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9

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及其演进图书

Guanxi governance in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and its evolution:take YIXING Group as a case

SSAPID:101-8676-0288-25
ISBN:978-7-5097-105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运用“关系”理论来解析华人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关系治理表征为华人社会中的实质性关系及其相应法则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的延续,并呈现出家庭式治理、差序式治理以及权威治理三种型式。通过关系的动员、复制及再生产,关系治理也能用来控制风险和扩展规模,但是由于受到偏私化行为、特殊主义信任等因素的影响,关系治理呈现出一定的边界和限度。关系治理的演进不仅取决于社会信任的建构,还取决于家族成员尤其是家族企业权威的价值观取向。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杨光飞
编 辑:宋月华;李心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前言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 家族企业的崛起

   二 另一种“嵌入”

   三 “不一样的家族企业”

   四 文化理路的阐释及其限度

  第二节 研究思路

   1.“关系”嵌入及其影响路径

   2.“关系”何以治理

   3.“关系”的动员、复制及再生产

   4.关系的规避以及制度化矫正

   5.关系治理的演进逻辑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1.解决好理论和经验材料的嫁接问题

   2.借助于家族企业的经验研究,初步拟出华人家族企业内部治理演进的逻辑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个案选择

   一 异兴集团:研究对象的选定

   二 异兴集团的基本情况

   三 异兴的发展历程

   四 异兴集团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文献回溯和理论依托

  第一节 文献回溯

   一 家族企业研究:国外学者的关注

   二 对于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

   三 国内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

    1.关于国内家族企业的价值判断问题

    2.采用“文化—经济”的解释视角的相关研究

    3.关于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瓶颈和职业经理人的介入问题研究

    4.关于家族企业的治理和制度演进问题研究

  第二节 几个概念的厘清

   一 家族企业

   二 治理

   三 组织

   四 制度

  第三节 主体理论框架:“关系”理论

   一 关系行动:一种自我主义行动

   二 扩展与收缩:伦理实体中的关系互动

   三 “差”和“序”:关系运作的两个重要面向

   四 “关系”:遵循关系理性的非正式规则

   五 经济组织中“关系”的动员和型塑

 第三章 “关系”的嵌入及其影响路径

  第一节 “关系”的嵌入

   一 家族企业的生成:一个考察

   二 “关系”的介入:从资金筹措到人力资本的动员

   三 弱组织中的强关系

   四 “关系”之于治理的功能

  第二节 关系、身份和家族企业的资源配置

  第三节 关系、权力配置和家族企业的决策流程

  第四节 关系、选择性培育和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第四章 “关系”何以“治理”?

  第一节 核心层的“家庭式”治理

   一 作为核心层的“家庭共同体”

   二 义务原则的借用

   三 义务法则的强制性

   四 义务法则的有效性

  第二节 “差序式治理”

   一 “自家人”人力资本的不足

   二 差序式关系中的信任

   三 关系信任的拓展:一个个案

   四 关系信任何以有效?

   五 “关系信任”:制度信任的替代

   六 互惠:差序式治理的另一法则

  第三节 纵向上的关系运作:权威治理

   一 从“家长”到“企业权威”

   二 企业权威:另一种克里斯玛

   三 华人家族企业权威的“双面性”

 第五章 “关系”的动员、复制和再生产

  第一节 从他者到自者:关系动员的一种路径

   一 关系分类及其流动

   二 从他者到自者

   三 “自己人”的构建:从日常场域到企业组织

   四 姻亲和拟血缘关系的渗入

  第二节 “关系的复制”

   一 “关系复制”

   二 “关系链”

  第三节 关系的再生产及其理性化

   一 场域规则的变奏

   二 市场规则的型塑

   三 “自家人”关系的理性化

    1.产权的明晰化:理性化表征之一

    2.“关系”的退出:关系理性化表征之二

    3.分家:关系的理性剥离

   四 “关系理性化”中的“人情补偿”

    个案1:“股份的赠予”

    个案2:“事后补偿”

   五 从理性关系到关系的契约化

  第四节 关系重组和精英重构

   一 企业里的自者和他者:一个比较

   二 关系重组及其再生产

   三 关系的变异和精英重构

 第六章 “关系”的规避和制度化矫正

  第一节 关系治理的限度

  第二节 “制度化矫正”:观念转变与行动选择

   一 “内部规则”的约制:从“买设计”到“上市辅导”

    1.购买设计

    2.加入“上市”辅导期

   二 利用市场的“分而治之”

   三 借用“外脑”的董事局制度

   四 “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一个补充个案*

  第三节 制度化变革:权威干预下的矫正

  第四节 “制度化”变革:“关系治理”框架下的有限矫正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第一节 “关系治理”是极具本土特质的治理模式

  第二节 实质性关系在关系治理中的功能担当

  第三节 关系治理在于“关系”的强制性、有效性和关系共同体成员的“自我实施”

  第四节 关系理性的优先性导致了契约理性的缺失

  第五节 “关系治理”中的“关系”更加理性化

  第六节 关系治理遵循的是“适应性效率”的目标模式

  第七节 进一步的讨论

 后记

 Preface

[1]Yeung,H. W.(2000). Limits to the growth ol famil-yowned business?The cas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from Hong Kong,FamilyBusiness Review,13(1).

[2]Tsang.(2002). Learning from oveseas venturing expe-rience:the case of Chine-family business,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3]Moores,K. etal,(2002). Learning family business:paradoxes and pathways. Ashgate.

[4]Weidenhaum,M.(1996). The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enterprise. Californian Management Review,38(4).

[5]Bhappu,A. D.(2000). The Japanese family:An institutional logic for Japanese corporate networks and Japanese management.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5(2).

[6]Granovetter,(1991)Mark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JS],91(3).

[7]Lin,Nan.(1989). “Chinese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nese Society.”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65:382-399.

[8]Walder,Andrew.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and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179-186.

[9]Yang,Mayfair Mei-hui.(1989). The Gift Economy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31(I),25-54.

[10]Gold,Thomas B.(1985). After Comradeship:Personal Relations in China Since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a Quarterly 104.

[11]A. Schotter.(1981). The Economic of Soci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Whitley,R. D.(1991).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systems in East Asia. Organization Studies,12(1).

[13]Wong,S. L.(1985). The Chinese family firm:A model.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36(1).

[14]Redding,S. G. 1990. The Spirit of Chinese Capitalism. New York:De Gruyter.

[15]Burt,R.(1984). Network items and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Social Networks,6:293-339.

[16]Davis,J.A,Holland,P.W.,and Leinhardt,S.(1971). Comments on Professor Mazur’s hypothesis about interpersonal sentim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36:309-311.

[17]Heider,F.(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Wiley.

[18]Granovetter,M.(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1360-80.

[19]Holland,P.W.,and Leinhardt,S.(1975).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ocal structure in social networks. In Heise.

[20]Krackhardt,D.(1992).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 In N. Nohria,& R. G. Eccles(Eds.),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 Boston:Harvard Business 孙敏hool Press.

[1]张厚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2)。

[4]周雪光:《“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社会学研究》,2005(2)。

[5]李新春、郑灿:《家族企业的关系治理:一个探索性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李新春:《中国的家族制度和企业组织》,(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秋季卷。

[7]李新春:《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5。

[8]李新春:《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管理世界》,2003(4)。

[9]储小平:《社会关系资本与华人家族企业的创业及发展》,《南开管理评论》,2003(6)。

[10]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管理世界》,2003(6)。

[11]储小平:《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管理世界》,2002(4)。

[12]费孝通:《行行重行行》,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13]樊江春:《中国微观组织中的“家族主义”》,《新华文摘》,1992(5)。

[14]韦伯:《中国的宗教》,《韦伯作品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罗纳德·科斯:《企业的性质》,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何梦笔:《网络、文化与华人社会经济行为方式》,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17]周怡:《村庄的家族政治:权威、利益与秩序》,南京大学社会学研讨会论文,2004。

[18]彼得·德鲁克:《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9]弗兰西斯·福山:《信任——对社会财富与繁荣的创造》,远方出版社,1998。

[20]苏琦、李新春:《内部治理、外部环境与中国家族企业生命周期》,《管理世界》,2004(10)。

[21]S.B.雷丁:《海外华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文化背景与风格》,上海三联书店,1993。

[22]尉建文:《从结构到关系——关系性嵌入与企业家行为的本土性研究》,2006年社会学年会论文。

[23]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4]樊纲:《中华文化、理性化制度与经济发展——对“华人经济”与“东亚模式”的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中国经济学》。

[25]林舟:《台湾家庭企业的文化诠释》,(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春季卷。

[26]郑伯壎:《差序格局与华人组织行为》,(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1995(3)。

[27]科斯:《企业的性质》,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8]汪和建:《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9]汪和建:《自我行动的逻辑——理解“新传统主义”与中国单位组织的真实的社会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研讨会论文,2005。

[3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1]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32]R.K.默顿:《论理论社会学》,何凡兴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

[33]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载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4]陈向明:《从一个到全体——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结果的推论问题》,载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5]应焕红:《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6]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5)。

[37]克林·盖尔西克:《家族企业的繁衍——家庭企业的生命周期》,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38]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

[39]施振荣:《鲜活思维》,三联书店,2000。

[40]高永平:《中国传统财产继承背后的文化逻辑——家系主义》,《社会学研究》,2006(3)。

[41]苏启林:《家族企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2]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

[43]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4]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45]Seagrave.S:《龙行天下:海外华人的巨大影响力》,海南出版社,1999。

[46]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蔚文译,外文出版社,1996。

[47]边燕杰:《找回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国外社会学》,1998(2)。

[48]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社会学研究》,1999(2)。

[49]陈介玄、高承恕:《台湾企业运作的社会秩序:人情关系与法律》,《东海学报》第32卷,1993。

[50]冯巨章:《产权、管理与企业绩效》,《中国工业经济》,2003(5)。

[51]中国改革与发展报告专家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52]张建琦、汪凡:《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流失原因的实证研究——对广东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离职倾向的检验分析》,《管理世界》,2003(9)。

[53]夏光:《东亚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从文化的角度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4]杨中芳:《如何研究中国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7。

[55]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6]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7]冯涛、鲁政委:《虚拟企业的契约特征及其治理》,《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9)。

[58]弗兰西斯·福山:《信任——对社会财富与繁荣的创造》,李宛蓉译,远方出版社,1998。

[59]李美枝:《从有关公平判断的研究结果看中国人之人己关系的界限》,《本土心理研究》,1993(1)。

[60]龙登高:《海外华商经营模式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2)。

[61]陈躬林:《家族企业:有待于正确评价的企业制度》,《东南学术》,2002(1)。

[62]鲍遵信:《儒家伦理与亚洲四小龙——儒家复兴说驳议》,《改革》,1988(6)。

[63]储小平:《家族企业:一个富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3)。

[64]陈凌:《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经济研究》,1998(7)。

[65]杜恂诚:《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兼评韦伯〈中国的宗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66]王军武:《家族企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中国企业家》,1999(8)。

[67]孙早:《家族制与中国私营企业的成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10)。

[68]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9]童星、王毅杰:《家族企业、家族文化、社会信任》,《学海》,2002(3)。

[70]杨国枢:《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科学的观点》,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

[71]杨继绳:《成也家族,败也家族》,1999年12月23日《经济参考报》。

[72]黄光国:《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

[73]王询:《文化传统与经济组织》,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4]张翼:《国有企业的家族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5]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经济研究》,2003(8)。

[76]李新春:《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管理世界》,2003(4)。

[77]张建琦:《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10)。

[78]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三联书店,2001。

[79]郭霖、林晓耕:《资本风险成本与私有企业治理结构》,《福建论坛》,1996(5)。

[80]李维安:《中国公司治理原则与国际比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81]李新春、黄焕明:《家族企业的控制权革命》,《学术研究》,2002(11)。

[82]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3]王宣喻、储小平:《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演变模式研究》,《经济科学》,2002(3)。

[84]郭跃进:《家族企业经营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85]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6]奥利弗·哈特:《公司治理:理论与启示》,《经济学动态》,1996(6)。

[87]科克伦、沃特克:《公司治理——文献回顾》,1988。

[88]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89]王亚新:《程序·制度·组织》,《中国社会科学》,2004(3)。

[90]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三联书店,2000。

[92]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0。

[93]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

[94]乔健:《关系刍议》,杨国枢、文崇一:《社会与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专刊》,1982。

[95]杨宜音:《试论人际关系及其分类》,《社会学研究》,1995(5)。

[96]格兰诺维特:《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镶嵌问题》,罗家德编译,《格兰诺维特文集》,2002。

[97]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国外社会学》,1999(4)。

[98]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99]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0]翟学伟:《关系研究的多重立场与理论重构》,《江苏社会科学》,2007(3)。

[101]何友晖、彭泗清:《方法论的关系论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1998(5)。

[102]汪和建:《再访涂尔干——现代经济中道德的社会建构》,《社会学研究》,2005(1)。

[103]汪和建:《人际关系与制度的建构:以〈金翼〉为例证》,(香港)《社会理论学报》,2003(1)。

[104]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徐隆德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5。

[10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106]林南:《社会资本:争鸣的范式和实证的检验》,《香港社会学学报》,2001(2)。

[107]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8]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09]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4)。

[110]李仁玉、刘凯湘:《契约观念与秩序创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11]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2)。

[112]刘林平:《外来人群体中的关系运用——以深圳“平江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1(5)。

[113]黄光国:《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

[114]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5]杨国枢:《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6]富永建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117]约·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1。

[118]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19]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20]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5)。

[121]邱泽奇:《乡镇企业改制与地方威权主义的终结》,《社会学研究》,1999(3)。

[122]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2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12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中译本),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6。

[125]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6]杨善华:《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社会学研究》,2000(3)。

[127]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

[128]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

[129]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0]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社会学研究》,2002(3)。

[13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32]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占有、认知与人际关系》,华夏出版社,2003。

[133]潘必胜:《乡镇企业中的家族经营问题》,《中国农村观察》,1998(1)。

[134]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韩海深译,重庆出版社,1990。

[135]加里·贝克尔:《家庭论》,商务印书馆,1998。

[136]郑敬高:《对制度经济学的错误延伸——评制度博弈论的制度历史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37]高永平:《传统框架中的现代性调适——河北省平安村1949年后的招婿婚姻》,《社会学研究》,2006(2)。

[138]余立智:《家族企业的成长机理与变迁路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39]孙治本:《台湾家族企业的内部整合及其领导风格》,《社会学研究》,1996(5)。

[140]舒晓兵:《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及其影响——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比较》,《管理世界》,2005(8)。

[141]谢高桥:《社会变迁中的人际关系及互动》,载杨国枢、瞿海源《变迁中的台湾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8。

[142]〔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3]王安:《教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44]罗家德:《NQ风暴:关系管理的智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45]瞿同祖:《法学论著集·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46]张建琦:《经理人“背叛”的机理与雇主的对策取向》,《管理世界》,2002(4)。

[147]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148]翟学伟:《社会流动与关系信任——也论关系强度与农民工的求职策略》,《社会学研究》,2003(1)。

[149]异兴访谈资料(2004)、(200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