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4

改革进程中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图书

"Fragmentation" of "Inter-Department Collabor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department Coordinaton Mechanism of Chinese Government

SSAPID:101-7531-2236-27
ISBN:978-7-5097-6728-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政府部门间的运行机制主要取决于两个层次的逻辑导向:一是政府职能定位的核心型导向;二是政治生态平衡的支持型导向。只有这两个层次的逻辑导向协调起作用,政府部门间关系才能突破“碎片化”,实现“跨部门协作”。而如果“两层次逻辑导向”的失衡,就会造成“体制建构一机制调整”失衡,进而障碍“跨部门协作”。为此本书提出从宏观思路、中观战略与微观措施三个层面推进“跨部门协作”的对策体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作 者: 张翔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文库编委会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是谁阻碍了公共行政的推进?

    (一)公共行政的现代化挑战

    (二)政府部门间机制问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突出问题

    (三)当前国内学界对于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研究的忽视

   二 研究意义:回应理论与实践的挑战

    (一)理论意义

     1.有助于提升行政体制改革研究的理论层次

     2.有助于更加全面合理地认识行政体制改革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为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2.有助于把握转型期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在规律

     3.有助于弥补行政体制改革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相关文献述评

    (一)“部门主义”:“政府部际协调”研究的传统视角

     1.狭隘的部门本位利益:“部门主义”内涵与形成原因的研究

     2.职能交叉:“部门主义”的新趋势

     3.立法监督与体制改进:关于改革“部门主义”的设想

    (二)关于整体政府与“大部门体制”的相关研究

     1.一个功能主义的视角:关于“大部门体制”效能的研究

     2.难点与问题:“大部门体制”的困境与负面效应

     3.三个层次:“大部门体制”的实现路径

    (三)“议事协调机构”:一个中国式的“部际协调”传统

     1.关于议事协调机构的功能

     2.议事协调机构存在的问题

    (四)侧重纵向政府间关系的研究

    (五)国内政府部门间关系研究的范式转型

     1.从局部研究转向整体研究

     2.从模块研究转向过程研究

     3.从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六)可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1.国内研究忽视了“政府部门间关系”这个核心概念

     2.国内研究对政府部门之间合作困境的归因过于简单

     3.“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研究需要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

     4.国内研究缺乏关于“政府部门间关系”的案例分析

     5.国内研究没有对“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提出有效的措施

   二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一)国外关于“政府部门间关系”研究的三个研究周期

     1.第一个周期: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

     2.第二个周期:新公共管理时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

     3.第三个周期:整体政府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二)国外关于“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基本理论主张

     1.“分工—协调”论

     2.“结构—功能”论

     3.“无缝隙政府”论与“伙伴关系”论

     4.“整体政府”论

    (三)国外研究“部门间关系”的三种分析视角

     1.效率的视角

     2.公共选择的视角

     3.民主政治的视角

    (四)国外研究的不足与理论生长点

     1.国外的研究成果难以有效解释中国的政府部门间关系

     2.即使是国内学界广泛关注的“整体政府”理论也难以应对中国政府部门结构的“碎片化”

     3.国外研究缺乏对政府部门结构改革的逻辑导向研究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基本概念

    (一)政府部门(Governmental Department)

    (二)制度、体制和机制

    (三)政府部门间关系(Inter-Department Relationship)

    (四)政府职能(Government Role)

    (五)政治生态(Political Ecology)

   二 基本假设

   三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四 主要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

    (二)研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

    (三)具体技术手段

     1.历史分析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一)创新点之一:提出了“两层次逻辑导向”的理论框架

    (二)创新点之二:提出了一个“机制研究”的分析视角

    (三)创新点之三:提出“宏观思路—中观战略—微观措施”的对策模式

   二 研究工作的限度

 第二章 从“碎片化”到“跨部门协作”: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从“碎片化”到“跨部门协作”转化的内在机理

   一 从分工与协作谈起:政府部门间关系的两个维度

   二 外在环境:“跨部门协作”是“政府—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对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压力

    (二)政府环境:行政体制改革对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压力

   三 历史契机:行政体制改革为“跨部门协作”提供历史性契机

    (一)行政体制改革已经使“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行政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果为政府部门间协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持续的政府改革使政府部门间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

  第二节 “碎片化”:一个历史性的政府顽疾

   一 “施政缝隙”:阻碍政府部门间协作的结构性要素

    (一)“分段治理”式的“施政缝隙”

    (二)“利益封锁”式的“施政缝隙”

   二 “权责壁垒”:阻碍政府部门间协作的机制性要素

    (一)“权责壁垒”加大了政府部门间协作的“交易费用”

    (二)“权责壁垒”阻碍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

    (三)“权责壁垒”使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陷入困境

    (四)“权责壁垒”裂化了政府“整体性”的价值认同

   三 “部门政治”:阻碍政府部门间协作的体制性要素

    (一)“结构—技术—现实”:“部门政治”的三个维度

    (二)“部门政治”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跨部门协作”:政府管理的新形态

   一 “跨部门协作”是提高政府能力的关键要素

    (一)“跨部门协作”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二)“跨部门协作”有助于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 “跨部门协作”是政府发展的弹性机制

    (一)“跨部门协作”能够提升政府内部的结构弹性

    (二)“跨部门协作”能够提升“政府—社会”弹性

  第四节 从“碎片化”到“跨部门协作”是政府改革的应然趋势

   一 四个基本形态:1949年以来政府机构改革的历时性变迁

    (一)第Ⅰ象限:公共服务诉求低、政府部门间协调程度相对较高(低层次的应然状态)

    (二)第Ⅱ象限:公共服务诉求低、政府部门间协调程度低

    (三)第Ⅲ象限:公共服务诉求高、政府部门间协调程度低

    (四)第Ⅳ象限:公共服务诉求高、政府部门间协调程度高(高层次的应然状态)

    (五)小结:“伙伴关系”是“跨部门协作”的中介变量

   二 从“碎片化”到“跨部门协作”的转化阻碍

    (一)“职责同构,上下对齐”的纵向权责结构

    (二)“各司其职,分割管理”的行政分工体系

    (三)“制度失范,权力膨胀”的部门权力现状

    (四)“身份归属、自给自足”的单位部门体制

 第三章 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的“两层次逻辑导向”

  第一节 核心型逻辑导向:政府职能定位

   一 战略、重心与政策:政府职能定位的“三层次框架”

    (一)宏观层次:政府的战略定位

    (二)中观层次:政府的工作重心

    (三)微观层次:政府的具体政策

   二 宏观层次的逻辑导向:政府职能定位是政府机构改革逻辑起点

   三 中观层次的逻辑导向:政府职能定位是调整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基本动力

    (一)政府职能定位决定了政府的基本执政目标

    (二)政府的基本执政目标构成调整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基本动力

   四 微观层次的逻辑导向:政府部门是政府职能定位的物质载体

    (一)政府部门是政府职能定位的延伸

    (二)政府部门是政府职能定位的实现终端

   五 核心型逻辑导向的保障系统:文化取向与体制结构

    (一)文化取向:保障系统的软件构成

    (二)体制结构:保障系统的硬件构成

  第二节 支持型逻辑导向:政治生态平衡

   一 “内生态—外生态”:政治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内生态系统

    (二)外生态系统

    (三)政治生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

     2.动态性

     3.平衡性

   二 政治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政府部门间协调的制衡力量

    (一)政府改革与政治生态的互动:政府改革的“两面”效应

     1.建设性效应:推进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

     2.挑战性结果:破坏政治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政府生态平衡的“双导向作用”:回应政府改革的“两面”效应

     1.辅助性导向:政府部门间协调的保障机制

     2.掣肘性导向:政府部门间协调的阻碍效应

   三 政治生态系统: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的“现实场域”

    (一)差异性反应:运行机制不是体制规范的“镜像”

    (二)滞后性反应:运行机制对体制改革反应具有滞后性

   四 政治生态系统:沟通网络的“核心架构”

    (一)政治生态系统决定了沟通渠道的通畅程度

    (二)政治生态系统决定了沟通网络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两层次逻辑导向”的内在关系

   一 政府职能定位与政治生态平衡互动的“二维图式”

    (一)路径A:政府职能转变与政治生态平衡的良性互动

    (二)路径B:“单向度”的政府改革

    (三)简单的小结

   二 从“单向度”向“均衡型”:政府改革的重心转移

    (一)交织式原则

    (二)词典式原则

 第四章 回顾与反思: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精简机构”中的政府部门间关系

   一 导火索:1982年之前的政府规模膨胀潮

    (一)解决旧问题:应对“文革”遗留问题的需要

     1.“文革”动乱后的秩序重建

     2.“老干部”的复岗复编

    (二)面对新挑战: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三)“杂乱无章”的政府部门间关系

     1.不清晰的政府职能定位

     2.混乱的政治生态系统

     3.“权宜之计”的问题

   二 1982~1988年:“精简机构”中的政府部门间关系

    (一)1982年:全心全意“精简机构”

     1.撤并政府部门与裁汰行政冗员

     2.政府部门间关系的调整

     3.小结

    (二)1988年:路线之争中的“过渡时期”

     1.改革成果:开始以“政府职能定位”为导向

     2.改革困境:“路线之争”中的困惑

   三 “怪圈之惑”:基于“两层次逻辑导向”的分析与反思

    (一)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

    (二)政治生态系统的混乱

  第二节 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点:行政反思中的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

   一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的历史环境

    (一)“全能政府”的瓦解:行政体制改革的总方向

    (二)一对矛盾:“政府—市场”关系的“二重性”

    (三)“精简机构”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的双重压力

   二 1993~2003年:“政府职能转变”中的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

    (一)1993年行政体制改革:“过渡时期”的延续

     1.“精简机构”的又一次推进

     2.“前进中的倒退”:对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的质疑与反思

    (二)1998年行政体制改革: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的“分水岭”

     1.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精简机构”

     2.“部门拆合”与“撤部改局”: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的“两面”策略

    (三)2003年行政体制改革:一次轮廓清晰的“政府职能转变”

     1.“表面平静”的政府部门结构调整

     2.一次深刻的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

   三 经验与反思:政府职能定位清晰化与政治生态系统失衡化

    (一)政府职能定位的日益清晰化

    (二)政治生态系统的失衡化

  第三节 “大部门体制”:第二次社会转型的历史尝试

   一 “双重压力”:2008年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预置

    (一)压力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工作依然严峻

    (二)压力2:公共服务诉求的提升是新的社会性问题

   二 “碎片化”的政府部门间关系:“双重压力”下的改革难点

    (一)政府真的是“铁板一块”吗?——对一个习惯性常识的质疑

    (二)从“解制政府”到“碎片化政府”:“碎片化”的历史演进

    (三)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碎片化”难以应对“双重压力”

   三 2008~2013年:以“大部门体制”应对“碎片化”的尝试

    (一)部门整合与职能重组:从“量”到“质”的飞跃

     1.2008年改革:开启“大部门体制”改革之门

     2.2013年改革:“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深化

    (二)问题与反思:“大部门”的限度与“冲突内部化”的尴尬

   四 “大部门体制”推进乏力的尴尬:基于“两层次逻辑导向”的分析

    (一)“双重压力”下政府职能定位的重叠

    (二)政治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失衡化

  第四节 从“外延式改革”到“内涵式改革”是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的基本趋势

   一 “主线”:从“碎片化”到“跨部门协作”贯穿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

   二 “两条线索”:“两层次逻辑导向”围绕“主线”发挥作用

    (一)“模糊—清晰—重叠”:政府职能定位的演变过程

    (二)从“混乱”到“失衡”:持续变化的政治生态系统

   三 “两个转变”:从“外延式改革”到“内涵式改革”的具体特征

    (一)从“消极改革”到“积极改革”的转变

    (二)从“工具性改革”向“目标性改革”转变

 第五章 中国政府部门间关系调整的问题与教训

  第一节 机制调整:体制改革之外的新视角

   一 “一主导—四辅助”:当前政府部门间协调模式的类型学分析

    (一)“领导小组”协调模式

    (二)“议事协调机构”模式

    (三)“部际联席会议”模式

    (四)“行动导向型”协调模式

    (五)小结:辅助型协调模式的简要对比

   二 “机制调整”滞后:困扰“跨部门协作”的症结

    (一)以“体制改革”为核心逻辑:“一主导—四辅助”协调模式的共同问题

    (二)“机制调整”滞后是“跨部门协作”推进乏力的症结

     1.“机制调整”是体制改革由建构到实现的中介环节

     2.“机制调整”强调内源式合作优于外源式合作

     3.“机制调整”有助于“跨部门协作”由结果治理转为过程预防

     4.“机制调整”有利于弥合部际合作中的“职责缝隙”

     5.机制调整是对行政体制改革固有逻辑的修正

  第二节 政府职能定位的交错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

   一 “转轨”与“并轨”:政府职能定位回应“双重压力”的尝试

    (一)转轨:从经济发展职能到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转型

    (二)并轨:经济发展职能与公共服务职能并重

   二 “明确性”与“模糊性”:“转轨”与“并轨”中的定位困境

    (一)政府职能定位的“刚性”与“弹性”冲突

    (二)政府职能定位的“宏观、中观明确”与“微观模糊”

   三 政府职能定位的困境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

    (一)“时间差”: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自然历史因素

    (二)定位困境: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主观认识因素

   四 政府职能定位困境下“跨部门协作”机制的滞后

  第三节 政府职能定位与政治生态平衡之间的失衡化

   一 政治生态平衡:一个忽视的变量要素

    (一)一个现有的假设:“单向度改革”可以推进“跨部门协作”

    (二)政治生态平衡:一个具有潜在自主性的变量要素

    (三)政治生态建设的缺失:“跨部门协作”机制调整的障碍

   二 政治生态的自我平衡机制阻碍了政府职能定位的导向作用

    (一)体制性改革与临时性约束:当前政府部门间关系协调的两种结果

     1.体制性改革:以“物理整合”促“化学反应”

     2.临时性约束:以“外在压力”促“内部协调”

    (二)阻碍改革:政治生态自我平衡机制对“两种结果”的回应

 第六章 比较与参照:西方典型国家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第一节 美国:“联邦—地方”的两层模式

   一 “分权”与“协调”:政府推进公共服务的“两难”

    (一)“公共服务时代”的到来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二)“分权”与“协调”:“新公共管理”引起的政府治理困境

    (三)由“分权”向“协调”的转折:政府治理改革的回应

   二 “大部门制”与“委员会制”:联邦政府部门间协调的“双轮”

    (一)“大部门制”:联邦政府的基础架构

     1.“大部门制”的历史前奏

     2.“9·11”事件后“大部门制”的结构现状

    (二)“委员会制”:联邦政府的弹性机制

    (三)小结:与中国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简要比较

   三 政府流程再造:地方政府的改革尝试

    (一)流程再造:应对公共服务压力的新方案

    (二)典型案例比较:以夏洛特维尔市商业许可证申请流程*与闽侯县房产过户流程为对象*

   四 挑战与反思:美国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间的冲突依然明显

     1.客观的目标不一致导致政府部门间冲突

     2.主观的“地盘之争”引起的政府部门间冲突

    (二)政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第二节 英国:“协同政府”中的“经纬结构”

   一 积淀与困境:“协同政府”的历史前奏

    (一)经验积淀:“二战”以来英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调整

     1.“协调大臣”(Overlord Minister)时期

     2.“聚合部”与“中央政策评审小组”时期

     3.“公民宪章”时期

    (二)协调困境:撒切尔政府的“碎片化”倾向

   二 “超级部制”: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核心架构

    (一)公共服务压力的强化: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推动力

    (二)“超级部制”:以“整合”带动“协调”的努力

   三 “职责三分”:“超级部制”的保障机制

    (一)中央政府权威的扩大

    (二)进一步强化执行局

    (三)以“公共机构”优化决策环节

   四 小结:英国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特色、问题与比较

    (一)“经纬结构型”: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英国模式”

    (二)“经纬结构型”协调机制的问题

    (三)一个简单的比较

  第三节 日本:突破“部门主义”的探索

   一 “部门主义”下的公共服务困境

    (一)官僚主导:“部门主义”中的行政传统

    (二)日本政府的“部门主义”与公共服务的危机

   二 “大省(厅)”制改革: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主架构

    (一)结构性调整:从1府22省(厅)到1府12省(厅)的变迁

    (二)职能性调整:机构精简背后的深层次逻辑

   三 政治生态建设:以“弱化政府部门”为中心议题

    (一)调整“政—官—民”的权责配置

    (二)从“以职能为中心”向“以任务为中心”转变

   四 “政务调查会”:潜在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五 问题与反思:日本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问题

    (一)结构性调整中存在细节性缺陷

    (二)政治生态平衡的掣肘型导向明显

    (三)“黑箱运作”:政务调查会中的博弈

  第四节 西方典型国家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借鉴意义

   一 “体制改革—机制调整”并重:协调政府部门间关系的主要逻辑

   二 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是“两层次逻辑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政府职能定位:美、英、日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核心型逻辑导向

    (二)政治生态平衡:美、英、日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的支持型逻辑导向

 第七章 “跨部门协作”机制的探索:宏观思路、中观战略与微观措施

  第一节 “分层次推进”:建构“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宏观思路

   一 阶段性分层:核心型协作—扩展型协作—深化型协作

    (一)核心型协作

    (二)扩展型协作

    (三)深化型协作

   二 逻辑性分层:规制型协作—服务型协作

    (一)“规制型协作强—服务型协作弱”:“跨部门协作”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规制型协作”与“服务型协作”的应然关系

    (三)以“规制型协作”带动“服务型协作”:破解困境的路径选择

   三 空间性分层:中央层级协作—各级地方层级协作

  第二节 “三个转变”:“跨部门协作”机制的中观战略

   一 从“体制改革”到“体制改革—机制调整”并重的转变

    (一)“重体制改革—轻机制调整”:体制改革的局限性

    (二)“体制改革—机制调整”并重:“跨部门协作”的改革要点

   二 从“失范结构”到“规范结构”的转变

   三 从“单边行动”到“互动改革”的转变

  第三节 “五个措施”:“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微观措施

   一 政府流程再造——从过程角度突破“碎片化”

   二 资源的部际共享机制——应对部门之间的“资源”壁垒

   三 公务员轮岗机制——突破人事关系的桎梏

   四 社会民主监督机制——一个互动的“政府—社会”关系

   五 政治生态的“维稳”机制——“跨部门协作”的保障机制

    (一)强化政府权威

    (二)提升社会监督

    (三)建立伙伴关系

    (四)政治生态建设

 结语 进一步认识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的改革意义

  一 将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内嵌于政策决策过程

  二 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的建设应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公共服务,都要求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协调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在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从“碎片化”向“跨部门协作”的转化已经成为政府部门间运行机制变迁的基本方向,但这个变迁过程并非自然推进的。政府部门间的运行机制主要取决于两个层次的逻辑导向:一是政府职能定位的核心型导向;二是政治生态平衡的支持型导向。只有这两个层次的逻辑导向协调起作用,政府部门间关系才能突破“碎片化”,实现“跨部门协作”。通过总结中国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建构中的特点与教训,可以发现,“两层次逻辑导向”的失衡,以及由此造成的“体制建构—机制调整”失衡是推进“跨部门协作”的主要障碍。结合上述分析与实践,本书提出从宏观思路、中观战略与微观措施三个层面推进“跨部门协作”的对策体系。

〔澳〕布莱恩·多莱里、〔澳〕内尔·马歇尔、〔澳〕安德鲁·沃辛顿主编《重塑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财政、治理与改革》,刘杰、余琦景、张国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丹麦〕埃里克·阿尔贝克、〔挪威〕劳伦斯·罗斯、〔瑞典〕拉尔斯·斯特姆伯格、〔芬兰〕克里斯特·斯塔尔伯格:《北欧地方政府:战后发展趋势与改革》,常志霄、张志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美〕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罗伯特·阿格拉诺夫、〔美〕迈克尔·麦圭尔:《协作性公共管理:地方政府新战略》,李玲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等:《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王巧玲等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

〔美〕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李维安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盖伊·彼得斯:《官僚政治》,聂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戈登·图洛克:《官僚体制的政治》,柏克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

〔美〕赫尔穆特·沃尔曼、〔美〕埃克哈特·施罗德编《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王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拉塞尔·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汪大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扶松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尼古拉斯·施普尔伯:《国家职能的变迁》,杨俊峰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罗伯特·比什、〔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井敏、陈涵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沃尔特·鲍威尔、〔美〕保罗·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的制定》(第五版),谢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美〕詹姆斯·汤森:《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美〕詹姆斯·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孙艳等译,三联书店,2006。

〔美〕珍妮特·登哈特、〔美〕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瑞〕汤姆·伯恩斯:《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化》,周长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日〕辻清明:《日本官僚制研究》,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10。

包国宪、鲍静:《政府绩效评价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曹闻民:《政府职能论》,人民出版社,2008。

曾令发:《探寻政府合作之路——英国布莱尔政府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李军鹏:《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连玉明:《学习型政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1995。

刘明珍:《公民社会与治理转型发展中国家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刘亚平:《当代中国政府间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刘玉照、张敦福、李友梅:《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任进:《比较地方政府与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沈亚平:《行政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沈远新:《中国转型期的政治治理若干问题与趋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孙晓莉:《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唐铁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沿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

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乌杰主编《中国政府与机构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吴爱明、刘文杰:《政府改革:中国行政改革模式与经验》,新华出版社,2010。

夏海:《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谢庆奎:《政府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谢庆奎:《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谢庆奎等:《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徐勇、高秉雄主编《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薛刚凌主编《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颜廷锐等编著《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杨宏山:《府际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杨龙、王骚主编《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叶劲松、詹建芬:《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3。

俞可平:《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张成福、孙柏英:《社会变迁与政府创新——中国政府改革3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张德信、薄贵利、李军鹏:《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人民出版社,2003。

张紧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横向关系协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张紧跟:《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志红:《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张志坚:《行政体制改革新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者《中国政府改革路线图》,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周天勇等:《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周望:《中国“小组机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周振超:《当代中国政府“条块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朱光磊主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纲要》,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朱光磊等著《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卓越:《国外政府改革与发展前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挪〕Tom Christensen:《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9期。

薄贵利:《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5期。

蔡英辉:《我国斜向府际关系初探》,《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曾维和:《西方“整体政府”改革:理论、实践及启示》,《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4期。

陈天祥:《大部门制:政府机构改革的新思路》,《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程同顺、李向阳:《当代中国“组”政治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范广垠等:《从组织理论看大部制改革》,《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傅鹏、陈晓原:《“大部制”的形态与前景:一项比较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高轩等:《我国政府部门间协调问题探讨》,《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

华金辉:《试论建立完善的行政协调机制》,《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李承、王运生:《当代公共行政的民主范式》,《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4期。

李丹阳:《关于“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学术研究》2010年第11期。

李金龙、廖远哲:《大部门制改革的三个均衡模型与路径选择》,《求索》2010年第5期。

李金龙、余鸿达:《区域公共服务中的政府部门主义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

林俊达:《政府部门职能交叉及其理顺对策初探》,《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刘海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刘雅静:《基于大部制模式的地方政府改革刍议》,《理论导刊》2010年第1期。

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学海》2007年第1期。

罗子初等:《转型期行政协调机制的重塑》,《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第1期。

倪星等:《大部门体制:英法经验与中国视角》,《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聂鑫、陈雪峰:《大部制改革与服务型政府构建》,《人民论坛》2010年第12期(中)。

邵德兴:《政府临时机构管理与行政效率》,《行政论坛》2008年第1期。

邵宗海:《中共中央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定位》,《中国大陆研究》2005年第3期。

施雪华:《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协调的理论和方法》,《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2期。

施雪华、孙发锋:《政府“大部制”面面观》,《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2期。

石亚军、施正文:《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部门利益”问题》,《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舒绍福:《国外大部制模式与中国政府机构横向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扶松茂:《责任政府与政府改革》,《学术论坛》2002年第1期。

舒小庆:《部门利益膨胀与我国的行政立法制度》,《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宋世明:《遏制“部门职权利益化”趋向的制度设计》,《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宋世明:《建立大部门体制的内涵与逻辑》,《学习论坛》2008年第3期。

潭燕萍:《我国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的利益博弈分析》,《学术论坛》2007年第10期。

汪全胜:《行政立法的“部门利益”倾向与及制度防范》,《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王春娟:《科层制的涵义及结构特征分析——兼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学术交流》2006年第5期。

王书君、颜玉英:《浅议英国中央行政部门的行政协调机制》,《行政与法》1995年第2期。

王岩、王晓庆:《大部制改革的实践诉求与目标指向》,《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1期。

吴晓林:《“小组政治”研究:内涵、功能与研究展望》,《求实》2009年第3期。

肖金明、尹凤桐:《论部门主义及其危害》,《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熊文钊、张伟:《“大部门”前瞻》,《瞭望》2007年第50期。

熊文钊:《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瞭望》2007年第41期。

杨宏烈等:《论出租屋管理》,《城市管理》2001年第2期。

杨雪琴:《从部门行政到公共行政的建构与部门利益的治理》,《苏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张剑松:《政府非常设机构改革需从失范走向规范》,《中国公务员》1999年第2期。

张紧跟:《纵向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张立荣等:《当代西方“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及借鉴》,《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

张翔:《破除权责壁垒,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张翔:《职能导向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逻辑导向》,《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郑曙村、王孝海:《我国大部门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及破解》,《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周功满、陈国权:《“专委会制度”:富阳创新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1期。

周志忍、蒋敏娟:《整体政府下的政策协同:理论与发达国家的当代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周志忍:《“大部制”:难以承受之重》,《中国报道》2008年第3期。

朱光磊、贾义猛:《“大部门体制”不能包治百病》,《中国报道》2008年第3期。

朱光磊、孙涛:《“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朱光磊:《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竺乾威:《“大部制”刍议》,《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李琪:《现代行政协调的模式与运作原则》,《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左然:《国外中央政府机构设置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4期。

Ben Jupp,Work Together:Creating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Cross-Sector Partnership,The Panton House,2000.

Chester Barnard,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8.

Christopher Politt,Managerialism and the Public Service,Cambridge,England:Basil-Blackwell,1990.

D. S. Wright,Understand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1st ed.,Belmont,Duxbury,1978.

Daniel Katz,Robert Kahn,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Organizations,John Wiley & Sons,Inc.,1966.

David McCraffrey,OSHA and the Politics of Health Regulation,Plenum Press,1982.

David Osborne,Ted Gaebler,Reinverting Government,Reading,Mass:Addison-Wesley,1992.

David Wilkinson,Elaine Appelbee,Implementing Holistic Government:Joint-up Actions on Ground,The Policy Press,1999.

Douglass 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Dwight Waldo,The Administrative State,Ronald Press,1948.

Emmett Readford,Democracy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Francis Rourke,Bureaucracy,Politics,and Public Policy,Little,Brown,1969.

Fredreick Taylor,Scientific Management,New York:Harper & Row,1967.

G. W. Downs,P. D. Larkey,The Search for Government Efficiency:From Hubris to Helplessness,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6.

Geoff Mulgan,Joint-Up Government:Past,Present,and Future,in Vernon Bogadanor,Joint-up Govern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Georage Shambaugh,Paul Weinstein,The Art of Policy Making:Tools,Techniques,and Processes in the Modern Executive Branch,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Herbert Simon,Administrative Behavior,New York:Macmillan,1957.

Billy J.Hodge,William P.Anthony,Organization Theory,3rd,Boston,MA:Allyn and Baeon,Inc. 1988.

James Thompson,Organizations in Action,McGraw-Hill,1967.

Laurence Lynn,Public Management as Art,Science,and Choice,Chatham,N. J.:Chatham House,1996.

Leonard White,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acmillan,1948b.

Max Webber,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

Parsons,Social System,New York:Free Press,1951.

Perri 6,Diana Leat,Kimberly Seltzer,and Gerry Stoker,Governing in the Round—Strategies for Holistic Government,Demos:The Mezzanine Elizabeth House,2001.

Robert Denhardt,Public Organization Theory(Fifth Edition),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1.

Senge Peter,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Doubleday,1994.

Robert Sugden,The Economics of Rights,Co-operation and Welfare,Oxford:Blackwell,1986.

Sylvia Horton,David Farnham,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Britain,Great Britain Macmillan Press LTD,1999.

Tom Burns,George Stalker,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Tavistock,1961.

W. Anderson,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Review,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0.

W. F. Willoughby,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v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27.

Giorgio Brosio,“Reform: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3(213):345-365,2000.

Christine Bellamy,“Joint-up Government in the UK:Towards Public Services for an Information Age,”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58(3),1999.

P. M. Doney,J. P. Cannon,“An Examination of the Natrue of Trust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Journal of Marketing,1997(2).

Edwin Stene,“An Approach to a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34(December,1940).

Guy Peters,and Donald Savoie,“Managing Incoherence:The Co-ordination and Empowerment Conundru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6(3).

Hendy Peter,“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Ensuring Informed Cooperation in Strategic Policy Developm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ar96,Vol.55 Issue1.

Jhonathan H. Turner,“Emile Durkheim’s Theory of Integration in Differentiated Social Systems,” The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Vol. 24,No. 4(Oct. 1981).

Jonathan Davis,“The Limits of Joined-up Government:Towards a Political Analysis,”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 87,No.1,2009,p.80.

Jos C.N.Raadschelders,“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 89,No.1,2011.

Kinglun Ngok and Guobin Zhu,“Marketization,Global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China:A Zigzag Road to a Promise Futur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on Science,Vol. 1,No. 2,2007(Jun.).

Luther Gulick,“Notes o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Institu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

Martin Laffin,Alys Thomas and Adrian Webb,“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fter Devolution:The National Assembly for Wales,” Political Quarterly,Apr-Jun 2000,Vol.71 Issue2.

Mohammad Al-Saud,The Field Representatives:A Cas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Control in the U. S. Army Corps of Engieers,Ph. D diss-,Department of Government,Harvard University(1987).

Peter Wilkins,“Accountability and Joint-up Government,” RCAGA Symposium,National Council of the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2.

Polllit,“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03(1).

Tom Christensen,Per l?greid,“The 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 to Public Sector Refor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 67,No. 6(Nov. -Dec.,2007).

Tom Ling,“Delivering Joined-up Government in the UK:Dimens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80 No.4.

Woodrow Wilson,“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2(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