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3

论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型构图书

On the Historical Genealogy of Collectivism: The Structure Centered on Confucian Culture

SSAPID:101-8066-8969-80
ISBN:978-7-5201-3453-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儒家文化的理论视野,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追问集体主义的“问题化历史”,具体阐述了集体主义的原始起源、逻辑形成、历史构象、文化表征、教化方式、近代型变和论域延展等问题,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传统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理论型构与内在关系,有力回应了集体主义的历史不在场观点,巧妙驳斥了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讲个体利益的片面观点。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陈云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2 中国哲学

 后记

 导论 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何以可能

 第一章 集体主义的原始起源

  第一节 思维方式:集体表象世界的神秘联想与“人-神”关联

   一 什么是集体表象

   二 集体表象的神秘性与情感性

   三 集体表象蕴含着人类道德共通感

  第二节 行动逻辑:原始宗教仪式的实践膜拜与“人-神”沟通

   一 原始宗教仪式伴随着对神的信仰而同时产生

   二 原始宗教仪式集体行动的具体对象

   三 作为典型仪式的原始集体乐舞及其对建构集体秩序的意义

  第三节 集体构建:原始社会组织形式及其“人-人”的共同体

   一 原始群及其共同体意识萌芽

   二 从血缘家庭到部落联盟:“人-人”共同体的秩序建构

 第二章 集体主义的逻辑形成

  第一节 政治基础:血缘宗法制的政治形态

   一 何谓宗法制

   二 夏商周血缘宗法制的政治形态及其意义

  第二节 宗教情怀:至上神信仰的王权象征

   一 至上神信仰的起源

   二 夏商周王权视野中的至上神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节 世俗改造:儒学诞生及其伦理自觉

   一 基于血缘宗法制与至上神信仰基础上的礼崩乐坏

   二 儒学诞生及其对血缘宗法制和至上神信仰的世俗改造

 第三章 集体主义的历史构象

  第一节 人我关系何以建构?——基于仁-礼特质展开

   一 “个体自我”的求“利”自然本性及其限度

   二 “个体自我”向“集体自我”*的道德转向:“仁-礼”的公共性特质

   三 “我”与家庭及其“人-我”关系的亲缘建构

   四 “我”与国家及其“人-我”关系的责任诉求

   五 “我”与天下及其“人-我”关系的意义提升

  第二节 公私冲突何以辩正?——基于忠孝两难分析

   一 “公”与“私”的“事实”和“价值”之意涵

   二 “崇公抑私”、“崇公兼私”抑或“崇公重私”

   三 “忠孝两难”情境中的“公-私”冲突之辨

  第三节 传统社会忽视个体利益吗?——基于边际视角辩护

   一 “个体利益”的“重视”抑或“忽视”

   二 “个体利益”之“重视”的边际证成

   三 边际效应的证成力溯因及其主要启示

 第四章 集体主义的文化表征

  第一节 哲学根基:“天人合一”及其本然、实然与应然的意义指向

   一 “天人合一”的历史内涵

   二 “天人合一”奠定了集体主义的哲学根基

  第二节 生命主线:“忠孝伦理”及其“家国同构”的价值取向表达

   一 “忠孝伦理”的历史内涵

   二 “忠孝伦理”构成了集体主义的生命主线

  第三节 理想追求:“内圣外王”及其“功夫”与“事功”的内在统一

   一 “内圣外王”的历史内涵

   二 “内圣外王”构成了集体主义的理想追求

 第五章 集体主义的传统教化

  第一节 作为教化方式的文化传统:儒教与儒学

   一 或“教”或“学”的儒家文化之争

   二 儒家文化的两种形态:儒教与儒学

  第二节 儒教信仰与祭天、祭祖和祭孔的神道教化

   一 儒教的天命神学世界及其信仰本质

   二 祭天、祭祖和祭孔的神道教化方式

  第三节 儒学教育与家训、书院和官学的世俗教化

   一 儒学教育对推动集体主义教化的重要性

   二 以家训、书院和官学为主要方式的世俗教化

 第六章 集体主义的近代型变

  第一节 个体身份:从“臣民”到“公民”

   一 近代知识分子对儒家臣民人格的批判

   二 严复与梁启超的贡献:从臣民向公民的过渡之途

  第二节 集体型态:从“天朝上国”到“民族主义”

   一 天朝上国及其破败

   二 由“天朝上国”转向“民族主义”

  第三节 在个体身份与集体型态之间:近代人我关系的内容变革

   一 忠孝观的变革——由等级服从到平等和谐

   二 义利观的变革——由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

   三 民本观的变革——由民本主义到民主主义

  第四节 型变之后:“个体主义”抑或“集体主义”之辨

 第七章 集体主义的论域延展

  第一节 价值理念的内在契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

   二 传统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构契合性

   三 传统集体主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意义

  第二节 幸福意蕴的传统表达:以当代民众幸福感为例

   一 现实观照:当代社会民众集体归属感的缺失

   二 问题勾连:集体归属感与民众幸福感的相关性

   三 幸福回归:个体幸福、社会幸福和生态幸福的传统表达

  第三节 生态逻辑的仁学凸显: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例

   一 “人-自然”的和谐共生:道德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诠释

   二 “生态”的精神接榫与“仁”的角色伦理扩展

   三 “万物一体”、“生生之意”与“仁民爱物”的生态本性

   四 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

 结语

本书立足于儒家文化的理论视野,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集体主义的历史谱系,追问集体主义的“问题化历史”,具体阐述了集体主义的原始起源、逻辑形成、历史构象、文化表征、教化方式、近代型变和论域延展等问题。重点做到了以下创新:从思想史视域疏理了集体主义的源与流,较为完整地阐释了传统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理论型构与内在关系,有力回应了集体主义的历史不在场观点,巧妙驳斥了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讲个体利益的片面观点。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

[4]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2011。

[6]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

[7]班固:《汉书·景帝纪》,中华书局,1962。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9]黎靖德:《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94。

[10]《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

[11]《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

[12]《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

[13]《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

[14]《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5]李景隆等撰《明太祖实录(校印本)》,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8。

[16]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

[17]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

[18]汪文台辑《七家后汉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98。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4]《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

[5]王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

[6]《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

[7]《陈天华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8]《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1。

[9]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

[10]孟慧英:《中国原始信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1]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2]刘广明:《宗法中国——中国宗法社会形态的定型、完型和发展动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6]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

[17]徐朝旭:《儒家文化与民间信仰》,人民出版社,2013。

[18]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2011。

[19]焦国成:《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0]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2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22]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3]陈烈:《中国祭天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24]李申:《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5]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26]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7]刘泽华、张荣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8]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9]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0]傅亚庶:《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1]陈荣富:《文化的演进:宗教礼仪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2]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郭齐勇:《儒家伦理新批判之批判》,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34]刘清平:《忠孝与仁义:儒家伦理批判》,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3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36]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7]陈乔见:《公私辨:历史衍化与现代诠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8]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39]陈章龙:《论主导价值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0]王杰:《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论稿》,人民出版社,2011。

[41]耿步健:《集体主义的嬗变与重构》,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2]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3]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44]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5]何信全:《儒学与现代民主: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6]李华兴等:《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47]姚中秋:《重新发现儒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48]涂可国:《儒学与人的发展》,齐鲁书社,2011。

[49]唐凯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50]杨复竣:《中国祭祖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51]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52]李景林:《教化视域中的儒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3]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4]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55]任继愈:《儒教问题争论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6]陈咏明:《儒学与中国宗教传统》,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57]彭国翔:《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8]崔大华:《儒学的现代命运——儒家传统的现代阐释》,人民出版社,2012。

[59]邓洪波:《中国书院史》(增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60]朱汉民:《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1]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

[6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

[63]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64]李亦园:《文化与行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

[65]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

[66]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7]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8]刘述先:《理想与现实的纠结》,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69]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70]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新星出版社,2006。

[71]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72]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73]甘怀真:《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

[74]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75]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76]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

[7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8]王玉波:《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9]徐儒宗:《人和论》,人民出版社,2006。

[80]范赟:《儒学和平思想研究》,南京出版社,2008。

[81]蒋庆:《公羊学引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82]杨国荣:《心学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3]刘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4]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85]姜林祥:《中国儒学史:近代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

[86]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87]李翔海:《现代新儒学论要》,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88]宋惠昌:《人的发现与人的解放:近代中国价值观的嬗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89]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修订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90]刘海鸥:《从传统到启蒙: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近代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1]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92]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3]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94]田文军:《近世中国的儒学与儒家》,人民出版社,2012。

[95]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人民出版社,2011。

[96]朱汉民:《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中国传统臣民文化论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97]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8]张岂之、陈国庆:《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中华书局,1993。

[99]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00]陶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

[101]庄国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02]庄国土等:《二战以后东南亚华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03]曾少聪:《漂泊与根植:当代东南亚华人族群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4]王家骅:《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05]黄明同、张冰、张树旺等:《孙中山的儒学情结:中华文化的承传与超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6]章益国、何爱国、夏雪:《东亚发展:历史与价值》,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107]耿云志:《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108]龚群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关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9]刘晓虹:《中国近代群己观变革探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0]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1]单纯:《儒家思想的魅力》,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112]魏义霞:《儒家的和谐理论与建构》,人民出版社,2010。

[113]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

[114]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5]孙正聿:《属人的世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16]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7]孙煜扬:《谁主沉浮:东亚模式演变之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18]吴潜涛:《日本伦理思想与日本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19]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20]陈立胜:《王阳明“万物一体”论:从“身-体”的立场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1]杨通进:《环境伦理:全球话语 中国视野》,重庆出版社,2007。

[122]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23]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从理论走向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4]孙伟平:《价值差异与社会和谐:全球化与东亚价值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6。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

[4]〔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

[8]〔德〕施密特:《原始宗教与神话》(影印本),萧师毅、陈祥春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9]〔美〕安乐哲:《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彭国翔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0]〔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

[11]〔日〕尾形勇:《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张鹤泉译,中华书局,2011。

[12]〔韩〕金日坤:《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与经济》,邢东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3]〔德〕赫尔曼·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王秀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

[1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译,华夏出版社,1987。

[15]〔美〕雷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6]〔美〕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

[17]〔美〕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

[18]〔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9]〔美〕约瑟夫·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刘伟、刘丽、姜铁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20]〔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德〕斯特凡·克莱因:《幸福之源》,方霞译,中信出版社,2007。

[22]《海德格尔选集》下卷,孙周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23]〔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东方出版社1991。

[24]〔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25]〔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侯文惠译,商务印书馆,1999。

[26]〔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27]〔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8]〔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0]〔美〕尼古拉斯·怀特:《幸福简史》,杨百朋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1]〔德〕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严蓓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2]〔英〕布朗:《群体过程》,胡鑫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3]〔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34]〔美〕狄百瑞:《亚洲价值与人权:儒家社群主义的视角》,尹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吕大吉:《宗教是什么?》,《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2]蔡家麒:《“原始至上神”辨析》,《思想战线》1995年第5期。

[3]王杰、顾建军:《先秦时期神权政治思想的演进》,《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4]罗国杰:《坚持集体主义还是提倡“个人主义”》,《求实》1996年第14期。

[5]郭广银:《集体主义辨析》,《群众》1996年第12期。

[6]唐凯麟:《集体主义和社会公正论纲》,《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4期。

[7]陈瑛:《人权:从集体主义角度看》,《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6期。

[8]夏伟东:《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3期。

[9]宋人:《恩格斯谈集体主义的一封信》,《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1期。

[10]陈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学术交流》1999年第3期。

[11]朱贻庭:《当代中国的义利之辨与社会的道德价值导向》,《学术月刊》1990年第11期。

[12]宋惠昌:《社会结构的变革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发展》,《理论前沿》2002年第13期。

[13]龚乐进:《略论集体主义》,《哲学研究》1990年第1期。

[14]樊浩:《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个体、集体与实体》,《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3期。

[15]杨韶刚:《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道德文化的反思》,《教育学报》2011年第5期。

[16]朱志勇:《论集体主义的历史嬗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17]王渭功:《关于牛津法学大辞典上的“集体主义”》,《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5期。

[18]钱广荣:《怎么看“中国集体主义”——与陈桐生先生商榷》,《现代哲学》2000年第4期。

[19]陈云:《儒家宗法集体主义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0]陈云:《传统集体主义语境中的“个体利益”问题辨正——从边际效用的视角看》,《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1]冯铁蕾:《三问“整体主义”》,《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2]张积家:《儒家君子人格结构探析》,《教育研究》2010年第8期。

[23]沈金浩:《江湖与中国雅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24]陈桐生:《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现代哲学》1999年第4期。

[25]刘荣荣:《集体与集体主义辨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26]刘晓虹:《试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整体主义及其在近代的变革》,《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27]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8]孙实明:《论儒家道德精神基本价值观的性质及其发扬》,《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

[29]杜维明:《文化多元、文化间对话与和谐:一种儒家视角》,《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

[30]刘文英:《从原始思维看图腾之谜》,《哲学研究》1995年第11期。

[31]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宗教的起源》,《广西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32]卢德平:《原始图腾的符号学阐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3]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道德的起源》,《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34]蔡德贵:《儒学儒教一体论》,《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35]杨义芹:《关于“儒教”概念的考察及其思考》,《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

[36]李申:《简论宗教和儒教》,《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7]任继愈:《论儒教的形成》,《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38]王国良:《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孔子研究》2000年第5期。

[39]干春松:《世界和谐之愿景:〈中庸〉与儒家的“天下”观念》,《学术月刊》2008年第9期。

[40]杨国荣:《我的自觉与群体认同——明清之际儒家群己观的衍化》,《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41]黄卓越:《儒家整体主义话语的后现代反思》,《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4期。

[42]叶金宝:《儒家思维的整体特征与内在缺陷》,《学术研究》1998年第9期。

[43]徐克谦:《论先秦儒家的个人主义精神》,《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44]涂可国:《论儒学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悖论及其影响》,《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45]温克勤:《先秦儒家伦理精粹与中华民族精神》,《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6期。

[46]温克勤:《历史上的伦理学家怎样看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47]王泽应:《儒家义利之辨新探》,《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

[48]柴文华:《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型”》,《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4期。

[49]刘中建:《对中国传统公私关系文化的反思》,《中州学刊》2004年第3期。

[50]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1期。

[51]杨义芹:《中国传统公私观及其缺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2]陈永森:《公私文化与公共行政的成本困境》,《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53]苗润田:《“放于利而行多怨”——儒家义利学说再探讨》,《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54]王长坤、刘宝才:《先秦儒法公私观简论》,《齐鲁学刊》2004年第1期。

[55]涂可国:《儒家义德与人的道德发展》,《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56]陈乔见:《论古典儒家的公私权益观——兼论对古典儒家公私观念的误解》,《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

[57]郭齐勇:《孔孟儒家的公私观与公共事务伦理》,《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58]杜振吉、郭鲁兵:《儒家公私观述论》,《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

[59]刘宗贤:《儒家人文思想群我关系的辩证机制》,《东岳论丛》1995年第5期。

[60]杨泽波:《公与私:义利诠释中的沉疴痼疾》,《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61]刘晓虹:《从群体原则到整体主义——中国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群己观探析》,《文史哲》2002年第4期。

[62]汤一介:《论儒家的“礼法合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63]王四达:《从“天下为公”到“天下徇君”——中国古代公私观念的演变及其社会后果》,《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64]牟发松:《天下论——以天下的社会涵义为中心》,《江汉论坛》2011年第6期。

[65]董平:《“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66]衣俊卿:《“内在创造性转化”还是“外在批判性重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宏观考察》,《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67]安乐哲:《儒家式的民主主义》,《东方论坛》2006年第6期。

[68]胡伟希:《儒家社群主义略论》,《文史哲》2006年第4期。

[69]吕元礼:《民本的阐释及其与民主的会通》,《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2期。

[70]蔡尚思:《朱熹的书院教育与礼教思想》,《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71]王伟光:《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第8期。

[72]卢风:《世界的附魅与祛魅》,《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10期。

[73]余谋昌:《自然内在价值的哲学论证》,《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4期。

[74]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3期。

[75]季羡林:《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哲学动态》1994年第2期。

[76]杜维明:《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2期。

[77]徐朝旭:《孔孟集体主义幸福观对建设幸福社会的启示》,《集美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78]徐朝旭:《儒家“一体之仁”观的三个向度——基于生态伦理的追问》,《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9]徐朝旭:《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生态伦理审思》,《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

[80]乐爱国:《儒家对生态和谐的追求——以朱熹〈中庸章句〉的生态观为中心》,《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年第3期。

[81]陈云:《论生态幸福及其哲学基础》,《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82]成中英:《整体性与共生性: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83]苗润田:《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孔子研究》2010年第1期。

[84]龚群:《论先秦儒家的王道观念——兼论所谓“东亚价值”》,《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85]王锐生:《儒家思想与东亚的现代化》,《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86]王泽应:《认识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发展的应有视角》,《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1期。

[87]张培强:《论“同仁堂”经营思想与儒家道德观的融合》,《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