人台湾金融研训院。

陈春山(2003):《公益信托的理念与制度》,《文化公益信托法律关系、设立监督及实务运作——分区法律座谈会会议手册》,台湾地区“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编印,第18~36页。

陈仲嶙(2012):《为环境信托开启新视野:论私部门从事土地保育的法律工具类型》,《科技法学评论》,(2),第45~96页。

方国辉(2007):《公益信托与遗嘱信托推动现况之探讨》,《信托法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地区“法务部”编印,第19~20页。

官有垣(2000):《非营利组织在台湾的发展:兼论政府对财团法人基金会的法令规范》,《行政管理论文选集(第十七辑)》,第43~71页。

金锦萍(2015):《论公益信托之界定及其规范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6),第72~85页。

李智仁(2013):《从政策角度谈公益信托之发展与前瞻——兼论原住民保留地信托之运用》,《非营利组织管理学刊》,(15),第80~95页。

刘迎霜(2015):《我国公益信托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一种正本清源与直面当下的思考》,《中外法学》,(1),第151~169页。

倪受彬(2014):《现代慈善信托的组织法特征及其功能优势——与慈善基金会法人的比较》,《学术月刊》,(7),第86~93页。

王涛(2015):《论公益信托受托人的忠实义务》,《社会科学战线》,(6),第220~229页。

王志诚(1996):《论公益信托——信托法第八章之评释》,《法律评论》,(4-6),第36~47页。

吴行浩(2008):《论环境信托制度之理论与实际:以美国法经验对我国之立法借镜为重心》,《高大法学论丛》,(4),第85~115页。

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1997):《基金会在台湾》,台北:喜马拉雅文教基金会。

谢哲胜(2003):《公益信托相关法律关系》,《文化公益信托法律关系、设立监督及实务运作——分区法律座谈会会议手册》,台湾地区“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编印,第38~49页。

邹建中、廖文达(2005):《公益信托之法制与争议》,《财金论文业刊》,(3),第113~126页。

Atkinson,R.(1997),“Theories of the Federal Income Tax Exemption for Charities:Thesis,Antithesis,and Syntheses”,Stetson Law Review,27,pp. 395-431.

George T. Bogert(1987),Trusts(6th ed.),West Academic Publishing,pp.202-203.

Klick,J.,& Sitkoff,R. H.(2008),“Agency Costs,Charitable Trusts,and Corporate Control:Evidence from Hershey’s Kiss-Off”,Columbia Law Review,108(4),pp. 749-838.

蔡拓(1997):《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天津社会科学》,(3)。

钞小静、任保平(2012):《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4)。

邓研华(2015):《公共预算与现代国家治理》,《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

邓正来(2008):《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邓正来(2011):《“生存性智慧模式”——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既有理论模式的检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

付建军、高奇琦(2012):《政府职能转型与社会组织培育:政治嵌入与个案经验的双重路径》,《理论与现代化》,(2)。

管兵(2015):《竞争性与反向嵌入性: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公共管理学报》,(3)。

黄建军等(20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建构的历程与思考》,《中国行政管理》,(7)。

黄晓春(2015):《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9)。

金碚(2015):《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1)。

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6)。

康晓光、韩恒(2007):《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8(2)。

李春霞等(2012):《体制嵌入,组织回应与公共服务的内卷化——对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经验研究》,《贵州社会科学》,(12)。

李国武、李璐(2011):《社会需求,资源供给,制度变迁与民间组织发展》,《社会》,(6)。

刘鹏(2011):《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5)。

莱斯特·M.萨拉蒙等(2007):《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陈一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庆钰等(2015):《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预测》,《中国行政管理》(4)。

秦洪源、付建军(2013):《法团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逻辑,过程和影响——以成都市W街道社会组织培育实践为例》,《社会主义研究》,(6)。

宋程成等:《跨部门协同中非营利组织自主性的形成机制》,《公共管理学报》,(4)。

孙发锋(2015):《选择性扶持和选择性控制: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上海行政学院学报》,(5)。

托克维尔(2012):《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唐睿、刘红芹(2012):《从GDP锦标赛到二元竞争:中国地方政府行为变迁的逻辑——基于199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1)。

唐文玉(2010):《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公共管理学报》,(1)。

唐文玉(2012):《如何审视中国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公共行政评论》,(4)。

吴磊、徐家良(2016):《多中心治理视野下第三部门GDP 核算制度研究》,《学习与实践》,(2)。

王名(2003):《NGO在环保领域内的发展及作用》,《环境保护》,(5)。

王名(2007):《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的分析和建议》,《中国行政管理》,(4)。

王名(2008):《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名、孙伟林(2011):《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势》,《中国行政管理》,(7)。

王绍光、何建宇(2004):《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6)。

王向民(2014):《分类治理与体制扩容:当前中国的社会组织治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

王玉珍、王李浩(2016):《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社会组织省域发展差异分析》,《中国行政管理》,(10)。

吴月(2013):《嵌入式控制:对社团行政化现象的一种阐释——基于A 机构的个案研究》,《公共行政评论》,(6)。

谢菲(2015):《地方政府对社会组织培育的政治嵌入——基于广州市级政府层面的实证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薛泉(2015):《压力型体制模式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基于温州个案的研究》,《公共管理学报》,(4)。

徐永光(2013):《弃计划经济思维,共建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学术探索》,(12)。

杨宏山(2015):《整合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的一种理论模型》,《新视野》,(3)。

严仍昱(2015):《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历史与逻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

朱健刚、陈安娜(2013):《嵌入中的专业社会工作与街区权力关系——对一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1)。

周黎安(2014):《行政发包制》,《社会》,(6)。

周黎安(200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7)。

赵秀梅(2008):《基层治理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对一个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NGO 的考察》,《开放时代》,(4)。

Chan,K. M.(2010),“Commentary on Hsu:Graduated Control and NGO Responses:Civil Society as Institutional Logic”,Journal of Civil Society,6(3),pp.301-306.

Foster,K.W.(2001),“Associations in The Embrace of An Authoritarian State:State Domination of Society?”,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35(4),pp.84-109.

Migdal,J. S.,et al.(1994),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e,V.(1996),“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4),pp. 908-949.

Salamon,L. M.(1995),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JHU Press.

Schwartz,J.(2004),“Environmental NGOs in China:Roles and Limits”,Pacific Affairs,pp. 28-49.

Shea,J. & Wang,J. Q.(2016),“Revenue Diversification in Housing Nonprofits:Impact of State Funding Environment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45(3),pp. 548-567.

Stafford,C.(1996),“Gifts,Favors and Banquets: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2(1),pp.200-201.

Teets,J. C.(2012),“Reforming Service Delivery in China:The Emergence of a Social Innovation Model”,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17(1),pp.15-32.

Teets,J. C.(2013),“Let Many Civil Societies Bloom:The Rise of Consultative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213,pp.19-38.

Teets,J. C.(2015),“The Evolution of Civil Society in Yunnan Province:Contending Models of Civil Society Management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4(91),pp.158-175.

Xie,L.(2011),“China’s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Asian Politics & Policy,3(2),pp.207-224.

韩俊魁(2008):《紧急救灾中的善款能零成本传递吗?》,《社团管理研究》,(10)。

韩俊魁(2015):《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韩俊魁(2017):《中国政府实现购买服务战略共识之障碍与对策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

景行计划项目组(2015):《景行计划资助手册》,2015年9月第1版。

〔美〕罗伯特·普特南(2011):《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雅维耶·桑迪索(2006):《仁义市场:伦理基金与小额信贷的前景》,《国际社会科学杂志》,邵文实译,(3)。

张静(2005):《法团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扶贫基金会(2016):《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2016年项目评选方案》。

Brest,P.(2012),“A Decade of Outcome-Oriented Philanthropy”,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Spring.

Fowler,A.(1991),“Building Partnerships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evelopment NGOs:Issues for the 1990s”,Development in Practice,Vol.1,No.1,Spring 1991.

Franceschini,I.(2014),“Labour NGOs in China:A Real Force for Political Change?”,The China Quarterly,June 2014.

Fisher,J.(2003),“Local and Global: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and Civil Societ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Vol. 57,No. 1.

Frumkin,P.(2002),On Being Nonprofit:A Conceptual and Policy Prime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atz,S. N.(2005),“What Does It Mean to Say that Philanthropy is ‘Effective’?The Philanthropist’s New Clothes”,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Vol.149,No.2,June.

Letts,C. W.,et al.(1997),“Virtuous Capital:What Foundations Can Learn from Venture Capitalis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 1997.

Porter,M. E. & Kramer,M. R.(1999),“Philanthropy’s New Agenda:Creating Value”,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ember-December.

Quadir,F. & Orgocka,A.(2014),“Exploring the role of Western NGOs in creating and strengthening local NGOs in Albania”,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Vol.26.

Queen,S. A.(1922),Social Work in the Light of History,Philadelphia and London J. B. Lippincott Company.

Spires,A. J.(2011),“Organizational Homophily in international Grantmaking:US-Based Foundations and Their Grantees in China”,Journal of Civil Society.

金仁仙(2015a):《韩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其经验借鉴》,《北京社会科学》,(5)。

金仁仙(2015b):《日本社会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借鉴意义》,《企业管理》,(3)。

金仁仙(2016a):《社会经济制度化发展——以韩国社会企业育成法为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

金仁仙(2016b):《中日韩社会企业发展比较研究》,《亚太经济》,(6)。

梁焕炜(2013):《新加坡社会企业,以商业模式创新就业》,《台湾劳工季刊》,(36)。

李健(2016):《政府如何促进社会企业发展?——来自新加坡的经验》,《经济体制改革》,(5)。

施淑慧(2013):《当前政府推动社会企业的规制与做法》,《社区发展季刊》,(143)。

王世强(2013):《美国社会企业法律形式的设立与启示》,《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徐君(2012):《社会企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安排:美国的实践及启示》,《中国行政管理》,(10)。

俞祖成(2017):《日本社会企业:起源动因、内涵嬗变与行动框架》,《中国行政管理》,(5)。

赵莉、严中华(2009):《英国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策略研究及启示》,《特区经济》,(3)。

赵萌(2009):《社会企业战略:英国政府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

郑胜分、刘育欣(2015):《社会企业政策支持系统之初探》,《社区发展季刊》,(143)。

Chikoto,G.L.(2007),Government Funding and INGOs’ Autonomy:A Tool Choice Approach. Atlanta,GA:Andrew Young School of Policy Studies,Georgia State University,pp.55-68.

DeLeon,P.(1997),Democracy and The Policy Sciences,Albany:SUNY Press,pp.101-139.

Dees,J. G.(1998),“Enterprising Nonprofits”,Harvard Business Review,76(1),pp.54-66.

Dryzek,J.S.(1993),“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From Science to Agreement”,in Frank Fischer & John Forest(eds),The Argumentative Turn in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pp.213-232.

Holiday,I.(2000),“Productivist Welfare Capitalism:Social Policy in East Aisa”,Political Studies,(48),pp. 706-723.

Ingram,H. & A. Schneider.(1991),“The Choice of Target Populations”,Administration & Society,23(3),pp.333-356.

Ingram,H.,et al.(2007),“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olicy Design”,in P. A. Sabatier(Ed.),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pp.93-126.

Kingdon,J. W.(1995),Agendas,Alternatives,and Public Policies(2nd ed.),New York,NY:Longman,pp.13-32.

Kim,Y. D.,et al.(2014),“An Economic Perspective and Policy Implication for Social Enterprise”,America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11(3),pp.406-413.

Lambooy T. E. & Argyrou A.(2014),“Improving the Legal Environmen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Europe”,European Company Law,11(2),pp.71-76.

Mintrom,M. & Norman,P.(2009),“Policy Entrepreneurship and Policy Change”,Policy Studies Journal,37(4),pp.649-667.

Nicholls,A.(2006),Social Entrepreneurship New Models of Sustainable Chang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37.

Park,C. & Wilding,M.(2013),“Social Enterprise Policy Design:Constructing Social Enterprise in the UK and Kor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22(3),pp.236-247.

Parkinson,C. & Howorth,C.(2008),“The Languag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20(3),pp.285-309.

Peattie,K. & Morley,A.(2008),“Eight Paradoxes of the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Agenda”,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4(2),pp.91-107.

Shockley,G. E. & Frank,P. M.(2011),“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eliminary Evidence”,Regional Science Policy&Practice,3(3),pp.181-198.

Schneider,A. L. & Ingram,H.(1993),“Social Construction of Target Populations:Implications for Politics and Polic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7(2),pp.334-347.

Schneider,A. L. & Ingram,H.(1997),“Policy Design for Democracy”,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Schneider,A. L. & Ingram,H.(2005),“Introduction:Public Policy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eservedness”,in A. L.Schneider & H. Ingram(Eds.),Social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Policy,pp.1-28.

Korean Social Enterprise Promotion Agency(2010),Social Enterprise Directory 501,Seoul:Social Enterprise Promotion Agency.

Tan,W. L. & Tan,T. M.(2002),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Singapore,Zeitschrift für Klein-und Mittelunternehmen.

Teo,A.C.Y.(2014),“The Social Enteprise Ecosystem in Singapore:Mapping the Change Makers,Capability Builders,Funders,Educators and Researchers in the Sector”,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Enterprise in Asia,Wonju,South Korea.

〔美〕埃里克·尤斯拉纳(2006):《信任的道德基础》,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2012):《2001-2011中国慈善发展指数报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朋(1997):《太虚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德〕格奥尔格·西美尔(2003):《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候进义(2013):《试析加大大龄儿童涉外收养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及措施》,载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编《转型时期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工作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何光沪(1991):《多元化的上帝观》,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景天魁(2013):《福利实现过程的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鞠青(2008):《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康晓光(1997a):《90年代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分析》,《人口与经济》,(2)。

康晓光(1997b):《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康晓光、冯利(2011):《2011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2008):《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李向平(2010):《宗教发展及其社会救助模式》,《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梁其姿(2001):《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刘培峰(2008):《扩展中的公民结社权》,载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罗纳德·L.约翰斯通(1992):《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第2版)》,袁亚愚、钟玉英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尚晓援、刘浪(2006):《解析东亚福利模式之谜:父系扩展家庭在儿童保护中的作用》,《青少年犯罪问题》,(9)。

谭苑芳(2011):《非营利视角下佛教社会福利机制的构建及途径》,《宗教学研究》,(1)。

谭苑芳(2012):《佛教慈善事业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局限及其回应》,《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

〔法〕爱弥尔·涂尔干(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秋光、曾桂林(2006):《中国慈善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陈定铭(2010):《国际社会企业组织与中国大陆草根性公民社会的发展》,《第三部门学刊》,(13)。

陈定铭(2012):《客家社会企业与社会网络分析》,台北市:智胜出版公司。

陈定铭(2016):《台湾社会企业社会影响力指标之研究》,2015年度“科技部”补助专题研究计划成果报告(计划编号:MOST 104-2410-H-008-026)。

陈定铭、彭蕙妤(2016):《社会企业经营模式对于原住民部落之效益与影响:以光原与玛纳为例》,《国家与社会》,(18)。

陈建刚(2012):《残友模式:残疾人生存方式的革命——访残友集团总经理刘海军》,《中国第三部门研究》,(1)。

残友(无日期):《残友事业:残疾人生存方式的革命》,广东省:深圳市残友集团。

官有垣(2012):《社会企业在台湾的发展:概念、特质与类型》,载于官有垣、陈锦棠、陆宛苹、王仕图(主编),《社会企业:台湾与香港的比较》,台北市:巨流图书公司。

韩意慈(2015):《从弱势者充权与组织自主性的观点:探讨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小区发展季刊》,(152)。

金仁旻(2016):《双重目标下的社会创业生态研究:以深圳残友集团为例》,《吉林工商学院学报》,(3)。

刘育欣、郑胜分(2014):《非营利组织商业化到社会企业化:身心障碍者就业模式的转化》,《身心障碍研究》,(1)。

彭劲松、黎友焕(2012):《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研究:以广东残友集团为例》,《江西社会科学》,(4)。

R. E. Herzlinger(2000):《非营利组织》(Nonprofits),张茂芸译,台北市: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仕图等(2010):《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角色与功能——台湾与香港的比较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

吴明珠、郑胜分(2012):《庇护工厂转型社会企业之研究》,《身心障碍研究》,(2)。

徐家良等(2014):《多中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企业与公共物品供给——以深圳残友集团为例》,《天津行政学院学报》,(6)。

张翠予(2010):《台湾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之经营管理探讨》,《小区发展季刊》,(132)。

Alter,K.(2006),“Social Enterprise Models and Their Mission and Money Relationships”,in A. Nicholls ed,Social Entrepreneurship:New Models of Sustainable Social Chan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205-232.

Battilana,J.,et al.(2015),“Harnessing Productive Tensions in Hybrid Organizations:The Case of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8(6),pp.1658-1685.

Bornstein,D.,& Davis,S.(2010),Social Entrepreneurship: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nnolly,C.,& Kelly,M.(2011),“Understanding Accountability in Social Enterprise Organisations:A framework”,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7(3),pp.224-237.

Cooney,K.(2011,“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ocial Purpose Business Models in The United States”,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40(1),pp.185-196.

Dart,R.(2004),“The Legitimacy of Social Enterprise”,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14(4),pp.411-424.

Dees,J. G.(1998),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Working Paper.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Defourny,J.,& Nyssens,M.(2006),“Defining Social Enterprise”,in M. Nyssens,S. Adam,& T. Johnson(Eds.),Social Enterprise:at The Crossroads of Market,Public Policies and Civil Society,London:Routledge,pp.3-26.

Di Maggio,P. & Powell,W. W. Jr.(1983),“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pp.147-160.

Eikenberry,A. M.,& Kluver,J. D.(2004),“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Civil Society at Risk”,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March/April 64(2),pp.132-140.

Elsbach,K.,& Sutton,R.(1992),“Acquiring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Through Illegitimate Actions:A Marriage of Institutional and Impression Management Theor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5(4),pp.699-738.

Kuosmanen,J.(2014),“Care Provision,Empowerment,and Market Forces:The Art of Establishing Legitimacy for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WISEs)”,Voluntas,25,pp.248-269.

Kuttner,R.(1997),Everything for Sale:The Virtues and Limits of Markets,New York:Random House.

Lounsbury,M.(2007),“A Tale of Two Cities:Competing Logics and Practice Vari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izing of Mutual fund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50,pp.289-330.

Nicholls,A.(2010),“The Legitimacy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Reexive Isomorphism in a Pre-paradigmatic Field. 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34(3),pp.611-633.

Pfeffer,J. & Salancik,G.(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New York:HarperCollins.

Raymond,S. U.(2004),The Future of Philanthropy:Economics,Ethics,and Management,San Francisco,CA.:John Wiley & Sons,Inc.

Salamon,L. M.(1995),Partners in Public Service: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s in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cott,W. R.(1992),Organizations:Rational,Natural,and Open Systems,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Social Enterprise UK(2013),State of Social Enterprise Survey 2013:The People’s Business,UK: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Stryker,R.(2000),“Legitimacy Processes as Institutional Politics: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17,pp.179-223.

Suchman,M. C.(1995),“Managing Legitimacy: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3),pp.571-610.

Weber,M.(1947),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New York:Free Press.

Weisbrod,B. A.(1988),The Nonprofit Economy,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Zucker,L. G.(1987),“Institutional Theories of Organ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3,pp.443-464.

毕素华(2011):《社区志愿激励机制探析:个人和组织的两层面分析》,《社会科学研究》,(6),第86~90页。

边燕杰(2004):《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3),第136~146页。

边燕杰、张磊(2013):《论关系文化与关系社会资本》,《人文杂志》,(1),第107~113页。

边燕杰、张文宏(2001):《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第77~89页。

边燕杰、郝明松(2013):《二重社会网络及其分布的中英比较》,《社会学研究》,(2),第78~97页。

陈健民、丘海雄(1999):《社团、社会资本与政经发展》,《社会学研究》,(4),第66~76页。

邓宁华、杨立雄(2014):《中国社会组织会员资格研究》,《人文杂志》,(6),第106~116页。

邓宁华(2010):《我国社会组织的八大特征》,《中国统计》,(11),第43页。

邓宁华(2011):《“寄居蟹的艺术”:体制内社会组织的环境适应策略——对天津市两个省级组织的个案研究》,《公共管理学报》,(3),第91~102页。

邓宁华、栾卉(2010):《社会分工、法律类型和福利国家:非营利部门的多维情境》,《中国非营利评论》,(2),第152~178页。

杜玉芳(2010):《当代中国宗教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5),第77~83页。

郭小聪、代凯(2014):《公民参与的争辩与经验研究——十五年来海外相关研究述评》,《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第29~41页。

高丙中(2000):《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第100~109页。

胡荣(2006):《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影响村民在村级选举中参与的各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第61~85页。

康晓光、韩恒(2005):《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页,第73~89页,第243~244页。

刘鹏(2011):《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5),第91~99页。

梁丽萍、邱尚琪(2004):《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中国行政管理》,(5),第81~87页。

李国武、李璐(2011):《社会需求、资源供给、制度变迁与民间组织发展 基于中国省级经验的实证研究》,《社会》,(6),第74~102页。

〔美〕马克·A.缪其克、约翰·威尔逊(2013):《志愿者》,魏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聂磊(2010):《自组织集体行动的个人动机、意义建构与整合机制——以草根志愿组织为例》,《兰州学刊》,(7),第38~40页。

孙立平(1993):《“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第64~68页。

苏曦凌、黄婷(2017):《城市社区冲突治理中的社区社会组织构建——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第1~6页。

孙昕等(2007):《政治信任、社会资本和村民选举参与——基于全国代表性样本调查的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4),第165~187页。

王名(2013):《社会组织论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杨、邓国胜(2015):《社会资本视角下青年社会组织培育的逻辑》,《中国青年研究》,(7),第47~51页。

于海(1998):《志愿运动、志愿行为和志愿组织》,《学术月刊》,(11),第56~62页。

赵罗英、夏建中(2014):《社会资本与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以北京市D区为例》,《学习与实践》,(3),第101~107页。

朱德米(2009):《回顾公民参与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第89~96页。

朱莉玲等(2012):《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志愿组织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5),第72~76页。

周红云(2003):《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4),第46~53页。

张利军(2012):《改革开放以来海外视域下的中国政治参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6),第83~90页。

祝灵君(2005):《志愿者组织、志愿精神与政党领导》,《中共中央党校学报》,(3),第42~47页。

Bian,Y.,et al.(2005),“Occupation,Class,and 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China”,Social Force,83(4),pp.1443-1468.

Bartolini,S.,& Bonatti,L.(2008),“Endogenous Growth,Decline in Social Capital and Expansion of Market Activities”,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67(3),pp.917-926.

Chan,C. K.(2013),“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 for Migrant Workers’ Rights:The Emergence of Labour NGOs in China”,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48(1),pp.6-22.

Cheng,J. Y.,et al.(2010),“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China’s Labor NGOs:Informal Politics and Its Uncertainty”,Asian Survey,50(6),pp.1082-1106.

Costa,D. L. & Kahn,M. E.(2001),Understanding The Decline in Social Capital,1952-1998,Cambridge,M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lark,A. K.(2014),“Rethinking the Decline in Social Capital”,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62,pp.1-33.

Curtis,J.,et al.(2001),“Nations of joiners:Explaining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in Democratic Societie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6(6),pp.783-805.

Curtis,J.,et al.(1992),“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in Fifteen Countries:A Comparative Analysi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7(2),pp.139-152.

Dickson,B. J.(2014),“Who Wants to Be a Communist?Career Incentives and Mobilized Loyalty in China”,217 The China Quarterly,pp.42-68.

Duncan,L.(2010a),“Income and Area Effects on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in Canada”,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35(4),pp.573-594.

Duncan,L.(2010b),“Money and Membership:Effects of Neighbourhood Poverty,Income Inequality and Individual Income on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in Canada”,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35(4),pp.573-593.

Frolic,B. M.(1997),“State-led civil society”,In Brook,T. & B. M. Frolic(Ed.),Civil society in China,New York ME Sharpe,pp.46-67.

Fu,Q.,& Lin,N.(2014),“The Weaknesses of Civic Territorial Organizations:Civic Engagement and Homeowners Associations in Urba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38(6),pp.2309-2327.

Gr?nbjerg,K. A.,& Never,B.(2004),“The Role of Religious Networks and Other Factors in Types of Volunteer Work”,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14(3),pp.263-289.

Howell,J.(2012),“Civil Society,Corporatism and Capitalism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Asian Developmen t,11(2),pp.271-297.

Hsu,J.(2012a),“Layers of the Urban State:Migrant Organisations and the Chinese State”,Urban Studies,49(16),pp.3513-3530.

Hsu,J.(2012b),“Spaces of Civil Society:the Role of Migran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Beijing and Shanghai”,Progress in Development Studies,12(1),pp.63-76.

Hsu,J. Y.,& Hasmath,R.(2014),“The Local Corporatist State and NGO Relations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2(87),pp.516-534.

Hall,P.(1999),“Social capital in Britain”,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29(3),pp.417-461.

Handy,F.,et al.(2010),“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Student Volunteering:Is It All About Résumé Building?”,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39(3),pp.498-523.

Huang,J.,et al.(2012),“Does Education Promote Social Capital?Evidence from IV Analysis and Nonparametric-bound Analysis”,Empirical Economics,42(3),pp.1011-1034.

Hustinx,L.,et al.(2010),“Navigating Theories of Volunteering:A Hybrid Map for A Complex Phenomenon”,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40(4),pp.410-434.

Hustinx,L.,et al.(2012),“Student Volunteering in China and Canada:Comparative Perspectives”,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37(1),pp.55-84.

Jacobs,C.,& Theiss-Morse,E.(2013),“Belonging in a ‘Christian Nation’: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Associations between Religion and National Group Membership”,Politics and Religion,(6),pp.373-401.

Janoski,T.,et al.(1998),“Being Volunteered?The Impact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Pro-Aocial attitudes on Volunteering”,Sociological Forum,13(3),pp.495-519.

Knoke,D.,& Thomson,R.(1977),“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Trends and The Family Life Cycle”,Social Forces,56(1),pp.48-65.

Li,Y.,et al.(2003),“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England and Wales(1972-1999)”,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54(4),pp.497-526.

Lam,P. Y.(2006),“Religion and Civic Culture: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45(2),pp.177-193.

Lam,P.Y.(2002),“As The Flocks Gather:How Religion Affects Voluntary Association Participation”,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41(3),pp.405-422.

Loveland,M. T.,et al.(2008),“Religion and The Logic of the Civic Sphere:Religious Tradition,Religious Practice,and the Voluntary Association”,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Research on Religion,4(1),pp.1-26.

McCulloch,A.(2014),“Cohort Variations in The Membership of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in Great Britain,1991-2007”,Sociology,48(1),pp.167-185.

Putnam,R.(1995),“Bowling Alone: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Democracy,6(1),pp.65-78.

Painter,M. & Paxton,P.(2014),“Checkbooks in The Heartland Change over Time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Sociological Forum,29(2),pp.408-428.

Park,C. & Subramanian,S.(2012),“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and Social Cleavages:A Micro-Macro Link in Generalized Trust”,Social Forces,90(4),pp.1183-1205.

Rotolo,T.(2000a),“A Time to Join,a Time to Quit:The Influence of Life Cycle Transitions on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Social Forces,78(3),pp.1133-1161.

Rotolo,T.(2000b),“Town Heterogeneity And affiliation:A Multilevel Analysis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43(2),pp.271-289.

Rotolo,T.,& Wilson,J.(2003),“Work Histories and 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s”,Sociological Forum,8(4),pp.603-619.

Ruiter,S.(2008),“Association in Context and Association as Context: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Involvement”,Doctor,Radboud Universiteit Nijmegen.

Salamon,L. & Anheier,H.(1992),“In Search of the Nonprofit Sector(I):The Question of Definitions”,Voluntas,3(2),pp.125-151.

Spires,A. J.(2011),“Contingent Symbiosis and Civil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Understanding the Survival of China’s Grassroots NGO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17(1),pp.1-45.

Salamon,L.,& Anheier,H.(1998),“Social Origins of Civil Society:Explaining The Nonprofit Sector Cross-nationally”,Voluntas,9(3),pp.213-248.

Salamon,L. M.,& Sokolowski,S. W.(2003),“Institutional Roots of Volunteering:Toward a Macro-Structural Theory of Individual Voluntary Action”,In Dekker,P. & L. Halman(Ed.),The values of volunteering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pp.71-90.

Schofer,E.,& Fourcade-Gourinchas,M.(2001),“The Structural Contexts of Civic Engagement: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6(6),pp.806-828.

Serow,R. C.(1990),“Volunteering and Values:An Analysis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 Service”,Journal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Simon,K. W.(2009),“Regulation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Necessary Changes After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 Sichuan Earthquake”,7 Int’l J. Civ. Soc’y L.,p.60.

Smith,D. H.(1994),“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Association Participation and Volunteering:A Literature Review”,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3(3),pp.243-263.

Stolzenberg,et al.(1995),“Religious Participation in Early Adulthood:Age and Family life Cycle Effects on Church Membership”,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0(1),pp.84-103.

Taylor,B.(2000),“Trade Unions and Social Capital in Transitional Communist States:The Case of China”,Policy Sciences,60(1.),pp.341-354.

Trela,J. E.(1976),“Social Class and Association Membership:An Analysis of Age-graded and Non-age-graded Voluntary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Gerontology,31(2),pp.198-203.

van Ingen,E.,& van der Meer,T.(2011),“Welfare State Expenditure and Inequalities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21(4),pp.302-322.

Voicu,M.,& Rusu,I. A.(2012),“Immigrants’ Membership in Civic Associations:Why are Some Immigrants More Active than Others?”,International Sociology,27(6),pp.788-806.

Wang,W.(2012),“The Decline of Social Capital in Urban China”,In Camp-Yeakey,C.(Ed.),Advances in Education in Diverse CommunitiesResearchPolicy and Praxis,West Yorkshire:Emerald Group Publishing,pp.489-510.

Warde,A.,et al.(2003),“Trends in Social Capital:Membership of Associations in Great Britain”,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33(3),pp.515-525.

Woodard,M. D.(1987),“Voluntary Association Membership Among Black Americans:the Post-civil Rights Era”,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28(2),pp.285-30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美〕罗伯特·费希尔(2016):《让人民来决定:美国的邻里组织运动》,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法〕雅克·勒高夫等(1989):《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杰克·罗斯曼、约翰·E.特罗普曼(2015):《社区组织的模式和宏观实务的观点:他们的融合与阶段》(上),《社会福利》(理论版),(1)。

于显洋、任丹怡(2016):《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的再思考——基于30年社区发展实践的回顾与反思》,《教学与研究》,(6)。

〔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2007):《合作的进化(修订本)》,吴坚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米歇尔·福柯(2010):《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熊烨(2016):《合作社会中的合作治理:建构逻辑与核心变量——读张康之教授〈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宁夏党校学报》,(4)。

张康之(2016):《为了人的共生共在》,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乾友、黄雨阳(2016):《理性复魅中的社会重建路径——解读〈为了人的共生共在〉中的思维革命构想》,《社会学评论》,(6)。

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