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107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前景图书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EAST Asia:Transformation and Prospects

SSAPID:101-7780-9599-27
ISBN:978-7-5097-189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对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的东亚地区增长模式的演进、问题及未来的变动趋势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探讨了东亚市场、资源和技术等三大结构性缺陷的变化走势及其对未来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了东亚自我结构调整与转型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地区市场制度建设的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对东亚地区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本书认为转型主要是指整个东亚地区从倾斜于生产的经济结构转向生产与消费相对均衡的经济结构。在东亚增长模式调整过程中,中国受结构转型的影响最大,但也处于能够影响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位置上,中国未来的地区政策应是积极参与地区结构调整的进程。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亚太经济论丛
作 者: 赵江林
编 辑:宋培军;杨晓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主要内容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东亚地区自我调整的趋势

    (三)中国与东亚地区关系的变化以及中国区域战略目标的确定

   三 研究的主要突破点

   四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有关东亚增长模式转型的讨论

   一 有关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理论探讨

    (一)有关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理论探讨

    (二)对外部市场的假设修正

   二 东亚增长模式的发展历程

    (一)东亚增长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二)影响东亚经济模式转型的基本因素

    (三)东亚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1.东亚经济转型的范围

     2.东亚经济转型的性质

     3.东亚经济转型的内容与途径

     4.东亚经济转型的启动与目标

 第二章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

   一 东亚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兴起

    1.战后日本经济的兴起

    2.战后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兴起

   二 东亚地区经济起飞时期的基本特征

    1.依靠区外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2.经济高增长与快速的产业结构变化

    3.区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

    4.包括矿产资源、能源等在内的主要资源由外部供应

    5.东亚技术有所提升

  第二节 东亚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发展

   一 东亚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发展

    1.日本经济增长的停滞及其对东亚投资的起步

    2.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快速增长

    3.东盟四国兴起和中国内地的加入

   二 东亚生产型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

    1.继续依赖区外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2.东亚地区出现群体性高速增长

    3.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

    4.“广场协议”后东亚内部竞争—替代关系显现

    5.东亚在世界生产中地位的进一步确立

  第三节 东亚增长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因素

   一 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为东亚提供了稳定和开放的外部环境

   二 旺盛的外部市场需求

   三 区外资本流入

    (一)美国对日本的经济扶植政策

    (二)美国对东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政策

   四 区外技术向东亚的转移

   五 外部自然资源价格逐步走低

   六 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第四节 东亚增长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内部因素

   一 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 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

   三 高储蓄和高投资

   四 科学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实施

   五 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

   六 日本对东亚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

  第五节 案例分析: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东亚模式对外部的依赖

   一 美国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

    1.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

    2.专业开放性和“虚拟垂直一体化”是美国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美国企业保持竞争活力和技术领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美国信息产业获得世界优势地位,这样的组织结构也成为了国际信息产业的一个特征

    3.美国在全球信息技术产业链中的地位

   二 东亚与美国信息产业建立的生产分工与市场联系

    (一)东亚信息技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

    (二)东亚信息技术企业与美国的生产分工

    (三)美国市场对东亚信息技术企业的意义

   三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对东亚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的改变

 第三章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外部市场约束*

  第一节 东亚增长模式转型的外部市场约束

   一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虚化发展及其对东亚经济增长提供的市场支持

   二 发达国家实物消费增长停滞

   三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化对东亚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节 世界市场与东亚制造之间的矛盾表现

   一 生产与市场长期分离成为东亚新一轮结构调整的起点

   二 小宏观与大微观并存是东亚模式特征的直接表现

    1.东亚宏观市场规模较小

    2.东亚的同构竞争使绝对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3.依赖相对成本导致扩大规模成为竞争的基本途径

  第三节 外部市场约束与东亚增长模式的转型

   一 东亚模式结构性变化的起点——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 1997年以来东亚的结构性变化

    1.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其在东亚地区中地位的上升

    2.东亚增长同步,相互间拉动能力下降

    3.外部市场约束增强

    4.外部约束下的东亚内部替代的完成

   三 东亚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1.东亚模式已发展到其市场边缘

    2.扩大内需的危机对策已触及东亚经济的核心问题

    3.随着中国加入东亚生产分工体系,美亚关系失去同构的政治安全基础

 第四章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调整面临的资源约束*

  第一节 外部资源与东亚经济增长

   一 东亚发展模式对外部资源类产品的需求

   二 东亚资源类产品供求不对称依赖关系及走势

   三 金融投机与国际矿产价格波动

   四 资源类产品交易背后的政治因素及其对东亚增长的短期影响和长期约束

  第二节 外部能源与东亚经济增长

   一 东亚地区能源生产与消费轨迹及其特点

    (一)东亚地区能源消费的发展进程

     1.二战后到石油危机前日本能源消费的增长

     2.石油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前亚洲四小龙与东盟能源消费的增长

     3.东亚金融危机后中国能源消费急剧增长

    (二)东亚区内能源供给的发展进程

    (三)东亚能源供需发展的特点

   二 东亚面临的外部能源环境及其对东亚经济增长的约束

    (一)东亚面临的外部能源环境的变化

    (二)东亚能源供求缺口扩大及其对外谈判地位的弱化

    (三)东亚面临外部能源供给的主要约束

     1.市场性约束

     2.政治性约束

   三 外部能源对东亚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一)东亚能源短缺的发展趋势

    (二)能源短缺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三节 东亚经济增长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 东亚地区环境问题的历史表现

    (一)东亚面临的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与东亚地区经济增长

   二 东亚地区环境可持续性与未来经济增长

    (一)当前东亚环境问题的性质与影响

    (二)气候变化与能源

    (三)东亚地区的碳排放

    (四)能源结构是影响地区碳排放的重要因素

   三 东亚环境可持续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

  第四节 世界资源供求格局与东亚中长期经济增长

   一 世界资源供求基本格局及其对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世界资源的供给者——少数的资源国

    (二)世界资源的需求者——东亚

    (三)资源本身的性质

    (四)制度安排

   二 东亚自我调整

 第五章 东亚经济增长面临的技术约束*

  第一节 东亚技术发展的现状

   一 东亚产品贸易中技术含量的提升

   二 与技术有关的服务贸易状况改善

   三 东亚专利规模不断增大

   四 东亚研发投入的增长

  第二节 东亚技术短缺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一 东亚资本品进口的变化

   二 东亚技术贸易的变化

   三 东亚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不合理性

   四 世界技术供求格局与东亚可持续经济增长

 第六章 东亚增长模式的自我调整及地区市场整合*

  第一节 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东亚增长模式转型

   一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亚的影响:逐渐减少的外部出口市场

    (一)2008年金融危机导火索——美国新经济和房地产泡沫的相继破灭

     1.美国“新经济”泡沫的破灭

     2.美国房地产泡沫从膨胀到破灭

    (二)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亚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 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东亚出口市场的调整

   三 外部市场对东亚约束的增强并不意味东亚外部市场的丧失,而是对今后东亚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第二节 东亚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自我修复与内部市场地位的上升

   一 东亚率先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地区之一表明东亚经济增长点已向区内位移

   二 东亚区内市场作用的提升

  第三节 东亚地区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 东亚区内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创建东亚内需市场的可能性

   三 东亚区内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

    (一)地区市场的主要贡献者来自发展中经济体

    (二)外需仍是东亚未来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

    (三)未来东亚区内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适应自身消费者需要

  第四节 东亚合作与地区市场建设

   一 冷战时期东亚市场整合的努力——初期的东亚合作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合作发展

    (一)东盟一体化与区内市场建设

    (二)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努力

  第五节 区域合作与东亚地区市场发展前景

   一 双边自由贸易区安排

   二 东亚对地区市场整合的路径争夺

    (一)东亚与非东亚(美国)在亚太合作上的博弈

    (二)东亚大国在亚洲合作上的博弈

    (三)东南亚与东北亚在东亚合作上的博弈

 第七章 东亚增长模式转型时期的中国战略选择*

  第一节 中国对东亚出口导向模式的影响

   一 中国对东亚模式的影响:强化外部市场对地区整体形成的约束

    1.经济持续高增长提升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2.中国改变了东亚的发展进程

    3.改变东亚制造业相对下降的进程

    4.中国引起“漏斗效应”可能强化外部市场对东亚的约束

   二 东亚采取出口导向模式的必然性

    1.资源和技术两大约束迫使东亚依赖规模优势以保持竞争力

    2.规模竞争导致生产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存在

    3.东亚经济仍需采取出口导向模式

    4.东亚更倾向在具有较好制度环境的成熟市场扩展

   三 中国与东亚模式的转型

    1.东亚单一经济体仍可保持出口导向模式,但其市场方向是面向区内市场

    2.中国必须降低出口依存度,完成经济向内需型发展的转变

    3.东亚整体必须转向区域性的内需主导

  第二节 中国的东亚地区战略调整

   一 中国的东亚地区战略演进

   二 当前中国的东亚地区战略调整思路与目标

   三 中国的地区政策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前言

本书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对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的东亚地区增长模式的演进及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探讨了东亚市场、资源和技术等三个结构性缺陷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未来东亚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了东亚模式调整与转型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对东亚地区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本书讨论的东亚模式转型是指东亚整体从过去倾斜于生产的增长模式转向生产与消费并重的增长模式;地区转型将是一个中长期进程,成为未来一定时期内地区经济关系中的一种常态。在东亚增长模式调整过程中,中国受结构转型的影响最大,但也处于能够影响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位置上,中国未来的地区政策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地区结构调整进程。

〔日〕渡边利夫:《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东亚的回应》,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日〕木下悦二:《脱钩论的去向——金融危机与发展中国家》,《南洋资料译丛》2009年第4期。

〔日〕ダイチン、太田、佐藤、晴山:“東アジアの経済成長と地域統合”,http://www.law.tohoku.ac.jp/~tozawa/Alumni%20HP/2006-2-NorthAsia.pdf。

〔日〕蔡東杰:“新エネルギー危機下の東アジア経済”,http://iir.nccu.edu.tw/attachments/journal/add/10/v37-3-1-2.pdf。

〔日〕恒川 潤:“東アジアのエネルギー需給と戦略環境への影響”,http://www.nids.go.jp/publication/kiyo/pdf/bulletin_j4-2_3.pdf。

〔日〕林敏彦:“日本経済を巡る過去と現在、世界のエネルギー需要と環境問題”,http://hayashiland.com/20050829.pdf。

〔日〕米本昌平:“東アジアの国際環境協力戦略と日本の役割”,http://www.mie-u.ac.jp/chiiki/aanea/sub3sub2.htm。

〔日〕日本資源エネルギー庁:《日本エネルギー白書2006》,http://www.enecho.meti.go.jp/topics/hakusho/2006EnergyHTML/html/i2110000.html。

〔日〕藤井 秀昭:“日本の東アジアエネルギーセキュリティ戦略はいかにあるべきか”、季報エネルギー総合工学Vol.29 No.3(2006.10)。

〔日〕文部科学省:昭和55年版科学技術白書第1部第1章第3節,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a200701/012.htm。

〔日〕小川芳樹:“東アジアのエネルギーと環境問題”,http://www.esri.go.jp/jp/tie/ea/ea4.pdf。

〔日〕小田野純丸、荒谷勝喜:“日本のエネルギー産業の構造変化―石炭産業の衰退と流体革命―”,http://www.biwako.shiga-u.ac.jp/eml/Ronso/367/odano.pdf。

Anthony Lanyi,“Political Aspects of Exchange-Rate Systems”,Richard Merritt(ed.),Communication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1972,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ichard N.Cooper,“Prolegomena to the Choice of a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57,Vol.29,No.1.

Athukorala,Prema-chandra,“The Rise of China and East Asian Export Performance:Is the Crowding-out Fear Warranted?”,World Economy,2009,Vol. 32,No.2.

Barry Eichengreen,Yeongseop Rhee and Hui Tong,“The Impact of China on the Exports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NBER Working Paper 10768,September 2004.

Blalock,Garrick and Francisco Veloso,“Trade,Technology Transfer and Productivity Growth:The Neglected Role of Imports”,June 23,2005,http://aem.cornell.edu/faculty_sites/gb78/wp/imports_062305.pdf.

C. H. Kwan,“The Rise of China and Asia’s Flying-Gees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US Import Statistics”,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02-E-009,July 2002.

Donghyun Park and Kwanho Shin,“Can Trade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 an Engine of Growth for Developing Asia?” ADB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72,October 2009.

Eswar S. Prasad,“Rebalancing Growth in Asia”,NBER Working Paper 15169,July 2009.

Frost,Frank,“Introduction:ASEAN since 1967—Origins,Evolution and Recent Development”,in ASEAN into the 1990s,edited by Alison Aboinowski,St. Martin’s Press,New York,1990.

Hoshiro,Hiroyuki,“Co-Prosperity Sphere Again?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Japan’s ‘First’ Regionalism in the 1950s”,Pacific Affairs,Vol. 82,No. 3 Fall 2009.

John Ravenhill,“Economic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changing incentives”,Asian Survey,Sept.1995,V.35 No.9.

J?rn Dosch,“The Post-Cold War development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Fu-kuo Liu and Philippe Régnier,Regionalism in East Asia:Paradigm Shifting,New York:Routledge Curzon,2003,p.42.

Kawai,Masahiro and Ganeshan Wignaraja,“ASEAN+3 or ASEAN+6:which way forward?”,ADB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No. 77,September 2007.

Kawai,Masahiro and Ganeshan Wignaraja,“Free Trade Agreements in East Asia:A Way toward Trade Liberalization?”,ADB Briefs No.1,June 2010.

Kenneth Waltz,“The Myth of Interdependence”,Charles Kindleberger(ed.),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1970,Cambridge,Mass.:MIT Press.

Krugman,P.,“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1994,Vol.6.

Masanaga Kumakura and Masato Kuroko,“China’s Impact on the Exports of Other Asian Countries:A Note”,IDE Discussion Paper No. 131,December 2007.

Michael Borrus and John Zysman,“Wintelism and the Changing Terms of Global Competition”,Working Paper 96B,BRIE,UC Berkeley,February 1997.

Michael Suhr,“Robert O. Keohane:A Contemporary Classic”,Iver Neumann and Ole Waver(eds.),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Masters in the Making,London:Rouledge,1997.

Milan Brahmbhatt and Albert Hu,“Ideas and Innovation in East Asi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WPS4403,Nov. 2007.

Nelson,R.R. and Howard Pack,“The Asian Miracle and Modern Growth Theory”,Economic Journal Vol.109,No.457,1999.

Pack,Howard,“The Role of Acquisition of Foreign Technology in Taiwanese Growth”,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Aug.1,2001,10,3,ABI/INFORM Globa.

Park,Yung Chul and Kwanho Shin,“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hanges in the Business Cycle in East Asia:Is the Region Decoupling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Asian Economic Papers 8(1).

Park,Yung Chul,“Does East Asia Need a New Development Paradigm?”Brookings Trade Forum,2002,http://www.jstor.org/stable/25063173.

Posen,Adam S.,Unchanging Innovation And Chang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Japan,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http://venus.icre.go.kr/metadata/15189_01-5.pdf.

Prema-chandra Athukorala,Archanun Kohpaiboon,“East Asia in World Trade:The Decoupling Fallacy,Crisis,and Policy Challenges”,FIW Working Paper No.52,July 2010.

Pula,G. and T. Peltonen,“Has Emerging Asia Decoupled?An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Linkages Using the Asian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Table”,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No. 993,2009.

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n Interdependence Work?”,Foreign Policy,1998,Spring.

Singh,Nirvikar and Hung Trieu,“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Japan,South Korea,and Taiwan”,Working Paper No.361,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July 1996.

Soyoung Kim,Jong-Wha Lee,and Cyn-Young Park,“Emerging Asia:Decoupling or Recoupling”,ADB Working Paper Series on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No. 31 June 2009.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美〕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寒寅:《金融危机下东亚“出口导向”战略的重新思考》,《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第5期。

陈军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分析》,《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5期。

陈龙山等:《韩国经济发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丹尼尔·耶金:《石油大博弈》(上、下),中信出版社,2008。

董向荣:《韩国起飞的外部动力:美国对韩国发展的影响(1945~196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商务印书馆,2004。

冯昭奎:《日本经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傅新:《“新地区主义”: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要素》,《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3期。

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亚太经济》2003年第4期。

黄宁:《中国对东亚经济合作的影响——基于中国地区能力结构差异以及与东亚其他国家的匹配性》,《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4期。

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金明善、宋绍英、孙执中:《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航空工业出版社,1988。

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李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的税收政策分析》,http://www.xucpa.net/Article/yxlw/swlw/sszc/200701/20070117153039.html。

李向阳主编《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李晓、丁一兵、秦婷婷:《中国在东亚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基于贸易动向的考察》,《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5期。

李晓、付竞卉:《中国作为东亚市场提供者的现状与前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李秀香、潘晓倩:《影响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外贸与环境政策分析》,http://qkzz.net/article/11420679-4c97-4c63-a921-9ef45272dee6_4.htm。

李真贤:《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梁东黎:《需求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新加坡〕林华生:《亚洲“四极”经济——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经济发展纵横》,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刘强:《论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调整——基以日本战略文化和战略意愿的视角》,《国际观察》2009年第5期。

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新加坡〕吕敦益:《基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新加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毛锦梅:《战后美日贸易摩擦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庞中英:《中国的亚洲战略:灵活的多边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0期。

朴光姬:《“哥本哈根会议”与亚太地区能源供求》,《亚太蓝皮书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朴光姬:《石油时代日本能源供给的“弱中东化”》,《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89。

全毅、尹竹:《超越东亚模式:金融危机中的东亚与中国》,《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任晓:《论东亚峰会及与美国的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计量分析部编《能源·经济统计要览2006》,财团法人/节能中心出版社,2006。

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苏浩:《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与“10+1”合作》,《亚非纵横》2007年第1期。

唐海燕、张会清:《中国崛起与东亚生产网络重构》,《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2期。

唐世平、张蕴岭:《中国的地区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

托伊·发罗拉、安妮·杰诺娃:《国际石油政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王峰:《东亚区域内贸易扩张的因素分析》,《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4期。

王文龙、金丽馥:《东亚三种战略模式比较研究——兼论东亚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2期。

王新生:《战后东亚地区的发展主义政治体制》,《济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王玉主:《东盟区域合作的动力(1967~1992):基于利益交换的分析》,《当代亚太》2006年第7期。

巫宁耕:《亚洲“四小龙”的致富之路》,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吴丹:《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变化》,《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2期。

吴心伯:《美国与东亚一体化》,《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5期。

肖光恩:《当代国际经济金融化的特征与成因分析》,《经济师》2001年第3期。

肖长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徐建华:《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日经济政策探析》,《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薛敬孝、白雪洁等:《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杨鸿:《雁行模式和东亚经济合作》,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叶俊:《美国的东亚经济战略》,《学习月刊》2009年第1期。

于祖尧:《贪婪导致危机——从“次贷”危机透视美国经济》,《红旗文稿》2009年第1期。

余仁:《世界经济与亚洲“四小龙”》,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

约翰·福斯特:《资本主义的金融化》,《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7期。

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张蕴岭:《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趋势》,《当代亚太》2009年第4期。

张蕴岭主编《世界市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赵江林:《东西技术供给、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赵伟:《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中国因素:多视野的分析与判断》,《当代亚太》2009年第2期。

郑昭阳、周昕:《中国在东亚地区贸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零部件贸易的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

周小兵:《东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与解决》,《当代亚太》2005年第4期。

周小兵:《东亚经济结构的“和谐”内涵及缺陷调整》,《当代亚太》2007年第12期。

简 介:在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和各自的比较优势,对内强化经济自由化、对外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东亚经济体之间形成了东亚生产网络。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东亚生产网络正在分工和布局上发生调整,其内部成员的经济也不断转型。本书基于东亚生产网络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内部产业升级存在的利与弊,并借此分析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内的...

作者: 秦长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简 介:《亚太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轨迹研究(1950-2010)》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课题。国内外对东亚以至亚太地区的产业、投资、贸易等结构的研究分析已有很多,但对整个地区大时间跨度、多维结构演变轨迹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经济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却较少,因而对地区长期发展的整体概貌缺少全面的把握,而这是研究东亚...

作者: 周小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简 介:本书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研究人员、国内著名智库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的,是对世界经济2012年运行状况和2013年走势进行分析与展望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CCIEE“创新、求实、睿智、兼容”的理念。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