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

农村基层党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图书

Rural Area Primary-Level Party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Build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SSAPID:101-7972-2709-87
ISBN:978-7-5201-3218-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村基层党建研究团队的调研成果,立足“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开展相关研究。书中对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四百余村进行了“农村基层党建现状”调研活动,发放问卷七千余份,针对当前中国农村基层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党组织自身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及与精准扶贫、第一书记政策、村社共建、精神文化等问题展开调研,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丛书
作 者: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前言

 后记

 主题报告

  农村基层党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 农村基层党建的理论基础

    (一)重视基层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

    (三)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同农民的关系问题

    (四)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

    (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 农村基层党建的发展历程

   三 农村基层党建的现状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完整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与干部队伍基本建成

    (三)农村党员教育、党员发展和党员管理能够完成基本要求和任务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担负领导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责任,统筹协调能力和主体功能需要增强

    (五)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和社会发展相互推动,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协调推进

    (六)农村“三型”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党建中起到引领性作用,发展均衡性有待提升

    (七)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型社会经济组织中延伸,但适应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八)“两委”关系趋向稳定和谐

    (九)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农村精准扶贫攻坚战的主要力量,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

   四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对策

  建设群众满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一 对党员、党支部和党支部书记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党员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本村党员对自己提出的困难和要求愿意给予帮助,与村“两委”配合默契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找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办事也比较方便,多数党员能为群众办实事、公正务实、精明能干

     2.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员能为村庄发展做出贡献

     3.党员自己和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的评价高于群众,被调查党员认为村里90%以上的党员愿意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村党支部书记对党员的评价高于群众的评价

    (二)对村党支部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本村“两委”能够公正务实、切实为党员和村民办实事

     2.2/3被调查群众认为“村两委”配合比较默契,接近半数被调查群众认为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二者的正相关关系显著

     3.大多数被调查党员认为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比村民对同一问题的认同度高

     4.村党支部是群众和党员遇到问题想到的求助对象之一,党员遇到困难比村民更愿意找党支部

    (三)对村党支部书记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1.绝大部分被调查群众认为党支部书记对自己提出的困难和要求愿意给予帮助,与村支书是否兼任村主任和村“两委”配合是否默契的正相关关系显著,对群众日常生活的帮助大于生产方面的帮助

     2.被调查群众认为多数党支部书记能为群众办实事、公正务实、精明能干,在有事情时能带头、帮扶贫困户、带领村民致富、为村庄出工出力

     3.被调查党员认为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能积极听取党员的意见,能为群众办实事、公正务实、精明能干,党员对书记的评价与书记是否积极回应党员意见的正相关关系显著

     4.村党支部书记认为自己在帮扶贫困户、带领村民致富、为村庄出工出力等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

   二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党员政治觉悟

    (二)加强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三)加强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

    (四)加强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增强执政本领

    (五)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管理制度创新,加强战斗堡垒作用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党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1.党员在村总人口中的比重普遍较低,年轻党员外出务工较多,常年留在村里的党员多为年长者,东部地区留在村里的党员人数占村总人数的比重最高

     2.发展新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人数较少,党员后备队伍建设相对滞后,西部地区村党支部近3年党员队伍发展较快,发展新党员和预备党员人数与该村是否有第一书记呈正相关关系

    (二)党支部书记的现状和产生方式

     1.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在中年及以上并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绝大部分村支书认为家庭收入在本村属于中等及以上水平,近1/3党支部书记兼任村主任

     2.村党支部书记主要通过党员选举和先群众推选后党员投票两种方式产生,人品和能力是决定能否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重要因素,其他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3.大部分被调查党员认为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采取的是党员民主选举的方式,符合民意

    (三)党支部的活动开展和对党员的管理

     1.大部分村党支部有固定活动场所和活动经费,村党支部获拨的活动经费与该村人均纯收入和固定活动场所有显著正相关,而划拨活动经费与开展党员活动的频率没有相关性

     2.大部分村党支部在三个月之内开展一次村党支部全体党员活动,主要是对党员进行学习教育或需做支部内重大决策和村里重大事项决策

     3.大部分村党支部难以与外出务工或经商的党员进行联系,联系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党支部或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

    (四)村党支部对本村事务的参与和与其他组织的关系

     1.村里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分配、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一般由村“两委”班子、村党支部、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全体大会决定

     2.农村普遍存在农民组织,大多数群众和党员也参加了一些农民组织并与年人均纯收入有正相关关系,党员参加农民组织的比例高于群众,村党支部通过参与农民组织中重要事项决策、对其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在新型农民组织中创建党小组、指派组织负责人等方式来保障组织活动中村民的正当权益

     3.大部分村“两委”班子配合默契,村“两委”班子配合默契程度与“所在村的党务、村务、财务等决策是否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和“村支书和党员愿意帮助群众的态度”呈正相关

    (五)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监督

    (六)村党支部建设和村里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制度和体制,建设一支稳定的、热爱“三农”的农村党员队伍

    (二)完善和创新党内学习活动,提高农村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执政能力

    (三)落实相关制度和创新活动方式,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用法律规范行为,构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

  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一 研究综述

   二 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宝贵总结

    (三)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 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基层党支部大多比较重视学习教育活动

    (二)外出务工党员的学习管理受关注,学习机制需要完善

    (三)学习保障制度和措施初步建立,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学习成效比较明显,学习成果转化需进一步推动

   四 加强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认识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培养高度的学习自觉性

    (二)创新外出务工党员学习方式,提高新媒体使用率

    (三)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学习条件,建立健全利于党组织学习的各项制度

    (四)加强城乡基层党建资源的整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农村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扶贫

   一 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进程

    (一)1949~1978年:救济式扶贫为主

    (二)1978~1985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的中国农村减贫

    (三)1986~2000年:区域瞄准为主的开发式扶贫

    (四)2001~2010年:扶贫对象的村级转移与参与式扶贫

    (五)2011年至今:扶贫开发与精准扶贫

   二 精准扶贫的理论新发展与科学内涵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扶贫思想

    (三)精准扶贫理论的科学内涵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取得的积极成效

   四 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精准扶贫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助力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农村基层党建与“第一书记”政策

   一 政策背景与历史沿革

   二 “第一书记”政策助推农村基层党建的作用分析

    (一)驻村“第一书记”为民办事服务——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常态化

    (二)驻村“第一书记”集中精力加强对村支部书记的培养,帮助支部书记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让他们虚心学习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致富经、管理经、处事经,在发展产业、运作项目、处理村内事务中摸到门道、积累经验,提高致富带富、治村管村的能力

    (三)驻村“第一书记”重视制度建设,在村党组织选举中,采取了“两推一选”等办法,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在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下,村党支部筹资建立互助幸福院

    (五)驻村“第一书记”为农村党建注入活力,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 驻村“第一书记”政策的经验启示和对策建议

    (一)精准选人,选派优秀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

    (二)“第一书记”关键要心入基层

    (三)“第一书记”要搭建新载体,把服务群众作为农村牧区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

    (四)着力建强一个好班子,培养村党组织带头人

    (五)着力完善一套好制度,“第一书记”要加强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党务、村务公开要做到“真、严、实”

    (六)“第一书记”政策建设科学化、长效化

    (七)结合“第一书记”政策,推动建立完善的农村牧区党建工作保障机制

  案例调查:山东M县“第一书记+产业扶贫”

  农村基层党建与精神文化建设

   一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中

    (一)基层党组织针对问题,主动制定规章制度,倡导农村新风尚

   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基层党组织要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

    (三)充分抓住典型地区典型事例,发挥榜样的示范推广作用

    (四)政府机关必须有所作为

    (五)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国家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六)加强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典型问题研究

  “城中村”是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试验地

   一 加强和创新“城中村”党建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二 以加强“城中村”党建为核心,将基层

   三 以创新“城中村”党建体制机制为基础,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四 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城中村”党建新格局

   五 以加强“城中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关键,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六 确保“城中村”党建创新的正确方向,促进

  农村基层“微腐败”,全面小康“大祸害”

   一 “微腐败”传染力大、污染面广,是破坏

   二 农村基层贪腐是多方面因素交织

   三 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着力构建基层贪腐有效治理机制

  如何解决农村基层党建中两个最突出的难题?

   一 “青年党员发展难”和“支部书记选任难”两个难题紧密相连

   二 解决“青年党员发展难”问题是破解农村基层党建难题的基础和前提

   三 解决“支部书记选任难”问题,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的核心和关键

  根治农村党员“失联”的药方

   一 补足精神之钙,提高政治觉悟

   二 夯实管党之基,加强制度建设

   三 筑牢防范之墙,反对错误思潮

   四 畅通关爱之路,开展双找活动

   五 严守党员之格,处置违规行为

   六 健强凝心之核,建好两个核心

  抓牢农村党支部这个“牛鼻子”不放松

   一 农村基层党建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短板”

   二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推进全面

  补齐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短板

   一 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要求

    (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

    (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加强乡镇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

   二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权责不统一是主要根源

    (二)体制机制不健全是根本方面

    (三)资源配套不足是最大局限

    (四)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是瓶颈缺陷

   三 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实践经验

    (一)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是关键

    (二)创新公共服务机制是重点

    (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是要件

   四 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宣传教育

    (二)促进职能转变

    (三)加强队伍建设

    (四)健全体制机制

    (五)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文前辅文

本书是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农村基层党建研究团队“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丛书”的第一部成果。研究团队每年围绕一个有关农村基层党建的主题,组织教师和研究生、大学生进行农村基层党建调研,形成由教师撰写的调研报告和由学生写成的调查报告两本文集,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丛书”的系列成果。中国农村基层党建研究团队聚焦农村基层党建,力图构建立足农村基层党建实践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平台,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和促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林日新:《“小村官大腐败”呼唤健全监督机制》,《检察日报》2014年11月11日。

杜治洲:《改善基层政治生态必须治理“微腐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年第11期。

吴高庆、周嘉禾:《莫让“微腐败”酿成大祸害》,《检察日报》2016年12月6日。

凌焕新:《摈弃“法不责微”的心态》,《人民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李威:《基层“微腐败”的危害及治理建议》,《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6期。

夏冠男:《海南海口:紧盯“四议三公开”治理基层“微腐败”》,新华网,2017年2月17日。

谭用发:《应建立越往基层待遇越高机制》,《人民日报》2017年8月9日。

游美云:《“多管齐下”破解党员“失联”难题》,《中国法治》2015年7月27日。

《创建“三大平台”抓实农村失联党员长效管理》,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年8月8日。

水洪波:《搭建“四个”平台让“失联”农村党员找到“回家”的路》,人民论坛网,2015年7月24日。

崔怀峰、谢欣欣:《湛江万余“失联党员”归队——广东湛江创新实施“失联党员归队工程”纪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年12月25日。

《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中国网,2017年2月26日。

管志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难点与对策》,《决策与信息》2017年第7期。

沈传亮:《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发力点在哪儿?》,新华网,2016年1月14日。

唐庆鹏:《强镇扩权: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近探索与实践》,《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3期。

李东民:《桦南县“强乡扩权”试点改革的实践与启示》,《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7年第7期。

李伟:《内蒙古达茂旗:探索实施“智慧+民生”服务模式》,《中国民政》2017年第14期。

王培培:《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减贫效应研究》,《当代经济》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