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5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要素结构的优化战略图书

China Fact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trategy under Conditions of Globalization

SSAPID:101-7616-0907-58
ISBN:978-7-5097-668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要素及其结构在优化进程中的现实特征、存在问题、形成动因、产生效应、战略取向和应对策略为研究主线,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构建“要素及其结构的基本规律、要素及其结构受到的全球化影响、要素结构主要构建要素的现实特征和突出问题、要素结构发展的结构性和阶段性特征、要素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要素结构优化面临的危机挑战、要素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要素结构优化的对策思路”的技术分析主线。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系·文库
作 者: 杜明军
编 辑:高启;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摘要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来源

    1.输出基础理论的重要依托在于要素结构

    2.全球化条件下对要素结构造成冲击

    3.竞争优势提升面临要素结构优化的挑战

    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要素结构转型的挑战

    5.竞争优势提升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内在行为悖论取决于要素结构优化

    6.竞争优势提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要素结构基础的同一性

    7.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寄期望于要素结构优化

    8.中国经济转型取决于要素结构优化

   (二)理论和实践意义

    1.有助于促进要素及其结构优化的理论研究

    2.有助于丰富竞争优势提升的理论体系内涵

    3.有助于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4.有助于从微观视角剖析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源性”因素

    5.有助于从利益角度促进和谐均衡发展

  二 国内外理论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基于全球化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1.双缺口模型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2.国际生产折中论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二)基于增长源泉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1.古典增长理论及其要素寓意

    2.新古典增长理论及其要素寓意

    3.新增长理论及其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三)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1.基于比较优势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2.基于要素禀赋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3.基于竞争优势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1.要素构成的生产力系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科技要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五)经济发展阶段性结构转换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1.卡尔多程式化事实的要素结构思想

    2.需求拉动的要素结构变动思想

    3.劳动要素转移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4.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5.库兹涅茨事实及其部门间效率差异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6.国内经济成长阶段性研究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7.新产业革命视角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8.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的要素结构优化思想

   (六)结论与展望

    1.现有研究可以完善的地方

    2.现有研究需要加强的地方

  三 指导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指导

    2.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目标为导引

    3.以竞争优势提升的要素及其结构目标为导引

    4.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社会转型为导引

   (二)研究思路的基本脉络

   (三)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四)研究采取的主要方法

  四 本书的结构安排

   (一)主要研究框架内容的四个层面

    1.要素及其结构优化的基本理论及其全球化背景层面

    2.中国要素结构的主要构建要素及其结构性、阶段性特征层面

    3.中国要素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和发展面临的危机挑战层面

    4.中国要素结构优化的战略取向和对策思路层面

   (二)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

  五 创新点与尚待深入研究之处

   (一)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尚待深入研究之处

    1.开展研究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2.要素结构优化的数理实证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

    3.要素结构优化的利益均衡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强

 第二章 要素及其结构和优化

  一 要素

   (一)要素

    1.要素的一般含义和经济学内涵

    2.基于要素结合的要素使用

    3.要素收益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二)要素的分类

    1.要素种类内容

    2.生产要素和经济要素

    3.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分类

    4.低端(低级)与高端(高级)要素分类

    5.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分类

    6.狭义要素与广义要素分类

   (三)要素的主要特征

    1.要素的流动性

    2.要素范围的扩大性

    3.要素的差异性

    4.要素的累积性

    5.要素的外溢性

    6.要素的权属特性

   (四)要素的研究范围

    1.基于研究对象的要素研究范围

    2.基于实证性的要素研究范围

    3.基于模型阐释的要素研究范围

  二 要素结构

   (一)要素结构内涵

    1.要素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2.要素结构的三个组成层次

    3.要素结构内涵的把握

   (二)要素结构与要素特征

    1.要素结构与要素的层次结构性特征

    2.要素结构与要素的流动性特征

    3.要素结构与要素的差异性、外溢性和累积性等特征

    4.要素结构与要素的权属性特征

   (三)要素结构与要素组合

    1.要素组合的内涵及分类

    2.要素组合中的典型要素互动及其特征

    3.要素组合的基本特征

    4.要素组合与要素结构的关系

   (四)要素结构的基本特征

    1.要素结构功能构建的层阶性

    2.要素结构功能形成的复杂性

    3.要素结构功能运作的自组织协同性

    4.要素结构功能发挥的综合整体性

    5.要素结构功能发展的高端转换性

  三 要素结构优化

   (一)要素结构优化的内涵

    1.要素结构优化的内涵和目标

    2.要素结构优化的两个重要标志:高级化与和谐化

   (二)要素结构优化的“耗散”本质

    1.耗散结构的内涵和条件

    2.要素结构优化的耗散结构特征

   (三)要素结构优化的机理

    1.交易成本降低的要素结构优化

    2.要素结构优化的高级化机理

    3.要素结构优化的和谐化机理

 第三章 全球化与要素结构优化

  一 全球化与要素

   (一)全球化的要素内涵

    1.全球化的寓意

    2.全球化的要素寓意

   (二)全球化与要素的关系

    1.全球化以要素为载体

    2.全球化赋予要素功能效应

  二 全球化与要素流动

   (一)要素流动推进全球化

    1.要素流动推进全球化的主要方式

    2.要素流动推进全球化的发展特征

   (二)全球化加速要素流动的新特征

    1.全球化促进科技要素流动

    2.全球化促进经济制度要素的流动扩散

    3.全球化促进国内政治经济政策要素的扩散

  三 全球化与要素结构变动

   (一)全球化与要素结构层次的基本互动关系

    1.全球化与要素组成结构的互动关系

    2.全球化与要素利益相关主体结构的互动关系

    3.全球化与要素市场结构的互动关系

    4.全球化与要素结构总体的互动关系

   (二)要素结构变动促进全球化

    1.要素结构变动促进全球化的机理

    2.要素结构对全球化的决定性影响

   (三)全球化促进要素结构变动

    1.全球化是要素结构改变的经济基础

    2.全球化改变要素结构的多重表现

   (四)全球化导致要素结构变动的动因

    1.要素需求结构受到全球化的外部冲击发生改变

    2.要素间的相对成本发生变化

    3.要素结构受到来自外部交易因素的影响

  四 全球化与要素结构优化

   (一)全球化导致要素结构优化

    1.全球化促进了基于要素流动的要素结构优化

    2.全球化促进了源于产业转移的要素结构优化

    3.全球化促进了基于内生的比较优势的要素结构优化

   (二)全球化导致要素结构优化的效应

    1.全球化条件对高端和低端要素结构功能的影响差异

    2.全球化提升了高端要素结构的收益地位

 第四章 要素结构构建中的主要有形要素

  一 资本要素

   (一)资本要素与要素结构

    1.资本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2.资本要素的源泉

    3.资本在要素结构中的作用

    4.资本要素在要素结构中的有限替代性

   (二)资本要素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现实特征

    1.资本要素投入与要素结构优化

    2.资本要素效率与要素结构优化

   (三)资本要素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突出问题

    1.增长对资本要素过度依赖

    2.资本要素配置的非优化

    3.要素结构发展的投资驱动

  二 劳动要素

   (一)劳动要素与要素结构

    1.劳动要素的内涵和供求规律

    2.劳动要素是要素结构中最具能动性、最为基本的要素

    3.劳动要素对要素结构的作用

   (二)劳动要素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现实特征

    1.劳动要素的投入与要素结构优化

    2.劳动要素流动加速了要素结构调整优化

    3.劳动要素就业在产业亚(子)要素结构间的流动特征

    4.劳动要素的生产率导致要素结构变动

    5.“人口红利”潜力及其逐渐消失促进要素结构优化

   (三)劳动要素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突出问题

    1.劳动要素在要素结构构建中的短期结构性短缺与长期供求过剩

    2.劳动要素生产率偏低掣肘要素结构的进一步变动

    3.劳动要素报酬偏低易导致供给要素结构失衡

    4.劳动报酬的区域、城乡、行业结构不平衡影响要素结构功能

    5.劳动要素的成本优势差距逐渐缩小制约要素结构优化

    6.“人口负债”会产生要素结构优化压力

    7.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慢、利用效果差,阻碍要素结构优化

  三 自然资源要素

   (一)自然资源与要素结构

    1.自然资源要素的禀赋特征

    2.自然资源是要素结构不可缺少的基础

    3.自然资源对要素结构优化有重大影响

   (二)自然资源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现实特征

    1.中国的自然资源要素总存量较大

    2.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要素的特点

   (三)自然资源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突出问题

    1.自然资源要素约束影响要素结构优化

    2.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区域产业要素结构的和谐发展

    3.自然资源要素的产业要素结构关联效应过度依赖特征

    4.自然资源要素的产业要素结构国内外依赖特征

    5.对自然资源依赖影响要素结构优化的新古典解释

 第五章 中国要素结构构建中的无形要素

  一 科技信息要素

   (一)科技信息要素与要素结构

    1.知识、科学和技术要素

    2.科技要素对要素结构的影响

    3.科技要素凝结于资本要素影响要素结构

    4.科技要素影响要素结构功能配置的机制

    5.科技要素在要素结构中发挥动力作用的模式特征

    6.信息要素对要素结构的影响

   (二)科技要素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现实特征

    1.基于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的科技要素效率结构优化特征

    2.科技要素市场已成为促进中国要素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

    3.科技要素利益相关主体结构优化提升

    4.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及成效

    5.科技要素管理体系已成为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杠杆。

   (三)科技要素在要素结构优化中的突出问题

    1.科技要素的投入仍需加强

    2.R&D研究层次较低

    3.科技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

    4.科技要素参与利益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 制度和管理要素

   (一)制度和管理要素

    1.政府、制度和管理要素

    2.政府、制度和管理的统一性

   (二)管理要素与要素结构

    1.管理要素在要素结构中的地位作用

    2.管理要素对要素结构的影响

   (三)制度要素与要素结构

    1.制度要素通过劳动要素影响要素结构

    2.制度要素通过科技创新要素影响要素结构

    3.制度要素提供要素结构优化的机制

   (四)制度管理要素的现实特征及突出矛盾

    1.经济自由度排名的制度管理要素变动特征

    2.基于经济自由度排名的制度管理要素国际比较及其变动特征

    3.经济自由度排名的中国制度要素作用的参考价值分析

    4.管理要素在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地位过于强势

    5.制度要素的体制机制性约束仍然相当突出

 第六章 要素结构发展的结构性和阶段性

  一 资本与劳动要素间的结构性特征

   (一)资本与劳动要素间的投入效率结构存在提升特征

    1.资本存量与劳动要素间的投入关系与结构波动优化态势

    2.资本、劳动要素和产出之间的比例及其变动关系与结构波动优化态势

   (二)资本与劳动要素间的报酬结构存在优化差异特征

    1.投入产出表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报酬结构的波动优化态势

    2.资本与劳动要素报酬空间结构的差异变动特征

    3.国民收入分配比重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报酬结构的差异变动趋势

  二 资本、劳动与科技全要素间的结构效率提升和资本强势特征

   (一)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资本、劳动与科技全要素间报酬结构变动的资本强势特征

    1.投入产出表中资本、劳动与科技全要素报酬结构行业变动的资本强势特征

    2.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的资本、劳动与科技全要素结构变动中的资本强势

   (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结构变动效率提升特征

    1.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要素比例结构特征的基本思想

    2.模型采用与实证分析

  三 要素利用的要素结构阶段性特征

   (一)国内外学者对要素利用阶段性的研究

    1.霍夫曼的消费品与资本品比率标准的要素结构发展阶段的观点

    2.钱纳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要素结构变动观点

    3.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性划分的要素结构变动观点

    4.张培刚的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突破性结构变革的要素结构思想

    5.其他关于要素结构发展的阶段性思想

   (二)经济增长与要素结构阶段性支撑关系的规律和实践

    1.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规律与要素及其结构相应支撑关系的一般规律

    2.美国经济增长与要素结构阶段性支撑关系的实践经验

    3.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要素结构阶段性支撑关系的实践经验

    4.日本经济增长阶段性与要素结构支撑关系的实践经验

    5.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要素结构阶段性支撑关系的经验共性

   (三)经济增长与要素结构之间阶段性支撑互动的模型阐释

    1.基本假设

    2.基本模型阐释

    3.劳动要素内生性积累条件引入后的扩展模型阐释

    4.模型分析的要素结构呈阶段性发展特征的结论

   (四)中国要素结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方向性思考

    1.中国经济增长中要素结构发展的阶段性支撑特征

    2.中国要素结构发展的阶段性方向启示

    3.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功能阶段性转变结论

 第七章 中国要素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

  一 发展战略选择的内在驱动

   (一)中国发展战略形成的逻辑特点

    1.中国发展战略确立的要素基础特征

    2.中国发展战略过度依赖资本要素的理论渊源

    3.中国发展战略依赖资本要素的苏联模式示范效应

    4.中国依赖资本要素确立赶超型发展战略的逻辑

   (二)赶超型发展战略的要素及其结构效应

    1.对要素的渴求

    2.对要素利用的扭曲

    3.对要素相对价格的扭曲

    4.对要素组合的直接扭曲

    5.重工业优先战略赶超的要素结构双重结局

  二 要素利益催生机制

   (一)要素利益多元化系统结构的形成

    1.要素利益相关主体多元化

    2.要素利益结构系统的形成

    3.要素利益结构系统的基本内容和关键机制

   (二)基于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的要素结构影响机制

    1.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

    2.政治集权大背景下的财政分权对要素利益相关主体行为的影响

    3.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的要素结构作用效应

   (三)基于政治晋升锦标赛的要素结构影响机制

    1.官员晋升的锦标赛

    2.晋升锦标赛的要素结构作用机制

    3.晋升锦标赛的要素结构正效应

    4.晋升锦标赛的要素结构负效应

   (四)基于要素利益催生机制的要素结构变动结局

    1.要素结构优化的可能性

    2.要素结构优化的手段选择与要素的各种利益博弈能力相关

  三 政府竞争背景下的要素利益多元博弈

   (一)政府竞争主导下的要素利益多元博弈

    1.要素利益多元博弈

    2.地方政府竞争的要素利益动因

    3.政府竞争对要素利益多元博弈格局的主导影响

   (二)政府竞争主导下的要素利益博弈促进了要素结构优化

    1.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利用的要素结构发展

    2.制度要素改革创新的要素结构发展

    3.基于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的要素结构优化

   (三)政府竞争主导下的要素利益博弈导致了要素结构失衡

    1.基于比较优势扭曲的要素结构偏差

    2.地方保护主义的要素结构失衡

    3.要素选择、要素配置和要素利益分配非和谐改变的要素结构失衡

    4.“滑向底层的竞争”的要素结构失衡

    5.资本要素过度利用的要素结构宏观波动

  四 城市化的要素渴求

   (一)城市化促进了要素结构优化

    1.要素的城市化

    2.城市化对要素的影响

    3.城市化对要素结构的影响

    4.城市化导致要素结构双重变动效应的风险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导致要素结构失衡

    1.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历史惯性

    2.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的转型期根源

    3.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农村要素结构失衡

    4.基于城市化进程滞后的城市要素结构失衡

   (三)城市化过快和过度扩张导致要素结构失衡

    1.城市化过快和过度

    2.土地要素过度利用的城市化空间无序与无度扩张

    3.劳动要素与城市化进程不和谐发展的要素结构变动

    4.自然资源要素利用的要素结构功能低效

    5.“城市病”的要素结构失衡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利用非市场化导致要素结构失衡

    1.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要素利用的非市场化

    2.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要素利用的非市场化

    3.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要素利用非市场化

  五 要素价格机制驱动

   (一)中国要素价格扭曲

    1.扭曲理论

    2.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

    3.要素供求矛盾与价格现状极不相称

    4.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计量实证

   (二)要素价格扭曲导致要素结构失衡

    1.要素价格扭曲限制了资本要素与劳动要素的结合能力

    2.要素价格扭曲导致了企业的资本要素投入过度

    3.要素价格扭曲阻碍了劳动要素的流动

    4.要素价格扭曲加剧了“政府失灵”

    5.要素价格扭曲导致政府内部系统的非正常博弈

   (三)要素价格扭曲中的资本与劳动要素关系

    1.资本与劳动要素的结合方式导致要素价格扭曲

    2.资本与劳动要素间结合的科技条件差异导致要素价格扭曲

    3.资本与劳动要素的流动性差异导致要素价格扭曲

    4.“强资本,弱劳动”的要素报酬“剪刀差”战略导致要素价格扭曲

    5.资本与劳动要素的权益保护不平等导致要素价格扭曲

 第八章 中国要素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

  一 过分依赖单一要素导致一系列负效应

   (一)过分依赖资本要素的负效应

    1.高资本要素投入引起能源消耗快速增加、造成生态环境压力

    2.资本要素投入冲动导致经济过热风险依然存在

    3.资本要素投入增长过快造成要素结构功能低水平、结构重复扭曲

   (二)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要素的“资源诅咒”

    1.要素挤出效应

    2.要素创新机制受损

    3.“荷兰病”及其要素结构发生机制

   (三)过分依赖廉价劳动要素的后遗症

    1.严重制约劳动要素素质的提高

    2.严重地阻碍劳动要素的区域和产业流动

    3.导致劳动要素供不应求的“民工荒”可能出现

    4.导致要素结构发展的内需拉动力不足

    5.影响对外贸易持续升级发展

    6.影响社会公正和谐

  二 过度依赖低端要素导致竞争过度和恶性循环

   (一)过度依赖低端要素导致国内竞争过度

    1.过度竞争与要素结构优化

    2.中国存在基于要素过度依赖的过度竞争风险

   (二)过度依赖低端要素导致“人口红利机会窗口”的丧失,结构发展恶性循环

    1.过度依赖低端要素导致“人口红利机会窗口”的丧失

    2.过度依赖低端要素导致要素结构发展的低效和恶性循环

   (三)过度依赖低端要素导致生态环保的不可持续

    1.区域间生态环境价值的隐性输出特征

    2.生态环境破坏的对外贸易过度特征

    3.环境容量超标的要素依赖型产品过度加工输出

    4.要素流入的国际污染转移

  三 要素结构失衡的竞争优势幻觉

   (一)竞争优势提升明显

    1.竞争指数提升

    2.五大产业全球独占鳌头

    3.部分行业优势明显

   (二)要素结构档次面临挑战

    1.部分产业要素结构弱势明显

    2.要素结构优势提升面临挑战

   (三)要素结构失衡导致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风险

    1.贸易条件恶化对要素结构的双重影响

    2.要素结构功能失衡导致贸易条件恶化

  四 要素结构失衡的比较优势陷阱

   (一)要素流动的比较优势丧失

    1.比较优势陷阱的内涵和类别

    2.基于贸易的要素价格逐步均等化

    3.全球化条件下的外部要素流入

    4.过度依赖对外要素导致进口弱势

   (二)低要素成本优势的比较优势陷阱

    1.各种壁垒阻碍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入

    2.国内劳动要素价格低估提升要素结构功能利益空间,弱化要素创新动力和压力

    3.国内自然资源要素价格低估提升要素结构功能利益空间,导致要素被不当利用

    4.单纯的低要素成本优势极易陷入“贫困化增长”陷阱

  五 要素结构失衡导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一)“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面临的要素结构共性特征

    1.“中等收入陷阱”的要素结构发展阶段

    2.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要素结构共性特征

   (二)已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中国要素结构发展阶段

    1.基于要素报酬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2.基于要素利益分割的城市贫困阶层扩大

    3.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要素流动风险

    4.要素结构升级的科技和高素质劳动要素支撑缺乏

    5.要素结构不成熟的国际风险应对能力弱

 第九章 中国要素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一 要素结构优化的终极目的

   (一)竞争优势提升

    1.要素角度的竞争优势及其内涵

    2.竞争优势取决于要素结构

    3.竞争优势提升取决于要素结构优化

    4.要素结构优化的终极目的之一在于竞争优势的提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1.转型的要素结构内涵

    2.转型的基础取决于要素结构优化

    3.转型的关键在于以主导型稀缺要素培育为基础的结构优化

    4.转型的动力源泉在于以要素利益均衡发展为基础的结构优化

  二 要素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要素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2.市场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前瞻性原则

   (二)要素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1.明确要素结构优化的效率目标

    2.把握要素结构优化的两条主线

    3.抓住要素结构优化的三个重点层面

    4.做好要素结构优化的三个选择

  三 要素结构优化的路径取向

   (一)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向

    1.对外开放是要素结构优化的基础

    2.对外开放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3.对外开放对主要要素的利用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4.对外开放通过规模扩展和“凡登定律”效应驱使要素结构优化

    5.对外开放创造了要素结构优化的条件

    6.对外开放创造了要素结构优化提高的国际和谐环境

   (二)改革创新取向

    1.要素及其结构改革创新

    2.要素改革创新对要素结构变动的刺激

    3.要素改革创新是要素结构竞争优势的源泉

    4.要素视角下的改革成就驱使中国要素改革创新的持续

   (三)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取向

    1.改革创新促进对外开放

    2.对外开放倒逼改革创新

   (四)基于对外开放导向的要素结构优化分析

    1.封闭条件下的要素结构优势

    2.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要素结构优势

    3.封闭条件与对外开放条件下要素结构优势变动

    4.对外开放推进要素结构优化和优势提升的结论

   (五)要素创新率最优导向的要素优化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1.要素需求的效用函数

    2.要素需求瞬时效用函数的分解简化

    3.要素优化配置模型

    4.要素创新最优完成率的决定因素

  四 要素结构优化的途径依托

   (一)要素流动

    1.全球化条件下的要素流动决定要素结构的国际发展

    2.要素流动促进要素结构发展的空间优化

    3.要素流动促进要素结构的“结构红利”效应和“卡尔多—凡登定律”

    4.中国要素结构优化应以要素流动作为重要的途径依托

   (二)要素竞争与合作

    1.要素竞争促进要素结构优化

    2.要素合作促进要素结构优化

    3.中国要素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间的竞争与合作为重要的途径依托

  五 要素结构优化的动力保障机制

   (一)要素利益诉求机制

    1.要素利益诉求机制是要素结构优化的前提要求

    2.赫希曼要素利益诉求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3.中国要素结构优化应以要素利益诉求机制作为重要的动力保障

   (二)要素利益均衡发展机制

    1.要素利益均衡发展是要素结构优化的基础

    2.要素利益均衡发展机制是要素结构优化的枢纽

    3.中国要素结构优化应以要素利益均衡发展机制作为重要的措施保障

 第十章 中国要素结构优化的战略对策

  一 加快政府转型,构建要素利益相关主体的和谐关系

   (一)完善政府行为导向的要素利益约束条件

    1.完善政绩考核和“晋升锦标赛”制度

    2.完善财政税收体制

   (二)完善要素结构优化中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关系

    1.政府主导要素调控的弊端

    2.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要素调控的转变

   (三)完善各要素利益相关主体和谐发展的利益基础并拓展创新空间

    1.构建各类要素利益相关主体发展的产权保护基础

    2.扩展各类要素利益相关主体要素创新的有效空间

   (四)完善要素利益协调机制

    1.牢固树立统筹兼顾的思想

    2.建立正常的多渠道的利益诉求平台

    3.建立和健全要素利益补偿均衡机制

  二 加快要素市场转型,构建要素利益均衡发展的市场调控基础

   (一)要素市场已成为要素结构优化发展的“短腿”

    1.劳动要素市场发育不健全

    2.资本要素市场功能不完善

    3.土地要素市场发展的不规范

    4.要素市场“半市场化”的总特征

   (二)要素市场转型对要素结构优化意义重大

    1.要素市场转型是促进内外结构性平衡的巨大契机

    2.要素市场转型是缓解要素配置不合理的多层次结构性差距的基础条件

    3.要素市场转型是缓解要素结构主要构建要素问题的基础条件

    4.要素市场转型是弱化政府调控要素的必然选择。

   (三)要素市场转型的路径措施选择

    1.全面规划、构筑要素市场发展平台

    2.调整完善专业化要素市场

  三 深化存量要素及其结构整合,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及其结构的培育

   (一)深化存量要素及其结构整合

    1.存量要素及其结构整合是要素结构优化的基础

    2.存量要素及其结构整合与要素结构优化存在协调一致性

    3.存量要素及其结构整合的方式选择

   (二)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及其结构的培育

    1.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及其结构培育的要素结构优化路径

    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素及其结构培育重点

  四 构建要素结构优化的全球战略,增强要素的获得和输出能力

   (一)构建要素结构优化的全球化发展策略

    1.树立“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要素利用及其结构优化思路

    2.依托要素引进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策略

    3.依托要素输出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策略

    4.构建要素利用全球化思维的关键抓手

   (二)增强海外要素的获得能力

    1.增强海外要素获得能力是要素结构优化的历史必然选择

    2.增强海外要素获得能力的对策举措

   (三)增强国内要素的输出能力

    1.增强国内要素的输出能力是要素结构优化的历史必然选择

    2.构建增强国内要素输出能力的监管服务平台

    3.构建增强国内要素输出能力的服务机制

    4.加强国内要素输出企业的自身建设

  五 深化价格改革,构建要素结构优化的利益抓手

   (一)要素结构优化以价格改革为抓手的必要性

    1.价格改革已成为要素结构优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

    2.矫正要素价格机制扭曲的需要

    3.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已成为要素结构优化的基础条件

    4.化解全球化条件下对要素结构优化的价格冲击

   (二)完善要素结构优化的价格改革为抓手

    1.完善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价格调控体系

    2.完善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对策

  六 扩大以消费为核心的内需,增强要素结构优化动力

   (一)以消费为核心的内需是要素结构发展优化的基础

    1.最终消费需求对要素需求的派生决定作用

    2.需求结构对要素结构功能构建的适应性要求

    3.扩大内需对要素结构内外失衡的减缓和化解作用

    4.需求结构畸形源于要素结构的低层次

   (二)增强要素结构优化的消费内需导向能力

    1.增强进口和内需对要素结构优化的动力

    2.增强消费需求对要素结构优化的拉力

  七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对要素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

   (一)生产性服务业是要素结构优化的重要拉动力

    1.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高端性特征

    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要素结构优化机制

    3.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要素结构体系优化升级

   (二)要素结构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提升策略

    1.通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加速培育,扩张要素结构规模

    2.通过区域特色突出的差异化发展,增强要素结构竞争力

    3.积极引导推进企业主辅业的分离,增强要素结构的专业化分工协调

  八 要素结构优化的财政税收导向

   (一)财政税收是要素结构优化的重要导向

    1.财政支出政策对要素结构优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2.税收对要素结构优化的重要影响作用

   (二)要素结构优化的财政税收导向策略

    1.促进要素结构优化与财政体系的和谐对接

    2.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税收策略

  九 要素结构优化的金融导向

   (一)金融是要素结构优化的重要导向

    1.金融是要素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

    2.金融支持要素结构调整升级的机制

   (二)完善要素结构优化的金融促进策略

    1.完善金融支持促进要素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选择

    2.完善全球化条件下利用货币要素优化要素结构的平台

    3.完善全球化条件下外汇要素优化要素结构的利用平台

  十 要素结构优化的科技要素改善对策

   (一)树立科技要素利用的全球化视野

    1.科技要素创新与全球化条件相融合

    2.科技要素创新中全球化视野的取向

   (二)完善科技要素自主创新的大企业激励机制

    1.完善大企业科技要素自主创新的市场激励机制

    2.完善大企业科技要素自主创新的政府激励机制

    3.完善大企业科技要素自主创新激励的市场局限克服机制

    4.完善大企业科技要素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

   (三)中小企业共享平台

    1.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要素共享理念

    2.打破条块分割,完善科技要素数据库

    3.完善科技要素共享的政策和人才保障体系

    4.完善科技要素共享的网络服务体系

   (四)产学研结合机制

    1.加强科研单位和高校科技要素整合的市场化意识

    2.强化企业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主导作用

    3.关于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促进和保障机制

  十一 要素结构优化的劳动要素提升对策

   (一)要素结构优化的劳动要素提升思路

    1.构建劳动要素促进要素结构优化的机制

    2.完善劳动要素提升与要素结构优化的结构性调整对接

   (二)提高劳动要素素质

    1.健全素质提升的保障机制

    2.开展素质培训

    3.促进高端人才素质的提升

   (三)提高劳动要素报酬

    1.提高劳动要素报酬是要素结构优化的切入点

    2.提高劳动要素报酬的对策建议

   (四)促进劳动要素流动优化

    1.在完善土地要素产权的条件下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

    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要素市场管理

    3.努力搞好国际劳务输出

    4.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拓宽农村劳动要素转移的有效途径

  十二 要素结构优化的管理创新对策

   (一)微观管理创新

    1.重在观念创新

    2.要以先进方法为依托

    3.要以良好机制为保障

    4.要多方向努力

   (二)中观管理创新

    1.要创新人力资本要素投资加大的引导机制

    2.要创新做强做大要素纵向兼并与重组的鼓励引导机制

    3.要创新对要素结构优化本质属性认识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机制

   (三)宏观管理创新

    1.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创新要素宏观管理理念

    2.要从制度创新安排入手,完善要素宏观调控的体制机制

    3.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切入点,实现要素调控由微观干预过度向宏观管理创新转变

    4.要以社会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强化为抓手,打造要素利用的服务型政府

本书以要素及其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全球化条件为背景,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竞争优势提升为基础,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中国要素及其结构在优化进程中的现实特征、存在问题、形成动因、产生效应、战略取向和应对策略为研究主线,运用全球化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竞争(比较)优势理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以及数理经济理论、博弈论等分析工具,采用经验实证分析和数理推理相结合、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数学模型与统计实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构建“要素及其结构的基本规律、要素及其结构受到的全球化影响、要素结构主要构建要素的现实特征和突出问题、要素结构发展的结构性和阶段性特征、要素结构形成的内在动因、要素结构优化面临的危机挑战、要素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要素结构优化的对策思路”的技术分析主线。

〔美〕G.M.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何帆、牛勇平、唐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德〕H.哈肯:《协同学》,徐锡申等译,原子能出版社,1999。

〔美〕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王松宝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英〕Nicholas Valery:《工业创新》,战洪起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美〕埃斯里·德米尔古克-肯特、罗斯·莱文:《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黄纯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美〕艾伯特·赫希曼:《退出、呼吁与忠诚——对企业、组织和国家衰退的回应》,卢昌崇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中信出版社,2007。

〔美〕布鲁斯·格林沃德、贾德·卡恩:《企业战略博弈》,程炼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美〕查尔斯·琼斯:《经济增长导论》,舒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丹尼森:《低速经济增长的原因:七十年代中的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1979。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美〕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内生增长理论》,陶然、倪彬华、汪柏林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美〕克拉克:《财富的分配》,邵大海译,南海出版社,2007。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段毅才译,商务印书馆,200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95。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81。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中信出版社,2007。

〔英〕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金镝、金熠译,华夏出版社,2009。

〔美〕奈斯比特:《大趋势》,魏平译,中信出版社,2010。

〔美〕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2009。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瑞译,商务印书馆,1964。

〔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

〔英〕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金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美〕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吴迎春等译,中信出版社,2006。

〔日〕丸山伸郎:《中国工业化与产业技术进步》,高志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英〕威廉·配第:《赋税论》,邱霞、原磊译,华夏出版社,2006。

〔美〕威廉·伊斯特利:《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经济学家在欠发达国家的探险与失败》,姜世明译,中信出版社,2005。

〔美〕小罗伯特·E.卢卡斯:《经济发展讲座》,罗汉、应洪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唐日松译,华夏出版社,2005。

〔英〕约翰·齐曼:《知识的力量:科学的社会范畴》,许立达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易家祥译,商务印书馆,1990。

A.McGrew and P.G.Lewis,eds.,Global Politics:Globaliz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s(Cambridge:the Polity Press,1992).

Aseem Prakash and Jeffrey A.Hart,eds.,Gl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London:First published Routledge,1999).

Auty R.M.,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Birdsall,Pinclney,and Sabot,Natural Resources,Human Capital,and Growth(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Buckley P.J. and Casson,M.,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Macmmilan,1976).

Chacholiades M.,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olicy(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1978).

David A.Smith,Dorothy J.Solinger and Steven C.Topik,eds.,State and Sovereignty in the Global Economy(London:First Published Routledge,1999).

Dunning John H,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81).

FritzMachlup,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Lucas,R.E.Jr,Lectures on Economic Growth(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New Yord: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1).

Walter G.Hoffmann: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es(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8).

〔美〕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载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陈昕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丹尼森:《增长因素分析的应用》,载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史清琪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美〕冯·贝塔郎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王兴成译,《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2期。

〔日〕石川兹:《部门间资源流动的类型和过程:亚洲实例比较》,载《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A.M.Rugman & J.R.D.,Cruz,“the Double Diamond Model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Canada’s Experien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33(1993).

A.Young,“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ugust(1995).

Acemoglu,D.,S.Johnson & J.A.Robinson,“Reversal of Fortune:Geography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m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Quarterly Nonracial of Economics 117(2002).

Acemoglu,D.,J.A.Robinson & S.Johnson,“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2001).

Acemoglu,D.,S.Johnson & J.A.Robinson,“The Rise of Europe:Atlantic Trad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2005).

Arrow Kenneth 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9(1962).

Becker Gary S.,and Kevin Murphy,“The Division of Labor,Coordination Costs,and Knowledge,” Quarterl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1992).

Becker,G.,“A. Note on Multi-Country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2(1952).

Bhagwati,Jagdish N.,The Generalized Theory of Distortions and Welfare,in Trade,Balance of Payments and Growth(Amsterdam:Paper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Honor of Charles P.Kindleberger,1971).

Borensztein,E.,De Gregorio,J.,and Lee,J.W.,“How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5(1998).

Bravo-Ortega and De Gregorio,The Relative Richness of the Poor?Natural Resources,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Working Papers,2005).

Bulte,E.H.,Damania,R. and Deacon,R.T.,“Resource Intensity,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World development 33(2005).

Cai,Hongbin and D.Treisman,“State Corroding Federalism,”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2004).

Caves,D.W.,L.R.Christensen and W.E.Diewert,“Multilateral Comparisons of Output,Input and Productivity Using Superlative Index Numbers,” Economic Journal 92(1982a).

Caves,D.W.,L.R.Christensen and W.E.Diewert,“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 and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s 50(1982b).

Chang G H.QBrada J.C.,“The Paradox of China’s Growing Under-urbanization,” Economic Systems 30(2006).

Chording-Sung,“A Dynam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Korea,” Journal of Eastern Business 1(1994).

Collier,P. and A.Hoeffler.,“Resource Rents,Governance,and Conflic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49(2005).

Creif,A.,“Cultural Belief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ety: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Socie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2(1994).

Daniel Trefler,“International Factor Price Differences:Leontief was Righ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1993).

Daniels P.W.,O’Connor K.,Huton T.A.,“The Planning Response to Urban Service Sector Growth: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Growth and Change 22(1991).

Dixit,Avinash and Joseph E.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1977).

Dombusch,R.,S.Fischer,and P.A.Samuelson,“Comparative Advantage,Trade and Payments in A Ricardian Model with A Continuum of Good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7(1977).

Galor,O. and D.N.Weil,“Population,Technology,and Growth:From Malthusian Stagnation to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Beyon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2000).

Goodfriend,M. and J.McDermott,“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Convergence Ques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1998).

Greif,A.,“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1998).

Grubel H.G.Walker M.,A Service Industry Growth:Causes and Effects(Vancouver:the Fraser Institute,1989).

Gylfason T.,and Zoega G.,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Investment(Working Papers,2001).

Gylfason T.,Zoega G.,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Investment.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Unit(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2001).

H Chenery andStrout,“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1966).

Hall,R.E. & C.I.Jones,“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3(1999).

Harris,N.,and Bombay,“In a Global Economy-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the Role of Cities,” Cities 3(1995).

Hasen,J.R. and E.Prescott,“Malthus to Solow,”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2(2002).

Hatemi,A.J.,and Irandoust,M.,“Productivity Performance and Export Performance:a Time-series Perspective,”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27(2001).

Hausmann Ricardo,Roberto Rigobon,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ource Curse”:Theory and Policy Implications(Cambridge,MA: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 Working Paper No 9424,2003).

Hayek,F.A.,“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945).

Herbertsson,T.T.,Skuladottir,M. and Zoega G.,“Three Symptoms and a Cure:A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the Dutch Disease,” Institute of Economic Studies 99(1999).

Isham,J.,Pritchett,L.,Woolcock,M.,Busby,G.,“The Varieties of Resource Experience:Natural Resource Export Structure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conomic Growth,”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2005).

J.Fagerberg,“Technolog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1(2000).

Jeffrey D.Sachs,Andrew Warner,AndersAslund,Stanley Fischer,“Economic Reform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 Integration,”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 1995.

Jene K.Kwon and Hoon Paik,“Factor Price Distortions,Resource Allocation and Growth: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7(1995).

Jones,C.I.,“R&D-Based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3(1994).

Lee,J.W.,“Capital Goods Imports and Long Run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8(1995).

Jones,S.I.,Wa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evitable?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Very Long Run(Working Paper 7375,NBER 1999).

Kejak,M.,“Stages of Growth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Control 27(2003).

Kenneth J.Arrow,“The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9(1962).

Kueh,Y.Y.,“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Change in China,” China Quarterly 2(1992).

L.Singh,“Technological Progress,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South Korea,”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2004).

L.Iau and J.kim,“The Sources of Asian Pacific Economic Growth,”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9(1996).

A.Young,“The Tyranny of Numbers:Confronting the Statistical Realities of the East Asian Growth Exper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ugust,1995).

Laitner,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7(2000).

Larsen E.R.,“Escaping the Resource Curse and the Dutch Diseas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65(2006).

Leite,C. and Weidmann,J.,Does Mother Nature Corrupt?Natural Resources,Corruption,and Economic Growth(IMF working paper,1999).

Lucas,Robert E.,J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1988).

M.Peneder,“Structural Change and Aggregate Growth,”WIFO Working Paper Austr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Vienna 182(2002).

M.Timmer and A.Szirmai,“Productivity Growth in Asian Manufacturing:The Structural Bonus Hypothesis Examined,”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2000).

M.Andersen Torben,Tryggvi Thor Herbertsson,“Measuring Globalization,” Applied Economics 37(2005).

Marc J.Melitz,“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 Econometrica 71(2003).

H.Mehlum,K.Moene and R.Torvik,“Institutions and the Resource Curse,” The Economic Journal 116(2006).

Mikesell R.,“Explaining the Resources Curs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ineral-exporting Countries,” Resources Policy 23(1997).

Moon H.Chang,A.M.Rugman & Verbeke,“A Generalized Double Diamond Approach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 and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7(1998).

Nestor E.Terleckyj,“Factors Underlying Productivity:Some Empirical Observ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58).

Nordhaus,William D.,Lethal Model 2: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ited(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

Ola Olsson,“Conflict Diamond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2007).

P.Krugman,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Foreign Affairs,November 1994).

Papyrakis,E. and Gerlagh,R.,“The Resource Curse Hypothesis and its Transmission Channel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2(2004).

Papyrakis,E. and Gerlagh,R.,“Resource Windfalls,Investment,and Long-term Income,” Resources Policy 22(2006).

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0(1966).

Robert Merton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1956).

Robinson J.A.,R.Torvik and T.Verdier,“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Resource Curs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79(2006).

Romer Paul,“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1986).

Singelmann J.,“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1920-1970,”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1978).

Tamura,R.,“Human Capital and the Switch from Agriculture to Industry,”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7(2002).

Theodore 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1961).

Tornell,A. and Lane,P.R.Power,“Growth and Voracity Effect,”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1999).

Torvik,R.,“Natural Resources,Rent Seeking and Welfar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67(2002).

Uzawa,Hirofumi,“Optimal Growth in a Tow-Sector Model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3(1964).

Vanek,Jaroslave,“The 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the N-Factor Case,” Kyklos 2(1968).

W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22(1954).

Welsch,H.,“Resource Abundance and Internal Armed Conflict:Types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the Incidence of ‘New War’,” Ecological Economics 67(2008).

William Milberg,“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rade Linked to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s:What Are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3(2004).

Young,A.,“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1991).

杨秀苔、蒲勇健:《资源经济学》,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曹荣湘、吴欣望:《蒂布特模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陈赤平:《公司治理的契约分析:基于企业合作效率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范恒森:《金融制度学探索》,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1993。

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李晓西:《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刘迎秋:《次高增长阶段的中国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柳卸林:《技术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陆铭、陈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吕德斌:《产业配置及其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罗志如等:《现代西方经济学说》(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马费成等:《信息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马洪:《现代中国经济大事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宁玉山:《政治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潘敏:《资本结构、金融契约与公司治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秦大河、张坤民、牛文远:《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2。

青水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盛斌、冯仑:《中国国情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斯大林:《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79。

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

司春林、王安宇:《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宋毅、何国祥:《耗散结构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陶文达等:《发展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王宏昌:《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69~197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王忠明:《国有企业要学会“退出”》,载王东京:《中国经济观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吴树青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徐则荣:《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经济思想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国际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张其仔:《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张曙光:《马克思的生产要素理论和社会生产的经济效果问题》,载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编《论生产力经济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张友文:《当代国家优势:要素培育与全球规划》,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张志勇:《广义资本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章良猷:《苏联六十年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若干问题的争论》,载《经济研究》编辑部编《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49~1985)》(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

郑先炳:《利率导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郑新立:《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郑新立:《论新经济增长点》,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郑新立:《论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郑新立:《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郑玉歆:《80年代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变动及其来源》,载郑玉歆、罗斯基:《体制转换中的中国工业生产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中国经济年鉴编委会:《1981年中国经济年鉴(简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周寄中:《科技资源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周黎安、李宏彬、陈烨:《相对绩效考核:关于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学报》第1期第1辑,2005。

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上海三联书店,1994。

朱丽兰等:《科教兴国——中国迈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邹全胜:《经济全球化下的要素演进与开放收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蔡昉:《刘易斯转折点后的农业发展政策选择》,《农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陈丹丹、任保平:《中国经济转型绩效分析》,《财经科学》2009年05期。

陈健:《财政联邦制、非正式财政与政府债务——对中国转型经济的规范分析》,《财经研究》2007年第2期。

陈健:《晋升锦标赛的历史作用与现实局限》,《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8期。

陈亮、陈霞:《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光明日报》2011年1月7日。

陈少晖:《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陈锡康:《国际投入产出技术发展情况简介》,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第五届年会报告,2001。

陈玺:《中国产业竞争优势演进机理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陈晓枫、陈筱树:《论我国制造业的廉价劳动力与比较优势陷阱》,《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陈振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岭南学刊》1996年第4期。

程志强、徐卫等:《资源繁荣与人力资本形成和配置》,《管理世界》2009年第6期。

崔金銮:《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第一独立要素》,《滨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

方青:《浅论我国农业隐性失业人口统计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年第6期。

冯兴元、李晓佳:《政府公共服务事权划分混乱的成因与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郭克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郭先登:《在加快城市化中塑造海湾型品牌城市形象》,《财经日报》2009年9月2日。

韩永文:《我国农业在国家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贡献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郝春虹:《中国新“企业所得税”制度评析》,《当代财经》2008年第12期。

胡鞍钢:《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当代经济》2010年15期。

胡立法、唐海燕:《政府因素与中国对FDI的需求偏好》,《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胡援成、肖德勇:《经济发展门槛与自然资源诅咒:基于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4期。

李稻葵、梅松:《中国经济为何偏好FDI?》,《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李果:《工业资本效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1999。

李景华:《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系统工程》2004年第9期。

《李克强:要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是粗放型难转变要因》,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j/cj-ylgd/news/2010/06-01/2315566.shtml,2010年6月1日。

李丽、陈迅:《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产业结构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09年第2期。

李文峰:《当前经济贸易中的失衡及其治理途径》,《对外经贸实务》2007年第8期。

李小平、陈勇:《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工业“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统计研究》2007年第7期。

李政军:《哈罗德—多马模型与索洛模型:一个比较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林加全:《论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战略》,《钦州学刊》1998年第1期。

林利军:《论中国贸易自由化中的利益分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世界经济》,《世界经济》1997年第2期。

林炎志等:《论点摘编》,《新华文摘》2006年第8期。

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

刘海洋:《资源禀赋、干中学效应与经济增长》,《经济经纬》2008年第1期。

刘涛:《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解释:增长与调控》,《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

刘晓路:《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述评》,《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

欧阳峣:《构建大国综合优势——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及框架分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卿志琼:《要素价格扭曲:就业效应及其对策——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一种思路》,《价格月刊》1999年第9期。

邵帅:《煤炭资源开发对中国煤炭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

邵帅、齐中英:《资源输出型地区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沈汉溪:《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分解——基于Solow增长核算、SFA和DEA的比较分析》,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盛誉:《贸易自由化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定》,《世界经济》2005年第6期。

石勇、崔红曼:《我国科技竞争力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第3期。

史晋川、赵自芳:《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6期。

宋辉、王振民:《利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建立投入产出偏差分析模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汪蓉:《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潜在风险分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19期。

王卉、李秋红:《基于劳动参与率变化视角下的我国转型期就业安全探析》,《经济体制改革》 2008年第6期。

王俏荔、唐志军:《比较优势背景的大国优势与机制催生》,《改革》2010年第2期。

王庭东:《区域导向型发展模式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扭曲与对外开放效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王文剑、仉建涛、覃成林:《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FDI的增长效应》,《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王文霞:《技术、管理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2期。

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 》,《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吴家清:《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的思路与对策——以广州市为例》,《广东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夏永祥:《论人口城市化与要素城市化》,《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制度安排与经济增长》,《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2006。

徐晓霞:《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资源科学》2003年第3期。

杨波:《我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源及负面影响分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杨聪敏:《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规模考察》,《探索》2009年第4期。

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

叶裕民:《中国“十一五”期间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思考》,《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7期。

易行健、闫振坤:《资源要素价格扭曲的政策性因素分析》,《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年第7期。

余家旺、夏迎:《中国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研究》,《财经论丛》1999年第1期。

臧志风、郑广永:《切实推进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张本飞:《对我国当前土地改革政策的思考》,《特区经济》2009年第4期。

张方华:《政府在利益格局变动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困境》,《理论导刊》2009年第1期。

张景华:《自然资源、经济增长与创新三者的关系分析》,《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第6期。

张景华:《自然资源是“福音”还是“诅咒”:基于制度的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张茉楠:《国民财富重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上海证券报》2010年3月8日。

张平:《均衡增长和结构变革——证据、理论和中国实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前沿讲座PPT,2011年10月。

张平、刘霞辉、张晓晶等:《城市化、产业效率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张曙光:《马克思的生产要素理论和社会生产的经济效果问题》,《论生产力经济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张幼文:《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9期。

张幼文:《开放经济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第1期。

张幼文、梁军:《要素集聚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学术月刊》2007年第3期。

张幼文:《政策引致性扭曲的评估与消除——中国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张幼文:《知识经济的生产要素及其国际分布》,《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5期。

张自然:《中国服务业增长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期。

赵祖新:《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郑新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穿“十二五”的主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网站,http://www.cciee.org.cn/NewsInfo.aspx?NId=2054,2011年1月28日。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周其仁:《体制转型、结构变化和城市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3期。

朱勇、吴易风:《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内生增长》,《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庄佳强、徐长生:《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4期。

庄腾飞:《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新视角——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财经科学》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