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9

从边境理解国家图书

Understanding the State from the Border: 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Rubber Plantations in Hani/Akha Villages on the Borderland of China, Laos, and Myanmar

SSAPID:101-7575-7837-67
ISBN:978-7-5201-271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该地区的橡胶种植历程,描绘了橡胶种植者的流动与聚集,分析了橡胶种植引起的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变化以及他们的社会适应与文化调适策略。通过哈尼\阿卡人的橡胶种植活动及日常生活来解读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认知、理解、想象以及融入国家的实践,探讨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讨论民族群体如何想象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理解边境与国家的关系和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进而理解国家本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大湄公河次区域系列
作 者: 张雨龙
编 辑:佟英磊;杨鑫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后记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方法

   (一)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文献研究法

  三 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民族-国家的研究

   (二)关于边境、边疆与“中心—边缘”的研究

   (三)作物、资本与权力

   (四)关于老挝和缅甸“替代种植”项目的研究

   (五)关于中、老、缅边境地区橡胶种植的研究

   (六)关于哈尼/阿卡人橡胶种植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四 田野点概述

   (一)中国哈尼族村寨

    1.景洪市帕瓦老寨:通过种植橡胶摆脱贫困的山村

    2.勐腊县国防村:把橡胶种到国外的边境村寨

   (二)老挝阿卡人村寨

    1.勐新县坝枯村:中老边境村民跨境合作种植橡胶的典范

    2.勐新县帕雅洛村:“替代种植”项目实施中形成的移民聚集村

   (三)缅甸阿卡人村寨

    1.勐拉地区回嘎村:为种植橡胶而跨出国门的哈尼族村寨

    2.南板地区帕啰村:第四特区发展橡胶种植业的试验基地

    3.南板地区坝幕村:缅甸阿卡人与中国橡胶移民的混居村

    4.南板地区小王村:中缅老三国经济文化交汇的港口村

  五 中心论点

 第一章 橡胶跨国界移动的历程

  第一节 从南美洲到中国西南

   一 国家主导引进橡胶:突破西方经济封锁

   二 建立国营橡胶农场:发展生产巩固国防

   三 鼓励农民种植橡胶:发展地方民族经济

  第二节 从中国西南到老挝北部和缅甸东北部

   一 中国、老挝和缅甸开展“替代种植”的政策及历程

   二 中国、老挝和缅甸实施“替代种植”的成效

   三 橡胶在老挝北部和缅甸东北部的扩张

  第三节 从中国哈尼族村寨到老挝缅甸阿卡人村寨

   一 中国哈尼族“移民”到缅甸种植橡胶

   二 中国国防村与老挝坝枯村的合作种植

   三 老挝和缅甸阿卡人在政府引导下种植橡胶

    (一)老挝帕雅洛村从中国学习种植橡胶

    (二)缅甸帕啰村成为特区政府的橡胶种植实验基地

    (三)缅甸坝幕村和小王村自主种植橡胶

 第二章 国家边地与橡胶种植者的聚集

  第一节 橡胶种植者的流动与聚集概况

   一 中国边境村寨的人口增长

    (一)勐腊县国防村的人口聚集历程

    (二)景洪市帕瓦老寨的人口增加过程

   二 老挝山地民族移居坝区

   三 缅甸的橡胶移民

    (一)中国哈尼族移民

    (二)中国汉族移民

  第二节 国家和地方利益博弈中的移民身份

   一 “国民身份”的选择与变化

   二 “民族身份”的选择与变化

   三 “双重国籍”的产生与问题

  第三节 橡胶种植者聚集边境的意义

   一 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二 移民实边与繁荣边疆

   三 为民族区域自治增加砝码

 第三章 国家引导的生产方式转变

  第一节 新作物的引入与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

   一 橡胶种植替代农作物种植

    (一)中国帕瓦老寨的橡胶种植面积及其比例

    (二)中国国防村的土地使用类型及比例

    (三)老挝坝枯村的土地使用类型及比例

    (四)老挝帕雅洛村的土地使用类型及比例

    (五)缅甸回嘎村的土地使用类型及比例

    (六)缅甸帕啰村的土地使用类型及比例

    (七)缅甸坝幕村的土地使用类型及比例

    (八)缅甸小王村的土地使用类型及比例

   二 土地使用权的明晰化

    (一)通过国家制度的实施分配土地

    (二)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分配土地

    (三)通过国家认可的村社传统方式占有土地

    (四)根据合同规定分配土地

   三 土地的出租与转让

  第二节 生产节律的变化

   一 中国哈尼族村寨的生产节律

   二 老挝阿卡人村寨的生产节律

   三 缅甸阿卡人村寨的生产节律

  第三节 市场依赖的固化

   一 橡胶经济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 家庭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的转变

   三 市场风险的凸显

 第四章 国家政策与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节 橡胶扩张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化

   一 森林面积锐减

   二 生物多样性丧失

   三 水资源减少

   四 土壤肥力下降

  第二节 国家与地方的生态保护实践

   一 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对生态问题的策略

   二 哈尼/阿卡人对生态问题的态度与实践

   三 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与困境

  第三节 生态危机的后果

   一 影响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 加速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三 影响国家间政治关系

 第五章 国家力量与传统社会的裂变

  第一节 社会组织及其权力的分化

   一 传统村社组织的式微

   二 基层政治组织的“无为”

   三 “意见领袖”的出现

  第二节 社会交往的拓展

   一 村寨内部村民间的日常交往

   二 哈尼/阿卡人内部交往的加深

   三 哈尼/阿卡人与外界交往的拓展

  第三节 社会关系的变化

   一 村寨内部关系的变化

   二 不同国家的哈尼/阿卡人关系的变化

   三 哈尼/阿卡人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变化

 第六章 国家在场与文化变迁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变迁

   一 橡胶生产与传统节日

   二 胶地产权与婚姻制度

   三 橡胶种植与葬礼禁忌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 衣:时尚、混搭、实用

   二 食:习惯、健康、丰富

   三 住:宽敞明亮布局合理

   四 行:国家修路村民买车

  第三节 多元文化的冲突

   一 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的冲突

   二 民族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的冲突

   三 民族文化与外来移民文化的冲突

 第七章 融入国家的地方性实践

  第一节 多元化的经济发展

   一 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二 寻找其他生计方式

   三 开展多方经济合作

  第二节 社会重构与社会整合

   一 村寨与国家合力重构“传统权威”

   二 村寨整体性的强化

   三 村寨与国家力量的整合

  第三节 文化调适与文明进程

   一 国家法律与传统陈规陋习

   二 国家出场与民族文化展示

   三 文化交流与学校教育

  第四节 国民的权力与身份诉求

   一 中国:增强村民自治意识

   二 老挝:诉求族群平等身份

   三 缅甸:寻求民族区域自治

  第五节 认知与实践:边境、民族与国家

   一 共同体的想象:对民族与国家认知的拓展

   二 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建构

   三 边缘与中心关系的理解

 结论

 禀承优良传统 创建一流学科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编委会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重新梳理文献、拓展研究内容修订而成的 。本书聚焦生活在中国、老挝和缅甸三国交界地区的哈尼/阿卡人的橡胶种植活动及其日常生活。梳理了该地区的橡胶种植历程,描绘了橡胶种植者的流动与聚集,分析了橡胶种植引起的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变化以及他们的社会适应与文化调适策略。通过哈尼\阿卡人的橡胶种植活动及日常生活来解读他们对民族国家的认知、理解、想象以及融入国家的实践,探讨国家对少数民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讨论民族群体如何想象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理解边境与国家的关系和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进而理解国家本质。

〔澳〕琳达·维斯、约翰·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黄兆军、廖志强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德〕马克斯·韦伯、约翰内斯·温克尔曼:《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德〕马克斯·韦伯、约翰内斯·温克尔曼:《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第1卷)》,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第3卷)》,施康强、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慧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法〕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杨祖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加〕阿米塔夫·阿查亚:《人的安全:概念及应用》,李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老〕坎平·堤汶达里:《老挝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成员》,蔡文枞译,《东南亚纵横》1991年第4期。

〔美〕阿图尔·科利:《国家引导的发展——全球边缘地区的政治权力与工业化》,朱天飚、黄琪轩、刘骥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美〕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伦、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美〕德内拉·梅多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谭晓勤、张卓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杨岐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美〕贾恩弗朗哥·波齐:《国家:本质、发展与前景》,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谢廷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册)》,范德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美〕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美〕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孔伟艳、朱攀峰、娄季芳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美〕约翰·A.霍尔、G.约翰·艾坎伯雷:《国家》,施雪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美〕约瑟夫·R.斯特雷斯:《现代国家的起源》,华佳、王夏、宗福常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墨〕阿图洛·瓦尔曼:《玉米与资本主义——一个实现了全球霸权的植物杂种的故事》,谷晓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南〕D.扎尔科维奇:《生态危机与经济发展(三)》,李景军译,《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1年第20期。

〔苏〕叶菲莫夫:《美国史纲》,苏更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

〔西〕胡安·诺格:《民族主义与领土》,徐鹤林、朱伦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英〕本·海默尔:《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靳建国译,台北:东方出版社,1988。

〔英〕戴维·W.皮尔斯:《现代经济学辞典》,宋承先、寿进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周雷亚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英〕凯·米尔顿:《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英〕莱斯利·格林:《国家的权威》,毛兴贵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朱泱、胡企林、朱和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黄剑波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英〕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陈叔平、王瑾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英〕詹宁斯、瓦茨:《奥本海国际法:第九版·第一分册》,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阿海编《西双版纳哈尼族医药》,沙朗、黄荣生、陈来荣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鲍雅静、李政海等:《橡胶种植对纳板河流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环境》2008年第2期。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蔡志纯:《试述清末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西北史地》1988年第4期。

曹阳、潘海峰:《人际网络、市场网络:农户社会交往方式的比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陈传明、周小虎:《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陈鸿雁、杨丽君:《当前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种植”的现状及对策》,《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陈建军、姚先国:《论上海和浙江的区域经济关系——一个关于“中心—边缘”理论和“极化—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陈锴:《试析21世纪初“金三角”地区替代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

陈彦、黄肖广:《基于中心—边缘理论对长三角及其周边区域经济集聚和扩散的实证研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陈燕萍、吴兆录:《西双版纳橡胶抗寒种质资源的生态问题和流失风险》,《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第1期。

程希:《“双重国籍”的放弃对于新中国外交的积极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4期。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崔颖:《生态环境问题对国际安全的影响》,《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10期。

戴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思考——橡胶种植与热带雨林》,《生态经济》2008年第8期。

邓元时、李国安:《政治科学原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丁立群:《交往、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

董海云:《缅甸禁毒近况》,《东南亚研究》1991年第3期。

董建辉、林宏杰:《工具主义考量与民族身份的界定——一个畲族乡的成立所引发的理论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董明锋:《西双版纳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编写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配套规定(第四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冯平:《广东当代农业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傅勇:《非传统安全与中国的新安全观》,《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高和:《然尼婷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编《海南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编《云南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哈尼族简史》编写组编《哈尼族简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何明:《边疆观念的转变与多元边疆的构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何明:《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综论》,《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

何明、陶琳:《国家在民族民间仪式中的“出场”及效力——基于僾尼人“嘎汤帕”节个案的民族志分析》,《开放时代》2007年第4期。

贺圣达、李晨阳:《缅甸民族的种类和各民族现有人口》,《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胡起望、范宏贵:《盘村瑶族:从游耕到定居的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

黄兴球:《老挝族群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黄应贵:《作物、经济与社会:东埔社布农人的例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贾宝军、叶孟理:《中心—边缘模型(CPM)研究述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贾开心、郑征等:《西双版纳橡胶林生物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9期。

贾英健:《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江丹林:《论交往实践观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哲学研究》1992年第1期。

金朝力:《清末“移民实边”政策对蒙古社会经济的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景洪县民委编《雅尼雅嘎赞嘎》,施达、阿海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巨永明:《中心—边缘—半边缘:读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2期。

瞿明安:《社会转型中的民族文化适应机制》,《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赖华明:《论秦汉移民政策及其历史作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李北方:《一个后经典民族国家的诞生——德国历史学家温克勒访谈》,《南风窗》2006年第8期。

李晨阳、古龙驹译:《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一)(2008)》,《南洋资料译丛》2009年第1期。

李春丽、严世孝:《西双版纳橡胶园养分变化》,《云南热作科技》2000年第11期。

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李东燕:《联合国的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8期。

李浩培:《国籍问题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李明锐、沙丽清:《西双版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矿化作用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第1期。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李培林:《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李双元、蒋新苗:《现代国籍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李忠华:《西双版纳民营橡胶产业发展对策探讨》,《中国热带农业》2006年第5期。

林惠祥:《台湾畲族之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林位夫、周钟毓:《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的回顾和展望》,《热带农业科学》1999年第4期。

林位夫、周钟毓等:《我国胶园间作的回顾与展望》,《生态学杂志》1999年第1期。

林耀华:《金翼》,北京:三联书店,2007。

刘秉钾:《晁错的移民实边说》,《中国人口科学》1990年第2期。

刘隆等:《西双版纳国土经济考察报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刘文、齐欢:《大湄公河次区域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11期。

刘文杰、张一平等:《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的比较研究》,《生态学报》2003年第11期。

刘义、关继义等:《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刘稚、申旭:《论云南跨境民族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龙荣华:《缅甸、老挝开展农作物替代罂粟种植的现状与启示》,《世界农业》2009年第3期。

马翀炜:《从边疆、民族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马翀炜:《秋千架下——一个泰国北部阿卡人村寨的民族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马翀炜、张雨龙:《对泰国北部山区一次村民选举的人类学考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马翀炜、张雨龙:《国家在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中、老、泰、缅、越哈尼—阿卡人的节日考察》,《世界民族》2013年第5期。

马翀炜、张雨龙:《流动的橡胶——中老边境两个哈尼族/阿卡人村寨的经济交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马翀炜、张振伟:《在国家边缘:缅甸那多新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马树洪:《老挝的民族、宗教及其政策》,《东南亚》1998年第3期。

马亚辉:《老挝禁毒政策的历史演变》,《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庞卓恒:《沃勒斯坦和他的“世界体系论”——读〈现代世界体系〉(第一、二卷)》,《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4期。

彭朝智:《老挝难民大遣返》,《时代风采》1994年第10期。

秦红增、唐剑玲:《定居与流动:布努瑶作物、生计与文化的共变》,《思想战线》2006年第5期。

石峰:《“文化变迁”研究状况概述》,《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编《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舒建中:《沃勒斯坦“中心—边缘”论述评》,《学术论坛》2002年第6期。

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资本论〉二人手稿的当代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孙官生:《中国造福人类的创举——帮助“金三角”替代发展减灭罂粟实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唐炎林、邓晓保等:《西双版纳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肥力差异性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期。

汪汇海、马渭俊等:《滇南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的相互关系》,《林业科学》1982年第3期。

王慧:《“一人一籍”原则仍未过时》,《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

王铭铭:《由彼及此,由此及彼——家乡人类学自白(上)》,《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王希恩:《论“民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王逸丹:《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王玉恒:《析交往活动的多重关系》,《哲学研究》1993年第4期。

王子昌:《侨民利益、国家利益与国籍法——关于建构国家利益认知的思考和中国的双重国籍问题分析》,《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5期。

吴兆录、杨正彬:《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的正负影响和改进途径》,《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伍而玉:《海南岛橡胶园水土保持效益的调查》,《热带作物研究》1982年第1期。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夏体渊、吴家勇、段昌群等:《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2期。

肖永平、郭明磊:《全球化视野下的双重国籍——兼论我国国籍法的弊端与对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邢玉林:《中国边疆研究通报》,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熊春云:《清末桂西南地区的移民实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

徐黎丽、何艺:《论多民族国家的边疆“各族人民”安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徐黎丽、梁世甲:《论边疆与安全的关联性》,《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许昊、王丽霞:《关于中国双重国籍问题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续建宜、贾春华:《关于跨国污染与国际关系问题的探索》,《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薛媛媛:《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颜宁:《茶叶经济的兴衰与传统文化的调适——西双版纳南糯山僾尼人的个案》,《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

杨成:《利益边疆:国家主权的发展性内涵》,《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1期。

杨广:《橡胶树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吉林农业》2011年第8期。

杨娟、周智健:《试论中国近代西北移民及其作用》,《沧桑》2008年第3期。

杨六金:《缅甸的哈尼族——阿卡》,《世界民族》1996年第2期。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杨为民、秦伟:《云南西双版纳发展橡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第1期。

杨余练:《清代东北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杨玉斌:《论国籍唯一原则》,《河北法学》1997年第5期。

杨忠明:《西双版纳哈尼族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叶舒宪:《地方性知识》,《读书》2001年第5期。

伊始、郭小东、陆基民等:《突破北纬十七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

尹仑、薛达元:《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曼山村布朗族个案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尹绍亭:《云南山地民族文化生态的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

尹绍亭、深尾叶子:《雨林啊胶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

于沛:《从地理边疆到“利益边疆”——冷战结束以来西方边疆理论的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

袁同凯:《地方性知识中的生态关怀: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思想战线》2008年第1期。

袁同凯:《人类、文化与环境——生态人类学的视角》,《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写组编《云南民族工作40年(上)》,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云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哈尼族文化大观》,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云南省勐腊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勐腊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曾宪海、黄华孙:《缅甸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热带农业科学》2006年第5期。

张敦福:《扩散理论与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张康之:《论全球化运动中的“去中心化”》,《理论探讨》2012年第2期。

张康之、张桐:《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读加尔通的〈帝国主义的结构化理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

张良民:《近年来老挝的禁毒工作》,《东南亚》2002年第1期。

张墨谦、周可新、薛达元等:《种植橡胶林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影响及影响的消除》,《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第2期。

张佩芳:《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特点及其对热带森林景观影响的遥感研究》,《国土资源遥感》2006年第3期。

张淑娟:《关于民族国家的几点思考》,《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张欣:《试论中国有限承认双重国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理论观察》2007年第5期。

张一平、王馨等:《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林冠水文效应比较研究》,《生态学报》2003年第12期。

张毅、金璟:《云南省境外罂粟替代产业发展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张永杰、张雨龙:《消失的秋千架——阿卡人“耶苦扎”节的变迁与文化调适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张雨龙:《哈尼族“阿卡”释义》,《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张雨龙:《老挝北部阿卡人移居坝区的历程与文化调适——勐新县帕雅洛村的民族志个案研究》,《世界民族》2014年第6期。

张雨龙:《橡胶种植与社会经济交往的变迁——以中缅边境两个阿卡人村寨为例》,《红河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张雨龙、马翀炜:《传统嵌入现代:老挝勐新县阿卡人“嘎汤帕”节的人类学考察》,《节日研究》(第七辑,跨境民族节日专辑),济南:泰山出版社,2013。

赵廷光、刘达成:《云南跨境民族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周建新:《老挝的民族识别与划分及其未来发展》,《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周建新:《中越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周建新、范宏贵:《中老跨国民族及其族群关系》,《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周雷:《西双版纳的胶林危机:一种植物身上的政策轮回》,《生态经济》2008年第6期。

周外、吴兆录等:《橡胶种植与饮水短缺:西双版纳戈牛村的案例》,《生态学杂志》2011年第7期。

Adam B.,Time and Social Theory,Cambridge,MA:Polity Press,1990.

Aratrakorn S.,Thunhikorn S.,Donald P.F.,“Changes in Bird Communities Following Conversion of Lowland Forest to Oil Palm and Rubber Plantations in Southern Thailand,”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2006,16(1):71-82.

Aron R.,“Is Multinational Citizenship Possible?”Social Research,1974,4(1):638-656.

Becher G.S.,“Tamura,Human Capital,Fertility,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0,10.

Borjas G.,“Economic Thoer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89,23:457-485.

Bourdieu P.,The Form of Capital.//Richardson J.G.,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od,1986.

Bourdieu P.,The Logic of Practice,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Campbell G.,“Laos:The Akha,”Conde Nast Traveler,2008,12:114.

Chris L.,Sayanouso D.,“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Minority’Sexuality:Intimate Changes among Ethnic Akha in the Upper Mekong,”Asian Studies Review,2011,6:169-188.

Coale A.J.,Hoover E.M.,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ow-Income Countrie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8.

Delors J.,“Questions Concerning European Security,”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1993,9(10).

Dye T.R.,Community Power and Public Policy.//Robert J.W.(ed.),Community Power: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Beverly Hills,CA:Sage Publications,1986.

Eva Ostergaard-Nielsen,“Dual Citizenship:Policy Trend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EU Member States,”Social Sciences, 2008,3.

Galtung J.,“A Structural Theory of Imperialism,”Journal of PeaceResearch,1971,8(2):81-83.

Giddens A.,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London:Macmillan,1981:190.

Hammar T.,“Dual Citizenship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85,3:438-450.

Hansen A.,“Progress and Declining Popul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39,3.

Hicks C.,et al.Rubber Investments and Market Linkages in Lao PDR:Approaches for Sustainability,The Sustainable Mekong Research Network,2009,3.

Keynes J.M.,“SME Economic Conesquence of a Declining Population,”Eugenics Review,1937,4.

Laungaramser P.,“Frontier Capitalism and the Expansion of Rubber Plantations in Southern Laos,”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2012,3.

Leibenstein H.,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Economic Growth,Chichester:John Wiley and Son,Ltd.1957.

Lewis P.W.,Ethno Graphic Notes On the Akhas of Burma,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Inc.New Haven Connecticut,1969.Volume I.

Lewis P.W.,“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the Akha‘Village Priest’,”Cross-Cultural Research,1968(3):249.

Lucas J.,Robert E.,“On The Mechanics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Lyttleton C.,Sayanouso D.,“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Minority’Sexuality:Intimate Changes among Ethnic Akha in the Upper Mekong,”Asian Studies Review,2011,35(6):169-188.

Manivong V.,Cramb R.A.,“Economics of Smallholder Rubber Expansion in Northern Laos,”Agroforestry Systems,2008,74(10):113-125.

Manivong V.,Cramb R.A.“Economics of Smallholder Rubber Expansion in Northern Laos,”Agroforest Syst,2008,5.

Miller M.J.,“Dual Citizenship:A European Norm?”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1989,23:945-950.

Mnsser D.S.,et al.,Worlds in Motion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Mrllenniwn,Pxford:Clarendon Press,1998.

NISSIM B-Y.,Dual Nationality,London:Stevens & Sons Ltd.,1961.

Prebisch R.,“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9,5.

Prebisch R.,“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1962,7(1).

Pu Y.S.,Zhang Z.Y.,“A Strategic Study 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in Xishuangbanna,”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1,12(1):25-30.

Rapprot R.,“Ritual Reg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lations Among A New Guinea People,”Ethnology,1967,6.

Ravenstein E.G.,“The Law of Migration,”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885,46(2):167-235.

Renshon S.,“Dual Citizenship and American National Identity,”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2001,10.

Renshon S.,“Reforming Dual Citizenship in the United States,”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2005,10.

Sharp R.L.,“Steel Axes for Stone Age Australians,”Human Organizations,1952,11:17-22.

Ssychareun V.,Elisabeth F.,“Customary Adolescent Sexual Practices Among the Akha of northern Lao PDR:Considerations for Public Bealth,”Culture,Health & Sexuality,2011,13(S2):249-262.

Stark O.,Bloom D.,“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173-178.

Sturgeon J.C.,“Cross-border Rubber Cultivation between China and Laos:Regionalization by Akha and Tai Rubber Farmers,”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2013,34(1).

Thomas B.,Mi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Study of Great Britain and the Atlantic Econom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Tilly C.,Migration in Modern European History.//Mcneill W.H.,Adams R.S.,Huan Migration:Patterns and Policie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1978.

Tilly C.,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tate-maling.//Tilly C.,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NJ,1975.

Titus C.H.,“A Nonmenclature in Political Scienc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31(25):45-60.

Yang J.C.,Huang J.H.,Pan Q.M.,et al.,“Long-term Impa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Dynamics of Tropical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2004,16(2):256-261.

Yang J.C.,Huang J.H.,Pan Q.M.,et al.,“Soil Phosphorus Dynamics as Influenced by Land Use Changes in Humid Tropical,Southwest China,”Pedosphere,2005,15(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