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6

话语含义表达研究图书

SSAPID:101-7935-2266-98
ISBN:978-7-5201-2254-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为主线贯穿到话语含义表达研究的理论框架之中。含义表达的生成是一个意识的多重过程,在这一意识过程中,含义主体的意向性和其所处的环境是含义表达生成的关键性的变量因素,如何把这些变量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用来指导语言实践活动?这是本书着力探讨的课题。作者还借鉴美国逻辑学家伯克斯提出的因果陈述逻辑建构了“话语-含义因果蕴涵机制”用以概括含义推导的认知过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华鸿雁
编 辑:吕剑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H0 语言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0 引言

  1.1 研究对象

   1.1.1 含义表达的界定

   1.1.2 语料来源

  1.2 研究目标及理论指导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语言研究的新转向

  2.0 引言

  2.1 语言转向的意义及阶段性特征

  2.2 认知的研究范式

   2.2.1 基于认知主义的认知观

   2.2.2 基于具身认知的认知观

  2.3 语言的认知研究

  2.4 语言研究的新范式: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

   2.4.1 何为心智哲学

   2.4.2 心智哲学之于语言研究的可能性

   2.4.3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假设及观点

    2.4.3.1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三项假设

    2.4.3.2 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基本观点

     语言研究的计算性

     语言运用的意识性

     语言运用的意向性

     语言表征的拓扑性

  2.5 结言

 第3章 语言表征的认知心智观*

  3.0 引言

  3.1 语言表征、心理表征和现实表征

  3.2 语言表征的过程和属性

   3.2.1 语言表征的过程

   3.2.2 语言表征的拓扑属性

    3.2.2.1 何为拓扑性

    3.2.2.2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表征的拓扑性解析

    3.2.2.3 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表征的拓扑性解析

   3.2.3 语言表征的意向性属性

  3.3 结言

 第4章 语言运用的心智性:意识性

  4.0 引言

  4.1 语言研究的意识视角

  4.2 意识的简单定义

  4.3 心智哲学视域下的意识研究

  4.4 意识的两层次在语言运用中的体现

  4.5 意识的发生:心物随附的过程

   4.5.1 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4.5.2 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的关系:心物随附的关系

  4.6 基于意识的语言研究模型:“事件—用例事件”模型

  4.7 语言研究的意识过程中的几对概念

  4.8 结言

 第5章 语言运用的意识过程:感觉意识、意象意识和语言意识

  5.0 引言

  5.1 语言运用的起点:感觉意识

  5.2 语言运用的关键环节:意象意识

  5.3 语言运用的终点:语言意识

  5.4 结言

 第6章 语言运用的心智性:意向性

  6.0 引言

  6.1 意向性研究的学术渊源

  6.2 意向性的特征、属性和语言运用

   6.2.1 意向性的关指特征和语言运用

   6.2.2 意向性的“利己”属性和语言运用

  6.3 意向性的归属与语言运用

  6.4 意向性的结构与语言运用

  6.5 结言

 第7章 语言运用的逻辑概括

  7.0 引言

  7.1 语用思维的形成

  7.2 用例事件的求真辩护:语用化的真理观与语言运用

  7.3 用例事件与因果蕴含

  7.4 语言运用的因果蕴含性

  7.5 结言

 第8章 语言运用的含义性

  8.0 引言

  8.1 含义运用举隅

  8.2 含义性:语言运用的特性

  8.3 含义性为什么可能

   8.3.1 事物的复杂性及常规关系

   8.3.2 语言运用的经济性

  8.4 含义性存在的心智哲学基础:集体意向性

  8.5 结言

 第9章 含义研究理论回顾

  9.0 引言

  9.1 含义研究回顾

   9.1.1 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

   9.1.2 列文森的三原则

    (a)量原则

    (b)信息原则

    (c)方式原则

   9.1.3 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

  9.2 三种含义理论的特点和价值评价

  9.3 结言

 第10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含义表达研究的理论框架

  10.0 引言

  10.1 含义表达是什么

  10.2 含义表达为什么可能

  10.3 含义表达怎么可能

  10.4 含义表达研究的理论框架

  10.5 对该理论框架的价值总结

  10.6 结言

 第11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含义表达的认知研究

  11.0 引言

  11.1 含义表达与感觉—感受

  11.2 含义表达与原初意识—反思意识

  11.3 含义表达的知觉分析过程

   11.3.1 含义表达的知觉分析方式

   11.3.2 含义表达的知觉分析基础

  11.4 含义表达与事件—用例事件

  11.5 含义表达过程的关键因素:语言主体的意向性

   11.5.1 含义活动的“顶层设计者”:意向性

   11.5.2 含义表达的意向性解析

    11.5.2.1 含义表达与意向性属性

    11.5.2.2 含义表达与意向性双重维度

  11.6 含义表达的心物随附过程

  11.7 结言

 第12章 含义表达的固化

  12.0 引言

  12.1 含义表达的固化过程

   12.1.1 两个过程的联系

   12.1.2 两个过程的差异

    12.1.2.1 过程的属性不同

    12.1.2.2 过程的产物不同

   12.1.3 含义表达固化阶段的特点

  12.2 含义表达固化过程的模型

  12.3 个例分析

  12.4 结言

 第13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含义表达研究的逻辑学概括

  13.0 引言

  13.1 含义解读与蕴含

  13.2 实质蕴含、严格蕴含、因果蕴含

  13.3 含义表达的因果蕴含思维形态

   13.3.1 含义表达的新特点

   13.3.2 含义表达的因果蕴含思维机制

  13.4 结言

 第14章 结论

  14.0 引言

  14.1 主要发现

  1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巴丽:《唐奈兰限定摹状词解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第14~16页。

蔡曙山:《认知科学框架下心理学、逻辑学的交叉融合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25~38页。

蔡曙山:《人类心智探秘的哲学之路:试论从语言哲学到心智哲学的发展》,《晋阳学刊》2010年第5期,第3~11页。

陈力:《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概念的确立》,《理论研究》1995年第5期,第43~46。

陈晓平:《真之收缩论与真之膨胀论——从塔斯基的“真”理论谈起》,《哲学研究》2013年第12期,第67~73页。

陈晓平:《随附性概念辨析》,《哲学研究》2010年第4期,第71~79页。

丁旭辉:《从拓扑学视角审视翻译中的“对等”》,《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第109~111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77页。

方环非:《求真主义:知识、真与实践》,《哲学研究》2013年第11期,第87~95页。

顾汝飞:《格式塔心理学对二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启示》,《科学时代》2012年第7期,第55~60页。

郭秀梅:《实用英语修辞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第16页。

何自然:《Grice语用学说与关联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第23~27页。

华鸿燕:《委婉语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华鸿燕:《会话含义为什么可能——意识涌现的视角》,《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第6期,第29~31页。

华鸿燕:《含意研究的随附性维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a3期,第30~33页。

华鸿燕:《含义与意向性解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第b6期,第8~14页。

华鸿燕:《基于“意识感受性模型”的隐喻分类》,《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c6期,第71~74页。

〔美〕J.R.塞尔、马蒂尼奇:《什么是言语行为?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2004,第230页。

〔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刘建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第120页。

李恒威:《意识、觉知与反思》,《哲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95~102页。

李恒威、王小璐、唐孝威:《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第122页。

李建会、于小晶:《“4E+S”:认知科学的一场新革命》,《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96~101页。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心理学报》2008年第12期,第1306~1327页。

郦全民:《意向性的计算解释》,《哲学研究》2012年第9期,第95~103页。

廖巧云、徐盛桓:《心智怎样计算隐喻》,《外国语》2012年第2期,第46~52页。

林季杉、戴茂堂:《哲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对一个哲学主流观点的反思》,《哲学研究》2013年第10期,第28~33页。

凌珑:《略论形象思维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外国语》1985年第2期,第45~154页。

刘邦凡、王磊:《科学、哲学与认知融合视域下的因果陈述逻辑》,《哲学研究》2013年第12期,第114~118页。

刘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及其构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第34~40页。

刘景钊:《意向性:心智关指世界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刘倩:《“夸张”为什么可能——“夸张”的意向性解释》,《中国外语》2013年第a2期,第55~60页。

刘倩:《委婉表达新论——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b。

刘希佳:《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研究》,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刘宇红、王志霞:《现实表征 心理表征 语言表征》,《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47~150页。

柳叶刀:《周永康案后中国要打好“三大战役”》,《人民日报》2014年8月7日。

孟建钢:《最佳关联性对话语交际的解释力》,《外语学刊》2002年第2期,第32~35页。

倪慧:《解读英文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485~496页。

牛保义:《认知语言学研究不能“单打一”》,《外文研究》2015年第2期,第11~17页。

〔美〕诺姆·乔姆斯基:《如何看待今天的生物语言学方案》,司富珍译,《语言科学》2010年第2期,第113~123页。

邱惠丽:《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12个问题及其他》,《哲学动态》2006年第a1期,第46~51页。

邱惠丽:《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社会实在——评塞尔关于社会实在的思想》,《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第b4期,第48~52页。

塞尔:《什么叫言语行为》,A.P.马蒂尼奇主编《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第230页。

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李步楼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65页。

沈家煊:《三个世界》,《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第403~408页。

施杨:《面向复杂性的组织系统涌现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第58页。

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宋炳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外号为何叫邱小姐》,《秋光》2015年第10期。

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420页。

文旭、匡芳涛:《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81~86页。

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外语学刊》2007年第6期,第35~39页。

文学平:《论集体意向性与道德的起源:评王海明教授的“道德自律—他律论”》,《学术界》2010年第10期,第87~97页。

吴亚欣:《逻辑学和语用学》,《福建外语》2001年第1期,第13~18页。

吴珊:《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3~21页。

伍铁平:《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百科知识》1987年第2期,第22~26页。

夏甄陶:《语言符号和认识》,《文史哲》1986年第a5期,第87~104页。

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第213页。

夏甄陶:《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第221页。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徐盛桓:《论蕴涵》,《山东外语教学》1992年第1期,第90~94页。

徐盛桓:《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现代外语》1993年第a2期,第7~15页。

徐盛桓:《论“常规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六》,《外国语》1993年第b6期,第11~19页。

徐盛桓:《论意向含意——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七》,《外语研究》1994年第1期,第4~11页。

徐盛桓:《含意本体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a3期,第21~27页。

徐盛桓:《话语的含意性》,《外语研究》1996年第b3期,第1~8页。

徐盛桓:《论含意思维》,《外语学刊》1997年第2期,第1~6页。

徐盛桓:《含意推导思维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外语学刊》1998年第a1期,第1~6页。

徐盛桓:《含意研究的逻辑学思考》,《外国语》1998年第b2期,第35~42页。

徐盛桓:《外延内涵传承说——转喻机理新论》,《外国语》2009年第a3期,第2~9页。

徐盛桓:《语篇建构的事件与语境》,《宁波大学学报》2009年第b6期,第59~64页。

徐盛桓:《“移就”为什么可能?》,《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a3期,第323~334页。

徐盛桓:《话语的意向性》,《认知语言学会全国第七次研讨会主旨发言》,上海,2011b年7月5日。

徐盛桓:《语言研究的心智哲学视角——“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之五》,《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c4期,第1~12页。

徐盛桓:《从“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河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第137~144页。

徐盛桓:《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a2期,第15~25页。

徐盛桓:《再论隐喻的计算解释》,《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b4期,第27~31页。

徐盛桓:《“主动补旁格范式”为什么可能》,《语言科学》2013年第c5期,第485~496页。

徐盛桓:《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研究的新进展》,“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博士工作坊。

徐盛桓:《视觉隐喻的拓扑性质》,《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a1期,第8~15页。

徐盛桓、李恬、华鸿燕:《意象建构与句法发生——语法语义接口研究的“用例事件”模式》,《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b5期,第125~131页。

徐盛桓、何爱晶:《转喻隐喻机理新论——心智哲学视域下修辞研究之一》,《外语教学》2014年第c1期,第1~6页。

徐盛桓:《因果蕴涵与婉曲话语的生成》,《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a3期,第323~332页。

徐盛桓:《语言认知研究的语用思维》,《外文研究》2015年第b2期,第5~6页。

严秀英:《多元表征学习模型对幼儿双语教学的启示》,《语言科学》2013年第9期,第90~91页。

杨敏:《再论语言意识》,《外语界》2008年第6期,第71~75页。

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第705~710页。

叶浩生:《“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心理学报》2014年第5期,第1032~1042页。

殷杰:《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新华文摘》2003年第11期,第36~39页。

殷杰、郭贵春:《从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变——论后分析哲学视野中的“语用学转向”》,《哲学研究》2002年第7期,第54~61页。

张存建、何向东:《个体确定名称之指称的推理特征——从皮尔斯指号—名称思想看》,《哲学研究》2012年第4期,第89~95页。

张清宇:《逻辑哲学九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赵小军:《走向综合的计算主义》,《哲学动态》2015年第2期,第5~6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6页。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47页。

钟百超:《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研究在我国的进展》,《外语学刊》1996年第3期,第14~19页。

周礼全:《模态逻辑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Baars,B.J.A,Cognitiv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Barsalou,L.W.,“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577-660.

Bickhard,M.H.,“Consciousness and Reflective Consciousness,”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2005(4):205-218.

Block,N.,“On a Confusion about a Function of Consciousness,” The Nature of Consciousness:Philosophical Debates,N.Block,O.Flanagan,and G.Guzeldere(eds.),MIT Press,1999.

Burks,A.W.,“The Logic of Causal Propositions,” Mind,1951:363-382.

Burks,A.W.,Chance,Cause,Reas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Chalmers,D.,The Conscious Min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Chomsky,N.Reflections on Language,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5.

Clark,A.,Being there:Putting Brain,Body and World Together Again,Cambridge MA:MIT Press,1997.

Clark,A&D,“Charmers.The Extended Mind,” Analysis,1998(58):7-19.

Clark,G.,J.Riel-Salvatore and Grave Markers,“Middle and Early Upper Paleolithic Burials,” Current Anthropology,2001,(42/4):481-90.

Clark,A.,Supervising the Mind:Embodiment,Action and Cognitive Extens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Crick,F.H.,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New York:Scribners,1994.

Croft,W. & A,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Dennett & Haugeland,1987,http://ase.tufts.edu/cogstud/papers/intentio.htm,2011.5.1.

Damasio,A.,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New York:Harcourt Press,1999.

Damasio,A.Self Comes to Mind:Constructing the Conscious Brain,New York:Pantheon Books,2010.

Davidson,D.,“Mental Events,” In D.Davidson(Eds.),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Oxford:Clarendon,1980:207-227.

Dennett,D.C.,Consciousness Explained,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91.

Edelman,G.M. and G.Tononi,A Universe of Consciousness:How Matter Become Imagination,New York:Basic Books,2000.

Fillmore,C.,“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 Quadernicfi Semantics,1985(6):22-54.

Fraassen,B.,“The Pragmatics of Explanation,” In Balashov,Y. & Rosenberg A.(Eds.),Philosophy of Science,Routledge,2002:69-70.

Gallagher,S.,How the Body Shapes the Min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107.

Giere,R.N.,“How Models Are Used to Represent Reality,”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4(71):742-752.

Goldman,A. & Vignemount.F.,“Is Social Cognition Embodie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9,13(4):154-159.

Gomila,T. & Calvo,P.,“Directions for an 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Toward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n Calvo &T.Gomila(Eds.),Handbook of Cognitive Science:An Embodied Approach,San Diego:ElsevierLtd,2008:1-25.

Grice H.P.,“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and Morgan(Eds.),Syntax and Pramatics,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3):41-58.

Halliday,M.A.K. & C.M.Matthiessen,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Beijing:World Publication Cooperation,2008:108.

Heil,J.,Philosophy of Mind: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London:Routledge,1998.

Jacob,P.,What Minds Can Do?,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Koffka,K.,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New York:Harcourt Brace,1935.

K?hler,W.,Gestalt Psychology,New York:Liveright,1929.

Lakoff,G. and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Lakoff,G &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

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66,138-141.

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CUP,1983.

Lowe,E.J.,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Lycan,W.,Consciousness,Cambridge,MA:MIT Press,1987.

Lycan,W.,Consciousness and Experience,Cambridge,MA:MIT Press,1996.

MacCorquodale,K. and P.E.Meehl.,“On a Distinction between Hypothetical Constructs and Intervening Variables,” Psychological Review,1948(55).

Merleau-Ponty(trans.by C.Smith),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 Kegan /The Humanities Press,1970.

Paivio,A.,The Relation between Verbal and Perceptual Code,Handbook of Perception,1979(9).

Pearson,M.P.,The Archeology of Death and Burial,College Station,Texas:Texas A&M Press,1999.

Putnam,H.,Mind,Language and Real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Rowlands,M.,Extended Cognition and the Mark of Cognitive,Cambridge,MA:MIT Press,2009.

Rowlands,M.,“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From Extended Mind to Embodied Phenomenology,”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2010,22(1):1-19.

Ryle,G.,The Concept of Mind,Taylor & Francis e-Library,2009.

Shapiro,L.,Embodied Cognition,New York:Routledge,2011.

Steiner,G.,After Babe: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Searle,J.R.,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Searle,J.R.,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Cambridge:The MIT Press Cambridge,1992.

Searl,J.R.,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ality,London:The Penguin Press,1995.

Searl,J.R.,Mind,Language and Society,New York:Basic Books,1998.

Searle,J.R.,“The Future of Philosoph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Biological Science,1999,354(1392).

Searle,J.R.,Mind:A Brief Intro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Sperber,D. & 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Talmy,L.Force,“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1988(12):49-100.

Varela,F.,F.Thompson & E.Rosch,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1.

Velmans,M.,Understanding Consciousness,New York:Routledge,2009.

Wilson,M.,“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02.9(4):625-636.

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Cambridge:Addison-Wesley,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