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3

提升社会质量的社会政策建设图书

Construction on Social Policy for Improving Social Quality

SSAPID:101-8655-6023-36
ISBN:978-7-5097-9061-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理论层面阐述了社会质量、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社会质量研究范式看作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拓展;在资料层面以大规模的全国公众调查和上海、广东、吉林、河南、甘肃、云南六省市的典型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描述和分析了我国城乡社会质量的现状,提示了社会政策的现状与问题所在;在政策层面提出了以深化社会质量为导向的社会政策建设,保障民众基本生活,提升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融入,注重社会赋权。

相关信息

丛书名:社会质量研究丛书
作 者: 李炜 高和荣
编 辑:谢蕊芬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 社会政策与社会质量

   (一)社会政策的基本内涵

   (二)社会政策的价值指向

   (三)社会质量的政策根据

  二 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

   (一)社会发展的内涵

   (二)社会发展的评价尺度

   (三)社会发展的质量要求

  三 社会政策、社会质量与社会发展

   (一)社会政策、社会质量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二)社会政策、社会质量与社会发展的区别

   (三)社会政策、社会质量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质量建设

  一 当代中国社会质量建设

   (一)民众的社会经济保障建设

    1.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家庭收入两端分化现象仍比较严重

    2.近半数居民主观收入不高,家庭收入处于中等水平

    3.城乡居民的居住状况得到改善,九成左右的家庭拥有住房

    4.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迅速

    5.城市之间医疗保险参保率差异较大,居民多选择综合性大型医院就诊

    6.优质公共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城乡居民对医疗费太贵反映强烈

    7.九成以上劳动者全职就业,失业保险参保率最高不到四成

    8.就业压力有所缓解,但大专以上学历者就业问题依然突出

    9.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约率保持平稳,劳动者权益保障逐步提高

   (二)民众的社会凝聚建设

    1.城乡居民总体的社会信任度较高,但对部分人群的信任度较低

    2.公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念有较高认同,但存在精英和底层两大群体的认识分歧

    3.社会性志愿活动参与率平均约为两成,地区性服务意愿高达八成

    4.超七成受访者表示社会流动通畅,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帮助具有选择性

    5.九成以上受访者为作为中国人而自豪,但超两成民众有移民意愿

   (三)民众的社会融入建设

    1.各类政治性活动参与意愿强烈,但实际参与度低

    2.互联网的社会参与功能被高度肯定,但信息真实度受到一定质疑

    3.各类社会排斥时有发生,群体性特征较为明显

    4.公众认为目前社会冲突相对缓和,但是官民之间、贫富之间的矛盾严重

    5.社会支持网络限于亲属与朋友,社会支持主要来自亲属

    6.一成左右的家庭需要长期照顾,九成以上居民对提供社会照顾持肯定态度

   (四)民众的社会赋权建设

    1.近八成以上居民可以公开自主地表达个人意见

    2.民众对社会组织持肯定态度,但实际参与不及一成

    3.超半数民众选择积极方式应对权益受损,期待自治组织发挥作用

    4.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贫富差距拉大,多数民众对改善生活有信心

  二 中国社会质量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保障能力较低

    1.第一,民众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各类消费支出压力大

    2.部分社会保险项目的参保率较低

    3.住房领域社会救助缺位

    4.社会服务供给不足

   (二)社会信任程度低下

    1.社会信任感低,熟人社会色彩依然浓厚

    2.社会性志愿活动参与不足

    3.社会帮助具有选择性

    4.社会制度建设不完善,民众移民意愿较强

   (三)社会融入程度不深

    1.政治性活动实际参与度低

    2.社会排斥依然存在

    3.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还未建立

    4.社会照顾供给不足

   (四)社会组织在社会赋权中的功能不明

    1.民众社会组织参与度较低

    2.各类自治组织维权作用发挥不足

    3.民众未能平等享有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 当代中国社会质量问题分析

   (一)社会经济保障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二)社会信任制度及氛围比较缺位

   (三)社会参与机制不健全

   (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不完善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

  一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变迁

   一 划分中国社会政策变迁的依据

    (一)经济体制变迁论依据

    (二)政策主体责任负担论依据

    (三)社会政策特性论依据

   二 中国社会政策的历时性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政策

    (二)改革探索期的社会政策

    (三)深化改革时期的社会政策

   三 中国社会政策的共时性分析

    (一)国家主导型社会政策

    (二)市场主导型社会政策

    (三)社会主导型社会政策

  二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的主要特点

   一 政策主体多元组合

   二 政策内容比较丰富

   三 政策目标逐渐清晰

   四 政策地位日益独立

   五 政策品格彰显本土

  三 中国社会政策的价值与功能

   一 中国社会政策的价值

   二 中国社会政策的功能

    (一)着力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努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三)不断增进社会成员的福祉

    (四)推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政策主要解决生活困难,而较少地保障人们的基本收入

   一 社会政策面向特殊群体

   二 社会政策项目不够全面

   三 社会保障水平总体偏低

   四 社会政策享用基于家计调查

   五 社会政策不是一种基本权益

  二 社会政策满足于解决社会问题,而难以有效地增进社会凝聚

   (一)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利于社会信任建设

   (二)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利于形成利他主义氛围

   (三)社会政策实施难以增进社会认同

  三 社会政策不能很好地促进社会融入

   (一)公民社会权利保障不充分

   (二)社会支持偏重于物质供给

   (三)社会照顾体系建设滞后

   (四)社会政策减少排斥效果需要加强

  四 社会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而较少地增进社会赋权

   (一)群众自主地表达政治观点不充分

   (二)民众生存权益维护不足

   (三)社会组织培育不发达

   (四)社会政策提振民众信心不够

 第五章 提升社会质量的社会政策建设

  一 树立科学的社会政策建设理念

   (一)明确社会政策在社会建设中所应具有的地位

   (二)树立底线思维的社会政策观念

   (三)树立社会政策多元共治观念

  二 注重社会政策顶层框架结构的设计

   (一)推进社会政策体系从碎片走向整合

   (二)实现社会政策从单一走向系统

   (三)社会政策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走向以完善框架体系为主旨

  三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模式

   (一)增强社会政策独立性建设

   (二)建立基础普惠型社会政策

   (三)建立普遍共享型社会政策

   (四)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政策体系

  四 深化以社会质量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改革

   (一)完善保障民众基本生活的社会政策

   (二)建设能够提升社会凝聚的政策体系

   (三)健全促进社会融入的公共服务政策

   (四)注重社会赋权的政策建设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埃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苗正民、滕玉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沈丙杰、沈伯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巴巴利特:《公民资格》,谈谷铮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1。

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艾伦·迪肯:《福利视角——思潮、意识形态及政策争论》,周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冯·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冯克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科尔奈、翁笙和:《转轨中的福利、选择和一致性》,罗淑锦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L.T.霍布豪斯:《社会进化与政治学说》,廖凯声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约翰·K.加尔布雷恩:《富裕社会》,赵勇等译,南京:凤凰出版集团,2009。

贾森·安纳兹:《解析社会福利运动》,王星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钟开斌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刘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鲍勃·迪肯、米歇尔·赫尔斯、保罗·斯塔布斯:《全球社会政策:国际组织与未来福利》,苗正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肯·布莱克默:《社会政策导论》,王宏亮、朱红梅、张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R.M.蒂特马斯:《社会政策10讲》,江绍康译,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

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罗敏、苑酉庆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哈特利·迪安:《社会政策学十讲》,岳经纶、庄文嘉、温卓毅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H.K.科尔巴奇:《政策》,张毅、韩志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程玲:《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河北学刊》2010年第4期。

褚松燕:《个体与共同体:公民资格的演变及其意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丛玉飞:《社会质量取向:社会治理研究的新议题》,《江海学刊》2015年第1期。

邓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与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丁宁宁、葛延风:《构建和谐社会——30年社会政策聚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范明林:《从社会政策的过程观谈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社会》2002年第2期。

高和荣:《中国民生建设的社会质量向度》,《江海学刊》2013年第2期。

高和荣:《论社区志愿组织与志愿服务的完善——以福建三个社区为例》,《福建论坛》2011年第4期。

高和荣、廖小航:《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与普遍整合》,《西北人口》2012年第1期。

高和荣、韩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公平价值取向》,《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关信平:《新时期我国社会政策建构和发展的若干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关信平:《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政策的改革与发展》,《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郭忠华、刘训练:《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韩冰:《0.473我国基尼系数高于国际警戒线》,《每日经济新闻》2014年1月21日。

黄晨熹:《社会政策概念辨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江立华,张必春:《社会政策研究的新面向:公正、多元、关系与适度—近十年来我国社会政策研究述评》,《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景天魁:《论中国社会政策的成长阶段》,《江淮论坛》2010年第4期。

景天魁:《引致和谐的社会政策——中国社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0期。

景天魁:《大力推进与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底线公平的福利模式》,《理论前沿》2007年第18期。

景天魁:《普遍整合的社会福利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李汉林、魏钦恭:《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李迎生:《社会政策与社会和谐》,《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李迎生、孙平:《进展与分歧:近年我国社会政策研究述评》,《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

林卡:《社会政策、社会质量和中国大陆社会发展导向》,《社会科学》2013年第12期。

林卡:《社会质量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林卡:《中国社会的发展战略与前景:从提升生活质量走向增进社会质量》,《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6期。

刘畅:《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困境及对策建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刘柳:《从福利支持视角论刑满释放者的社会融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梅建明:《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哲学动态》1999年第9期。

彭华民:《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施世骏:《社会保障的地域化:中国社会公民权的空间政治转型》,《台湾社会学》,2009年第18期。

孙立平、沈原、刘世定:《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

孙廷华:《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上海市人口的合理分布——兼论社会政策的内涵和指导原则》,《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王希:《2013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12.3%》,新华网,2014年9月28日。

王星:《社会质量建设中的国家与社会》,《江海学刊》2015年第1期。

王秋波:《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学习时报》2011年4月25日。

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学海》2006年第6期。

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中国残疾人》2004年第8期。

王晓军、任文东:《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可持续性研究》,《保险研究》2013年第4期。

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魏娜:《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7期。

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席枫:《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中国物价》2010年第7期。

夏延芳:《社会质量理论对我国社会政策建设的启示》,《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熊跃根:《社会政策比较研究:概念、方法及其应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

熊跃根:《转型时期我国福利体制的改革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1期。

熊跃根:《作为社会治理的社会政策实施》,《江海学刊》2015年第4期。

阎耀军:《我国社会预警体系建设的纠结及其破解》,《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杨团:《社会政策的理论与思索》,《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杨雄等:《我国特大城市社会面临的挑战及其治理思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杨伟民:《社会政策与公民权利》,《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杨燕绥:《财政支出比较视角下公务员退休金制度设计》,《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2期。

岳经纶,陈泽群、韩克庆:《中国社会政策》,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岳经纶:《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0期。

岳经纶:《和谐社会与政府职能转变》,《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张海东:《从发展道路到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的范式转换》,《江海学刊》2010年第3期。

张海东等:《社会质量研究及其新进展》,《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张敏杰:《社会政策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取向》,《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赵怀娟:《“社会质量”的多维解读及政策启示》,《江淮论坛》2011年第1期。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周红云:《作为全新改革理念的社会治理》,《学习时报》2015年11月11日。

周永新:《社会政策的观念和制度》,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13。

朱磊:《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达3392万人》,法制网,2011年12月4日。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013年底我国社会组织54.7万个 老年人2.02亿》,《人民日报》2014年6月18日。

Angus·Campbell,Quality of American Life:Perceptions,Evaluations and Satisfactions,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76.

Baogang He,Mark.E.Warren,“Authoritarian Deliberation:The Deliberative Turn in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Vol. 9,No. 2,2011,pp. 269-289.

Charles Murray,“The two wars against poverty,” Public Interest,1982,pp.69-92.

David Levi-Faur edited,Oxford Handbook of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Gough,I. & Olofsson,G. Capitalism and Social Cohesion:Essays on Exclusion and Integration. 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1999.

Marshall.T.H.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Sociology at the Crossroads and other Essays,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1963.

Robbins,D.,“Social Europe Toward a Europe of Solidarity:Combating Social Exclusion”,European Community,1994.

Titmuss,The Philosophy of Welfare,London:Allen Unwin,1987.

Walker,A.,“The Strategy of Inequality,” In Walker,A. & Walker,C. Britain Divided:The Growth of Social Exclusion in 1980s and 1990s,London:CPAG,1997.

Wolfgang Beck,Laurent van der Maesen,Alan Walker(eds.),The Social Quality of Europe,The Hague,Netherland: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7,pp.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