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280

金钱的傲慢与社会的偏见图书

Pride of Money and Prejudice of Society

SSAPID:101-7083-7881-33
ISBN:978-7-5097-450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农民人生意义的建构方式、“自家人”观念的变化,农村微观社会结构变化及其时代特征,社会网络与“混混”、宗教徒生存之道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亲缘、地缘互助机制的延展及其限度,官僚体系与社会基础的互动,以及乡村社会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等角度,探讨了与提高农民收入同等重要的、提高农民幸福感的社会路径。

相关信息

丛书名:民族与社会丛书
作 者: 谭同学
编 辑:曹义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文前辅文

 《民族与社会丛书》总序

 后记

 第一章 社会与经济绝非“两张皮”

  一 大小水利错位与有水难灌

  二 善分不善合与水利家庭化

  三 团结才有力量救农田水利

  四 何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2.是谁的新农村建设?

   3.如何建设新农村?

 第二章 乡土的人生与激变的家园

  一 “革命”故事与地方叙述

  二 大历史的“小写化”路径

  三 “革命”话语的地方实践

  四 经济地方化与历史资源化

  五 核心家庭本位的地方意识

  六 历史叙事中的国家与地方

 第三章 权力与金钱重写“自家人”

  一 互助中的“自家人”话题

  二 “兵匪故事”与村庄之“传奇”

  三 样板戏与国家权力的嵌入

   1.集体文艺的组织

   2.集体文艺的内容

  四 摇头舞与社会文化的异变

   1.宗族在生活中的变化

   2.村民葬礼的变化

   3.村民节日互访和生活互助的变化

   4.日常生活时间的消费变化

   5.基本信仰系统的变化

  五 在人伦、权力与货币之间

   1.人伦关系主导的“自家人”

   2.权力关系主导的“自家人”

   3.货币关系主导的“自家人”

 第四章 “马铃薯”缘何变“刺猬”

  一 “马铃薯”变成了“刺猬”

  二 “差序格局”的当代拓展

  三 社会结合的变化及其限度

  四 工具性圈层格局及其根源

   1.“工具性圈层格局”的基本内涵

   2.“工具性圈层格局”的社会根源

   3.以理性面向“工具性圈层格局”

 第五章 “灰社会”与乡村灰化逻辑

  一 从“灰社会”看农民合作

   1.“歪人”与“二道毛”:关中乡土话语中的“灰社会”

   2.善分不善合:“灰社会”横行乡里的社会基础

   3.中庸处世:官员保持适度灰白距离的原则

  二 乡村灰化路径与社会基础

   1.或显或隐:灰化的表象

   2.或合或分:灰化的基础

   3.或外或内:灰化的路径

   4.乡村灰化与乡村建设

  三 社会结构类型与“灰社会”

   1.“混混”介入村庄的机制

   2.村庄拒斥“混混”的机制

 第六章 圣灵的救赎抑或俗世的互助

  一 村庄生活遇上基督教发展

  二 俗世生活的无助及其救赎

  三 平凡人生需有超凡的寄托

  四 从俗世互助到圣灵的救赎

 第七章 亲缘与地缘的延展及其限度

  一 数码快印界来了个“幽灵”

  二 将亲缘与地缘嵌入市场

  三 亲缘、地缘与企业内卷

  四 将市场嵌入亲缘和地缘

  五 非正规经济的可能与限度

 第八章 官僚体系与差序网络的互嵌

  一 社会建设需理解官僚逻辑

  二 “政治农业”的现实表征

  三 组织目标及其个人化置换

  四 官僚体系与差序网络互嵌

 第九章 乡村社会重建的路径与策略

  一 社会文化是急需的突破口

   1.经济资源相对短缺与代际权力失衡

   2.闲暇生活失调与乡村文化生活失衡

   3.政治生态再生产与乡村权力失衡

   4.社会文化:乡村建设的重要面向

  二 激变时代核心价值稳定器

   1.对现有种种对策思考之检视

   2.乡村文化重建怎样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联结

   3.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下如何确立核心价值体系

  三 社会重建具体路径与策略

   1.建设老年人协会

   2.激活群众文体生活

 附录一 中国乡村研究中的经验修辞与他者想象

  一 引言

  二 撇开历史如何谈传统

  三 没有他者如何看自我

  四 遮蔽经验如何抽象概念

  五 以抽象修辞言说国家

  六 他者的经验表述与修辞

 附录二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与中国经验表述

  一 从两则中国乡村研究“公案”说起

  二 深度个案与类型比较的特点

  三 类型比较视野下的深度个案

 前言

农民既是“经济动物”,又是“社会动物”。其幸福感的提高,需以堤高收入为基础,但绝不仅限于此。农民收入提高与社区互助紧密相关。本书从农民人生意义的建构方式,“自家人”观念的变化,农村微观社会结构变化及其时代特征,社会网络与“混混”、宗教徒生存之道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亲缘、地缘互助机制的延展及其限度,官僚体系与社会基础的互动,以及乡村社会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等角度,探讨了与提高农民收入同等重要的、提高农民幸福感的社会路径。在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通过引导与支持农民重建群众参与性的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公益互助机制,使村庄成为能够实现农民基本生存价值和尊严并可供其安身立命的社区共同体,是本书力图要呈现的战略意义。

〔美〕阿古什:《费孝通传》,董天民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三联书店,2006。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林枫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加〕宝森:《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胡玉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英〕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美〕布坎南、〔美〕塔洛克:《同意的计算》,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张黎勤译,华夏出版社,1988。

〔美〕布劳、〔美〕梅耶:《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马戎等译,学林出版社,2001。

〔美〕布若威:《制造同意》,李荣荣译,商务印书馆,2008。

〔英〕布瓦索:《信息空间》,王寅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陈柏峰:《乡村江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陈村富:《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东方出版社,2005。

陈德军:《乡村社会中的革命:组织、“敌人”与控制》,载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陈翰笙:《解放前的地主与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陈建勤:《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陈梦周、吕明元:《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陈苏宁:《新时期中国农村宗教的特点及其成因刍议》,《求索》1994年第3期。

陈昕:《救赎与消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陈志强、苗向荣:《生存·享受·发展是农村体育生命力的源泉》,《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美〕德勒巴克、〔美〕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邓晓钢等:《致富是光荣的:当代中国增长着的期望、降低着的控制及逐步升级的犯罪》,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法〕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

〔美〕迪马久:《制度理论中的利益与行动者》,张永宏等译,载张永宏主编《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丁卫:《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学专业,2007。

董海宁:《现代农村社区福利的产生和促进》,《社会》2003年第11期。

董磊明:《宋村的调解》,法律出版社,2008。

董磊明等:《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杜鹏等:《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2004年第6期。

〔美〕杜维明:《杜维明文集》第2卷,武汉出版社,2002。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法〕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2卷,群言出版社,1999a。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5卷,群言出版社,1999b。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8卷,群言出版社,1999c。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2卷,群言出版社,1999d。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群言出版社,1999e。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冯军旗:《中县干部》,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学专业,2010。

傅加正等:《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

〔英〕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甘阳:《乡土中国重建与中国文化前景》,《二十一世纪》1993年第4期。

甘阳:《乡土中国重建与中国文化前景》,载罗岗、倪文尖主编《90年代思想文选》,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甘阳:《通三统》,三联书店,2007。

高师宁:《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美〕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郭星华等:《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6期。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杨念群等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法〕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倞译,北京出版社,1980。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a。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b。

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贺雪峰:《现代化进程中的村庄自主生产价值能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7期。

贺雪峰:《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a)。

贺雪峰:《老年人协会纪事之一:洪湖老年人协会》,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cn/article/2006/1031/article_416.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6年6月2日(b)。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a)。

贺雪峰:《个案调查与区域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b)。

贺雪峰:《南方农村与北方农村差异简论》,《学习论坛》2008年第3期。

〔美〕黑尔里格尔等:《组织行为学》,丘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黄光国:《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黄光国:《中国人的人情关系》,载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黄海:《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三联书店,2010。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人类学专业,2003。

黄克诚:《黄克诚自述》,人民出版社,1994。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素兰、纳日碧力戈译,三联书店,2002。

〔美〕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a。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b。

〔美〕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商务印书馆,2003。

〔美〕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美〕黄宗智:《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开放时代》2009年第2期。

〔美〕黄宗智:《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

〔英〕霍布斯鲍姆、〔英〕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

〔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蒋达:《关于评创星级文明家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学海》1998年第4期。

蒋庆:《儒家文化:建构中国式市民社会的深厚资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3期。

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康晓光:《文化民族主义论纲》,《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

〔法〕克罗齐埃:《被封锁的社会》,狄玉明、刘培龙译,商务印书馆,1989。

〔法〕克罗齐埃:《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克罗齐耶:《法令不能改变社会》,张月译,格致出版社,2007。

〔法〕克罗齐耶、〔法〕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英〕科斯:《企业的性质》,载〔美〕普特曼、〔美〕克罗茨纳编《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德〕柯武刚、〔德〕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法〕拉迪里:《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理查德·斯科特:《对组织社会学五十年来发展的反思》,李国武等译,载李友梅等主编《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李宝库:《跨世纪的中国民政事业·中国老龄事业卷(1982~2002)》,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李放春:《北方土改中的“翻身”与“生产”》,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3辑,商务印书馆,2005。

李峰:《乡村基督教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结构性位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李凤亮:《论民间文艺的民俗文化学意义》,《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

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学专业,1999。

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沛良:《论中国式社会学研究的关联概念与命题》,载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编《东亚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李义钦:《繁荣农村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创造》2000年第6期。

李亦园:《中国家族与其仪式:若干观念的检讨》,载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李友梅:《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a。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b。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c。

〔美〕林南:《社会资本》,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林盛根、张诺夫:《宗教和民间信仰对福建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三联书店,1989。

林毅夫:《新农村运动与启动内需》,《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年第65期。

林毅夫:《呼唤一场新农村运动》,《中国农村》2000年第2期。

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林毅夫:《有关当前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廖盛时、陈永平:《金陵书院旧址》,载政协永兴文史委员会编《永兴文史》第2辑,内部资料,1987。

刘昶:《在江南干革命》,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3。

刘家锋:《离异与融合——中国基督教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建安:《凝聚十万人梦想 新化数码快印昂起龙头》,娄底新闻网,http://www.ldnews.cn/news/loudi/thenews/201107/201107062 01252_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7月6日。

刘俊鸿:《地方戏曲发展诌议》,《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

刘能:《等级制和社会网络视野下的乡镇行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刘旭:《底层叙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刘云山:《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阶段》,《求是》1999年第1期。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罗欣荣:《戏曲生存与文化环境》,《广东艺术》2004年第2期。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

〔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

马伊里:《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马昭、王佳领:《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理论界》1998年第6期。

马照南:《建设农村文化的现实基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9期。

〔法〕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佘碧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美〕米勒:《管理困境》,王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2。

〔美〕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池子华、刘平译,商务印书馆,2007。

〔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钱穆:《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美〕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张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

申端峰:《农民行动单位视域中的小亲族》,《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沈越:《浅谈戏剧观众断层现象》,《戏文》2005年第1期。

石磊:《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石勇:《被“文化殖民”的农村》,《天涯》2005年第1期。

〔美〕斯达克、〔美〕芬克:《信仰的法则》,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鹭江出版社,2000。

孙兆霞等:《屯堡乡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孙自铎:《对以新农村运动解决制造业供给过剩的主张说“不”》,《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8期。

谭同学:《楚镇的站所:乡镇机构生长的政治生态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a。

谭同学:《乡村灰化的路径与社会基础》,载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第8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b。

谭同学:《乡村社会转型中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社会学专业,2007。

谭同学:《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三联书店,2010。

唐戈:《从姻亲在亲属网络中的地位看东北汉族乡村社会的特点——对人类学家阎云翔的回应》,《东北史地》2007年第6期。

唐永干、王正伦:《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农村体育的历史抉择》,《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11期。

汤泳诗:《一个华南客家教会的研究》,(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2002。

〔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田毅、赵旭:《他乡之税》,中信出版社,2008。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三联书店,2008。

王建新:《宗教民族志的视角、理论范式和方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王建欣:《开展农村体育重要性的几点认识》,《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第8期。

王林丽:《高阳老年人协会调查》,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cn/shownews.asp?newsid=5108,最后访问日期:2006年6月6日。

王铭铭:《明清时期的区位、行政与地域崇拜》,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王铭铭:《溪村家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汪前元、朱光喜:《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文化困境与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王习明:《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现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9期。

王晓明:《L县见闻:“三农”问题上的文化诱因》,《天涯》2004年第6期。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三联书店,2006。

〔德〕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李强译,三联书店,1998。

〔德〕韦伯:《韦伯作品集Ⅲ: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德〕韦伯:《韦伯作品集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中评网,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5276,最后访问日期:2001年8月1日。

温铁军:《中国大陆的乡村建设》,《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温铁军:《提高村社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深圳商报》2004年10月24日。

〔美〕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赵丙祥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美〕沃森:《兄弟并不平等》,时丽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武斌:《试析北方农村的戏曲市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开放时代》2002年第1期。

吴飞:《麦芒上的圣言》,(香港)道风书社,2001。

吴声光:《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体育的特征》,《体育科技》1999年第3~4期。

吴国桢:《中国的传统》,陈博译,东方出版社,2000。

吴思:《潜规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吴毅:《小镇喧嚣》,三联书店,2002。

吴毅、李德瑞:《二十年农村政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开放时代》2007年第2期。

〔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译,华夏出版社,2002。

萧楼:《夏村社会》,三联书店,2010。

谢建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徐勇:《草根民主的崛起:价值与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第2期。

徐勇:《礼治、理治、力治》,《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1期。

徐勇:《当前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1990。

〔美〕许烺光:《祖荫下》,王芃、徐隆德译,(台北)南天书局,2001。

许毓成:《农村宗族与农村体育关系初探》,《体育学刊》2003年第4期。

薛毅:《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第1期。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a。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b)。

〔美〕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王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易高超:《永兴农民起义》,载政协永兴文史委员会编《永兴文史》第2辑,内部资料,1987。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

永兴县志编纂委员会:《永兴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

永兴县党史办:《李宗保沉浮》,载政协永兴文史委员会编《永兴文史》第3辑,内部资料,1989。

《永兴县志》(乾隆壬午重修版),永兴县档案馆。

尤陈俊:《中国乡村法治图景》,载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第5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上海三联书店,2004。

于德运:《我国农民文化心态的变化与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于光君:《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及其发展》,《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12期(下)。

于建嵘:《中国大陆的乡村建设》,《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

张继焦:《差序格局:从乡村版到城市版》,《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张乐天:《村队场景:革命表象下演绎的传统》,载周晓虹主编《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张鸣:《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76期。

张佩国:《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学林出版社,2007。

张胜:《老有所养 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调研世界》1999年第7期。

张士闪:《艺术民俗学视野里的民间文艺》,《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5。

张维庆:《中国人口到16亿方能零增长》,《深圳商报》2004年5月9日。

张小军:《阳村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象征资本》,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2辑,商务印书馆,2003。

张永宏:《争夺地带:从基层政府化解劳资纠纷看社会转型》,《社会》2009年第1期。

章星球:《还农民一千亿,建一个文化中国》,载贺雪峰主编《三农中国》第5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赵社民:《农村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6期。

赵旭东:《马林诺斯基与费孝通:从异域迈向本土》,载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郑广瑾:《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日〕中根千枝:《中国、朝鲜和日本传统国家结构中地方亲属关系组织的比较分析》,艾石译,《世界民族》1982年第1期。

周建国:《紧缩圈层结构论》,上海三联书店,2005。

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

朱晓阳:《罪过与惩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朱晓阳:《“延伸个案”与一个农民社区的变迁》,载张曙光、邓正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4。

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

卓新平:《中国宗教研究百年历程》,《中国宗教》1999年第1期。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邹平、陈忠国:《地方戏曲的根不能丢》,《上海戏曲》2001年第2期。

Ahern Emily M.,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Arthur Wolf,“Gods,Ghosts and Ancestors,”in Arthur W.(ed.),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Bernstein P.Thomas,“Ideology and Rural Reform:The Paradox of Contingent Stability,”in Arthur L.Rosenbaum (ed.),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Colorado:Westview Press,1992.

Bian Yanjie,“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s,and Job Search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No.3,1997.

Burawoy Michael,The Extended Case Method,Ethnography Unbou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Cohen,Md.,etc.,“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No.17,1972.

Dru C.Gladney,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Freedman M.,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London:Athlone Press,1966.

Geertz Clifford,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

Gon?alo D.Santos,“The Anthropology of Chinese Kinship,”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Vol.5,No.2,2006.

Madsen Richard,China’s Catholics:Tragedy and Hope in 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8.

March J.G.,“Bounded Rationality,Ambiguity and the Engineering of Choice,”in March J.G.(ed.),Decisions and Organizations,Cambridge,MA;Oxford,UK:Basil Blackwell,1989.

Marcus E.George,Ethnography through Thick and Ti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Margaret D.Lecompte,Jean J.Schensul,Designing & Conducting Ethnographic Research,Walnut Creek,Lanham,New York & Oxford:Altamira Press,1999.

Meyer John W.,Richard Scott & Terrence E.Deal,“Institutional and Technical Source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in Meyer John W.etc.(eds.),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Beverly Hills,Calif.:Sage,1983.

Paul Atkinson etc.,Handbook of Ethnography,London,Thousand Oaks &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1.

Popkin Samuel,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Potter S.Heins and Potter M.Jack,China’s Peasan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Robert Redfield,The Little Community 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Siu F.Helen,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Stephen L.Schensul,etc.,Essential Ethnographic Methods,Walnut Creek,Lanham,New York & Oxford:Altamira Press,1999.

Yan Yunxiang,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m:Love,Intimacyand Family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1949-1999,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Walder Andrew,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Williamson Oliver,Markets and Hierarchies,New York:Free Press,1975.

Zhou Xueguang etc.,“Embeddedness and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No.1,2003.

简 介:《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作者: 谭同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