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9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57

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5图书

SSAPID:101-8626-7652-37
ISBN:7-80190-207-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对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分配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论中国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问题》、《重构中国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振中
编 辑:张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一 对于基尼系数的“警戒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二 对于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曲线假说(inverted-U hypothesis),我们不能生吞活剥

  三 对于日本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经验,我们不能轻重倒置

  四 简短的结论

 论中国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问题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配领域收入差距变化的现状

  二 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分配领域收入差距的扩大既有积极的层面,也有消极的层面,不能一概而论

   (一)从积极的层面来看,中国社会分配领域收入差距的扩大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共同富裕,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诸多原则实施的必然结果

    1.按要素分配作用的加强是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2.近些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与中国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联系在一起的

    3.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些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从消极层面看,近些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一部分是因为行业、部门垄断导致的高收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及寻租导致的高收入以及以非法手段、巧立明目获取的收入等

    1.行业、部门垄断导致的高收入

    2.新旧体制摩擦和矛盾引起的高收入

  三 处理中国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问题,既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也要考虑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不断完善中国的分配制度和再分配制度

   1.正确处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2.正确处理市场的初次分配与社会再分配的关系

   3.正确认识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的关系

   4.当前中国社会分配领域收入差距的扩大还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关

 历史地客观地认识两极分化

  一

  二

  三

 论马克思的价值与分配理论

  一 价值理论:总量与相对价格

  二 斯拉法与剑桥资本争论

  三 技术关系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四 价值与价格:转形问题

  五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

 论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的统一

  一 争论的前提

   1.本文所说的价值是指支配商品相对价格运动的规律

   2.这里所说的分配是指功能性分配

   3.对本文命题的解释

  二 对若干似是而非命题的解析

   1.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无需证明

   2.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分配是按生产要素所有权进行的

   3.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决定、在流通中实现的

   4.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中不包含任何使用价值原子

  三 马克思论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1.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关系的反面

   2.价值规定本身就承认了非劳动要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

    (1)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成正比

    (3)劳动生产力是多元函数

   3.级差地租理论暗含着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的统一

   4.工资、绝对地租、利息等范畴缺乏数量规定的原因

   5.转形问题的实质

  四 广义价值论对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统一性的证明

 收入分配领域若干基本理论探讨

  一 产品分配的依据:是要素的生产贡献还是要素所有权

  二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应该分离还是同一

  三 对剥削及其相关问题的重新认识

 当前分配理论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构成分配对象的不仅是消费品

  二 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不是对立性的制度特征

  三 私营企业主收入高低不是剥削有无的依据

 从劳动价值一元论到收入分配多元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一元论与多元论:从劳动二重性原理角度透析

  三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完整表述

  四 从劳动价值一元论到收入分配多元论

 重构中国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

  一 西方经济学价值论解释分配原则存在困难

  二 要素所有权理论对分配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解释力

  三 劳动价值论揭示分配的本源并体现分配的人格特征

  四 要素贡献论为分配原则提供理论尺度

  五 小结: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原则存在不同层次的理论根据

 对市场经济中分配理论的几点反思

  一 市场经济中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及其相互关系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所存在的实践局限和矛盾

  三 分配原则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度性分析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实践的层次性及市场经济分配理论研究的深化

 按劳分配:理论形态、现实形态和实现途径

  一 按劳分配的理论形态

  二 按劳分配的现实形态

   (一)改革前的按劳分配形态

   (二)改革后按劳分配的形态

  三 实现按劳分配的途径

  四 规范的分配理论和实证的分配理论

 转型期收入差距的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关于“倒U假说”的研究与争论

  二 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

   1.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变

   2.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演变

   3.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

   4.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演变

  三 影响转型期收入差距演变的因素分析

   1.影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2.影响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3.影响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4.影响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分析

  四 结束语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几个问题的思考

  一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存在相通之处

  二 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劳动,而且其他生活要素都要参与分配,包括全民所有的生产要素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只能按劳动贡献分配

  四 劳动贡献分配的两个层面及其趋势

 正确认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一 什么是“贡献”

  二 按贡献分配取得的收入数量的确定

  三 实行按贡献分配的原因

  四 按劳动贡献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五 按贡献分配与按所有权分配的关系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探索

  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二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

   1.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投资积极性和提供其他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2.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3.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搞活国企的需要

   4.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5.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能使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得更好

  三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度量

   1.劳动要素贡献度量的市场化

   2.技术、管理要素贡献度量的市场化

   3.资本要素贡献度量的市场化

  四 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路径选择

   1.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再造

   2.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3.制定健全并严格执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4.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难题和途径

  一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经济基础:要素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

  二 要素所有者取得要素收入的法权基础: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的客观存在

  三 按要素分配遇到的根本难题:如何度量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

  四 价格市场化是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主要途径

  五 结论

 论物质资本参与收益分配

  一 物质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原则

   (一)关于企业物质资本的类属

   (二)关于物质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原则

    1.所属性

    2.融合性

    3.公平性

    4.效值性

    5.可比性

   (三)关于物质资本的来源或渠道

  二 物质资本如何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一)生产资料、原料、燃料等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二)自然资源以及其他生产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三)货币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四)无形资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1.技术资产

    2.其他无形资产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A.商标

     B.商誉

  三 物质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物质要素与劳动力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目前物质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市场经济的分配决定

  一 市场经济的分配由生产关系决定

  二 静态分配比例决定

  三 动态短期收入分配决定

  四 动态长期分配比例的决定

  五 按要素分配与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理论的创新:按生产要素分配

  一 中国分配理论的历史变迁

   1.反对平均主义

   2.确定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形式作为补充

   3.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1.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利用

   2.有利于经济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与世界市场接轨

  三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

   1.劳动收入

   2.经营管理收入

   3.资产收入

   4.风险收入

  四 按生产要素分配应注意缩小收入差距

   1.制定收入倾斜政策

   2.实行收入保护政策

   3.实行收入调节、监督政策

   4.提高劳动者素质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 为什么要按要素分配

  二 如何按要素分配

  三 要为按要素分配寻找什么样的理论根据

   1.按要素分配的理论根据,并不一定非要从生产中去寻找

   2.不一定非要为按要素分配寻找科学的理论依据

   3.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才是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关于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歧

  一 分歧在哪里

  二 分歧由何而来

  三 消除分歧的关键

 关于中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几个问题

  一 中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究竟怎样概括表述

  二 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与事实依据是什么

  三 怎样理解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四 怎样理解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1.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反映

   2.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果和保证

   4.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1.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比较

   2.在实践中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有机结合,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三 如何看待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引起和拉大的收入差距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

   2.收入差距的现状及评析

  四 解决中国收入差距过大的措施

   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用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办法解决收入差距问题

   2.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丰富劳动者生产要素的禀赋

   3.加快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缩小地区收入差距

   4.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5.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治理各种地下经济活动

   6.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税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

  一 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

   1.两个基本定理

   2.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在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主要分配方式的原因分析

    (1)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2)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二 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

   1.广大人民群众都将成为有产者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价值基础是要素在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

   3.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劳分配的引申与延续,因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及其发展趋势

  一 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有新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二 市场取向改革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演变

  三 中国阶层分化演变的未来趋势

 谈谈对现阶段中国资产性收入的看法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不能把资产性收入等同于剥削收入

  三 现阶段资产性收入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1.资产性收入是由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制度决定的

   2.资产性收入的发展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3.资产性收入是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应得报酬

   4.资产性收入的长期存在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

   5.资产性收入扩大化,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

  四 结语

 重塑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

  一 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1.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

   2.按劳分配体现的利益多元性

   3.按劳分配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

   4.按劳分配的非纯性

   5.按劳分配的媒介货币化

   6.按劳分配对象的物质内容并不限于个人消费品

   7.按劳分配在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中居主体地位

  二 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双生产要素所有制决定论”转向“生产要素贡献与生产要素所有制决定论”

  三 从公平与效率的相对统一论转向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论*

 深化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

  一 深化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的措施

   1.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2.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关键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分配领域的不同作用

   4.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规范分配秩序,调节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6.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二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城乡收入差距是如何扩大的

  一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二 如何建立有效的城乡分配制度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一 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因素

   (一)户籍制度

   (二)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制度缺失

   (三)政府政策的倾斜

  二 政策建议

   (一)彻底改革户籍制度

   (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三)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

   (四)调整政府的政策目标

 市场、政府与收入分配

  引言

  一 库兹涅茨倒U形曲线的局限

  二 市场机制与收入分配

  三 政府与收入分配

  四 结论

 国有企业内博弈格局变迁与“组织租金”分配

  一 企业行为的个体基础与组织租金

   1.企业行为的个体基础

   2.企业“组织租金”

  二 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内博弈格局变迁

   1.企业内博弈与组织租金的分配

   2.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内博弈格局的变迁

  三 “经营者控制”危机

   1.国有企业内博弈格局变迁的几个特殊性

   2.“经营者控制”危机

  四 结论

 中心要素、经济增长和不平等

  一 引言

  二 经济发展机制

   1.分析的基本框架

   2.马尔萨斯陷阱时代

   3.经济转型和起飞时期

   4.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时期

  三 中心要素、起点平等与再分配

  四 结束语

 政府的再分配与城市的成长

  一 引言

  二 自然状态下的城市成长

  三 政府的再分配功能造成城市成长规律的变异

  四 市场化改革与城市成长规律的复位

  五 结论和讨论

 中国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福利评价

  一 理论回顾

  二 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可行标准的设计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再分配格局的对比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有利于城市居民而不利于农村居民

   2.农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收入分配结构向有利于农村高收入群体的方向变化

   3.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的差距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分配结构在向有利于高收入群体的方向变化

   4.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结构有利于第三产业而不利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

   5.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拉大,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有利于东部地区的居民而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居民

  四 中国收入再分配政策的福利评价

   1.政府对收入再分配政策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对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取向的某种认定

   2.收入再分配政策手段缺乏且功能发挥不足

  五 基本政策结论

   1.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完善税制,充分发挥税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3.构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良性互动的循环机制

   4.采取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

 论中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的重新定位

  一 “国家分配论”对政府收入分配职能的定位

   1.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应定位于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不涉足生产要素的分配领域

   2.“国家分配论”所说的分配,把重点放到了对国民收入进行“有计划的分配与再分配”

  二 中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的现状及其缺陷

   1.在财政支出结构中,属于收入再分配的支出比重极为有限

   2.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财政支出中生产性开支和行政管理费用仍占较大比重

   3.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政府也有个人收入分配的职能,但它是政府决定消费、积累比例的副产品

   4.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是社会保障税和带有累进性的个人所得税、遗产与赠与税

  三 中国政府收入分配职能转型的对策分析

   1.在财政收入方面,建立以累进性税收为主体的税收体系

   2.在财政支出上,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

   3.从整个财政的角度看,需要按照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复式预算体系

 效率激励与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

  一 收入分配制度的效率激励功能

  二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性障碍

   1.国有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的根本缺陷

   2.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制度的不合理

   3.企业收入分配制度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对称

  三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设计

   1.补偿性分配层次的分配方式

   2.增值性分配层次的分配方式

   3.辅助性层次的收入分配方式

  四 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创新

   1.完善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2.强化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制度供给

   3.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市场条件

   4.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入分配的会计核算制度

 试析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变动趋势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居民收入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情况

   (一)天津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

   (二)天津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收入弹性

   (三)天津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情况

  二 天津居民消费及需求结构变动的规则及其原因

   (一)天津居民消费及需求结构变动的规则

   (二)天津居民消费及需求结构变动的原因分析

  三 天津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结构的预测

   (一)人均收入出现新的快速提高的趋势

   (二)居民消费需求将呈现比较规则的变化

   (三)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绝对地租问题探究

  一 马克思绝对地租理论的主要观点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二 解决问题的关键:创新劳动价值论

  三 若干结论与建议

 《政治经济学研究报告》编委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性的分配功能与效果更为全社会所关注。研究表明,分配并不仅仅是按要素的贡献实施利益划归,产权的经营性、企业的制度安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现实的分配。因此,以21世纪人类的视角和视域,深入研究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分配理论问题,对中国顺利实现经济转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编《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82》,三联书店,198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编《苏联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历史统计集(1800~1982)》,人民出版社,1989。

陈敬年:《西方发展经济学文献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美〕阿塔纳修斯阿西马科普洛斯编《收入分配理论》,赖德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

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The World Bank(2001),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Simon Kuznets(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ume XLV,pp.1~28.

Sudhir Anand and Kanbur(1993),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0,pp.25~52.

赵人伟:《缩小收入差距要靠深化改革》,2000年9月20日《经济参考报》。

杨小凯:《收入分配不均与经济增长》,载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实、张平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黄有光:《经济与快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德〕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美〕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曾国安、罗国强:《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

武少俊:《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剖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

Blaug,M. (1997),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5th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Bliss,C. J. (1975),Capital Theor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North-Holland,Amsterdam.

Dobb,M. H. (1973),Theories of Value and Distribution since Adam Smi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Garegnani,P. (1984),Value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Classical Economists and Marx,Oxford Economic Papers,36,pp. 291~325.

Harcourt,G. C. (1972),Some Cambridge Controversies in the Theory of Capita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Harris,L. (1978),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London.

Howard,M. C.,and J. E. King (1985),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rx,2nd,Longman,London.

Kaldor,N. (1956),Alternative Theories of Distribu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 28.

Pasinetti,L. L. (1962),Rate of Profi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Relation to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9,pp. 267~279.

Walsh,V.,and H. Gram (1980),Classical and Neoclassical Theories of General Equilibrium,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谷书堂、柳欣:《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63。

柳欣:《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柳欣:《货币、资本与一般均衡理论》,《南开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柳欣:《资本理论:总量与相对价格》,《政治经济学评论》2002卷第1辑。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

〔英〕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

〔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英〕罗宾逊:《生产函数与资本理论》,《经济学论文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8。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英〕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商务印书馆,1962。

蔡继明:《比较利益说与劳动价值论》,《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蔡继明:《试析李嘉图体系的第三个矛盾》,《经济学动态》1985年第3期。

蔡继明:《比较利益说与广义价值论》,《南开经济研究所季刊》1987年第1期。

蔡继明:《广义价值论初探》,《商业经济与管理》1988年第2期。

蔡继明:《论垄断足够价格》,《经济研究》1991年第2期。

蔡继明:《垄断足够价格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

蔡继明:《论三种价值决定论的统一》,《南开学报》1993年第1期。

蔡继明:《广义价值论纲》(上、下),《南开学报》1999年第1、2期。

蔡继明、李仁君:《广义价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3卷,第25卷,第26卷第3册,第32卷,第46卷上册。

〔德〕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

〔英〕配第:《赋税论》,商务印书馆,1962。

吴易风:《价值理论“新见解”辨析》,《当代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英〕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王振中、裴小革:《论剩余价值的学术价值及其发展依据》,《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蔡继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是剥削》,《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林江铃:《从古典、新古典到马克思的制度安排与收入分配》,《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郭金林:《契约配置与制度配置:功能比较》,《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

苏东斌:《要素所有权——当代中国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6期。

卫兴华:《雇八个工人是划分剥削的界限吗?——澄清对马克思一个论述的误解》,《理论前沿》2002年第3期。

汤在新:《中国私营企业主收入来源和性质》,《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林幼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问题研究综述》,《国民经济管理》2001年第10期。

王有勤:《按要素分配的依据》,《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周为民、陆宁:《马克思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李松龄:《财富分配制度与价值分配制度》,《经济评论》2002年第4期。

谷书堂、王璐:《价值创造、产品分配和剥削关系的蟺变》,《南开经济》2002年第6期。

洪银兴:《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人资本及其收入的属性》,《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孟捷:《剥削、创新与价值增殖——创新型企业与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历史合法性》,《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

〔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第30~34页。

苏星:《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谷书堂、柳欣:《新劳动价值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王振中等:《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蔡继明:《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肖殿荒:《动态转化过程》,《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肖殿荒:《劳动价值论的逻辑体系》,《江汉论坛》1998年第11期。

肖殿荒:《新经济与劳动价值论》,《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肖殿荒:《劳动价值论研究的三个课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肖殿荒:《劳动价值论面临的第三大难题与出路》,《经济科学》2003年第1期。

肖殿荒:《两大经济学范式及其价值理论之比较》,《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P. A. Samuelson W. D. Nordhaus(1995),Economics,McGraw-Hill.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

陈孟熙:《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白暴力:《劳动价值理论热点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87。

〔美〕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储玉坤、钟淦恩、杨思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德〕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97。

〔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王奔洲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王振中主编《中国转型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卫兴华:《怎样把握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2003年10月7日《光明日报》。

钱津:《政治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白暴力:《要素价值论的矛盾和困境》,《政治经济学评论》2002卷(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人伟:《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9期。

McConnel,C. R.,Bruce,S. L. & Macpherson,D. A. (2003),Contemporary Labor Economics,6th ed. Boston:McGraw-Hill Irwin.

Kuznets(199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45,Nol,March,p. 18.

〔美〕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1991。

纪玉山:《库兹涅茨倒U理论质疑》,《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何莉:《库兹涅茨倒U假说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林幼平、张澍、吴艳:《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经济评论》2002年第6期。

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第2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第1期。

赵人伟、李实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刘来福:《分配,凭的是贡献》,《理论视野》2003年第2期。

〔美〕A.A.阿尔钦、〔美〕H.德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陈希敏、白永秀:《论十六大报告对收入分配理论的新贡献》,《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1期。

郭飞:《按生产要素分配若干观点辨析》,《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1期。

黄萍、张存刚:《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

刘诗白:《社会财富及其源泉》,《经济学家》2003年第1期。

刘学敏:《中国价格管理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余陶生:《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6期。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左大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2期。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

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法律经济学杂志》1983年第4期。

程恩富:《西方产权理论评析》,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英〕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德〕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英〕琼·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料室译,商务印书馆,1963。

〔英〕琼·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纪明译,商务印书馆,1962。〔英〕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政治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

柳欣:《资本理论——价值、分配与增长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柳欣:《资本理论——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2002)(尚未出版)。

杨文进:《经济学——经济学内容的新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第2版。

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肖振远:《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5期。

杨欢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涵义、条件与作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6期。

黄忠芳:《试析中国当前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实现的障碍》,《岭南学刊》哲社版2002年第3期。

〔德〕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

Ronald H. 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November,1937),4:pp. 386~405.

Arrow,K.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pp. 155~173.

Steven N. S. Cheung: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April 1983). 26:pp. 1~22.

Oliver Hart & Bengt Holmstrom:The Theory of Contracts,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Fifth World Congress. Truman F.Bewley(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Ch. 3,pp. 71~155.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

闵家胤:《进化的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蔡继明:《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金商:《全国马克思经济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期。

李玉山:《人类社会演化发展运动论——人类社会四维空间生命系统》,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

①〔德〕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②卫兴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载张宇等著:《高级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③郭飞:《刍议按劳分配中的“劳”》,《经济研究》1993年第2期。

〔德〕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

钱津:《政治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赵人伟:《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

蔡昉等:《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严瑞珍:《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杨继瑞、祝志勇:《90年代中国农民收入缺口形成的深层原因解析》,《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刘心斌:《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制约》,《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9期。

马国强:《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农业投入总课题组:《农业保护:现状、依据和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马从辉:《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经济学家》2002年第4期。

吴平、肖洪安:《农村税费改革中新的农业税制探析》,《农村经济》2002年第2期。

孙立平:《两极分化:市场与权力的双动力》,《改革内参》2001年第19期。

高书生:《中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卢中原、陈志理:《城镇居民福利收入改善及其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胡和立:《1988年中国租金价值的估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9年第5期。

万安培:《租金规模的动态考察》,《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万安培:《租金规模变动的再考察》,《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杨瑞龙:《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于祖尧:《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史同伟:《世界500强的中国布局与战略》,2003年1月3日《国际商报》。

刘扬:《当前中国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收入分配:经济学界如是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赖德胜:《先富!共富!——中国转型期的收入分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马宇文:《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制度分析》,《改革》2002年第6期。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01。

Aghion,P. (2002),Schumpeterian Growth Theory and the Dynamics of Income InequalityEconometrica,Vol. 70:pp. 855~882.

Aghion,P. Caroli,and Gareía-Pe?alosa (1999),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Growth Theories,J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 37:pp.1615~1660.

Aghion,P and Howitt,P. (1999),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The MIT Press:Cambridge.

Atkinson,Anthony B. (1997),Bringing Income Distribution in from the ColdEconomic Journal,Vol.107:pp.297~321.

Barro,Robert (1999),Inequality,Growth,and Investment,NBER working paper 7038.

Bourguignon,F. & Morrisson,C. (1998),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the Role of Dualism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pp.57、233~257.

Concei??o,P. and Galbraith,J. (2000),Technology and Inequalit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Selection of OECD Countries,Proceedings of the 3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Fortin,N. and Lemieux,T. (1997),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Rising Wage Inequality:Is There a Linkage?,J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 11:pp.75~96.

Gottschalk,P. (1997),Inequality,Income Growth,and Mobility:The Basic Facts,J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 11:pp.21~40.

Juhn,C.,Murphy,K. and Pierce,B. (1993),Wage Inequality and the Rise in Returns to Skill,J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101:pp.410~442.

Kuznets,S. (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 XLV:pp.1~28.

Levy,F. and Murnane,R. (1992),U. S. Earnings Levels and Earnings Inequality:A Review of Recent Trends and Proposed Explanations,J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 XXX:pp.1333~1381.

Mishel,L. (2003),Income Indicator:Family Income 1947~2001,http://www.calvert-henderson.com/income.htm.

Mishel,L. (2003),Income Indicator:Wage Inequality 1973~2001,http://www.calvert~henderson.com/income.htm.

Panizza,U. (2002),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Evidence from American Data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7,pp.25~41.

Prasad,E. (2002),Wag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1975~99,IMF Staff Papers,Vol. 49,No. 3 Vol. 49:pp.339~363.

Robinson,S. (1976a),A Note on The U Hypothesis Relating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ER,66,pp.437~440.

Robinson,S. (1976b),Toward to A Long-Run Model of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ER,66,pp.122~127.

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李和:《收入分配的政治经济学:中国台湾与墨西哥的比较》,载《现代化: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子奈:《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德〕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

吴献斌:《台湾地区的收入分配——增长与分配并重分配模式的个案分析》,《现代化:拉美和东亚的发展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赵西亮:《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8期。

Arrow (1974),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Norton & Company,New York.

Aoki(1984),The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of The Firm,Clarendon Press,Oxford.

Cheung Steven N. S. (1983),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April,1983.

Stiglitz and Qing Yingyi (1994),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an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ransition Economies:The Cas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In Olivier Blanchard and others,eds.,Post Communist Reform:Pain and Progress. Cambridge,Mass.:MIT Press.

Williamson,O.E. (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Firm,Markets,Relational Contracting,New York:The Firm Press.

南秉军:《企业内博弈与企业行为的形成》,《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

陆丁:《寻租理论》,《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二集),商务印书馆,1993。

张兴胜:《渐进式改革中的金融控制》,《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2期。

张兴胜:《经济转型与金融支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张维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问题》,《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钱津:《生存的选择:人类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Acemoglu,Daron (1998),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pp.1055~1090.

Acemoglu,Daron (2001),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NBER Working Paper,No.8287.

Autor,David,Alan Krueger and Lawrence Katz (1998),Computing Inequality:Have Computers Changed the Labor Marke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pp.1169~1214.

Aghion,P. and Bolton,P. (1997),A Theory of Trickle-down Growth and Developmen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4,pp.151~172.

Banerjee,A. V.,and Newman,A. F. (1993),Occupational Choic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1,pp.274~298.

Galor,O. and Moav,O. (2002),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Origin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CXVII,pp.1133~1191.

Galor,O. and Zeira,J. (1993),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0,no.1 (January),pp.35~52.

Goldin,Claudia and Lawrence F. Katz (1998),The Origins of Technology-Skill Complementar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pp.693~732.

James,John A.,and Jonathan S. Skinner (1985),The Resolution of the Labor-Scarcity Paradox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Volume 45,pp.513~540.

Kuznet,Simon (1955),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XLV,pp.1~28.

Machin,S.,and Reenen,J. V. (1998),Technology and Changes in Skill Structure:Evidence from Seven OECD Countr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3,pp.1215~1244.

Matsuyama,Kiminori (2000),Endogenous inequalit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7,pp.743~759.

Matsuyama,Kiminori (2002),The Rise of Mass Consump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10,no.5,pp.1035~1069.

Murphy,K.,A. Shleifer,and R. Vishny (1989),Income Distribution,Market Size and Industrializ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4,pp.537~564.

Piketty,T. (1997),The Dynamics of the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rest Rate with Credit Ration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4,pp.173~189.

Tamura,R. (1991),Income Convergence in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pp.522~540.

Andes,Alberto.,and Edward L. Glaeser,Trade and Circuses:Explaining Urban Giant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pp.195~227.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Krugman,Paul,Urban Concentration:the Role of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ransport Costs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19(1996),pp.5~30.

马洪主编《现代中国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美〕钱纳里、〔以〕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李新华、徐公理、迟建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徐璋勇:《农民与城市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A. C. Pigou,Some Aspects of Welfare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1,(6),pp.287~302.

J.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R. Nozick,Anarchy,State and Utopia,New York:Basic Books,1974.

A. Sen,Description as a ChoiceOxford Economic Paper,1980,(32),pp.353~369.

F. P. Ramsey,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axationEconomic Journal,1927,(37),pp.47~61.

W. J. Corlett and D. C. Hague,Complementarity and the Excess Burden of Tax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53,(21),pp.21~30.

J. A. Mirrlees,Optimal Tax Theory:a Synthesi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6,(6),pp.327~358.

V. Christiansen,Which Commodity Taxes Should Supplement the Income Tax?,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4,(24),pp.195~220.

〔意〕尼古拉·阿克塞拉:《经济政策原理:价值与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英〕加雷斯·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匡小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瓦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马晓河:《对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9期。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魏杰:《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国有资产管理》2001年第9期。

李宝元:《人力资本产权安排与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9期。

刘惠利:《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形式的新思考》,《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杨瑞龙:《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王刚:《人力资本层次性剩余索取权分配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2期。

简 介:本书是一部现代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专著,主要探讨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效用范畴的基本认识问题以及在将效用划分为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的基础上展开的有关中间效用研究的理论问题。阐明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要区分终点效用与中间效用,不能笼统地讲追求效用最大化,只有终点效用可以追求最大化,而中间效用只能保持适度性。如果依旧笼统地...

作者: 钱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