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Automotive Industry in China (2016)

SSAPID:101-8531-2839-10
ISBN:978-7-5097-961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在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变革之路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本书以“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格局变化”为主题,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变革和创新的内涵与驱动力、生产革命、产品革命、服务革命以及价值链、产业链、创新连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

相关信息

丛书名:汽车蓝皮书
作 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编 辑:郑庆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法律声明

 摘要

 中国皮书网

 前言

 Abstract

 汽车蓝皮书编委会

 Ⅰ 总报告

  B.1 汽车产业突破式创新的影响及智能网联汽车前瞻战略

   一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突破式创新

    (一)汽车产业突破式创新的主要标志

     1.汽车产业突破式创新的主要标志

     2.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看汽车产业突破式创新

    (二)需求革命、技术进步、约束条件构成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

     1.需求革命推动汽车产业变革

     2.技术进步促进汽车产业变革

     3.约束条件迫使汽车产业变革

   二 智能化对汽车产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一)汽车产业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革

     1.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变革主要发展趋势

     2.制造信息的纵向集成——数字工厂

     3.制造信息与装备的融合——智能工厂

     4.产业链的横向集成——智慧工厂

    (二)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智能产品的最佳形态

     1.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形态的演进

     2.汽车智能产品的价值延伸

    (三)汽车智能服务促使产业深刻变革

     1.汽车智能服务的内涵及发展阶段

     2.智能服务的纵向集成——“互联网+汽车服务”

     3.智能服务与汽车产品的融合——“互联网+出行服务”

     4.出行供给侧的横向集成——智能交通云服务

   三 汽车产业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面临重构

    (一)汽车产业传统价值链转移,重构汽车产业新型价值链

     1.汽车产业价值链变化的影响因素

     2.汽车产业价值链变化影响下新兴主体出现

     3.传统整车企业的价值链变化及应对策略

    (二)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下,重塑汽车产业链

     1.汽车产业链变化的影响因素

     2.传统整车企业的产业链变化及应对策略

    (三)汽车产业变革浪潮下,打通汽车产业创新链

     1.汽车产业创新链变化的影响因素

     2.汽车产业创新链变化的驱动力

   四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战略及政策保障

    (一)把握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机遇,前瞻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战略

     1.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战略的重要引擎

     2.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领航工程

     3.将智能网联汽车纳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和可持续交通战略统筹发展

    (二)促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1.制定发展战略,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2.加强部门协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合力

     3.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和互联互通,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4.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5.健全完善标准体系,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6.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Ⅱ 发展综述

  B.2 201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一 产销连续第7年全球第一,同比增速年中触底反弹呈V形

   二 自主品牌主导市场结构变化,SUV、MPV及1.6L以下乘用车市场继续逆势增长

   三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政策性市场特征明显

   四 互联网元素向全产业链渗透,产业生态格局气象万千

   五 智能网联概念方兴未艾,车联网和智能汽车技术日新月异

   六 汽车产品出口遇阻再次走低,但积极的海外建厂和收购活动引人注目

  B.3 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一 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差距分析

   二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变化和评价

    (一)中国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稳步增长

     1.产业地位

     2.国内需求

     3.零部件发展水平

     4.汽车产业政策

    (二)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竞争力大幅提高

     1.产业集群

     2.产业集中度

     3.产业规模经济性

     4.产业劳动生产率

    (三)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竞争力略微增长

     1.研发投入

     2.研发产出

     3.专利申请数

    (四)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绩效竞争力微幅提升

     1.国际市场占有率

     2.国际贸易竞争力

     3.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概况

   结语

 Ⅲ 主题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格局变化

  B.4 汽车产业突破式创新的内涵及驱动力

   一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突破式创新

    (一)技术创新模型

    (二)汽车产业突破式创新的主要标志

    (三)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看汽车产业突破式创新

   二 汽车产业变革的驱动力

    (一)需求革命推动汽车产业变革

     1.远程在线工作减少通勤出行

     2.电子商务减少购物出行

     3.社交网络普及减少社交出行

     4.汽车共享减少私家车出行

    (二)技术进步促进汽车产业变革

     1.汽车技术进步促进汽车产业变革

     2.信息化技术促进汽车产业变革

     3.智能制造促进汽车产业变革

    (三)约束条件迫使汽车产业变革

     1.社会资源的低效使用

     2.自然资源的制约影响

     3.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

   三 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B.5 汽车生产的智能化革命

   一 汽车智能制造革命及发展趋势

    (一)国际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

    (二)汽车智能制造的技术内涵

     1.大数据

     2.物联网与务联网

     3.云技术

     4.机器人技术

     5.增材制造技术

    (三)中国汽车智能制造的实践

     1.国家对智能制造的支持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②“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③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2.重点企业的工作

      ①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②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 制造信息的纵向集成——数字工厂

    (一)数字工厂

    (二)产品设计的信息集成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三)制造装备的信息集成

    (四)制造工艺的信息集成

    (五)制造系统的信息集成

     1.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2.ERP企业资源计划

     3.MES制造执行系统

     4.SRM供应关系管理

   三 制造信息与装备的融合——智能工厂

    (一)智能工厂

    (二)车身制造智能化

     1.冲压成形的智能制造

      集成化

      标准化

      智能化

     2.焊接的智能制造

     3.涂装的智能制造

    (三)动力总成制造智能化

    (四)汽车总装智能化

   四 产业链的横向集成——智慧工厂

    (一)智慧工厂

    (二)前端的原材料供应链

    (三)中端的整车制造生产链

    (四)后端的汽车销售服务链

    (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产业链集成

     1.基于物联网的零部件供应系统

     2.基于物联网的汽车制造系统

     3.基于物联网的销售系统

    (六)三段融合的智能制造化之路

  B.6 汽车产品的智能化革命

   一 智能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智能汽车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 汽车智能化的初级纵向集成——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

    (一)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技术已成熟

    (二)标准与法规推动ADAS技术成熟与市场化

     (1)商用车中强制实施ADAS的情况

     (2)Euro-NCAP推进轿车市场对ADAS的应用*

     (3)国内C-NCAP的情况

    (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应用快速扩张

   三 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的融合——智能网联汽车

    (一)智能网联汽车的分级

    (二)汽车的智能化、网联融合处于初级阶段

    (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1)精确可靠的环境感知技术是实现车辆高度智能化的基础

     (2)定位与地图技术实现车辆的跟踪

     (3)智能决策技术是车辆的“大脑”

     (4)数据交互平台是智能汽车研发的关键支撑

     (5)高速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汽车全范围感知与交互

      ①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

      ②应用于车路协同的4.5G通信技术LTE-V

      ③未来高速移动通信技术——5G通信

     (6)信息安全保障汽车及社会安全

     (7)大数据支持构建汽车新生态

   四 汽车智能化的横向集成——基于云端的出行生态

    (一)以智能环境友好型汽车为主体的未来出行生态系统

    (二)自动驾驶汽车

    (三)列队控制

    (四)交通调度

    (五)资源共享

  B.7 汽车出行服务的智能化革命

   一 智能服务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一)智能服务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智能服务的内涵界定

   二 智能服务的纵向集成——“互联网+汽车服务”

    (一)新车销售服务的互联网化

    (二)汽车后市场服务的互联网化

    (三)二手车交易服务的互联网化

   三 智能服务与汽车产品的融合——“互联网+出行服务”

    (一)现有的汽车出行辅助服务

     1.汽车定位导航服务

     2.LBS服务

    (二)现有的共享出行服务

     1.目前的汽车共享模式

      (1)网络出租车

      (2)网络租车

      (3)P2P拼车与P2P租车

      (4)配驾租车

      (5)综合出行平台

      (6)汽车共享分时租赁

    (三)理想的共享出行服务

   四 出行供给侧的横向集成——智能交通云服务

    (一)智能交通出行生态服务

    (二)智能公共交通出行

    (三)自动驾驶车辆出行

  B.8 智能化引发汽车产业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动态调整

   一 汽车价值链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消费者需求变化带来汽车传统价值链的变化

     1.传统汽车的价值链

     2.汽车价值链变化的诱因

      (1)年龄结构的改变使得现在汽车的消费者更能接受共享经济

      (2)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共享经济提供了技术基础

      (3)资源束缚带来汽车传统价值链的变化

    (二)消费者导向带来的汽车价值链变化的五种形态

    (三)汽车价值链的变化导致新的主体出现

     (1)互联网造车企业

     (2)汽车共享平台

     (3)特斯拉一类的新车企

    (四)传统整车企业对汽车价值链控制力降低

     1.传统车企对品牌的控制力下降

     2.传统车企对定价的控制力下降

     3.传统车企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下降

    (五)传统整车企业随着汽车价值链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

   二 汽车产业链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新进入者带来传统汽车产业链的变化

    (二)新进入者自身能力和制造方式不同带来产业链变化

    (三)智能制造使整车制造柔性化

    (四)零部件的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降低了新进入者的进入门槛

    (五)传统整车企业随着汽车产业链的变化进行战略调整

     1.整车企业进行生产平台的调整

     2.整车企业进行生产方式的调整

     3.整车企业将进行整零关系的调整

   三 汽车创新链变化带来的影响

    (一)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汽车技术的深度融合带来汽车技术体系的变化

    (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化成为汽车产业创新的主要方向

    (三)新的汽车产业创新链的形成背后是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人才结构的调整

     1.学科的交叉融合

     2.人才结构的调整

    (四)传统企业进行战略调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

   四 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变化对汽车产业格局的影响

    (一)新进入者成为价值链和产业链的格局改变者,而传统整车企业的原有优势受到冲击

    (二)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和竞争优势在新的汽车产业格局下寻找新的定位

    (三)新的汽车产业格局在三条链的动态调整过程中逐步形成

     1.新的智能出行生态圈

     2.新的消费格局

     3.新的汽车产业格局

 Ⅳ 专题研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

  B.9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战略维度与体系设计

    (一)构建战略框架的必要性

    (二)“战略方阵”:战略维度、战略环境、战略框架与战略执行

   二 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战略的重要引擎

    (一)智能网联汽车与电动汽车的耦合(CV+AV+EV)创造新价值

    (二)传统价值链的转移与新型价值网络的形成

    (三)数字化时代工作岗位的提升、转移与创造

   三 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领航工程

    (一)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牛鼻子工程”

    (二)智能网联汽车改写中国汽车微笑曲线的位势

    (三)智能网联汽车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基工程”

   四 将智能网联汽车纳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和可持续交通战略统筹发展

    (一)智能网联汽车是打开智能交通体系(ITS)大门的“金钥匙”

    (二)智能网联汽车是可持续交通战略的重要支柱

   五 智能网联汽车重新定义和驱动产业创新网络

    (一)软件定义和数据驱动产业创新的新时代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视角

    (三)协同创新网络的新空间

    (四)企业组织模式创新的新趋势

   六 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大数据是国家战略资产

    (二)大数据能力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竞争力和竞争格局

  B.10 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一 制定发展战略,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

   二 加强部门协作,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合力

   三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和互联互通,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四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五 健全完善标准体系,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助推

   六 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Ⅴ 附录

  B.11 附录一 汽车产业相关统计数据

   产销量及保有量

   经济效益

   进出口

   人员、研发及相关产业等

   世界汽车工业

  B.12 附录二 2015年度发布或开始实施的部分汽车政策法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皮书数据库

HyoungSeok Kang,JuYeonLee,“Smart Manufacturing:Past Research,Present Findings,and Futur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green Technology vol. 3,NO. 1,pp. 111-128. 2016.

P.K. Wright and D. Bourne,“Automation and Craftsman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1988,1,(3),pp.131-142.

H.Yoshikawa,J.Goossenaerts. Proceedings of the JSPE/IFIP TC5/WG5.3 Workshop on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ystems for Manufacturing.1993.

D.G. Arseniev,V.P. Shkodyrev,V.V. Potekhin,V.E. Kovalevsky,Smart Manufacturing with Distributed Knowledge-Base Control Networks.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Hannover,PZH Verlag,2014,pp. 85-89.

B. Katalinic,V.E. Pryanichnikov,K. Ueda,Kukushkin,I.,P. Cesarec,R. Kettler,Bionic Assembly System:Hybrid Control Structure,Working Scenario and Scheduling,in Proceedings of 9th National Congress on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Brussels,2012,pp. 111-118.

B.Katalinic,I. Kukushkin,V. Pryanichnikov,D. Haskovic,Cloud Communication Concept for Bionic Assembly System,Procedia Engineering,Volume 69,2014,Pages 1562-1568,ISSN 1877-7058,doi:10.1016/j.proeng.2014.03.156.

B.Lussier,R. Chatila,F. Ingrand,M. O. Killijian,D. Powell,On Fault Tolerance and Robustness in Autonomous Systems,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ARP-IEEE/RAS-EURON Joint Workshop on Technical Challenges for Dependable Robots in Human Environments,2004.

E. Keogh,K.Chakrabarti,M. Pazzani,S. Mehrotra,Locally Adaptive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for Indexing Large Time Series Databases,ACM SIGMOD Record,30(2),151-162.

E. Keogh,K.Chakrabarti,M. Pazzani,S. Mehrotra,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for Fast Similarity Search in Large Time Series Database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3(3),263-286.

S. S.Zobnin,V. V. Potekhin,P2P architectures in distributed automation systems,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Hannover,PZH Verlag,2014,pp. 37-43.

Web Workers(2012).Retrieved July 10,2014 from http://www.w3.org/TR/workers/.

WebRTC 1.0:Real-time Communication Between Browsers(2014),Retrieved July 10,2014 from http://dev.w3.org/2011/webrtc/editor/webrtc.html.

A.V. Fedorov,S.S. Zobnin,V.V. Potekhin,Prescriptive analytics in distributed automation systems,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Hannover,PZH Verlag,2014.

S. Ross,J.Pineau,S. Paquet,B. Chaib-Draa,Online Planning Algorithms for POMDPs,J. Artif. Intell. Res.(JAIR),32(2008).

李佳:《同心毕力、共筑数字化工厂建设——2014数字化工厂国际研讨会》,《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年第7期。

《从数字化工厂到工业4.0——访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自动化博览》2014年第5期。

陆平、张浩、马玉敏:《数字化工厂及其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年第2期。

顾新建、祁国宁、唐任仲:《智慧制造企业——未来工厂的模式》,《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第12期。

周新建、潘磊:《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虚拟制造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第7期。

陈媛媛:《面向离散制造的数字化工厂应用技术研究》,《电子世界》2014年第8期。

张辉:《谈数字化工厂技术在汽车装配工艺中的应用》,《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第10期。

吴云峰、邱华、胡华强:《面向设计与制造的数字化工厂平台》,《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第1期。

付百川、李仰东、武殿梁等:《面向生产系统规划的数字化工厂仿真应用研究》,《现代涂料与涂装》2012年第7期。

康留涛、王晓枫:《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车间布局仿真与物流优化》,《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年第3期。

施宇锋、徐宁:《数字化工厂及其实现技术综述》,《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1年第11期。

张国军、黄刚:《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现状与趋势》,《航空制造技术》2013年第8期。

过学迅、邓亚东主编《汽车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张袁:《汽车用铝合金板料冲压成形性研究》,2013。

李晓延、武传松、李午申:《中国焊接制造领域学科发展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第6期。

李世杭:《智能制造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于展望》,《汽车工艺师》2015年第9期。

陈平、蒋佳桉:《汽车总装工艺技术应用趋势与研究》,《工艺装备》2016年第3期。

许博:《基于CAPP的汽车总装工艺与TS16949集成与应用实施研究》,2015。

周慧:《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流程优化研究》,2012。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10。

彭灿:《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敏捷物流模式研究》,2010。

刘红胜:《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研究》,2013。

王恒伟:《汽车销售物流渠道模式研究》,2006。

綦良群等:《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模式及其选择研究》,《科学决策》2011年第10期。

盛桂芬:《汽车制造业的物流解决方案实例研究》,北京工业大学,2008。

Hyoung Seok Kang,Ju Yeon Lee,“Smart Manufacturing:Past Research,Present Findings,and Futur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green Technology vol.3,NO.1 2016.

P.K.Wright and D.Bourne,“Automation and Craftsman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1988,1,(3).

H.Yoshikawa,J.Goossenaerts,Proceedings of the JSPE/IFIP TC5/WG5.3 Workshop on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ystems for Manufacturing.1993.

D.G.Arseniev,V.P.Shkodyrev,V.V.Potekhin,V.E.Kovalevsky,Smart Manufacturing with Distributed Knowledge-Base Control Networks.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Hannover,PZH Verlag,2014,.

B.Katalinic,V.E.Pryanichnikov,K.Ueda,Kukushkin,I.,P.Cesarec,R.Kettler,Bionic Assembly System:Hybrid Control Structure,Working Scenario and Scheduling,in Proceedings of 9th National Congress on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Brussels,2012.

B.Katalinic,I.Kukushkin,V.Pryanichnikov,D.Haskovic,Cloud Communication Concept for Bionic Assembly System,Procedia Engineering,Volume 69,2014,Pages 1562-1568,ISSN 1877-7058,doi:10.1016/j.proeng.2014.03.156.

B.Lussier,R.Chatila,F.Ingrand,M.O.Killijian,D.Powell,On Fault Tolerance and Robustness in Autonomous Systems,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ARP-IEEE/RAS-EURON Joint Workshop on Technical Challenges for Dependable Robots in Human Environments,2004.

E.Keogh,K.Chakrabarti,M.Pazzani,S.Mehrotra,Locally Adaptive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for Indexing Large Time Series Databases,ACM SIGMOD Record,30(2),151-162.

E.Keogh,K.Chakrabarti,M.Pazzani,S.Mehrotra,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for Fast Similarity Search in Large Time Series Database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3(3),263-286.

S.S.Zobnin,V.V.Potekhin,P2P Architectures in Distributed Automation Systems,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Hannover,PZH Verlag,2014,pp.37-43.

Web Workers(2012). Retrieved July 10,2014 from http://www.w3.org/TR/workers/.

WebRTC 1.0:Real-time Communication Between Browsers(2014),Retrieved July 10,2014 from http://dev.w3.org/2011/webrtc/editor/webrtc.html.

A.V.Fedorov,S.S.Zobnin,V.V.Potekhin,Prescriptive Analytics in Distributed Automation Systems,in 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on Autom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Hannover,PZH Verlag,2014,pp.43-49.

S.Ross,J.Pineau,S.Paquet,B.Chaib-Draa,Online Planning Algorithms for POMDPs,J. Artif. Intell. Res.(JAIR),32(2008),663-704.

李佳:《同心毕力、共筑数字化工厂建设——2014数字化工厂国际研讨会》,《制造技术与机床》2014年第7期。

《从数字化工厂到工业4.0——访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自动化博览》2014年第5期。

陆平、张浩、马玉敏:《数字化工厂及其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年第2期。

顾新建、祁国宁、唐任仲:《智慧制造企业——未来工厂的模式》,《航空制造技术》2010。

周新建、潘磊:《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虚拟制造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第7期。

陈媛媛:《面向离散制造的数字化工厂应用技术研究》,《电子世界》2014年第8期。

张辉:《谈数字化工厂技术在汽车装配工艺中的应用》,《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9年第10期。

吴云峰、邱华、胡华强:《面向设计与制造的数字化工厂平台》,《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第1期。

付百川、李仰东、武殿梁等:《面向生产系统规划的数字化工厂仿真应用研究》,《现代涂料与涂装》2012年第7期。

康留涛、王晓枫:《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车间布局仿真与物流优化》,《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年第3期。

施宇锋、徐宁:《数字化工厂及其实现技术综述》,《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1年第11期。

张国军、黄刚:《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应用现状与趋势》,《航空制造技术》2013年第8期。

过学迅、邓亚东主编《汽车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张袁:《汽车用铝合金板料冲压成形性研究》,2013。

李晓延、武传松、李午申:《中国焊接制造领域学科发展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第6期。

李世杭:《智能制造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于展望》,《汽车工艺师》2015年第9期。

陈平、蒋佳桉:《汽车总装工艺技术应用趋势与研究》,《工艺装备》2016年第3期。

许博:《基于CAPP的汽车总装工艺与TS16949集成与应用实施研究》,2015。

周慧:《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流程优化研究》,2012。

陈敏:《中国商用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10。

彭灿:《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敏捷物流模式研究》,2010。

刘红胜:《汽车制造企业精益供应链物流系统研究》,2013。

王恒伟:《汽车销售物流渠道模式研究》,2006。

綦良群:《我国汽车产业链整合模式及其选择研究》,《科学决策》2011年第10期。

盛桂芬:《汽车制造业的物流解决方案实例研究》,北京工业大学,200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5年10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需求侧创新政策》,上海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宋紫峰:《对知识资本研究进展的总结及认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14年3月。

宋紫峰:《高度关注GDP统计潜在调整方向及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择要,2014年3月。

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汽车公司:《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指数(2016年第一季度)》,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