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6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话语路径研究图书

A Study on Antonio Gramsci’s Theory of Cultural Hegemony and Its Discourse Paths

SSAPID:101-7273-5568-97
ISBN:978-7-5097-9768-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沿着“走近葛兰西、辨析葛兰西、走出葛兰西”的研究路径,在评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尝试性提出了“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和“弹性边界三阶论”,并在当代国际政治交往语境中运用葛兰西思想分析比较了中国的“互不干涉内政”外交话语和瑞士的“中立”外交话语,是一种“西为中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尝试。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哲学系列
作 者: 叶惠珍
编 辑:周琼;钱越洋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Abstract

 致谢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编辑委员会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第1章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二 研究动态

   (一)国内研究动态

    1.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研究

    2.话语与文化领导权关系研究

   (二)国外研究动态

    1.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

     (1)1937~1960年代

     (2)1970~1990年代

     (3)1990年代至今

    2.话语与文化领导权关系研究

     (1)政治哲学视角

     (2)语言学视角

  三 研究方法

 第2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概貌

  一 思想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马克思、列宁的影响

    1.马克思的影响

    2.列宁的影响

   (三)意大利哲学、政治学的影响

    1.马基雅维利的影响

    2.拉布里奥拉的影响

    3.克罗齐的影响

  二 思想内涵

   (一)译名澄清

   (二)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之场域维度

   (三)有机知识分子:文化领导权之主体维度

   (四)阵地战:文化领导权之策略维度

   (五)积极认同:文化领导权之价值维度

 第3章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评析

  一 理论实质

  二 理论价值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二)深远的理论影响

    1.阿尔都塞:从文化领导权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2.对于英国文化研究的影响

  三 理论困境

   (一)立场游移的唯物主义者

   (二)市民社会与阵地战的乌托邦

   (三)革命主体的位移

  四 现实价值

  五 现实困境

  六 小结

 第4章 文化领导权之现实生成路径

  一 文化领导权:一个统合的视域

   (一)经济领导权:文化领导权之根基

   (二)政治领导权:文化领导权之要义

   (三)军事领导权:文化领导权之甲胄

   (四)话语领导权:文化领导权之载体

  二 文化领导权之话语路径研究

   (一)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

   (二)拉克劳与墨菲:文化领导权的后现代话语策略

   (三)WWWH话语路径理论的提出

  三 小结

 第5章 文化领导权之WWWH话语路径

  一 话语主体(Who)

   (一)领导集团:抽象主体性与话语连贯性

    1.抽象主体性

    2.话语连贯性

   (二)领导中介:再议“有机知识分子”

    1.领导中介

    2.边界守护人

   (三)被领导者:话语资格与话语动力

    1.大众话语资格

    2.大众话语动力

  二 话语内容(What)

   (一)领导集团话语内容

    1.内政话语:民生、法制、公益、励志

    2.外交话语:国家身份与国际规则

   (二)领导中介话语内容

    1.以执政集团为话语对象:批判、建言

    2.以大众为话语对象:智识教育、政治科普

    3.以“无机知识分子”为话语对象:抱负话语、利益话语

   (三)被领导者话语内容

  三 话语场域(Where)

   (一)传统媒体话语场

    1.领导集团与传统媒体:搭场、割地、个人署名

    2.有机知识分子与传统媒体:文化领导权竞争

    3.大众与传统媒体:集体入场、事件入场

   (二)新媒体话语场

    1.新媒体挑战

    2.新媒体话语场上的美国政府

    3.新媒体话语场上的中国政府

  四 话语策略(How)

   (一)领导集团话语策略

    1.扩展性多声、收缩性多声

    2.人称代词

   (二)领导中介话语策略

   (三)被领导者话语策略

    1.委婉语

    2.双关

  五 小结

 第6章 文化领导权之WWWH话语路径:以中瑞外交话语为例

  一 中国政府“互不干涉内政”话语及其国际文化领导权

   (一)话语内容层面(What)

    1.中国“互不干涉内政”话语的产生和演变

    2.国家身份话语与国际文化领导权

    3.国际规则话语与国际文化领导权

   (二)话语主体层面(Who)

    1.作为话语主体的领导集团

    2.作为话语主体的有机知识分子

   (三)话语场域层面(Where)

    1.传统媒体话语场上的“互不干涉内政”话语:搭场、圈地、署名

    2.新媒体话语场上的“互不干涉内政”话语

   (四)话语策略层面(How)

    1.“互不干涉内政”话语中的“多声”策略

    2.“互不干涉内政”话语中的“人称代词”策略

  二 瑞士政府“中立”话语及其国际文化领导权

   (一)话语内容层面(What)

    1.瑞士“中立”话语的生成与演变

    2.国家身份话语与国际文化领导权

    3.国际规则话语与国际文化领导权

   (二)话语主体层面(Who)

    1.作为话语主体的瑞士政府

    2.作为话语主体的瑞士“有机知识分子”

    3.作为“中立”话语主体的瑞士公民

   (三)话语场域层面(Where)

    1.传统媒体话语场上的瑞士政府“中立”话语

    2.新媒体话语场上的瑞士政府“中立”话语

   (四)话语策略层面(How)

    1.瑞士政府“中立”话语中的“多声”策略

    2.瑞士政府“中立”话语中的人称代词

  三 小结:话语/文化领导权的中瑞案例比较

   (一)话语内容层面(What)

   (二)话语主体层面(Who)

   (三)话语场域层面(Where)

   (四)话语策略层面(How)

 第7章 文化领导权之后

  一 弹性边界三阶论

   (一)第一重异化防范:反霸权边界

   (二)第二重异化防范:防御性理性边界

   (三)第三重异化防范:反吞噬二重边界

  二 走近葛兰西

  三 走出葛兰西

  四 研究展望

 摘要

葛兰西以二分维度双向诠hegemony(文化领导权或文化霸权),既披露了以常识为外衣的资产阶级文化霸权之隐蔽性,同时又构想了霸权的反向维度,即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现实生成路径。在葛兰西看来,意共低估了法西斯文化霸权的思想侵蚀力,而自身的文化领导权力量薄弱,对内无法凝聚意共党员的共同革命意志,对外不愿与其他阶层积极联合,无法有效团结大众,因而导致了最终的溃败,痛失领导权。无产阶级政党怎样才能对抗资产阶级乃至法西斯文化霸权?葛兰西的答案是培育共产党自己的有机知识分子队伍,采取在市民社会的教育、传媒、宗教、生产机构等多个阵地里进行“阵地战”的隐蔽文化战争模式,凝聚广大民众的集体意识和革命意志,最大限度地接合不同阶层的利益需求,尽最大可能赢得广大工农群众对于共产党的积极认同,培育党的文化领导权,对抗资产阶级文化霸权。葛兰西的理论设想并非完美。他过度强调文化、意识形态,在不自觉间陷入一种立场游移的唯心/唯物主义。他所设想的阵地战策略也有一定的空想性质,把革命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有机知识分子群体身上体现了一种精英主义思维,暴露出他对大众革命主体地位的轻视。事实上,葛兰西的理论更适用于已经获得政权、需要巩固文化领导权的执政党。对于尚未获得政权的政党而言,这个理论则过于理想化。瑕不掩瑜,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仍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葛兰西在教条主义、宿命论大行其道的20世纪30年代以卓越的批判精神超越了机械唯物主义,开了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先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第一,他从文化视角展开对领导权的研究,促成了领导权建设的立体化和完整化,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论域。第二,葛兰西充分肯定“意识形态”的积极物质性力量,颠覆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虚假意识形态”的单纯负面批判,促使无产阶级政党有意识地构造自己的意识形态话语,并借此链接不同利益阶层,发挥现实的物质力量。第三,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结构向市民社会延伸的根本变化,在资本主义向福特主义演变的重要节点上适时地革新了马克思主义传统国家观,赋予市民社会以及阵地战策略显著的领导权建设意义。第四,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承载了“劳动群众—专业技术精英—科学技术专家—有机知识分子”之间的跨阶层身份链接,回归生活生产世界寻找智识领导权的源发路径,以层递方式阐明了劳动群众与智识先锋集团之间相辅相成的共生逻辑。第五,葛兰西对于阶级联盟的强调体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现实出发、不迷信教条、不盲从权威,敢于直面现实矛盾、独立判断、大胆批判的革命勇气和思想深度。第六,葛兰西将文化领导权理论的适用对象拓展到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结构,而不仅仅局限于无产阶级政权分析。这种扩展突破了固步自封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给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带来了深刻启发,杜绝了对于“命定的”社会变革的盲目期待,促使人们在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寻找夺取领导权的切实路径。但是,文化领导权的获得与巩固不能仅仅遵循从文化到文化的形而上学路线。它受到经济、政治、军事和话语领导权的联动支撑,各种权力立面相互制掣、相互依托。无产阶级政党要获取、巩固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就必须营造强大的话语网络,强化言说能力,生产并推广切合大众政治心理需求、能够影响大众政治判断的价值话语,消解资本主义话语逻辑。在葛兰西之后,哈贝马斯试图论证如何通过程序性的话语生产、话语协商来形成公允的法律,实现社会团结,形成社会共识。但是他的话语伦理学是一条历经“理性—道德共识—主体间性—公正话语—交往理性—社会规范”的封闭式自我循环链,以过度乐观的个体理性、集体理性预设为出发点。此外,他的思想隐含精英主义交际主体观,忽视了话语弱势群体的话语资格困境。拉克劳与墨菲也把话语作为一种孕育文化领导权的革命策略。在他们看来,文化领导权建设是一种在开放性空间中培育“话语等同链”的过程,话语符号作为“漂移的能指”,为话语溢出、话语场扩大和话语接合创造了弥合空间,是左翼政党链接不同政治立场的泛“普遍性”前提。但是,拉克劳与墨菲抹杀了阶级存在的事实和经济要素的作用,片面夸大了话语的建构功能,曲解了葛兰西思想。本书同样以话语为切入点,尝试性地提出了“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试图从话语主体、内容、场域和策略维度构建政党与大众共享政治话语权、巩固文化领导权的现实路径。所谓话语主体(Who)包括以抽象主体性、话语实践连贯性为特征的领导集团,作为边界守护人的领导中介(有机知识分子)和以话语资格和话语动力为主体性生成前提的被领导者(大众)。话语内容(What)因话语主体身份而有所不同,领导集团话语有内政、外交话语之分,领导中介在面对执政者、大众和“无机知识分子”时话语内容也有所区别。大众政治话语则应该以表达、抗议、监督、选择为主题。话语场域(Where)包括传统媒体话语场和新媒体话语场。在传统媒体话语场,领导集团需注意“搭场”“割地”,以“个人署名”的方式传播执政话语。在新媒体话语场,执政者则需要积极驾驭各种新型话语渠道,以开放姿态对话大众。话语策略(How)也因主体身份有所区分:执政者需注意评价性多声词汇以及人称代词的使用,领导中介与被领导者则要充分利用明喻、隐喻、双关、委婉语等各种话语修辞。为检验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的适用性,本书以中国政府“互不干涉内政”话语和瑞士政府“中立”话语为例,比较分析话语主体地位、话语内容、话语场域开发程度与话语策略使用情况分别对两国政府的国际文化领导权有何影响。分析结果为,中国政府在“互不干涉内政”话语的对外言说过程中国家身份言说不足,对于国际政治“潜规则”的解构力度不够,在话语内容维度上先逊一筹。就话语主体地位而言,中国政府较好地保持了抽象主体性与话语连贯性,但是作为重要话语主体的中国有机知识分子由于话语资格与话语动力问题在国际话语场上“失声”现象严重。中国政府当前正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方面着手开拓国际话语场域,但是话语能见度仍然不高,尤其在自主话语平台“搭场”、领导者“个人署名”式发言以及多形式新媒体应用上还有待提高。在话语策略方面,中国政府注意使用“收缩性多声”,却忽略了“扩展性多声”的使用;大量使用“我们、他们”,但仍然不习惯使用“你、我”的短距离人称代词。由于在话语主体、内容、场域和策略维度上都有所不足,中国政府的国际话语领导权受到较大影响。对照瑞士案例,在话语内容方面,“中立”话语折射出国家身份断裂与瑞士政府隐蔽破坏国际规则的问题。就话语主体性而言,瑞士政府保持了抽象主体性和话语连贯性,但是言行不一,凸显了原WWWH理论中“话语连贯性”规范的解释力不足,应改为“话语与实践连贯性”。作为话语主体,瑞士有机知识分子遇到的障碍主要来自“无机”知识分子。瑞士大众具有话语资格和话语动力的双重主体性保证,但仍然无益于国家文化形象,暴露出原WWWH话语理论的另一个不足,即大众“话语辨别力”维度的缺乏。瑞士政府忽略了英语国际媒体,且忽略了“扩展性多声”策略,人称代词的使用比较呆板。对WWWH四维的忽视进一步损害了瑞士国际形象,致使其国际话语权微弱,文化领导权无从谈起。最后,本书进一步探讨了政党或政府在获得文化领导权之后还需要防范的文化领导权之三重异化的可能性。如果一味依赖强制性国家机器,忽略市民社会建设,那么该政治集团的核心政治思想就无法穿越“反霸权边界”(CHB),只能导致文化领导权异化为独裁霸权,最后被其他先进政党夺取文化领导权。我们把这种异化称之为文化领导权的第一重异化。反之,如果“执政党—强制性国家机器—市民社会机构—个人”之间的意识形态传播链条得到良性衔接,执政党有可能获得阶段性的文化领导权,此时CHB会自然遁形,收缩为半开放的“防御性理性边界”(PRB)。PRB介于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之间,以权力理性和文化理性为戒尺,双向防御可能来自政治社会的独裁霸权以及来自市民社会的无政府主义乱象,避免文化领导权的第二重异化。在国际政治文化交往中,为了避免文化领导权的第三重异化,还必须强化“反吞噬二重边界”(ADBs)的防御作用,避免霸权国家对于他国的文化领导权吞噬。ADBs包括“大众认同”的第一重反吞噬边界(ADB1)和“良性政治社会建设”的第二重反吞噬边界(ADB2),两者共同确保了本国市民社会、政治社会与他国进行政治、文化、经济等交往的过程中不至于流失国家文化特质、丧失政治交往身份。从CHB到PRB再到ADBs的三个阶段构成了本书的“弹性边界三阶论”,该理论是一个探索如何防范文化领导权异化的三阶理论,是在国际交往语境中对葛兰西思想的一种尝试性延展。综上所述,本书沿着“走近葛兰西、辨析葛兰西、走出葛兰西”的理论路径,在葛兰西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延展,尝试性提出了“WWWH话语领导权”理论和“弹性边界三阶论”,并结合中瑞外交话语实践的对比提出了策略性建议。笔者在当代国际交往语境中引入葛兰西思想,是一种“西为中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尝试,力求为当代无产阶级政党的文化领导权建设提供参考。

1)〔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都塞读本》,陈越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

3)〔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吕增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4)〔美〕巴特勒、〔英〕拉克劳、〔斯〕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胡大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2011。

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7)〔英〕恩斯特·拉克劳、〔比〕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8)〔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孔明安、刘振怡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9)〔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1)〔意〕葛兰西:《论文学》,吕同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2)〔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

13)〔意〕葛兰西:《葛兰西文选:1916~1935》,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2。

14)〔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张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意〕葛兰西:《葛兰西狱前著作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6)〔意〕葛兰西:《现代君主论》,陈越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7)〔意〕葛兰西:《狱中书简》,田时纲译,人民出版社,2007。

18)〔美〕古廷(Gutting G.):《福柯》,王育平译,译林出版社,2010。

19)〔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20)〔德〕哈贝马斯:《社会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

21)〔德〕哈贝马斯:《社会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2)何磊:《葛兰西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3)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4)〔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鳞、孙魁、朱中龙译,人民出版社,1984。

25)〔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26)胡曙中:《英汉传媒话语修辞对比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27)〔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8)〔英〕莱姆克等著《马克思与福柯》,陈元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9)列宁:《列宁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出版社,1960。

30)《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3卷,人民出版社。

31)《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3卷,人民出版社。

3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33)《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34)刘建成:《第三种模式: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5)刘学义:《话语权转移:转型时期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

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4。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

4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人民出版社,2009。

47)〔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

4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

49)〔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葛兰西的〈狱中札记〉》,黄华光,徐力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0)〔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彭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1)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2)孙民:《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意识形态领导权”——从葛兰西到拉克劳、墨菲》,人民出版社,2012。

53)〔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4)王修智、岳增瑞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55)《意大利共产党第十六和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集》,人民出版社,1990。

56)仰海峰:《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北京大学出版,2009。

57)周兴杰:《批判的位移:葛兰西与文化研究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8)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59)尤泽顺:《中国当代对外政治话语:建构模式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10。

60)支永碧:《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话语语用预设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61)〔意〕朱塞佩·费奥里:《葛兰西传》,吴高译,人民出版社,1983。

1)〔英〕B.杰索普:《葛兰西思想论战——吸收葛兰西思想是左派复兴的关键》,冯炳昆译,《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2)〔美〕C.勃格斯:《葛兰西和欧洲共产主义》,刘铭昌译,《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3)曹春春、周青:《政治隐喻的劝说话语意图探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3期,第82~84页。

4)曹国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当代中国的重建》,《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第6~9页。

5)陈炳辉:《从政治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导权到话语领导权——拉克劳、墨菲的领导权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02~107页。

6)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政府新闻发布会的话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7)程亿、史扬:《后现代公共行政视角下的农民话语权回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16~118页。

8)付文忠、孔明安:《新霸权理论与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逻辑》,《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36~41页。

9)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的哲学基础剖析》,《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75~80页。

10)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

11)郭建宁:《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理论视野》2011年第2期。

12)〔德〕W.F.豪克:《从马克思到葛兰西——从葛兰西到马克思》,孙晓丽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1年第9期,第248~261页。

13)何萍:《论阿尔都塞对葛兰西哲学的批评》,《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0期,第8~15页。

14)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第45~51页。

15)侯竹青、范铁中:《网络话语权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3期,第60~63页。

16)胡爱玲:《葛兰西实践哲学的社会化过程》,《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40~43页。

17)胡荣荣:《话语权与文化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5期,第64~69页。

18)胡全威:《柏拉图论政治修辞》,《政治思想史》2011年第4期,第1~28页。

19)姜佑福:《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内在性”概念及其存在论上的局限性》,《云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16~20页。

20)李航:《话语—权力—作者—富柯后结构主义理论管窥》,《文学评论》1987年第4期,第138~144页。

21)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2)李英芬:《关于话语权的国际法思考》,《前沿》2010年第5期,第50~54页。

23)李根寿:《“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与“西方话语权”的打破》,《前沿》2010年第5期,第40~42页。

24)李煜:《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当代世界》2010年第8期,第56~58页。

25)厉有国:《我国农民话语权缺失的制度因素审思》,《天府新论》2009年第2期,第98~101页。

26)梁涛:《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7。

27)刘慧苹:《话语权之于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理论月刊》2010年第8期,第42~44页。

28)刘先春、关海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22~29页。

29)梁凯音:《对中美关系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的研究》,《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第174~177页。

30)毛浩然、徐赳赳:《话语、权力及其操纵——〈话语与权力〉评述》,《外国语》2009年第5期,第91~95页。

31)吕连凤:《葛兰西的领导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

32)鲁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话语权与信息安全》,《求是杂志》2010年第14期,第13~15页。

33)罗兰:《葛兰西研究在中国》,《哲学动态》1990年第12期,第24~28页。

34)毛韵泽:《安东尼奥·葛兰西》,《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第57~62页。

35)毛铮、李海涛:《政治文明视野中的网络话语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98~102页。

36)孟平:《有机知识分子的文化领导权》,《国外马克思主义》。

37)莫勇波:《论话语权的政治意涵》,《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第105~107页。

38)南丽军:《从葛兰西到哈贝马斯》,《学术交流》2009年第10期,第27~30页。

39)〔英〕诺埃尔·E.博尔汀:《葛兰西知识分子思想的再审视》,潘西华译,《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第59~65页。

40)潘西华:《文化领导权:无产阶级政权合法性的基石(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8。

41)汝绪华:《话语权观的流派探微》,《前沿》2009年第12期,第40~44页。

42)汝绪华:《论公共知识分子精神与均衡阶层话语权》,《理论导刊》2010年第7期。

43)单提平:《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思想及当代意义》,《山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103~108页。

44)史志钦:《意大利共产党的演变轨迹》,《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44~50页。

45)孙晶:《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及其质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年第1期,第80~85页。

46)孙民:《新领导权理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后现代转向”》,《理论月刊》2012年第10期,第180~184页。

47)孙宜晓:《葛兰西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0。

48)孙宜晓、张小红:《葛兰西文化霸权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6~10页。

49)唐国军、刘国普:《集体行动困境视域下农民话语权保障探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97~99页。

50)田时纲:《葛兰西与唯物主义》,《社会科学》1984年第12期,第 41~44页。

51)田时纲:《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观》,《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第47~50页。

52)乔夏阳、鲁宽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第30~32页。

53)〔荷〕Van Djjk:《社会认知、社会权势与社会话语》,T.A. 施旭摘译,《国外语言学》1991年第3期,第17~24页。

54)王晓升:《评拉克劳和墨菲对葛兰西的 “hegemony”的改造》,《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0期,第16~22页。

55)吴友军:《论葛兰西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4期,第163~166页。

56)吴友军:《实践本体论基础的重申与外在设定——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第50~56页。

57)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第1~6页。

58)徐铁光:《西方的网络强势话语权与国际网络正义》,《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44~46页。

59)徐纬光:《现代中国政治话语的范式转换——以中国共产党为考察对象》,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

60)徐大超:《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及其“硬权力”基础》,《当代世界》2010年第6期,第57~58页。

61)姚国宏:《论葛兰西的知识道德集团理论及现实意义》,《福建论坛》2008年第8期,第58~63页。

62)俞吾金:《究竟如何理解并翻译葛兰西的重要术语:organic intellectual?》,《哲学动态》2010年第2期,第5~8页。

63)杨平:《黑格尔、马克思和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之比较》,《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85~89页。

64)杨仁忠:《马克思的国家理论遗产与葛兰西的“完整国家”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5页。

65)杨仁忠:《马克思的理论遗产与葛兰西市民社会观的题域转换》,《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第117~121页。

66)杨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6页。

67)杨楹:《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与实质》,《学术研究》2008年第9期,第17~23页。

68)杨楹:《论“以人为本”的解放旨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2期,第171~174页。

69)杨楹、卢坤:《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2期,第14~19页。

70)杨楹:《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当代价值》,《三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6页。

71)仰海峰:《葛兰西的霸权概念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第39~44页。

72)仰海峰:《葛兰西研究七十年:回顾与反思》,《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第22~27页。

73)叶惠珍:《后结构主义视域中的美国国会涉华话语霸权》,《华侨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10~16页。

74)叶惠珍、Horst J. Helle:《评价性语用预设与话语主客体权力再分配机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第13~17页。

75)叶惠珍、杨楹:《弹性边界三阶论:文化领导权之三重异化防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5~9页。

76)叶惠珍、杨楹:《文化领导权之联动生成系统及其WWWH四维话语路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第119~127页。

77)尤则顺、陈建平:《政治话语的批判性分析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5页。

78)游鱼、罗双根:《话语权与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应然逻辑》,《求索》2008年第11期,第55~57页。

79)俞吾金:《葛兰西文化观及其启示》,《复旦学报》1986年第4期。

80)袁铎:《认同与拒斥——从政治合法性看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当代重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第23~26页。

81)赵毅、花勇:《论双关》,《上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129~140页。

82)赵一凡:《葛兰西:西马之战略(上)》,《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期,第30~39页。

83)赵一凡:《葛兰西:西马之战略(下)》,《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2期,第46~54页。

84)张夺:《卢卡奇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第25~27页。

85)张殿军:《硬实力、软实力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7期,第60~67页。

86)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红旗文稿》2010年第14期,第22~24页。

87)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第163~168页。

88)张舒予:《符号的挑战——论网络时代话语权的竞争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第6期,第104~109页。

89)周春霞:《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50~153页。

90)周凡:《霸权接合的哲学批判——解读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4。

91)周凡:《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第20~31页。

92)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现代哲学》2008年第6期,第42~49页。

93)周锡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国际话语权问题》,《中国记者》2009年第7期,第4~8页。

94)朱彦明:《话语实践与激进政治:从福柯到后马克思主义》,《云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第65~71页。

95)朱士群:《政治存在、政治价值和政治话语——试论作为公共哲学的政治哲学》,《学术界》2000年第3期,第90~100页。

1)Aeschimann,S.,et al. Swiss Neutrality. Bern:Communication DDPS,2004. http://www.eda.admin.ch/eda/en/home/doc/publi/ppol.html.

2)Althusser,L.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Althusser,L. eds. Lenin and Philosophy.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1.

3)Bennett,T. Culture:A Reformer’s Science. London:Sage,1998.

4)Bobbio,N. Ideological Profile of Twentieth-Century Italy. Translated by Cochrane,L.G. 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5)Chilton,P. & Schaeffner,C. “Discourse and Polititcs,” in Van Dijk,T.A. eds.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London:Sage,1997.

6)Chilton,P.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 CDA:Modules,Blends and the Critical Instinct,” in Wodak P. & Chilton,P. eds. A New Research Agenda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John Benjamins,2005.

7)Chilton,P. Language and Critique: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8)Chilton,P. Analyzing Political Discourse: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Routledge,2004.

9)Davies,P. China and the End of Poverty in Africa:towards Mutual Benefit?Sweden:Diakonia,2007.

10)Davidson,A. Antonio Gramsci:Towards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London,New Jersey:Merlin Press,Humanities Press,1977.

11)Fairclough,N. Language and Power. Essex:Longman Group,1989.

12)Fairclough,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Singapore:Lo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s,1995.

13)Fairclough,N. & Wodak,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Van Dijk T.A. eds.,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Discourse Studies: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Vol.2).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

14)Fiori,G. Antonio Gramsci:Life of a Revolutionary. Translated by Nairn,T. London:NLB,1970.

15)Fontana,B. Hegemony and Power:On the Relation between Gramsci and Machiavelli. Minneapolis,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3.

16)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London:Allan Lane,1977.

17)Foucault M.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New York:Pantheon,1980.

18)Gabriel,J.M. Swiss Neutrality 1945-1990:Success or Failure?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92.

19)Gabriel,J. M. “The Price of Political Uniqueness:Swiss Foreign Policy in a Changing World,” in Gabriel,J. M. & Fischer,T. eds. Swiss Foreign Policy,1945-2002. Hampshire,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1-22.

20)Gramsci,A.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1

21)Gramsci,A. Selcetions from the Cultural Writings. Edited by Forgacs,D. & Nowell-Smith,G.,translated by Boelhower,W.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2)Gramsci,A. Prison Notebooks,Volume I.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Buttigieg,J.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1.

23)Gramsci,A. Prison Notebooks,Volume II.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Buttigieg,J.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1.

24)Gramsci,A. Prison Notebooks,Volume III.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Buttigieg,J.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1.

25)Gramsci A.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oare,Q. and Nowell-Smith,G. 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1.

26)Hall,S. 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hli:Sage Publications,1997.

27)Hall,S.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Hall,S. eds. Representation: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Thousand Oaks,New Dehli:Sage Publications,1997.

28)Hall,S. “The West and the Rest:Discourse and Power,” in Gupta,T.D.,et al. eds. Race and Racialization:Essential Readings. Toronto:Canadian Scholars’ Press,2007.

29)Hall,S. “The Toad in the Garden:Thatcherism among the Theorists,” in Nelson C. & Grossberg L.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8.

30)Hall,S. The Hard Road to Renewal:Thatcherism and the Crisis of the Left. London:Verso,1988.

31)Hall,S. “Culture,the Media and the ‘Ideological Effect’,” in Curran J.,Gurevitch M. & Woollacott J.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77.

32)Herman,E. and Chomsky,N. Manufacturing Cons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New York:Pantheon,1988.

33)Hoffman J. The Gramscian Challenge:Coercion and Consent in Marxist Political Theory. Oxford: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s,1984.

34)Holub Renate. Antonio Gramsci:Beyond Marxism and Postmodernism. New York:Routledge,1994.

35)Ives,P. Language and Hegemnoy in Gramsci. London:Pulto Press,2004.

36)Ives,P. Gramsci’s Politics of Language:Engaging the Bakhtin Circle 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4.

37)Jones Steve. Antonio Gramsci. New York:Routledge,2006.

38)Laclau E. & Mouffe C.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Verso,1985.

39)Laclau,E. 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 London:Verso,1990.

40)Laclau E. “Identity and Hegemony,” in Butler,J.,Laclau E. & Zizek S. Contingency,hegemony,universality. London:Verso,2000.

41)Laclau E. “Universalism,Particularism and the Question of Identity,” in Schech,S. & Haggis J. Development: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Oxford,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2002:123-131.

42)Laclau E. On Populist Reason. London:Verso,2005.

43)Lustig,M. W. & Koester,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Washington: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44)Martin,J.R. & P.R.R. White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5)Mouffe,C. “Hegemony and Ideology in Gramsci,” in Gramsci and Marxist Philosophy. London,Boston and Henley:Routledge & Kegan Paul,1979.

46)Mouffe,C. The Democratic Paradox. London:Verso,2000.

47)Nemeth,T. Gramsci’s Philosophy:a Critical Study. Sussex:Harvester,1980. New Jersey:Humanities,1980.

48)Ransome,P. Antonio Gramsci:A New Introduction. 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1992.

49)Rehg,W. Insight and Solidarity:The Discourse Ethics of Juergen Habermas.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50)Renschler,W. Switzerland’s Neutrality. Zurich:Prof Helvetia Press Service,1971

51)Rickli,J. “Neutrality outside and inside the EU:a comparison of Austrian and Swiss security policies after the Cold War,” in Steinmetz,R. & Wivel A eds. Small states in Europ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Ashgate,Burlington:VT,2010:182-198.

52)Russell,B. Power:A New Social Analysis. London:Unwin Books,1938.

53)Simpson,P. & A. Mayr.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10.

54)Smith,G. “Hegemony,” in Nugent,D. & and Vincent,J. eds. A Compan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Politics. Blackwell Publishing,2007.

55)Thomas,P. D. The Gramscian Moment:Philosophy,Hegemony and Marxism. Leiden,Boston:Brill,2009.

56)Thompson,S. “Politics without Metaphors is like a Fish without Wate,” In Metaphor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New Jersey:Mahwah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6.

57)Torfing,J.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Laclau,Mouffe and Zizek. Oxford,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1999.

58)Van Dijk,T. A. Ideology: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59)Van Djjk,T.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annen,D.S. & Hamilton,H. eds.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Blackwell,2001:352.

60)Van Dijk,T. A. Discourse and Power.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61)Van Ness,P. “China and the Third World,” in Kim,S.S. eds. China and the World: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Colorado,Oxford:Westview Press,1998:151-168.

62)Walzer,M. Just and Unjust Wars:A Moral Argument with Historical Illustration. New York:Basic Books,1992.

63)Welti,P. “Switzerland,” in Ojanen H. eds. Neutrality and non-alignment in Europe today:FIIA report 2003. Helsinki:Fin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03:52-57.

64)Williams R. 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65)Williams,R.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66)Williams R.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in Mukerji,C. & Schudson,M. eds. Rethink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413-414.

67)Wilson,H.R. Switzerland:Neutrality as a Foreign Policy. Philadelphia:Dorrance & Company,1974.

68)Wodak,R. eds. Language,Power and Ideology:Studi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89.

69)Wodak,R. “What CDA is about—A Summary of its history,important concepts and its developments,” in Wodak,R. & Meyer M. eds.,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1.

70)Wodak,R. “Critic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Verschueren,J. & êstman,J. O. eds. Handbook of Pragmatics.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6:7-19.

1)Anderson,P. The Antinomies of Antonio Gramsci. New Left Review,Nov. 1976-Jan,1977.

2)Butler,J. Further Reflections on Conversations of Our Time. Diacritics,1997,27(1):13-15.

3)Caprotti,F. Internal Colonization,hegemony and coercion:Investigating migration to Southern Lazio,Italy,in the 1930s. Geoforum,2008,(39):942-957.

4)Denman,M. “If Auschwitz were in Switzerland…” German Swiss Intellectuals Respond to the Nazi Gold affair. New German Critique,2002,No. 85:167-191.

5)Dupont,C. & Sciarini,P. Switzerland and the European Integration Process:Engagement withoug marriage. West European Politics,2001,Vol. 24,No.2:211-232.

6)Eley,G. Reading Gramsci in English. European History Quarterly,1984,Vol 14 (4):441-478.

7)Fairclough,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Marketisation of Public Discourse:the Universities. Discourse and Society,1993,(4):133-168

8)Forgacs,D. Gramsci and Marxism in Britain. New Left ReviewI/176,July-Aug.,1989:70-88.

9)Foucault M. Orders of Discourse.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971(10):7-30.

10)Frenkel,M. Befreiungsschlag oder Danaergeschenk? Zur Einigung zwischen Schweizer Grossbanken und juedischen Sammelklaegern. Neue Zuercher Zeitung,13. Aug. 1998.

11)Glennon,J. M. The New Interventionism. Foreign Affairs,1999,May/June:2-7.

12)Habermas,J. Reconciliation through the Public use of Reason:Remarks on John Rawls’s Political Liberalism.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1995,Vol. 92,No.3:109-131.

13)Hall,S. The Problem of Ideology:Marxism without Guarante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1986 (10):28-44.

14)Hall,S. Gramsci’s Relevance for the Study of Race and Ethnic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1986 (10):5-27.

15)Kobach,K.W. Spurn Thy Neighbor:Direct Democracy and Swiss Isolationism. West European Politics,1997,Vol. 20,No. 3:185-211.

16)Large,D. China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Non-interference” in Sudan. Review of African Political Economy,2008,No. 115:93-106.

17)Li,H.Y. & Zheng,Y. Re-interpreting China’s Non-intervention policy towards Myanmar:leverage,interest and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9,18(61),Sept.:617-637.

18)Ludi,R. Demystification or restoration of neutrality?Confronting the history of Nazi Era in Switzerland. Holocaust Studies:A Journal of Culture and History,2005,Vol.11,No.3:24-52.

19)Marquis,L. & Sciarini,P. Opinion Formation in Foreign Policy:the Swiss Experience. Electoral Studies,1999,18:453-471.

20)Maslow,A.H.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4):370-396.

21)Motion,J. Participative Public Relations:Power to the People or Legitimacy for Government Discourse? Public Relations Review,2005,(31):505–512.

22)Mueller,M. Reconsidering the concept of discourse for the field of critical geopolitics:Towards discourse as language and practice. Political Geography,2008,(27):322-338.

23)Norton,P.M. Between the Ideology and the Reality:the Shadow of the Law of Neutrality.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1976 (17):249-311.

24)Pang,Z. China’s Non-intervention Question. Global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2009,Vol.1,Issue 2:237-252.

25)Pennycook,A. The politics of pronouns. ELT Journal,1994,48(2):173-178.

26)Picard,J. Recht haben allein genuegt nicht. Tages Anzeiger,10,July,1998:61.

27)Rafferty,T. China’s Doctrine of Non-interference Challenged by Sudan’s Referendum. China Brief,2010,Vol.10,Issue 25.

28)Tull,D. M. China’s Engagement in Africa:Scope,Significance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2006,44(3):459-479.

29)Wuethrich,M. Switzerland’s Law of Neutrality. Current Concerns,2010(5),March.

30)Zherrebkin M. In search of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the “Color Revolutions”:transition studies and discourse theory.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2009,(42):19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