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1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图书

SSAPID:101-8093-5693-16
ISBN:978-7-5097-514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试图为戏剧的未来打开思路。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讲,本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邓菡彬
编 辑:高雁;谈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前言

 导论

  (一)研究题旨:新洞穴时代的戏剧之道

  2.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 戏剧演变中的表意与表演

  第一节 表意与表演相圆融的可能与不可能

   一 从《赵氏孤儿》的当代演出说起

   二 圆融的剧场(一)——元刊本《赵氏孤儿》

   三 圆融的剧场(二)——其他元刊本杂剧

   小结与过渡

  第二节 表演主导时代的表意与表演

   一 从现当代《桃花扇》《牡丹亭》的演出说起

   二 折子戏与娱乐小戏:当表演脱离表意

   三 从“花雅之争”到京剧的兴盛:被选择的表演

   小结与过渡

  第三节 表意的强制及仍然存在的分裂

   一 从2009年作家大戏《操场》说起

   二 强制性的表意对戏剧资源的选择

   三 强制性表意的极致:样板戏的内在戏剧结构

 第二章 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第一节 仿真的交流与英雄主义的不交流

   一 观念戏剧与仿真的交流

   二 理论问题(一):斯式体系的内在矛盾

   三 从《推销员之死》到《恋爱的犀牛》:失败英雄的重生

  第二节 戏剧危机与对不交流的批判

   一 戏剧危机:从《雷雨》《茶馆》说起

   二 理论问题(二):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想;简和繁的两种讨论

   三 从布莱希特戏剧的中国搬演说到《鸟人》的“异化”

  第三节 神圣召唤的复活及其消费倒影

   一 彼岸:两种方向的正读

   二 理论问题(三):从阿尔托、格洛托夫斯基到彼得·布鲁克

   三 从“我们”到“我们”:神圣戏剧如何着陆

 第三章 重审交流语境与戏剧的交流重建

  第一节 在宏大社群性崩溃之后

   一 从《红灯记》谈起:重审微观社群性与“仁”

   二 戏剧中的微观社群性:《红白喜事》等三部戏

  第二节 去宗教/仪式的社群性

   一 去宗教/仪式:戏剧史与戏剧文化

   二 戏剧:渎神的快感以及快感的强度

   三 《切·格瓦拉》及其他:在杂多与仪式之间

  第三节 复杂语境与戏剧的交流重建

   一 文化背景:复杂交流语境下的社群与主体;“演员”齐泽克

   二 意识形态的神圣客体——《青春禁忌游戏》《哗变》及《我爱桃花》

   三 以表演工作坊为代表的台湾戏剧与杂多性

 第四章 戏剧人类学视角下的观察与实验

  第一节 重重符号帷幔下的戏剧肉身

   一 《暗杀》:从两种表演体系的差异说起

   二 自我出发与符号体系的坚硬墙壁

   三 此在的间离

  第二节 剧场的缝隙:缝合或撕开

   一 从观众的咳嗽和演员的汗珠说起

   二 《奋斗》:在戏剧、电视剧、小说之间

   三 影像剪辑时代的戏剧封装与反封装

  第三节 “知识分子戏剧”还是“群众戏剧”

   一 “群众戏剧”的可能性与可能的误区

   二 “作为社会论坛的戏剧”之批判

   三 重塑雕像的权力:世俗与崇高的舞台辩证法

  小结

 结论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徐沁君校点,中华书局,1980。

《元曲选》,(明代)臧晋叔(懋循)编校,商务印书馆,1931。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1930。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闻一多:《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1957年第三次印刷)。

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27(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王安祈:《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王安祈:《删去了八路军之后——评京剧〈白毛女〉改编本〈仙姑庙传奇〉》,《中国京剧》2001年第2期。

汪诗珮:《从元刊本重探元杂剧:以版本、体制、剧场三个面向为范畴》,王安祈指导,台湾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胡忌、洛地主编《戏史辨》第三辑,(西雅图)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2002。

胡忌主编《戏史辨》第四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任半塘:《唐戏弄》,作家出版社,1958。

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年第1期。

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63。

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余秋雨:《中国戏剧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郭精锐:《车王府曲本与京剧的形成》,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吴国钦等编《元杂剧研究》(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张大新:《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郭伟廷:《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蒋星煜:《〈桃花扇〉研究与欣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叶长海主编《〈牡丹亭〉:案头与场上》,上海三联书店,2008。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苏雪安:《京剧前辈艺人回忆录》,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

傅瑾:《老戏的前世今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傅瑾:《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

傅瑾:《中国戏剧发源于乡村祭祀仪礼说质疑——评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文艺研究》2008年第7期。

徐慕云:《梨园外纪》,三联书店,2006。

李德生:《禁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梅兰芳:《梅兰芳戏剧散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卞之琳:《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欧阳予倩:《欧阳予倩戏剧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陈多等编《现代戏剧家熊佛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张庚:《张庚戏剧论文集(1959~1965)》,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阿甲:《阿甲戏剧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陈世雄:《三角对话》,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周宁主编《西方戏剧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姜涛:《论“佐临的风格”与梦想》,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孔庆东:《从〈雷雨〉的演出史看〈雷雨〉》,《文学评论》1991年第1期。

《银幕向舞台的挑战:〈日出〉〈雷雨〉〈原野〉影片座谈会》(一)(二)(三),《电影艺术》1986年第6、7、8期。

田本相等编《曹禺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刘章春主编《〈雷雨〉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刘章春主编《〈茶馆〉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难忘的二十五天——〈茶馆〉在日本》,北京出版社,1985。

雪明、云梦编《〈茶馆〉研究——从话剧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刘彦君:《三部“孤儿”三种态度——散说〈赵氏孤儿〉的改编》,《中国戏剧》2004年第2期。

刘平:《开掘“经典”还是颠覆“经典”——从两台由〈赵氏孤儿〉改编的戏谈起》,《戏剧文学》2003年第10期。

胡丽娜:《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跨文化传播的意义》,《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1期。

白先勇策划《姹紫嫣红牡丹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洪海:《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本改编刍议》,《兰州学刊》2006年第12期。

王锺陵:《粗暴与保守之争及其合题:京剧革命——样板戏兴起的历史逻辑及其得失之考察》,《学术月刊》2002年第10期。

邓小秋:《又见京剧“样板戏”》,《中国京剧》2007年第10期。

黄云霞:《样板戏之“现代性”质疑》,《戏剧艺术》2005年第1期。

卢炜:《从辩证到综合——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胡导:《戏剧表演学——论斯式演剧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徐晓钟:《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孟京辉编《先锋戏剧档案》,作家出版社,2000。

廖一梅:《琥珀·恋爱的犀牛》,新星出版社,2008。

过士行:《坏话一条街——过士行剧作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9。

邹静之:《夜宴:我爱桃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中国话剧大典——人艺篇》DVD套装,中国评书网。

《中国话剧大典——林兆华戏剧工作室作品收藏版》DVD套装,中国评书网。

《孟京辉戏剧全集》DVD套装,孟京辉戏剧工作室。

表演工作坊20周年纪念DVD套装,木棉花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004。

中英杰:《对话剧〈红白喜事〉的几点看法》,《剧本》1984年第9期。

杜清源:《从〈红白喜事〉谈戏剧创作的时代精神问题》,《剧本》1984年第9期。

车锡伦:《信仰·教化·娱乐——中国宝卷研究及其他》,台湾学生书局,2002。

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李岚:《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裘锡圭:《杀首子解》,《中国文化》1994年第1期。

理查·谢克纳、孙惠柱主编《人类表演学:平行式发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孙惠柱总主编、沈炜元主编《阐释戏剧》(戏剧艺术三十年丛书“戏剧总论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孙惠柱:《熊佛西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及其现实意义》,沈亮译(原文为英文,系孙惠柱在纽约大学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戏剧艺术》2001年第1期。

上海市文化系统“批判斯坦尼‘体系’小组”编《彻底批判斯坦尼“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1。

《三个剧本,廿年论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戏剧观争鸣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有争议的话剧剧本选集》(一)(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陈美英、宋宝珍:《洪深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施旭升主编《中国现代戏剧重大现象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高音:《新时期北京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魏力新:《做戏——戏剧人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刘智峰主编《切·格瓦拉反响与争鸣》(剧本与争鸣文章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青春禁忌游戏》采访录,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3年第3期,总第109期。

周宪:《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对话抑或独白?》,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1997年第2期。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张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礼乐人生与哲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论语〉批注》,中华书局,1974。

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级工农兵学员:《孔子是反革命复辟的祖师爷—挖林彪反动思想的一条黑线》,人民教育出版社,1973。

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三联书店,2003。

范瑞平:《儒家社会与道统复兴——与蒋庆对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三联书店,2003。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王小波杂文自选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姜宇辉:《德勒兹身体美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曾庆豹:《上帝、关系与言说——批判神学与神学的批判》,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刘小枫:《走向十字架的真——20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

宋晓军、王小东、黄纪苏等:《中国不高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张广天:《人类的当务之急:关于理想的问题》,东方出版中心,2006。

张广天访谈,优酷视频。

魏君子:《江湖外史之港片残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石琪:《香港电影新浪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曹文轩:《20世纪末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陈晓明:《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

〔英〕彼得·布鲁克:《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于东田译,新星出版社,2007。

〔英〕彼得·布鲁克:《空的空间》,刑历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郑林陵等译,郑雪来校,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吴霜译,团结出版社,2006。

〔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法〕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及其重影》,桂裕芳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波兰〕格洛托夫斯基:《迈向质朴戏剧》,魏时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苏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陈丽贵、李泳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苏联〕梅耶荷德:《梅耶荷德谈话录》,A.格拉特柯夫辑录,童道明译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德〕彼得·斯丛狄:《现代戏剧理论》,王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法〕卢梭:《卢梭论戏剧》,王子野译,三联书店,2007。

〔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三联书店,2001。

〔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宇根、宋伟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美〕罗伯特·科恩:《戏剧》,费春放主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苏联〕苏丽娜:《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与布莱希特》,中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缪朗山等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

〔法〕莫里哀:《喜剧六种》,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

〔美〕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詹姆逊文集4),王逢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快感大转移》,胡大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3。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法〕让·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性的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杨正润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彼得·贝尔格:《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三联书店,2002。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6。

〔英〕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何林、赵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法〕米歇尔·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199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德〕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5。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先秦史》,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法〕维吉尔·毕诺:《中国对法国哲学思想形成的影响》,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商务印书馆,1936。

〔日〕田仲一成:《中国戏剧史》,云贵彬,于允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日〕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布和译,北京大学出版,2008。

〔日〕杉山太郎、伊藤茂、中山文:《雾里观花——中国戏剧的可能性》,黎继德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应奇、刘训练编《共和的黄昏——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共和主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Wiles,Timothy J. The Theater Event.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Brecht,Bertolt. Brecht on Theatre: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 John Willett,trans. New York:Hill and Wang,1964.

Brecht,Bertolt. The Measures Taken And Other Lehrstücke. Carl R.Mueller,trans. Lodorn:Eyre Methuen,1977.

Vicentini,Claudio. The Shaliko Company’s “The Measures Taken”. The Drama Review,Volume 19 Number 2,New York University,June 1975.

Schechner,Richard. The Future of Ritual:Writing on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Schechner,Richard. Performance Theory. Rev. and expanded ed.,with a new preface by the author,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3.

Harrison,Jane Ellen. Ancient Art and Ritual. London:Thornton Butterworth Ltd.,1913.

Fischer-Lichte,Erika. Theatre,Sacrifice,Ritual.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5.

Lehmann,Hans-Thies. Postdramatic Theatre. Karen Jürs-Munby,trans. Abingdon:Routledge 2006.

Stanislavski AndAmerica. Edited by Erika Munk,Introduction by Richard Schechner. New York:Hill And Wang,

Carnicke,Sharon Marie. Stanislavski In Focus. London: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2003.

Carnicke,Sharon Marie. The Theatrical Instinct:Nikolai Evreinov and the Russian Theatre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Peter Lang,1989.

Esslin,Martin. Brecht:The Man And His Work. New York:Anchor Books,1961.

Idema,Wilt L. and Stephen H.West. Chinese Theater 1100-1450:A Source Book. Wiesbaden Steiner,1982.

Idema,Wilt L. The Orphan of Zhao Self-sacrifice,Tragic Choice and Revenge and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Mongol Drama at the Ming Court. Cina (Rome) 21(1988).

Idema,Wilt L. The Remaking of An Unfilial Hero Some Notes on the Earliest Dramatic Adaptations of The Story of Hsueh Jen-kuei. in Poorter,Erika de,ed. As The Twig Is Bent Essays in Honour of Frits Vos. Amsterdam J.C. Gieben,1990.

Idema,Wilt L. Why You Never Have Read a Yuan Drama The Transformation of Zaju at the Ming Court. Studi in Onore Di Lionello Lanciotti,Volume I (1996).

Idema,Wilt L. The Pilgrimage to Taishan in the Dramatic Literature of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 (CLEAR),Vol.19,(Dec.,1997).

West,Stephen H.“A Study in Appropriation Zang Maoxun’s Injustice to Dou 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91(11).

Sieber,Patricia. Desire of Theatre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Barthes,Roland. Critical Essay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5.

Weber,Max.“Science as a Vocation”,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H.Geth & Wright Mills,trans. London:Routledge,1991.

Bloch,Ernst. The Principle of Hope. Neville Plaice,Stephen Plaice,and Paul Knight,trans. 1st American ed.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6.

Adorno,T.W. Aesthetic Theor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

Habermas,Jurgen.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welve Lectures. Frederick Lawrence,trans. 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7.

Habermas,Jurgen. Social Analysis and Communication. in Lemert,C.(edited),Social Theory. Boulder:West Review,1993.

Deleuze,Gilles. Nietzsche and Philosophy. Hugh Tomlinson,tran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Berg-Pan,Renata. Bertolt Brecht and China. Bonn:Bouvier Verlag Horbert Grundmann,1979.

Chen,Jack. The Chinese Theatre. New York:Roy Publishers,1951.

Hsu,Tao-Ching.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The Theatre. Seattle &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5.

Teiser,Stephen F.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Corrigan,Robert W. The Making of Theatre:From Drama to Performance. Glenview,Illinois: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1981.

Actor Training. edited by Alison Hodg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