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60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春之卷,总第23卷)图书

SSAPID:101-7977-0923-21
ISBN:978-7-5201-2316-7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其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书中设有语言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献学、学术名家等栏目,发表汉语言文学各专业的相关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崔志远 吴继章
编 辑:胡百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H1 汉语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编辑委员会

 ·汉语词汇与方言研究·

  禅籍词语考辨四则

   一 赤讳白誺

   二 窦八布衫

   三 猜搏

   四 摴驳

  以“主义”为例论五四时期词语多样性和复杂性

   引言

   一 “主义”单独使用的情况

    (一)“主义”的意义

    (二)“主义”的用法

     1.组合情况

     2.句法功能

   二 “主义”在组合中使用的情况

    (一)“-主义”组合的音节长度

    (二)“-主义”组合的构成成分

    (三)“-主义”组合的特点

   三 由“主义”看现代汉语词汇

    (一)由“主义”看五四时期汉语词汇

    (二)由“主义”看整个现代汉语词汇

   余论

  《红楼梦》36例“越性”分布及版本考辨

   一 庚辰本以最高频次出现,独第二十七回未见

   二 以不同频次出现在其余各早期抄本中

    1.己卯甲戌:现存未散佚部分均为“越性”

    2.甲戌:补庚辰本第二十七回唯一未现之“越性”

    3.蒙府戚本:“随性”——再证同一祖本

    4.戚序戚宁:独见“率性”

    5.列藏本:独现旁改“率性”

    6.杨藏本:独见“素性”

    7.舒序本:半数以上为“越性”

    8.甲辰本:独见“任性”,仅见2处“越性”

   三 唯梓印程乙本全书未见“越性”

    1.程甲本:仅见一处“越性”

    2.程乙本:独不见“越性”,独见“一面”“都是”等

    3.东观阁本:独见“越発”

   四 甲辰程高整体相合,程甲程乙多处分异

    1.甲辰程高:集中见“越发”

    2.甲辰程高:独见“一发”

    3.甲辰程高:三处缺省

    4.甲辰程甲独见“爽性”,程乙分异

    5.程甲程乙:两处独同

  鄂西北方言的“叫他/你莫”

   导语

   一 鄂西北竹溪县城关方言的“叫他/你莫”

    1.动词“叫他/你莫”,意思是“听便/任凭(他/你)”

    2.连词“叫他/你莫”,意为“尽管(他/你)”

    3.“叫他/你莫VP”的歧义

   二 鄂西北其他方言的“叫他/你莫”

    1.“叫他/你莫VP”中VP的词形和意义、隐显,各地不一

    2.“叫莫”中的成分各地不一

   三 “叫他/你莫”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1.从团风方言看动词“叫他/你莫”的产生

    2.从鄂西北方言看动词、连词“叫莫”的产生

   结语

  河南尉氏方言表否定的“快VP嘞”

   引言

   一 使用语境和语义特点

    1.使用语境

    2.VP的类型

    3.语义特点

   二 演变机制

 ·古代诗学研究·

  从古史制度到诗学理想:论“采诗官”问题的话语延伸

   一 偏差的历史叙述:“采诗官”的废、置

    (一)从“遒人采诗”到“行人采诗”

    (二)从“秦汉阙采诗之官”到“十代采诗官不置”

   二 倾向性的诗道表述:“采诗官”与“谏诗”

   三 发展性与多向度的诗歌理想:“以俟采诗者”

   四 深远的文学影响:创作动因的标示与纪实功能的强化

   结语

  诗画互动:论明中期吴中诗风的崇实趋向

   引言

   一 吴中文人群体与诗画互动

    1.文人结社促成诗画两界融合

    2.诗画互动与隐逸心态的双向建构

   二 诗画互动引发的诗歌崇实趋向

    1.助兴雅集,诗重描述

    2.充任礼物,诗尚晓畅

    3.论画推派,诗多议论

   三 崇实趋向对吴中诗歌的双重影响

    1.艺术视野受限

    2.程式化明显

    3.趋于平面化

   结语

 ·明清小说研究·

  新见明代小说集《续耳谭》考论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寅本)》研究述论

 ·中国当代文论研究·

  钱中文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说及其历史地位

   一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说

    1.情感性

    2.形式性

    3.主观性

   二 “新理性精神文学论”

   三 “亦此亦彼”“多元对话”的方法论

   四 文学本体问题的反思

  “历史化”的文艺学知识生产之反思

   一 商讨的根由

   二 文艺的自主性:在“境界”与“权利”的错落处

   三 一点必要的提醒:期待社会学家的自限意识

  失语症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危机

   一 失语症与中国古代文论异质性的探讨

   二 学界对失语症的回应

   三 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危机

  知识生产视域中的“形式本体论”探究

   一 内在依据:国内“向内转”的思想风潮

   二 外在触发:西方形式主义文论的传播图景

    1.俄国形式主义的中国式传播与生产

    2.英美新批评的中国式传播与生产

    3.法国结构主义的中国式传播与生产

   三 现实动因:“先锋文学”的创作实践

    1.先锋文学创作与“失语症”焦虑

    2.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范式转换

   结语

  生成中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中国形态”

   一

   二

   三

 ·京津冀文学研究·

  一个不应被忘却的文学前辈

   一 文学创作

    1.1939~1948年的文学创作

    2.1949年以后的文学创作

   二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试论孙犁前期小说中的“劳动”书写

   一 劳动的多样性、地域性与时代性

   二 乡村体力劳动的审美化

    1.劳动主体之美

    2.劳动技艺之美

    3.劳动环境之美

    4.劳动场面之美

   三 劳动审美与革命话语的裂隙

  孙犁《芸斋小说》的人文关怀

   一 逆潮流而动:以温情书写人性的丑恶

   二 命运之思:生存困境的探析

   三 终极拷问:死亡体验与“人”的自觉

 ·文化身份与文学表达研究·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移民小说中的“第三空间”

   一 “第三空间”与“世界性”

   二 河流:带“根”的流散之旅

   三 家园:“世界公民”的“第三空间”

   四 紫禁城:“民族寓言”的戏仿

  被批判的“娱乐”

   一 徐訏:“‘大众化’是文学的本质要求”

   二 无名氏:以“新的媚俗手法”夺取读者

   三 被批判的“娱乐”:通俗文学品格的判定及提升质素

  《受活》:异质混成的革命书写

   一 《受活》中的传统革命因素

   二 《受活》中的个体化革命

   三 《受活》中革命写作的盘诘争辩性

 ·俄罗斯文学研究·

  在纪实与虚构之间

   一 文学新秀与苏联战争文学传统

   二 纪实风格的多面扩展

   三 多声部或复调叙事的新体验

   四 苦难审美传统的当代传承

  艾特玛托夫自然观的民族渊源

   一 吉尔吉斯民族的自然崇拜观念

   二 吉尔吉斯民族对生存法则的理解

   三 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自然观念

  阿斯塔菲耶夫创作中的西伯利亚形象

   一 成人礼空间

   二 理性主义支配下的反乌托邦

   三 个体意志与民族性完美统一的乌托邦

 ·史料校订与文献应用研究·

  明代史料笔记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

   一 词条失收

    1.爱清

    2.抱包

    3.插翘

    4.常股

    5.角脑

    6.挐殃儿

    7.挈设

   二 义项缺失

    1.白本

    2.从容

    3.家家

    4.老家儿

    5.生烹

    6.七事

   三 引证滞后

    1.碧竖

    2.菜户

    3.螭吻

    4.赤包儿

    5.匠班银

    6.养瘦马

   四 补充书证

    1.阿魏

    2.鬼妻

    3.旱魃

    4.提地

    5.腽肭脐

    6.使家

    7.油饼

  献县《戈氏族谱》的文献价值

   一 《戈氏族谱》的史料价值

    1.《清史列传·文苑传三·戈涛》

    2.包世臣《艺舟双楫·论书二·书刘文清〈四智颂〉后》

    3.《国朝畿辅诗传·卷四十八》

   二 《戈氏族谱》的文学、学术史价值

    1.诗文著述

    2.学术著述

   三 《戈氏族谱》的辑佚、校勘价值

    1.搜集佚文

    2.比勘异文

   四 《戈氏族谱》存在的不足

  高步瀛“《诗》郑笺无‘慑,惧’”说补证

   一 问题的引出

   二 《文选》李善注之“慑”字综论

   三 字书训诂中的“疊”字

   四 “疊”字异义异体论析

   五 从“慑”字看李善注《文选》之特点

 ·学术名家·

  丁帆学术思想论略

   一

   二

   三

  亦开风气亦为师

   一 出入小说史

   二 反思“文学史”

   三 沟通古今

  李春青先生的学思历程述略

   一 理论的志业:勤心穷理

   二 “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优长:古代文论与现代学术的对接

   三 “中国文化诗学”的求索:从源头处用力

   四 “中国文化诗学”的实操方法:历史语境与文本分析

   五 “中国文化诗学”的未来展望:未尽的方法

 ·书评与书序·

  制度架构中的文学生成与发展

  打开历史的皱褶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春之卷、秋之卷两卷。原名《燕赵学术》,于二○○七年创刊,由四川辞书出版社连续出版八年,计十六卷。自二○一五年始更名《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本刊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二级学科包括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设有学术名家、京津冀文学研究等栏目。办刊的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本刊经过十余年不懈探索和努力,已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并形成自己的运作机制和办刊特色。二○一七年一月,本刊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1]秦越.《古尊宿语录》词汇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2]王志平、孟蓬生、张洁.出土文献与先秦两汉方言地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董志翘.浅谈汉语史研究中三重证据法之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2017(1).

[1]刁晏斌.现代汉语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王玲.外来语素的词缀化[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7).

[5]杨霞.初期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以《东方杂志》为语料来源[D].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8]刁晏斌.现代汉语准词缀发展变化的几种模式[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4(3).

[9]魏伟.现代汉语外来类词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纂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清)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日〕太田辰夫.《红楼梦》新探:言语·作者·成立について.[J]//《神户外大论丛》1996(16).

[4]〔日〕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5]冯其庸、季稚跃.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6]林冠夫.红楼梦版本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胡适.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M].1961.

[8]〔日〕香坂顺一.水浒词汇研究[M].〔日〕植田均译,李思明校,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9]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编.石头记.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日〕香坂顺一.白话词汇研究[M].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

[1]许宝华、〔日〕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朱建颂.武汉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童健.黄冈方言特殊代词“莫”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2006(4).

[4]张振兴等.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于宝娟.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J].修辞学习,2009(4).

[6]汪化云.“黄孝片”方言的指示叹词[J].中国语言学报,2012(15).

[7]汪化云.汉语方言文读的来源[J].中国语文研究,2009(1).

[1]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2).

[2]贺巍.获嘉方言韵母变化的功用举例[J].中国语文,1965(4).

[3]张宝胜.副词“才”的主观性[A]//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胡天恩.反语的认知阐释[J].时代文学,2009(5).

[7]沈家煊.语用法的语法化[J].福建外语,1998(2).

[8]李伟.网络中的反语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1]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杨匡和.采诗演进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8).

[3]江合友.采诗意识与宋初诗风新变[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杜春雷.山川风土有佳音:论元代的采诗者与采诗活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4).

[5](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6](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7](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8](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9](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王志清.《汉书》“采诗”叙述的生成与双重语境下的意义暗示[J].西南大学学报,2017(1).

[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2](南朝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3](清)彭定求等编订.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4](清)董诰等编订.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唐)李延寿撰.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7](唐)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8](魏)王肃伪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

[19]傅绍良.论杜甫和白居易谏诤臣心态差异的文化模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1).

[20]左汉林.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2006(6).

[21]马银琴.毛诗首序产生的时代[J].文学遗产,2002(2).

[22]傅璇琮等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3]张煜.论蒋世铨、张埙《固原新乐府》[J].暨南学报,2015(11).

[24]王重民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25]董乃斌.唐代新乐府和诗歌叙事艺术的发展——兼及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现象的探讨[J].文学遗产,1984(4).

[1](明)沈周.沈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2](明)王鏊等.正德姑苏志[M].台北:学生书局,1986.

[3](明)陈暐.吴中金石新编[C].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张丑.清河书画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明)文林.文温州集[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0册.济南:齐鲁出版社,1997.

[7]陈惟坻、施兆麟.相城小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

[8](明)王鏊.王鏊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9](清)钱泳.履园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明)祝允明.怀星堂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

[11](清)陆心源.穰梨馆过眼录//续修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明)汪珂玉.珊瑚网[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3]陈正宏.沈周年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14](明)徐有贞.徐有贞集[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15](明)吴宽.匏庵家藏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6](明)谭元春.谭元春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7](明)文徵明.文徵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8]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印.故宫历代法书全集[M].东京:株式会社东京堂,1978.

[19](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0](明)钱谷.吴都文粹续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2](明)李东阳.李东阳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3](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4](明)杨循吉.松筹堂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6.

[1](明)陈第.世善堂藏书目[M].知不足斋刻本.

[2](明)叶廷秀.诗谭[M].明崇祯胡正言十竹斋刻本.

[3]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子部·小说家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李维樾.忠贞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明)来集之.倘湖樵书[M].清康熙倘湖小筑刻本.

[6](清)程穆衡.水浒传注略[M].清道光二十五年王氏听香阁刻王开沃补注本.

[7](清)郑梁.寒村诗文选[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8](明)虞淳熙.虞德园先生集[M].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周文业.《红楼梦》版本数字化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2]项旋.美国国会图书馆摄甲戌本缩微胶卷所见附条批语考论[J].红楼梦学刊,2016(第三辑).

[3]沈治钧.天津王超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辨伪[J].曹雪芹研究,2016(第二辑).

[4]赵建忠.冯其庸鉴定“庚寅本”[J].天津日报,2017-1-16.

[1]钱中文.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J].文学评论,1984(6).

[2]钱中文.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J].文艺理论研究,1986(4).

[3]钱中文.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J].文艺研究,1987(6).

[4]钱中文.文学发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2).

[7]钱中文.再论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艺研究,1999(3).

[8]钱中文.文艺理论提供知识,也创造思想[N].文艺报,2012-9-26.

[9]钱中文.文学意识形态与不是意识形态论引起的论争∥钱中文.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0]钱中文.文学理论中的几个问题:文学的终结与消亡、理论的边界与扩容——2004年5月26日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演讲∥钱中文.文学理论:求索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1]钱中文.躯体的表现、描写与消费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6-10.

[1]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5).

[2]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美〕雷·韦勒克,〔美〕奥·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4]〔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陶东风.走向自觉反思的文学理论[J].文艺争鸣,2010(1).

[7]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Karl Jaspers.Philosophy(Vol 2),translated by E.B.Asht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9]〔德〕雅斯柏斯.论自由的危险与机会//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0]〔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M].韦卓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文艺争鸣,1996(2).

[2]曹顺庆.从“失语症”、“话语重建”到“异质性”[J].文艺研究,1999(4).

[3]曹顺庆,吴兴明.论中国诗学的知识背景——关于传统知识谱系的研究报告(提要)[J].文学前沿,1999(1).

[4]曹顺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论的异质性[J].文学评论,2000(6).

[5]曹顺庆,吴兴明.中国传统诗学的“异质性”概说[J].三峡大学学报,2001(2).

[6]蒋寅.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J].文学评论,2005(3).

[7]朱立元.走自己的路——对于迈向21世纪的中国文论建设问题的思考[J].文学评论,2000(3).

[8]王志耕.“话语重建”与传统选择[J].文学评论,1998(4).

[9]陈洪,沈立言.也谈中国文论的“失语”与“话语重建”[J].文学评论,1997(3).

[10]汪正龙.本质追寻和根基失落[J].文艺理论研究,1999(4).

[1]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N].文艺报,1986-10-18.

[2]鲁枢元.向内转[J].南方文坛,1999(3).

[3]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续)——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的若干发展动态[J].读书,1985(2).

[4]杜书瀛.内转与外突——新时期文艺学再反思[J].文学评论,1999(1).

[5]陈建华,耿海英.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30年[J].学习与探索,2009(5).

[6]陈太胜.新形式主义:后理论时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可能[J].文艺研究,2013(5).

[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8]陈林.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9(3).

[9]赵毅衡,姜飞.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J].学习与探索,2009(5).

[10]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1]李劼.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J].上海文学,1987(3).

[12]王宁.接受与变形: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后现代性//张国义编.生存游戏的水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3]焦明甲.新时期先锋文学本体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4]李西建.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J].文学评论,2007(5).

[1]赵毅衡.世界批评理论的可能——以广义叙述学的时间讨论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0(7).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英〕伊格尔顿.异端人物[M].刘超,陈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法〕米歇尔·福柯等.文字即垃圾:危机之后的文学[C].白轻编,赵子龙等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5]张永清.时代境遇中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J].文学评论,2016(5).

[6]〔美〕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余徵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8]陈涌.我们要办一个什么样的理论批评刊物[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2).

[9]鲁太光.为了远方的回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暨《文艺理论与批评》创刊三十周年回顾[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5).

[10]王杰,段吉方.文化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1]王杰.“文化经济时代”重提当代文学艺术批评的功能[J].学术界,2016(8).

[12]刘纲纪.“发刊词”[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998(第1辑).

[1]公兰谷.仇恨[J].时代精神,1942年7卷1期.

[2]公兰谷.奸细[J].长风文艺,1943年1卷2期.

[3]公兰谷.雨夜[J].文潮,1948~1949年6卷1~3期.

[4]公兰谷.荒凉的地方[J].读书月报,1940年2卷5期.

[5]公兰谷.野牛[J].读书月报,1940年2卷3期.

[6]公兰谷.秋之什[J].文潮月刊,1946年2卷2期.

[7]公兰谷.回家[J].文学,1944年2卷3期.

[8]公兰谷.清明节[J].文潮月刊,1947~1948年4卷2期.

[9]法佐夫.期待[J].公兰谷译.高原,1945(3).

[10]公兰谷.为中国民主青年而歌[J].文艺杂志,1950年1卷5期.

[11]公兰谷.人民歌手罗伯逊∥南京诗聊主编.为了和平[M].上海:正风出版社,1951.

[12]公兰谷.现代作品论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1]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8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2]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7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3]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6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4]滕云.孙犁十四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5]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19卷)(水产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7]刘宏.晋察冀边区的棉纺织业[J].河北学刊,1998(1).

[8]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9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9]张学正,真诚:孙犁现实主义文学之魂[J].南开学报,1995(1).

[10]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共党史资料(第25辑)[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11]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1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12]阎浩岗.中国现代小说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3]《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编辑委员会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2009.

[14]王江松.劳动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张明.毛泽东劳动观的当代解读[D].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6]曹鹏志,张胜冰.实用美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17]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2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18]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0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19]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0]贺照田,赵汀阳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二辑)[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21]沙吉才,孙长宁.试论家务劳动[J].福建论坛,1997(1).

[22]周博琪主编.古今图书集成(第1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23]陈守实.中国古代土地关系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24]中央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选辑(1945~1949)[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25]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6]〔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M].唐译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1]〔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1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3]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9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4]孙犁.孙犁文集(补订版)(第5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

[5]〔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西班牙〕乌纳穆诺.生命的悲剧意识[M].段继承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

[1]Homi K.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4.

[2]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叶维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社,1977.

[3]黄万华.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代作家和新华侨作家的初步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2003(3).

[4]邹建军,王娜.从原乡、异乡到世界——新移民小说中三重地理空间的跨界书写[J].华文文学,2009(6).

[5]赵毅衡.如何走出“双重真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1).

[6]陈瑞琳.涛声依旧:来自两个世纪的回响——鸟瞰当代“海外新移民文学”的时空坐标[J].世界文学评论,2011(1).

[7]钱超英.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及文化研究资料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8]汪剑钊编.中国当代先锋诗人随笔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9]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0]〔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1]南帆.冲突的文学[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12]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3]陈瑞琳.横看成岭侧成峰——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

[14]卢新华.批判精神就是我要写的道[N].中国青年报,2004-10-18.

[15]卢新华.紫禁女[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16]王金城.生命困境:众妙之门的幽闭与开禁——《紫禁女》的一个阅读视角[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2).

[17]Bhabha(ed.):Nation and Narration,New York:Routledge and Keegan Paul,1990.

[18]胡少卿,张月媛.中国—西方的话语牢狱——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个“跨国交往”文本的考察[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1).

[19]乐黛云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

[2]李欧梵.序二//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徐訏.宗教信仰//徐訏文集(第十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4]徐訏.《一朵小白花》序//徐訏文集(第十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5]金宏达.风萧萧·前言//徐訏作品系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6]徐訏.谈艺术与娱乐//徐訏文集(第九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7]徐訏.徐訏全集·后记[M].台北:正中书局,1966.

[8]胡风.论民族形式[M].上海:海燕书店,1949.

[9]徐訏.三边文学[M].九龙:上海印书馆,1968.

[10]汪凌.文坛的独步舞——无名氏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8(6).

[11]无名氏.跳蚤与《北极风情画》//无名氏代表作[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2]无名氏.无心荡漾[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

[13]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自序[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5.

[14]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阎连科.我与父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2]〔法〕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张一兵.问题式、症候式阅读与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阎连科.写作最难是糊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陈英群.阎连科小说创作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

[6]阎连科.受活[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7]阎连科.丈量书与笔的距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8]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50年(1949~1999)[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10]〔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M].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11]〔美〕马斯洛.马斯洛的人本哲学[M].刘烨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

[12]阎连科、张学昕.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阎连科文学对话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3]黄平.“革命”之后:重读《受活》[J].当代作家评论,2013(5).

[14]〔英〕托·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C].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1]“白俄罗斯文学”词条.俄罗斯维基百科网站.https://gan.wikipedia.org/wiki.

[2]〔苏〕梅特钦科,彼得罗夫.俄罗斯苏维埃文学史[M].莫斯科: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83.

[3]〔苏〕维霍采夫.俄罗斯苏维埃文学史[M].高校出版社,1986.

[4]〔白俄罗斯〕阿列克西耶维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M].吕宁思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

[5]〔白俄罗斯〕阿列克西耶维奇.二手时间[M].吕宁思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6]〔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7]〔白俄罗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M].高莽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

[8]〔白俄罗斯〕阿列克西耶维奇.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M].方祖芳,郭成业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

[1]吉尔吉斯共和国库尔曼江达特卡慈善基金会.山国女王库尔曼江和她的时代[M].陈杰军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玛纳斯》汉译工作委员会编译.玛纳斯(第一部第1卷)[M].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3]郎樱.玛纳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4]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玛纳斯》汉译工作委员会编译.玛纳斯(第一部第2卷)[M].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5]郎樱.玛纳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6]〔苏〕艾特玛托夫.对文学与艺术的思考[M].陈学迅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7.

[7]〔苏〕格·库勃利茨基.苏联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M].莫斯科:新闻社出版社,1989.

[8]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 перед будущим,Чингиэ Айтматов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трех томах.М.1984.

[9]Чингиэ Айтматов.Необходимые уточнения,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29 июиь 1970 г.

[10]〔苏〕艾特马托夫.花狗崖∥艾特玛托夫小说集(下)[M].陈韶廉,胡平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11]〔苏〕艾特马托夫.永别了,古利萨雷!∥艾特玛托夫小说集(下)[M].冯加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12]安宁斯基.关于艾特玛托夫的现实主义的思考[J].余一中译.外国文学动态,1987(3).

[13]Парадоксы романа или парадоксы восприятия,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15 октября 1986 г.

[14]〔苏〕艾特玛托夫.断头台[M].冯加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

[15]〔吉尔吉斯斯坦〕钦﹒艾特玛托夫.崩塌的山岳[M].谷兴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6]Писатель—совесть своего времени,Чингиэ Айтматов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в трех томах.М.1984.

[1]Разувалова А.И.《Сибирский текст》в прозе В.П.Астафьева(к постановке проблемы)//Сибирский текст в национальном сюжетн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M]:коллективная могография;Отв.ред.К.В.Анисимов.- Красноярск:Сибир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т,2010.

[2]Тюпа В.И.Мифологема Сибири:к вопросу о 《сибирском тексте》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J]//Сибирский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й журнал.2002(1).

[3]〔俄〕叶·莫·梅列金斯基.神话的诗学[M].魏庆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Лотман Ю.М.Избранные статьи:В 3 т[M].Т.3.Таллинн,1993.

[5]Е.М.Мелетинский Литературные архетипы и универсалии[M].-М.:РГГУ,2001.

[6]Владимир Яранцев Об Астафьеве[J]//Сибирские огни.2009(5).

[7]Астафьев В.П.Собор.соч.:В 15 т[C].Т.II.Красноярск,1997.

[8]徐凤林.索洛维约夫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俄〕Ю.邦达列夫,В.阿斯塔菲耶夫.当代苏联中篇小说选辑[C].王忠亮,王育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0]陈宣良.理性主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1]〔俄〕维·阿斯塔菲耶夫.鱼王[M].夏仲翼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

[12]徐凤林.复活事业的哲学-费奥多罗夫哲学思想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13]Нагаева А.И.Притча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структуре《Царь-рыбы》В.Астафьева//Фольклор и литература Сибири.-Омск,1981.

[14]Мелетинский Е.М.Поэтика мифа[M].М.《Наука》,1976.

[15]Зелинский А.Н.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е принципы древнерусского календаря.-В кн.:Контекст-1978.М.,《Наука》,1978.

[16]Мешалкин А.Н.Заветная книга В.П.Астафьева:Мир детства,добра и красоты в повести 《Последний поклон》[J]//Литература в школе.-2007(3).

[17]Сватиков С.Г.Россия и Сибирь(К истории сибирского областничества в XIX в.)[M].Прага:Издание общества сибиряков в ЧСР,1930.

[18]Доманский В.А.《Ода русскому огороду》В .П.Астафьева и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модели мира.//Дар слова[C].-Иркутск:Издатель Сапронов,2009.

[19]Астафьев В.П Нет мне ответа…Эпистолярный дневник 1952-2001[M].Иркутск,2009.

[20]Смирнова А.И.Русская натурфилософская проза второй половины XX века[M].-М.:Флинта,2012.

[21]Астафьев В.П.Посох памяти[M].- М.:Современник,1980.

[22]Фонвизин Д.И.Недоросль:комедия в пяти действиях[M].- М.:Просвещение,1987.

[23]Артель и артельный человек[M]/Сост.,введение В.В.Аверьянова/Отв.ред.О.А.Плато-нов.— М.:Институт русской цивилизации,2014.

[24]Дроздова Н.П.Российская 《артельность》— мифологема или реальность?(Артельные формы хозяйства в России в XIX — начале ХХ в.:историко-институциональный анализ)[C].Научные доклады № 44(R)-2006.СПб.:НИИ менеджмента СПбГУ,2006.

[25]Федорова О.К.Традиционные формы коллективного труда в России: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D].Автореферат диссертации кандидата 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х наук:22.00.03.- Москва,2002.

[26]Ж.Нива К вопросу о “новом почвенничестве”:моральный и религиозный подтексты 《Царя рыбы》Виктора Астафьева[EB/OL]http://nivat.free.fr/livres/onetwo/12.htm

[27]Максимов Е.Д.(Слобожанин М.)Истор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идей артель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С].Из лекций,читаных в Петроградском кооперативном институте.Изд.2-е.Боровичи,1919.

[1]赵振铎.训诂学纲要(修订本)[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3](明)陆容.菽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明)谈迁.枣林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明)余继登.典故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明)王士性.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明)叶子奇.草木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明)于慎行.谷山笔麈[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明)焦竑.玉堂丛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明)黄瑜.双槐岁钞[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戈氏族人.戈氏族谱[M].献县东南村戈繁贞藏本,1997.

[2]不著纂人.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清)李中简.嘉树山房文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48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5]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儒藏·史部·儒林年谱(第41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7](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455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清)陶樑.国朝畿辅诗传[M].续修四库全书(第168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北京:中华书局,1990.

[10](清)边连宝.刑科掌印给事中芥舟戈公传[A]//边连宝撰、贺培新选录.随园文钞(稿本)[M].国家图书馆藏.

[11](清)李中简.嘉树山房诗集[M].清代诗文集汇编(第348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2](清)叶观国.绿筠书屋诗钞[M].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十辑第15册)[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3](清)纪昀.纪文达公遗集[M].续修四库全书(第1435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清)刘征廉.献县志(康熙十二年)[M].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49[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成都:巴蜀书社、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

[15]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

[16](清)边连宝.病馀长语[M].济南:齐鲁书社,2013.

[17](清)纪昀.庚辰集[M].乾隆二十七年刊本.

[18](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9](清)戈涛.坳堂文集[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20](清)边连宝.戈氏家传[A].戈涛.献县戈氏家谱[M].献县前南宫村戈兆辉藏本.

[21](清)梁锡玙.易经揆一[M].续修四库全书(第23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2](清)瞿宣颖.方志考稿(甲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

[23](清)戈涛.献县戈氏家谱[M].献县前南宫村戈兆辉藏本.

[24]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25]戈革.《戈氏族谱》简记[J].社会学家茶座I(第17辑),2006.

[26]刘青松.献县戈芥舟先生年谱[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秋之卷).

[27]张次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8]〔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1](唐)李善等.六臣注文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2]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清)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唐)孔颖达.毛诗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赵棚鸽.李善注《文选》征引《毛诗笺》论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4).

[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清)郝懿行.尔雅义疏//清人注疏十三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南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10](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陈寿祺、陈乔枞.三家诗遗说考//续修四库全书(第7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2](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清)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4.

[14]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15]《十三经辞典》编纂委员会.十三经辞典·毛诗卷·唐开成石经拓片(缩印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16](汉)毛苌传,郑玄笺.毛诗[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

[17](清)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18](清)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9](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20]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1]向熹.《诗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2]袁梅.《诗经》异文汇考辨证[M].济南:齐鲁书社,2013.

[2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4.

[2]丁帆.写在《中国新文学史》的前面[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13(5).

[3]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4]丁帆.关于构建民国文学史中难以回避的几个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2012(5).

[5]毛泽东.五四运动∥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曹三明.试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功绩[J].山西大学学报,1982(2).

[8]丁帆.中国新文学史·绪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9]丁帆.关于百年文学史入史标准的思考[J].文艺研究,2011(8).

[10]丁帆.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文学史观治史[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2).

[11]周保欣,荆亚平.现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学史哲学反思[J].人文杂志,2013(6).

[12]陈平原.重建“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德〕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4]丁帆.作为世界性母题的“乡土小说”[J].南京社会科学,1994(1).

[15]王光东.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研究·前言[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16]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7]孙犁.关于“乡土文学”[J].北京文学,1981(5).

[18]丁帆.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答“腾讯文化”记者问[J].粤海风,2014(3).

[19]徐勇等.中国农村与农民问题前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0]徐肖楠,施军:《乡土文学的挽歌情调》[J].文艺评论,2008(3).

[21]丁帆.中国乡土小说生存的特殊背景与价值的失范[J].文艺研究,2005(8).

[22]丁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J].文学评论,2001(3).

[23]纪秀明.传播与本书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4]许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J].文学评论,2005(1).

[25]赵园.回归与漂泊——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乡土意识[J].文艺研究,1989(4).

[26]丁帆.城市异乡者”的梦想与现实——关于文明冲突中乡土描写的转型[J].文学评论,2005(4).

[27]丁帆.论近期小说中乡土与都市的精神蜕变——以《白猪毛黑猪毛》《瓦片上的麦田》为考察对象[J].文学评论,2003(3).

[28]丁帆.谈贾平凹作品的描写艺术[J].文学评论,1980(4).

[29]丁帆,陈思和,陆建德等.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学术研讨会纪要[J].当代作家评论,2013(6).

[30]丁帆.动荡年代里知识分子的“文化休克”——从新文学史重构的视角重读《废都》[J].文学评论,2014(3).

[31]丁帆.贾平凹长篇小说《极花》:中国城乡“红与黑”的水墨风俗画[N].文艺报,2015-2-3.

[32]丁帆.新世纪文学中价值立场的退却与乱象的形成[J].当代作家评论,2010(5).

[33]贺雄飞.在功名和自由之间的挣扎——序周非新作《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周非.中国知识分子沦亡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34]度阴山、刘伯温:帝王师[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熊召政.明朝帝王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5]丁帆.何以对将来青史∥李玲.书生邓拓[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36]丁帆.消逝的知识分子就消逝在大学里?——《最后的知识分子》读札[J].东吴学术,2010(2).

[37]丁帆.白银时代文学”的最后回望者(二)——解读《苏联的心灵》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之比较[J].读书,2012(2).

[38]王昉.在历史的喧嚣中坚守学者的精神立场——文学史家丁帆访谈[N].文艺报,2014-5-30.

[39]丁帆.怎样确定历史的和美学的坐标——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札记.文艺争鸣[J],2000(5).

[4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自序∥汤学智、杨匡汉.台港暨海外学界论中国知识分子[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41]丁帆.文化批评的风骨与风格[N].文汇报,2015-5-25.

[42]丁帆.夕阳帆影·自序[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

[43]〔英〕以赛亚·柏林.1945年到1956年与俄罗斯作家的会面∥个人印象[M].林振义,王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4]丁帆,傅元峰.当我们把“人”和“人性”化为上帝之时——丁帆先生访谈录[J].中文自学指导,2005(6).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陈平原.有情怀的学术研究——答北京大学研究生杨早问[J].学术月刊,2002(7).

[4]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平原.“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类型研究(插图珍藏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7]〔美〕宇文所安.他山的石头记[M].田晓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0]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12]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增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3]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4]陈平原.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J].河北学刊,2013(2).

[1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6]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1985(5).

[17]陈平原.书生意气[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

[18]李杨.“以晚清为方法”——与陈平原先生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晚清文学问题[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9]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0]陈平原.《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小引∥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1]陈平原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2]陈平原.重建“中国现代文学”——在学科建制与民间视野之间∥现代中国(第八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3]陈平原.何为/何谓“成功”的文化断裂——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运动[N].南方都市报,2008-11-14.

[24]陈平原,王德威,〔日〕藤井省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方向[J].学术月刊,2014(8).

[25]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6]陈平原.中国散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27]陈平原.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8]〔法〕郎松.朗松文论选[M].徐继曾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29]〔德〕尧斯.文学史作为对文学理论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编辑部编选.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续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荷兰〕克里斯·洛伦茨.跨界[M].高思源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李春青.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6]李春青.美学与人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7]严耕望.治史三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8]〔英〕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M].彭淮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9]〔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美〕海登·怀特.元史学[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2]李春青.趣味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13]〔美〕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徐文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4]〔法〕保罗·利科.从文本到行动[M].夏小燕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15]蒋年丰.文本与实践——西方解释学观点[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1]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建周.先锋小说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李杨.重返80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J].当代作家评论,2007(1).

[4]陈超.汲取与掣肘——当代诗歌批评与文学(诗歌)史写作[J].燕赵学术,2011年(秋之卷).

[5]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陈思和.城市文化与文学功能[J].同济大学学报,2005(2).

[7]南帆.再叙事:先锋小说的境地[J].文学评论,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