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4

制造业转型与东北全面振兴图书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SSAPID:101-7893-8332-75
ISBN:978-7-5201-4049-2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东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制造业转型发展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本书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与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如何转型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提出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目标取向,并分别从盈利模式、制造业定位和运作模式等三方面探讨了转型的具体路径,即充分发挥集群经济优势、积极培育创新型制造业、逐步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一体化进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志元
编 辑:曹义恒;刘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文前辅文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1.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

    2.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

    3.国家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进程

    4.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引领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

   二 研究意义

    1.有利于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

    2.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振兴

    3.有利于提升东北地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4.有利于真正缓解就业压力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1.从技术改进角度

    2.从要素利用角度

    3.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

    4.从环境保护角度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比较分析的方法

    3.辩证思维分析法

    4.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5.跨学科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 基本思路

   二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制造业转型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制造业范畴的解读

   一 制造业的含义及分类

    1.制造业的概念

    2.制造业的分类

   二 制造业的特征与地位

    1.制造业的特征

    2.制造业的地位

   三 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释义

    1.发展模式的含义

    2.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基本内涵

    3.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目的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扩大再生产理论

   二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

   三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

  第三节 西方学者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比较优势原理

   二 产业集聚理论

   三 工业化阶段理论

   四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节 关于制造业发展的理论述评

 第三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逻辑阐释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 发展模式的形成条件

    1.丰富的资源保障

    2.独特的地理区位

    3.特定的历史积淀

    4.比较保守的人文传统

    5.较好的产业集聚基础

   二 发展模式的演进轨迹

    1.准备阶段(1860~1948年)

    2.恢复兴起阶段(1949~1978年)

    3.曲折发展阶段(1979~2002年)

    4.升级转型阶段(2003年以来)

   三 发展模式的运作实践

  第二节 一般概述

   一 发展模式的现行简介

   二 发展模式的现行分类

    1.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

    2.大规模定制生产发展模式

    3.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4.国际化导向发展模式

    5.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

   三 发展模式的现行特征

    1.政府部门推动

    2.国有企业为主导的重工业化

    3.资源依赖度较高

    4.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

    5.呈现“橄榄形”发展格局

  第三节 转型的动力机制

   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 市场需求的拉动

   三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四 振兴东北的政策扶持

   五 区域经济梯度发展效应

  第四节 运作趋向

   一 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断加强

   二 制造业战略联盟开始涌现

   三 绿色低碳理念已成共识

   四 开放式创新系统正在形成

 第四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现状透视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 结构性调整成效不高

   二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三 资源环境透支过度

   四 国有经济比重过高

   五 民营企业发展缓慢

   六 区域竞争能力不强

  第二节 转型滞后的原因

   一 制造业本身固有的缺陷

    1.目标上的模糊性

    2.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3.产业结构过重

   二 政府管理的职能错位

    1.行政干预过多

    2.公共服务缺乏

    3.职能转换滞后

   三 制度因素的长期困扰

    1.观念的滞后

    2.体制的束缚

    3.制度创新缺乏

   四 接续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第三节 转型的现有基础

   一 国家振兴战略的推动

   二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三 关联度较高的主导产业

   四 日趋合理的产业结构

   五 实力雄厚的创新资源

 第五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转型机理

   一 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意义

   二 发展模式转型的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原则

    2.环保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实效性原则

   三 发展模式转型的几种方式

    1.“置换转型”

    2.“并行转型”

    3.“升级型转型”

    4.“结构性转型”

    5.“规避转型”

   四 发展模式转型的目标取向

   五 发展模式转型的预期收益

  第二节 效应评析

   一 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经济效应

    1.极大地拉动地区经济发展

    2.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制造业整体竞争力

    3.有利于推动东北地区工业现代化进程

   二 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社会效应

    1.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与企业的协调发展

    2.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需求

   三 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四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总体评价

  第三节 制约因素

   一 欠佳的市场经济环境

   二 负面的制度安排效应

   三 有限的集群经济功能

   四 相对封闭的地域文化

 第六章 国内外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比较

   一 英国制造业发展模式

   二 德国制造业发展模式

   三 美国制造业发展模式

   四 日本制造业发展模式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典示

   一 巴西制造业发展模式

   二 东盟国家制造业发展模式

   三 印度制造业发展模式

  第三节 国内发展较快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概说

   一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

   二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

   三 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

  第四节 国内外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对东北地区的启示

   一 发展模式选择必须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

   二 发展模式运作要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三 发展模式转型要借助虚拟经济的推动

   四 发展模式演进要顺应技术发展趋势

 第七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对策选择

  第一节 充分发挥集群经济优势

   一 鼓励发展整合型制造业

   二 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

   三 推动制造业产业链整合

  第二节 积极培育创新型制造业

   一 更新传统发展观念

   二 坚持低碳经济战略取向

   三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第三节 逐步推进东北地区制造业一体化进程

   一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

   二 健全制造业承接转移机制

   三 强化制造业“板块识别效应”

   四 构建以技术共享为核心的虚拟企业联盟

 结论

 后记

东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制造业转型发展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东北全面振兴重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东北制造业从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东北地区必须构建高质量发展导向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制造业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东北地区需要积极推动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东北制造业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早日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英〕B.R.米切尔:《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卷1750-1993年)》,贺力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安虎森、邓宏图:《制度变迁、转型与中国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王保存译,求实出版社,1988。

鲍振东:《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鲍振东:《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本书编写组:《振兴东北大视野:战略经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邴正:《东北城市年鉴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蔡北华、徐之河:《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陈伯林、阎达寅:《现代工业企业管理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长春出版社,2010。

程伟:《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英〕戴维·赫尔德等:《驯服全球化》,童新耕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杜传忠:《转型、升级与创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

杜莉:《中国-欧盟: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复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杜莉、徐传谌:《产业集聚与东北振兴:欧盟等国家(地区)的启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波〕弗·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周亮勋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美〕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上卷,王锟译,商务印书馆,1989。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2014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郭克莎、贺俊:《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郭克莎、王延中:《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郭强:《新发展方式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郭永宏:《技术变迁与人力资本结构再造理论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郝皓:《基于制造外包的供应商协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黄海峰、李沛生、张阿玲:《第二产业与循环经济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黄少安:《制度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姜国刚:《东北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焦方义、祝洪章、杨其滨:《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东北经济振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金碚:《国运制造:改天换地的中国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金凤君、张平宇、樊杰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金祥荣:《民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景玉琴:《开放、保护与产业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李金华等:《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李京文:《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制造业发展高层论坛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李君华:《产业集聚与布局理论:以中国制造业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李克:《适度差距与系统优化: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4》,科学出版社,2004。

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李罗力:《转型产业调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谐变奏(2005-2006中国脑库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李秦阳:《全球分工体系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李善同、高传胜、薛澜:《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上海三联书店,2008。

李晓:《东亚区域产业循环与中国工业振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李欣广等:《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李毅:《再炼基石:世界制造业变革的历史大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李悦:《产业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林木西、曹艳秋:《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名著32种》,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刘继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刘建丽:《中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刘文成:《振兴东北大视野:第四增长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刘志彪:《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发展》,译林出版社,2016。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卢中原:《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的战略抉择》,人民出版社,2009。

马春文:《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英〕马丁·克里斯多夫:《物流竞争:后勤与供应链管理》,马月才译,北京出版社,2001。

〔德〕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人民出版社,1964。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马子红:《中国区际产业转移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选择》,人民出版社,2009。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1997。

梅丽霞:《全球化、集群转型与创新型企业:以自行车产业为例》,科学出版社,2010。

宁一、冬宁:《东北咋整——东北问题报告》,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齐建珍、杨中华、张龙治:《工业转型研究——工业转型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秦书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15。

任旺兵:《我国制造业发展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宋冬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孙林岩:《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孙乃民、王守安:《东北经济区的内在联系与合作开发》,学习出版社,2005。

谭元发:《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唐德才:《基于资源约束的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王福君:《区域比较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王朗玲、李敏娜:《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体制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倩、许梦博:《欧盟区域政策及其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王胜今、李玉潭、朱显平:《东北亚区域合作与中国东北振兴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王伟中、郭日生、黄晶:《地方可持续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1999。

王业强:《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吴强:《政府行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伍华佳:《中日韩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

徐充:《比较与借鉴:长、珠三角洲发展模式及东北经济振兴》,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薛彦平:《欧洲工业创新体制与政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9。

〔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何一译,人民出版社,1999。

杨蕙馨、王军:《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组织优化:山东省强省之路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叶连松:《新型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殷醒民:《制造业结构的转型与经济发展:中国1978—1998年制造业的内部结构的调整》,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美〕约翰·德勒巴克等:《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宁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英〕詹姆斯·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施仁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张桂文、周健:《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张磊:《中国制造业FDI的效应与决定因素》,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1卷,湖南出版社,1991。

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平:《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张奇:《中国制造业投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张奇:《中国装备制造业投资与技术进步》,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张琴:《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张青山:《制造业绿色产品评价体系》,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张新颖:《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张秀娥、董竹、毛佳:《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张秀生、卫鹏鹏:《区域经济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华夏出版社,2006。

赵春艳:《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基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赵儒煜、杨振凯:《传统工业区振兴中的政府角色与作用——欧盟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赵彦云:《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振兴东北大视野:超越之路》编写组:《振兴东北大视野:超越之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编委会:《2013-2014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周达:《中国制造与结构变动研究(1981-2006)》,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美〕保罗·列格曼:《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制造业外包》,《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邴正:《东北社会结构与文化的历史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9月11日。

常燕:《我国工业化中后期企业大型化趋势与特征》,《产经评论》2010年第5期。

陈金美、叶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江汉论坛》2010年第8期。

陈晓永:《河北省临港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创新型集群的视角》,《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陈耀:《我国东北工业发展60年:回顾与展望》,《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陈元:《后经济危机阶段:加速发展路径的强制性变迁》,《管理世界》2009年第9期。

程瑞华:《振兴东北首重体制机制创新》,《金融时报》2007年8月21日。

楚天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第3期。

大连市社科联课题组:《关于振兴大连老工业基地的研究报告》大连社会科学,2004。

戴永安、陈才、张峁:《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及趋势》,《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2期。

丁四保:《“东北现象”:症结分析与出路的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12期。

董立廷、李娜:《日本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模式与经验》,《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6期。

樊纲:《后危机时代的五个趋势》,《理论学习》2009年第8期。

范剑勇、杨丙见:《美国早期制造业集中的转变及其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方发龙、周江:《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与对策》,《开发研究》2009年第4期。

冯岩:《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高峰、谭卫东:《制造业的革命——大规模定制生产》,《商业研究》2000年第6期。

辜胜阻:《转型与创新是后危机时代的重大主题》,《财贸经济》2010年第8期。

古依莎娜、赵蔷、刘丹、王迪:《“制造强国”的战略路径研究及初步分析》,《中国工程科学》2015年第7期。

关长海、赵国杰:《基于生态群落的现代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经济纵横》2008年第2期。

关晓丽、刘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郭克莎:《我国制造业发展呈现新特点》,《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7期。

郭志仪、杨琦玮:《中国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侯志茹:《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胡迟:《制造业转型升级最新成效的分析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20期。

胡俊文:《雁阵产业集群: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探索》2004年第3期。

黄付生、魏凤春:《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2期。

黄群慧:《东北地区制造业战略转型与管理创新》,《经济纵横》2015年第7期。

黄顺魁:《制造业转型升级:德国“工业4.0”的启示》,《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1期。

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求是》2007年第18期。

贾若祥、刘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2期。

贾燕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第11期。

姜威:《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金荣生:《鞍钢6种产品捧得“金杯奖”》,《辽宁日报》2011年4月7日。

孔令锋:《两次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格局的比较分析与政策启示》,《当代财经》2009年第12期。

邝国良、方少帆、林晓湧:《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特区经济》2004年第1期。

李诚固、黄晓军、刘艳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相互作用过程》,《经济地理》2009年第2期。

李刚、孙林岩、高杰:《服务型制造模式的体系结构与实施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4期。

李凯等:《2016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评价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

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月9日。

李平、佟连军、邓丽君、李名升:《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研究》,《人文地理》2010年第2期。

李兆磊:《传统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路径分析》,《知识经济》2010年第7期。

梁琦、李忠海、马斌:《东北制造的优势在哪里》,《统计研究》2004年第3期。

梁四宝、张新龙:《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讨》,《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

列春:《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新路径》,《工程机械》2010年第9期。

林毅夫、刘培林:《以高质量发展迈向高收入国家》,《人民日报》2018年1月14日。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刘静暖、纪玉山:《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中国模式——以马克思的自然力经济理论为视角》,《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

刘艳军、李诚固、董会和、李如生:《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机制与趋势》,《经济地理》2007年第3期。

刘洋、金凤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路径与机理》,《经济地理》2009年第3期。

陆立军、于斌斌:《基于修正“钻石模型”的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的动力机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8期。

吕铁、贺俊:《“十三五”中国工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政策调整》,《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6期。

罗建强、赵艳萍、程发新:《我国制造业转型方向及其实现模式研究——延迟策略实施的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第9期。

〔美〕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裴长洪、郑文:《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并重》,《当代财经》2010年第1期。

史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上海证券报》2011年3月8日。

宋晓洪:《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振兴与技术创新》,《商业研究》2005年第24期。

宋晓洪:《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隋映辉:《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态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管理学刊》2010年第10期。

孙久文、李爱民、彭芳梅、赵霄伟:《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孙英兰:《“中国制造2015”:拉开“制造强国”大幕》,《瞭望新闻周刊》2015年第51期。

孙早等:《后危机时代的大国产业战略与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经济学家》2010年第9期。

唐鹏琪:《印度制造业优势浅析》,《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第1期。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汪应洛、刘子晗:《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王必锋、王厚双:《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第7期。

王锋:《如何实现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环渤海经济瞭望》2008年第12期。

王国跃、李海海:《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对策》,《经济纵横》2008年第12期。

王立军、范剑勇:《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与竞争力比较》,《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秋菊:《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王胜今、吴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质是一个“再工业化”过程》,《新长征》2004年第6期。

王文龙:《后新自由主义、后东亚模式与新东亚模式比较》,《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王文龙:《现代化危机与中国经济赶超战略重构》,《东疆学刊》2010年第7期。

隗斌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通报》2009年第6期。

魏后凯:《东北经济的新困境及重振战略思路》,《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1期。

文宗瑜:《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后工业化时代的增长路径》,《董事会》2010年第4期。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吴易风:《西方经济学家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谢文泽:《贸易自由化对巴西制造业的影响》,《拉丁美洲研究》2002年第2期。

胥和平:《经济危机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时事报告》2009年第5期。

徐充:《东北地区集群经济的发展障碍与对策选择》,《学术交流》2008年第7期。

徐充、姜威:《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3期。

徐充、解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分析》,《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5期。

徐尚:《马歇尔对创新经济学的思想贡献》,《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10年第2期。

薛金山:《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与阶段性探讨》,《中国机电工业》2010年第10期。

严成樑、李蒙蒙:《制造业规模与宏观经济波动》,《财经问题研究》2017年第12期。

杨东亮、赵振全:《东北经济失速的投资性根源》,《东北亚论坛》2015年第5期。

杨杜:《企业什么时候容易“坏事”》,《企业管理》2000年第4期。

杨慧民:《基于区域比较的东北地区科技投入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12期。

杨年松:《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产业升级战略定位与基本路径选择》,《特区经济》2005年第7期。

叶得珠、蒋海、张捷:《后危机时代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第四届亚洲经济合作与创新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10年第2期。

殷醒民:《制造业:“乘数效应”溢出与技术升级》,《经济学家》1998年第5期。

于向光:《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余洋:《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实现包容性增长》,《南方日报》2010年10月11日。

曾繁华等:《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及演化路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第24期。

曾荣平:《战后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研究——以纤维、钢铁和造船业为例》,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张华胜、薛澜:《中国制造业知识特性、规模经济效益比较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

张明龙:《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7期。

张唯实、胡坚:《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

张维迎:《什么推动中国经济高增长》,《企业家天地》2007年第12期。

赵儒煜:《“后工业化”理论与经济增长: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4期。

赵晓、张文卿:《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浙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课题组:《提高产业竞争力:浙江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中国软科学》1997年第3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信息化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报告》,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若干问题研究(上)》,《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3期。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朱森第:《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年第1期。

祝小兵:《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6期。

《IBM中国网站—智慧的制造业—中国》,https://www-31.ibm.com/smb/cn/industries/manufacture/。

《中国制造业首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http://www.022net.com/2010/10-8/423629183127339.html。

东北振兴司:《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经济运行态势良好》,http://dbzxs.ndrc.gov.cn/zxzx/t20110318_399956.htm。

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东北三省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报告》,http://www.chinaneast.gov.cn/2011-03/18/c_13785513.htm。

《后危机时代刺激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http://www.cnr.cn/allnews/201008/t20100816_506902209.html。

黄鑫:《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情况分析》,http://www.china-consulting.cn/article/html/2011/0118/662582.php。

姜四清:《解读东北地区振兴规划》,http://news.nmgnews.com.cn/xam/article/20071113/163304_2.html。

李春林、杨忠厚:《装备制造业占辽宁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历史最高水平》,http://news.163.com/09/0714/08/5E60BNNF000120GR.html。

《联合国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国被归为创造经济增长神话国家》,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298851.shtml。

张茉楠:《人民币升值将倒逼制造业加快转型》,http://www.financialne-ws.com.cn/wh/txt/2011-01/04/content_335635.htm。

郑少忠:《辽宁民营经济增加值首破万亿,占GDP比重超六成》,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10404128185432.html。

周民良:《蒙东地区是东北的潜在“后花园”》,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009/882218.htm。

Beghin,J.,Potier,M.,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s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7.

Carbonara,N.,“New Models of Inter-firm Networks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14,2002(3).

Carlsson,M.,Laseen,S.,“Capital Adjustment Patterns In Swedish Manufacturing Firms,”The Economic Journal115,2005:969-986.

Correa,P.G.,“The Effect of Trade Liberalisation on Market Power,the Case of the Brazilian Manufacturing Mimeo,”Country Report:Brazil,2001,pp.5-30.

Ouellette,P.,Vigean,S.,“Technological Choices and Regulation:the Case of the Cana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s,”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36,2003(1):88-125.

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0.

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98):77-90.

Samaranayake,P.,Laosirihongthong,T.,Chan,F.,“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a Global Car Company Network Model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49,2011(11):p.3127.

Saurin,T.A.,Marodin,G.A.,José Luis Duarte Ribeiro,“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Use of Lean Production Practices in Manufacturing Cel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49,2011(11):p.3211.

Snell,S.A.,“Selection and Training f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5,2000(37):3.

Zhu J.,“Industrial Property and Structure Change of Manufacturing:Arelative-cost Analysis,”RURDS1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