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8

2007年: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图书

THE URBA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REPORT OF GUANGZHOU IN CHINA(2007)

SSAPID:101-7728-8815-90
ISBN:978-7-80230-551-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综论篇、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建筑业与房地产研究、亚运建设研究专题、公共交通研究专题、个案研究、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组成,书中对2006年广州城市建设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对2007年广州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编 辑:丁凡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广州蓝皮书》编委会

 特稿

  推进城市建设,构建和谐广州

   一 按照构建和谐广州的目标要求,构建和谐的城市空间布局

   二 按照构建和谐广州的目标要求,构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三 按照构建和谐广州的目标要求,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

   四 按照构建和谐广州的目标要求,构建和谐的城镇发展格局

   五 按照构建和谐广州的目标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群众利益关系

   六 按照构建和谐广州的目标要求,构建和谐的城市管理秩序

  广州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的思考

   一 充分认识城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一)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城镇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措施

    (四)城镇化是广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任务

   二 广州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广州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广州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 广州市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应确立的基本思路

    (一)实现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

    (二)加快构建完善现代化大都市城镇体系

     1.加快完善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

     2.坚持实施中心镇发展带动战略

     3.稳步推进“城中村”改制和改造

    (三)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坚持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发展

    (四)实现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转型

   四 对广州城镇化发展前景的展望

  将广州的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推向新阶段——广州市城市建设工作报告

   一 2006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回顾

    (一)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

    (二)国土资源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

     1.大型交通枢纽建设顺利推进

     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成

     3.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日趋完善

     4.生态环境建设再创新绩

     5.城市景观形成新的亮点

     6.城市公用事业稳步发展

     7.新城区建设全面提速

     8.旧城区改造取得新成效

     9.住房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10.人防建设快速发展

     11.村镇建设稳步发展

    (四)城市管理再上新水平

     1.查处违法建设取得新成效

     2.“六乱”现象进一步得到整治

     3.市容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

    (五)建设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

     1.建筑业管理

     2.房地产开发管理

     3.勘察设计管理

   二 2006年广州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高度规划建设城市

    (二)坚持以营造“两个适宜”的城市环境为根本目标规划建设城市

    (三)坚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管理城市

    (四)坚持统筹协调建管并重建设管理城市

    (五)坚持创新高效持续发展建设管理城市

    (六)坚持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去建设管理城市

   三 2007年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编制完善城市规划

    (二)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

    (三)加快构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1.推进对外交通枢纽建设

     2.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3.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建设

     4.综合整治城市交通

     5.发展城市公用事业

     6.加快人防工程建设

     7.推进亚运会工程建设

     8.全力推进新城区建设

     9.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四)协调推进村镇建设

     1.推进中心镇建设

     2.推进新农村建设

     3.推进“城中村”改造

    (五)积极实施“中调”战略

     1.综合改造旧城区

     2.完善市政和电力基础设施

     3.积极实施民心工程

    (六)全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1.推进城市绿化工程

     2.推进水系治理工程

     3.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4.积极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七)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1.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2.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3.加强对市政设施维护和市容环卫管理

    (八)强化建设行业管理

     1.加强建筑行业管理

     2.创新建设科技和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管理

     3.加强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

    (九)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综论篇

  2006年广州城市建设管理分析与2007年城市建设管理展望*

   一 2006年广州城市建设运行特征

    (一)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国土资源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1.土地资源开发与储备工作得到了加强

     2.重点建设项目发展用地得到了保障

     3.清理和处置闲置土地力度进一步加大

     4.土地监控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1.大型对外交通枢纽设施建设顺利推进

     2.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成

     4.城市公用事业稳步发展

     5.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6.城市生态绿地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建筑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五)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1.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

     2.房地产销售与交易量稳价升

     3.商品房空置面积继续下降

     4.房地产市场秩序更加规范

    (六)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1.严控和清拆违法建设取得新成效

     2.“六乱”现象进一步得到整治

     3.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4.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5.旧城区社区环境进一步改善

     6.户外广告的设置和管理逐步规范

     7.河涌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

     8.城市进出口道路环境进一步优化

    (七)和谐广州建设稳步推进

     1.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中低收入家庭和双特困户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2.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比较好地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3.加快推进危破房改造工作,改善了旧城区居民生活环境

     4.及时处理市民投诉,城市环境和市政设施维护进一步加强

    (八)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1.中心镇建设稳步推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管理有序展开

     3.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

   二 2006年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用地的供求矛盾仍比较突出

    (二)住房价格特别是老城区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三)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四)交通堵塞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五)部分市政工程推进不够理想

    (六)地下工程管理有待规范

   三 2007年广州城市建设发展预测

    (一)2007年城市建设发展环境分析

     1.国际与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广州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2.城市发展目标预示广州城市建设管理将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3.广州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4.亚运会将给广州城市建设带来新机遇

     5.资源环境对城市建设的硬约束进一步加强

     6.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2007年广州城市建设发展预测

   四 对策与建议

    (一)以构建和谐广州为目标,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

     1.处理好“三个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

     2.营造以人为本的城建制度环境,构建稳步发展的和谐广州

    (二)完善城市规划,增强规划的调控能力

    (三)合理利用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充分发挥土地税费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广州经济增长方式调整

     2.落实产业集聚政策,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3.重视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与管理

    (四)调整城市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五)提高广州建筑品位,提升城市形象

     1.突出广州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2.注重形象设计,提高广州建筑品位

     3.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

    (六)高度重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缓和交通拥挤状况

     1.确立符合广州实际的城市交通发展政策

     2.加快完善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

     3.重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七)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1.强化综合决策观念,保持城市发展目标与生态目标一致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同步协调

     3.建立环保激励机制和引导机制

     4.建立环境行为和市场效益挂钩的新型市场规则和社会评价体系

     5.关注人居生态建筑环境建设

    (八)建立多元化的城市建设筹资渠道

     1.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

     2.积极在市政公用事业和大型公共建设中推行代建制

     3.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

     4.盘活存量资产融资建设

     5.积极打造政府筹融资平台

     6.拓宽政府融资渠道

    (九)完善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

     2.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3.加强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

  建设行业对广州GDP增长贡献的综合分析*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经济与建设行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

    (一)广州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

     1.广州总体经济运行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2.广州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3.广州工业在能源与资源“瓶颈”制约中保持较快增长

     4.广州第三产业在开放与竞争中保持高速增长

    (二)广州建设行业发展的情况分析

     1.建筑业在波动中保持较强的需求

     2.房地产业保持加速增长

   二 建设行业对GDP增长贡献的衡量

   三 建设行业发展情况及其对GDP贡献的总体分析

   四 建设行业内部贡献分析及与其他行业贡献比较

    (一)建设行业内部贡献分析

    (二)建设行业与其他各行业对GDP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

   五 GDP增长率与建设行业对GDP增长贡献度之间的定量分析

   六 结论与几点简单的建议

  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一 现代化大都市的概念和特征

   二 广州城市功能定位的演进

   三 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四 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现状评估

    (一)广州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竞争力评价

     1.“中国商业报告库”: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

     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中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估

     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

    (二)广州与国际城市现代化水平比较

   五 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现实选择

   六 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广州现代化大都市

  广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的总体思路及实现路径

   一 广州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发展特点及评价

    (一)广州人口的发展特点与发展态势

     1.广州人口发展特点

     2.人口发展态势

    (二)广州资源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

     1.资源消耗特点

     2.资源发展态势

    (三)环境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

     1.环境发展特点

     2.环境发展态势

    (四)基本结论

   二 广州建设人自然和谐城市的总体思路

    (一)“一个中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

    (二)“两大重点”:以持续增强广州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为重点

    (三)“三个统一”: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的有机统一

    (四)“四个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社会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人的生存与发展模式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2.转变社会发展模式

     3.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4.转变人的生存与发展模式

    (五)“五大战略工程”:净水、节能、增绿、降温、除尘

     1.净水

     2.节能

     3.增绿

     4.降温

     5.除尘

   三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城市的基本任务

    (一)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

     1.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融合

     3.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4.发展节地、能耗低的现代服务业

    (二)始终保持自然生态能力的生态体系

     1.加强生态功能区划,形成合理的生态空间布局

     2.合理规划绿地系统,实现森林围城

     3.建设符合生态美学理念的城市生态景观

     4.加强生物多样性建设

    (三)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城市建设体系

     1.把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和设计中

     2.加强人居环境建设,营造理想的人类栖境

     3.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4.绿色公交系统建设

    (四)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

     1.控制人口总量规模

     2.利用多种途径提高人口素质

     3.加强人口管理与服务

    (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资源体系

     1.走出资源利用认识上的误区

     2.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3.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

     4.推广绿色节能建筑

    (六)大力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的环境体系

     1.水环境质量改善

     2.空气环境质量改善

     3.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处置

     4.开展区域环境合作

    (七)重视寻求技术支撑和导向的科技体系

     1.寻求科技在解决资源环境“瓶颈”问题中的作用

     2.注重发挥科学技术的绿色导向

 城市规划研究

  战略规划推动下的行动规划*

   一 引言

   二 作为行动的战略规划

    (一)战略规划背景:挑战和机遇的应对

    (二)从战略规划咨询到战略规划纲要

    (三)战略规划实施总结

   三 战略规划推动下的行动

    (一)大项目建设

    (二)多层次规划的编制

    (三)新的行政区划调整

   四 重大新事件与战略规划

    (一)广州新客站的建设:“西联”战略的新诠释

    (二)2010年亚运会:广州的新机遇

   五 战略规划:应对、检讨、行动

  大城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对策

   一 工业布局的特征和趋势——聚与散

    (一)圈层的聚散特征

    (二)交通导向布局的集中

    (三)设施导向布局的分散

   二 选择空间发展战略方向——收与放

    (一)区域协调的放射

    (二)中心区调整的收缩

    (三)广州战略方向选择——收与放的落实

   三 建立有力的支撑体系——强与弱

    (一)工业发展支撑体系的界定

    (二)工业发展支撑体系布局建设的基本思路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3.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4.减少对生态安全的破坏

   四 组织清晰的空间结构——定与调

   五 可操作性的规划导控——是与否

    (一)积极发展区

    (二)协调发展区

    (三)控制发展区

    (四)限制发展区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一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

    (一)街区规划的探索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面开展

    (三)控制性规划导则的技术发展

   二 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面临的新挑战

    (一)《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指引的新要求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有待改进

    (三)面向规划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

   三 对完善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

    (二)加强有关标准与技术规范的研究制定,为规划编制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划分不同类型地区分别制定控制要求,提高控规编制技术的针对性

    (四)探索控规编制的适宜形式,提高控规的适应性

   四 结语

 城市管理研究

  广州城市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一 广州市城市管理的主要情况

    (一)查处大量的违法建设

    (二)整治乱摆卖和占道经营

    (三)整治车辆乱停乱放

    (四)城市进出口沿线环境得到综合整治

    (五)旧城社区环境有了改善

    (六)河涌整治逐步展开

   二 当前广州市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加强广州市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严控违法用地、非法建设,重点整治、清除各种违章建筑,做到主要大街和重点“窗口”地区无违章搭建

    (二)加大整治“六乱”力度,突出抓好主要大街、城乡结合部以及重点“窗口”地区的整治

    (三)大力整治市区车辆乱停乱放,重点整治阻塞交通的以及酒家、娱乐场所外的违章占道停车,城区批发市场周边路段货车乱停放以及货物装卸挤占道路的行为

    (四)按照“突出示范重点,加强整体推进”的原则,全面推进旧城区环境改善和谐社区整治工作,并在整治改造后的区域内落实长效化管理

    (五)全面开展以截污为重点的河涌综合整治,改善河涌水环境和绿化景观

    (六)提高“12319”专线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城市管理快速联动反应处理能力

  广州市出租屋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一 出租屋管理与服务的基本理念

   二 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

    1.管理行为中各方主体

    2.出管中心的身份地位与其实际工作职能的矛盾

    3.出租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机构设定与承担职能的矛盾

    4.出租屋管理员素质与现实工作要求差距较大

    5.对屋主设定的义务与出管中心提供的服务不对等

   三 出租屋管理工作的目标设定

   四 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的思路

    (一)明确各主体的功能

    (二)建立新的有效的协调机制

    (三)重点建设好出管中心

    (四)全方位地为出租屋主和流动人员提供服务

   五 模式创新设计:“七个一”工程

    (一)一个机构:建立一个有权威的统一协调机构

    (二)一支队伍:建设好一支出租屋管理员队伍

    (三)一个制度:建立一个信息通报制度

    (四)一套体系:建立一套以出租屋管理工作为目标的绩效评估体系

    (五)一个核心:管理服务模式的运行以暂住证登记制度为核心

    (六)一套系统:建立一套出租屋管理信息系统

    (七)一个转变:实现向“大管理、大服务”管理理念的转变

   六 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广州滨水景观建设与整治模式研究

   一 广州滨水景观建设的背景

   二 广州滨水景观建设的优势

   三 抓住重点、节点,全面提升滨水景观品位

   四 滨水景观的整治模式

    (一)国内部分兄弟城市的滨水景观整治模式

     1.生态优先

     2.传承个性

    (二)广州滨水景观整治模式

     1.恢复自然 生态优先

     2.以人为本 构筑亲水平台

     3.打造文化特色 提升文化品位

   五 滨水景观建设投资模式

    (一)成都滨水景观的投资模式

    (二)广州滨水景观的投资模式

   六 滨水景观绿化养护模式

    (一)注重植物的绿化配置与养护管理相结合

    (二)鼓励公众参与

    (三)交给投资公司管理

  关于广州危房改造的模式研究*

   一 背景与历程

    (一)危房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原有危房改造的历程

    (三)危房改造的广州模式

   二 政策与原则

    (一)贯彻保持传统文化延续性原则

    (二)坚持规划先行和保护优先原则

    (三)严格控制旧区人口和开发强度

    (四)坚持旧城改造不让开发商插手

   三 理念与思路

    (一)人居环境的改善是核心

    (二)历史文脉的保护是灵魂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重点

   四 广州模式的特点

    (一)提出“三个一点”的资金保障模式

    (二)坚持“六个统一”的综合开发策略

    (三)成功地开发新区为旧区改造创造环境

    (四)危房改造结合解危解困目标同步实施

    (五)推行“一户一策”引导居民主动改造

    (六)实施“阳光拆迁”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五 规划的启示

    (一)首先是总体开发思路的变化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调整

    (三)环境景观与建筑设计注意的问题

    (四)市政工程管线与竖向规划的考虑

   六 改造方式与实践

    (一)方式一:成片改造

     1.主要改造措施

     2.规划控制要求

     3.实践案例一:解放中改造项目

     4.实践案例二:东濠涌西岸地块

    (二)方式二:拆危建绿

     1.主要改造措施

     2.规划控制要求

     3.实践案例一:小东营危改地段

     4.实践案例二:多宝路危改地段

    (三)方式三:环境整治

     1.主要改造措施

     2.规划控制要求

     3.实践案例一:同积里环境整治

     4.实践案例二:逢源路环境整治

   七 结语

 建筑业与房地产研究

  广州市建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 近年来广州市建筑业发展现状

    (一)建筑业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数量及从业人员

     2.经济总量及构成

    (二)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

     1.建筑业企业年均生产持续增长

     2.企业向省外拓展业务能力明显增强

     3.建筑业企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

     4.招投标机制逐步完善

     5.建筑业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三)广州市建筑业规模、利润与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的比较

     1.广州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规模小于北京、上海

     2.广州建筑业年人均创利与其他城市的比较

     3.广州建筑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

   二 影响广州市建筑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广州市的经济总量、投资规模决定了建筑业生产经营的空间和范围,经济发展速度则影响着建筑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二)广州市的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与产业发展政策对建筑业发展影响较大

    (三)广州市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表现明显

    (四)广州市建筑业产品的市场规模和结构也是影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广州市建筑业企业的管理制度、思想观念以及竞争力培育等是直接影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 广州市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建筑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二)建筑业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工程款被拖欠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市场秩序不够规范,资质挂靠、转包分包、以包代管的现象屡禁不止,已成为制约广州市建筑业健康发展的痼疾

    (四)人力资源丰富但技术素质不高,新兴的劳务市场不规范,对建筑业发展的影响颇大

    (五)工程造价与结算体制脱节,社会化保险意识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六)建筑业在新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制约建筑业发展和进步的“瓶颈”问题

   四 发展广州市建筑业的具体对策

    (一)增强政府调控、管理和服务职能,为建筑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大力培育有形建筑市场,营造平等市场关系,健全建筑市场的价格机制,大力促进建筑业市场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建立建筑企业保障体制,为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创造有利条件

    (四)整合建设科技研究力量,为建筑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五)加快国有建筑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为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和建筑业市场体系

  关于构建广州地区统一规范和谐有形的建筑市场的思考

   引言

   一 广州地区有形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

    (二)职能定位

    (三)交易业务

    (四)市场监管

    (五)运作程序

    (六)服务内容

     1.场地

     2.信息系统

     3.窗口

    (七)专家库

   二 市场反馈

    (一)招标人

    (二)投标人

    (三)招标代理

    (四)监管部门

   三 各地有形建筑市场的几种模式

    (一)北京

    (二)济南

    (三)宁波

    (四)连云港

    (五)顺德

    (六)南海

    (七)珠海

    (八)三亚

    (九)各地的主要特点

   四 存在问题

    (一)统一的大市场尚未完全形成

    (二)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性化管理有待加强

    (三)交易中心的服务还需继续完善和深化,促进有形建筑市场的和谐发展

   五 对策和措施

    (一)依靠省、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广州地区有形建筑市场的全面统一

    (二)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管理制度,推动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1.认真落实招标交易过程的监督管理,不要流于形式

     2.深入研究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办法

     3.重视见证工作,履行报告职能,做好“报警器”

     4.狠抓内部管理,防止多家腐败变为一家腐败

    (三)依法服务,以人为本,建设阳光、科技、和谐的交易大平台

     1.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依法服务

     2.建立外评标场地,消灭薄弱环节

     3.依托信息网络系统提高服务水平

     4.推进窗口服务,包括实地窗口和虚拟窗口

     5.严格评标专家库的管理,做好评标服务工作

   六 结束语

  关于建立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市场的研究

   一 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劳务市场现状

    (一)劳务市场的基本情况

    (二)劳务市场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1.主要特点

     2.存在问题

   二 建立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市场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一)广州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劳务分包市场需求巨大

    (二)建立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市场是规范建筑市场的需求

    (三)建立和规范劳务分包制度是减少质量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

    (四)建立和规范劳务分包制度是建立解决拖欠工资问题长效机制的根本

   三 建立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市场的可行性

    (一)各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相继出台,政策明确

    (二)不少兄弟省市已经成功运作多年,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三)广州地区建立劳务分包市场的基本条件已初步具备

   四 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市场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二)市场主体培育条件缺乏

   五 建立广州地区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市场的基本思路

    (一)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1.尽快出台劳务分包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

     2.妥善解决税收、劳保金问题

    (二)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包工头”纳入市场体系

     1.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设置过渡期

     2.下放资质审批权限

     3.引导低资质建筑企业向劳务企业转型

     4.积极引入外地有资质的劳务企业参与竞争

     5.鼓励本地条件成熟的总承包企业组建自己的劳务企业

    (三)建立健全建筑劳务分包招投标市场

     1.建设工程劳务分包招投标市场的发展方向

     2.以培育市场主体为要务,逐步建立劳务分包招投标市场

    (四)培训劳务人员

     1.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2.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

     3.培训经费来源

    (五)完善市场监督检查制度

    (六)提高建筑业劳动力价格

    (七)配套措施

     1.劳务信息发布

     2.加强舆论宣传

     3.健全处罚机制

     4.建立信用档案

  广州楼市价格调控与政府公共政策的效用

   一 楼市宏观调控政策亟须地方政府公共政策配套实施

    1.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需求

    2.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

    3.居民理性投资的需求

    4.高收入阶层对高档住宅的需求

   二 公共政策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机制

    (一)加大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供给,是缓解城市居民住房需求压力和平抑房价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

    (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合理布局对抑制房价有重要作用

    (三)土地供应政策的完善对平抑房价至关重要

    (四)加强住宅市场的公共信息服务是政府干预住宅市场的必要手段

  关于“新政”对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影响的调查报告

   一 市民对“新政”的了解

    (一)总体而言,市民对“新政”的知晓度较高

    (二)市民对“新政”的八条主要内容的知晓度不一,差距较大

    (三)市民了解“新政”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报纸、杂志和电视

   二 市民对“新政”的评价

    (一)近六成市民对“新政”的影响评价正面,近九成认为“新政”的实施对广州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不大

    (二)四成五市民认同“新政”抑制广州楼价的效果,但只有极少数人认为效果很大

    (三)近八成市民认为广州楼价偏高,对未来楼价的主流预期是“平稳小幅上涨”

   三 市民的房产购、售意愿及其受“新政”的影响

    (一)购房意愿及其受“新政”的影响

     1.超过二成的市民表示会在两年内购房,其中三成选择天河

     2.八成欲购房者选择购买普通商品房,“一手房二手房均考虑”的被选比例较高,只有极少数人购房是用于“短期内转售”

     3.交通、环境、价格和生活配套是市民购房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

     4.九成五的市民不能接受6000元以上的楼价,极少数人打算购买面积超过144平方米的住房,六成的人选择分期付款或银行按揭

     5.五成五的市民打算通过中介购房,在选择的理由中,“中介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被选比例最高,在不选择的理由中,“自己办比较放心”被选比例最高

     6.五成五的市民的购房计划因受到“新政”影响而改变

    (二)售房意愿及其受“新政”的影响

    (三)投资商铺和写字楼的意愿及其受“新政”的影响

     1.一成三的市民打算投资商铺,其中四成青睐“临街独立商铺”

     2.“短期内转售”的只占极少数

     3.在投资目标区域的选择上,被选比例最高的是天河

     4.在投资目标地段的选择上,“自家住地附近的商圈”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体育中心商圈”

     5.四成五欲投资市民的投资计划因“新政”影响而改变,其中“推迟投资计划”被选比例最高

   四 调查结果归纳

 亚运建设研究专题

  广州面向2010年提升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对策

   引言

   一 现代城市管理的含义及广州城市管理的综合指标体系

    (一)现代城市管理内涵的转变

    (二)广州城市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三)广州城市管理的综合指标体系

     1.广州城市发展定位

     2.2010年广州的发展目标

     3.广州城市管理的综合指标

   二 广州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城市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

    (二)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畅

     1.缺乏对城市管理进行整体规划统筹的政府职能部门

     2.在职能下移过程中,责权利难以统一

    (三)城市管理法规不完善

    (四)执法力度不强

    (五)基础设施条件尚不完备

    (六)管理思路和手段运用还不够科学合理

   三 实现2010年广州城市管理目标体系的措施和对策

    (一)提高对“亚运城市”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二)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大依法治市力度

     1.实行联合执法机制

     2.效能监察和责任追究制度

     3.依法严厉治理交通状况

    (四)积极探索对城市管理绩效进行考评

    (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1.交通网络建设

     2.城市园林绿地建设

     3.生态城市建设

     4.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5.社区设施建设

    (六)推进城市管理方法、方式的现代化

     1.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社会化目标

     2.实施城区环境全景式监控,促进城区环境维护作业的市场化运作

     3.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七)切实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亚运会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思考:供需关系的视角

   一 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

   二 基于供给和需求的重大体育赛事主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分析

    (一)城市发展的供给与需求视角

    (二)重大体育赛事:拉动城市需求

    (三)1×1和1+1模式:不同的供给方式

    (四)空间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城市需求的时空要素

    (五)基于供需的模式选择框架

   三 亚运会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选择

    (一)亚运会背景下的广州城市需求

    (二)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

   四 结论与讨论

  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一 亚运会对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带动作用

    (一)制定和展现城市发展新目标——亚运城市

     1.城市建设进一步体现“文化广州、岭南古郡”的特色

     2.丰富“商贸广州、国际都会”的城市建设内涵

     3.展现“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的城市风貌

     4.着力打造“生态广州、山水名城”的城市形象

    (二)形成亚运城市空间结构——“两心四城”

     1.形成“两心四城”的亚运城市空间格局

     2.进一步完善中心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

     3.促进城市空间向南、向东拓展

    (三)形成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1.推进航空枢纽港的建设

     2.形成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

     3.加速铁路主枢纽的建设

     4.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5.加强发展“绿色公交”的力度

    (四)建设“青山绿地、蓝天碧水”的生态型城市

     1.青山绿地工程

     2.蓝天碧水工程

    (五)完善山水名城的城市景观

     1.建设城市景观轴

     2.塑造城市重要区域的标志性景观

     3.美化市容市貌

     4.改造街区形象、塑造道路沿线景观

    (六)建设亚运城市

     1.完善六大体育中心

     2.完善体育场馆设施系统

    (七)进一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旧城改造

   二 加强亚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快规划编制与研究,指引亚运城市规划与建设

     1.加快亚运服务系统和场馆的规划研究

     2.加快城市亚运会交通系统的规划研究

     3.加快标识系统的规划研究

     4.加快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研究

     5.加快生态城市的规划研究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保障亚运城市发展

     1.在规划的指导下,对亚运城市进行科学建设和科学管理

     2.不断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

     3.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亚运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5.做好交通管理工作,保障亚运会通道畅通

    (三)实施场馆建设规划,促进亚运城市发展

     1.协调场馆建设与地区发展

     2.满足比赛要求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设计创新

     5.环保优先

     6.以人为本

    (四)实行公众参与,优化亚运城市发展

     1.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2.借鉴国外市民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

     3.广州市民参与亚运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公共交通研究专题

  公共交通导向下的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引言

   一 公共交通是禁摩后居民出行方式的主要替代之一

    (一)关于摩托车出行的替代

    (二)公共交通替代摩托车出行的主要优点与存在问题

     1.运输能力高

     2.适合高密度开发城市的居民交通需求

     3.安全性提高,便于管理

   二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需求管理是优化禁摩后交通组织的重要手段

   三 广州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交通需求管理的思考

    1.交通需求管理的经济和政策手段Ulrich Pfeiffer. Urban Future 21:A Global Agenda for 21st-Century Cities. Taylor & Francis,Inc.-September 2000.">*

    2.交通需求与城市空间结构一体化规划与管理

    3.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投入与服务效率

    4.鼓励和支持使用共乘小汽车和专线小巴或中巴交通

    5.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交通需求管理能力

   四 小结

  广州市城市公共建设征地拆迁管理调研报告

   一 征地拆迁工作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征地拆迁已经成为群众上访的焦点

    (二)征地拆迁成为控制城市公共建设成本与工期的关键

    (三)征地拆迁已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 广州市征地拆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征地拆迁多头管理、标准不一,全市没有形成征拆“一盘棋”

    (二)征地拆迁合法手续不齐备,历史遗留问题多

    (三)补偿标准不合理、政策法规滞后,征拆缺乏有效依据

    (四)失地农民和弱势群体的保障没有得到切实解决

    (五)补偿资金流转时效性差、管理分散,支付难以与征拆进度同步

   三 加强广州市征地拆迁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统一领导,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制订和完善全市征拆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

    (三)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实现征拆工作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1.进行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2.严格执行政策、加强审核监督,确保征拆过程的合法有序

     3.实行补偿资金统一监管,确保补偿资金的高效安全

  广州市快速公交(BRT)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一 广州公交优先发展状况与主要问题

    1.常规公交的优先通行权未充分落实

    2.未有效建立常规公交的功能分级体系

    3.未充分形成常规公交的便利换乘体制

   二 广州适当发展快速公交的必要性

    (一)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理论及实践

     1.快速公交系统的定义

     2.基本特征

     3.重要指标

     4.发展形式

     5.主要优点

    (二)快速公交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巴西—库里的巴

     2.巴西—圣保罗

     3.哥伦比亚—波哥大

     4.韩国—首尔

     5.中国—北京

     6.中国—杭州

    (三)广州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的必要性

     1.改善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交通拥堵

     2.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改善交通结构

     3.配合轨道交通发展,优化公交体系

     4.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树立良好形象

   三 广州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构想

    (一)发展定位

    (二)发展策略

     1.尽快确立快速公交的在广州交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明确思路、循序渐进,先试点再推广

     3.加强科研,系统研究

     4.统筹协调,分工落实

    (三)整体网络构想

   四 主要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关于实施方面问题

    (二)关于车辆方面问题

  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中的交通问题及对策

   一 引言

   二 骑楼街的定位分析

    (一)骑楼街的特征及分类

     1.第一类:商业功能为主的骑楼街

     2.第二类:居住功能为主的骑楼街

     3.第三类:交通功能为主的骑楼街

    (二)骑楼街的现状交通问题

     1.穿越车流入侵街区,风貌格局和慢行交通亟待重构

     2.应对型的道路设施供给,拓宽贯通在所难免

     3.路网等级分工研究缺位,周边路网功能配套失当

     4.网络化交通组织实施不利,停车政策实施明显缺位

    (三)骑楼街的目标定位

     1.与商业功能的保留密切结合

     2.与生活风貌的保护相结合

   三 骑楼街保护的交通模式及对策

    (一)骑楼街道空间的控制性保护

     1.规划道路红线

     2.道路线型要求

     3.道路的断面设计要求

     4.区分新建骑楼街和现状保留骑楼街的控制要求

    (二)骑楼街周边交通组织策略

     1.骑楼街分类保护的交通模式

     2.骑楼街的交通组织对策

    (三)案例分析——以北京路骑楼商业步行街交通组织实施为例

     1.道路工程设施

     2.机动车交通组织

     3.公共交通组织

     4.静态交通组织

     5.行人交通组织

   四 结语

 个案研究

  广州港发展与珠江岸线利用策略探析

   一 广州“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发展过程

   二 广州港与珠江岸线利用的现状特点

    (一)内港港区占用城市旧区主要岸线,与城市互争发展空间

    (二)大型港区的东移带动港口工业发展,形成大量生产岸线

    (三)前航道珠江游览岸段日益成熟,带动水上客运码头的发展

   三 广州港未来发展要求与布局

    (一)广州港自身发展要求

    (二)城市发展对广州港的要求

    (三)广州港未来的发展布局

   四 基于广州港发展的珠江岸线利用策略

    (一)配合内港港区搬迁与旧城改造,增加生活公用岸线

    (二)顺应城市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大型深水港区发展生产岸线

    (三)加快客运港口建设,建设珠江风景游览岸段

  广州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置换规划案例研究*

   一 项目背景

    (一)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及工业用地置换的必然性

    (二)工业用地置换的动力

     1.土地经济

     2.城市环境保护

     3.城市空间结构调整

    (三)广州市工业用地置换规划

   二 金珠江化学有限公司区位分析

    (一)交通条件

    (二)周边绿地环境

    (三)未来区位分析

     1.原芳村区东部未来区位可能性分析

     2.金珠江工业用地未来区位可能性分析

    (四)初步设想

   三 金珠江周边交通布局及总体规划要求

    (一)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

    (二)金珠江周边交通布局(见图3)

   四 金珠江化学有限公司用地置换规划

    (一)工业用地置换依据

     1.根本原因——广州市总体规划的需要

     2.经济因素

     3.环境保护要求

     4.城市滨水空间开发

    (二)用地置换的原则

    (三)广场空间的构成要素

    (四)广场建设原则与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见表1)

    (五)置换用地规划

  广州增城片区城乡协调发展初探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一)城乡差距大,整体经济实力不强

    (二)城乡产业分割,关联性弱

    (三)城乡居民市场化观念差异大

    (四)人口基数庞大,就业压力大

   二 城乡协调概念与研究范围

    (一)城乡协调概念的提出

    (二)城乡协调发展研究界限的探索

   三 城乡协调发展现状解析

    (一)城乡经济社会协调

    (二)城乡生态环境协调

    (三)城乡空间协调

    (四)城乡文化协调

    (五)城乡体制政策协调

   四 融入片区发展中的城乡协调理念

    (一)增城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1.增城产业协调发展

     2.不同乡镇农业协调发展

     3.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协调发展

    (二)增城城乡生态协调发展

    (三)增城城乡居民点协调发展

     1.城镇空间协调发展

     2.乡村居民点协调发展

    (四)增城城乡工业布局协调发展

     1.新塘、永和、沙埔

     2.石滩、三江、仙村、沙庄街

     3.荔城、镇龙、中新、朱村

     4.宁西、福和、小楼、正果、派潭

    (五)增城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1.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协调发展

     2.给排水系统协调发展

     3.能源供应协调发展

   五 结论

  广州市大学城穗石村整治与保护规划

   一 现状与问题

   二 专项研究与讨论

    (一)村社会经济情况研究

     1.社会矛盾

     2.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

     3.实现政府职能,化解经济发展各种矛盾的措施探讨

     4.具体经济发展对策

    (二)村落生态研究专题

    (三)村落公共空间与公共活动研究

    (四)村落布局与民居研究

    (五)大学城调查研究

   三 整治与保护规划

 国际比较研究

  广州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模式分析

   一 背景:国际化发展策略的演进

   二 推动城市国际化发展的五种模式的形成

   三 五种模式的基本运作

    模式一:深化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国际地位

    模式二:拓展友城关系搞活城市外交

    模式三:依托国际组织迈向国际舞台

    模式四:凭借国际盛会带动民间外交

    模式五:打造现代景观树立城市国际形象

   四 结论与趋势分析

   附录:广州姊妹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一览表

  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对广州的启示

   一 “公众参与”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二 国外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践比较

    (一)美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二)英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三)德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四)新加坡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五)加拿大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

    (六)法国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三 城市规划引入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一)保障公平,化解矛盾

    (二)广集良方,科学决策

    (三)便于监督,减少违规

   四 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经验对广州的启迪

    (一)政务公开,建立公示制度

    (二)坚持开放性,维护民主原则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重要性的认识

    (四)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五)建立公众参与程序,拓宽参与渠道

    (六)“严”字当头,完善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北美主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和实施对广州市的启示

   一 概况

    (一)北美洲及美国的交通设施概况

     1.北美洲交通运输简况

     2.美国交通运输业简况

    (二)城市带概念及特征

     1.城市带概念

     2.城市带特征

    (三)问题与挑战

   二 美国、加拿大的主要城市交通规划及设施情况介绍

    (一)纽约——交通供需高水准平衡战略

     1.概况

     2.出行特征

     3.交通需求分析

     4.公共交通运营

     5.缓解交通的策略

    (二)芝加哥——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1.概况

     2.出行特点

     3.1955年和2010年的交通发展规划

    (三)洛杉矶——活力高速路网、人本公交政策

     1.概况

     2.出行特征

     3.快速公共汽车的发展方向

     4.都市区交通发展规划机构

    (四)温哥华——人性化交通战略

     1.概况

     2.交通规划目标

     3.交通对策

     4.交通发展战略

     5.规划效果

    (五)渥太华——胜似轻轨的公共汽车专用路系统

     1.概况

     2.公交专用路系统

     3.公交专用道的建设经验

    (六)蒙特利尔——中心区地下空间集约开发和利用

     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

     2.地下城的由来及发展过程

   三 可借鉴的经验和对广州的建议

    (一)城镇一体化趋势下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走向

     1.适应区域化协同发展,提高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2.开展多方式协调发展研究,真正实现公交优先政策

    (二)交通规划专门机构和运作机制

     1.健全交通规划机构,充分发挥其决策参谋作用

     2.建立定期编制和修订交通规划的机制,并使规划和计划相协调

     3.建立交通规划工作的协同机制

    (三)地下城的开发意义和对广州的启示

 法律声明

 《2007年: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编辑部

[1]林树森:在中共广州市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1月6日)。

[2]林树森:在广州大学形势报告会上的讲话(2005年1月12日)。

[3]林树森:在广州市政协第八届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1996年9月10日)。

[4]张广宁:《提升凝聚力辐射力 着力构建五大优势》,《广州日报》2005年1月7日。

[5]李培祥:《青岛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思考》,《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7期。

[6]中国社科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构建国际大都市的金三角》(2004年)。

[7]彭强、江彩霞:《国外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经验及广州现代化大都市建设思路》《每天快报》2003年第168期。

[8]郑伟光、欧阳旺:《广州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探讨》。

[9]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http://www.hznet.gov.cn/xxfb/13/assists/2.htm,2001。

[1]戴逢、段险峰:《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前前后后——关于广州战略规划的提出与思考》,《城市规划》2003年第6期,第24~27页。

[2]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2000。

[3]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城市总体建设概念规划咨询工作组:《广州城市总体建设概念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城市规划》2001年第3期。

[4]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总结研讨会综述》,《城市规划》2004年第1期。

[5]广州市人民政府:《“亚运城市”广州——面向2010年亚运会的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纲要》,2005。

[6]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城市规划》2003年第2期,第28~34页。

[7]潘安、彭高峰、陈勇等:《全面实施战略规划促进广州城市新发展》,《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8]王凯:《从广州到杭州:战略规划浮出水面》,《城市规划》2002年第6期,第57~62页。

[9]吴良镛、武廷海:《从战略规划到行动规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城市规划》2003年第12期。

[10]张兵:《敢问路在何方——战略规划的产生、发展与未来》,《城市规划》2002年第6期,第63~68页。

[1]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01年6月。

[2]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送审稿),2003年12月。

[3]《广州市工业园区现状布局规划研究》,2003年6月。

[4]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之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1999。

[5]王缉慈:《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阎小培:《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科学出版社,1999。

[7]汪宇明、曾刚、宁越敏等《新世纪城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广西南宁市的探索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

[8]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工业用地规划架构之检讨研究》(香港)。

[10]仇保兴:《企业集群化与科技园发展》,《规划师》2002年12月。

[11]熊鲁霞、骆棕:《上海市工业用地的效率与布局》,《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2月。

[12]金笠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土地科学》1996年11月。

[13]梁仁彩:《论工业区的地域结构与地域类型》,《地理学报》1993年6月。

[14]曾刚:《上海市工业布局调整初探》,《地理研究》2001年7月。

[15]邬江:《北京市工业布局规划研究(续)》,《北京规划建设》2000年6月。

[16]Pieter H. Pellenbarg. A system to identify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tentials.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8.4.

[17]Uday M. Apte. Decision model for planning of regional industrial programs. IIE Transactions,1999.9.

[18]Paul Westhead. Independent technology-based firms:the perceived benefits of a science park location . Stephen Batstone,Urban Studies,1998.12.

[1]戴逢、史小予、段险峰、李红卫:《控制性规划的认识与实践》,《城市规划汇刊》1996年第6期。

[2]广州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1994年7月。

[3]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州市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规划导则编制技术规定》,2006年5月。

[5]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2004。

[6]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2005年6月。

[7]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广州市法定规划管理图则编制办法与技术规定研究》,2005年12月。

[8]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2002年8月。

[9]香港规划署,《香港的城市规划便览》,1995。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3]《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

[4]《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34号)。

[5]《关于印发〈建立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监[1997]24号)。

[6]《关于健全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2]21号)。

[7]《关于省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合并问题的意见》(粤建人函[2002]515号)。

[8]《关于印发〈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穗编字[2003]57号)。

[9]http://www.civ.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信息网。

[10]http://www.cein.gov.cn/,中国工程建设信息网。

[11]http://www.bcactc.com/,北京市建设工程信息网。

[12]http://www.cpinfo.com.cn/,珠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信息网。

[13]http://www.bidding.gov.cn/,宁波市招投标中心信息网。

[14]http://www.jnjsw.com.cn/,济南建设工程交易网。

[15]http://www.lygztb.gov.cn/,连云港市招投标中心信息网。

[16]http://www.sdcin.com.cn/,顺德建设工程交易网。

[1]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

[2]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2004。

[3]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定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2005。

[4]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建设厅关于建立我省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指导意见》,2006。

[5]《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4。

[6]《北京市建筑劳务实行基地化管理办法》,2004。

[7]《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外地建筑企业来京施工管理暂行规定》,2006。

[8]李丽宣:《有效解决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的对策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9]郑尚群:《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身份管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10]王力康:《提供法律保障,健全监督机制,有效解决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11]郑玉昕:《发展总分包交易市场,加强劳务分包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12]徐彦风:《探索新形势下专业劳务有形建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13]孙丽:《取缔“包工头”,培养劳务队长》,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1]《面向2010年亚运会的城市规划建设纲要》。

[2]《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3]《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4]《广州市城市管理“三年一中变”规划》(2000年5月19日)。

[5]李长春在检查广州市“三年一中变”工作现场办公会上讲话(2001年10月)。

[6]《广州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纲要》(2004)。

[7]《广州市宣传文化发展“十五”规划纲要》。

[8]《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

[9]《广州市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设想》(征求意见稿)。

[10]《亚运广州——2005广州城市设计论坛:麓湖共识》(广州·2005年4月9日)。

[11]《广州市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12]《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1996)。

[13]《广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修正)(1996)。

[14]《广州市城市管理监察条例》(1997)。

[15]李明华:《建言献策:亚运与广州城市形象》,《羊城晚报》2004年7月1日。

[16]彭澎:《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三不决策”》,《领导参阅》2000年第11期。

[17]彭澎:《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定位》,《市长参考》2001年第5期。

[18]彭澎:《根据WTO规则,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2002年度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19]彭澎:《依法治市,全面保障“两个适宜”》,《广州日报》2004年4月4日理论版。

[20]彭澎:《中国城市化与流通方式的变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商业流通与国际竞争力”国际研讨会论文,2005年1月15日。

[21]袁奇峰:《城市生活空间建设初论》,《云南工学院学报》1992年第8期。

[22]袁奇峰:《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中国建工出版社,第三作者。

[23]陈涌:《面向2010年亚运会的城市规划纲要》(规划方案),广州市人民政府,2005年3月。

[24]陈涌:《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总结》(研究报告),广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11月。

[25]陈涌:《改革与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体系——以广州市为例》,《2004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4年9月。

[26]陈涌:《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实施总结研讨会综述》,《城市规划》2004年第1期。

[27]陈涌:《全面实施战略规划,促进广州城市新发展》,《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28]陈涌:《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29]陈涌:《维育“山、城、田、海”空间格局,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30]陈涌:《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

[1]《全国禁、限摩托车上牌城市表》,http://www.xici.net/b423240/d35628044.htm.2007年1月20日。

[2]潘安等:《城市交通之路——广州交通规划与实践》,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赵志宏、项乔君、王炜、陈学武:《摩托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年第11期,第111~113页。

[4]陈树:《摩托车在中国城市的命运》,《摩托车》2006年第6期。

[5]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Key Findings of The General Household Survey 2005. June 2006.

[6]Ithaca MPO.2001. National Household Travel Survey,New York Add-On. OAK-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May 2004.

[7]Mayor of London. London Travel Report 2005. www.tfl.gov.uk,Januang 2007.

[8]周素红:《高密度开发城市的内部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9]《市交委配合“禁摩”推出八大措施全力做好公交服务保障》,大洋新闻,http://gzdaily.dayoo.com/.2006年12月21日。

[10]Anthony Chin. Land Use Planning and Transport Integration:the experience of Singapore. World Bank Urban Transport Strategy Review,Dec 11-13,2000,Yokohama,Japan(www.worldbank.com).

[11]Peter Geoffrey Hall,Ulrich Pfeiffer.Urban Future 21:A Global Agenda for 21st-Century Cities. Taylor & Francis,Inc..September 2000.

[12]Erick Ferguson.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Planning,Development,and Implement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Aut.1990.

[13]广州统计年鉴编纂委员会:《广州统计年鉴》(2003~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05。

[1]《现代海港城市规划》,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2001。

[3]《现代海港城市规划》,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4]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广州年鉴》,2000。

[6]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2001。

[7]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广州港总体规划》,2004。

[8]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9]孙施文、王喆:《城市滨水区发展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研究》,《规划师》2004年第8期。

[10]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广州港总体规划》,2004。

[1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港口布局规划研究报告》,2004。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编著:《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

[2]许学强、薛凤旋、阎小培主编《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科学出版社,1998。

[3]吴楚材、陈雯、顾人和等《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协调对策》,《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第38~41页。

[4]石忆邵、何书金:《城乡一体化探论》,《城市规划》1997年第5期,第36~38页。

[5]赵燕菁:《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第23~29页。

[6]邹军、刘晓磊:《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框架》,《城市规划》1997年第1期,第14~15页。

[7]王振亮:《城乡一体化的误区》,《城市规划》1998年第2期,第56~59页。

[8]向胜莲、肖万春:《我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任务艰巨》,中国信息报网,2203年4月9日。

[9]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技应用研究中心:《增城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2001年11月。

[1]《广州都市区在区域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定位与选择(缩略本及政策建议报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广州市社科院联合课题报告,2004年8月。

[2]《广州国际友好城市》,广州出版社,1996。

[3]《相交无远近、万里亦为邻(Sister Cities Sisters’Love)1979~2002》,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广州市档案局,2002。

[4]《人民·城市·朋友: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协五年回顾(1998~2002)》,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协会,2002。

[5]陈昊苏:《民间外交论》,《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暨团体会员大会学习资料》,2005。

[6]《广州汽车出口总额全国最大(广州“十五”成就回顾·外经贸篇)》,《广州日报》2006年1月23日头版。

[7]《广州:在转型中构建现代化大都市》,《人民日报》2006年2月4日头版。

[1]陈志诚、曹荣林、朱兴平:《国外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及借鉴》,《城市问题》2003年第5期。

[2]郭建、孙惠莲:《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法学思考》,《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3]孙施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国外城市规划》2002年2月。

[4]陈易:《公众参与中的若干问题》,《城市问题》2002年第1期。

[5]吴茜、韩忠勇:《国外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城乡建设》2002。

[6]姚鸿业:《公众参与是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的基础》,http://www.gxgj.gov.cn。

[7]《广东深圳:规划深度推进公众参与》,《深圳商报》2006年12月3日。

[8]宁波市政府门户网站:《城市规划公众参与问题的思考》2006年11月13日。

[1]徐慰慈:《城市交通规划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陆锡明:《综合交通规划》,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周鹤龙:《美国大都市区交通规划及其启示》,《国外城市规划》,2002。

[4]陈雪明:《洛杉矶快速公共汽车技术介绍》,《城市交通》2002年第2期。

[5]范毅、周敏:《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