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62

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图书

Beijing:From Traditional Capital to the Chinese World City

SSAPID:101-8396-2078-69
ISBN:978-7-5097-4002-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这本有关北京城市发展研究的书里, 作者采取中国历史上和文化上对城市的传统看法, 特别是对中国国都的看法。它揉合了北京在1949年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城市,又是在新的社会主义之下的政治和经济现实,以及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逐步迈向现代化世界大都市的发展。因此本书在时间上使这一城市课题横跨了很广泛的空间。首三章专注于搜集和解释和西方不同的传统上的中国城市的概念。之后的九章则在描述和解释北京在1949年后的各方面在社会主义时期及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发展, 包括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发展形态, 城市经济, 人口变化, 住房, 交通, 城市环境, 旧城的保护和城市社会区等。本书的核心命题是: 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 它是否是独特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薛凤旋 刘欣葵
编 辑:冯立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9 地理

 中文版初版序

 薛序

 表目录

 图目录

 文前彩插

 第一章 中国城市的性质

  西方对城市的定义

  中国的世界观——传统中国城市的概念

  “明堂”:中国国都的雏形

  中国人的城市概念

  中国理想国都的结构

  结论

 第二章 北京的崛起

  国都的位置

   甲类 岸边型(海都)

    甲一型:制海的海都

    甲二型:制陆的海都

    甲三型:控制力源之海都

    甲四A型:进取的海都

    甲四B型:退守的海都

   乙类 大陆型(陆都)

    乙一型:均衡邻国压力的陆都

    乙二型:控制力源的陆都

    乙三型:控制交通的陆都

    乙四A型:进取的陆都

    乙四B型:退守的陆都

  中国国都迁移的路径

   (一)萌芽期

   (二)雏形期

   (三)发展期

   (四)成熟期

  北京的地理形势

  北京的战略位置

  明代以前的北京

  结论

 第三章 明清时代的北京

  北京作为国都的历史

  明代的北京

   内城

   皇城

   外城

   宫城

  规划背后的概念

   《周礼》

   天文学

   风水

   其他儒道的概念

  理想国都的规划和布局

  老北京的文化根

 第四章 社会主义下的北京城城市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社会主义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城市的性质

  十大规划原则

  空间结构

  城市规划及其落实

  北京1949年后的城市规划

   (一)1949~1957年,解放初期

   (二)1958~1965年,“大跃进”时期

   (三)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1977~1992年,改革开放第一阶段

   (五)1993~2010年,改革开放深入时期

  早期苏联的影响及“改革开放”后的新路向

  结论:北京的城市规划经验

 第五章 市域空间增长

  行政区划与地域的扩张

  自然地理环境

   位置及中心度

   地形及天气

   水资源

   自然灾害

  城市发展

  城市土地利用特点

  空间分布特点

   (A)规划市区(中心城):中心大团、分散集团、绿化带

   (B)“子母”城:由卫星城市至新城

  北京的农村附属区

  结论

 第六章 经济发展

  总体经济发展

   社会总生产及国内生产总值

   行业结构

   就业结构

  在国都全面而快速的工业发展的经验(1949~1990)

   工业增长的历史

   工业发展主要特色

    ①发展迅速及门类齐全

    ②工业结构不均衡

    ③集中在耗水、耗能及污染性工业

    ④经济效益及资源

   1949~1990年的主要工业

    ①冶金工业

    ②化学工业

    ③机械工业

    ④机械工业

    ⑤汽车工业

    ⑥纺织工业

    ⑦电子工业

  北京市1990年代中及以后的产业转型

   (一)工业高端化

   (二)生产性服务业壮大

   (三)文化创意产业迅起

   (四)新兴战略产业

  1990年后北京产业的空间分布特色

   (一)工厂外迁

   (二)开发区建设

   (三)商务区建设

  结论:北京城市经济的问题与前景

 第七章 人口增长及其分布

  社会主义关于城市人口规模及其构成的原则

  人口变化分期

   (一)1949~1960年

   (二)1960~1970年

   (三)1970~1978年

   (四)1978~1983年

   (五)1983~1990年

   (六)1990~2000年

   (七)2000~2010年

  机械增长及其背后原因

   (一)迁入人士的影响

   (二)迁出人口的影响

   (三)流动人口

   (四)人口空间分布

  人口问题

   人口规模的控制

   增长率

   年龄结构

  人口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科学的机械增长控制

   (二)迁入人口的区域控制

   (三)坚持“一孩政策”和对流动人口管制

  结论:中国城市的人口控制

 第八章 城市住房及住房改革

  社会主义的城市住房策略

   苏联的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城市住宅政策

   1980年代起的变化

  北京城市住房发展实况

   (一)旧条件的适应(1949~1957年)

   (二)社会主义改造期(1958~1965年)

   (三)停滞时期(1966~1976年)

   (四)“文革”后的初步开放时期(1977~1990年)

   (五)房改过渡时期(1991~2000年)

   (六)住房商品化时期(2001~2010年)

  北京住房的改革过程

  高层住宅:住宅问题解决办法和问题制造者

  住房改革第一波:初步商品化、市区重建及出售公房

   (一)市区重建

   (二)危旧房改造:菊儿胡同合作建房计划

   (三)出售旧公房:六建的经验

  住房改革第二波:住房商品化与住房保障

   (一)住房商品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

  结论:城市住房的新时期

 第九章 城市环境与旧城保护

  国都的城市环境

  主要的环境问题

   缺水问题

   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水污染

   空气污染

    二氧化硫(SO2)

    氧化氮(NOX)

    一氧化碳(CO)

    尘埃

   固体废物

   噪音污染

   城市热岛

  对北京旧城的保护

  污染的防治

   改变能源方式

   工业的结构调整

   生态农业

   控制城市规模,发展基础设施

  城市绿化与生态地理环境整治

   城市绿化

   生态整治区

    1.山地自然生态保护区

    2.平原农业生态整治区

    3.城市生态建设控制区

  结论

 第十章 城市交通:用两条腿走路?

  前东欧集团国家

  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

  1990年前的第三世界国家

  1949~1990年的北京:一个第三世界的例子

  北京的道路网

  公共客运交通

   一般原则和发展史

   地下铁路

   巴士及电车

   自行车

  市内货运交通

   专业化及社会分工下降

   车辆大小不平衡

   货运能力和货运需求的不平衡

   低车辆使用率和低生产力

  1990年后的北京的交通发展

   道路网建设

  公共交通发展

  轨道交通建设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策略

  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

   (一)道路管理

   (二)交通流量控制

   (三)公共交通

   (四)公共货运

   (五)道路网的改良

   (六)增加投资以及政府态度的转变

  结论

   (一)强烈的政府参与特色

   (二)由第三世界转向现代国际大都市

   (三)中国的“封建”意识

   (四)机动车优先

 第十一章 北京市的社会空间结构

  城市住宅区域人口的地域分异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东欧前社会主义城市的居住情况

  北京的社会区

   其他中国城市

   北京社会区研究的困难和变量问题

   七大主成分

    ①主成分一:旧城高密度地带

    ②1949年后的近郊和文化区

    ③建筑工地

    ④近郊农业

    ⑤专业人士区

    ⑥东城延展区

    ⑦高层住宅区

   北京在1990年的八个社会区

    ①旧城高密度区

    ②东城延展区

    ③近郊住宅区

    ④专业人士区

    ⑤近郊工业住宅

    ⑥文化区

    ⑦近郊农业区

    ⑧建筑工地盘

  北京社会区的成因

  结论

 第十二章 开放、经济挂帅与儒家思想

  引言

  为1949年至1980年代的北京问题作出诊治

  改革开放后北京发展问题的再认识

  北京的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

   (二)文明古都和现代文化名城

   (三)亚太地区的重要高端产业城市

  新的发展策略

  战略阶段和近中期目标

   中短期政策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调整城乡布局,建设首都圈

    ①内城

    ②新市区

    ③郊区

    ④首都圈

   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①缺水

    ②交通与通信

    ③能源

    ④环境

   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

   深化城市改革建立首都财政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首都圈

   汽车工业

   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结论

 第十三章 结论:中国式的“世界城市”

  北京的文化根

  1949~1980年的北京

   自然和人文背景

   社会主义规划原则

   中国传统的规划元素

   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经济

   城市人口

   住房和社会阶层分隔

   城市交通

   城市环境

  1980年后的新发展

  “新北京,新奥运”:中轴线的延伸与传统的保留和创新

  结论:中国式的“世界城市”模式?

 英文版初版序

 刘序

 中文版初版代序

本书融合了历史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法,是一部独特的北京城市发展研究著作,附有约200份图表和24幅珍贵照片资料,参考价值很高。本书前3章致力于以北京历史揭示与西方迥异的传统中国城市理念,后9章则通过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发展形态、城市经济、人口变化、住房、交通、环境、旧城保护和社会区等发展情况,叩问本书的核心问题: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北京到底有多独特?北京的文化根在哪里?

安慧(2009),《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发展状况综述》,《学术前沿论丛》,3,260~269。

白德懋(1988),《解决北京旧城交通的战略问题》,《北京规划建设》,3,22~23。

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编)(1985),《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北京。

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编)(1987),《城市规划》,《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资料》,第一卷,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1990),《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概况分类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1991),《北京市1991~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1991a),《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城市住宅问题研究课题组(1984),《关于北京城市住宅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科技管理研究中心(1991),《关于北京市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城市建设局(1980),《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城市建设局(1991),《关于北京总体规划规模和布局修订初步方案汇报提纲》,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92),《关于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情况的汇报提纲》,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0),《北京志·市政卷·房地产志》,北京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9),《北京志·城乡规划卷·规划志》,北京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2009),《岁月回响——首都城市规划事业60年纪事1949~2009(上、下)》,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至2020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网址:http://www.bjghw.gov.cn/web/static/catalogs/catalog_233/233.html。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等(2006),《北京城市规划图志(1949~2005)》,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1986),《首都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问题》,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计委(1991),《1990~2010年北京经济发展设想》,《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修订的经济社会发展依据专题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与北京市委科欢科学项目报告(内部文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1986),《2000年首都城镇住宅建设的发展目标及对策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1991),《北京危房改造的情况、问题和出路》,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市政府(1984),《北京市:经济》,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市政府(1984),《北京市:自然条件、资源与环境》,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卷编辑部(著)(2007),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北京(上)》,当代中国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统计局(编)(1990),《北京四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编)(2009),《北京六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统计局(编),《北京社会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1985~1992年各年。

北京市统计局(编)(2011),《北京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统计局(编)(2011),《北京区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

北京市政府研究室(1986),《关于北京市常住人口迁移的调查报告》,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市住宅问题研究课题组(1984),《关于加快北京市危房改造工作的几项建议》,北京(内部文件)。

北京日报,《京师天灾启示录》,1991年7月27日。

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1991),《北京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建议和对策》,《北京规划建设》,4,2~6。

曹聚仁(1971),《今日北京》,香港。

曹连群(1989),《回顾与探索——谈〈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实施五年来的体会》,《北京规划建设》,3,11~13。

曹连群(1989),《对北京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几点认识》,《城市规划》,5,10~12。

曹连群(1990),《对北京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规划建设》,2,11~13。

曹连群(1990),《北京市区及附近地区城市发展用地可行性研究》,《北京规划建设》,4,5~7。

曹连群(1991),《从规划市区人均建设用地看城市人口容量》,《北京规划建设》,3,6~8。

陈传康(1984),《北京的感应和行为地理研究》,《北京环境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理学会,北京。

陈高华(1982),《元大都》,北京出版社,北京。

陈开俊等(译)(1982),《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出版社,福州。

陈海扬(1989),《浅论规划目标的弹性问题》,《北京规划建设》,2,11~13。

陈海扬(1990),《试议北京工业的发展问题》,《北京规划建设》,2,17~19。

陈景润、黄秀琼(1990),《试论北京的快速道路系统》,《北京规划建设》,3,36~38。

陈为邦(1990),《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与科学性——写在〈城市规划法〉公布之后》,《北京规划建设》,2,2~4。

陈一夫等(1989),《首都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北京。

陈一夫等(1989a),《北京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北京。

陈永德(1989),《北京市区路网负荷分析》,《北京规划建设》,2,10~12。

陈正祥(1977),《北京》,国际研究中国之家,香港。

陈军(2009),《北京工业发展30年:搬迁、调整、更新》,《北京规划建设》,1,49~52。

程晓曦(2011),《北京旧城居住空间分异状况与居住密度问题初探》,《北京规划建设》,7,35~38。

仇为之、范春永(1984),《对北京市人口增长变化的回顾与发展意见》,《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论文集》,北京(内部文件)。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编)(1989),《当代中国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邓合成(1990),《北京郊区城镇布局实施方案介绍》,《北京规划建设》,3,15~17。

丁世华(2009),《当代北京居住史话》,当代中国出版社,北京。

董光器(1987),《试论北京旧城的保护和改造问题》,《北京规划建设》,1,12~15。

董光器(1988),《编制北京旧城区规划的几点体会》,《北京规划建设》,2,15~19。

董光器(1989a),《对北京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的思考》,《北京规划建设》,1,6~8。

董光器(1989b),《对北京市建设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5,6~9。

董光器(1989c),《总结历史经验加快旧城破旧危房改建步伐》,《北京规划建设》,4,11~13。

段成荣等(2011),《北京人口规模控制》,《人口与经济》,3,24~36。

樊凯(1989),《对调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思考》,《北京规划建设》,2,7~10。

樊书培、华亦增(1988),《加速改建北京旧城居住区的一些建议》,《北京规划建设》,2,20~22。

范耀邦(1986),《有关北京市居住区规划定额指标的几个问题》,《北京规划建设》,5,36~40。

范耀邦(198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兄弟城市旧城改造经验有感》,《北京规划建设》,3,11~13。

范耀邦(1987),《从民意调查看当前北京高居住宅的状况》,《北京规划建设》,2,40~43。

范耀邦(1988),《北京高居住宅发展概述》,《北京规划建设》,1,36~38。

范耀邦(1989),《北京高层住宅布局与高度分区探讨》,《北京规划建设》,2,24~27。

范耀邦(1989a),《北京城市住宅问题的现状和任务》,《北京规划建设》,1,30~33。

范耀邦(1989b),《北京高层住宅发展背景初析》,《北京规划建设》,3,39~40。

范耀邦(1991),《2010年莫斯科总体规划编制的一些情况》,《北京规划建设》,1,54~56。

冯文烔、周长与(1990),《苏联住房问题与若干对策》,《北京规划建设》,3,2~54。

方晓(1989),《北京市菊儿胡同住宅合作社成立》,《城乡建设》,7,18。

高庆旭(1988),《试论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北京规划建设》,4,13~15。

顾炎武(1984),《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台北。

顾云昌、朱泓(1989),《从北京六建出售旧公房看售房优惠政策》,《城乡建设》,4,13~15。

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1997),《北京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学报》,9,385~393。

郭焕成(1990),《北京市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北京规划建设》,3,9~11。

韩光辉(1984),《清与民国三百年间北京今市域内人口地理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学地理系博士论文。

侯仁之(1959),《关于古代北京的几个问题》,《文物》,6。

侯仁之(1973),《北京旧城平面的设计改造》,《文物》,5。

侯仁之(1977),《天安门广场:从宫廷广场到人民广场的演变和改造》,《文物》,9。

侯仁之(1980),《紫禁城之回顾与前瞻》,《紫禁城》,1。

侯仁之(1980),《从天安门广场看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规划》,1。

侯仁之(1980),《首都城市建设的主题思想》,《新时期》,4。

侯仁之(1982),《北京城: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其改造》,《历史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1~20。

侯甬坚(1989),《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中国古都研究》,4,37~53。

何健民(译)(1973),〔日〕那波利贞(著),《中国古代都市的研究》,《时事类论》,5,1。

贺业钜(1985),《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洪强(1991),《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思想的回顾与认识》,《北京规划建设》,4,11~13。

胡兆量(1988),《对首对总体规划的构想》,《北京规划建设》,3,5~7。

胡兆量(1990),《北京城市规模膨胀的原因和对策》,《北京规划建设》,3,2~8。

胡兆量(1991),《开放政策下的北京:突破规模与挑战》(未出版草稿)。

胡兆量(2011),《北京人口规模的回顾与展望》,《城市发展研究》,4,8~11。

胡兆量(2011),《北京城市发展规模的思考和再认识》,《城市区域规划研究》,4,1~19。

华绘(1934),《明代定都南北两京的经过》,《禹贡半月刊》,2,11,443~449。

黄秀琼(1990),《北京现状道路立体交叉的分析意见》,《北京规划建设》 1,38~40。

霍亚贞(主编)(1989),《北京自然地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北京。

郏力捷(1990),《从水资源短缺看北京城改造》,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

贾迎风、陶建国(1989),《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政策研究》,《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北京。

吉平(1984),《北京市迁入移民的来源、类型和年龄构成》,《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论文集》,北京(内部文件)。

姜慧嬚(1990),《关于建立首都经济核心区的思考》,《北京规划建设》,3,12~14。

列·瓦瓦金(1990),《2000年后的莫斯科》,《北京规划建设》,4,24~26。

黎福贤(1985),《京津唐国土规划纲要研究》,《城市规划》,2,24~28。

李赓、梁其平(1988),《北京城市布局的战略设想》,《北京规划建设》,4,8~10。

李赓、梁其平(1989),《北京城市布局的战略设想》,《北京规划建设》,1,9~11。

李赓(1990),《试论适合首都特点的产业选择》,《北京规划建设》,1,15~17。

李法萍(1981),《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哈尔滨。

李慕贞(主编)(1987),《中国人口:北京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

李炳均、刘敬坤(1986),《关于我国历代建都与文化史发展的关系及建都特点的初步研究(纲要)》,《中国古都研究》,2,31~41。

李任远(1990),《北京的城市文化价值》,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

李任远、李盈(1990),《北京城市性质与功能分析》,北京城市系统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

李声勇(1991),《北京主要工业行业资源消耗占用、三废排放与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修订的经济社会依据专题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李伟(1990),《解决穿城交通是缓解城区交通紧张的根本途径》,《北京规划建设》,2,48~50。

李有海(1989),《北京的工业建设与合理布局问题》,《北京规划建设》,3,23~26。

李淮(1987),《为实现“文化古都、现代城市”而努力》,《北京规划建设》,2,2~4。

李淮(1990),《保护文化古都特色,设计现代城市新图》,《北京规划建设》,3,22~25。

李建平(2005),《皇都京韵——走近北京城》,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

梁其平、李赓(1989),《北京城市布局的战略设想》,《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北京。

梁思成(1953),《中国建筑史》,高等教育部,北京。

林豹、邢焕楼、苗莉(1991),《2000年北京工业发展思路》,《北京规划建设》,2,27~30。

林尹(注译)(1972),《周礼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

刘敦桢(1980),《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刘致平(1987),《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刘小石(1987),《对保护北京古都风貌的认识和意见》,《北京规划建设》,1,4~7。

刘太格(1990),《刘太格顾问对北京城市规划建议》,《北京规划建设》,4,22~23。

刘武君(1983),《中国历代都址变迁与国家经济重心的转移》,《城市问题从书》,4。

刘长岐、王凯(2004),《影响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微观因素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403~412。

刘欣葵等 (编著)(2009),《首都体制下的北京规划建设管理》,中国建筑机械出版社,北京。

刘欣葵(2010),《北京城市规划与管理60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

刘欣葵、韩蕊(编著)(2012),《城市规划管理制度与法规》,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

劳贞一(1942),《论国都的建置及六代以前的都邑设计》,《人文科学学报》,1,1。

劳干(1942),《中国的社会与文学》,民生书店,台北。

卢金涛(1990),《北京城市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协调关系研究》,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

陆孝襄(1989),《北京高层住宅发展情况及问题初探》,《城市规划》,5,18~21。

陆孝襄(1991),《危旧房改造中的几个规划建设问题》,《北京规划建设》,3,16~18。

陆孝襄(1991a),《危旧房改造应与新区开发相结合》,《北京规划建设》,1,30~32。

马超英、樊凯(1989),《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抉择》,《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北京。

马句(1991),《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学习彭真同志关于北京城市规划问题的讲话》,《北京日报》,1991年10月29日。

马凯、刘学民(1989),《北京发展资金问题研究》,《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北京。

马刚(1988),《北京市区交通量状况分析》,《北京规划建设》,1,10~12。

钮明德(1990),《开于首都北京发展的若干基本思路》,《城市发展与工程》第二集,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钮明德(1990a),《首都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些战略考虑》,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

潘泰民(1987),《北京的城市布局必须实行新的战略转移》,《北京规划建设》,1,18~19。

潘泰民(1987a),《坚持分散集团式的布局,保护首都的生态环境》,《北京规划建设》,3,27~29。

潘泰民(1988),《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首都总体规划(续)》,《北京规划建设》,4,5~7。

彭琪瑞、薛凤旋、苏泽霖(1991),《香港澳门地区地理》,商务印书馆,北京。

浦朝明(1989),《保护北京的独特风貌——〈历史名城与现代化建设〉,北京国际学术讨论会例记》,《北京规划建设》,3,8~11,

齐康(1980),《建筑环境与古建筑保护》,《建筑学报》,6,32~37。

齐良如、陈桂荣(1989),《北京市人口发展的形势及今后对策》,北京(内部文件)。

清华大学建筑系城市规划教研室(1980),《对北京城市规划的几点设想》,《建筑学报》,5,6~15。

钱连和(1988),《搞好规划布局,加强交通建设》,《北京规划建设》,2,2~3。

钱笑(2010),《北京居住空间的发展与变迁(1912~2008)》,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导师谭纵波。

瞿政(1989),《石佛营小区规划方案构思》,《北京规划建设》,4,30~33。

瞿政(译)(1990),〔日〕土肥博至(著),《试论中国城市空间的布局原理》,《北京规划建设》,4,45~46。

全永燊(1988a),《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对策》,《北京规划建设》,1,6~9。

全永燊(1988b),《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是当务之急》,《北京规划建设》,4,28~29。

全永燊(1990a),《需求调控是治理北京市交通的主要环节》,《北京规划建设》,2,43~45。

全永燊(1990b),《北京城市交通设施水平分析》,《北京规划建设》,3,33~35。

全永燊(1990c),《关于北京城市交通对策的建议》,《北京规划建设》,1,34~37。

全永燊(1991),《北京城市交通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浅析》,《北京规划建设》,3,42~44。

《群众对北京规划建设意见》,《北京规划建设》,1988,4,47。

芮经纬(1989),《北京旧城的整体保护》,《北京规划建设》,4,5~6。

任宝兴(1990),《缓解北京交通紧张的对策》,《北京规划建设》,2,46~47。

任强、陆杰化(2006),《北京未来流动人口发展趋势及调控思路》,《人口研究》,7,77~83。

仁翔(1982),《北京商业中心的变迁》,《城市建设》,3。

沙学浚(1952),《国都之类型》,《大陆杂志》,5,12。

沈亚迪(1988),《再论北京城市规划》,《北京规划建设》,3,8~10。

沈亚迪、任朝钧(1987),《王府井商业街改造规划探讨》,《北京规划建设》,3,18~22。

石胜文、曹玉琦(1991),《危改区居民应外迁安置》,《北京规划建设》,3,19~20。

史念海(1986),《我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中国古都研究》,2,1~30。

史念海(1987),《中国古都学初议》,《中国古都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3,1~34。

史炜(1990),《北京市主要财政补贴项目的综合分析与建议》,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

首都发展战略总体研究部(1987),《首都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讨论稿)》,北京(内部文件)。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编)(1989),《首都发展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

孙大千(1991),《京津唐经济技术协作的现状及深化发展的探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与市科委软科学项目报告》。

孙洪铭(1987),《北京人口的三个突出问题》,《北京规划建设》,1,24~25。

孙洪铭(1989),《加速北京旧城危房区改建的对策》,《北京规划建设》,4,7~10。

孙洪铭(1990),《北京经济社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展望》,《北京规划建设》,2,14~16。

孙洪铭(1991),《北京人口规划现状与未来发展》,《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修订的经济社会依据专题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孙洪铭、张维(1991),《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北京规划建设》,3,9~11。

宋肃懿(1985),《唐代长安之研究》,大立出版社,台北。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编)(1987),《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

童序、崔文(1990),《北京近郊城市化特点、问题及发展方向》,《北京规划建设》,2,23~25。

王宾铭(1991),《京津和冀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和经济联合问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与市科委软科学项目报告》。

王常刚、张扬(执笔)(1988),《北京市出租汽车供求状况调查》,《北京规划建设》,3,24~31。

王东(1989),《关于北京城市发展的几点设想》,《北京规划建设》,3,19~22。

王东(1991),《加强首都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修订的经济社会依据专题研究》,北京(内部文件)。

王恩涌等(1990),《北京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北京规划建设》,3,5~8。

王家梁(1990),《关于北京郊区城镇布局的设想》,《北京规划建设》,1,11~14。

王玲(1991),《北京周围城市的历史关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与市科委软科学项目报告》。

王绪安(1991),《莫斯科市交通概况及观感》,《北京规划建设》,1,57~59。

王晓明(1987),《对货运车辆出行调查的分析》,《北京规划建设》,2,47~48。

王屹(1989),《关于北京建筑高度控制的分级问题》,《北京规划建设》,4,42~44。

王争鸣(1988),《略论北京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问题》,《北京规划建设》,1,13~15。

邬江(1989),《谈北京城区工业调整搬迁问题》,《北京规划建设》,1,18~20。

邬江(1990a),《北京工业离心扩散对城乡建设的影响》,《北京规划建设》,1,18~20。

邬江(1990b),《北京工业离心扩散对城乡建设的影响》(续),《北京规划建设》,2,20~22。

吴传钧(主编),(1985),《北京土地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邬翊光、黄士正(1986),《关于北京市建设新的全市性商业中心的建议》,《城市问题》,1,40~47,

邬翊光(1987),《北京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建议》,《地理学报》,42,1,41~49。

邬翊光(主编)(1988),《北京市经济地理》,新华出版社,北京。

邬翊光(1991),《论北京市工业结构调整方向》,《城市问题》,2,23~47。

吴良镛(1979),《北京市规划初议》,《建筑史论文集(三)》,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北京。

吴良镛(1979),《天安门广场的规划与设计》,《建筑史论文集(五)》。

吴良镛、刘燕(1989),《探求北京旧城住宅区整治的途径——菊儿胡同的改建试验》,《北京规划建设》,2,17~20。

吴良镛(2007),《对北京城市规划的几点建议》,《城乡建设》,7,50~51。

吴良镛等(2011),《建设文化精华区促进旧城整体保护》,《北京规划建设》,8,8~11。

吴晟(1989),《成就、问题和启示——北京住宅建设四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城市规划》,5,13~17。

吴月华(2010),《住宅产业化:“企”心所向——访中建一局总工程师吴月华》,《建筑》,9,23~25。

吴群刚(2009),《北京市人口规模现状与调控》,《城市问题》,4,1~5。

谢敏聪(1980),《明清北京建制的思想渊源》,《中央日报文史周刊》,5月6日,103。

谢敏聪(1980a),《明清代北京的城垣与宫阙之研究》,台湾学生书局,台北。

邢嘉明、林文盘(主编)(1987),《京津地区生态环境研文集》,气象出版社,北京。

许铭远(1989),《北京旧城改建的出路所在》,《北京规划建设》,1,25~27。

许学强等(1989),《广州市的社会空间因子分析研究》,《地理学报》,北京,44,4,385~399。

徐俊鸣(1943),《首都与国防中心区之位置问题》,《中山大学地理集刊》,12。

徐俊鸣(1992),《上海市人口的系统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徐炳煊(1989),《略谈北京地区流动人口的特点及管理》,北京(内部文件)。

徐伟(1985),《上海中心城空间结构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徐志康、浦汉昕(1988),《生态环境的整治区划》,邢嘉明等(编),北京。

薛凤旋(1986),《中国的大都市》,商务印书馆(编撰),香港。

薛凤旋(2009),《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三联书店,香港。

杨纪良(1990),《北京城市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北京。

杨乃超、刘大为(1984),《关于北京市人口迁移的调查与分析》,《北京市人口问题和对策论文选编》,北京(内部文件)。

杨树珍(1984),《建设首都与繁荣经济》,《北京环境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理学会,北京。

杨旭(1992),《北京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硕士论文。

叶舜赞、徐志康(1988),《圈层式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京津区域生态地理环境研究》,邢嘉明等(编),气象出版社,北京。

叶骁军(1987),《中国都城历史图录》(一至三集),兰州大学出版社,兰州。

叶骁军(1988),《中国都城发展史》,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安。

丘菊贤、杨东晨(1989),《中华都城要览》,河南大学出版社,开封。

叶立梅等(2009),《促进首都科学发展——战略思路与重点领域》,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

尹连兴(1987),《扩大北京市辖区初探》,北京(内部文件)。

俞长风、陈永川(1983),《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介绍》,《城乡建设》,10,5~15。

于春全、李少明(1988),《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安全、要效益》,《北京规划建设》,2,4~6。

于明(1988),《清政府对京城人口的控制政策》,《北京研究》,8。

于绰云(1960),《故宫三大殿》,《故宫博物院院刊》,6。

于德源(1989),《北京古代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编),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

于希贤(1990),《中国风水地理的起源与发展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4,83~95。

于希贤(1990a),《中国的风水思想与城市选址布局》,《大地地理杂志》,台北,5,92~107。

于学文(1986),《应用航空遥感技术对北京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城市规划》,2,9~14。

张洪铭、张维、张婕(1991),《从京津冀地区的更大地域范围研究北京城市的发展》,《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与市科委软科学项目报告》。

张洪铭、张维、张婕(1991a),《国内大城市区域经济和区域规划比较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与市科委软科学项目报告》。

张纪斯、刘杰(1991),《论北京常住人口迁移问题》,《北京规划建设》,3,12~15。

张铸(1990),《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北京规划建设》,4,2~4。

张敬淦、张一德(1987),《对解决当前北京乘车难的探索》,《北京规划建设》,1,26~29。

张庆(1991),《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十年经济效益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内部文件)。

张一德(1988),《关于北京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的一些看法》,《北京规划建设》,4,11~12。

张效德、安素华(1984),《北京城市人口控制与疏导对策》,《北京市人口问题和对策论文选编》,北京(内部文件)。

张祖刚(1991),《城市设计的整体性》,《北京规划建设》,1,6~9。

张杰(2002),《北京城市保护与改造的现状与问题》,《城市规划》,3,73~75。

张芸莉、张炜(2009),《从流动人口看北京人口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12,34~55。

赵冬日(1988),《关于北京城市规划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北京规划建设》,4,2~4。

赵冬日(1989),《略谈北京的各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问题》,《北京规划建设》,3,5~7。

郑祖武(1981),《北京城市道路规划》,《建筑学报》,2,37~41。

郑祖武(1988),《北京城市交通规划的回顾与展望》,《北京规划建设》,1,2~5。

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1984),《关于1990年基本解决北京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探讨》,北京(内部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1983年7月14日),《对〈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北京(内部文件)。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1983),《京津唐区域经济地理》,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1991),《首都地区工业协作与布局合理比较研究》,《国家“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北京(内部文件)。

周又诚(1990),《北京能源发展战略的初步探讨》,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编)。

周永源(1987),《维护文化古城风貌,繁荣建筑艺术创作》,《北京规划建设》,3,2~5。

周永源(1989),《北京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北京规划建设》,1,2~5。

周永源(1991),《修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思考几个重要问题》,《北京规划建设》,2,2~5。

周楠森(2011)(编),《城市交通规划》,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

钟晓兵(2011),《 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泡沫测度及生成机制研究》,《学术交流》,1,101~106。

宗跃光等(2002),《 北京城郊化空间特征与发展对策》,《地理学报》,3,135~141。

朱燕(1989),《北京居民的购房能力与心愿》,《城乡建设》,2,17~18。

朱丽(1989),《北京市政新建设》,《中国建设》,11,38,14~16。

朱榕(1991),《我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些意见》,《北京规划建设》,2,13~15。

朱祖希(1984),《北京的水利工业》,《北京环境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理学会,北京。

赵弘(2010),《北京改革开放30年研究(经济卷)》,北京出版社,北京。

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2011),《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若尔迪·博哈尔(Jordi Borja)、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等著(2008),姜杰等译,《本土化与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城市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颜廷真、孙鲁健(2012),《中国的风水文化》,当代中国研究丛书,三联及浸大当代中国研究所,香港。

Abu-Lughod,J.L.(1969)‘Testing the Theory of Social Area Analysis:The Ecology of Cairo,Egyp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34,198-212.

Agnew,J.;Mercer J. & Sopher,D.(eds.)(1984)The City in Cutlural Context,Allen & Unwin,Boston.

Arlington,L.C. & Lewisohn,W.(1987)In Search of Old Peking,OUP,Hong Kong.

Asiaweek(1993)‘China’s Supercity’,June 30,44-49.(Weekly magazine).

Banister,D. & Button,K.(eds.)(1993)Transport,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 & FN SPON,London.

Barat,J.(1990)‘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Planning Transport in Third World Cities’,in Dimitriou(ed.),216-256.

Bater,J.H.(1980)The Soviet City,Edward Arnold,London.

Berry,B.J.(1973)The Human Consequences of Urbanization,Macmillan,London.

Berry,B.J.L. & Rees,P.H.(1969)‘The Factorial Ecology ofCalcutta’,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4,447,491.

Button,K. & Rothengatter,W.(1993)‘Global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The Role of Transport’,in Banister & Button(eds.),19-52.

Chang,Sen-dou(1977)‘The Morphology of Walled Capitals’,in Skinner(ed.)(1977),75-100.

Christaller,W.(1933)Die Zentralen One in Süddentschland,Fischer,Jena.English edition translated by Baskin,C.W.(1966),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

Cohen,R.B.(1981)‘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Urban Hierarchy’,in Dear,M. & Scott,A.J.(eds.)Urbaniz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 Societies,New York,287-315.

Compton,P.A.(1979)‘Planning and Spatial Change in Budapest’,in French & Hamilton(eds.),461-492.

Cornish,V.(1922)The Great Metropolis,Methuen,London.

Angschat,J. and Blasius,J.(1989)‘Social and Spatial Disparities in Warsaw in 1978:An Application of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o a “Socialist City”’,Urban Studies,24,173-191.

Dimitriou,H.K.(ed.)(1990)Transport Planning for Third Worm Cities,Routledge,London.

Dimitriou,H.IC(1990a)‘Transport and Third World City Development’,in(ed.),1-49.

Dimitriou,H.K.(1990b)‘Transport Problems of Third World Cities’,in(ed.),50-84.

Dimitriou,H.K.(1990c)‘The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Process:Its Evolution and Application to Third World Cities’,in(ed.),144-183.

Dwyer,D.J.(1986)‘Urban Housing and Planning in China’,Tran.Inst.of Br.Geographers,N.S.11,479-489.

Farmer,E.L.(1976)Early Ming Government:The Evolution of Dual Capitals,Harvard U.,Massachusetts.

French,R.A.(1979)‘The Individuality of the Soviet City’,in French & Hamilton(eds.),73-104.

French,R.A.(1987)‘Changing Spatial Patterns in Soviet Cities’,Urban Geography,8,4,309-320.

French,R.A. & Hamilton,F.E.I.(1979)‘Is There a Socialist City’,in French & Hamilton(eds.),1-22.

French,R.A. & Hamilton,F.E.I.(eds.)(1979)The Socialist City,Wiley,Chicester.

Friedmann,J.(1986)‘The World City Hypotheses’,Development and Change,17,69-83.

Ginsburg,N.(1972)‘Planning for South East Asian Cities’,Focus,22,1-8.

Hamilton,F.E.I.(1979)‘Spatial Structure in East European Cities’,in French & Hamilton(eds.),195-262.

Hamilton,F.E.I & Burnett,A.D.(1979)‘Social Processes and Residential Structure’,in French & Hamilton(eds.),263-304.

Harvey,D.(1974)‘Class-monopoly Rent,Finance Capital and the Urban Revolution’,Regional Studies,8,239-255.

Hauser,P.M.(1965)‘Urbanization:An Overview’,in Hauser,P.M. & Schnore,L.F.(eds.)The Study of Urbanization,Wiley,N.Y.1965,1-48.

Hawley,A.H. & Duncun,O.D.(1957)‘Social Area Analysis:A Critical Appraisal’,Land Economics,33,227-245.

Herbert,D.T.(1986)‘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British Studies of Urban-Social Structure’,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280-283.

Hymer,S.(1975)‘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Law of Uneven Development’,in Radice,H.(ed.)International Firms and Modem Imperialism:Selected Readings,Harmondsworth,37-62.

Jalowiechi,B.(1968)Osiedle i Miasta,Studium Socjologiczno-Urbanystyczne Jednostek Mieszkaniowych,Wroclawia,P.W.N.Warsaw.

Johnson,J.H.(1967)Urban Geography:An Introductory Analysis,Pergaman,Oxford.

Johnston,R.J.(1973)‘The Factorial Ecology of Major New Zealand Urban Areas’,Instit.of Br.Geographers,special publication,Vol.5,143-168.

Jones,F.L.(1969)Dimensions of Urban Social Structure,ANU Press,Canberra.

Kelley,A.C. & Williamson,G.(1987)‘What Drives City Growth in the Developing World’,in Tolley & Thomas(eds.)(1987),32-46.

Konrad,G. & Szelenyi,I.(1969)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Allocation of Housing,Budapest,Sociological Research Group,Hunganan Academy of Sciences.

Kwiatkowska,E.(1973)Preobrazenia Struktury Spoleczno-Przestrennej Miasta pod Wplynew Uprzemyslowienia,Inst.Soejologii i Fiiozofii P.A.N.,Warsaw.

Lo,C.P.(1972)‘A Typology of Hong Kong Census Districts:A Study in Urban Structure’,in Sit,V.F.S.(ed.),1985,Summerson,Hong Kong,26-43.

Lo,C.P.(1980)‘Shaping Socialist Chinese Cities’,in Leung,C.K. &Ginsburg,G.(eds.)China Urbaniz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Research Paper 196,Department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130-155.

Lo,C.P.(1986)‘The Evolution of the Ecological Structure ofHong Kong: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and Future Development’,Urban Geography,7,2,311-335.

March,A.L.(1968)‘An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Geomancy’,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7,2,253-267.

Mayer,H.M.(1971)‘Definitions of “City”’,in Bourne,L.S.(ed.)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ity,O.U.P,N.Y.,28-31.

McGee,T.G.(1971)‘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Asia’,in A.M.Woodruff & Brown,J.R.(ed.)Land for the Cities in Asia,Harvard U.,28-67.

Meadow,P.(1957)‘The City,Technology and History’,in Social Forces,36,141-147.

Milyutin,N.A.(1974)Sotsgorod-The Problem of Building Socialist Cities,MIT Press,Cambridge.

Mote,F.W.(1977)‘The Transformation of Nanking,1350-1400’,in Skinner(ed.)(1977),101-154.

Mumford,L.(1961)The City in History,Pelican,London.

Murdie,R.A.(1969)Factorial Ecology of Metropolitan Toronto 1951-1961,Research Paper 116,Dept.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hicago.

Murphy,R.(1984)‘City as a Mirror of Society: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in A gnew,J.,Mercer,J. and Sopher,D.(eds.)The City in Cultural Context,Allen & Unwin,Boston,186-204.

Pannell,C.W.(1973)‘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inTaiwan’,Journal of Geography,72,1,5.

Pannell,C.W.(1977)‘Past andPresent City Structure in China’,Town Planning Review,157-72.

Pannell,C.W.(1980)‘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Nanking’,in Leung,C.K. & Ginsburg,N.(eds.)China:Urbaniz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Research Paper No.196,Dept.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87-214.

Pioro,Z.(1962)Ekologia Spaleczna W Urbanistyce na Przykladzie Badan Lubelskich i Tomnskich,P.W.N.,Warsaw.

Piotrowski,W.(1969)Spoleczno-przestrzenne Struktura m. Lodzi:Stadium Ekologiczne,Wroclaw:Zaklad Narodowy im.Ossolinskich,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217.

Reissemen,L.(1964)The Urban Process,Free Press,New York.

Rietveld,P.(1993)‘Policy Responses in the Netherlands’,in Banister & Button(eds.),102-116.

Rondinelli,D.A.(1988)‘Giant and Secondary City Growth in Africa’,in Dogan & Rasada(eds.),291-321.

Shen,Daoqi and Yao,Shimou(1985)‘Nanjing: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in Sit,V.F.S(ed.)Chinese Cities,O.U.P.,Oxford,128-147.

Shevky,E. & Bell,W.(1955)Social Area Analysis,Stand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evky,E. & Williams,M.(1949)The Social Areas of Los Angeles,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it,V.F.S.(1985)‘Introduction:Urbanization and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Sit(ed.)Chinese Cities,O.U.P.,Oxford,1-66.

Sit,V.F.S.(2010),Chinese City and Urbanism: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Sjoberg,G.(1960)The Preindustrial City,Free Press,New York.

Sjoberg,G(1965)‘Cities in Developing and Industrial Societies:Across-cultural Analysis’,in Hauser & Schnore(eds.),213-263.

Skinner,G.W.(ed.)(1977)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P.,California.

Smailes,A.E.(1967)The Geography of Towns,London.

Soothill,W.E.(1951)The Hall of Light:A Study of Early Chinese Kingship,Lutterworth,London.

Strumilin,S.G.(1961)‘Family and Community in the Society of the Future’,Soviet Review,11,2,3-29.

Thomson,J.M.(1977)Great Cities and Their Traffic,Penguin.

Tolley,G.S. & Thomas,V.(1987)‘An Overview of Urban Growth:Problems,Policies and Evaluation’,in Tolley & Thomas(eds.)(1987),The Economics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Bank,1-12.

Trewartha,G.T.(1952)‘Chinese Cities:Origins and Functions’,AAAG,42,1,69-93.

Turner,R.(1949)The Ancient Cities,Vol.I,McGraw-Hill,N.Y.

Wedawowicz,G.(1979)‘The Structure of Socio-economic Space in Warsaw in 1931 and 1970:A Study of Factorial Ecology’,in French & Hamilton(eds.),387-424.

Wheatley,P.(1971)The Pivot of the Four Quarters,Chicago,Aldine.

White,P.R.(1990)‘Inadequacie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in Dimitriou(ed.),85-116.

World Bank(1975)Urban Transport,Washington.

World Bank Country Study(1992)China:Implementation Options for Urban Housing Reform,Washington,D.C.

Wright,A.F.(1977)‘The Cosmology of theChinese City’,in Skinner(ed.)(1977),33-75.

Yeung,Yue-rnan(1988)‘Great Cities of Eastern Asia’,in Dogan,M. and Kasada,J.D.(eds.)The Metropolis Era,Vol.I,Sage,155-186.

Yoon,Hong-key(1980)‘The Image of Nature in Geomancy’,Geo Journal,4,4,341-347.

Yoon,Hong-key(1985)‘An Early Chinese Idea of a Dynamic Environmental Cycle’,Geo Journal,10,2,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