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1

文化发展论丛2018年第2卷图书

Cultural Development Review (2018 No.2) Vol.17

SSAPID:101-8532-8922-33
ISBN:978-7-5201-3818-5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文化视域里的美学研究,如审美民族性与德国美学、德国现代设计美学等人文思潮,以及农村文艺工作者生存现状、国外大型活动遗产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其中期“高端访谈”选取了与原北京大学教授胡经之就文化与真善美展开的对话,探讨了文化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对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张少书教授的访谈则寄托了大洋彼岸华裔深切的文化情思,传递出跨文化交流的积极信息。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周琼;刘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文化发展论丛》编辑委员会

 卷首语

 高端访谈

  文化亦要真善美

  跨越太平洋的“宿缘”

 本刊特稿

  曾侯乙编钟与周代礼乐

   楔子

   周朝礼乐之嫡传

   周代礼乐之精华

   轴心时代音乐文化之高峰

 人文思潮

  审美民族性与德国启蒙主义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

   一 “迟到的民族”关注审美民族性

   二 莱辛论审美民族性与德意志民族文学

   三 赫尔德论审美民族性

  穆特修斯:德国现代设计美学的杰出代表

   一 机器产品的审美潜能:精神

   二 机器产品的设计审美显现:形式

   三 机器产品的设计审美理想:类型

   四 设计审美教育的努力方向:品位

  灵魂及其根底

   一 作为充分依据的灵魂根底

   二 作为模糊表象整体的灵魂根底

   三 两种明晰性

   四 朝着情感论的展开

   五 发生及生理心理学方面的展开

   六 艺术中的灵魂及其根底

 经典阐释

  《景德传灯录》中所记禅宗史前传说考

   一 关于西天二十八祖

   二 关于七佛之偈

   三 《景德传灯录》中尚无“拈花微笑”之传说

   结语

  不宜再以三种语言来划分佛教体系

  论“理一分殊”观念与熊十力体用哲学的建构

   一 “体用不二”与“理一分殊”

   二 “理一分殊”与功能论的建构

   三 “理一分殊”与理气论的建构

   结语

  牟宗三对天台圆教存有论的阐释及其特点

   一 藏、通、别三教中“无明即法性”的含义

   二 圆教中无明与法性“同体相即”及其背后的“存有论的圆具”

   三 与西方传统存有论的比较

 热点聚焦

  “活动观”视域下的美好生活建设:一个新框架的提出

   一 文献综述

    (一)关于美好生活的哲学

    (二)建设美好生活的途径

    (三)活动与生活的关系

   二 活动观是一种世界观

    (一)活动观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依据

    (二)活动观作为一种世界观的体系构建

   三 活动观对美好生活建设的启示

    1.仪式赋予生活以意义

    2.场景赋予生活以具象

    3.混合目标赋予生活以内涵

    4.多主体赋予生活以归属

    5.全过程赋予生活以发展

    6.重构化赋予生活以提升

   四 讨论与研究展望

  国外大型活动遗产研究综述

   一 对活动遗产的界定

   二 活动遗产的内容与分类

   三 活动遗产管理的现实意义

   结论

 症候分析

  麦秆的风采

   麦秆的过去和现在

   命运多舛的李洋芳

   “狗”梦的破灭

   “小麦与馒头”的启发

   小试牛刀

   初露锋芒

   走进市场

   以全新的乡村文化带动乡邻致富

  柯家寨

  农村文艺工作者生存现状之微探

   一 为影而痴的夏想德

   二 为文而迷的唐新安

   三 亦痴亦迷亦艰辛之微探

 七纵八横

  《汉口丛谈》系列文献与武汉地方文化

   一 《汉口丛谈》系列文献的创作

   二 对汉口历史地理变迁的亲历与记录

   三 汉口艺文小志

    (一)清代以前汉口艺文

    (二)清代及以后汉口艺文

   四 书院和教育学术

  一篇应酬记,何言标古今

   一 《遗爱亭记代巢元修》写作时间考

   二 “去思”与“遗爱”

   三 苏轼为何代巢元修记

   四 《遗爱亭记代巢元修》的疑点解读

   五 《遗爱亭记》思想价值浅议

   结语

《文化发展论丛》是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编辑的集刊,2013年创刊,汇集了国内外文化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较活跃的中青年学者的最新力作。2018年第2卷围绕文化视域里的美学研究,如审美民族性与德国美学、德国现代设计美学等人文思潮,以及农村文艺工作者生存现状、国外大型活动遗产研究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本期“高端访谈”选取了与原北京大学教授胡经之就文化与真善美展开的对话,探讨了文化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性;对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张少书教授的访谈则寄托了大洋彼岸华裔深切的文化情思,传递出跨文化交流的积极信息。他们开阔的论说视野,严谨的逻辑思路,以及渗透于学术话语之中的人文情怀,给人诸多启迪。

Chang,Gordon.H.(1997):,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美〕张少书(2014):《朋友还是敌人?:1948—1972年的美国、中国和苏联》,顾宁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麦克伦,E.G.(1986):《曾侯乙青铜编钟——巴比伦的生物物理学在中国》,黄翔鹏等译,《中国音乐学》,(3)。

〔英〕萨迪,斯坦利(2012):《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3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德〕希克曼,汉斯(1989):《上古时代的音乐: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的音乐文化》,王昭仁、金经言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南朝宋)范晔(1965):《后汉书·礼仪志·大丧》,中华书局。

方勤(2014):《叶家山M111号墓编钟初步研究》,《黄钟》,(1)。

——(2016):《郭家庙曾国墓地发掘与音乐考古》,《音乐研究》,(5)。

冯光生(1988):《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黄钟》,(3)。

——(2002):《周代编钟的双音技术及应用》,《中国音乐学》,(1)。

——(2017):《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青铜钟初识》,载《音乐与社会》,第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

黄凤春、黄建勋(2013):《论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载湖北省博物馆等编《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文物出版社。

湖北省博物馆(1989):《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11):《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报告》,《文物》,(11)。

——(2012):《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考古》,(7)。

——(2013):《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

——(2018):《随州汉东东路墓地2017年考古发掘收获》,《江汉考古》,(1)。

李纯一(1996a):《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

——(1996b):《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

李学勤(1984):《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

——(2015):《正月曾侯编钟铭文前半详解》,《中原文化研究》,(4)。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80):《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三)》,文物出版社。

舒之梅、罗运环(1987):《古文字资料中所见楚国同各诸侯国的关系》,载《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

随州市博物馆(2008):《随州擂鼓墩二号墓》,文物出版社。

武冈子(1993):《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湖北人民出版社。

张翔(2013):《举国若狂与琴瑟常和——曾侯乙墓中“蜡祭”与“房祀”》,载韩国釜山大学《第5届东亚音乐考古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6):《郭家庙M30出土的编钮钟》,《音乐研究》,(5)。

邹衡、谭维四(2015):《曾侯乙编钟》,金城出版社。

〔德〕贝格瑙(1988):《德国古典美学中的美的理论》,张玉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德〕赫尔德(2010):《反纯粹理性——论宗教、语言和历史文选》,张晓梅译,商务印书馆。

〔德〕拉夫,迪特夫(1987):《德意志史——从古老帝国到第二共和国》,德国中文版原版图书,Inter Nationes。

〔德〕梅林,弗兰茨(1980):《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张才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德〕席勒(1996):《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俄〕特洛裴莫夫等(1983):《文艺理论译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译,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

〔美〕巴克勒,约翰等(2005):《西方社会史》,第3卷,霍文利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韦勒克,雷纳(1987):《近代文学批评史》,第1卷,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苏〕奥夫相尼可夫(1986):《美学思想史》,吴安迪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曹卫东(2006):《思想的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龚学增(1999):《民族、宗教基本问题读本》,四川人民出版社。

汝信、夏森(1963):《西方美学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周翰(1979):《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光潜(1963):《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Gaughan,Martin Ignatius.(2007): Peter Lang AG.

Hestett,John.(1986):,Trefoil Books Ltd.

Maciuika,John V.(2006):“Wilhelmine Precedents for the Bauhaus:Hermann Mutheius,the Pressian State,and the German Werkbund,” in Kathleen James-Chakraborty(edit).,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uthesius,Hermann.(1975):“The Problem of Form in Engineering,”in Tim Benton and Charlotte Benton,with Dennis Sharp,eds.,Crosby Lockwood Staple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0):Werkbond-Archiv.

Naylor,Gillian.(1985):,The Herbert Press.

Schwartz,Frederic J.(1996):,Yale University Press.

Baumgarten,Alexander [Aes.],2 Teile,Lateinisch-Deutsch,hrsg.von Dagmar Mirbach,Hamburg 2007

Baumgarten,Ders.,[Kollegnachschrift]:In Bernhard Poppe,.Nebst Ver?ffentlichung einer bisher unbekannten Handschrift der ?sthetik Baumgartens,Leipzig 1907.

Baumgarten,Der.,[Med.]:,Halle 1935,in:Philosophische Betrachtungen über einige Bedingungen des Gedichtes.übersetzt und mit einer Einleitung herausgegeben von Heinz Paetzold.Hamburg 1983.

Baumgarten,Der.,[Med.]: Editio I,Halle 1739.,Editio IV,Halle 1757.

Leibniz,Gottfried Wilhelm:,7 Bde.,1875-90.Reprint:Hildesheim 1987

Mendelssohn,Moses: Jubil?umsausgabe,Berlin 1929-.Reprint:Stuttgart-Bad Cannstatt 1971.

Shelling,,Bd.7,hrsg.Von Karl F.August Schelling,Stuttgart/Augsburg,1856-1861

Sulzer,Georg [Kurzer Begriff]: 2.Aufl.,Leipzig 1759.

Sulzer,Ders.,,Leipzig 1773,Bd.1,Reprint:Milton Keynes 2010.

Wolff,Christian [Psychol.empir.];,Frankfurt&Leipzig 1732.Nachdruck der Ausgabe Frankfurt&Leipzig 1738:Hildesheim 1968.

〔日〕忽滑谷快天(1994):《中国禅学思想史》,朱谦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英〕霍布斯鲍姆(2004):《传统的发明》,顾航、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汉文佛典数据库(CBETA)。

(宋)李遵勖:《天圣广灯录》,汉文佛典数据库(CBETA)。

(宋)悟明:《联灯会要》,汉文佛典数据库(CBETA)。

(宋)智昭:《人天眼目》,汉文佛典数据库(CBETA)。

胡适(2008):《荷泽大师神会传》,载麻天祥主编《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麻天祥(2011):《中国禅宗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牟宗三(2007):《心体与性体(下)》,上海古籍出版社。

宋道发(2009):《佛教史观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

田光烈(1989):《付法藏因缘传》,载《中国佛教》,第4辑,知识出版社。

萧萐父(1962):《唐代禅宗慧能学派》,《武汉大学学报》,(1)。

Geiger,Wilhelm.(2000):A Pali Grammar,The Pali Text Society.

〔日〕高楠顺次郎、平川彰(2013):《南传大藏经解题》,释显如、李凤媚译,贵州大学出版社。

〔日〕辛岛静志(2016):《佛典语言及传承》,裘云青、吴蔚林译,中西书局。

〔日〕足立喜六(2014):《法显传考证》,何建明、张小柳译,贵州大学出版社。

班班多杰(1992):《藏传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

吕澂(1991):《吕澂佛学论著选集》,齐鲁书社。

圣严法师(1997):《印度佛教史》,弘化社。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2000):《土观宗派源流》,刘立千译注,民族出版社。

王建伟、金晖(2014):《〈杂阿含经〉校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尧(2004):《藏学概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叶均(2014):《叶均佛学译著集》,中西书局。

札呷(2008):《藏文大藏经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

程颢、程颐(2004):《二程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

陈强立(1992):《论近百年来儒家的文化发展构想——从“体用”范畴的理论涵蕴看晚清“中体西用”的思想困局》,台湾《鹅湖月刊》,(10)。

方克立(1987):《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齐勇(2011):《熊十力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

何乃川、陈进国(1994):《论李侗的“理一分殊”思想》,《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景海峰(1991):《中国哲学体用论的源与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刘述先(2000):《理一分殊》,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理一分殊”与全球地域化》,《文汇报》,04-18(12)。

权相佑(2003):《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孙中山(1985):《在桂林对滇赣粤军的演说》,载《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

束景南(2006):《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谭嗣同(1954):《思纬吉凶台短书——报贝元征》,载《谭嗣同全集》,第3卷,三联书店。

王广(2005):《“理一分殊”理念下的朱熹哲学》,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熊十力(2001):《新唯识论》,载《熊十力全集》,第3卷,湖北教育出版社。

杨时(1986):《龟山集》,载《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殷海光(1990):《中国文化的展望》,载林正弘主编《殷海光全集》(八),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周芳敏(2009):《王船山“体用相涵”思想之意蕴及其开展》,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朱修春、林凤珍(2005):《杨时的“理一分殊”学说发微》,《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霍韬晦(2011):《绝对与圆融——佛教思想论集》,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

吕澂(2011):《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载《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7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05):《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a):《圆善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b):《佛性与般若》(上),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c):《佛性与般若》(下),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d):《现象与物自身》,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杨泽波(2014):《贡献与终结·圆善论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智(1990a):《法华玄义》,灌顶记,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3册,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

——(1990b):《维摩经略疏》,湛然略,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8册,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

——(1990c):《摩诃止观》,灌顶记,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6册,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

Boorstin,D.J.(1961):Vintage Books.

Bowdin,G.A.,etc.(2006):(2nd ed.),Butterworth-Heinemann.

Carson,T.L.& Moser,P.K.(1997):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llins,R.(2004):,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ttingham,J.(2004):,Presbyterian Publishing Corp.

Durkheim,E.(1861):“On the Normality of Crime,”in Parsons,T.,et.al.(ed.),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Fortes,M.(1936):“Ritual Festivals and Social Cohesion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Gold Coast,” ,38(4)

Geier,T.(1986):,Folkworks.

Getz,D.(2012):“Event Studies:Discourses and Future Directions,”,16(2).

Goldblatt,J.J.(2010):(6th edition),John Wiley & Sons,Inc.

Kertzer,D.(1989):,Yale University Press.

Mair,J.(2012):“A Review of Business Events Literature,” ,16(2).

Morgeson,F.P.etc.(2005):“Event System Theory:An Event-oriented Approach to the Organizational Science,”,40(4).

Parks,S.(2005):“The Journey toward Mature Adult Faith:A Mode,”in Wilson,M.E.& Wolf-Wendell,E.(ed.),Pearson Custom Publishing.

Shone,A.,& Parry,B.(2004):,Cengage Learning EMEA.

〔俄〕巴赫金,M.(1996):《〈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导言》,载《巴赫金文论选》,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古莱,德尼(2003)《发展伦理学》,高铦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以色列〕史密斯,埃米莉·伊斯法哈尼(2013):《人生的含义不光是幸福》,《参考消息》,02-06(7)。

鄂璠(2017):《追求美好生活的十大方式》,《小康》,(31)。

江畅(2017):《人民美好生活的内涵及实现条件》,《光明日报》,12~15(5)。

敬狄、王伯鲁(2017):《追求美好生活的技术——奥特加·加塞特的技术实践伦理价值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刘春章(2016):《活动的要素:是什么构成了活动?》,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9d72430102wa13.html),04-07。

刘亚平(2011):《公共行政学与美好社会》,《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3(4)。

唐魁玉(2017):《创造美好生活应从寻找生活真相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王树生、李松花(2018):《梭罗的美好生活探索及其当代价值——缓解自然、个体与社会张力的生活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王春雷(2018):《生活中的活动管理艺术》,科学出版社。

王春雷、陈萍(2012):《特殊事件的影响:国际研究进展与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1)。

王天舒(2011):《略论德尼·古莱美好生活伦理价值观及其当代启示》,《商业经济》,(3)。

王雅林(2012):《从生活出发诠释社会意蕴——论费孝通教授对社会学的重大理论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2015):《生活范畴及其社会建构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

——(2017):《回家的路:重回生活的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智慧(2012):《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对承办地区居民幸福指数影响的实证研究》,《体育科学》,(3)。

吴健荣(2016):《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读书文摘》,(16)。

吴欣歆(2016):《体验式学习活动链:语文教学转型的有效路径》,《教育科学研究》,(11)。

杨进、柳海民(2012):《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教育研究》,(11)。

袁祖社(2017):《“万象共生”并“美美与共”——“发展价值观”的嬗变与“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河北学刊》,(1)。

翟绍果、谌基东(2017):《共建美好生活的时代蕴意、内涵特质与实现路径》,《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赵建波、解超(2017):《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价值期许与实践逻辑》,《青海社会科学》,(6)。

赵旭东(2016):《什么是美好生活——来自哈佛大学75年研究报告》,《高考金刊》(理科版),(5)。

Agha,N.,Fairley,S.& Gibson,H.(2012):“Considering Legacy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The Legacy of the Olympic Games,”,15(1).

Brown,G.,Lee,I.S.,King,K.,et al.(2015):“Eventscapes and the Creation of Event Legacies,” ,18(4).

Cashman,R.(2006):,Sydney:Walla Walla Pres.

Chalip,L.& Leyns,A.(2002):“Local Business Leveraging of a Sport Event:Managing an Event for Economic Benefit,” ,(16).

Chappelet,J.L.(2008):“Olympic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s a Legacy of the Winter Games,”,25(14).

Cornelissen,S.,Bob,U.& Swart,K.(2011):“Towards Redefining the Concept of Legacy in Relation to Sport Mega-events:Insights from the 2010 FIFA World Cup,” 28(3).

Deng,Y.,Poon,S.W.& Chan,E.H.W.(2016):“Planning Mega-event Built Legacies-A case of Expo 2010,” ,(53).

Fillis,I.(2009):“Entrepreneurial Crafts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in Ateljevic,J.& Page,S.J.(ed.).

Girginov,V.(2012):“Governance of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 legacy,” ,47(5).

Gursoy,D.& Kendall,K.W.(2006):“Hosting Mega Events:Modeling Locals' Support,” ,33(3).

Jackson,L.A.(2008):“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Impacts of Special Event Tourism,” ,1(3).

Karadakis,K.& Kaplanidou,K.(2012):“Legacy Perceptions among Host and Non-host Olympic Games Resident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2010 Vancouver Olympic Gamew,” ,12(3).

Matheson,C.M.(2010):“Legacy Planning,Regeneration and Events:The Glasgow Commonwealth Games,”,25(1).

Preuss,H.(2007):“The Conceptualis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Mega Sport Event Legacies,” ,12(3-4).

——(2015):“A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the Legacies of a Mega Sport Event,” 34(6).

Ritchie,J.R.B.(2000):“Turning 16 Days into 16 Years Through Olympic Legacies,” ,6(3).

Roche,M.,Apostolopoulos,Y.,Leivadi,S.,et al.(1992):“Mega-events and Micro-modernization,On the Sociology of the New Urban Tourism,” ,43(4).

Sadd,D.,Jones,I.& Raj,R.(2009):,Wallingford,UK:CABI.

(清)范锴(1999):《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清)刘献廷(1957):《广阳杂记》,中华书局。

(清)汪日桢:《咸丰浙江南浔镇志》,卷三十《著述二》。

(唐)姚思廉:《梁书》卷一,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林久贵(2009):《略论湖北地方古文献整理出版的意义》,载林久贵编《湖北地方古文献研究》,崇文书局。

刘宗迪(2018):《〈山海经〉是如何成为怪物之书的》,《读书》,(2)。

柳燕(2009):《从〈汉口丛谈〉〈续汉口丛谈〉看明清之际汉口后湖的茶肆》,载林久贵编《湖北地方古文献研究》,崇文书局。

鲁毅、黄晔(2009):《范锴与〈汉口丛谈〉》,载林久贵编《湖北地方古文献研究》,崇文书局。

宋传银(2012):《笔记体作品与城市史研究——以〈汉口丛谈〉的人物资料为例》,《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王葆心(2002a):《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b):《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

严昌洪(2013):《武汉的古老书院》,《武汉文史资料》,(1)。

徐明庭(1999):《武汉竹枝词》,湖北人民出版社。

张小平(2005):《汉口徽商与社会风尚——以〈汉口丛谈〉为例》,《徽学研究》,(1)。

李青松、袁芳(2013):《〈遗爱亭记〉解读》,《黄冈日报》,08-17。

饶学刚(2017):《苏东坡〈遗爱亭记〉考辨正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1)。

郑嘉励(2013):《去思碑》,《杭州日报·西湖副刊》,08-10。

王天普(2013):《破除民众对领导干部的感恩戴德观念》,冉永平整理,《人民日报》,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