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4

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图书

Empirical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Income

SSAPID:101-7095-0538-33
ISBN:978-7-5097-700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着眼于当前我国现实存在的城乡收入差异,结合古典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投资收益理论,对我国中部六省的城乡状况进行比较,在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城市教育投资差异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及就业等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对中部六省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刘健
编 辑:颜林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论题的提出

   一 理论背景

   二 现实背景

   三 论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一 人力资本

   二 教育人力资本

    (一)历史成本法

    (二)重置成本法

    (三)未来收益贴现法

    (四)机会成本法

    (五)受教育年限法

  第四节 本书结构与基本内容

  第五节 本书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收益理论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

   一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二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一 现代经济发展之谜

    (一)经济持续增长之谜

    (二)国民收入之谜

    (三)库兹涅茨之谜

    (四)里昂惕夫之谜

    (五)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六)战败国崛起之谜

    (七)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谜

   二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三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二)人力资本的特征

    (三)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1.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形成教育人力资本的途径

     4.摆脱贫困的关键是致力于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

   四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第三节 新增长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一 新增长理论的提出

   二 新增长理论的意义

    (一)揭示了决定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开辟了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把人力资本纳入增长模型,证实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三)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证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动力

   三 新增长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贡献

  第四节 教育人力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贡献分析

   一 舒尔茨对教育投资的经济价值及教育贡献率的测算

   二 丹尼森关于教育对国民收入增加贡献分析

    (一)各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丹尼森对教育重要作用的分析

  第五节 教育投资收益基础理论

   一 教育支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部分

   二 教育收益的含义

   三 教育收益的分类

    (一)教育个人经济收益

    (二)教育个人非经济收益

    (三)教育社会经济收益

    (四)教育社会非经济收益

  第六节 贝克尔教育投资收益理论

   一 贝克尔教育投资收益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二)教育投资量取决于收益率

    (三)家庭的教育投资决策

   二 贝克尔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

    (一)基本假定

    (二)人力资本投资成本

    (三)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四)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条件

   三 贝克尔教育投资收益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七节 明瑟尔教育投资收益理论

   一 明瑟尔学校教育投资模型

   二 明瑟尔人力资本收入模型

   三 明瑟尔教育投资收益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 城乡居民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加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教育投资对个人收益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 教育提高劳动力价值

   二 教育具有筛选功能

   三 教育提升人力资本

   四 教育推动社会分层

  第二节 城镇居民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的协整分析

   一 变量选择

   二 变量取值

    (一)中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二)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

   三 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误差修正模型

   四 实证结论

  第三节 农村居民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的协整分析

   一 变量选择

   二 变量取值

    (一)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

   三 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二)协整检验

    (三)误差修正模型

   四 实证结论

  第四节 教育投资促进收入增长的城乡比较

   一 模型形式

   二 参数估计

   三 实证结论

 第四章 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对收入差异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对收入差异影响的机理分析

   一 教育均衡促进社会均衡的经验借鉴

    (一)正面经验借鉴:亚洲“四小龙”的均衡经济增长

    (二)负面经验教训:拉美国家的收入差距问题

    (三)启示

   二 教育均衡与社会均衡的互动机制

    (一)社会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前提

    (二)教育均衡是社会均衡的实现途径

    (三)教育均衡与社会均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制度基础

     (1)社会收入分配制度

     (2)社会教育体制

     (3)经济市场机制

   三 教育均衡促进社会均衡的作用途径

  第二节 城乡居民教育投资差异对收入差异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择

   二 变量取值

    (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

    (二)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投资差异

    (三)城镇化水平

   三 实证分析

   四 实证结论

 第五章 教育人力资本对产业收入的影响

  第一节 教育人力资本与产业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 教育人力资本优化产业结构的机理分析

   二 教育人力资本差异影响产业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教育人力资本的核算

    (二)教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整体分析

    (三)教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产业分析

  第二节 第二产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异

   一 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现状

   二 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

    (一)居民需求

    (二)资本供给

    (三)政府支出

    (四)对外贸易

    (五)技术创新

   三 如何通过产业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必须努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二)要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六章 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关系研究

  第一节 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理分析

   一 劳动力流动理论

   二 人力资本产业流动机制

    (一)引力机制

    (二)推力-拉力机制:对引力机制的解释和发展

   三 含教育人力资本的托达罗模型

  第二节 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择

   二 变量取值

    (一)乡村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二)教育人力资本

   三 实证分析

   四 实证结论

  第三节 教育人力资本差异影响二元就业差异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一 劳动力转移促进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

    (一)城乡劳动力资源市场的二元分割对流动从业人口接受教育培训与就业收入水平一致性的影响

    (二)城乡劳动力资源市场二元分割对流动从业人员就业行业选择及就业收入水平的影响

    (三)城乡劳动力资源市场二元分割中不同区域劳动力资源市场对流动从业人员就业收入水平的影响

    (四)城乡劳动力资源市场二元分割对流动劳动人员就业的稳定性及收入水平的影响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一)回归模型

    (二)回归结果

    (三)实证结论

  第五节 教育人力资本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路径分析

  第六节 促使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 提高迁入地收入的边际效用

    (一)合理规范农民工工资,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

    (二)建立农民工子女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全面保证农村迁移人员的应有社会权益

    (三)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必要时为农民工提供援助

   二 降低迁入地收入的成本率

    (一)注重信息引导,完善信息发布渠道,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搜寻成本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自身投入成本

    (三)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与生命健康权,保护其劳动权益

    (四)赋予外来务工人员民主权利,让外来人员融入当地软环境,消减其心理负担成本

 第七章 教育投资体系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第一节 政府应逐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一 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支出倾向,优化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二 重点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 深化教育投资的高收益性,规范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四 多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

   五 大力推进教育网点建设

  第二节 依靠教育均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二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一)应鼓励职业教育机构(学校)开展农村职业教育

    (二)建设稳定的师资队伍

    (三)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

    (四)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三 在城乡全面建立合理的教育资助体系

    (一)建立贫困家庭教育投资保障体系

    (二)建立教育扶贫基金

    (三)建立贫困家庭档案管理制度,实行长期跟踪、动态管理

    (四)进一步以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和困难补助等方式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

  第三节 科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 构建良好的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和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

   二 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用工制度

   三 响应十八大号召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 开辟多渠道的劳动力转移路径

  第四节 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一 加强改进正规学校教育

   二 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 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五节 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2012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消除社会鸿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美〕贝克尔:《观察生活的经济方式》,王宏昌译,《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讲演录》,2008。

[3]陈钊、陆铭:《教育、人力资本和兼顾公平的增长——理论、台湾经验及启示》,《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4]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经济研究》1999年第2期。

[5]段迎晖:《关于收入分配公平与教育公平的辩证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12期。

[6]杜鑫:《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农村居民经济福利的影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7]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英〕哈比森:《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何承金等:《劳动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1]黄国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因应——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经验数据》,《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2]胡德龙:《经济转型期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理论分析和基于江西的实证》,博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7。

[13]胡德龙:《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4]〔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5]〔美〕加里·S.贝克尔:《经济理论》,贾拥民译,华夏出版社,2011。

[16]〔美〕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7]江时学:《拉美国家的收入分配为什么如此不公》,《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5期。

[18]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9]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刘桂山:《“北京共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消息》2004年6月10日。

[21]林杰:《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6期。

[22]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

[23]李玲:《人力资本运动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4]林凌:《东西部差距扩大问题分析》,《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

[25]林荣日:《教育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6]〔德〕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

[27]雷武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8]李祥云、范丽萍:《西方教育收益率计算方法及其政策意义述评》,《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4期。

[29]林燕平:《中国地区国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0]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1]刘泽云、萧今:《教育投资收益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2]〔美〕明瑟尔:《人力资本研究》,张凤林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3]〔英〕马尔萨斯:《人口原理》,黄立波译,商务印书馆,1996。

[34]马青:《区域第二产业升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视角》2012年第4期。

[35]钱小英等:《日本科技与教育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6]秦兴方:《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7]孙绍荣等:《科技、教育、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38]〔美〕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

[39]〔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40]〔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明译,商务印书馆,1987。

[41]〔美〕舒尔茨:《穷国的经济学》,吴珠华译,《世界经济译丛》1980年第12期。

[42]〔美〕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曹延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43]〔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44]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5]唐代盛等:《土地“撂荒”的制度分析及对策》,《财经科学》2002年第2期。

[46]〔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陈冬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

[47]汪同三、蔡跃洲:《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8]王金营:《1978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估计》,《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49]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业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0]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51]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经济研究》1992年第4期。

[52]魏所康:《国民教育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53]王玉昆:《教育生产成本函数》,《中小学管理》1998年第6期,第13~15页。

[54]〔美〕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5]〔美〕西奥多·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曹延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56]〔美〕西奥多·舒尔茨:《人的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57]〔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教育和研究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90。

[58]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9]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0]〔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3。

[6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2]杨世君、王继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63]姚先国、陈凌:《论人力资本中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科学》1997年第4期。

[64]杨云彦:《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人口研究》1999年第5期。

[65]杨文举:《贫困陷阱理论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5期。

[66]尹继东等:《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7]朱必祥:《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8]郑洁、武向荣、赖德胜:《欧洲人力资本收益率:文献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2期。

[69]赵兴罗、苗慧凯:《教育发展与公平效率统一的实现》,《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70]《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71]朱必祥:《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2]张志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政治参与》,《前沿学刊》2005年第3期。

[73]周绍森、罗序斌:《中部地区农村增收的内生动力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3期。

[74]张莹:《江西教育和谐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07。

[75]赵满华:《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76]周逸先、崔玉平:《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及家庭收入的相关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

[77]朱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8]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79]周绍森、胡德龙:《现代经济内生动力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80]B.R.Chiswick,“Earnings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1,pp.85.

[81]David de Ferranti et al.,Inequality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Breaking with History?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4,pp.57-60.

[82]E.F.Denison,“Measurement of Labor Input:Some Questions of Definition and the Adequacy of Data,”Output,Input,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1960,pp.347-372.

[83]E.F.Denison,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 before Us,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62,pp.223-241.

[84]E.F.Denison,Why Growth Rates Differ,The Brookings Instition 1967.

[85]E.F.Denison,Trend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1929-1982,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5.

[86]Eric Flamholtz,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California:Dickinson Publishing Company,1974.

[87]F.Bourguignon et al.,“Fast Development with a stable Income Distribution:Taiwan,1997-1994,”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1,Vol.47,pp.139-164.

[88]Fran?ois Bourguignon et al.,“Selection Bias Corrections Based on the Multinominal Logit Model:Monte Carlo Comparison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7,Vol.21,pp.174-205.

[89]Gary S.Becker,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1993.

[90]Gary S.Becker et al.,“Human Capital,Fer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Vol.98,pp.12-102.

[91]Gary S.Becker,“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66(2),pp.281-302.

[92]G.S.Fields,“Employment、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even Small Open Economies,”Economic Journal.1984,p.94.

[93]Hekimian et al.,“Put People on Your Balance Sheet,”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7(1).

[94]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in Latin America,1998-1999 Report,”Washington,D.C.,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pp.17-40.

[95]Irving Fisher,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Income,Martino Publishing,2009.

[96]James J.Heckman et al,“Fifty Years of Mincer Earnings Regressions,” NBER Working Paper,May 2003,9732.

[97]Jess Benhabib,Mark M.Spiegel,“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 Country Data,”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Vol.34,pp.143-173.

[98]J.E.Stiglitz“The Theory of‘Screening’,Education,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une 1975,Vol.65,No.3,pp.283-300.

[99]E.N.Johnson,G.C. Chow,“Rate of Return to Schooling in China,”Pacific Economic Review,1997,Vol.2.

[100]John R.Harris and Michael P.Todaro,“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Vol.60,pp.127-142.

[101]M.M.Mehta,Human Resource Developing Planning: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sia and the Far East,The Macmillan Company of India Limited,Delhi and Bombay,1976.

[102]J.Mincer,“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8,66(4):281-302.

[103]Michael P.Todaro,“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vol.59,pp.138-148.

[104]Mincer Jacob,“Study of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Ph.D.diss. Columbia University,1957.

[105]Mincer Jacob,“Schooling,Experience and Earnings,” NBER Working Paper,1974.

[106]Mincer Jacob,“Labor Market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 NCEE and NAVE Conference Paper,1988.

[107]Mincer Jacob,“Human Capit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Labor Market,” NBER Working Paper,1989.

[108]Mincer Jacob,“Economic Development,Growth of Human Capital,and the Dynamics of Wage Structure,”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5,Vol.1,pp.29-48.

[109]Mark Blaug,Education and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1973.

[110]K.H.Park,“Educational Expansion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on Income Distribution,”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96,15(1),pp.51-58.

[111]R.Lee Brummet et al.,“Human Resource Measurement:A Challenge for Accountant,”The Accounting Review,1968,43 (2).

[112]A.M. Spence,“Job Market Signaling,”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87:355-374.

[113]T.W. Schultz,“The value of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5.

[114]L.C. Thurow,Poverty and Discrimination,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e,1970.

[115]Theodore W.Schultz,“The Economics of Being Poor,Nobel Lectur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 (4):639-651.

[116]J.Tinbergen,“The Impact of Education on Income Distribution,”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1972,16 (2),pp.221-234.

[117]C.R.Winegarden,“Schooling and Income Distribution:Evidence from International Data,”Economica,1979,46,pp.83-87.

[118]Psacharopoulos,George,“Time Trend of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Corss-Nation Evidence,”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989,Vol.8,No.3:225-231.

[119]Psacharopoulos,George,“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Global Update,”World Development,1994,Vol.22,No.9,pp.1325-1343.

[120]Psacharopoulos,George,“Returns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85,Vol.20,No.4,pp.583-604.

[121]T.W.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pp.1-17.

[122]T.W.Schultz,The Economic Value of Educatio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3.

[123]A.M.Spence,“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87,pp.355-374.

[124]J.E.Stiglitz,“The Theory of‘Screening’,Education,and Distribution of incom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65(3),pp.28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