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4

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升级图书

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SSAPID:101-7361-1836-88
ISBN:978-7-5097-5112-1
DOI:
ISSN:

[内容简介] 网络分析方法是来源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一种分析工具,它强调了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分析,注重研究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与当今产业集群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网络性的特征相适应。对产业集群进行网络组织的分析已经成为深化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内治、外功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它的研究也应该既从全球价值链框架、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全球分工体系等外部视角,又从产业集群内部分层、本地协作体系等内部视角来进行。但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各自的领域内,本书试图以网络组织的分析视角,将当今产业集群的种种现象都纳入到这个统一的框架中来,对产业集群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揭示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特征、集群网络的形成机制、治理机制、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外部网络结构以及基于内外部网络的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升级等一般理论,并提出相应的基于网络构建的产业集群政策,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理论解释力度,以期对集群的现实发展和升级有所指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项枫
编 辑:韩莹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立足地方实践 高扬中国特色

 编辑委员会名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国际经济背景:全球化与地方化的交融发展

   二 国内经济背景

   三 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挑战,缘于理论研究与认识不足

  第二节 研究视角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一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二 古典经济地理理论

    (一)工业区位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 新经济地理理论

   四 新产业区理论

   五 新产业空间理论

   六 区域创新理论

   七 新竞争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网络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一 网络组织的理论体系构成

   二 社会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一)社会网络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二)社会网络分析述评

    (三)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关系的应用研究

   三 经济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一)经济学领域中的网络组织研究*

     1.企业网络产生的经济学理论背景:“两分法”的困境

     2.企业网络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简要述评

    (二)管理学领域中的网络组织研究

     1.组织合作协调理论

     2.产业营销理论

     3.企业家分析理论

     4.组织生态系统理论

     5.复杂性理论

     6.战略网络理论

  第三节 一种趋势:产业集群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相结合研究

   一 产业集群理论与网络组织理论相结合研究的趋势

    (一)产业集群理论发展轨迹:从空间集聚到本地网络的视角转变

    (二)产业集群与网络组织研究的互补性

     1.对产业集群内部组织研究不足

     2.对新的产业集群问题研究不足

     3.结合社会因素的研究不足

     4.研究方法的不足

   二 产业集群理论与网络组织理论相结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运用网络组织理论研究产业集群的机制和结构

     2.将产业集群和网络共同作为一种产业政策进行研究和应用

     3.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与网络的关系

     2.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网络的关系

     3.产业集群创新与网络的关系

   三 产业集群理论与网络组织理论结合研究的可能方向及本书的尝试

 第三章 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特性

  第一节 网络组织及其形式

   一 产业组织的垂直分解与网络组织的出现

    (一)计算机引领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二)生产方式的变革: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

    (三)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二 网络组织的内涵及其特性

    (一)网络组织的内涵

    (二)基本特征

     1.网络组织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

     2.网络组织主体的行为由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3.构成网络组织的每个节点都具有决策能力

     4.构造有机互动的网络关系是网络组织作用发挥的关键

     5.网络组织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自学习性

     6.网络组织的边界是模糊的

     7.网络组织一般没有明确的法人地位

    (三)构成的核心要素

     1.网络目标

     2.网络节点

     3.经济连接

     4.运行机制

     5.网络协议

   三 网络组织的表现形式及概念辨析

    (一)网络组织的表现形式

     1.“领导型”网络组织

     2.“平行型”网络组织

    (二)概念辨析:产业集群与虚拟企业、战略联盟

  第二节 作为网络组织的产业集群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一)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网络

   二 产业集群作为网络组织的性质

    1.产业集群是有机的组织系统

    2.产业集群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网络组织

    3.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是交易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共同作用

 第四章 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形成和治理机制

  第一节 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一 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传统驱动因素

    (一)资源驱动

    (二)分工与专业化驱动

    (三)社会文化驱动

     1.历史传统驱动

     2.企业家精神驱动

     3.集体学习驱动

   二 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三大网络的形成与耦合

    (一)分工网络

     1.分工网络与产业集群

     2.产业集群分工网络的特征

     3.产业集群分工网络的类型

    (二)交易网络

     1.交易网络的构成

     2.交易网络的特征

    (三)社会关系网络

     1.社会关系网络的内涵

     2.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机制

     3.社会关系网络的功能

    (四)三大网络的耦合对集群形成的影响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机制

   一 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一)集群治理的内涵

    (二)集群治理的三种模式:市场、层级和网络

    (三)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内涵

   二 产业集群网络治理的机制

   三 基于竞合关系的产业集群网络治理机制

    (一)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竞合性

    (二)集群网络治理的核心与目标:竞合关系

     1.正式网络治理机制对集群竞合的治理

     2.非正式网络治理机制对集群竞合的治理

 第五章 产业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

  第一节 构成产业集群网络的基本要素

   一 产业集群网络的主要节点及其作用

    (一)企业

    (二)大学或研究机构

    (三)政府机构

    (四)中介服务机构

   二 产业集群的网络联系

  第二节 基于企业联结的集群内部网络结构

   一 集群的几种网络结构形式

    (一)原子式结构

    (二)横向式结构

    (三)单核式结构

    (四)多核式结构

    (五)混合式结构

   二 集群网络结构的优劣势比较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纵向网络结构及其演化

   一 产业集群的纵向关系

    (一)企业纵向关系的三种形式

    (二)产业集群的纵向关系

   二 集群纵向网络结构的形成及演化

    (一)产业集群的纵向分工及其演化——外包

    (二)集群生产网络的形成与特点——柔性生产系统

  第四节 产业集群的横向网络结构及其演化

   一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横向关系——走向竞合

    (一)产业集群内企业竞争的特点

     1.竞争刺激技术创新

     2.竞争促进企业差异化经营

     3.竞争迫使企业不断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并保持经营的柔性

    (二)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竞合关系

   二 横向网络结构中知识网络的形成和集群式创新

    (一)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

    (二)基于知识网络的集群式创新

 第六章 产业集群的外部网络结构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网络外部化

   一 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的外部化趋势

   二 产业集群网络外部联系的理论支持

    (一)弱联系理论与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

    (二)结构洞理论对产业集群外部网络的解释

  第二节 产业集群外部网络结构的形成

   一 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集群

    (一)价值链、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1.价值链

     2.全球价值链

    (二)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

   二 产业集群空间等级结构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产业集群外部网络化的形式

   一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网络

   二 跨国公司与产业集群之间的网络

   三 产业集群的企业联盟网络

 第七章 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兴起

   一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群升级

    (一)产业升级的界定

    (二)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

   二 产业集群成长与集群升级

    (一)集群成长的阶段性

    (二)产业集群走向衰败的原因分析

   三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兴起

  第二节 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现状述评

   一 基于内部网络的集群升级路径研究述评

   二 基于外部网络的集群升级路径研究述评

    (一)全球价值链中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式

    (二)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集群升级的影响

     1.准科层型

     2.网络型

     3.市场关系型

    (三)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实证研究

   三 链网耦合下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第三节 基于内外网络耦合视角的集群升级路径与政策启示

   一 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网络的界定

   二 核心企业网络对集群升级的作用机理

    (一)核心企业的内生性网络对集群升级的作用

    (二)核心企业的外部化网络对集群升级的作用

   三 政策启示

 第八章 实证分析——网络视角下的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及其升级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 柳市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二 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

    (二)形成阶段

    (三)快速增长阶段

     1.集群结构更加合理

     2.产品类别增多且科技含量增加

     3.全国范围的社会化营销网络形成

     4.配套设施开始发挥作用

    (四)产业集群进入升级阶段

     1.研发水平明显提高

     2.同跨国公司的合作风起云涌

     3.营销呈现新特点

     4.配套设施一步完善

  第二节 内部网络结构

   一 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结构的演进

    (一)以供销员为中心的结构模式(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二)以企业集团公司为中心的结构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三)网络结构的两种演进趋势

     1.协作企业自主化倾向

     2.中心企业一体化趋势

   二 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网络内的纵向分工与生产网络的形成

   三 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网络内的横向分工与知识网络的形成

    (一)外部网络平台

    (二)内部网络体系

    (三)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外部网络联系

   一 低压电器产业全球价值链概况

   二 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

  第四节 升级困境及路径选择

   一 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的升级困境

    (一)源自集群内部网络锁定

    (二)源自低压电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阻力

     1.非关税贸易壁垒

     2.知识产权保护

     3.跨国并购陷阱

   二 关于升级路径的一些思考

 承继浙学优秀传统 促进当代学术繁荣

 后记

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个内治、外功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它的研究也应该既从全球价值链框架、产业集群的外部联系、全球分工体系等外部视角,又从产业集群内部分层、本地协作体系等内部视角来进行。然而,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各自的领域内。本书试图以网络组织的分析视角,将当今产业集群的种种现象都纳入这个统一的框架中,对产业集群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揭示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特征、集群网络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机制、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和外部网络结构,以及基于内外部网络的产业集群的演化与升级等一般理论,并提出相应的基于网络构建的产业集群政策,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理论解释力度,以期对集群的现实发展和升级有所指导。

Aldo Romano,Giuseppina Passiante,Valerio Elia,“New Sources of Clustering in the Digital Economy”,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1,(1):19-27.

Anderson,J.,Hákansson,H.,Johanson,J.,“Dyadic Business Relationships Within a Business Network Context”,Journal of Marketing,1994.

Anderson,J.C.,Narus,J. A.,“Business Marketing:Understand What Customers Valu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Pratt,Andy C.,Creative Clusters:Towards the Governanc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m?”Paper Resubmitted to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 Culture and Policy,2004(6).

Benner,C.,“Learning Communites in a Learning Region:The Soft Infrastructure of Cross-firm Learning Networks in Silicon Valle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3,35(10):1809-1830.

Carlos Melo Brito,“Towards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2001(16).

Christer Karlsaon,“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3(23).

Phil Cooke,“Global Bioregions:Knowledge Domains,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System Networks”,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6,13(4):437-458.

Dalum,B.,Pedersen,C.φ.R.,Villumsen,G.,“Technological Life Cycles:Regional Clusters Facing Disruption”,DRUID Working Paper,2002.

Dennis Maillat,Olivier Crevoisier and Bruno Lecoq,“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erritorial Dynamics:A Tentative Typology”,Patterns of A Network Economy,1993.

Dicken P and Malmberg A,“Firms in Territories:A Relational Perspective”,Economic Geography,2001,77(4):345-363.

Enright,M.J.,“The Globaliz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Policies toward Regional Clustering,in Hood,2000.

Fernando Alberti,“The Governance of Industrial Districts:A Theore-tical Footing Proposal”,Papers.Serie Piccola a Media Impresa 5,2001(82).

Fritz,O.M.,Mahringer,H.,Valderrama,M.T.,“A Risk-oriented Analysis of Regional Clusters.”,in 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sation,207 Brondesbury Park,London:Pion Limited.1998.

Gadde,L.E.,Mattsson,L.G.,“Stability and Change in Network Relationship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87.

Gary Gereffi,John Humphrey,Timothy Sturgeon,“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2005,12(1):8-104.

Gary Gereffi,“Shifting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Internet”,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1,44(10).

Grabher,G.,The Embeddded Firm:On the Socioeconomics of Industrial Networks,London:Routledge,1993.

Hákan Hákansson,lvan Snehota,“No Business is an Island:The Network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9.

Hákan Hákansson,Industrial Networks:A New View of Reality,London:Routledge,1992.

Langen P.D.,“Governance in Seaport Clusters”,Maritime Economics & Logistics,2004,6(2).

Markusen,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Economic Geography,1996(72):293-313.

Michiel H.Nijdam and Peter W.de Langen,Leader Firms in the Dutch Maritime Clust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ERSA 2003 Congress.

Morgan,K.,“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1997,31(5):491-503.

Morrison,A.,Gatekeepers of Knowledge within Industrial Districts:Who They Are,How They Interact,Working Paper,2004.

N. and Young S.(eds),The Globalization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ctiv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ndon:Macmillan,2000.

Porter,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Powell,W.,“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1990,(12):1616-1637.

Ronald S.Burt,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Ross Brown,“Cluster Dynamic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Application to Scotland”,European Policies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2000,38(3).

Scott,A.J.,“Flexible Production System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The Rise of New Industrial Spaces in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asearch,1988(12).

Simon Croom,Pietro Romano,Mihalis Giannakis,“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Critical Literture Review”,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2000.

Tichy,G.Clusters: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 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London:Pion Limited.,1998.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2003:C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on and Learning,2002.

Yeung,H.W.C.,“The Firm as Social Networks:An Organisational Perspective”,Growth and Change,2005,36(3):307-328.

R.科斯、A.阿尔钦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安娜·格兰多里主编《企业网络:组织和产业竞争力》,刘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蔡宁、杨闩柱、吴结兵:《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臧旭恒、何青松:《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3期。

曹丽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比较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8期。

曹丽莉:《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曹元芳、李西江:《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改革》2006年第2期。

陈柳钦、黄坡:《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基于外部性视角》,《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陈瑞恩:《产业集群演化研究——以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陈文华:《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程新章:《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模块生产网络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5期。

仇保兴:《发展小企业集群要避免的陷阱:过度竞争所致的“柠檬市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仇勇懿、沈玉芳:《城市集群发展与网络化现象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第3期。

邓瑾、杨海军:《创业型产业群向创新型产业群的嬗变:模块化的作用》,《当代财经》2006年第12期。

邓智团:《产业网络进化论:城市—区域竞合范式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丁伟、钱省三、文嫮:《基于地域化与全球化双向互动的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冯祈善、黄媛梅:《集群治理:社会资本价值量提升的手段》,《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第10期。

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葛朝阳、魏江:《试论产业集群中的几个技术创新特征》,《科研管理》2003年第3期。

郭劲光:《企业网络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上海三联书店,2003。

何雄浪:《专业化分工、网络组织与产业集群的演进机理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黄洁:《集群企业成长中的网络演化:机制与路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黄洁:《企业成长与网络演化:基于浙江集群企业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黄泰岩、牛飞亮:《西方企业网络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4期。

黄喜忠、杨建梅:《集群治理的一般性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10期。

胡雅蓓:《基于竞合关系的产业集群网络治理机制研究——以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为例》,《江淮论坛》2012年第5期。

惠宁:《分工深化促使产业集群成长的机理研究》,《经济学家》2006年第1期。

纪玉俊:《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分析》,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纪玉俊、丁娟:《基于链网结合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与路径》,《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11期。

贾生华、杨菊萍:《产业集群演进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研究综述》,《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蒋录全、吴瑞明、刘恒江等:《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经济地理》2006年第1期。

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党国英、刘惠译,华夏出版社,2001。

赖红波、吴泗宗、王建玲:《产业集群的自我否定与跨网络学习:以浙江温州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第2期。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产业集群网络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2期。

李革伟:《城市集群化与城市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武汉金融》2008年第8期。

李恒:《模块化生产的激励机制与产业集群治理》,《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5期。

李凯、李世杰:《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李凯、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耦合结构:一个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李利群:《全球价值链视野中的原发型产业集群升级:以乐清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为例》,《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第1期。

李宁、杨蕙馨:《集群剩余与企业集群内部的协调机制》,《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

李胜兰:《非正式制度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李世杰、李凯:《产业集群的组织分析逻辑与治理机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11期。

李文秀:《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基于链网耦合的视角》,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分解与网络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李新春:《企业战略网络的生成发展与市场转型》,《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李亦亮:《企业集群发展的框架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李永刚:《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2期。

李正卫、吴晓波、郑健壮:《基于规模和集群之上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研究》,《科研管理》2003年第4期。

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林竞君:《网络、嵌入性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林润辉:《网络组织与企业高成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刘冰、高闯:《组织信息体制、制度化关联与高技术企业集群治理效率》,《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3期。

刘春生:《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刘东:《企业网络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刘恒江、陈继祥等:《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7期。

刘恒江、陈继祥:《要素、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刘友金:《产业集聚、集群与工程机械工业发展战略》,《求索》2004年第8期。

刘静波:《产业竞合:合作博弈、网络平台与制度条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刘巨钦:《企业集群的内生性成长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

刘芹:《产业集群升级研究述评》,《科研管理》2007年第3期。

刘芹:《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和模式研究述评》,《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刘日星、胡大立、谌飞龙:《企业集群网络的形成逻辑与集群网络构建路径分析》,《商业研究》2006年第5期。

罗仲伟:《“粉碎层级金字塔”:谈网络组织的特性》,《经济管理》2000年第5期。

罗仲伟:《网络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学分析(上)》,《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6期。

罗仲伟:《网络组织的特性及其经济学分析(下)》,《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7期。

吕文栋、张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吕文栋、朱华晟:《浙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中译本,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5。

马中东:《分工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迈克尔·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2期。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中信出版社,2007。

迈克尔·波特:《竞争论》,李明轩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

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王铁生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梅丽霞:《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制造业集群升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孟韬:《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基于柳市电器集群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

孟韬:《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聂鸣、刘锦英:《地方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及升级前景研究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第6期。

欧志明、张建华:《企业网络组织的演进及类型研究》,《决策借鉴》2002年第1期。

潘利:《链网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彭文慧:《企业无边界、网络组织创新与产业集群治理》,《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

秦斌:《企业战略联盟理论评述》,《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9期。

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任家华、王成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演进与升级》,《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0期。

任家华:《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例》,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任寿根:《新兴产业集群与制度分割》,《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芮鸿程:《网络组织的形成与运作机理研究》,《学术界》2001年第3期。

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施蒂格勒:《产业组织》,王永钦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石大立:《专业化产业区生成机理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时云辉:《核心企业网络演变与区域发展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苏雪串:《城市化进程中的要素集聚、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发展》,《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孙国强:《关系、互动与协同:网络组织的治理逻辑》,《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

孙国强:《网络组织的内涵、特征与构成要素》,《南开管理评论》2001年第4期。

孙国强:《网络组织治理机制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孙天琦:《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的发展与产业组织结构演进》,《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3期。

王步芳:《企业群居之谜:集群经济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王步芳:《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期。

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科研管理》2001年第5期。

王发明、蔡宁、朱浩义:《集群网络结构和风险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王发明、周颖:《全球价值链条件下的制造业集群危机:浙江个案》,《改革》2007年第4期。

王丰、汪勇、陶宽:《网络组织:21 世纪的新型组织结构模式》,《当代财经》2000年第5期。

王宏:《熵理论与产业集群的开放性》,《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33期。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王缉慈:《关于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经济地理》2004年第4期。

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王娇俐、花磊、王文平:《基于集群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综述》,《技术经济》2011年第8期。

王进:《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业集群学习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王珺:《产业组织的网络化发展:广东专业镇经济的理论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王珺:《衍生型集群: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产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王凯:《基于网络结构的中卫型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3期。

王岚:《核心企业成长战略实施与集群网络构建》,《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王立军:《嵌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升级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王玲、张金成:《论供应链的网络组织特性》,《物流技术》2006年第12期。

王淑贤:《基于需求冲击分析的产业集群治理机制》,《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第1期。

王旭:《基于钻石模型的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王询:《论企业与市场间的不同形态》,《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韦福祥:《企业间网络组织及创新机制的形成新探》,《现代财经》2001年第1期。

魏江、刘锦:《基于协同技术学习的组织技术能力提升机理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第1期。

魏江、魏勇:《产业集群学习机制多层解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1期。

魏江、勾丽:《基于动态网络关系组合的集群企业成长研究:以正泰集团为例》,《经济地理》2009年第5期。

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2003。

魏江:《浙江省区域性中小企业群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报告》2002年第6期。

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魏旭、张艳:《知识分工、社会资本与集群式创新网络的演化》,《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文嫮、曾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地方建筑陶瓷产业集群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6期。

文嫮、曾刚:《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研究:以上海浦东集成电路产业网络为例》,《中国工业经济》第2005年第7期。

吴结兵:《基于企业网络结构与动态能力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吴利学、魏后凯、刘长会:《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15期。

吴晓波、耿帅、徐松屹:《基于共享性资源的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第4期。

吴晓波、耿帅:《区域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分析》,《经济地理》2003年第6期。

余东华、芮明杰:《论模块化分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夏兰、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项后军:《产业集群、核心企业与战略网络》,《当代财经》2007年第7期。

徐元国:《集群企业网络演进与龙头企业集团的形成机理》,《经济地理》2010年第9期。

许登峰:《基于社会网络的集群企业创新机制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许庆瑞、毛凯军:《论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网络和创新》,《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4期。

许庆瑞、毛凯军:《试论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科研管理》2003年第1期。

阎海峰:《跨国公司网络组织》,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闫二旺:《网络组织的机制、演化与形态》,《当代财经》2005年第1期。

闫莹:《基于合作竞争的网络组织演化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杨慧:《产业集群治理结构探析》,《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杨蕙馨、纪玉俊、吕萍:《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9期。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杨小凯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张玉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姚先国、朱海就:《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兼论“特质交易”观点》,《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6期。

叶建亮:《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经济科学》2001年第3期。

易明等:《产业集群治理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8期。

于永达、陈琳:《产业集群治理机制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8期。

余秀江:《企业群落演进、运行与治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喻红阳:《网络组织集成及其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喻凯、周小阳:《企业集群的风险成因及其规避》,《企业研究》2008年第9期。

喻卫斌:《产业集群的交易特征及其治理》,《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张聪群:《产业集群治理的逻辑与机制》,《经济地理》2008年第3期。

张丹宁:《产业网络视角下的大企业集群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张丹宁、唐晓华:《产业网络组织及其分类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2期。

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

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张建华、刘仁军:《工业化进程中企业网络组织的创新与应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张杰、刘志彪、郑江淮:《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7期。

张杰、刘东:《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基于组织分工架构的一个初步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5期。

张魁伟、许可:《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运行机制》,《经济学家》2007年第4期。

张平:《基于资源视角的企业集群优势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9期。

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永安、王燕妮:《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类型解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2期。

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华夏出版社,2006。

张宇、蔡秀玲:《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与地方产业网络升级》,《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4期。

赵蓓:《嵌入性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分析框架》,《东南学术》2004年第6期。

赵春明:《虚拟企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赵海山:《关系型契约与产业集群治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1期。

赵志豪:《基于双重视角的产业集群网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郑风田、唐忠:《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郑建伟、万君康、陈剑锋:《基于产业集群的治理结构创新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第3期。

周勤:《企业纵向关系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朱海就、陆立军、袁安府:《从企业网络看产业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原因:浙江和意大利产业集群的比较》,《软科学》2004年第1期。

朱海就:《企业网络的经济分析:产业区能力差异的解释》,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

朱华友、丁四保:《产业集群治理:一个基于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实证的视角》,《经济地理》2006年第6期。

朱建荣:《企业集群治理与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关联》,《改革》2008年第7期。

朱瑞博:《模块化抗产业集群内生性风险的机理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5期。

朱涛:《企业网络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朱英明:《产业集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3年第3期。

朱允卫:《企业规模、集群结构与技术创新优势》,《经济地理》2004年第2期。

左月华、胡红生:《资源、集群发展与技术创新战略》,《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