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92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4~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Youth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2014-2015)

SSAPID:101-7276-6987-89
ISBN:978-7-5097-7593-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广州青年的价值观、身心健康、教育与学习、就业、婚恋与家庭状况、社会参与、消费与闲暇娱乐、互联网运用状况、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状况、发展环境等十个方面展开系统的实证性研究,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深入分析当代青年的价值诉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详细勾勒当代广州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特征,真实反映广州青年生存与发展现状,并就广州青年的发展趋势及对广州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编 辑:张丽丽;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4~2015)》由一个总报告、十个分报告、两个专题报告组成。本书从广州青年的价值观、身心健康、教育与学习、就业、婚恋与家庭状况、社会参与、消费与闲暇娱乐、互联网运用状况、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状况、发展环境等十个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实证性研究,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深入研究、分析当代青年的价值诉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详细勾勒了当代广州青年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特征,真实反映了广州青年生存与发展现状,并就广州青年的发展趋势及对广州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研究发现,与2010年、201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广州青年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个人本位、务实的价值取向依然是广州青年人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在社会价值观方面,广州青年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信心回升,对社会建设领域越来越重视。在身心健康方面,目前广州青年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收入不够用一直高居广州青年压力源的前三位;父母、朋友依然是广州青年最主要的求助对象,专业机构的地位有所攀升。广州青年教育与学习有较好的社会氛围和家庭物质条件,他们对学历的期望较高,较看重个人能力的提升,教育满意度有所上升。在就业方面,“自主创业”成为广州青年成功就业的重要选择;工资待遇反超工作稳定性,成为广州青年求职中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就业质量与工作满意度均有待提高。广州青年在择偶时更加注重精神追求及感官满足,情感因素与物质因素相对弱化;网络化社交意愿增强,婚姻责任意识与稳定性较差;性观念较为开放,性责任意识有所降低。在青年参与方面,广州青年政治意识和参与行为增强,但政治参与途径有限;社会参与热情高涨、行为踊跃。广州青年消费水平稳中有升,消费结构持续稳定;青年闲暇娱乐的内容与地点多样,互联网成为青年消费和闲暇娱乐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运用状况方面,广州青年上网更加普及,呈现低龄化、娱乐化、移动化的趋势。广州未成年人偏差行为整体严重性较低,偏差行为集中于逃学、不做课程作业等违纪行为。在发展环境方面,广州青年发展的政策体系日渐完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但与青年自身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青年对发展环境满意度评价普遍不高。随着广州的新定位、新发展、新谋划,交织着激荡变化的社会思潮,广州青年群体发生着急剧而显著的变化。在未来,我们应从优化工作理念、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公共服务等多维度开展青年工作,为青年发展营造更加和谐、良性的条件与环境,促进广州青年全面发展。

陈建华:《2015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2月2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

李克强:《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

卢现祥、唐静芳、罗小芳:《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戚业国:《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1期。

沈杰:《2004年中国青年发展的主要态势》,《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田杰:《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工作的发展战略》,《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5期。

修晶、李志刚:《国外促进青年创业的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青年探索》2006年第3期。

羊城晚报:《李克强总理考察广东纪实:查看危旧房改造关心外来工》2015年1月8日。

张高丽:《引领新常态开创新局面》2015年3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第十六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郑大俊、高立伟:《当代社会思潮与青年发展问题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12期。

周丽芳、王胜利:《对我国二十年来青年政策研究状况的分析》,《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年第1期。

朱小丹:《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2月9日,广东省省长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做的报告。

魏国华、张强:《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蒋亚辉:《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教育的思考与行动》,《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1期。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广州市教育发展蓝皮书(2011~2012)》,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简报(2012~2013)》,2014。

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

戴健林、姜渝萍:《广州市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0期。

陈文等:《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态度调查》,《医学与社会》2010年第23(2)期。

麦锦城、丁元庆:《广州市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期。

沈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沈杰:《青年的社会心理变迁:一种研究框架的探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涂敏霞:《广州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

陶映荃:《5万样本揭示中国城市劳动人口亚健康状况》,中工网,《工人日报》2010年1月6日。Http://job.Worker.cn。

网易财经频道,《白领人士网络调查》,Http://money.163.com。

王育学:《亚健康问题纵横谈》《解放军健康》2005年第1期。

魏雁滨等:《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港、穗在校青少年比较研究》,《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

应湘:《广州地区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教育导刊》2000年第7期。

肖汉仕:《“90后”青年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教育》,《中国全民健心网》2014-06-04。

2011年零点集团“90后”研究报告,《我们,“90后”》。

《“80后”“90后”谁将更多影响中国未来——访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袁岳》,《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18日。

涂敏霞、钟向阳、杨秋苑等:《广州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广州青年心理健康状况》,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涂敏霞、杨秋苑等:《青少年压力现状与心理调适——穗、港、澳三地比较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涂敏霞、杨秋苑等:《广州青年发展报告》,《广州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邓蕾、黄洪基主编《选择与期待——青年就业创业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孙慧:《广州青年就业发展研究》,魏国华、张强主编《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唐俊、文帜:《广州青年就业与创业状况》,涂敏霞、邱服兵主编《广州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2009~2010)》,2010。

李晓丹:《株洲市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林岳新、杨小松:《青年就业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山东省团校学报》2014年第4期。

郭巧丽、杨贝乐、任波、黄亚冰:《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路径研究》,《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11月。

王秋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发展与青年参与——“第十届中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论坛”》,《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第12期。

浦伟忠:《社会发展与青年参与》,《青年研究》1994年第1期。

中国青少年研究网:《关注与互动:不同青年对政治参与的观念认知和行为选择》,http://www.cycs.org/Article.asp?Category=1&ID=290,2004-3-28。

中国青少年研究网:《青年自组织发展研究报告(1):青年自组织理论概述》,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17497,2012-04-02。

吴冬华:《广州志愿者发展研究报告》,魏国华、张强主编《广州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祝志君:《呼和浩特市志愿服务发展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罗君辉:《广州2010年亚运会志愿者队伍建设探讨》,《探求》2009年第1期。

蔡德辉:《犯罪学——犯罪理论与犯罪防治》,台北:五角,1996。

胡俊文:《青少年犯罪与预防: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11。

广州市统计局:《2013年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

李建光:《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初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8期。

李子顺:《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对策》,《人民检察》2009年第5期。

李冠军、李娜、郑雯慧、王清亮:《特新型毒品“型与型传统毒品”统滥用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比较研究》,《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年第2期。

马冠生、孔灵芝、栾德春、李艳平:《中国居民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年第5期。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穗团宣:《关于广州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调研报告》,2009,载于http://www.gdzf.org.cn/gdsgzdt/gz/200911/t20091126_71466.htm。

王利霞:《浅谈青少年犯罪现状及预防》,《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王牧:《犯罪学论丛》(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田运隆:《新型师生关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6期。

薛广庆、杨鹍飞:《青少年犯罪成因实证分析——以新疆乌昌地区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章程:《3名辍学少年“轮班”贩毒》,《广州日报》2014年7月15日第A17页,载于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4-07/15/content_2689360.htm。

周理艺:《广州市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状况研究》,载于魏国华、张强(主编),《广州青年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郑彦芹:《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校园心理》2013年第3期。

Akers,R.L.(2002),“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rime”,In S. Cote (Ed.),Criminological Theories:Bridging the Past to the Future,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Inc.

Allen,T. D.,&Eby,L. T. (2007),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Mentoring:A Multiple Perspectives Approach,Oxford,UK:Wiley-Blackwell.

Clinard,M.,& Meier,R. (2008),Sociology of Deviant Behavior. Belmont,CA:Thomson Higher Education.

Colby,S. M.,Nargiso,J.,Tevyaw,T. O. L.,Barnett,N. P.,Metrik,J.,Lewander,W.,et al. (2012),“Enhanced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Versus Brief Advice for Adolescent Smoking Cessation: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Addictive Behaviors,37(7).

Costello,B. J.,&Vowell,P. R. (1999),“Testing Control Theory and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A Reanalysis of the Richmond Youth Project Data”,Criminology,37(4),815-842.

Eaton,N. R.,Krueger,R. F.,Johnson,W.,McGue,M.,&Iacono,W. G. (2009),“Parental Monitoring,Personality,and Delinquency:Further Support for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Monitor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43(1),49-59.

Espelage,D. L.,&Swearer,S. M. (2003),“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What have We Learned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School Psychology Review(32).

Gollwitzer,P. M.,Heckhausen,H.,&Ratajczak,H. (1990),“From Weighing to Willing:Approaching a Change Decision Through pre-or Postdecisionalmentation”,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45(1).

Goode,E. (2000),Deviant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NJ:Prentice Hall Publishing.

Hough,M.,Ruuskanen,E.,&Jokinen,A. (2011),“Trust in justice and the Procedural Justice Perspective:Editor’s Introdu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8.

Libbey,H. P. (2004),“Measuring Student Relationships to School:Attachment,Bonding,Connectedness,and Engagement”,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4(7).

Salmivalli,C. (1999),“Participant Role Approach to School Bullying: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Journal of Adolescence,22(4).

Siegel,L. J.,& Welsh,B. (2011),Juvenile Delinquency:The Core (4th ed.). Belmont,CA:Wadsworth/cengage Learning.

Streiner,D. L.,& Norman,D. L. (1989),Health Measurement Scales:A Practical Guide to Their Development and Use.,London,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夏琳、余伟:《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调查研究》,《老区建设》2010年第4期。

周莹:《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人力资源管理》 2015年第1期。

万凤艳:《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职业价值观及其关系研究》,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2009。

杨加勇:《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及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以A校大学生为例》,云南大学。

刘晨:《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许超:《青少年性道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韦玉敏:《大学生压力、反刍思维与焦虑的关系研究》,广西大学,2013。

常彦梅:《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大庆石油学院,2008。

贾立蕊:《大学生休闲现状分析及休闲教育对策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1。

尹艳华:《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研究》,湖南大学,2012。

刘晨:《新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11。

张娜,《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分析及教育研究》,郑州大学,2013。

简 介:《广州青年发展报告》是关于广州市青年发展情况的年度性报告,每年出版一本。《广州青年发展报告(2023)》由一个总报告、七个分报告、五个专题报告组成。总报告站在党和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描绘广州青年发展的基本状况,指出广州青年既有生存领域的现实问题,也有事业发展的需求,还有个性发展的诉求,呈现出多重特征,提出促进新时代广...

作者: 涂敏霞 杨成 沈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简 介:本书从广州青年的人口发展状况、教育与学习、价值观、身心健康、就业、参与、婚恋、消费、互联网运用状况、发展环境、闲暇娱乐生活、预防青少年吸毒十二个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的实证性研究,从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教育学、犯罪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深入研究、分析当代青年的价值诉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详细勾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