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周易文化研究第五辑图书

SSAPID:101-8210-6786-93
ISBN:978-7-5097-5504-4
DOI:
ISSN:
关键词:

《周易》 文化 周易

[内容简介] 《周易》为六经之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同的易学家和易学派别从各个角度对《周易》一书进行解说、诠释,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本书内容丰富,为易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作者董治安、韩增禄等都是知名的哲学史专家,对易学有精深的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涛
编 辑:张倩郢;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易经》中的神鬼信仰与“德”性意识

  上 卦爻辞中的神鬼信仰

   (一)天帝信仰十分明确

   (二)人鬼信仰很受重视

   (三)祭祀形式多种多样

   (四)“德”性价值正在凸显

  下 卦爻辞中的“德”性意识

 《周易·家人》再探

  一 前言

  二 《周易·家人》解析

 易学考古四题

  一 殷墟“易卦卜甲”考释

  二 商周四爻符号易卦非《太玄》之“首”

  三 陕西淳化西周陶罐筮数易卦新探

  四 鱼鼎匕铭文与《易经》震卦

 清华简《筮法》刍议*

  一 “扐占”与“大衍筮法”

  二 “十七命”与“八命”

  三 《易》源于数与数字卦的卦画化

  四 《筮法》卦位图与后天八卦

  五 《筮法》与“三易”

  结语

 《周易参同契》与道教易学的确立*

 刘牧易学的承传、诠释及影响探析

  一 刘牧暨宋初图数易学的渊源与传承问题

  二 刘牧图数易学的特征及其对宇宙本体的探讨

  三 刘牧易学对宋代及后世之深远影响

  结语

 《太极图说》论“恶”之发生

  一 前言

  二 《太极图说》的道德形上学理论架构

  三 《太极图说》论“恶”的发生

   (一)由天道观或宇宙论的观点论“恶”

   (二)由道德形上学的观点论“恶”

    1.由气的作用论恶之由来

    2.由理的作用论恶之由来

  四 结论

 项安世的《周易》诠释学述论

  一 解易范式的继承与创新

   (一)一般体例的继承与创新

    1.两卦名比较

    2.两卦比较

    3.同卦之不同爻之比较

    4.同辞不同卦

    5.大象、彖解

    6.六爻综合解易

    7.《文言》的独特解法

   (二)特殊体例

  二 解易内容的特点与创新

   (一)文字的音韵、古意、断句、文本考订

   (二)概念的新诠释

    1.“天德不可为首”“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首”

    2.用九与用六

    3.“利见大人”

    4.“黄”字

    5.“习”字

    6.“圣人之大宝曰位”与“崇高莫大乎富贵”

    7.六辞

    8.“屯”字

    9.需者,饮食之道也

    10.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11.以喜随人者必有事,蛊者,事也

    12.临者,大也,丰者,大也

    13.子克家

    14.需于血

    15.九五

    16.鸣谦

    17.知临

    18.“盥”与“荐”

    19.来之坎坎

    20.离卦六五

    21.明夷卦

    22.不见其妻,凶

    23.革卦

    24.鼎卦《彖》与《象》

    25.既济卦六二

    26.易之序也

   (三)关于《序卦传》与《杂卦传》

    1.《序卦传》

    2.《杂卦传》

 朱熹的易学观

  一 卜筮与义理

  二 象数与义理

  三 理与事

  四 《周易》与其他经书

 丘濬易学思想论片

  一 易学与丘濬的民本思想

  二 易学与丘濬的经济思想

  三 易学与丘濬的法律思想

  四 易学与丘濬的军事思想

 20世纪20年代易学研究概述

  一 20世纪前20年:新因素的孕育

   (一)跳出经学的视角治《易》

   (二)开启融贯中西的尝试

  二 20世纪20年代:易学发展的大变革

   (一)观念的变革

   (二)研究方法的突破

 《越绝书》与《周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蔺相如的和谐智慧

  一 蔺相如和谐智慧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二 易学视角下蔺相如的历史事迹

   1.完璧归赵与渑池之会——“仇必和而解”,蔺相如外交的制衡之术

   2.将相和——“和”从忧患生,蔺相如的内政平衡之术

   3.赵括之败——胶柱鼓瑟,蔺相如的军事合变之论

 欧阳修的易学与变法思想

  一 变古疑经倡言治道,一代宗师别开生面

  二 推天地之理,以明人事之始终:欧阳修的天理观

  三 欧阳修易学的经世致用思想

  四 改革除弊,辟除佛老:欧阳修易学的目的

  五 欧阳修易学的研究方法

 《周易》与传统史学的历史思维

  一 《周易》的整体思维与传统史学的“究天人之际”

  二 《周易》的通变思维与传统史学的“通古今之变”

  三 《周易》的“一致百虑”思维与传统史学的“成一家之言”

  四 《周易》的“忧患”思维与传统史学的历史借鉴思想

 《周易》自然观及对自然灾害的救治之论*

  一 《周易》之自然观

   (一)阴阳合德

   (二)保合太和

   (三)天人合一

  二 《周易》与自然灾害

   (一)《周易》中的自然灾害记录

    1.关于水灾的记录

    2.关于旱灾的记录

    3.关于风灾的记录

    4.关于火灾的记录

    5.关于震灾的记录

    6.关于滑坡、泥石流的记录

   (二)《周易》所揭示出的灾害成因

   (三)《周易》中的救灾防灾思想与措施

    1.要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

    2.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

    3.面对灾害要有积极的态度

    4.要积极备荒以应不时之需

  余论

 《周易》智慧与管理之道

  一

  二

  三

 易学思想与民政建设

  一 大民政建设体现出易学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二 大民政建设体现出易学思想中的自强不息精神

  三 大民政建设体现出易学思想中的创新精神

  四 大民政建设体现出易学思想中的统筹思维

  五 大民政建设体现出易学思想中的和谐理念

 《周易》与传统文化研究的多向思考

  一 以古为镜,正确把握和借鉴《周易》的整体思维方式

  二 分清源流,正确认识和处理《周易》经、传、学及象、数、理、占的关系

  三 以史为镜,正确把握《周易》研究的主流和支流

  四 综合比较,双向探讨《周易》与传统文化思想的互渗性

 八卦监狱建筑的易学文化内涵

  一 住宅建筑吉凶的文化象征

  二 开封八卦监狱的文化内涵

 在日本9级地震预测中取象比类方法的应用

  1.对日本9级地震的预测和对应

   1.1 预测意见的提出

   1.2 预测意见和地震实际情况的比较

  2.预测的依据

  3.预测思路和方法与周易的取象比类方法的关系

   3.1 取象比类方法简要介绍*

   3.2 从取象比类方法看对日本9级地震的预测

   3.3 与西方科学方法的比较

  4.小结

 医易心理治疗方法论和方法模型

  一 医易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二 医易心理治疗的方法论

   (1)医易心理治疗与研究现场融为一体

   (2)循环实证,产生理论

   (3)实践的检验与反馈

  三 医易心理治疗的方法模型

 祝词与鬼神信仰

  一 祝的本意

  二 祝词的格式

  三 祝词用例考

  四 祝词的演变

  五 小节

 《论语·述而》篇“五十以学《易》”章考辨

  一

  二

  三

  四

 兑卦卦象“泽”为天河说*

  一 前人的研究

  二 一个假说:兑卦卦象“泽”为天河

  三 兑卦卦象“泽”为天河假说的由来

  四 证明

   (一)“泽”字本义

   (二)《易传》中的兑泽即是天河

  五 余论

 黄泽《易学滥觞》考论

  一 黄泽及其著作

  二 黄泽的易学研究经历

  三 《易学滥觞》的成书

  四 《易学滥觞》的价值与影响

 汪敬与《易学象数举隅》考异

  一 汪敬,字益谦与汪敬,字养浩,生平行状

  二 汪氏著述

 尚秉和生平考述

  清同治九年庚午(1870年),尚秉和于是年出生。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年),尚氏十八岁,是年入邑庠。

  十五年己丑(1889年),尚氏二十岁,是年尚式和乡试中誊录。不久尚氏随其兄入真定恒阳书院。

  十六年庚寅(1890年),尚氏二十一岁,是年补廪膳生。

  二十五年己亥(1899年),尚氏三十岁,是年居母丧。

  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尚氏三十三岁,是年科试、乡试连捷。

  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尚氏三十四岁,是年会试中进士。

  三十年甲辰(1904年),尚氏三十五岁,是年入进士馆。

  三十一年乙巳(1905年),尚氏三十六岁,是年十二月调入巡警部。

  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尚氏三十七岁,是年进士馆内班毕业考核得优等,补缺为主事。九月,巡警部改为民政部。

  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尚氏三十八岁,是年为员外郎,京察一等,以军机章京记名。

  三十四年戊申(1908年),尚氏三十九岁,在民政部任职。

  宣统元年己酉(1909年),尚氏四十岁,仍在民政部任职。

  二年庚戌(1910年),尚氏四十一岁,是年居父丧。

  是年《古文讲授谈》十二卷由北京官书局出铅印本。

  三年辛亥(1911年),尚氏四十二岁。查阅《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职员一览·前任职员录》*,知是年二月,尚氏任京师大学堂(民国元年5月更名为北京大学)高等科教员,于民国元年十二月离职。是年八月,辛亥革命爆发,尚氏起意为此事件私家修史。

  民国元年壬子(1912年),尚氏四十三岁,查《民国职官表》*,是年尚氏为内务部佥事,继续“吏隐”。

  三年甲寅(1914年),尚氏四十五岁,是年因“盗卖热河避暑山庄前清古物案”发,内务部派员赴热河清查文物,拟成立“古物陈列所”。

  五年丙辰(1916年),尚氏四十七岁,署内务部第一科科长,是年八月塔旺布里甲拉任西蒙宣抚使,代表北京政府(时总统为黎元洪)慰问蒙旗民众,安慰边民,尚氏为其参赞。其后内务部调整,有被裁者,尚氏得以被留。

  六年丁巳(1917年),尚氏四十八岁,是年尚氏交卸其西蒙宣抚使参赞事务。

  八年己未(1919年),尚氏五十岁,是年其子尚骧在“民国八年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中脱颖而出。

  九年庚申(1920年),尚氏五十一岁,是年江西水灾,奉内务部命令尚氏经汉口至九江参与赈灾工作。

  十年辛酉(1921年),尚氏五十二岁,是年因赈灾,至河北省及河南省诸地。

  十一年壬戌(1922年),尚氏五十三岁。查《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是年11月20日,内务部免去陈时利“土木司长”的职务,由尚氏暂代。

  十二年癸亥(1923年),尚氏五十二岁。查《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是年4月5日,陈时利再任土木司长,尚氏暂代结束。

  十三年甲子(1924年),尚氏五十五岁,是年《辛亥春秋》四十八卷由辛壬历史编辑社刊行。

  十四年乙丑(1925年),尚氏五十六岁,是年始专心研《易》。

  是年冬天尚氏学佛有得。

  是年发表文章如下。

  十五年丙寅(1926年),尚氏五十七岁,是年因水灾至安徽省、山东省诸地。

  是年《周易古筮考》十卷刊行。

  十七年戊辰(1928年),尚氏五十九岁,是年北伐成功,北洋政府灭亡,尚氏不愿去南京,就此彻底断绝仕途。

  十八年己巳(1929年),尚氏六十岁,是年受聘于沈阳同泽中学任教高中国文,其后亦兼萃升书院教职。

  二十年辛未(1931年),尚氏六十二岁,是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入东北,尚氏回北京任北平中国大学教授,开始参与撰写《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二十二年癸酉(1933年),尚氏六十四岁,是年发表文章如下。

  二十三年甲戌(1934年),尚氏六十五岁,是年《焦氏易诂》十一卷梓行。

  是年或稍前尚氏著成《周易导略论》。

  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尚氏六十七岁,是年2月(阴历正月十五日)王树枏逝,尚氏为作《行状》及《墓志铭》。是年发表易学文章如下。

  是年于省吾《双剑誃易经新证》出版,尚氏为其作《序》,时间署“丙子冬月”。

  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尚氏六十八岁,是年受聘于河北保定莲池讲学院讲学,“七七”事变后返京,闭门不出。

  是年尚氏著述如下。

  二十七年戊寅(1938年),尚氏六十九岁,是年《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四十四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9年此书再版,1941年又出一版。

  二十八年己卯(1939年),尚氏七十岁,是年作《滋溪老人传》,为其生平自述。

  是年11月11日高步瀛逝,尚氏为其作传。

  三十年辛巳(1941年),尚氏七十二岁,是年《周易尚氏学》定稿。

  三十二年癸未(1943年),尚氏七十四岁,是年其爱徒杜琨逝,尚氏悲痛欲绝,哭之以诗并为作《墓志铭》。

  三十四年乙酉(1945年),尚氏七十六岁,是年发表文章如下。

  三十五年丙戌(1946年),尚氏七十七岁,是年仍居北京,时而参加文人聚会。

  三十六年丁亥(1947年),尚氏七十八岁。抗战胜利后,尚氏被南京国史馆聘为纂修。是年国史馆召开纂修会议。

  尚氏在下一年(1948年)《国史馆馆刊》上有文章。

  庚寅(1950年),尚氏八十一岁,是年逝于北京。

 略说高亨先生对《周易》经文的校勘意见

  一 不为出土文献所印证的校勘意见

   (一)据所谓“通例”提出的校勘意见

    1.履虎尾,不咥人。亨。

    2.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3.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4.大有,元亨。

    5.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6.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7.《泰》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8.《咸》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9.《咸》上六:咸其辅颊舌。

   (二)据上下文义或语法提出的校勘意见

    1.《大畜》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2.《大过》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3.《大壮》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4.《睽》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5.《困》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6.《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7.《未济》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三)据异文材料提出的校勘意见

    1.《旅》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二 被出土材料映证的校勘意见

   1.《泰》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2.《明夷》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3.《姤》之九四:包无鱼,起凶。

   4.《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5.《旅》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6.《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7.《中孚》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唐代易学研究述评

  一 唐代易学的整体性研究

  二 唐代易学典籍和易学专家的研究

  三 对唐代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易学思想的发掘

  四 总结

 当代易学文献整理的新成果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燕大旧藏易学善本叙录(下)

  《周易诠义》十四卷,卷首一卷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

  《周易象理浅言》十卷

  《周易详说》十八卷

  《周易述蕴》四卷

  《周易函书》五十二卷,附《卜法详考》四卷

  《周易滴露集》四卷

  《御纂周易折中》三十二卷,卷首一卷

 附录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二)

  《周易释文》一卷(上虞罗氏影印敦煌石室唐写本)

  《周易释文》一卷(明初刻八行大字本)

  《周易玄义》一卷(玉函山房本)

  《周易侯氏注》三卷(玉函山房本)

  《周易探玄》三卷(玉函山房本)

  《易纂》一卷(玉函山房本)

  《周易新义》一卷(玉函山房本)

  《吕子易说》无卷数(道光年刊本)

  《寿山堂易说》(咸丰刊本)

  《周易新论传疏》一卷(玉函山房本)

  《童子问》三卷(《欧阳文忠全集》本)

  朱长文《易经解》无卷数(碧琳琅馆本)

  《苏氏易解》八卷(明万历甲午刊本)

  《周易传义音训》八卷(光绪刊本)

  《周易新讲义》十卷(《佚存丛书》)

  《易学》一卷(通志堂本,康熙刊)

  《古周易音训》二卷(式古堂本)

  《泰轩易传》六卷(《佚存丛书》本)

  魏了翁《周易集义》残本五十五卷(宋淳祐刻本)

  《易传灯》四卷(《函海》本)

  《周易象义》十二卷(宋刊本)

  《正易心法》一卷(汲古阁本)

  《周易郑注》十二卷(湖海楼本)

  《周易经疑》三卷(自刻本)

  《易经注》三卷(国立北平图书馆藏钞本)

  《周易通略》一卷(《豫章丛书》本)

  《周易大象说》一卷(《金声玉振集》本)

  《学易记》五卷(惜阴轩本)

  《元图大衍》一卷(《续说郛》本)

  《易象汇解》二卷(《归云别集》本)

  《刘子易屩》五卷(明刻本)

  《参两通极》六卷(洧上崇信堂刊本)

  《同患浅言》(《无梦园全集》本)

  《问易补》六卷《续录》一卷(《山草堂集》本)

  《学易枝言》四卷(《山草堂集》本)

  《易学讲义》七卷(明刊本)

  《易因》上下经各三卷(在《道藏》续集“家”“给”二字帙中)

  《易学全书》五十卷(稿本)

  《郑氏易谱》十二卷(道光丙戌郑永谋刻本)

  《王育易说》一卷(《娄东丛书》本)

  《万远堂易蔡》无卷数(明崇祯刊本)

  《券易苞》十二卷(《豫章丛书》本)

  《乔中和说易》十卷(自刊本)

  《易说醒》四卷(同治间洪氏刊本)

  《周易禅解》十卷(民国四年金陵刻经处刊本)

  《拟易》无卷数(快书本)

  《易问》二卷(《九公山房类稿》本)

  《易触》七卷(永新贺氏家刻本)

  《易经图解》一卷(自刊本)

  《通宗易论》无卷数(《唱经堂才子丛书》本)

  《易经卦变解》一卷(柏柳堂刊本)

  《周易八宫纳甲》一卷(柏柳堂刊本)

  《清风易注》四卷(光绪十八年刊本)

  《孔易》七卷(康熙刊本)

  《易义选参》二卷(翠微峰易堂刊本)

  《易本义质》四卷(原刊本)

 《周易文化研究》编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