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2

生活在此处图书

Social Life within HERE: How SNS Empowers Different Generations in China

SSAPID:101-7792-1152-77
ISBN:978-7-5201-2370-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普通人的赋能,侧重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阐释。互联网和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本身便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本书用四个字母(H.E.R.E)概括生活在此处的“社会”或者展开行动的空间场域的基本特征。而如何创造条件跨越技术能力差异带来的“鸿沟”、如何让不同能力和条件的人群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也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作 者: 朱迪 何祎金 田丰
编 辑:隋嘉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第一章 研究简介

  一 社交网络赋能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书内容

 第二章 生活在此处:互联网赋能的理论与方法论

  一 赋能与互联网:概念与理论

   (一)“互联网”与“+”:中国情境下的互联网赋能

   (二)科技与社会:互联网赋能研究的社会学探索

   (三)回到网络与连接:科学社会学的启示

  二 生活在此处:转向日常生活的互联网研究

  三 互联网赋能的类型学划分

 第三章 从互联网到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

  一 互联网发展进程

   (一)互联网浪潮

   (二)互联网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二 社交网络的新生态

   (一)空间规模

   (二)行动能力

   (三)信息赋能

  三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趋势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阶段特点

   (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

  四 社交网络在中国:产业集群与网民群体

   (一)社交网络的兴起与传入

   (二)中国社交网络的产业发展

    1.网络直播经济

    2.互联网众筹与公益

    3.立足衣食住行的O2O平台

   (三)中国社交网络的典型使用群体

    1.庞大的用户基础

    2.衍生自媒体者

    3.引导大众创业

  五 主要结论

 第四章 宏观层面的互联网政策演变

  一 互联网政策内涵

   (一)互联网政策的含义

   (二)互联网政策的问题

  二 转变中的互联网治理模式

   (一)互联网治理的讨论

    1.开放自由说

    2.网络中立说

    3.网络责任说

   (二)互联网治理的平衡点

  三 中国互联网政策与规划

   (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近年来的互联网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

   (三)当前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具体举措

    1.谣言治理

    2.搜索引擎治理

    3.互联网诈骗整治

  四 社交网络的治理:个体、制度与国家

   (一)网络暴力与未成年人安全

   (二)网络实名制与隐私泄露

   (三)政务公开与舆论引导

  五 主要结论

 第五章 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互联网使用机会评估

  一 老年人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一)老年人是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重要参与者

    1.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在老年人群体中不断扩散

    2.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方式与内容

   (二)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融合改变着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结构

    1.缩小代际的数字鸿沟,回归社会

    2.发展兴趣与弥合弱化的社会关系

    3.连接子女和家庭关系

    4.网络消费传递重构生活资源和代际关系的机会

   (三)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赋能

   (四)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重构老年人生活机会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阻碍

  二 都市白领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一)渗透日常生活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二)都市白领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过程中的双重属性

    1.作为工作利器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2.社交关系:缺场中的“集体在场”

    3.实现网络消费、传播消费品位的平台

   (三)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为都市白领赋能

    1.工作场域中提升效率和增加资本的工具性赋能

    2.生活世界中的减压赋能

  三 青年农民工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一)互联网与社交网络在青年农民工群体中的普及与限制

    1.满足人际互动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2.青年农民工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二)双重场域中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1.生活场域中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2.工作场域中的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三)互联网与社交网络对青年农民工的主观赋能

  四 大学生与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新平台

    1.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2.在虚拟和真实的双重世界中生活

   (二)大学生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内部存在互联网鸿沟

   (三)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大学生双重世界的建构

  五 小结

 第六章 社交网络中老年人生活机会的重构

  一 社交网络的多元化应用:从“聊天者”到“资源共享者”

  二 个体生活机会的增加:拓宽信息和知识获取渠道

  三 公共生活机会的增加:参与社会活动和关注热点事件

  四 社会关系的强化及代际亲密关系的改善:缺场社交

   (一)社交媒介的丰富与推广:沟通黏性增加

   (二)从稚嫩到成熟:赋能视角下代际交流方式的转变

   (三)社会心理的自我表露:社交网络中的关系呈现与形象管理

  五 互联网医疗与养老服务:期待与矛盾并存

   (一)网络对医疗信息和就医过程的拓展

   (二)养老服务的“私人订制”冲击网络化媒介的“先天不足”

   (三)社交网络内老年人:机遇与挑战并存

 第七章 互联网结构下老年人生活机会与主观福利的比较

  一 生活机会的重构:丰富日常生活、增强医养领域参与

  二 网络消费的差异:能力更自信

   (一)“直接网络消费”的供给缺位与多重挑战

   (二)社交网络的再赋能:增强“直接消费”能力与信心

   (三)互联网络的经济效益:改变理财行为

  三 生活满意度的提升:改善离婚丧偶老年人的主观福利

   (一)“温暖”的信息时代——互联网使用对主观福利的影响

   (二)不同婚姻状况下的情感平衡:社交网络的主观福利提升

  四 城市间差异:一线城市领跑互联网使用和医疗信息查询

 第八章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的赋能

  一 中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网络使用

   (一)社交网络助力职业发展

   (二)家庭生活与社交网络的混合

   (三)碎片化模式下中年人的休闲娱乐表现

   (四)社交网络作用于代际沟通

  二 中年人社交网络使用特征

   (一)中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表面化与浅显化

   (二)碰撞还是兼容:利益取向与情感取向的分化

   (三)社交网络的双重性:优势获得与风险承担

  三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工作生活的交互影响

   (一)从上班到下班:工作关系向生活领域的延伸

   (二)谁是主体:工作第一性还是生活第一性?

   (三)工作需求与家庭生活需求的重合

   (四)从陌生到熟悉:社交网络下亲密关系的泛化

   (五)职场与家庭的交织

   (六)场域的链接:工作与生活的伴随与流动

  四 社交网络下中年人群体亚文化的冲击与回应

   (一)缺场社交刺激中年人群体自我发声

   (二)社会网扩大与群体归属感的增强

   (三)掌控主流文化,积极学习下一代的文化话语

   (四)作为安全阀的意义:减压与预防

  五 社交网络对中年人生活实践的赋能

   (一)系统性改变还是封闭的想象?

   (二)能力影响信息和资源的改善

   (三)社交网络助力职业发展

   (四)熟人买卖:生意与生活的叠加

   (五)重建老友关系,提升中年人情感寄托

  六 选择和机会的重构:先“赋”带后“赋”?

   (一)社交网络驱动下中年群体后劲不足

   (二)同辈代沟:越追新越社交,越社交越分化

   (三)环境结构再生产的两重性

   (四)社交网络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五)消极影响的传递:社交网络的另一种作用

  七 总结:机会的重构与自主赋能意识

 第九章 中年子女与老年父母的连接

  一 开篇:网络世界里中年子女的新角色

   (一)中年子女为父母开启网络大门

   (二)子女是最好的老师:近八成老年人向子女学习上网

   (三)互联网中的“虎子无犬父”

   (四)中年子女工作与否影响老年父母上网情况

   (五)中年子女职业地位影响老年父母上网情况

   (六)身体健康、高学历、有配偶的老年人上网可能性更高

  二 家庭生活篇:生活世界的“代理人”赋能

   (一)生活好帮手:购物代理人

    1.四成中年人在网上给父母购买过商品

    2.网站成为中年人代理购物的主要平台

    3.高学历、白领中年人更偏向于为父母网购

    4.“单身贵族”更会为父母网购

    5.身体健康者更会为父母网购

   (二)健康守护者:医疗代理人

    1.七成中年人网上帮助父母查询过医疗类信息

    2.身体健康是子女关心父母的重点

    3.学历与工作影响医疗代理人赋能

  三 人际情感篇:情感沟通的“联系人”赋能

   (一)信息沟通的“联系人”

   (二)情感互动的“联系人”

  四 总结

 第十章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的赋能

  一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下青年人的日常生活

   (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青年人生活的构建

   (二)随身伴侣:80后和90后网络原住民的手机和社交网络

  二 社交网络的情感赋能

   (一)寻找“同好”:线上与线下的连接

   (二)朋友VS.恋人:青年人社交网络中的恋爱文化

   (三)谁的地盘谁做主:促进亲密关系还是强化代沟

  三 青年职场生涯中的社交网络

   (一)连接社会关系与新型就业模式

   (二)工作与生活的交织

  四 青年人社交网络中文化与权力的博弈

   (一)90后和00后成为QQ社交场域的统治者

   (二)包容性的社交网络满足多样化需求

   (三)网络时代青年的“会员文化”

   (四)提升青年的话语权和文化认同

 第十一章 青年人与老年人的连接

  一 青年“带路人”角色的日常化

   (一)青年“带路人”连接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二)青年“带路人”角色对不同老年人的影响

  二 社会地位决定互联网的“代理”程度

   (一)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带路人”效应

   (二)青年人的网络行为改变了老年人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1.经济反哺

    2.信息反哺

    3.观念反哺

  三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平台下青年人与老年人主观情感的连接

   (一)代际亲密关系的双向影响

   (二)“代理消费”改善老年人的主观福利

 第十二章 互联网金融与赋能

  一 代际与互联网金融

   (一)中青年人是互联网金融赋能作用的主要受众

    1.互联网金融赋能打破“门槛”效应

    2.互联网金融赋能弥补“流动性风险”

   (二)家庭经济水平主导着互联网金融的赋能效果

    1.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中青年人越多享受互联网金融

    2.中青年人自评经济状况越好,越会购买互联网理财

    3.中等收入老年人是购买互联网理财的主力

   (三)非经济因素制约互联网金融的赋能作用

    1.居民受教育水平越高,越能接受互联网理财

    2.青年人越愿意了解互联网,越愿意接纳互联网理财

    3.互联网金融对不同性别居民吸引力有差别

  二 城际与互联网金融

   (一)互联网金融更惠及一线城市,城市金融文化底蕴作用凸显

   (二)互联网理财的购买具有地域性分布特征

  三 不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赋能作用

   (一)青年人偏爱新型互联网理财,中年人青睐传统互联网理财

   (二)青年和中年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偏好的城市差异

   (三)金融类APP、微信的使用影响特定类别互联网理财的购买

   (四)互联网支付赋能老年人生活选择和代际交往

   (五)为父母理财不仅是经济上的来往,也是情感、知识的交流

  四 结论

 附录1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生活:访谈的故事

  一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一)知识获取与再社会化:社交网络中的平行世界

   (二)社会参与赋能:缺场的参与

   (三)情感的赋能:老年人时髦的“群生活”

  二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亲密关系的重构

   (一)沟通方式的转变:一元向多元

   (二)不对等亲密关系的改善:转帖之爱

   (三)再边缘化的风险:拔掉网线的老年人

  三 社交网络与老年人的生活机遇:生活和消费中的赋能

   (一)互联网医疗:好是好,就是不“好”用

   (二)时髦的休闲:K歌和上课

   (三)消费领域的特殊赋能:代理人消费模式

  四 讨论

 附录2 十城市抽样调查数据报告

  一 总体情况的描述

  二 线下数据分析情况

   (一)信息获得的意愿与途径

    1.老年人上网情况与途径

    2.中年人上网情况与途径

    3.青年人上网情况与途径

   (二)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1.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2.中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3.青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三)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1.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2.中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3.青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三 线上数据分析情况

   (一)不同代际人群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总体情况

    1.微信、QQ是人们的主流网络社交软件

    2.社交网络的使用存在着明显的代际鸿沟

    3.90后更少采用面对面交流方式

   (二)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1.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2.中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3.青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情况

   (三)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1.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2.中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3.青年人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影响

  四 线上和线下数据分析总结

本书考察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对普通人的赋能,侧重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行阐释,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互联网和各种形式的社交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其本身便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在场,并不是一个外在的“在那里”(over there),我们切切实实地生活在此处(here)。本书用四个字母(H.E.R.E)概括生活在此处的“社会”或者展开行动的空间场域的基本特征。H代表混合(Hybridity):强调现实与虚拟社会的混合性,在认识论上摒弃绝对主义的二元划分。E代表交织(Entanglement):互联网对时空局限的突破,以及社交网络所衍生和发展的社会关系,使传统的生活与工作之间的界限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R代表弹性(Resilience):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汇聚了不同的群体、文化和话语,也意味着这是一个存在文化与权力博弈的张力领域。E代表赋能(Empowerment):对于作为行动者的普通人而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在日常生活中重构了机会与选择的能力;赋能并不在于硬件设施上的接入,而在于连接之后的可能。以QQ和微信为主的社交网络对不同代际人群具有赋能作用,重构了老年人的社会生活、缓解了中年人的职场压力和中年危机、给予青年人更多的话语权空间,等等。当然,我们在为社交网络带来的福利感到欣慰时,也不能忽略社会结构的影响:使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经济和智力条件对于不同群体来讲并不是均衡的。如何创造条件跨越技术能力差异带来的“鸿沟”、如何让不同能力和条件的人群分享技术进步的红利,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

Dodge,M.& Kitchin,R.M,2000,《网络空间的图像》,江淑琳译,台北:韦伯文化。

黄达,2000,《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艾瑞咨询,2016,《2016中国移动社交系列研究报告——产业篇》,艾瑞咨询集团官方网站,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2651.html。

艾瑞咨询,2017,《2017年中国微商行业研究报告》,搜狐网,http://mt.sohu.com/20170504/n491767346.shtml。

曾凡斌,2011,《第二道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大学生实证分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月15日。

陈锐、王天,2010,《老年人网络使用行为探析》,《新闻世界》第2期。

陈建功、李晓东,2014,《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互联网天地》第3期。

陈学金,2017,《微信技术与文化:一种社会人类学的分析》,《思想战线》第2期。

陈郁,2014,《微信用户多中产,微博用户多草根》,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406/25/t20140625_3038744.shtml。

方兴东、潘可武、李志敏、张静,2014,《中国互联网20年:三次浪潮和三大创新》,《新闻记者》第4期。

高崇、杨伯溆,2013,《新生代农民工的同乡社会网络特征分析——基于“SZ人在北京”QQ 群组的虚拟民族志研究》,《青年研究》第4期。

高颖,2007,《老年人与互联网的使用》,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龚牟利,2014,《新生代农民工互联网使用与社会资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郭瑾,2015,《微信传播与社会关系建构:透视中产阶层》,《重庆社会科学》第12期。

郭瑾、蒲清平,2016,《重构与改造:都市青年白领的社交媒介使用与社会交往》,《青年研究》第1期。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6,《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管理规定》,中国网信网,http://www.cac.gov.cn/2016-06/25/c_1119109085.htm。

国务院,2016,《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9/29/content_5113369.htm。

国务院,2014,《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国发〔2014〕51号),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1/20/content_9225.htm。

何晶,2015,《互联网对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意义探询》,《新闻大学》第2期。

黄璜,2015,《互联网+、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电子政务》第7期。

黄琳,2016,《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特点及对策分析——基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调查》,《南方论刊》第1期。

黄益平、王海明、沈艳、黄卓,2016,《互联网金融12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纪宝成,2009,《积极应对互联网冲击,防止全球不平等加剧》,《人民论坛》第9期。

姜达洋,2015,《看懂互联网金融这局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乐龄网,2011,《我国中老年人网络购物的调查和分析》,乐龄网,http://www.china5080.com/investigate/report/99506。

李彪,2015,《微调与强化:社交网络时代媒体监管政策及其走势》,《新闻记者》第4期。

李韧,1999,《老年人参与的社会意义》,《学术探索》第5期。

李岩,2011,《信息产业时代下网络消费盛行的社会心理原因分析》,《中国商贸》第5期。

李耀东、李钧,2014,《互联网金融》,电子工业出版社。

李月琳、李昂、王明、杨海华,2013,《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研究: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情报理论与实践》第9期。

刘凤军,2016,《互联网金融营销:原理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少杰,2015,《网络化的缺场空间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调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第1期。

刘文洁、田冬霞、谭剑,2016,《广州市中老年人对新媒体健康信息使用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第9期。

刘长城,2013,《青少年双向社会化模式与亲子关系研究》,《青年研究》第3期。

刘中望,2010,《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期。

马志刚,2014,《中外互联网管理体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毛晓欧、刘正捷、张军,2007,《中国老年人互联网使用体验研究》,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

彭畅,2011,《搜索引擎的法律治理——以表达自由和知情权为视角》,《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邱均平、杨强、郭丽琳,2015,《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影响因素研究》,《情报杂志》第1期。

沈艺,2014,《基于CNNIC数据的老年人互联网应用分析》,《老龄科学研究》第9期。

施青华、刘兰娟,2015,《互联网金融的用户选择行为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6期。

苏德悦,2015,《互联网成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it/2015/03-27/7164657.shtml。

唐涛,2014,《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腾讯公益,2017,《腾讯公益基金会携联合国儿基会捐1000万共促未成年人上网保护》,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170316/026035.htm。

田丽、安静,2013,《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图书情报工作》第15期。

万建华,2013,《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中信出版社。

王嘉晰,2014,《网络沟通与家庭亲密关系——一项关于大陆学生的实证研究》,《青年与社会》第25期。

王莉莉,2011,《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综述》,《人口与发展》第3期。

王明国,2015,《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模式变迁、制度逻辑与重构路径》,《世界经济政治》第3期。

王若宾、胡健、杜春涛、程楠楠,2014,《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数据挖掘》,《科学技术与工程》 第10期。

王玮、时荣,2014,《利用网上问诊平台开展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中国健康教育》第12期。

王鑫,2016,《中国社交新洞察:网民在分享时,遵循七个法则》,腾讯网,http://tech.qq.com/original/archives/a126.html。

王艺璇、陈然,2016,《品味之争:Web3.0时代下都市青年白领的消费新镜像》,《青年研究》第1期。

吴保来,2013,《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习近平:“网络不应为各国角力战场 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民网,2015年12月16日,网址: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5/1216/c385474-27936181.html。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2014,《互联网金融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谢子霖、屠正洋等,《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情况调查报告》,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edu.nen.com.cn/system/2015/09/16/018453793_02.shtml。

杨继红,2008,《新媒体生存》,清华大学出版社。

杨宗传,2010,《再论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院版)第1期。

叶珩、范明林,2013,《网购“超级垃圾”:都市青年白领高压力的释放》,《中国青年研究》第8期。

尹星月、王娟、邓文敏、刘宇欣,2016,《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因素研究》,《现代商业》第6期。

尹韵公、吴信训、刘瑞生,2012,《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硕,2013,《让老年人从互联网使用中获益》,《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25日。

张硕、陈功,2013,《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南方人口》第4期。

赵小燕,2014,《白领青年手机阅读状况实证研究——以青岛地区白领青年为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郑晓娜,2014,《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全国208所高校为例》,《思想理论教育》第2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第74期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官网,http://www.cnnic.cn/gywm/zzkw/xxydt/201410/t20141030_49989.htm。

中国互联网协会,2017,《201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7年发展趋势》,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7-01/06/c_135961249.htm。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4,《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官网,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官网,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54389.htm。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7,《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官网,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中国经济周刊,2016,《2016 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摘要)》,《中国经济周刊》第45期。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 2011年第5号发布》,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11-10/10/content_1965128.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周葆华、吕舒宁,2011,《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第2期。

Anderson,R.H.,Bikson,T.K.,Law,S.A.,& Mitchell,B.M(ed.).1995.Universal Access to Email :Feasability and Societal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CA:RAND.

Assuncao,M.D,Calheiros,N.,Bianchi,S.Netto,M.A.S.and Buyya,R.2015.Big Data Computing and Clouds: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Volumes 79-80,Pages 3-15.

Bergman,M.2001.“The Deep Web:Surfacing Hidden Value.”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Vol.7(1),DOI:http://dx.doi.org/10.3998/3336451.0007.104.

Boyd,D.M,Ellison,N.B.2007.“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Vol.13(1),210-230.

Buchanan,D.A.,Fitzgerald,L.& Ketley,D.2007.The Sustainability and Spread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Modernizing Healthcare.London:Routledge.

Bucklin,R.E.,& Sismeiro,C.2009.Click here for Internet insight:Advances in clickstream data analysis in marketing.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3(1),35-48.

DiMaggio,Paul,Hargittai,Eszter,Celeste,Coral & Shafer,Steven.2004.“From Unequal Access to Differentiated Use: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genda for Research on Digital Inequality.”Social Inequality,355-400.

Dodds,P.S.,Muhamad,R.& Watts,D.J.2003.“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search in global social networks.”Science,vol.301(5634),pp.827-829.

Fielding,M.1996.“Empowerment:Emancipation or Enerv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vol.11(3),pp.399-417.

Hoffman,D.L.,Novak,T.P.,& Peralta,M.1999.“Building Consumer Trust Online.”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vol.42(4),80-85.

Granovetter,Mark S.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6),1360-1380.

Kitchin,R.M.1998.“Towards Geographies of Cyberspac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Vol.22 (3):385-406.

Kranzberg,M.1980.Ethics in an Age of Pervasive Technology.Westview Press.

Lee,HH,Kim,J.,& Fiore,A.M.2010.“Affective and Cognitive Online Shopping Experience:Effects of Image Interactivity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ing With Appearance.”Clothing and Textiles Research Journal,28(2):140-154.

Levy,Frank and Murnane,Richard J.1996.“With What Skills Are Computers a Comple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2):258-262.

Madge,C.& O'Connor,H.(2006).“Parenting gone wired:Empowerment of new mothers on the Internet?”,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7(2),199-220.

Ordonez,T.N.,Yassuda,M.S.,& Cachioni.2011.“Elderly Online:Effects of a Digital Inclusion Program i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53(2):216-219.

O'Reilly,Tim.2005.“What Is Web 2.0”.http://www.oreilly.com/pub/a/web2/archive/what-is-web-20.html

Patrick,Kelly D.2010.“Finding Meaning in Facebook.”Butler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Honors Thesis Collection.74.https://digitalcommons.butler.edu/ugtheses/74

Peterson,L.1989.“Latchkey children's preparation for self-care:Overestimated,Underrehearsed,and Unsafe.”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8(1):36-43.

Schoenbachler,D.D.,& Gordon,G.L.2002.“Multi-Channel Shopping:Understanding what drives Channel Choic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vol.19(1),42-53.

Slaughter,M.2016.“How to Succeed in the Networked World:A Grand Strategy for the Digital Age”,Foreign affairs,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world/2016-10-04/how-succeed-networked-world

Teevan,J.Adar,E,Jones,R&Potts,M.2007.Information re-retrieval:Repeatqueries in Yahoo's logs.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Wilson,T.D.2000.“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Informing Science,Vol.3(2):49-56.

Yang,K,2008.“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Use of Mobile Phones amongst Migrant Workers in Beijing”.Knowledge,Technology & Policy,Vol.21(2),65-72.

Zickuhr,K& Madden,M .2012.“Older Adults and Internet Use.”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Pew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