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以江苏为例图书

待补

SSAPID:101-7829-9327-15
ISBN:978-7-5097-0764-7
DOI:
ISSN: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次序、空间转移次序、身份转换次序和制度安排次序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和江苏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政策变迁,并通过江苏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次序、空间转移次序、身份转换次序的不同模式,最后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及制度安排的次序进行了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扬泰文库·经济管理系列
作 者: 秦兴方
编 辑:徐逢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后记

 相关链接

 《扬泰文库》总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1.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方面的研究

    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律方面的研究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

   二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1.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性

    2.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去向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5.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6.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7.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方面问题的研究

    8.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及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假设与假说

   一 理论研究假设

   二 本书研究假说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范式

   二 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3.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相结合

  第五节 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一 基本研究框架

   二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劳动力流动一般理论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相关范畴

   一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1.按流动的时间可分为

    2.按流动的空间分布可分为

    3.从流动的意愿上,可分为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

    4.在劳动力流动方向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5.在流动的目标特征上,威廉姆·帕特逊(William petersen)把劳动者流动分为创新型流动和保守型流动两种

   二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与必要条件

    1.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

    2.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

   三 劳动力流动的机制

    1.劳动力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2.政府调节机制

  第二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一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1.劳动力流动成本

    2.劳动力流动的收益

    3.劳动力流动的合理决策

   二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1.年龄

    2.家庭

    3.受教育程度

    4.流动的距离

    5.失业率

    6.工会力量

    7.国家和地方政策

    8.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

    9.国际环境

   三 劳动力流动的优化决策

  第三节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型

   一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

   二 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劳动力流动论

   三 乔根森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与二元经济发展

    1.农业剩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工资水平不是不变的,而是不断上升的

    3.二元经济的发展阶段

    4.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不在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在于人们消费结构的必然变化

    5.二元经济发展的两种分析方法比较

   四 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流动理论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2.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严重失业问题

    3.必须消除一切人为地扩大城乡实际收入差距的措施

    4.不宜过分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

   五 双重劳动市场论

   六 移民网络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次序理论

  第一节 劳动力转移次序及其特点

   1.次序涉及的对象具有中观性

   2.次序的选择过程是一个主客观条件比较的过程

   3.次序是相对的,它会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次序的理论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次序理论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身份转换次序理论

   1.起点是被禁锢的农民

   2.“农民—农民工”

   3.“农民工—产业工人”

   4.“产业工人—市民”

  第五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安排的次序

 第四章 国家与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变迁

  第一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演变

   一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政策

   二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政策的松动

   三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政策调整

   四 劳动力转移的公平流动

  第二节 江苏省户籍政策变革

   一 我国户籍制度的变迁

   二 江苏省户籍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江苏省就业政策的变革

   一 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

   二 江苏省就业政策新举措

  第四节 江苏省社会保障政策变革

   一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二 江苏省社会保障政策新举措

  第五节 江苏省教育培训等政策完善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教育培训问题

   二 江苏省教育培训政策新举措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次序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次序的国际经验——以英国为例

   一 英国工业化初期的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次序

   二 英国工业化中期的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次序

   三 英国工业化后期的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次序

   四 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演变和特征分析

   一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演变过程

    1.总体分析

    2.阶段分析

   二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特征分析

    1.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分布趋于合理

    2.农村劳动力在第二产业内部的调整

    3.农村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内部的调整

  第三节 工业化过程中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次序

   一 江苏省三次产业吸纳弹性分析

   二 农村劳动力对第二、第三产业产出增加值的贡献分析

  第四节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次序的模式比较

   一 指标解释

    1.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弹性

    2.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吸纳弹性

   二 江苏省13个市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比较分析

   三 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次序的模式比较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空间转移次序理论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

   一 农村就地转移模式的形成背景

   二 乡镇企业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载体

   三 就地转移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的回顾

   四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积极意义

   五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的局限性

    1.就地转移模式造成的兼业化经营,限制了土地的流转和农业的规模经营

    2.就地转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3.就地转移模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4.就地转移模式降低了各种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的利用率

    5.就地转移模式造成耕地资源浪费,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区域间转移

   一 劳动力区域间转移模式的形成背景

    1.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前提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劳动力区域间转移的直接动因

    3.投资是劳动力地区间流动的牵引动力

    4.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加速了农业劳动力从就地转移向城市转移

    5.城乡壁垒的松动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了宽松环境

    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

   二 区域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增长效应

   三 劳动力区域间转移模式的局限性

    1.生产经营行为的短期性,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城镇的市场秩序

    2.投资行为的短期性,不利于农户经济的持续增长

    3.对城乡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份占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4.就业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增加了社会宏观管理的难度

    5.因缺乏城市归宿感而容易诱发违法违纪行为

    6.农村中主要劳动力的外流,对农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省际流动的实证分析

   一 理论假设

   二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1)计量模型的选择

    (2)数据和方法

   三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

  第四节 劳动力的国际迁移

   一 劳动力国际迁移的原因

   二 劳动力国际迁移的特点

   三 国际劳动力迁移对输入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四 国际劳动力转移对输出国的影响

 第七章 农村劳动力角色转换次序理论

  第一节 农民、市民与农民市民化

   一 农民和市民的概念界定

    1.农民的概念界定

    2.市民的概念界定

   二 农民市民化的提出

   三 农民市民化的内涵

  第二节 农民市民化的模式

   一 农民市民化的就地转型模式

    1.农村城镇化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农民市民化的异地转型模式

    1.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推力”

    2.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拉力”

  第三节 农民市民化的次序

   一 农民群体的构成和农民市民化的次序

   二 农民市民化的第一阶段:农民工新市民化

    1.农民工新市民化的内涵

    2.进城农民工的新市民化

    3.乡镇企业职工的新市民化

    4.城郊失地农民的新市民化

   三 农民市民化的第二阶段:传统农民职工化

    1.城乡关系融合与劳动力自由流动

    2.现代农业与农民职工化

   四 农民市民化的第三阶段:行为心理市民化

    1.农村城市化

    2.农民的终结

 第八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安排的次序

  第一节 制度安排中政府的政策行为

  第二节 近期:促进就业为突破口的制度安排

   1.积极推进就业制度的改革

   2.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市)的制度安排

   3.产业聚集和产业再创造的制度安排

   4.培育“新型农民”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 中期:农村城镇(市)化为突破口的制度安排

   1.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目的地建设重点的选择

   2.农村中心城镇城市化建设的逻辑次序

   3.关于农村城市化在区域间的推进次序

   4.关于农村城市化的相关制度安排

  第四节 长期: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安排

   1.户籍制度改革

   2.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体系

   3.对农村劳动力提供社会服务与社会保护,改善其生活状况

   4.提供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5.城乡居民政治权利的平等化

 《扬泰文库》编辑委员会

“人往哪里去”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学研究中的永恒主题,其中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又是最重要的问题。本书在对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特别是江苏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政策变迁,并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产业间转移次序、空间转移次序、身份转换次序的不同模式,并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及制度安排的次序进行了研究。

[1]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见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和政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乔根森:《二元经济的发展》,《经济学杂志》1961年6月号;《剩余农业劳动与二元经济发展》,《牛津经济论文集》1967年11月号。

[4]托达罗:《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就业与失业分析》,1968年;《不发达国家劳动力迁移与城市失业模型》,1969年;他与哈里斯(J·R·Harris)共同发表《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1970年。

[5]刘乃全:《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刘秀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其经济效应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3。

[7]胡学勤、秦兴方:《劳动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三联书店,1994。

[2]张曙光:《论制度均衡与制度变迁》,《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

[3]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平等权》,《探索》2006年第1期。

[5]陈锡文:《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改革》2004年第3期。

[6]史红平:《“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1]宫崎犀一、奥村茂次等:《近代国际经济要览》,第110页。转引自刘伟主编《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第260页。

[2]刘李胜、谭向军、姬文婷:《中外支柱产业的振兴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第103页。

[3]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东方出版社,1986,第109页。

[4]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1688~1957)》,剑桥,1964。

[5]王章辉:《英国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世界历史》1996年第6期。

[6]《英格兰和威尔士人口普查:1911年》,第35页。

[7]李仙娥、王春艳:《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5期。

[8]孔淑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第20页。

[9]景普秋、张向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计量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10]钱纳里、H.鲁宾孙、塞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1]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一文的相关研究。

[12]夏业良:《上海市三次产业中劳动力结构及产出效率的比较分析》,《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13]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80页。

[1]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王检贵等:《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周振华主编《收入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西奥多·W.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9。

[7]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戎殿、司马军主编《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9]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民收入与劳动力转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0]曹阳:《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宏观经济结构变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1]李玉江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12]蔡昉:《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3]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4]史清华、黄相辉:《农户家庭经济结构变迁及其根源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15]郭继:《互动:重新审视中国的城乡劳动力流动问题》,《西北人口》2002年第2期。

[16]段成荣:《流动人口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研究》1998年第4期。

[17]朱方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评说》,《经济学家》1995年第4期。

[18]李玉江、吴玉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与区域类型研究》,《人口研究》1999年第4期。

[1]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和政策》(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美〕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林毅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万解秋:《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与集约化经营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6]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8]蔡昉:《劳动力迁移和流动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春季卷,总第14期。

[9]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10]秦兴方等:《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次序——江苏的实践及其启示》,《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

[11]季丹虎、秦兴方:《“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次序》,《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2]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13]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

[14]李晓春、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流动》,《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15]赖小琼、余玉平:《成本收益视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16]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聚集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17]徐志明:《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路》,《学海》2003年第3期。

[18]喻桂华:《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5期。

[19]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0]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0):《加强小城镇规划,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国际研讨会会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